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職場範文 > 職場文書

關於科研課題研究方案範文

關於科研課題研究方案哪些?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整理關於科研課題研究方案範文,歡迎閱讀!

關於科研課題研究方案範文

關於科研課題研究方案範文1

一、研究背景

1.國小課堂教學是教學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實現國小教學目的的主要途徑,是在教師指導下使學生自覺、積極地掌握系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提高覺悟的活動。根據不完全統計:一個學生受完普通教育要上完一萬餘節課,一名國小生有90.48%的時間是在課堂教學中渡過的,課堂教學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校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課堂教學的成敗也是衡量一名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客觀依據。尤其在當前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廣大教師在數學教學改革第一線所遇到的:“想改,但不知怎樣改,渴求具體改革措施和方法”的實際狀況,研究國小課堂教學設計優化的任務,很現實地擺在了我們面前。如何精心設計國小課堂教學結構?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怎樣爲廣大一線教師解決急難、認明方向、提出優化途徑、提供最優化方案呢?近幾年我們從知識結構、認知結構的優化入手重點對課堂教學結構中的性質、任務、教學規律以及課堂教學最優化的具體措施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探索與實踐。

2.近期來,我校在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①我校的省級課題“課堂教學素質化”個案研究課題已經結題。 ②以學校領導班子爲主,走進課堂,隨堂聽課,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師的教學現狀,分析教師教學的誤區和學生學習的弊端,以此爲突破口,發揮各學科的教育功能,以學生髮展爲本,帶動課堂教學的改革,促使學科教學素質化。

③重視教研組、課題組的成立和建設,切實抓好課堂教學改革,逐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學校結合實際,要求教研組和課題組進行高質量課、彙報課、研究課的觀摩,認真進行說課、評課,及時反饋,形成由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良性循環,增強課堂教學研究活動的力度。

二、課題依據與意義

1、理論價值

教學改革必然涉及兩個方面:教學觀念的改變與教學策略的革新。而課程改革是一項複雜而細緻的系統工程,其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其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儘管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理念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和課程改革的總趨勢,但與目前教師的教學觀念和能力現狀相比,還存在着一定的距離,隨着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新教材的使用仍不可避免地面臨着與現實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在教學實踐中已經日益凸現出來。因爲對於廣大實施新課程的教師來說,轉變觀念固然重要,它是行動的靈魂,對教學起着指導和統帥的作用,但觀念的轉變需要時間,更需要成功經驗的支撐,而成功經驗的積累必須來自於教師日常教學方式的變革。因此,如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改革國小課堂教學,把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學行爲之中,已日益成爲課程實施的當務之急。

2、實踐價值

(1)通過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研究,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設計的轉變,必將導致師生關係的轉變,促進教師觀念和教學行爲的變革,從而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並且有助於提高教師科研水平,提高師生生活素養和人文素養。

(3)通過本課題研究,積極推進課程改革,改變陳舊的教學方式,建立開放的教學體系。

(4)通過研究,形成全新課堂教學設計模式、評價體系,將成果向面上推廣,有助於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凸顯學校辦學特色,彰顯學校文化教育底蘊。

三、研究目標

課堂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包括編寫目標、任務分析、選擇教學策略等,我們將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設計形式新穎、操作性強的國小課堂教學模式,確立學生髮展爲主的教育思想,張揚學生個性。

1.通過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研究,改變“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教學現狀,改革課堂教學設計,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

2.構建開放性的教學體系,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心情舒暢、無拘無束地參與教學活動,爲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有利於學生的主體參與、自主學習,從而改變長期來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

3.本課題的實驗和研究,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促進教師積極學習教育理論和各科《課程標準》,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並將所學的教育理論運用於教學實踐提升教師素質,推進課程改革。

4.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進行教學分析,瞭解和明晰教學設計的過程及要素,探索教學系統中各個要素的本質聯繫,形成個性化的教學設計思想、原則和方法。

四、研究內容

基於上述的認識和思考,本課題主要研究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構建新課程理念下國小課堂教學設計模式研究。根據課堂教學的特性,教學設計有兩種情況:一是預先設計,即在課堂教學之前,對教學的觀念、計劃和規則等進行事前設計;二是適時的設計,即在教學活動中進行的設計。課堂教學具有“現場生成性”特徵,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根據鮮活的學情進行教學設計。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設計模式,是預先設計和適時設計的可操作的有形框架,但又不拘泥於設計,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活用模式。

2.新課程理念下國小課堂教學設計管理研究。研究創設寬鬆有序、和諧健康的育人環境及開放型管理模式。

3.新課程理念下國小課堂教學設計效果評價研究。研究適合兒童的教育及促進學生髮展的教學評價體系和手段。

4.新課程理念下國小課堂教學策略制定研究。通過對教學程序、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教學媒體及作業設計等因素的選擇和確定研究,促進課堂教學最優化。

五、研究過程

1.準備階段(2006.4-2006.5)收集有關理論資料;學習相關的理論;申報立項。

2.實驗學習階段(2006.6-2006.12)成立課題領導小組;擬定課題實驗方案;學習相關資料;確定實驗班級;聘請專家進行開題論證。

3.全面實施操作階段(2007.1-2008.10)按課題實施計劃,展開課題研究;開展研討觀摩活動和論文交流會;整理保管資料。

4.實踐總結階段(2008.11-2008.12)結題,實踐總結,推廣經驗;積累研究資料,進行理論分析,撰寫成果報告;召開結題報告

六、實施措施

新課程理念下優化國小課堂教學設計研究,既要研究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及過程,又要探討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各課型的具體教學設計的原理及步驟。我們設計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1)文獻研究方法:《各科課程標準》、主體教育論、素質教育理論、多元智力論等系統書刊是我們需要廣泛涉獵的理論營養。

(2)行動研究法:通過課題理論學習,教學設計的評析、教學過程的檢查、組織教學評價等活動,檢驗研究成果,探討新的研究重點和方向。

(3)經驗總結法:在課題研究的各個階段要不斷的進行回溯研究,在反思和總結中,探討課程理念在教材、學生、教師之間如何有機整合。

(4)教育調查法:根據實驗需要採用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等形式調查分析、找出規律。

七、保證措施

1.課題組教師隊伍中,平均年齡34歲,有實驗研究的精力和時間。其中有省級骨幹教師1人,市、縣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9人,國小高級教師10人,一級教師2人。爲開展課題研究提供了強大的生命力。

2.課題負責人賈學林同志業務素質強,在國小數學教育教學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數十篇科研論文見諸於市、省級以上報刊或在論文評比中獲獎。曾參與《國小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方法、途徑的研究》(市級課題,已結題)課題研究。課題組成員中很多曾主持或參與縣級課題研究,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他們均耕耘於國小教學第一線,在各科教學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一定的理論素養,多人次在省、市級刊物發表過論文,參加過科研培訓,參與過有關課題的`研究,有一定的實驗和科研能力。又由於本課題着眼於教學第一線,將受到除課題組人員以外的一線廣大教師的關心和支持。

3.學校確保該課題的研究經費。保證開題論證、過程研究、結題鑑定的各項費用及時到位;保證外聘專家、購置書刊、資料採集、會議研討、論文結集等各項經費的如期支付。

4.學校成立以賈學林校長掛帥的課題組,健全實施網絡。我校是江蘇省實驗國小,市區專家領導經常對我校予以指導。我們將制定有關課題研究管理制度,以保證工作順利開展。

5.學校現有的教育資源和教學條件爲課題開展提供物質基礎。有高標準的微機室、音樂室、實驗室、圖書室、校內閉路電視系統。學校的創辦和發展得到了市縣和教育局領導的高度重視。

八、預期成果

1.研究報告

2.其它論文

3.專著

4.音像資料

5.典型教案

6.教具學具(含課件)等

關於科研課題研究方案範文2

一、問題的提出

1992年頒佈的《國小數學教學大綱(試用)》提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計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堅持經常練習,逐步達到熟練。”2000年《國小數學教學大綱(試用修訂本)》提出:“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淡化筆算。”2001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以及理解運算的實際意義。”從國小課程目標的歷史沿革可以看到,一直以來,口算教學是我們關注的焦點內容。這種被普遍關注的狀況,一方面反映出它在數學教育及教育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它又似乎在人們的泛用中成了教學日常用語中含義不言自明、也無需考究的“常識”。口算是什麼?好像很清楚,又覺得不太清楚。在這樣清楚與不太清楚之間的徘徊,國小數學教育工作者慢慢對口算的本真意義在教學中的應用產生了異化,往往忽視了對國小數學口算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實際上,這個看似基本的教學問題有着十分豐富的內涵需要探討和研究。

二、相關研究分析

1.國內的研究現狀概述

口算髮源於“日常數學”後,它融合了數學的特徵與數學教育的規律。它基於個人對數的基本性質和算術運算的理解,口算爲個性化、多樣化地解決問題提供了機會。口算教學過程,在本質上是一種技能形成的過程,也是一種認識的過程。這種過程只有以明確的、具體的目標作爲嚮導,才能順利、有效地進行。否則,師生雙方就像在黑暗中走路,只能摸索着前進。

傳統的口算教學往往把口算與解決問題分割開來,純粹爲了口算而教,使口算教學與現實生活明顯脫節。而課改初期,教師們往往設計了內容豐富的情景吸引學生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又沒有較好地把握情景與教學之間的合理關係,導致口算課與解決問題的課分不清楚。新教材對口算教學的編排體例進行了改革。它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格局,它把口算教學和應用數學相結合,這樣有利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另外,傳統教學的計算教學只注重計算結果,忽視算理的推導,學生的學習只停留在算對、算快的層面上。而如今口算教學轉到了另一個極端,十分重視你是怎麼算的,還可以怎樣算,而缺少計算方法的提煉,導致算理很突出,算法不紮實,學生口算技能不夠熟練。那麼尋求算理與算法的平衡點就成了計算教學理性迴歸的關鍵。

2.研究的價值

(1)口算源於學生作爲未來的社會人生活的需要,生活中隨處都會用到口算,強化口算教學能爲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2)口算是學生建立數感、發展數學心智、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重要方式,通過口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充分激發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

(3)關注口算教學有利於加深教師對數學教學行爲的理解,提高自我反思力,增進教師實踐智慧,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核心概念界定

“口算”是指不借助任何計算工具,直接通過思維活動計算出結果的計算方法,又稱心算。 “國小數學口算教學”是指從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特點出發,進行建立在有意義基礎之上,符合國小生口算心理機制的口算解題方法的指導的教學。

“國小數學口算教學中思維能力培養研究” 是指在國小數學口算教學中培養學生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充分激發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研究。

四、研究目標

(1)探索口算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模式和途徑。

(2)通過口算教學切實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3)課題研究者對口算教學有較深刻的認識,並能改進或提升口算教學。

(4)形成一批有較高質量的研究報告、教學論文。

(5)能對全校的數學教育科研和教學研究起推動和輻射作用。

五、研究內容

1.國小生口算的數學基礎與心理機制的研究

2.國小數學口算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3.國小數學口算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模式研究

4.國小數學口算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途徑研究

六、研究方法、步驟

1、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在研究準備階段,查閱國內主要報刊雜誌,瞭解國內研究現狀和相關的理論信息,瀏覽網絡中相關研究內容,把握正確的研究方向,借鑑先進的研究經驗。

(2)案例研究法。一是進行課例研究,二是進行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個案研究。

(3)行動研究法。不斷探索國小數學口算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模式和途徑,不斷觀察、不斷反思、不斷改進。

2、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2007.2~2007.6)確定課題名稱,進行調查分析,填寫課題申報表。

(2)初步研究階段:(2007.9~2008.1)開題論證,通過文獻查找和觀察瞭解,研究國小生口算的數學基礎與心理機制。

(3)深入研究階段:(2008.3~2008.6)積累個案,探索口算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模式和途徑,對已有的課題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和提升。

(4)總結階段:(2008.9~2009.9)整理課題研究過程資料,撰寫研究報告,將研究成果彙編成集,申請結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