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民營經濟調查報告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接觸並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營經濟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民營經濟調查報告

民營經濟調查報告1

一、縣工商聯的現狀

縣工商聯現有在編工作人員3人,企業家副主席12人,常委25人,執行55人,會員人數487人,共組建行業協會(商會)5個。

二、工商聯工作開展情況

1、省、市共成長活動方案下發以後,我們立即進行了學習討論,深入領會省、市聯的精神,並根據我縣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明確了今後3年的工作重點,即:第一年的重點是要加強鄉、鎮(區)工商聯分會建設,夯實工商聯工作的基礎,第二年的重點是加強機關效能建設,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不斷增強服務民營經濟的能力和水平,第三年的重點是加強服務品牌建設,促進我縣工商聯工作上臺階,創特色,爭一流。

2、深入學習貫徹中發16號和皖發12號文件精神,認真細緻地組織換屆籌備工作,集中進行新會員的發展和老會員的登記工作,建立會員完整的數據庫,積極創造條件,籌備成立各鄉鎮(區)工商聯分會,以強基固本促發展。

3、繼續開展“新徽商,光彩人生,回報社會感恩行動”,大力推進“三老幫扶”,“百企聯村”和“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重點做好義井鄉的大棚蔬菜示範基地建設,目前基地的總面積已擴建至上百畝。

4、建設商會大廈,打造我縣工商聯工作新的服務平臺,的一個很大特點是:縣城在縣域的最北邊,而民營企業絕大多數在最南邊,使我們客觀上,離服務對象的空間較遠,服務時間和服務成本都比較大,爲了更貼近服務對象,結合外地經驗,在爭取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後,決定在北城新區(南部)建設商會大廈,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總投資近兩億元共24層的商會大廈,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即將交付使用,既時我們將擁有一層近千平方米的企業家和企業員工交流、培訓的場所。

5、做好企業家“聯合”、“聯誼”工作,工商聯的優勢在“聯合”,凝聚力在“聯誼”,特點在可商業化操作。今年我們在過去傳統的“聯合”、“聯誼”基礎上,積極探索開展商業化操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兩件事:

一是與古井酒廠合作,由古井集團全額出資冠名舉辦“古井之夜縣工商聯20xx年中秋聯誼會”,參會的各界人士和企業家達300多人,場面宏大,氣氛熱烈,不僅起到了很好的政企聯誼作用,更大大提高了工商聯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第二件是與艾迪凱訊諮詢機構合作,由對方出資出力,爲我會200多家會員企業進行免費培訓和諮詢,同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實現了工商聯、諮詢機構和企業家三方共贏。

6、千方百計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

多年來,我會一直重視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幾年前,在我會的積極爭取下,我縣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縣中小企業擔保中心”註冊資金達1個億,爲我縣民營中小企業提供擔保服務,並在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與縣經委和各商業銀行一起,每年舉辦兩次“銀企對接會”。今年,我們在舉辦一系列活動和聯誼時還邀請市區的一些商業銀行到場講解和推介他們的金融產品,增進銀企之間相互瞭解與合作,受到了各商業銀行和民營企業的普遍歡迎。

7、積極拓寬服務領域

上市是許多民營企業夢寐以求的事,20xx年,我縣本土民營企業——鴻路鋼構成功上市,極大地提振了全縣民企上市的信心,“百勝”、“萬安”等一批企業也積極謀劃上市工作,企業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追求,我們把握這一新動向主動作爲,積極爲民企上市前的各環節提供力所能及的協調服務工作,使企業的上市之路更順暢。升級轉型是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很好解決的又一瓶頸,關係企業的發展甚至是企業的存亡,也是國家積極引導和推動的工作,對此我們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如:我會會員企業——精華職業學校,爲我縣培養了大批職業技術人才,學校爲了更好地發展,有意創辦加工型工業企業,使校企發展相得益彰,得知情況後,我們充分利用工商聯的政府資源和企業資源,爲其加工企業創辦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提供服務,使其很快投產,並收到了可觀的效益。

以上幾點,是我縣工商聯在“共成長活動”中的初步實踐,與上級領導和廣大企業家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與兄弟縣(市、區)的工作相比更是差距甚遠,我們將以這次大會爲契機,更好地做好今後的工作。

三、對工商聯工作的一點思考

工商聯是黨領導的羣衆團體和商會組織,它既不同於非政府組織,也不同於政府部門,工商聯與政府部門相比,它有豐富的企業資源和可商業化操作的優勢,與企業和其他非政府組織相比,它又是黨聯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樑和紐帶,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只要充分利用企業資源,搞好“聯合”、“聯誼”工作,就會對企業有用,受企業歡迎;只要適當開展一些商業化操作的活動,就可以少花錢,甚至不花錢辦大事;只要充分發揮“橋樑”“紐帶”和“助手”的作用,就能很好地教育、引導、服務非公經濟及非公人士。總之,工商聯工作的空間很大,舞臺很大,工商聯工作大有可爲,面對新形勢下黨和政府對工商聯工作的新要求,各民營企業家對工商聯工作的新期盼,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必須時不我待,不斷加強工商聯自身建設,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回報黨和政府,回報人民,回報企業家,回報偉大的時代。

民營經濟調查報告2

加速民營經濟發展,對進一步增加縣財政收入、推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爲此我們專題進行了調研。

一、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在我縣不斷髮展壯大。20xx年,新增註冊個體工商戶2650戶,私營企業167戶。截止到今年6月,全縣累計發展個體工商戶11785戶,私營企業549戶,累計註冊資金6.69億元,其中註冊資本金100—500萬元的有111戶,500—1000萬元的有18戶,超千萬元的有13戶。全縣54家規模工業企業中,有37家是民營企業,佔68%,實現工業產值佔72.7%,銷售收入佔73.2%,完成工業增加值佔74.2%。

當前,我縣民營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勢頭,主要表現在:數量穩步增長,實力迅速壯大;對縣域經濟的拉動作用日益增強,成爲經濟增長、人員就業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產業領域不斷拓寬,區域化發展格局初具雛形;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二、民營經濟發展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壓濾機濾布我縣民營經濟發展具有很多得天獨厚條件,隨着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至少有30萬農村勞動力被釋放,爲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資源。醫藥、毛髮、再生鉛冶煉、木材、繩網、篩網、中藥材、裝飾板條、紅芋三粉等十二個專業市場拉動力較大,爲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200x年,全縣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47.4億元,爲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資金支持。我縣老闆多,能人多,大戶多,他們頭腦靈活,敢想敢幹,具有強烈的創業慾望和發展意識,爲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較優的人才資源。

但在全縣民營經濟發展中還存在着:服務機制不健全,民間投資創業氛圍不濃;家庭式管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沒能很好地在民企中實行;思想觀念滯後,人才不能向民企有效流動;資金缺乏,融資渠道不暢,投資方向亟待調整等不利因素,制約或延緩了民營經濟的發展。

三、對促進我縣民營經濟發展的建議

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結合全市開展的“奮力崛起”大討論,在廣大民營企業家中廣泛宣傳,深入發動,破除部分民營企業家“小成即滿”“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的思想,破除部分業主“吃飽穿暖即是福”的小農守舊意識,大力倡導興業創業、成就一番事業的社會風尚。政府職能部門要衝破一切妨礙發展的理念,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爲一項長期發展戰略,不限發展比例,不限發展速度,不限經營方式,不限經營規模,爲民營經濟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要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和環節,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組織開展“企業評機關”活動,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家參政議政,督促政府職能部門規範管理,有效清除發展障礙,爲民營企業創造發展的有利環境。

2、以技術和人才推動民營經濟發展

充分發揮科委的職能優勢,積極引導民營企業與科研機構、大專院校聯合,與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聯合,與國外知名大企業聯合,與擁有專利技術、知識產權的所有者聯合,引進科學技術,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鼓勵民營企業象貝克藥業引進關鍵技術人才一樣,不惜重金引進人才,邀請國內外著名民營經濟專家學者來講座、“會診”、出謀劃策;聘請急缺、緊缺人才和大中專畢業生來就業;組織民營企業家和從業人員到江、浙等經濟發達地區學藝;由工商聯負責定期召開民營企業家經驗交流、座談會,實現經驗、信息共享。

3、拓寬民營經濟融資渠道

鼓勵金融部門調整信貸結構,濾布拓展服務領域,強化財務諮詢、投資管理等爲民營企業服務的業務。在信貸資金上,對民營經濟的貸款應與國有企業一視同仁,對發展前景廣闊的私營企業在貸款上給予重點扶植。

鼓勵民營企業利用各類產業投資基金籌集資金。推廣安徽華源醫藥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的經驗,採取信用擔保、互助擔保、商業擔保等模式,在我縣再成立三至五家擔保公司,爲民營企業融資提供便利。

4、鼓勵民營企業調整投資方向

鼓勵民營企業通過兼併、承包和租賃等多種形式,參與公有制企業的改制、重組,充分利用國有企業的廠房、土地、人才等資源優勢,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對規模較小、技術落後、競爭力不強的民營企業,動員經營者通過出讓產權與大企業聯合,吸引外來技術和資金,對現有技術、設備進行更新。通過循環出讓產權,實現企業的升級換代和增強民營經濟實力的目的。

積極支持民營經濟向基礎設施、公用事業、新興服務業等領域拓展。譬如,投資非義務階段教育事業,通過改善辦學設施和條件,取得豐厚回報。

5、建立健全社會中介組織

積極發展社會中介服務組織,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爲民營經濟提供政策、法律、財會、技術、管理和市場信息等方面服務的中介組織,着力構建民間投資信息網,爲民間投資者提供政策、法律法規和市場資訊等服務。

鼓勵建立爲民營企業服務的商會、行業協會等自律性組織,充分發揮個體勞動者協會和私營企業協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增強民營企業抵禦風險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共同促進我縣民營經濟發展。

民營經濟調查報告3

近年來,民營經濟在太和鎮鎮域經濟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爲了認真實施省市縣關於“加快發展民營經濟”戰略,促進土地資源向土地資本、民間資金向民營資本、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的轉變,掀起新一輪發展民營經濟的高潮,掃清民營經濟發展道路上的障礙。最近,我對太和鎮地區民營經濟的現狀與發展作了深入的調查。

一、太和鎮民營經濟的現狀

太和鎮地處縣城,具有得天獨厚發展經濟的優勢,在九十年代初期,全鎮城鄉集體企業達到鼎盛時期,當時8萬多人口的太和鎮共有集體企業40餘家,其中城鎮集體企業13家,農村集體企業28家。隨着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政策的宏觀調控能力減弱,集體企業固有的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差、員工年齡大、文化素質低等矛盾日益突出,體制的弊端,產權不明晰,加之流動資金短缺,銀行不注入資金,使全鎮集體企業逐步陷入困境,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集體企業85%以上處於嚴重虧損狀態。1997年起,鎮黨委政府開始實施“騰籠換鳥”的辦法,通過賣、並、破、租、轉等形式,讓集體資本退出,爲民營經濟騰出空間。從當時的天府人革廠實施“零價轉讓”到全市最大的鄉鎮企業——四川富士電機有限公司改製爲民營,通過改制培養民營企業10家。截至20xx年7月底,全鎮已累計發展個體工商戶9000餘戶、民營企業152家,從業人員13380人,民營經濟總產值實現8.6億,佔全鎮鄉鎮企業總產值的79.6%;銷售收入完成10.3億元,利潤5899萬元,國稅、地稅收入20xx多萬元,佔全部稅收總額的80.5%。

二、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因素

與發達地區相比,我縣民營經濟的發展還存在着明顯的差距,突出表現在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和經濟規模上。

第一,觀念陳舊滯後。受自然經濟和計劃經濟的雙重影響,思想觀念保守,小農經濟意識濃厚,冒險精神不夠,怕投入了無產出、無回報,創業衝動不足。

第二、管理體制制約。政府職能部門對民營經濟實施多頭管理,缺乏對民營經濟的整體佈局和長期發展的引導和規劃。有的工作人員仍有“管理就是開會,發展就是收費,協調就是喝醉”的思想。“三亂”現象屢禁不止,行政效率低下。

第三,市場環境制約。民營經濟間的不正當競爭、製假、售假等問題還十分突出,社會監督力度、打擊力度還不夠。

第四,技術水平制約。在技術裝備上,相當數量的民營企業依然是手工勞動或半機械化的操作。

第五,人才資源制約。人才市場不完善,使得科技人才資源嚴重缺乏。

第六,民營企業自身的問題。主要突出表現在經營者整體素質較低,管理問題較爲嚴重,產業結構趨同,對所辦企業缺乏科學論證和合理規劃。有的法制觀念淡薄,甚至違法違紀違規。民營企業呈現出小的多、大的少,經營型多、生產型少,租放型多、科技型少的“三多三少”格局,知名的大型民營企業不多。

第七,外部環境較差。各地出臺的優惠政策,雖然推動了民營經濟的發展,但是“縱向不到底,橫向不到邊、競爭不平等”。導致外地企業引不進來,本地企業又留不住,國有企業有的改制不徹底,民營企業又發展不起來。特別是項目審批、土地徵用、電力分配、拆遷還房等方面與外來企業極不平等,主要表現在辦理程序繁瑣,中間環節太多,經營性的水、電、氣價格太高。這些問題嚴重製約了本地民營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三、營造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氛圍

首先,要樹立先進的思想理念。在發展民營經濟上,我們過去曾錯誤地認爲私營經濟是“資本主義尾巴”,個體經營者是“新生的資產階級”。改革開放後,認識逐步提高,從“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有益和必要補充”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限制到發展,從允許到鼓勵,政策逐步放寬。因此,我們必須抓住新的機遇,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爲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內容來抓,讓人民羣衆真正得到實惠。

其次,要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要在全社會形成“崇商重商”、“親商護商”的發展環境,提倡勤勞致富光榮。各級各部門要充分運用輿論工具,宣傳發展民營經濟中的好人好事,在制定政策時,要充分給予民營經濟優惠政策,在執行政策時,服務要周到,從各個方面爲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第三,要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發達地區在改革開放和發展民營經濟中,創造了許多精神財富,給我們以深刻的啓發。我們要學習溫州人“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板”、“不比消費比投資”的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和福建人的“永不滿足,奮鬥不止”的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自我加壓,你追我趕,揚長避短,開拓前進。

四、創新思路,推動民營經濟超常發展

要促進民營經濟超常發展,各級各部門都必須強化創新意識,要敢想、敢說、敢做,凡是沿海已經實施的政策,我們都要學習;凡是內地成功的經驗,我們都要借鑑;凡是其它地方採取的措施,我們也要敢於實施。當前,我們應當從以下七個方面來抓好民營經濟的發展。

(一)抓思路創新,激活民營

大力倡導民營企業的發展,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強,真正把我鎮的民營企業做大做強。

(二)抓產權改革,催生民營

要堅定不移地以產權制度改革爲核心,以民有民營爲取向,以產權賣斷爲主要手段,退集體進個體,以產權改革推動企業的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實現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抓招商引資,擴張民營

要把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成鎮域經濟的主體,僅依靠自身積累顯然速度太慢,依靠改制轉化畢竟潛力有限,還必須把好的機制同外來資本有機嫁接,才能更好地積累發展資本,更快地聚集發展能量,使民營經濟呈現爆發式的擴張態勢。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你投資我支持,你發財我發展,你創業我就業”的大開放意識,形成全鎮上下人人蔘與招商引資的良好氛圍。

(四)抓政策啓動,扶持民營

省、市、縣明文規定的給予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鎮內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應該落實給民營經濟的政策,都必須全面落實到位,堅決取締對民營經濟的各種歧視性規定,徹底打破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性、體制性障礙,放心、放手、放膽促進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

(五)抓典型引路,帶動民營

要大力鼓勵機關幹部離崗創辦、領辦民營企業,帶動民營,讓人力資源活起來。要有重點、有目的地樹立一批既有品牌效益,又有行業特色的民營經濟典型。要充分運用電視、廣播、報紙、會議等多種形式廣泛宣揚在發展民營經濟中涌現出的各方面的先進典型及其優秀事蹟。年終,黨委政府要將民營經濟中表現突出的經營管理者及其員工納入全鎮經濟工作統一表彰,讓同行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六)抓優化環境,服務民營

民營經濟的發展,企業是主體,而爲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政府卻是主體。現代經濟的競爭,實質上是區域生產要素聚集能力的競爭,說到底是環境的競爭。環境決定發展。因此,我們一定要嚴格按照縣委、縣府的要求,堅決做到“四不準”、“兩逗硬”。即:不準任何部門、任何單位向民營企業亂攤派、亂罰款、亂收費;不準干預民營企業的合法經營活動;不準對民營經濟發展設立障礙和壁壘;不準侵吞、強佔民營企業的資產。“兩逗硬”是:在提高辦事效率和優質服務上要逗硬;在查處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事件上要逗硬。

(七)抓素質提高,推動民營

各級幹部要轉變發展民營經濟的觀念,增強服務本領,民營企業家要提高綜合素質,增強自身的管理才能,民營企業職工要提高思想、文化素質,克服“幫人”思想,愛廠如家,“廠興我榮,廠衰我恥”,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推動民營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民營經濟調查報告4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爲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和促進社會就業的重大戰略舉措來抓,採取了一系列爲民營企業服務的措施,促使民營經濟有了較快發展。在新的形勢下,民營經濟如何健康發展,並迅速做大做強,根據縣政協十一屆三次全會部分委員的提案和建議,縣政協經濟委員會對此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運行態勢良好,整體規劃和長遠目標需進一步完善

到20xx年底,全縣民營經濟累計完成增加值102688萬元、營業收入501385萬元、固定資產投入50493萬元、上繳稅金22670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幅20.2%、20%、34.4%、40.8%;全縣民營經濟實體累計發展爲5428個,其中:集體企業362個、私營企業298個、個體工商戶4695個,其它各類企業73個。分別佔企業總數的6.7%、5.5%、86.5%、1.3%。從總體上看,我縣民營經濟整體實力還不強,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或品牌還不多。對民營企業的整體規劃和長遠目標應進一步完善,對民營企業的指導,協調機制還不健全,支持企業有時還僅僅停留在文件上、會議上、口頭上,實際落實不多。部門辦事的節奏也跟不上全縣發展的需要。一些部門不能依法行政,依然存在吃拿卡要現象。檢查上缺乏透明性,伸縮性、隨意性大。不利於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利於統一思想、整合資源。

(二)產業結構提升,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

從民營經濟的產業結構看,我縣已從過去傳統的商貿、餐飲爲主的產業逐步延伸到新型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從投資情況方向看,在穩步增長的同時,實現了結構上的優化,一是總量穩步高速增長。到20xx年底,全縣民營經濟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入5億元,同比增長34.4%。二是我縣民營經濟投資結構發生歷史性變化,投資結構日益優化。其中投資100萬元以上的項目中,投向農業產業化的項目有21個,總投資達7908萬元,佔總投資的16%;投向第三產業的項目有37個,總投資達1.53億元,佔總投資的30%。

通過調查,民營企業在發展環境方面普遍存在“三難”、“三反感”問題。“三難”:一是企業流動資金缺乏,融資渠道不暢,縣域民營經濟發展缺乏足夠的信貸支持。當前我縣大部分私營企業爲獲得資金主要靠民間拆借和自身積累;二是瞭解政策難,獲得信息渠道不暢。政府部門大量的相關信息只在體內循環,使他們失去了許多參與市場競爭的機會;三是財政對基礎設施投資難。如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跟不上民營經濟的發展。如近年我縣新型民營企業迅速崛起的大黃鎮出現了基礎設施、水、電滯後現象,成爲制約地方經濟增長的瓶頸。“三反感”:一是對亂攤派反感;二是對亂罰款反感;三是對亂檢查反感。經過縣委、政府的反覆摸查、整頓治理,這種現象明顯減少,但反映個別部門和一些社會單位變相的“三亂”依然存在,令民營企業感到爲難。

(三)龍頭企業帶動能力顯現,企業規模仍需擴大

發展、培育龍頭企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是實現縣域經濟新跨躍的關鍵所在。儘管依託葡萄特色主導產業縣內以中國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爲龍頭的馬丁、夾河、容辰等10家葡萄加工企業獲得了較快發展,但是,我縣大部分私營企業實力不強,規模較小,其中註冊資金超過百萬元的企業爲135家,佔我縣私營企業總數的2.49%,註冊資金超過千萬元的企業爲13家,佔總數的0.24%,絕大多數企業特色不突出,競爭能力和擴張實力不強。延慶縣年納稅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16家,最多的一家超過億元,納稅額佔全縣總稅收的'90%,而我縣年納稅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僅有3家。

民營經濟調查報告5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爲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和促進社會就業的重大戰略舉措來抓,採取了一系列爲民營企業服務的措施,促使民營經濟有了較快發展。在新的形勢下,民營經濟如何健康發展,並迅速做大做強,根據縣政協十一屆三次全會部分委員的提案和建議,縣政協經濟委員會對此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運行態勢良好,整體規劃和長遠目標需進一步完善

到20xx年底,全縣民營經濟累計完成增加值102688萬元、營業收入501385萬元、固定資產投入50493萬元、上繳稅金22670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幅20.2%、20%、34.4%、40.8%;全縣民營經濟實體累計發展爲5428個,其中:集體企業362個、私營企業298個、個體工商戶4695個,其它各類企業73個。分別佔企業總數的6.7%、5.5%、86.5%、1.3%。從總體上看,我縣民營經濟整體實力還不強,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或品牌還不多。對民營企業的整體規劃和長遠目標應進一步完善,對民營企業的指導,協調機制還不健全,支持企業有時還僅僅停留在文件上、會議上、口頭上,實際落實不多。部門辦事的節奏也跟不上全縣發展的需要。一些部門不能依法行政,依然存在吃拿卡要現象。檢查上缺乏透明性,伸縮性、隨意性大。不利於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利於統一思想、整合資源。

(二)產業結構提升,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

從民營經濟的產業結構看,我縣已從過去傳統的商貿、餐飲爲主的產業逐步延伸到新型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從投資情況方向看,在穩步增長的同時,實現了結構上的優化,

一是總量穩步高速增長。到20xx年底,全縣民營經濟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入5億元,同比增長34.4%。

二是我縣民營經濟投資結構發生歷史性變化,投資結構日益優化。其中投資100萬元以上的項目中,投向農業產業化的項目有21個,總投資達7908萬元,佔總投資的16%;投向第三產業的項目有37個,總投資達1。53億元,佔總投資的30%。

通過調查,民營企業在發展環境方面普遍存在“三難”、“三反感”問題。

“三難”:

一是企業流動資金缺乏,融資渠道不暢,縣域民營經濟發展缺乏足夠的信貸支持。當前我縣大部分私營企業爲獲得資金主要靠民間拆借和自身積累;

二是瞭解政策難,獲得信息渠道不暢。政府部門大量的相關信息只在體內循環,使他們失去了許多參與市場競爭的機會;

三是財政對基礎設施投資難。如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跟不上民營經濟的發展。如近年我縣新型民營企業迅速崛起的大黃鎮出現了基礎設施、水、電滯後現象,成爲制約地方經濟增長的瓶頸。

“三反感”:

一是對亂攤派反感;

二是對亂罰款反感;

三是對亂檢查反感。

經過縣委、政府的反覆摸查、整頓治理,這種現象明顯減少,但反映個別部門和一些社會單位變相的“三亂”依然存在,令民營企業感到爲難。

(三)龍頭企業帶動能力顯現,企業規模仍需擴大

發展、培育龍頭企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是實現縣域經濟新跨躍的關鍵所在。儘管依託葡萄特色主導產業縣內以中國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爲龍頭的馬丁、夾河、容辰等10家葡萄加工企業獲得了較快發展,但是,我縣大部分私營企業實力不強,規模較小,其中註冊資金超過百萬元的企業爲135家,佔我縣私營企業總數的2。49%,註冊資金超過千萬元的企業爲13家,佔總數的0.24%,絕大多數企業特色不突出,競爭能力和擴張實力不強。延慶縣年納稅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16家,最多的一家超過億元,納稅額佔全縣總稅收的90%,而我縣年納稅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僅有3家。

民營經濟調查報告6

改革開放以來,我區的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無序的自我發展逐步走上了良性的規範發展軌道,已初步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特別是自1998年開展招商引資、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以及興建自己的工業園區以來,銀州區的民營經濟取得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進步,已經從盲目發展階段過渡到自主發展階段,並開始注重擴大再生產。應該說:我區的民營經濟正在經歷由量的積累向質的提高轉變的過渡階段。

一、我區民營經濟的現狀

(一)民營經濟的經濟總量大幅增長

到20xx年末,全區民營企業已發展到300戶,註冊資本3。5億元,戶均註冊資本超過100萬元,從業人員11000人。年上繳(含個體戶)稅收達到6500萬元,佔區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74。6%。全區民營企業的從業人員佔全區勞動力約70%以上,民營企業的增加值超過全區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0%。

(二)民營經濟的產業門類逐步齊全

民營企業已經從過去單一的第三產業轉向了一、二產業,由勞動密集型逐步轉向資金密集型、個別企業已經開始轉向技術密集型,即使傳統的第三產業也開始向新興第三產業轉移。初步形成了以橡膠、包裝、屠宰加工、食品加工、服裝加工、食糧深加工、新型建築材料、機械製造等門類齊全、產品豐富、模式多樣的民營經濟集羣。

(三)民營經濟的產品檔次有所進步

目前看,我區民營企業的產品不但種類繁多,而且產品質量、產品檔次都達到了一定水平,尤其是北亞藥用油的注射用深海魚油和中碳鏈藥用油、福香居的系列調料、大禾肉禽公司的肉雞系列產品、精英園的乾燥設備、博名系列萬能膠、明鷺實業的PPC和PPR管材以及無框門窗等都達到和超過了國內甚至國際先進水平,有的已經取得了國家專利。

總體上看,我區的民營經濟無論從數量到質量、從規模到產品都比以往有較大程度提高。

二、民營經濟對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所起到的作用

幾年來,作爲我區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是銀州區現實而又長遠的經濟增長點,對我區國民經濟及社會事業的發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

一是對財政的貢獻份額逐年提高。從1998年開始,民營企業的稅收就已經成爲我區的稅源主體,佔全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就超過了50%。1998年全區民營經濟(含個體,下同)的稅收爲1782萬元,20xx年民營企業稅收爲4664萬元,20xx年民營企業稅收爲4664萬元,到20xx年末,全區民營經濟稅收達到6500萬元。

二是有效地促進了經濟結構的調整。民營企業由傳統的第三產業進入一、二產業,使全區的經濟結構佈局逐步趨向合理。民營企業進入一產業,興辦牧業養殖小區,建立種植基地等,使農業產業結構得到了一定的調整。又由於民營企業的興起,開始參與區直工業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通過租賃區直工業企業的廠房、場地,有效地盤活了公有制企業的存量資產。

三是帶來了顯著的社會效益。民營企業的發展不單有效地集中了社會閒散資金,增加了全區的經濟總量,而且還大大提高了社會就業率,到目前爲止,民營企業共安置國有和集體企業下崗職工、社會剩餘勞動力1萬多人,已經成爲吸納和安置勞動力的主要渠道,對保持社會穩定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民營企業家富了不忘人民羣衆、不忘國家和社會,並開始反哺社會,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在歷年我區組織的各項捐助性公益活動中,民營企業都是捐助工作的主要角色。

三、我區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貸款難,融資渠道不暢。由於國家緊縮銀根,資金短缺是困擾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多數企業在貸款方面很難得到金融部門的支持,一些企業負責人反映,企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人”,最困難的問題是“錢”。當前我區大部分私營企業爲了獲得資金,主要靠民間拆借和自身積累。

二是企業規模需要擴大,經營者素質有待提高。我區大部分私營企業實力不強,規模較小。其中,銷售收入超過500萬元的企業爲25家,僅佔全區民營企業總數的8。3%;高科技型企業很少,絕大多數企業特色不突出,競爭能力和擴張實力明顯不足。同時,部分經營者經營觀念落後,法制觀念不強,信譽程度不高,管理能力不夠。有些經營者缺少科技知識和創新意識,發展思路較窄,把握市場和科學決策的能力較低,技改投入資金較少,投資行爲短期化,不善於開發外地空間。多數企業還是家族式管理,與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相距甚遠。個別企業在處理全局利益與企業利益、消費者利益與企業利益、企業內勞動者利益與經營者利益關係上,不能完全做到誠信經營、依法納稅、勞資兩利。

三是民營企業的管理質量相對偏低。管理方式落後和保守始終是阻礙我區民營企業發展的重點問題。目前,多數企業在扶持創業、促進創新、培育名牌、培養人才、擴大整體規模和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還缺乏足夠的認識,造成企業的產品水平、設備水平及人員素質等都相對落後,難以對抗激烈的市場競爭。

四是民營企業的內部和外部發展環境不夠優化。從民營企業自身來說,各企業間只存在競爭,不存在合作,甚至相互拆臺,沒有形成共同發展、共闖市場、共享資源的觀念,形不成羣體集團優勢。從民營企業的外部發展環境來說,個別執法、職能部門仍存在着“三亂”現象;同時,又由於我區目前財政的緊張形勢尚未得到緩解,還不能做到對民營企業實行“放水養魚”、“休生養息”的政策,也不利於民營經濟的長遠發展。

四、發展我區民營經濟的重大意義和總體工作思路

首先,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是區情所迫、是形勢所迫。一是《憲法》已經賦予了民營企業合法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我區的民營經濟發展雖然還不十分規範,但已成爲全區的稅源主體;三是我區的公有制企業已經逐步退出了市場競爭,而且隨着形勢的發展,國有資本的投入也必將淡化。因此發展民營經濟是必要的。

其次,發展民營經濟是強區富民的重要舉措。一是民營經濟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對提高我區的國民經濟總量具有較強的拉動作用;二是發展民營經濟可以致富一方百姓,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一部分人通過自謀職業先富起來,靠自我發展,不靠政府救濟,可以減輕政府的壓力。三是發展民營經濟可以緩解就業壓力和維護社會穩定。民營經濟發展了,不但可以安置吸納下崗職工和社會剩餘勞動力,而且民營經濟形成發展的氛圍後,人人做生意、人人想賺錢,人人都能賺到錢,就沒有人找政府了。因此,發展民營經濟是必須的也是可行的。

20xx年,我區民營經濟的發展目標是:使30家民營企業的產值超過500萬元。全區稅收要達到1億元,其中民營企業要達到70%。我區發展民營經濟的總體思路是“一箇中心、兩個堅持、三個突出、四個轉變”。一箇中心即堅定不移地以提高效益爲中心。把提高民營企業的經濟效益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提高民營企業的效益就是增加全區的財政收入的觀念。兩個堅持:一是堅持大發展。民營經濟是我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點,只有保持民營經濟的大發展,才能實現全區經濟的大發展。二是堅持大提高。努力提高民營企業的整體素質、產品質量、管理水平和經濟運行質量,促進其向大規模、高效益發展。三個突出:突出發展規模經濟。實施集聚效應,擴大企業優質產品數量,提高產品市場覆蓋率,擴大企業規模,優化組合企業羣體,大力發展集團型企業;突出發展外向型經濟。全面實施外向牽動戰略,加大引進區外資金、先進設備和管理經驗的工作力度,發展一批規模較大的外資民營企業;突出發展名牌產品。實施名牌戰略,開展創名牌活動,加速新產品開發、優化民營企業產品結構。四個轉變:由小型企業向大型企業轉變。打破地域、行業和所有制界限,以骨幹行業和骨幹企業爲龍頭,以資產爲紐帶,以產品爲依託,組建規模企業或企業集團。由內向型向外向型轉變。以外向型經濟爲主攻方向,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由分散發展向集聚發展轉變。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和引導職能,以工業園區爲載體,集中發展民營經濟。

民營經濟調查報告7

一、全鎮民營經濟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無棣鎮始終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爲振興全鎮經濟的戰略性措施來抓,做到思想上放膽,工作上放手,政策上放寬,機制上放活,有力促進了全鎮民營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目前,全鎮個體民營業戶發展到3380戶,從業人員9980人,其中,民營企業278家,從業人員7864人。今年1-4月份,全鎮民營經濟實現產值3.3866億,利潤3300萬元。

二、主要做法

一是培植骨幹,調優產業產品結構。堅持扶優扶強,抓骨幹,重點培育了神農中藥種植有限公司、齊隆生物有限公司、棠棣乳業有限公司、綠源氣調保鮮公司、春明油棉加工、銀海、義和等農業龍頭企業,利德金融器具有限公司、東新鎖業等工業龍頭企業,天琴毛衣、新藝扎毯等家紡龍頭企業。綠源氣調保鮮公司在做好冬棗保鮮的同時,重點抓好優質辣椒深加工,帶動農民發展特色農業種植,有力促進了全鎮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目前全鎮共種植中藥材及南韓辣椒20xx餘畝。二是推進民營企業改革,提高管理水平。過去,該鎮的民營企業主要是集體企業,獨資合夥的私營企業,個人承包經營的小型企業,產權結構簡單,機制不活,整體發展緩慢。爲此,該鎮本着積極穩妥的原則,分期分批對鎮辦企業進行改制,狠抓規範引導,吸納社會和外來資本,推進民營企業產權多元化,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目前,全鎮96%以上的民營企業實行了規範的公司管理。中立索具公司自落戶無棣鎮以來,始終堅持誠信爲本,質量保優的發展理念,今年先後與4家外商簽訂合同,其生產的索具出口南韓、日本,預計全年實現產值500萬元,創稅20萬元。利達公司改制後,積極拓寬服務領域,組建產品銷售隊伍,經營的點鈔機、捆鈔機、利率牌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今年又建起水泥制管、制磚廠,企業走上規模擴張之路。三是制定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借鑑外地經驗,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爲民營經濟發展廣開綠燈。該鎮每年都大張旗鼓地表彰獎勵貢獻突出的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針對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制定了鎮級領導包項目責任制,並經常到企業現場辦公,幫助協調解決問題。在魯北機動車商城建設中,包項目的鎮領導盯上靠上,深入佔地村,及時協調解決了農民出讓土地問題。龍泰柳編工藝品公司週轉金困難,鎮上及時協調貸款3萬元,幫助搞好生產,目前,該民企的20餘種柳編工藝產品,通過深加工,出口到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先後培養吸收10名民營經濟界人士加入了黨組織,推薦6人成爲市、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四是解放思想,凝聚發展合力。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該鎮立足區位優勢,確立了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指導思想和奮鬥目標,並多次組織鎮、村幹部和民營企業家赴浙江、江蘇和墾利、慶雲等地考察學習,拓寬視野,提高標準,明確發展方向,營造濃厚發展氛圍。

三、存在的問題

1、農業企業:去年棉花生產,由於棉花收購價格高,真正讓農民得到了實惠,調動了廣大農民植棉的積極性,然而對民企來講,經營效益並不樂觀。春明油棉加工有限公司,因對市場銷售預測分析出現失誤,造成收購加工的棉花全部積壓。該鎮中藥材、辣椒生產加工企業,雖已建立了自己的示範基地,但是示範基地少數種植戶市場意識淡薄,接受新技術、新品種慢,顧慮重重,認爲企業效益好自己就得實惠,一旦企業效益滑坡,就會遭受損失。

2、工業企業:主要是資金問題。如中立不鏽鋼索具公司已取得進出口權,所生產的產品供不應求,但因資金問題,制約着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天琴毛衣廠今年與南韓客商簽訂了毛衣加工合同,最終因資金週轉困難而放棄。

3、批發和零售業:據大部分經營業戶所反映,當前市場競爭激烈,經營的產品利潤率僅在5%左右。

4、建築業:一是拖欠工程款現象比較嚴重。二是改制後的建築企業施工設備陳舊,三是內部管理存在諸多問題。

5、交通運輸業:據調查,當前無論是客運還是貨運,超線截貨嚴重,特別是貨運如按規定運輸,除掉養路費、車船使用稅,過橋費及超載罰款等,每輛貨車月收入3000餘元左右,有的甚至賠錢。

6、住宿和餐飲業:業主普通反映,拖欠飯費問題嚴重,每月拖欠飯費高的達萬餘元,少的也有3000-4000元。單位拖欠飯費佔80%,個人佔20%。

四、幾點建議

一是進一步解放思想。發展民營經濟是長期堅持的一個根本戰略。要立足實際,把“拳頭”企業作爲民營經濟發展的根基,借鑑先進地市經驗,制定優惠政策,建立品牌基地,同時,發揮農村“經紀人”作用,組成銷售大軍,把產品推向全國、世界。二是着力改善軟環境。要特別注重關心愛護、尊重企業家,及時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具體問題,如資金、產品銷售等,幫助企業克服困難,度過難關,並從政治生活、社會地位等方面給予應有關愛。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種有利於民營企業家成長和民營經濟發展的適宜土壤和社會氛圍。要幫助和引導有發展潛力的民營企業,與國家、省大專院校“結親”,引進和開發新品種,解決企業因資金實力不足,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匱乏,經營理念滯後,靠自身力量上項目能力有限的實際問題。三是注重結構優化。要充分發揮資源和產業優勢,迅速實現規模擴張,在此基礎上,注重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通過聯合兼併、掛靠引資,促進傳統產品產業鏈的延伸和新產品的開發,從而使民營經濟迅速發展壯大。

標籤:調查報告 民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