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職場範文 > 職場健康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論文

導語:作爲一名高校教師,各位應該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和參考。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論文

論文題目

高校教師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摘 要】

高校教師這一人羣作爲科研和教育教學的主力軍,其身心健康狀況關係到我國未來教育科研事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本文在分析了當前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現狀的基礎上,找出了影響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了保持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的對策。

【關鍵詞】

高校教師 心理健康 因素 對策

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對教師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著名教育家斯賓塞指出:“正確地進行教育,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而是一個複雜和困難的任務。”面對教書育人這種負責而艱鉅的工作,教師的責任和使命愈加重大,來自各個方面的種種壓力,讓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變得越來越糟。而擁有健康的身心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效果,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撐。

 一、當前教師心理健康現狀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學家莫格西里(1959)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當事者在那種情況下,能做良好的適應,具備生命的活力,並能充分發揮其身心潛能,這乃是一種積極豐富的情況,不僅僅是免於心理疾病而已。教師心理健康就是教師對自我持肯定的態度,能自我認知,明確認識自己的潛能、長處和缺點,並發展自我;認知系統和環境適應系統能保持正常而有效率;在自我發展與人際和諧方面均能兼顧,且能面對問題,積極調試,而不依賴消極的心理防衛。表現在:對教師角色的認同;有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正確地瞭解自我、體驗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教育獨創性;在教育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實地感受情緒並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緒。

(二)教師心理健康現狀

目前,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容樂觀,教師們普遍存在着較大的壓力。由於教育改革力度增加,學校之間、同事之間競爭激烈,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家長對學校教育期望又過高,這些都加大了高校教師的工作壓力。而且高校教師不僅面臨來自教學和教學改革的壓力,還面臨學歷職稱、論文課題、競聘上崗、評等評級等各種壓力。此外,還有家庭關係、經濟原因及自身的身體健康等等,他們共同構成了教師的壓力源。一些人正承受着程度不同的心理問題的困擾,比如焦慮、憂鬱、煩躁、易激怒、壓力過大、人際矛盾等問題,甚至個別人還可能發展爲比較嚴重的心理障礙。

 二、影響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

教師心理健康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動態過程,包括許多相對獨立的特質。因此,造成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是多樣和複雜的。教師的勞動具有很大的複雜性,正因爲教師職業自身的高要求性,無形中就增加了教師的心理負荷。

(一)職業壓力

教師職業壓力是指教師在職業活動中,由於不能滿足某種需要而感受到緊張或焦慮狀態從而造成與其職業要求不相符的一系列不良反應。首先,職業道德讓教師承受着職業壓力。他們必須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約束自己的行爲,抵制各種誘惑,力求表現完美。其次,教師要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是青年教師壓力的重要來源。大學教師面對的工作對象是心理、生理髮展日漸成熟的青年,要求從事大學教育的教師們更具有專業性、獨立性、創造性、實踐性等特點。第三,科學研究、教師評價等是構成教師職業壓力的重要源頭。作爲高校教師,教學工作和科研共同都得做好。公開發表論文的數量、課題申報、職稱晉升、工資調級、受聘任職等一系列具體問題都給教師造成很大的壓力。

(二)人際交往問題

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交往建立起來的某種比較穩定的心理聯繫,它反映着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據統計資料表明: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使工作成功率與個人幸福達標率達85%以上。作爲專職工作的教師至少要要學會處理三種人際關係,即師生關係、同事關係、上下級關係。調查發現,教師在校內除工作關係外,經常與他人交往的只有16.99%,在校外經常與他人交往的只有11.49%。主要表現爲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和手段,不善於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不能與學生、同事、領導融洽相處等。

(三)自我心理調控能力不足

社會和學校是引發教師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而教師個人則是引發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內部因素。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免不了受到各種挫折和打擊,可是,許多教師缺乏心理學知識和自我調節能力,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排解,不良情緒長期得不到釋放,導致惡劣情緒突破心理承受能力的極限而爆發。

(四)生理健康受損

由於教師的社會角色,教師往往更容易隱藏自己的心理問題。當教師面對壓力事件或情境時,神經系統與腺體會進行一系列活動來對抗或逃避,容易導致身心耗竭,產生疾病或加速老化。另外,教師自身身體健康狀況不佳,年復一年的'單調枯燥的工作和生活,特殊的年齡階段等因素,也是造成教師心理健康狀況欠佳的重要原因。

 三、保持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的對策

  從外部因素上來說,學校在改善教師心理健康狀況時,應從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儘可能爲他們提供寬鬆、愉快的工作環境與心理氛圍。從內部因素來說,教師本身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瞭解自我、正確評價自我;學會及時進行心理疏導,進行自我調節。

(一)高校領導要重視教師身心健康,建立科學評價機制

高校教師雖然具有高學歷和豐富的專業知識,但是還是有相當一部分青年教師缺乏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調節技巧,導致產生心理問題或者出現情緒失控等狀況出現。因此,首先各高校應對教師有計劃地開展心理諮詢和心理輔導,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等方式爲青年教師廣開心理宣泄的渠道,促進教師的心理健康。其次,合理安排青年教師的工作量,避免過度超負荷工作,保證他們的自由支配時間。第三,要不斷完善教師工作的評價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簡便易行的考評指標體系和考評辦法。

(二)把自己融於社會大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建立和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就會積極樂觀、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工作效率也會高;反之,則易心情鬱悶、性情孤僻。教師是生活在各種社會關係網絡中的社會成員,承擔着多種社會角色,教師的角色是多變的,需要不斷轉換。對此,教師要增強角色的適應能力和角色轉換能力,要善於調節心理狀態,使自己與社會融爲一體。良好而真誠的人際關係,是重要的心理保健途徑,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減少心理上的不適感。對上,可以理解領導工作,對同事,可以經常溝通,爲別人的成就真心喝彩。以平靜的心態對待發生在身邊的事情,對自己的家人、同事、朋友要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樣,就能把自己融於社會大家庭中,隨時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三)注重自我調節,積極面對

教師心理問題的解決離不開社會客觀條件的改善,但是教師自身積極的自我心理調適,對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只有擁有了正確的人生態度,纔能有積極樂觀的情緒。其次,應培養自己某些方面的興趣愛好,多方面的愛好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得患失、喜怒無常的不良情緒狀態。最後,找信任的特別是性格開朗的知心朋友傾吐自己的壓力、煩惱等,聽聽他們的建議,調節自己的心理失衡,這樣,纔有利於擺脫沉重而消極的情緒。

(四)維護身心健康

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的物質基礎,一個人只有身體健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爲心理健康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基礎。教師要合理安排工作生活節奏,合理飲食,這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達到最佳狀態。首先是注意營養要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其次是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鍛鍊活動有助於釋放體內能量,消除學習及工作在體內積累起來的壓力和緊張等負面情緒,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最後是要適當娛樂與休息,保持旺盛精力情緒,控制自身情緒狀態的影響。

(五)營造和諧幸福的家庭

家庭是每個人非常重要的社會支持系統。家庭的放鬆和溫馨,家人的理解和關愛,會減輕我們的工作壓力。美滿的家庭,能在個體遇到困難時給予鼓勵和幫助,緩減個體的心理壓力。幸福的家庭是教師面對諸多心理困境的良藥。在工作中遇到困擾、受到壓力的教師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在工作中本應體驗到而沒有體驗到的滿足感就能夠在家庭中得到彌補。其次,有了家的和諧與安寧,我們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去,才能把那份和諧帶進校園帶進班級。因此,教師應該努力營建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

總之,教師心理健康是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對學生身心造成的危害,從某種意義上看遠遠超過了教學能力低下對學生學業所產生的影響。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很強的業務能力,還應該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教師本身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加強教師心理健康,讓學生能隨着教師一起健康成長。作爲高校教師,我們更應該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以飽滿的熱情和優良的心態,投入到教學中,做一個心理健康的優秀教育工作者,爲新時代培養身心健全的接班人。

標籤:心理健康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