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師教學設計15篇

教師1.96W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師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教學設計15篇

教師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傣族風情,體驗傣族音樂風格,產生對傣族音樂的興趣。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模仿,能夠學習孔雀指、孔雀鶴立、孔雀開屏簡單的動作,掌握孔雀舞的基本動作要領。

3、知識與技能目標:用優美、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並能做簡單的舞蹈動作邊唱邊演。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用優美、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掌握孔雀指、孔雀鶴立、孔雀開屏等基本舞蹈動作。

三、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堂打擊樂器

四、教學過程

(一)創境導入

老師邀請了一位非常美麗的少數民族的好朋友來到了我們的課堂。首先請同學們欣賞一段舞蹈,猜猜這位美麗的好朋友來自於哪一個少數民族?

那下面我們先一起走進我們美麗的傣族,看一看我們傣族有哪些不一樣的特色?出示PPT圖片(有關傣族風土人情)

提問:這位美麗的傣族朋友到底是誰呢?下面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的好朋友,是美麗並且深受我們人類喜愛的“金孔雀”,引出課題——《金孔雀輕輕跳》。

(二)新課講授

1、闖節奏關

①節奏遊戲

請學生先把這條節奏拍出來,然後加入詞念出來,請學生思考 “小卜少”和“小卜冒”在我們傣族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②按節奏朗讀歌詞

可以請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加入聲勢:(一段:拍腿、拍肩;二段:跺腳、交叉拍腿)

2、聆聽歌曲

①初聽

說說歌詞在描繪哪一種動物?以及動物形象是怎麼樣的?

②復聽

跟隨音樂進行律動,表現歌曲描繪的孔雀。

3、學唱歌曲

①用視唱法學習旋律,跟隨教師鋼琴伴奏,視唱樂譜。

②用聽唱法學習歌曲,播放音樂,請學生跟隨音樂完整演唱,要求用正確的歌唱姿勢和優美的嗓音演唱歌曲。

4、學習動作

動作一:孔雀鶴立

做法:雙手呈冠型,右手上舉略彎曲,左手提僸,雙腳正步站立,隨節拍做雙膝屈伸動作。

動作二:孔雀開屏(一)

做法:雙腳園地小碎步,雙手由身體兩側從下向上慢慢提起至測平舉的位置,一小節做一次。

動作三:孔雀開屏(二)

做法:雙腳原地小碎步,雙手由身體兩側從下向上提起至頭上方手背相靠,然後由下向上打開至側平舉的位置。一小節上舉,一小節下落,反覆進行。

動作四:傣族舞語彙

做法:第一拍,雙手向里扣腕,雙膝微曲;第二拍,身體重心在左腳,膝略彎曲,右腳向右側開跨,腳尖點地,膝彎曲,同時右手向右側翻腕打開,左手在胸前翻腕,動作對稱做。

(三)拓展創編

請學生以四人爲一小組,組合成小樂隊、舞蹈隊、歌唱隊等一起演繹歌曲。引導學生進行自評、互評,教師給予鼓勵性評價。

(四)小結作業

教師給予鼓勵,請學生跟隨音樂走出教室。

教師教學設計2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1、同學們,我們先一起做個遊戲,好嗎?遊戲的名字叫“我說你做”,猜一猜遊戲的要求是什麼,會做嗎?

2、就是老師說,同學們做動作就可以了。請大家做好準備。(學生很興奮,產生躍躍欲試心態。)

3、“舉手”,(有的學生一時慌了手腳,不知所措。)“摸鼻子”,“拎住右耳”,很好,放下。(學生很快放鬆了身心,神情自然。)

4、 “生氣的樣子”,“狂笑”呢?(完全進入了角色,忘記了這是課堂,有的還站了起來。)

5、好的。同學們,反應敏捷,神情豐富。喜歡這個遊戲嗎?

6、那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進行“我說你做”的遊戲。(板書:我說你做。)

7、當然難度要增加。怎麼做呢?聽我介紹。首先由我來給大家做表演,但表演前,我要暫時請一位同學離開教室。其餘同學請認真觀察,尤其看看我在表演中有哪些動作、語言、表情,甚至可以通過表情揣摩一下我的心理,然後把它生動地描述出來,爭取讓這位沒看到我表演的同學能根據你生動地描述,把我剛纔的表演重演出來,聽明白了嗎?

師:誰願意暫時離開我們?(一生離開教室)

二、增強趣味性

1、那下面我就開始表演了。(師表演小品,生仔細觀察。師表演備課時打蚊子的過程)

2、怎麼樣?看清楚了嗎?

3、看清楚了吧?現在誰能把剛纔老師的表演說清楚,說具體?

4、誰來描述?好,其他人請仔細聽,看看他什麼地方說得特別好,還有什麼地方不妥,呆會兒提出你的意見。

生:一天,劉老師正在專心致志地備課,忽然不知從哪飛來了一隻蒼蠅,停在了老師的手上。老師用手一拍,沒打到,反而打了自己一個巴掌。這時,他火了,就一下子把蒼蠅打死了。

生:他說得不具體。蒼蠅一開始是停在劉老師耳邊的,並且老師還用手一揮,說了聲:“哪來的蒼蠅?去去去!”這點他沒說。

生:突然,劉老師身邊似乎傳來了“嗡嗡”的蚊聲。老師看起來很生氣,好像在想:哼,你這臭蚊子,看我不打死你!她在空中亂揮了幾下,這蚊子卻到處飛來飛去,怎麼也打不着。這時,蚊子突然襲擊了老師的左手。這回,她瞄準蚊子,“吧唧”一聲,蚊子沒打着,自己的手卻打疼了。老師這時痛苦的表情,好像在說:“你這小蚊子,可把我害慘了。”這蚊子不一會兒又停在了桌子上,老師捲起一本作業,躡手躡腳地向蚊子靠近,“砰”地一聲,把蚊子送入了十八層地獄。

三、醞釀趣味接下來,請同學們拿出小作文本,把它寫下來。好嗎?

1、把外出的同學喊進來,難爲你了,從選你出去,到現在進來,你一定聽到了許多,也想了許多吧?那好,你就把這些寫下來吧!

我被請到教室門口等待。我背對着同學們,過了一會兒我便聽到“啪嘰!”一聲,我就覺得很神奇,怎麼會有“啪嘰!”的聲音,帶着疑惑我繼續往下聽,突然聽到一聲“老師現在好像不是夏天!”我心想:“爲什麼又說到夏天?他們神神祕謎的在做夏天裏的什麼事呢?”我的心裏急得癢癢的真想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2、誰來幫他解開心中的謎團呢?(一生說)

在火熱的中午,老師抱出了一大堆的作業本。在專心致志地批改,可是有一隻可惡的蚊子,在老師的耳朵旁邊展開了它沙啞的嗓子唱起了那“動聽”歌聲。老師心裏頓時想到了:臭蚊子,真煩人,去去去!也順手趕了趕蚊子。

可是這隻可惡的蚊子好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似的。對老師的第二次唱歌變本加厲,居然停在老師的手上,老師想着:臭蚊子,我真想把你送進地獄。想着便“啪”的一聲,蚊子沒打着,卻打着了自己的手,這狡猾的蚊子卻一溜煙,飛了。老師的心裏好象燃起了一把熊熊大火。也順便摸了摸手,說了一聲“好痛”。

老師放下了筆,拿起作業本,開始對蚊子進行目的示的緊盯。突然,老師看見這隻蚊子居然停在離老師不遠的課桌上。便躡手躡腳的走過來。又一個“啪”地一聲,蚊子歸天了。

老師露出了勝利的笑容!

3、聽完這個學生讀一遍,瞭解一下大概意思以後,再讓外出的一生表演,一邊聽可以一邊做做相關動作。

4、同學們,看了他們的表演,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5、同學們,剛纔我們聽了他們觀察後的描述,又看了他們的表演。現在,你覺得要想讓別人成功的模仿,作爲我們必須要做到什麼呢?

生:我認爲我們只有在觀察的時候,仔細點,甚至不放過任何一個環節,才能準確描述。

生:我發現在認真觀察的同時,描述時還要做到具體、詳細。

生:我認爲在用詞上還要做到準確,否則的話就會鬧出笑話。

生:還要加上自己豐富和合理的想象。

教師教學設計3

一堂好課就像一個情節曲折動人的故事,讓人有鋒迴路轉的感覺,讓人有豁然開朗的心境,讓人有雨後晴天的清爽。而在一堂好課是需要一個好的教學設計支撐的,正如李老師所講教學設計之於課堂就如同建築設計之於建築,所以教學設計對於我們以後的教學非常爲之重要。

教學設計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它是一門運用系統方法科學解決教學問題的學問,它以教學效果最優化爲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爲宗旨。它對我們的教學意義重大,爲了更好掌握它,下面來了解它的重要性:

1、有利於教學工作的科學化

傳統教學中也有教學設計活動,主要是指教師的備課。這種教學設計活動的侷限是,教學上許多決策都是憑教師個人的經驗和意向做出的。例如: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教師往往根據本人認爲某內容是否重要,對有關內容是否熟悉和現成的教學大綱等決定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克服了這種侷限,它是從教學規律出發,將教學活動建立在系統方法的科學基礎之上,應用系統的觀點和分析的方法,客觀地分析了教學工作的規律和特點,從教學工作的問題和需要入手來確定目標、建立解決問題的步驟,選擇相應的策略和方法等。因此,學習和運用教學設計的原理與技術,是促使教學工作科學化的有效途徑。

2、有利於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結合

長期以來,教學研究偏重於理論上的描述和完善,脫離教學實際,使教學理論成爲紙上談兵,對改進教學工作幫助不大。在這種情況下教學設計爲溝通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起到了橋樑作用。一方面,通過教學設計,可以把已有的教學理論和研究成果運用於實際教學中,指導教學工作的進行;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教師的教學經驗昇華爲教學科學,充實和完善教學理論,這樣就把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

3、有利於對教師的專業成長

近年來我國正進行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新教材和新教法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提出了較高要求。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提出由過去“教師對教材的忠實取向”向“教師與教材的互適”轉變,即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只關注教法,不關心爲什麼教、教什麼的問題,教師對教材的運用只有全部地接受、執行,不存在教師對教材的取捨增添的權力。因此,僅僅是教材就極大地束縛着教師的主動性、創造性。而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給予了教師一定的教材運用靈活性,強調教材只是材料或範例、只是師生展開活動的中介與話題,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刪減、增補教材,從而達到教師與教材的互相適應。這種教師與教材的關係轉變自然涉及到教師專業知識的延伸問題,即教師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侷限於教材的知識視野、滿足於教學參考材料的知識範圍來完成教學,相應地必須根據教育對象的文化背景和認知水平、教育環境的許可與限制等因素,恰當地選用教材、靈活地增刪教材。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拓展知識視野。因此,在此要求下教師會不斷充實自我,知識更豐富,教師專業得到成長。

4、有利於提高教師處理各種教學信息的能力

教學設計就是教師根據正確的教學思想和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針對具體的教學對象和教材,對教學的整個程序及其具體環節、總體結構及其有關層面所作出的預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劃。它是教師教育思想、思維流程和教學藝術的體現。教學設計有着科學性,一是要求正確運用教育思想和教育原理,既切合教育教學的內在聯繫及其規律性,又反映教學知識的內在聯繫及其規律性,兩者相輔相成;二是要求這種思維流程順暢、清晰,富於條理性和嚴密性。這種思想準確性和思維邏輯性的有機結合,便是教學設計科學性的基本內涵。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由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多種要素構成的。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用系統的方法對這些要素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計劃,這就要求教師有很高的處理各種教學信息的能力,在此要求下,教師不斷努力提高自身處理各種教學信息的能力。

教師教學設計4

20xx年8月,我很榮幸的考上了紅河州石屏縣的特崗教師,從此成爲了一名站在講臺的人民教師。爲了使我們這些新教師們能儘快適應教學工作,在20xx年11月22日到23日,縣教育局特地爲我們安排了爲期三天的培訓。作爲一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但在如何組織教學,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果上,還感到缺乏正確的指導。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各前輩的經驗之談也爲我將來的工作初步地指明瞭方向,使我明白教師這個職業的沉重份量,對我日後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義。在培訓期間,讓我深深地知道作爲一名教師,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眼中的榜樣和標準。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某種年齡階段,教師的形象之高大甚至超過他們的父母。所以,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和關係到學生未來的品德發展。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這一點非常重要。也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教師這一職業的特殊性、自己的任務及肩負的使命,更加堅定了我搞好教學、科研工作的信心。並利用此次培訓所學理論和方法,不斷豐富和提高自身素質,處理好與同事以及學生們的關係,兢兢業業,刻苦鑽研,爲教育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培訓的第一個環節:老教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我們作演講,演講的三位教師都是經驗豐富,爲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的一線教師。童老師用自己的20餘年的親身經歷給我們做的題爲《在忙碌中尋找快樂的支點》的演講,使我們這些身處大山深處的教師堅定了教書的信念。認識到只有先苦才能後甜,只有先付出纔能有收穫,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馬老師題爲《做一個沉靜的教師》的演講,談到了當代教師身肩重任、角色特別這一問題,這似乎是一個比較陳舊的話題,但細細體會、琢磨他們的話語,覺得很有分量。這也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認識:教師代表着“學生的老師”,也代表着“學生的學生”。作爲教師,師德是必備的。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也正是這個意思,這裏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是父母。作爲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並且,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第五,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和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張老師總結了她的教學經驗,一篇題爲《立足教學常規,爭做合格教師》的演講,給我們陳述瞭如何上好一堂課,使我受益匪淺。在演講中給我們呈現的三個案例,顯得更加的生動和具體。幾個老師生動的演講,讓我深刻地意識到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也讓我的心爲之感動,也讓我反思自己,學習到了一種育人的新視角。第二個環節:觀摩課堂教學。

東風國小的陳老師給我們呈現的一年級《雪地裏的小畫家》的教學,是那樣的形象與生動,尤其是她新穎而又獨特的漢字的教學方法、巧妙的導入新課、肢體語言與口語語言的有機結合,讓我大開眼界。評課時陳老師和藹、謙虛的態度,使我深深感動了。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也找到了差距,也找到了改進的方向。在教學教法經驗方面,通過“說課、聽課、評課”的指導,讓我更加明確上好一堂專業課的標準,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

第三個環節:現場寫教案,專家分組點評。一個小時的現場書寫教案後,八個專家分組給我們認真的查閱與批改,再給我們做的點評,是那樣的詳實。使我們這些新教師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給我們指引了風向。通過此次培訓,我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並且有了日後工作的指南針。

1、終身學習。

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更多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教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於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係,那麼相對來說,工作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除了學習書本知識,我們還應該跟老教師虛心學習,多聽聽他們的課,學習經驗,不斷的完善自我。書是最好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我,做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2、提升個人魅力。作爲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要求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

3、有愛心。

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朋友一樣,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有愛心,不管學生做了什麼,都要真心實意,關心愛護學生,體貼與理解學生。讓學生覺得你始終是愛他們的。真誠可以是一面鏡子,也可以是一種無敵的武器,對待學生,對待花樣年齡的青少年,除了真誠還能用什麼方式來打動他們,獲得他們的信任呢?

4、不斷反思,要想從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少了這個環節;不斷的反思、改進。教師職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斷的反思與積累中獲得屬於自己的經驗與方法,並且能將這種方法深化爲一種理論,這便是做一名教師的最高境界了。

5、積極參與教學改革。當今是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教學也一樣在不斷的發展、完善與改革,作爲年輕一代的我們,更應該積極投身於教學改革的浪潮中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爲教育做貢獻,同時實現自身價值。學校是一個大家庭,教師是家庭的一分子。我們要在樹立和培養良好的師德、師風的基礎上,要把教育當成自己的事業,只有當你把所從事的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才能真正投入其中,並樂在其中。

學生就是一個個跳動的音符,教師就是音樂家,只有用心血去認真的譜寫,才能把他們演奏成歡快的樂章,用自己的全部的愛和熱情去感染學生,而這必須是發自心底的。新的生活、新的責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陌生,領導們的講話充滿對新教師的鼓勵。鼓勵我們要趕快適應教學環境、生活環境、人際關係環境等,是鼓勵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鼓勵我們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鼓勵我們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爭做教學發展的弄潮兒。高爾基曾經說過:“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也許,對於我們新教師來說,只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才能取得好的開端,而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作爲一名新教師,要做到爲人師表,我還有許多地方要學習,我將以老教師們爲榜樣,恪守教師的職業道德,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鑽研,不斷開拓進取,腳踏實地。在教學中,我會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深入調查研究總結規律,把握特點,形成新的工作思路。讓自己成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而在生活中成爲他們的朋友。用自己的熱情,良好的師德,進取的心態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爭取早日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教師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讓學生理解“真美”和“真糟”兩種評價方式的積極作用和不足之處。

4、培養學生自讀自悟,質疑問難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對“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兩種不同評價的理解。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大體瞭解課文內容。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生字、新詞。

小組學習、小組彙報,組內發現易錯生字,加以強調。

3、組織朗讀練習。

二、朗讀課文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作業:熟讀課文,鞏固生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2、上一節課,同學們已經瞭解了課文,告訴大家,你都知道了什麼?

3、學生交流。

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二、瀏覽課文,理清層次。

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將課文分爲“童年的故事”和“後來的認識”兩部分

三、學習第一部分(1—14自然段)

1、學生默讀1—14自然段,邊讀邊想你都讀懂了什麼?從課文中體會到了什麼?

2、學生交流

3、結合具體的語句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學習第二部分(15—17自然段)

1、學生默讀15—17自然段,提出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

2、學生質疑(可能提出的問題):

3、以學定教,合作探究。

4、班內交流,引導學生着重理解兩種不同形式的愛。

5、相機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並銘記在心。

五、聯繫實際談感受。

在本文作者看來,愛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慈愛,一種是嚴愛。在平時生活中,你有過同樣的感受嗎?

六、談話總結

學生交流。

同學們,生活的道路上常會有“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樣的事,只要我們正確對待,學會平衡,就會與愛同行,揚帆遠航!

七、自選作業:

(1)同學之間相互推薦有關親情的文章進行閱讀。

(2)自由組合,把1—14自然段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

(3)聯繫自己的實際,以“愛的啓示”爲話題寫一篇文章。

教師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培養學生自讀註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自主學習探究,瞭解作者的觀點,學習文章對比論證、引用論證等說理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文章對比論證的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品位語言運用上的特點。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語有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一日爲師,終身爲父”。到今日,也有“學高爲師,身正爲範”的讚譽。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引導學生談談“尊師重道”的例子呢?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學生齊讀。

2.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並思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者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圍繞這個中心,文章首先從正面立論,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接着,慨嘆師道不傳已久,聯繫當時的社會實際,以衆人的“恥學於師”反襯從師學習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運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進一步說明從師的必要和以能者爲師的道理。最後一段,說明寫本文的緣由,這本屬於附記性質,但作者讚揚李蟠“不拘於時學於餘”。“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觀點。

3.試摘錄作者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學習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明確:關於老師的職能:“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把教師的職責從“授之書而習其句讀”,擴大到“傳道受業解惑”,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並意味着不僅“童子”要從師學習,所有志於學問的成年人都要從師學習。

關於從師學習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感也,終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確“學而後知”,嚴正批駁了上層“士大夫之族”宣揚的血統論和先驗論,具有積極意義。

關於擇師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鍼砭了當時上層社會只看門弟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擇師觀念。

(三)深入研讀

1.找出你認爲最精彩的段落,並說明原因。

明確: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爲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係。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聖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衆人”才智低,反而“恥學於師”。通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2.閱讀“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其可怪也歟!”一段文字,討論下列問題:

(1)本段有哪幾個對比?每個對比中,正確的態度與錯誤的態度各是什麼?由於採取錯誤態度,帶來什麼嚴重後果?

明確:本段有三個對比,第一個是古之聖人“從師而問”與今之衆人“恥學於師”的對比,致使“聖益聖,愚益愚”;第二個是“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於其身,則恥師焉”的對比,致使“國小而大遺”,“未見其明”;第三個是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對從師者“羣聚而笑之”的對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幾個對比相互之間有什麼關係?它們在段落中的先後順序能否調換?爲什麼?

明確:幾個對比之間有縱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實相比、橫比的關係,先後順序不能調換,因爲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三個對比的順序與之相應。

(3)每個對比之後,作者都抒發了自己的感慨,有關句子的語調相同嗎?有什麼意義?

明確:語調不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這是疑問語調:“……國小而大疑,吾未見其明也。”這是陳述語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這是感嘆語調,語調富於變化,不僅文氣很順,而且也增強了文章論辯的邏輯力量

(四)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可由學生討論)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爲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五)小結作業

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五、板書設計

教師教學設計7

知識技能目標:

進一步鞏固認讀鐘錶,並學習認識整時過一點或者差一點整時的情況。

過程方法目標:

1、通過看一看,認一認,比一比的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索認識整時過一點或者差一點整時的情況。

2、通過看一看,撥一撥,連一連的過程,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認讀鐘錶。

情感態度目標:

1、結合日常作息時間,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培養學生觀察與分析的能力。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鐘錶錶盤、鐘面圖片

學具準備:學具盒中的錶盤、"快樂的星期天"表格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開火車遊戲”

1、談話:上節課,我們認識鐘面和如何看時間。下面老師就和同學們做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開火車"

2、遊戲規則:小朋友看鐘面讀時刻,看誰讀的又對又快。

3、遊戲過程:這是××火車站,火車站裏有四列火車,(每一大組學生爲一列火車)分別是開往深圳、珠海、廣州、海口的火車。老師手舉有固定時刻的鐘面提問:“深圳的火車幾時開?”依次指定小組讀出鐘面上的時刻。做完一組練習後,教師再拿出另一組有固定時刻的鐘面提問:“深圳的火車幾時到?”仍指定小組讀出鐘面上的時刻。

4、師生一起做“開火車”遊戲

(鐘面的時刻分別爲5時半、1時、9時半、5時、11時半、3時、4時半、6時半)

【通過形式活潑的“開火車、讀時刻”遊戲,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整時和半時的認讀方法。】

二、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過渡:小朋友們的遊戲做得真好,有一個小朋友也想加入到我們的學習中來。她的名字叫小芳,她給我們帶來了她一個上午的時間安排,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課題:小芳的上午)

1、嘗試認表。

⑴多媒體課件出示書上第一幅圖,讓學生認一認圖中的鐘表。

提問:①、小芳在什麼時間幹什麼?(六時剛過一點點的時候刷牙)

②、你是怎樣認出時間是6時剛過?

情況一:認爲是6時,教師引導:看一看分針正好指向12麼?分針剛剛走過12,應該是6時剛過。

情況二:認爲是6時3分,教師予以肯定,並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情況三:認爲是6時剛過,教師引導6時整的時候時針正好指6,

分針正好指向12;而現在時針剛剛走過6,分針過了12,

應該是6時剛過。

教師小結:分針剛剛走過12,時針剛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剛過。

⑵、多媒體課件出示書上第一幅圖,讓學生認一認圖中的鐘表。

提問:①、這是什麼時間?(快8時)

②、爲什麼認爲是快8時?

情況一:7時55分,教師予以肯定,並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現在時針接近8,快要走到8;分針還不到12,應該是快8時。

情況二:8時55分,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進行辨認,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情況三:快8時,教師予以肯定,並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師小結:時針接近幾,快要走到幾,分針還不到12,就是快幾時。

【引導學生觀察鐘面,嘗試認表,教師幫助總結整時過一點或者差一點整時的特點。】

⑶、第三幅圖,是9點整,學生認讀沒有困難。問學生:你是如何認讀的?

(9時整的時候時針正好指向9,分針正好指向12)

⑷、第四幅圖,放手讓學生認讀,並說說自己是怎樣讀的。

(快10時 現在時針接近10,快要走到10,分針還不到12,應該是快10時。)

教師教學設計8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教師如何做好課堂教學設計》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與幫助,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惑與阻礙,一下煙消雲散。這本書共有九章,內容精彩,有很多課堂教育設計案例,涉及課堂教學的各個方面,有語文課堂教學設計,數學、科學、化學……

有人說:"一本好書,就是一名好老師,她不僅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能夠給讀者以啓迪的教育案例,還有高水平的服務……"讀着書中“洞悉學生的需求和特徵”的理念是,我不由地想到:一首古詩只有二十幾個字,有些學生怎麼也讀不出來,心裏暗歎“此生不可教也”的時候,爲何不反思學生不會讀的原因?爲什麼沒有意識到是自己“課堂教學設計”需要進一步改進,要給予學生最簡單、形象、易懂、的教學方法。做到不要放下任何一個孩子。

書中講到“以人爲本,發展情景創設”。創設教學情景,是爲了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學生於學生感性認識的形成,並促進理性認識的發展。國小階段,學生的形象思維佔優勢,教師更應該注重創設情境。“境”是情境教學的一個維度,“情”則是另外一個維度。教師必須用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心向,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從血管裏流出來的是血,從山泉裏流出來的是水,從一位充滿愛心的教師的教學裏,噴涌出來的則是一股股巨大的.感染力。它使學生產生同樣的或與之相似的情感。

記得那是一次區公開課,一位語文老師這樣教“奶”字:(情境再現)她半蹲的身子,親切地對學生說“看,左邊是女字旁,右邊像個駝背的人,這就是‘奶’字。奶奶年紀大了,走路時背彎彎的,還要拄個柺杖”。接着她還學老人的樣子走了幾步。坐在我身邊的兩個孩子寫完,把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換欣賞的時候,發現其中一個給“奶”加上了一“ヽ”這也是我的學生常犯的錯誤,該如何處理?正當我思考的時候,這位老師也發現了其他學生類似的錯誤,她用平臺展示該錯字,讓學生同桌交流寫錯的原因。其中一個學生大聲說“奶奶本來行動很不靈便,你還忍心砍她的腿?”我旁邊寫錯的那個學生用筆猛敲一下自己的頭,認認真真地改寫一次。我想,永遠不會再寫錯的遠遠不止他一個。

這種充滿親情之愛的教學,把本來死板的、不會動彈的文字,變成了有生命的東西,鑽進孩子的腦海。遇到這樣的老師,學生之大幸也。

然而,也有一些老師爲了追求更多的感官感染,過度使用圖片、音樂、視頻。過度轟炸學生的感官。給教學效果帶來“事半功倍”。我們應該做到“課堂情景要講究隨機應變”纔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一向堅信多讀一些好書,必定會有許多意外收穫,在這人生的黃金時期,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

教師教學設計9

教學設計是一種課堂藝術,是一種可視語言,是教師口語的書面表達形式,是傳遞教學信息的手段,是課堂上教師常用的教學輔助手段,幾乎每一堂課都不能缺少教學設計。

很高興能與各位共同交流敘事性文本教學設計案例評析的話題,我是宋莊中心國小的一位紮根鄉村教育,喜歡鄉村孩子的極其普通,極其平凡的一位語文教師。因工作以來的大多數時間在村小呆着,所以我一直地過着學校、家庭兩點一線、平靜安逸的鄉村生活,極少外出學習,自覺主動地研究教學也是非常盲目和隨意的,從沒想過會認識這麼多語文教育方面的專家,更沒想過會加入朱老師骨幹教師培育站,有機會發展和成長自己的專業教學水平.所以,首先請允許我向大家表示感恩,感恩與大家相識,感恩共同的成長。

通過本學期多次與導師、學員的交流與學習,我覺得在你們面前,自己是那麼無知和渺小。所以,能有機會和大家交流,對我是一件令人幸福和幸運的事情。

今晚,我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本學期三月份參加的以“識字寫字”爲主題的市課堂教學大賽中我所參賽的內容: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果樹》一課的教學設計。

從接到通知決定上這一課到比賽只有不到一週的時間,不論從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還是在教學目標的定位、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都覺得非常的倉促,雖然在磨課的過程中得到區領導、專家耐心、細緻的指點,但由於個人領悟能力有限,教學過程的很多環節我考慮得不是很周到,加上磨課的次數也有欠缺,對孩子的預設不夠充分,導致比賽時在時間的把握上出現了疏忽,留下了遺憾。下面我就在本課備課時的一點思考與大家交流兩個小話題。

一、面對一則童話,我們需要教給孩子什麼

低年級語文教學以識字寫字爲重點,而文本就是識字寫字的載體,所以面對低年級十幾篇童話故事,我們首先要把識字寫字作爲教學重點和難點。

童話首先是寫給兒童看的,它是以現實生活爲基礎,貼近兒童生活,以兒童的口吻虛構成的故事。它往往從現實生活中取材,而又高於兒童思想和認識水平。學生在教師閱讀童話後,可以很容易地懂得什麼是“美”,什麼是“非”,從而獲得正確的道德規範,逐步培養起美好純正的情感。但對於童話故事中的生字和生詞的理解和書寫上,學生是有困難的,在對童話語言特點的感受上,孩子也是有困難的,如何創設情境,引導孩子隨文識字、寫字,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材編寫的意圖所在。另外,基於《猴子種果樹》一課對話多,相似段落多的特點,引導孩子分角色朗讀,感知文章大意,理解和積累文中的重要詞句也應該是教學的重點。

有了以上認識,我在本次修改教學設計時,將教學目標的每一條內容都更加細化和具體了:

1.藉助拼音,讀準生字,讀通句子,通過分角色朗讀,體會不同人物角色語言的不同,並積累重要詞句。

2.隨文識字,學會獨立認字,運用多種方法記住生字,並正確、規範的書寫左窄右寬的漢字“澆”、“施”、“肥”“拔”等。

3.瞭解童話故事的大意,懂得做事要有主見、有耐心,不能急於求成的道理。

目標明確了,教學就有了主心骨,教學環節的設計也就變得容易和可具操作了。所以,教什麼比怎麼教是更重要的事情,作爲一線教師,在上每一節課前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立好,訓練重點思考好,我想:這是提高我們課堂教學效率的一條非常重要的渠道。

二、面對低年級孩子,教學過程應如何開展

在常態的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我們往往不大考慮孩子的心理和認知水平,也很少思考文本本身的特點,不是一味地灌輸和讓孩子死記硬背,就是進行一些完全是理性的和抽象的分析,讓那些活生生的文本固化、僵化,而學生因要學新課文激起來的濃厚興趣,往往會隨着老師的一次次“灌輸”和一步步“分析”而淡化、消逝。下面我從《猴子種果樹》教學設計中擇選三個小環節談談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希望各位學員多批評,多指正。

首先,談談導入新課環節

我抓住孩子喜愛小猴子的心理特點和今年是猴年的教學資源,這樣設計了導入:

小朋友,今年是猴年,你瞧,它來了。(出示圖片),它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猴子種果樹

繼而教師一邊板書課題,一邊提醒孩子“猴”字是反犬旁, “種”是個多音字,並複習舊知“種子”,最後教師板書並口述“種”書寫要點:左右兩邊都有豎,左短右長才好看。

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導入明快,靈動,從孩子喜歡的童話形象入手,以簡潔生動的方式,直奔主題,同時也重視體現教師板書示範的作用,提醒孩子“猴”和“種”兩個字書寫的難點和重點,這樣真正把識字寫字滲入到具體的教學情境之中。

其次,說說師生共讀環節。

低年級童話題材的文章很多,童話中的角色都是非常可愛的,它們既是作家生活的積累,也是作家創造性思維的產物。並且童話角色往往都帶有濃厚的幻想色彩,它們的神情、動作、心理及語言都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語言訓練材料。

所以,抓住本課中小動物生動的語言對白,組織孩子進行分角色朗讀是比較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孩子根據讀書小提示自由,走進朗讀課文,走進故事,接着,我便安排了師生分角色朗讀的環節:

分自然段,老師模仿小動物的語氣,讀三個小動物說的話。其他同學有的朗讀,有的認真傾聽,還有的當小老師,認真傾聽,當小老師,適時糾正小朋友讀錯的音,

這樣,師生共同進入角色,進行朗讀練習的過程中。教師的示範,往往更能激發孩子的表現欲,讓學生在快樂的讀書體驗中認識生字,理解新詞,以全面達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教學目標。我覺得這個過程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非常有必要呈現的。

當然,在師生朗讀的過程中,我們一方面不能脫離形象,平平板板地朗讀,另一方面也不能只顧再現形象,而忽略讀準字音、讀通讀好的要求。事實上,只有引導孩子發現,並能突出童話語言中那些傳神之筆,讓學生細細咀嚼,孩子才能真正進入童話的世界。比如這一課中2、4、6自然段語言敘述相似,3、5、7自然段語言基本一樣,對於其中的關鍵詞語也是多次反覆出現,朗讀時不能隨意忽略,要牢牢抓住教材語言,而教師有趣的範讀,,無形中創設了情境,讓孩子身不由己地進入到童話的世界。

最後,聊聊識字寫字教學

大家都知道,詞是語言的最小單位,字不離詞,字只有在一個詞中才具有意義。在識字的同時,只有理解了詞義,掌握了詞彙,才能識好字,也才能在閱讀、寫作中加以運用,並可以促進思維的發展。

課標也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爲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

所以,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我將識字寫字滲透到初讀課文和感悟課文的過程之中。一邊創設情境,再現童話形象,讓孩子對童話形象既看得見,也摸的着,一邊把本課帶生字的詞語,相機出示,如:猴子一想 農諺 喜鵲 喳喳 着急 櫻桃好吃樹難栽我用出示詞語卡片的方式重點指導孩子讀準,而對於文中同類的詞,我則出示在大屏幕上,如

梨樹 烏鴉 哇哇 梨五杏四

杏樹 喜鵲 喳喳 杏四桃三

桃樹 杜鵑 咕咕 桃三櫻二

櫻桃樹 櫻桃好吃樹難栽

(農諺)

對於這些詞語,引導孩子分小組橫着讀,豎着讀,說說自己的發現,概括文章的大意,同時相機理解“果樹”、“農諺”的意思。

字只有依附於詞纔有意義。教學中,儘量避免孤立地識一個字,寫一個字,一般都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下進行讀寫的。比如:把生字組成短小的句子,以便於生字在具體語言環境下理解,又有利於集中精力教好課文。在指導孩子書寫方面,我引導孩子從句到詞,再到字。比如教學左右結構字的寫法時,我先引導孩子談話,讀句子“猴子種了一棵梨樹苗,天天澆水、施肥的含義,等着將來吃梨子。”接着創設情境,引導孩子通過表演理解 “澆水”、“施肥”,進而讓孩子說說這三個字寫起來有什麼共同點,你認爲哪一個最難寫?先指名說,教師相機總結:左右結構的字,要看準寬窄、高矮和長短等。

同時,教學時便教學邊鞏固,以“熟”帶“生”,以一帶多,由已知到未知,關注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注重啓發式教學,讓孩子發現左右結構漢字的書寫要點和規律,這樣,學生不僅學起來輕鬆,,而且不至於混淆形近字。

對於《猴子種果樹》一課的教學設計,還存在許多漏洞,有許多的細節還需要在課堂中繼續檢驗。我就擇取着說這麼多。我個人覺得設計中對教材的任務把握和巧妙處理閱讀故事與識字寫字的內在聯繫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另外,由於個人水平的有限,如何用理論透視課堂,歸納教學的門道,還有很大的困難,對於如何讓教學設計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思維發展更有利,也很欠缺,還敬請和期待各位導師的指導和各位學員的真誠地批評和指正。

教師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唱歌曲《渴望春天》,感受歌曲中輕鬆、活潑的特點,進一步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過程與方法】

學習過程中運用聆聽、表現、合作等方法,學生能夠完整表現歌曲並能提升音樂表現能力。

【知識與技能】

學習並能夠表現出6/8拍的強弱規律,能夠準確演唱變化音;能夠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夠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難點】

學習並能夠表現出6/8拍的強弱規律,能夠準確演唱變化音。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創設情境,播放有關春夏秋冬的圖片,展示萬物復甦的景象。提問:通過圖片看到了什麼景色?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圖片當中所展示的是春天的景象,春天萬物復甦,所有事物都充滿了生命力。今天我們所學習的歌曲正是和春天有關。

引入課題,春之嚮往——《渴望春天》。

(二)感受體驗

1、初聽歌曲

並設問:“歌曲的旋律如何,歌曲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歌曲旋律富有動感,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

2、復聽歌曲

並設問:“歌曲表現了怎樣的情感?”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是著名音樂家莫扎特的作品,描述了春天的美麗景色,表現了對於春天的讚美之意。

3、介紹莫扎特。

莫扎特,奧地利著名音樂家,被譽爲“音樂神童”有着非一般的音樂天賦,主要音樂作品有:《渴望春天》《費加羅的婚禮》《小星星變奏曲》等。其音樂風格輕鬆、活潑,洋溢着童真、爛漫的氣息。

(三)學唱歌曲

1、進行簡單發聲練習,引導學生運用自然、圓潤的聲音進行發聲;

2、教師範唱歌曲,學生小聲哼唱,邊唱邊感受音樂結構;

3、教師彈奏鋼琴,學生跟唱樂譜,並提示學生觀察歌曲的拍號;

4、講解有6/8拍,並帶領學生進行拍打表現強弱規律(以八分音符爲一拍,每小節六拍);

5、演唱歌曲旋律,發現歌曲中的裝飾音;

6、單獨拿出帶有裝飾音的旋律進行講解;

7、運用對比的方式,對比有無裝飾音的區別,引導學生髮現音高;

8、分組練習帶有變化音的旋律變化音,並互相評價;

9、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10、教師用鋼琴彈奏主旋律,學生嘗試自行填詞演唱歌曲,教師對其表現進行評價;

11、處理歌曲情感,唱出活潑、歡快的感覺。

(四)鞏固提高

教師將學生分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編創舞蹈、歌詞、旋律等),提醒學生注意與組內其他成員的配合。

創編完成後請各組進行表演,並互相評價推選出最受歡迎的小組。

(五)小結作業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渴望春天》,領略了春天的美景和萬物復甦的景象,通過作者莫扎特的童真的心看到了春天、生活的美好。希望大家在之後的日子中能夠保持開心,用樂觀的態度、積極的狀態面對生活。

請同學們課後收集其他有關或“春天”的作品,對比聆聽一下,並和同桌討論自己的心得體會。

四、板書設計

教師教學設計11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以及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比較熟練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

教學過程 :

一、四則運算的意義

1.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

教師:“整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意義各是什麼?”指名說一說,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按照教科書第90頁表的形式進行整理。在學生回答時,可以舉例說明各種運算的意義。如:

“爲什麼說整數的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爲什麼說除法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各種運算之間的關係。如:

“加法與減法有什麼聯繫?”(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加法與乘法有什麼聯繫?”(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乘法與除法有什麼聯繫?”(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可以把四種運算的聯繫整理成下圖。

加法 乘法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 運算

逆運算 逆運算

減法 除法

2.小數和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

指名分別說出小數和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教科書第90頁的表補充完整。

讓學生仿照前面整數四則運算的討論,分別說一說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聯繫。然後與整數四則運算進行比較。

“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有什麼相同點,有什麼不同點?”(整數、小數、分數的加法、減法和除法的意義都是相同的;小數和分數的乘法的意義與整數乘法意義相比有所擴展。)

二、四則運算的法則

l,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法則。

指名分別說一說整數、小數、分數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法則各是怎樣的;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把每種運算各要注意的主要內容寫在黑板上:如

教師:“仔細觀察整數、小數、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法則,你能發現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嗎?”如果學生說得不清楚.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

“整數加、減法數值對齊後。是什麼樣的數進行加、減?”(相同計數單位上的數相加、減。)

“小數加、減法小數點對齊後,是什麼樣的數進行加、減?”(相同計數單位上的數相加、減。)

“分數加、減法先通分後,是什麼樣的數進行加、減:”(同分母分數相加、減.也就是相同分數單位的分數相加、減。)

“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嗎?”(都是把相同單位上的數相加或相減。)

2,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法則。

(1)整數、小數乘法和除法。

指名分別說一說整數、小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法則各是怎樣的:

教師:“小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法則與整數乘法和除法有什麼相似的地方?有什麼不同?”(它們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是一致的,只是在計算小數乘、除時,需要根據參加運算的數的小數位數來確定計算結果中小數點的位置。)

(2)分數乘法和除法。

教師:“分數乘法有幾種情況?請分別說出它們的計算法則。”學生回答後可以繼續提問:

“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爲什麼適用於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因爲整數可以看作分母是l的假分數。)

"什麼樣的兩個數互爲倒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

3.課堂練習。

做教科書第91頁的中間試算題。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集體訂正時,讓有錯誤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錯的。

4.口算的複習。

教師:“整數、小數的加減口算與筆算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相同點:都是把相同單位的數相加減,滿十向前一位進l。從前一位退1當十。不同點:筆算一敏從低拉算起3口算既可以從高位算起,也可以從低位算起。)

做教科書第91頁下面的口算題。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三、四則運算中各部分間的關係

l,四則運算中的一些特殊情況。

教師:“在四則運算中關於0和1的運算,有一些特殊的規定。誰能說一說是怎樣規定的?”指名回答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做教科書第92頁上面的三組題,再讓學生說一說0爲什麼不能作除數。

2.四則運算中各部分間的關係:

教頰:。四則運算中,每種運算最基本的數量關係是什麼?”

根據加法與減法的關係。還可以得出什麼關係?”

“根據乘法與除法的關係。還可以得出什麼關係?”

學生回答後.教師按照教科書上的形式進行板書。

然後,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四則運算中各部分間的關係進行分別整理。如:

“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是什麼?”

“減法各部分間的關係是什麼?”

把這些關係整理成下表。

教師:“應用這些關係可以對四則運算進行驗算。請分別說—說對四則運算應該怎樣驗算。”

3.課堂練習。

做教科書第92頁“做一做”的第1、2題。

第l題。先讓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權.瞭解學生掌握的情況。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是用什麼方法進行驗算的。使學生明確一道計算題可以用不同方法進行驗算,自己認爲哪一種簡便就用哪一種。

第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每個算式的意義,然後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四、小結(略)

五、作業

練習二十的第2、4、6題。

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可讓他們思考練習二十的第13_、14_題。

教師教學設計12

閱讀嚴育洪老師的《課堂座標——教學設計的走向》這本書,如同與一位大師對話。他娓娓道來,翔實的案例、精闢的點評、可操作的指導……讓我每次翻開,總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以下幾個觀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個觀點——學會捨棄。

乍一看,似乎有點摸不着頭腦。仔細讀來,卻是頗有道理。

就如嚴老師所說,課堂時間是個常數,教學內容實在不該貪多求全。“冗繁削盡留清瘦”,我們需要這富有美感的“清瘦”。曾經在課間和同組的老師說起,反覆講的題目怎麼學生總還是要錯,同組老師的看法和嚴老師不謀而合。如果在課堂上總想盲目的追求教的多、教的全、教的廣,一節課上下來給學生的感覺好像處處是重點,學生反而抓不到一堂的重點,腦中也就越發模糊了。看來,我們教師在教學時有必要學會捨棄。

但我認爲,所謂的捨棄,也不是隨隨變變地捨棄,而應當建立在教師對教材準確把握的基礎上。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充分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把握住整堂課重難點。正如嚴老師在書中所言:要找準“牽一髮而動全身”切入點,然後理出一條“線”,畫成一個“圓”。相信這樣的捨棄,不僅不會有所遺憾,反而能夠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有效、更加紮實。

第二個觀點——“生成”的是機智

精彩的“生成” 是不是不用預設,突如其來的?在備課時,除了要備好教材,又該如何備學生呢?預設與生成的關係是小於、等於還是大於呢?這一直是我心中的難題與困惑,最近讀了嚴老師《課堂座標:教學設計的走向》後,有很多的啓發。

文中這樣說:“在語文課堂上,學生個性化閱讀的結果必是旁逸斜出的,豐富多彩,常會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維和新方法,尤其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時,實際的教學過程要遠比預定的計劃生動、活潑、豐富得多。面對這些豐富的動態生產性資源,教師應本着“語文課姓語”的準則,在生成中引導,在引導中感悟。”

的確,生成需要預設,我在備課時,也的確進行了預設。反思自己的課堂,在教學時,我總是希望學生能根據我的預設走下去,“預設”等於“生成”當然是最完美的。但往往完美的事情不容易發生,於是課堂上總是出現孩子們遠離預設或者超越預設,這時教師到底該怎麼做呢?每次備課前我也曾這樣問過自己,當時我不知如何回答,想不到課堂上該怎樣解決,無奈之下就“順其自然”吧,現在我想我會回答了:那就是教師應本着“語文課姓語”的準則,用自己的教學機智引領預設,在生成中引導學生,在引導中感悟,更重要的好是教師不是要備教材,而是要備‘好’教材;不是要備學生,而是要備‘好’學生。

第三個觀點——情感,讓我們走得更近

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如何讓科學的教學過程洋溢出人文藝術的色彩,我想這本書給了我們最真實的詮釋。無獨有偶,昨晚在觀看央視青歌賽的時候,聽到了餘秋雨老師給選手們參加情景表達的點評,他說:能把事件講述清楚明白很好,但是要說精彩還得有人文的內涵,還得讓人感覺出人性的美麗。我們的教學不也是這樣的過程嗎?如今的教師不光要把知識講清楚,還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人文的氣息。

而“情感”作爲連接科學和藝術的支點,是我們教學中的風向標。它可以讓我們和學生走得更近,它可以喚起師生間的心語,它也可以喚起學生的興趣……正像嚴老師所說“教師要及時在情感冷漠處、教學冷場處、思維冷卻處、興趣冷淡處、知識冷落處加溫或聚熱,讓學生始終沉浸在情感和思維暢通交流的氛圍之中,情感高漲地學習。”我想用心架構這座情感的橋樑和學生們一起體驗學習的苦與樂,一起感受生命的挫折,一起品嚐人生的芳華!

反思我們的教學,儘管每天都在重複着教,卻依然有許多疑問成爲教學中的困擾,《課堂座標:教學設計的走向》從六大布局,兩個不同的走向,給我們指點了迷津。

讀着一段段精彩別緻的案例,真是覺得與它相見恨晚啊。在粗糙的閱讀間,一股股溫暖智慧的氣息迎面而至,如沐春風。受到的是一種教育智慧的啓迪,是一種教育責任的喚醒:要成爲真正的教育者,我們需要提升教育學經驗,繼續讀書,繼續學習!

教師教學設計13

英語的決心和信心,也懷有極大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作爲教師應最大限度保護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動力。學習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因素是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的實質是愛心教育。情感教育是一種溫馨和諧的情感交流,是一種智慧潛能的研發。所以,作爲高一教師要儘快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尊重、信任、期待和欣賞學生。賞識教育在教育藝術中具有獨特魅力,教師要從開始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在課堂展現自我,肯定自我,要讓全班學生都樹立信心和興趣,對學生一視同仁,熱情鼓勵和表揚學生,從學習和生活方面關愛他們,不歧視和挖苦學生,幫助和培養學生的自信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質的形成。一句話,在英語教學中時刻滲透情感教育是搞好教育教學的基石和前提。

其次,抓好初高中知識的銜接。新生入校通過學月測試瞭解每個學生的大致學情,及時給學生查漏補缺,鞏固國中的語音,詞彙、語法、句型及基礎知識。教師可以暫以國中教材爲主線,高中教材爲輔線,溫故而知新,以舊帶新。在課堂中形式多樣複習國中知識,根據教學大綱主要內容抓好基本知識和能力“雙基”工程,根據各班學生學習水平情況實行初高中學習的“緩衝期”。教師一定不要爲了趕進度匆忙教學,而忽視了重書本,重規範,重過手,重基礎的“四重”原則。再次,加強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除了傳授知識外,更重要是督促學生學習好習慣的養成。如何引導學生預習課本,聽課,完成作業,複習總結,作筆記等方面都是我們教師應考慮的話題。所以教師在平日的工作中多指導學生預習的習慣,朗讀和背誦範文習慣,如何查閱和使用工具書習慣以及寫作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中要指導他們如何作筆記,如何整理和規範作業本,筆記本和錯題本,要求所測試或運用過的相關試卷資料彙集成冊,用不同顏色的彩筆鉤畫出所講的語言點。在講題中多傳授解題方法技巧,在適當引申中尋找規律。再者,課堂注重實效,形式豐富多樣化。高中起始階段着重落實“雙基”和“四重”上下功夫,注意培養學生的運用語言能力。教師要轉變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方式。以學生爲中心,注重師生的互動性,在練中學語法,重點突出,精講易懂,以趣味性教學進行聽說訓練,適當運用口語,舉例通俗易懂有趣。在課堂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詩歌朗誦,記憶範文比賽,戲劇表演,對話或聖誕晚會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的用語方面上抑揚起伏,激情四射也是高質量課堂的保證。上課內容要有特色,形式各異,要始終讓學生保持新鮮感和適度的緊張感。要多讓後進生展示自己,多鼓勵和讚揚他們,讓其實現價值和榮譽,體味成功的喜悅。在評講試題中多運用啓發式設問,開發學生的思維和解題能力,不能一味講下去,成了全堂課是“填鴨式”教學方法。高中學習能力培養要有針對性,要循序漸進,穩步提高。在聽說訓練方面藉助多媒體聽歌曲,聽精美範文和看英文片等多樣化訓練,學生每天的英語值日報告和討論迫使學生養成用英語交流的習慣。

教師教學設計14

以前文言文的教學比較困難,重點不突出,現在通過國培計劃的學習終於明白了:在七年級應打好文言基礎,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文言文興趣;在八年級,則需強化學生文言文思維能力,在夯實雙基的前提下,開始鑑賞;到了九年級就需要學生能看出文言文文本後面所蘊含的道理和文化了。國中三年,每段各有任務,如果沒有教師這種教學的連續性,則學生的文言文認知水平始終會在原地打轉轉。

文言文的教學應避免從有“言”無“文”的極端進入到了有“文”無“言”的另一個極端的弊病。

文言斷句可以培養學生文言語感和細緻理解的能力。這種教法使學生對一些文言規律會自主找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大增強。由於教學中不是死摳詞句,嚼得過細,這就留下了較多的“空白”, 便於學生自己去感知和領悟。恰當的使用白文斷句,有效地提高中學生的文言字、詞、語、句以及文學、文化方面的知識。

教師教學設計15

設計理念:

語文課,要讓學生經歷難忘的精神之旅,師生一起爲情所動、爲美所醉、爲真所淨,在課堂上一起感動,一起享受,《父親和鳥》教學設計。感動,是一種養分,一種保養心情、滋養靈魂的養分。讓孩子們透過語言文字,在父親與鳥一起構築的和諧美好的世界裏震撼、感動。如此,語文課,便會成爲學生精神的天堂。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主動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語,練習用“我會讀”中的詞語說句子。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願,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心願,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從國小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教學過程:

一、用想象描摹圖畫,讓情感激起漣漪

1、(播放音樂《鳥叫》)孩子們,音樂好聽嗎?這美妙的音樂彷彿讓你看到了什麼?

2、是呀,這美妙的音樂把我們帶進了鳥的天堂,此時,你會想起了哪些詞語或詩句?

3、有一位父親不僅知道這些,他還知道鳥兒什麼時候最快活,什麼時候最容易面臨危險呢!這樣吧,我們就來聽一篇課文《父親和鳥》,輕輕地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象。(範讀)你都聽到些什麼?

二、用聲音觸摸文本,讓激情盪漾心間

(一)自讀課文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讀第一遍時,要讀準字音,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課文;讀第二遍時,要用心感受,看看有什麼新發現。

2、檢查字詞學習情況,國小語文教案《《父親和鳥》教學設計》。

3、抽讀課文。

4、讀了幾遍課文,又聽了同學們的朗讀,你們從課文中又瞭解了什麼?(父親知鳥、愛鳥)

(二) 品讀課文

之一——體味“父親的知鳥”

1、 那麼,你們又是從哪些句子感受到父親的知鳥呢?請大家快速讀課文,劃出有關體現父親知鳥的句子。

2、 交流反饋,深入研讀

(1)父親突然站定,朝霧濛濛的樹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他喃喃地說:“林子裏有不少鳥。”

A、 霧濛濛的樹林是什麼樣的?

B、 “喃喃地說”是怎樣地說?父親爲什麼要這樣輕,這樣慢地說?

C、 誰能學學父親說話的語氣,讀讀這句話?

D、父親在霧濛濛的樹林邊就知道了林子裏有不少鳥,可我呢?

生讀:我並沒有看見一隻鳥飛,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師:父親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就知道了林子裏有不少鳥,可我呢?

生讀:我並沒有看見一隻鳥飛,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師:父親用鼻子聞了又聞,就知道了林子裏有不少鳥,可我呢?

生讀:我並沒有看見一隻鳥飛,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2)父親真了不起,簡直就是一位鳥類專家!這鳥類專家爲什麼知道樹林裏有不少鳥呢?誰來讀一讀?

出示:父親指着一根樹枝對我說:“看那裏,沒有風。葉子爲什麼在動?嗯,還有鳥味。”父親的話很輕,生怕驚動了鳥。

誰知道,父親在說的時候,會有什麼動作、表情呢?

在“嗯,還有鳥味。”前又會有什麼動作或神態呢?說話的聲音呢?

你能把父親的話讀出來嗎?(生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輕一點,別驚動林中的小鳥!

師:父親不僅知道林子裏有不少鳥,他還聞到了鳥味,可我呢?

生讀:我只聞到濃濃的草木氣味,沒有聞到鳥的氣味。

師:父親不僅知道林子裏有不少鳥,他還聞到了鳥味,可你呢?

生讀:我只聞到濃濃的草木氣味,沒有聞到鳥的氣味。

師:父親不僅知道林子裏有不少鳥,他還聞到了鳥味,可我們大家呢?

生讀:我只聞到濃濃的草木氣味,沒有聞到鳥的氣味。

(3)真的有鳥味嗎?出示:“有。在樹林裏過夜的鳥總是一羣一羣的,羽毛焐得熱騰騰的。”

冬天,我們的小手都快凍僵了,媽媽拿什麼爲你們焐手的?小鳥們是怎樣將羽毛焐得熱騰騰的?還可以怎麼組詞?

(4)父親還知道什麼?

父親說:“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刻。”

什麼時候鳥最快活?你能給快活換個詞嗎?你什麼時候最快活?快活的時候你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現在,就讓我們到林子裏感受他們的快樂吧!(課件。燕穿雀躍鶯歌燕舞 百鳥爭鳴 鳴聲清脆 婉轉動聽 低徊盤旋 凌空飛翔 迎風展翅 輕盈優美 姿態飄逸 小巧玲瓏 俊俏可愛)

是啊,此時在我們的眼裏又多了一幅生動的畫面:小鳥們成羣地站在枝頭上,面對着初升的太陽盡情地歌唱。他們在空中時而盤旋,時而低飛,那麼活潑,那麼可愛!你聽,它們掩藏不住內心的喜悅向我們訴說________

生: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刻。

假如你們就是鳥兒,你們會怎麼說?樹林,你們爲什麼如此快活?鳥兒,你又爲什麼如此快活?對,多麼美好的清晨!生: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刻。· (5)但父親知道鳥兒最幸福的時刻也是鳥兒最危

標籤:教學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