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就業調查報告(14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就業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就業調查報告(14篇)

就業調查報告 篇1

一、XXX年應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分析

技工院校應屆畢業生就業情況明顯好於大專生 據教育部發布的信息顯示,從20xx年開始全國中職學校、技工院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六年達到95%以上。就目前調查的情況看,我們發現今年技工院校應屆畢業生整體就業情況要明顯好於專科畢業生。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技工院校畢業生就業火爆的同時,高校畢業生們的就業卻不容樂觀。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昔日的“天之驕子”高校畢業生們顯然在心理上已經完成了向普通勞動者的轉變。調查顯示,畢業生已經走出“要價”過高的誤區,預期薪酬迴歸理性。應屆大專畢業生今年的薪酬定位在1800元左右,比去年降低了整整500元,高校畢業生出現薪酬大幅下降的明顯趨勢。

回頭看我校畢業生,他們在對薪酬的心理預期和職業層次的要求都相對要低,而且我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本來就定位在實用型“藍領”人才,側重於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動手能力,並採取校企合作聯合辦學、“訂單式”培養等方式,使學生的就業成功率大大提高。

今年我校在與XXX及其企業合作的基礎上,與XXX工業園區實行“政校合作”,由於學校不斷創造條件、創建品牌、創新思路,能充分依託勞動保障事業平臺,主動適應當時勞動力市場逐步放開、勞動力開始有序流動、企業到技工學校招收畢業生實行“雙向選擇”的人才需求格局,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發展目標,邁入內涵化發展階段。其中機械類、電子類專業的學生很大一部分能在製造系統、機械系統、電子系統相關單位實現就業;我校對全日制學生實行訂單式培養,與XXX多家用人單位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爲畢業生多方提供帶薪頂崗實習與就業平臺。我校今年的畢業生XXX以上在原頂崗實習的企業就業。

我校高級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令人驚訝的100%,畢業生就業情況明顯好於大專生。尤其是在XXX年以來,我校因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XXX以上的`高位水平(優於大專生的就業率),因此深得“民心”,在家長和學生中的認可度日益攀升,其招生形勢年年“火爆”、實現了更大幅度的擴招;且其招生對象從過去單一的國中生拓展到高中生、國中生和大專生(實習);人才培養的類型從過去單一的中級班,發展到今天的中級班、高級班,已基本實現了規模化發展,並順利轉向走內涵發展和高端發展的路子,品牌影響力日益凝聚。

二、20xx年我校畢業生就業前景分析

據國家人社部對20xx年高校就業趨勢進行了預測。預測結果是:20xx年我國總勞動力富餘,但專業技術人才缺口大。

根據人社部科研所的數據顯示:我國在“十一五”期間計劃年均新增勞動力需求總量爲1800萬,但“十一五”期間每年新增勞動力供給爲20xx萬,每年將出現200萬富餘勞動力。根據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20xx中國人才報告》預計,到20xx年我國專業技術人才供應總量爲4000萬,而需求總量爲6000萬。以上兩項數據表明:我國勞動力總體有富餘,但專業技術人才仍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專業人才需求具體表現在第二和第三產業上。

第一產業缺口218萬人

20xx年農業科技人才需求可能達到幾百萬人,但相關人才供給有限。根據國務院頒佈的《農業科技發展綱要(20xx-2010)》數據顯示,我國共有涉農院校43所,在校學生大約爲9萬,教學和科研人員爲3.5萬人,但130萬大中專畢業生中已有80萬離開了農業,預計到20xx年,第一產業人才缺口將達到218萬人。

第二產業缺口1220萬人

我國大中專畢業生學生中38%爲工科類學生,但是畢業生人數還是不夠,振興我國工業還需大量的工程師,主要集中在IT、微電子、汽車、環保、系統集成、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技術開發、條碼技術、鐵路高速客運技術等領域。預計到20xx年,人才缺口數字巨大,將達1220萬人。

第三產業缺口325萬人

該產業將是擴大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會計、涉外律師、涉外金融服務、同聲傳譯、電子商務、數字媒體、物流、精算和心理諮詢等行業,都需要大量人才。預計到20xx年,人才缺口預計在325萬人。

由此可見,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還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然而又出現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率低下的現象,又是什麼原因呢?因此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難”僅僅爲一種表象,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作爲一名大中專畢業生是否學有所成,知識和能力結構能否達到企業用人標準,這值得思考;其次,個人就業意願和社會意願存在很大差異。

三、對我校畢業生求職和就業的幾點建議

(1)要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使從戰略的高度指導個人的事業歷程,我們有了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後,在以後的職場中不會顯得過於茫然了。(當然,職業生涯規劃也應當隨着將來具體情況變化而做些調整)

(2)要調整好求職和就業的心態。

在外國人看來,中國的大中專生和技職院校生太一本正經太躊躇滿志了,總覺得自己是個人物,而從他們的實際的工作情況來看,卻又顯得“眼高手低”。總之,調整好自己的求職和就業心態,就是讓自己以更謙虛和務實的態度去求職,求工作。

(3)要積極的學習求職和工作中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可以說,學習能力是我們在21世紀必備的生存和發展能力。在競爭的社會,多種能力的培養肯定是需要的,但決不能因此而忽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擁有一技之長,這是競爭社會個人生存的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4)放低姿態,勤奮踏實。

實際上,對技工院校技師班應屆畢業生來說,本來就沒什麼炫耀的資本,所以,我們更應該在實際工作中更勤奮些,更踏實些,以求穩健發展。

就業調查報告 篇2

隨着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高校擴招和就業“市場化”隨着這一進程的加快,中國勞動力市場出現了大學生就業問題。作爲一個承載着父母、社會和自己期望的特殊羣體,我們通常有着很高的自我定位,對自己未來的工作有着很高的期望,社會對我們的要求也很高,這讓我們面臨着很大的心理壓力。

第一部分,大學生“就業難”現狀

1999年以來,我國普通高校招生規模逐年擴大,使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階段進入大衆化階段。大學生就業問題逐漸顯現,近年來已成爲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且形勢越來越嚴峻。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280萬人,比XX增加68萬人。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338萬人,比XX年增加58萬人;在XX,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690萬。據統計,XX高校畢業生人數已達727萬,就業形勢吃緊難以避免。尤其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就業可能更難。大學生就業難!這已經成爲一種社會“陳詞濫調。社會問題。

“畢業後失業”是所有即將走出大學的大學畢業生面臨的問題,就業壓力很大。目前,中國正處於總人口和總就業人口的高峯期,總就業人口將在最近兩三年達到峯值。就業壓力可能會使就業結構的矛盾更加突出。

中國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古以來就有尊重教育的優良傳統。然而今天,中國大學制度培養出來的高材生卻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這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

第二部分,大學生現狀;就業難”理由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整個社會就業問題的縮影。許多國家都存在大學生就業問題,但目前我國這一問題相當嚴重。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爲了儘可能滿足更多人對高等教育的渴望,必然會導致大學生數量的增加,導致就業問題日益嚴重。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無法創造如此多的就業機會,也無法滿足大學畢業生日益增長的需求。

一、社會

(1)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區結構性矛盾影響就業形勢。就業難最根本的原因是經濟發展不平衡和東西部差距擴大造成的地區結構矛盾。大學生就業難在於“困境”情況:一方面,畢業生不允許去畢業生想去的地區和單位,或者畢業生質量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另一方面,經濟落後的中西部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山區和鄉鎮長期無法招收應屆畢業生。

(2)國家就業制度及相關政策法規不健全。就業指標、戶口、檔案等問題。,導致部分大學生放棄現有機會,用人單位無法招人。第三,就業競爭激烈,市場過飽和。隨着畢業生數量的不斷增加,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業崗位肯定減少了,大學培養的學生也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使他們在求職競爭中處於劣勢。

(3)就業過程中存在不足。首先,雙向就業信息不通暢,畢業生無法從用人單位獲得完整信息。同樣,僱主也因爲信息不完善,找不到最合適的人才。此外,就業環境中存在男女就業不公平、文理就業不公平、面試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現象,使大學生就業趨勢更加嚴峻。

(4)社會壁壘的形成。就業市場分割的現實增加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近年來,畢業生自主擇業已經成爲主流,而戶籍、檔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學生就業的絆腳石。許多找工作的大學生都有“非本地戶口免於討論”經歷,因爲用人單位所在地沒有戶口,大學生錯過了很多好的工作機會。國家就業制度及相關政策法規不健全。就業指標、戶口、檔案等問題。,導致部分大學生放棄現有機會,用人單位無法招人。

第二,學校

(1)高校專業設置和調整滯後於社會發展,未能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主動調整,且往往依賴自身師資條件,專業設置盲目,專業趨同現象嚴重,導致供給結構失衡。

(2)課程設置不合理,課程內容過時。關於技術崗位的實際招聘,很多單位通過對學生的訪談反映,高校的一些專業課不能滿足單位的實際需求。

(3)忽視專業素質培養對學生的重要性。很多高校根據不同專業開設鑑賞課,但沒有一所高校在其課程中設計專業素質課。這使得很多大學畢業生連工作中基本的職場禮儀都不知道,給自己的職場發展製造了障礙。

(4)教師工作量增加,整天忙於處理事務性工作,沒有時間補充新知識,缺乏職業指導的專業研究。

第三,大學生自身

(1)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很多企業人力資源人員認爲當代大學畢業生主要缺乏以下幾個方面:

①專業知識不夠紮實,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②能力水平低,尤其是實踐能力不強。

③綜合素質不高,難以滿足更高層次崗位的需求。大學生缺乏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較差,缺乏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有些學生在待人接物方面仍然有各種缺陷。

(2)大學生自身定位不準。大學生缺乏對自我客觀科學的理解,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學生對社會需求表現出不關心,職業目標模糊,不能把專業和國家發展結合起來。很多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無法客觀正確地認識自己和環境。他們過於急於追求職業和社會提供的超出自身素質的條件,缺乏正確的擇業取向。主要表現在:擇業期望普遍過高,想一畢業就拿高薪,想得到好職位,想把人扔進地裏,不考慮有沒有“成千上萬的軍隊穿過了這座木橋。的力量;過於注重單位的醫療和養老保障制度,只針對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企和外企。擇業期望值普遍偏高,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腳踏實地從基層做起的精神。“不能高,就不能低”,已經成爲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尷尬原因。

(3)大學生自身性格缺點。最近幾年很多大學畢業生都是“90後”他們普遍依賴父母,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社會對“90後”這一代人的評價褒貶不一,用人單位認爲“90後”大學生員工普遍存在一些缺點,如鬆散、忠誠度低、責任心不強等。

第三部分,解決方案

(1)國家

(1)、建立健全大學生就業機制,促進就業。通過各種政策鼓勵人才合理流動,限制畢業生自由就業的障礙,如戶籍、檔案等。,並加強對支邊支農的指導和支持,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政府應該注意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同步增長。經濟發展不僅盲目追求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而且提高人民的福利。國家應構建以大學生就業爲核心的公共政策體系,努力擴大就業。在某些情況下,應該毫不猶豫地犧牲一點被擠壓的增長率,以確保大學生的充分就業。

(2)政府要加強對企業的引導和規範。企業是大學生消費的最大基地,政府應通過合理的優惠經濟政策引導企業吸納大學生就業,並通過法律法規等政策規範其行爲,解決就業難問題。

(3)利用市場經濟推進和加快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在專業設置上改造傳統專業和基礎學科,加強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的專業建設,適當減少專業數量,擴大專業知識課程範圍,使專業設置更加優化;在人才培養方面,高校要打破學科壁壘,加強各學科的融合,建立學以致用的培養體系,根據企業需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這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決定性環節,加大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

(4)全方位提高大學生素質。高校在推進教育體制和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同時,應關注教育質量,注重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的結合。教學要先育人,學校要加大投入,加強育人指導。高校也應該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給予更多的指導,讓學生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大學生活,促進自己的成長和成功。

(二)、用人單位

(1)、社會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務實的人才觀。單位要改變經驗論和學歷論,摒棄用人歧視,鼓勵大家做出貢獻。其次,選擇標準要合理。用人單位應根據自身規模、性質、發展狀況和實際崗位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細化崗位職責,制定合理的選拔標準,根據崗位要求確定招聘人員的質量和數量。最後,確定科學的招聘程序。需要確定招聘考試程序,制定考試內容,按照程序[5]進行考試後擇優錄取。合理的用人單位用工制度可以更好的增加用人單位與求職大學生之間的瞭解,幫助用人單位招到理想的人才,幫助求職者找到理想的工作。

(2)用人單位要承擔社會責任。用人單位不應該盲目追求經濟效益,而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大學生是國家培養的人才,用人單位要積極吸納各級高校畢業生。給他們提供一個施展才華、承擔社會責任的舞臺。

(3)建立合理科學的組織人事制度。減少“人際關係。就業干預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合理、科學的組織和人事制度的基礎,應堅決貫徹執行。道德是前提,能量是標準”組織人事制度,即公開選拔、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多愁善感、圈子化;建立優勝劣汰的崗位流動機制;對人和工作進行科學評價,知人善任,合理分工;根據業績大小實施獎懲;科學地分別衡量權威和人才的優劣,明確二者的界限和衡量標準,充分調動權威和人才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信息透明和有效的監督機制是公平行政的有力保障,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政府權力運行過程的公開透明將大大降低腐敗的概率。建立合理、科學的組織和人事制度,將防止利用關係濫用權力。只有這樣,才能科學合理地解決大學畢業生的地位提升和職業流動問題。

(3)學生

(1)、培養和樹立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特徵是成功就業的基礎和保證。在大學生就業心理素質教育中,應特別注意培養以下人格特徵:樂觀、自信、主動、善於合作、創新、意志堅強、謙虛禮貌、自力更生、抗挫折能力強、自控能力強、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以增強自己的就業心理能力。作爲各種就業壓力的實際承擔者,沒有人能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敗,但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對就業失敗的態度。就業成功是每個畢業生內心深處的強烈願望。當一個人一無所有卻敢“想象成功”他有嚴謹理性的思維方式和樂觀自信的心理狀態;這種理性的思維方式可以使心智不斷完善,而積極的心理狀態可以給生活帶來愉快的心理體驗,不斷激勵人奮進,這就是自信帶給人的力量。可以看出,樂觀和自信是促進大學生順利就業的心理動機之一。其次,要培養良好的意志和堅強的性格。意志是大學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條件。大學生應該培養自己決策的堅強意志和果斷力,避免在關鍵時刻猶豫不決和失去機會。人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徵之一,大學生應該充分認識到良好的人格對正確思考和理性做事的重要作用。所以大學生要善於聽取意見,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在實踐中預防和克服懦弱、自卑、孤獨、狹隘、憂鬱、狂躁。

(2)完善自己的職業規劃。職業生涯規劃的建立和實施可以幫助大學生確定自己的人生道路。職業生涯是指個體職業發展的過程,一般指一生經歷的所有職業發展過程。科學地將其劃分爲不同的階段,明確每個階段的特點和任務,做好規劃,對於更好地從事自己的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至關重要。

(3)、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一方面,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和高尚的品質。成年人是第一個成功的人,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是成功的基礎和保證。另一方面。大學生不僅要認真學習專業知識,還要提高實踐能力和組織能力,樹立團隊精神,適應當代社會快速發展,投身社會實踐。大學生在提高道德素質、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同時,也要提高身心素質,努力實現從高中生到大學生、從學生到社會人、從青年到有前途、有擔當的青年的轉變,爲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4)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根據專業和社會發展的具體要求,對現有知識進行科學重組,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識的整體效率。合理的知識結構是滿足現代社會職業崗位的必要條件,是人才成長的基礎,是求職的基本保證。作爲新時代的大學生,不僅要掌握儘可能多的知識,還要掌握創造更多和更新知識的技能,掌握學習專業知識與提高技能有機結合的方法。根據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他們應該塑造自己,發展自己,不斷適應現代社會的就業要求,使自己適應科學進步、時代發展、擇業需要,努力提高就業能力。

(5)端正心態,樹立全新的就業觀念。大學生要改掉天之驕子的觀念,低調走進職場,不要自卑錯過就業機會。不能盲目追求“孔雀東南飛”。大都市就業競爭壓力大,城鄉基層爲大學生施展才華提供廣闊天地。

(6)加強社會實踐。充分利用節假日和週末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將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積累工作經驗。

(7)通過多種渠道把握就業機會。充分利用招聘會、網絡資源等。,主動出賣自己真正的人才,珍惜並抓住來之不易的就業機會。

第四部分,結論

總之,大學生就業問題是我國的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大學生、高校、政府和全社會的關注和參與。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就業難”發展中的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高等教育大衆化將繼續高速發展,高校將走上良性發展循環,爲國家培養大批高素質人才,高校畢業生將成爲推動社會主義建設的骨幹力量。而且,大學生要樹立良好的心態,調整就業心態。當獲得理想職業的時機不成熟時,我們應該採取“先就業,後職業選擇,再創業”就業過程被認爲是獲得個人職業經驗的重要經歷。通過就業,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生存能力、實際工作能力、職業發展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合理的職業流動,逐漸實現自我價值,實現職業成功。

就業調查報告 篇3

我們從咿呀而語的稚嫩幼兒學步,到以四肢匍匐而進在大人們的

庇護下蹣跚而立,我們慢慢走向成熟,現在面臨大四的我們,即將走進社會。十年苦讀但求一立,那麼對於我們自己以後的未來,對於畢業後面向社會,我們不曾無數次的在腦海中勾畫美麗無比的人生藍圖,美好的前景在腦海中勾勒過一遍又一遍,我想大家都是這樣吧,曾不只一次的幻想過自己的未來,憧憬過美好的未來!可是,我們只是去想象,並沒有真正考慮過如何的付諸於行動,如何地去實現。因此,我利用本次大四的寒假,有針對性的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我們在錦州各所大學附近展開了一次關於大學生就業觀念、如何利用業餘時間、是否參加社會實踐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調查。本次調查

採用實地調查形式,並自己親身體驗,參加社會實踐,總結經驗。

一、 調查課題

大學生就業觀念以及如今社會大學生就業問題

二、 調查對象

年級結構:大一佔16%,大二佔21% ,大三佔28%,大四35%

性別結構:男生佔45%,女生佔55% 。

三、調查步驟及時間

調查總體時間:20xx年2月1日——20xx年2月29日

調查步驟及時間分步:

1、 確定調查研究的課題:20xx年2月1日

2、 起草調查內容及方案:20xx年2月2日

3、 確定調查對象並展開調查:20xx年2月3——13日

4、 調查社會實踐活動情況:20xx年2月14——2月28日

5、 調查分析總結:20xx年2月29日

四、調查的問題與目的

本次調查的問題主要涉及大學生目前的大學生活,以及就業理念,就業觀點,在業餘時間是否參加社會實踐鍛鍊自己,如何分配自己的業餘時間。

五、調查步驟

(一)、調查前言

我國自1999年大學開始擴招以來,大學生就業問題日趨嚴峻,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和供需比日趨下降,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尤其近年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日漸突出,並且呈上升發展的趨勢。由於畢業生處於畢業――擇業――就業的人生轉折關頭,其思想狀態,精神面貌,心理變化均存在着較大的調查意義。有那麼一羣人,他們已經大學畢業但至今未就業。當我們不斷在講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時候,他們在想什麼?他們的家庭是什麼感受?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就業是我國就業問題中帶有戰略性的核心問題。然而大學生“畢業

就失業”,早已不是危言聳聽,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爲當前我國一系列就業問題中一道特殊的難題。

(二)、大學生就業難的分析

隨着美國次貸危機波及範圍的擴大,全球進入了新一輪的經濟困難期,首當其衝的就是各國的企業。而企業受難的同時無疑給大學生就業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壓力。金秋十月,大學城中涌現出了這樣一類人,他們西裝革履,手提公文包,形色忡忡,步履焦急,他們就是在求職路上的大學生。大學生就業難這是一個老話題了,年年提,政府、社會、學校年年在努力,而大學生則年年撞的“頭破血流”。另外,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形勢一片暗淡,不少企業進行了大面積的裁員,大多數企業則選擇大幅度縮減招聘人數,這對大學生就業來說無異於火上澆油。雖說是所謂“金秋”的季節,遠在太平洋另一岸接踵而至的消息帶來的卻更多的是冬天的寒意。如此危機四伏的經濟環境下,不少公司都或多或少的面臨着各種困難,國內外諸多公司收縮開支,壓低成本,而在這當中,人力成本便成爲了一個他們不得不考慮的`因素,於是乎,如今的大學生找工作也似乎變的比往年更難。

衆所周知,20xx年開始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席捲全球,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下,高速發展的中國並不能獨善其身,在一些地區、一些領域,經濟危機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經濟危機下,很多公司開始裁員,招聘需求大幅減少,這使得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壓力異常巨大,尤其是大學生就業問題異常突出。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20xx年《經濟藍皮書》指出:預計到20xx年底,將有100萬名大學生不能就業,20xx年還將有592萬名大學生畢業面臨找工作,大學生就業問題非常嚴峻。20xx年滬上高校畢業生比今年增加9000人,突破15萬人大關,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機,就業形勢雪上加霜。

(三)、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缺乏勝任力。現在高校培養的大學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實踐非常缺乏,即便是對實踐要求極高的技工類,很多學校因爲種種原因取消和減少了實踐的課程。大量理論的課程讓學生在專業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實踐能力的大學生成了紙上談兵的高手。

企業是非常現實經濟實體,需要的人就是能夠給企業直接帶來績效的人,而紙上談兵的大學生並不能馬上給企業帶來績效,還要搭上老員工給爲其輔導,從而影響了企業的整體績效。現在很多企業都停止了招聘新員工,尤其是大學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實力的公司進行的優中選優的戰略性人才儲備;而有些有實力的公司,在進行人才的戰略性調整,希望通過現在的經濟危機帶來的變化,招募和儲備一批中高端人才和優秀的技術骨幹,從而迎接經濟危機過去後的新的發展。我國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應試教育的思想。這種思想同樣延伸到從事高等教育的大學中。所以,大部分的學生仍然是被動地傳授知識與技能,缺乏對事物的探索與分析能力,缺乏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質。

就業調查報告 篇4

《中國首次青年就業狀況調查報告》日前公佈,中國青年就業調查報告公佈。本次調查由全國青聯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聯合進行。調查共選取7000個青年樣本和220個企業樣本。調查對象爲15歲至29歲的青年以及他們的僱主。昨天,記者在採訪本次調查的主要負責人、勞動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麗賓時獲悉,青年失業率爲9%,高於社會平均水平;政府部門和國企爲青年就業首選,失業青年大部分爲長期失業。失業率青年高於社會平均水平

本次調查顯示,15歲至29歲的中國青年總體失業率9%,高於中國目前6.1%左右的社會平均失業率。張麗賓說:“就全世界而言,青年失業率一般都高於社會的平均失業率。因此,青年就業問題也成爲社會的重要問題。”

爲什麼青年失業率如此高?報告指出,中國勞動力人口數量龐大對就業造成了巨大壓力。中國每年新增勞動人口在XX萬上下。由於教育容量有限,每年需要就業的新增勞動人口則在1000萬至1600萬之間。由於青年缺乏工作經驗,在勞動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在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下,青年就業問題愈發突出,表現爲高於平均水平的失業率。22歲前就業,15%先失業

調查顯示,80%的青年在17歲至23歲之間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另有13%的青年在16歲以前進入勞動力市場。只有2%的青年在26歲以後才進入勞動力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在22歲以前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中,有一部分人首先要經歷失業的過程,這一比例約爲15%;而此後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則幾乎沒有人一開始就經歷失業。

張麗賓表示,這一原因主要是因爲22歲以前的青年就業經驗、就業渠道少造成的。72%失業青年長期失業

失業一年以上的長期失業者佔72%。失業者在求職時,超過60%的失業青年認爲最大的困難是文化水平低。但只有13%左右的人員在失業期間進行了學習培訓,多數人只是呆在家裏、找工作或者做些家務雜活。

失業青年中,職業中等教育水平的青年(37%)和國中文化水平的青年(30%)比重最高,高中、大專生的比例均爲13%,大學生的比例爲5%,調查報告《中國青年就業調查報告公佈》。相對於此次被調查青年的文化程度構成,實際上職業中等教育水平、國中和高中文化水平青年的失業率要高於各類文化程度青年的平均失業水平。工作意願機關和國企成就業首選

在政府部門、國有企業或者自己創辦的企業工作是大多數中國青年的就業理想。分別有21%和22%的受訪青年認爲最理想的工作單位是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20%的青年希望創辦自己的企業。也有一部分青年希望在私營企業和跨國公司工作。就創業願望而言,男青年強於女青年,年齡越大創業意願越強。

農村青年理想的單位主要是自己創業、國有企業、私營企業以及政府部門和跨國公司;而城市青年理想的單位則依次是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創業、跨國公司和私營企業。有10%左右的青年對自己理想的工作單位不確定,文化程度越低,不確定程度越高;還有一部分青年不想就業,主要是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年。計算機和金融業最受喜愛

中國青年最喜歡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及金融業。以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公共管理等爲代表的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是青年人的第二理想行業。而住宿和餐飲、衛生、社會保障和福利等行業,成爲較少青年人選擇的行業。

總體上,70%的青年就業集中於製造業和第三產業中較低層次的服務業以及個別新興行業,如批發零售業(15%),居民服務業(10%),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8%)、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

張麗賓在分析原因時表示,一方面,這些行業勞動力需求總量大,另一方面,大多數青年自身缺乏能力進入其他行業;另外,其他多數行業勞動力需求總量小,高素質勞動力競爭激烈,大部分勞動力不願“向下”流動轉入其他行業,進而形成青年就業的“行業鎖定”。農村就業青年主要集中於製造業,而城市青年則主要集中於第三產業。40%就業青年不想換工作

大部分人對現在的工作表示滿意。有40%的就業青年不想換工作,另外,分別有近30%的就業青年不一定換工作和打算換工作。而且農村青年的滿意度高於城市青年。

想換工作的就業青年中,63%的人是爲了提高報酬,有16%的青年是爲了有更好的職業預期,另外還分別有9%的人是爲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條件或獲得穩定的工作。85%的希望轉換工作的農村青年是爲了提高收入以及改善工作條件,城市青年中的此比例僅爲69%。城市青年比農村青年更關注未來的職業發展。工作情況平均每天工作9.6小時就業青年工作狀況如何?調查顯示,青年的就業質量相對較低。大部分青年就業無保障,工作不穩定,工作時間長,工資低,依靠“青春討飯吃”。低齡青年和農村青年尤爲如此。

總體上,38%的就業青年沒有任何勞動合同,還有20%的簽訂了1年以內的臨時合同,36%的簽訂有1至3年固定期限合同。

就業青年平均周工作時間爲48小時,按每週工作5天計算,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是9.6小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員每週工作時間在50小時以上。而15至19歲青年以及農村青年的平均周工作時間均爲53個小時。90%的青年都沒有兼職行爲。

60%的就業青年的平均月收入在600至1500元之間,還有不到30%的人的平均月收入在600元以下,超過半數的就業青年沒有接受過任何形式的培訓。工作評價僱主認爲青年寫作能力低

就業調查報告 篇5

一、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

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無論在專業理論的廣度,還是在專業技能的多樣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預見性。面向當今社會,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是專業建設的首要目標和前提,是專業得以發展的動力。把握社會需求狀況,一方面要進行需求調查,另一方面還要進行需求預測,這樣纔會有的放矢,依社會發展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計劃,爲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做好前期準備。提升環境品質的需求已是當代社會,更是未來社會追求的目標。目前,我國環境藝術方面建設的層面主要是在室內設計和裝飾、裝修等內容上,裝飾藝術教育也側重於此。但隨着時代發展,裝飾藝術設計的內容將大大擴展,涉及的範圍也將更加廣闊,展望未來,培養新時代需要的設計人才是裝飾藝術設計教育的目標。

2.系統性。裝飾藝術設計是一項極其綜合的系統性行爲,包含着與之相關的若干子系統。它集功能、藝術與技術於一體,涉及藝術和科學兩大領域的許多學科內容,具有多學科交叉、滲透、融合的特點。系統性特點和要求,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教育內容體系。如何能培養出知識面寬,綜合素質強,具有整體思維能力的裝飾藝術設計人才,是制定專業建設計劃思考的重點。

3.特色性。這裏所談及的“特色”是指辦學特色。就裝飾藝術設計專業建設而言,不同性質、基礎的學校都有各自發展方向和目標。從行業發展和管理的角度看,高等職業的助學院校在學生擁有兩年專業基礎的前提下,建設以室內設計爲依託,側重於建築內環境設計、展覽展示設計和模型設計與製作的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構成開辦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的獨特辦學特色。

4.創造性。創造是設計的靈魂。裝飾藝術設計是創造對人的生活環境進行規劃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設計教育中不能只滿足於設計方法和技藝的傳授,在藝術和設計之中,創造是它的主要特徵,也是生命活力之所在。在課程建設和教學上,要充分強調創造性的特點,樹立以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方法、解放學生的創造力爲主線的設計教育思想。

5.適應性。在裝飾藝術設計方面,它所涉及的範圍應該遠比現在廣泛的多,對知識面、知識結構的要求將更高,它需要有相應的能力來適應並擔負起這樣的社會角色和責任。社會的需求就是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和方向。面對未來的人才市場,要求具備較強的適應性,這種適應性來自紮實的基礎知識和較廣的專業知識面。抓住裝飾藝術設計涉及面廣,要求設計者適應性強這樣的特點,高職院校及助學院校在制定教學內容和培養計劃時要充分認識這一點,結合其專業的特點制定有效可行的教學計劃。

結合裝飾藝術專業的特點,提高職業院校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水平,應根據社會市場的需要,以培養應用型職業技術人才爲主。並以此爲目標,探索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規律,師資結構、教材系列和與其相對應的實訓基地。

二、裝飾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調查現狀分析

在對開設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的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和相關公司的調查中發現,由於我國高職院校現行教學計劃中,課堂教學的安排和現有教學體制的種種不足,學生課堂內容偏多,長期以來缺乏主動性、創造性和務實性,其主要表現爲,學生作業只重藝術表現,不重務實性設計;學生對以往所學知識缺乏主動的認知與貫通,缺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更缺乏實踐創新的能力。同時由於對“裝飾藝術”概念的理解和認識的不同、學校性質和基礎不同,使得在專業建設的定位和教學內容設置上存在着差異。其現狀是把具有一定綜合學科特點的“裝飾藝術專業”僅定位在“室內設計”單一方向上,僅是偏重室內裝修、裝飾等美化室內環境方面。在這種教學體系培養下的學生專業面過窄,知識結構單一,綜合素質不佳,社會適應性不強。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設計人才的培養必須加強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訓練,以適應新環境和市場的需要。可以說,書本、教材、傳統課堂是該學科的基礎,但永遠不會創造出市場需求的東西,而這些恰恰是設計藝術專業的學生最需要學習的。所以,如何轉換課程顯得尤爲重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培養應用型人才,是我們當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三、裝飾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分析和需求預測

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世界各國已經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要想在未來經濟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要想使綜合國力增強,一方面需要高層次的創新人才,另一方面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識、能夠將先進科技成果轉化爲現實生產力的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高級人才。重視和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已經成爲世界各國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實現現代化的迫切要求。

高職教育作爲一種高等教育類型,它兼有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雙重特性,高職教育的助學院校更應該擯棄重視層次、忽視類型,崇尚理論、鄙視技能的觀念,確立能力本位思想。

1、室內設計的發展前景:

裝飾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就業前景非常廣闊。2008北京奧運會、2010上海世博會、2010廣州亞運會等世界關注的盛事都將在中國上演,這對我國城市建設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相關行業的跨國公司和國際機構總部也都看好這一商機,大量涌入中國。我國的裝飾行業已進入平緩增長而競爭空前的階段。

“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基本要求。隨着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房地產業已成爲我國優先發展的支柱產業,“買房、買好房、裝修房”已成爲百姓日常生活的中心話題。近年來,伴隨着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裝飾業持續升溫,室內設計及裝飾漸已成爲新興的熱門行業。2005年初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以後,房地產業的發展迴歸理性,走上了一條健康有序的發展道路,這也爲裝飾行業提供了一個適宜的發展空間。因此,如何抓住機遇,爲社會培養出高質量的裝飾業應用型人才,成爲目前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的當務之急。

2、展覽業的發展前景

加入世貿組織意味着我國將在更大的範圍內、更深的層次上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之中,這將對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目前各行業都在學習熟悉WTO規則,研究討論入世給本行業發展帶來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展覽業也不例外。從展覽的環境、展覽的設施、展覽的種類、展覽的規模、展覽的水平、展覽的作用、展覽的影響等來看,我國已經成爲亞洲的展覽大國,並正逐步成爲亞洲區域性的"展覽中心"。我國展覽業目前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加入世貿組織將有力推動中國展覽業更快的發展。在展覽業成熟的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展覽業的產值約佔其國民經濟總產值的0.2%左右。而目前我國展覽業的總產值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0.044%,發展空間十分巨大。總之,我國展覽業發展的勢頭很好,速度很快,潛力很大,後勁很足,大有可爲,也將大有作爲。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隨着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隨着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隨着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展覽業必將迎來一個更加光明、更加美好的未來。這種趨勢必然要求加大專業會展人才培養的力度。

3、模型製作業的發展前景

隨着我國城市規劃業、建築設計業、房地產業的高速發展,建築設計師、城市規劃師、房產商、展覽商青睞模型形象直觀的特點,勢必促進建築模型製作業進一步發展,而投資少、入行易的特點也將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建築模型製作員行列當中,職業前景十分看好。

通過廣泛的社會調研、與企業的交流和討論,我們強烈感受到社會對裝飾設計類應用型人才的強烈需求,看到目前的高等職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與市場所需求的人才之間還存在不相適應的方面。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不僅勢在必行,而且迫切需要大批具有系統專業知識和先進設計理念的裝飾設計人員,這在客觀上爲高等職業教學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也爲高職教育的助學院校提出更高的要求。

就業調查報告 篇6

邊攔截方式,發送調查問卷。在採訪對象中有剛邁入大學不久大一新生10名,處在風華大二學生23名,更有已經到了擇業和繼續深造大三學生27名。能夠全面地瞭解在校大學生對當前就業形勢看法和了解被調查學生爲我校大學生。採用自制大學生就業調查問卷,透過qq在線、深入宿舍、自習室、圖書館和路邊攔截方式進行!共發放調查問卷7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60份。有效問卷調查者主要來自電信學院,電控學院和工商學院!採取隨機抽樣調查方法。

從調查數據看出,大學生未來就業形勢嚴峻主要是由社會、學生、學校和用人單位四方面造成。主要問題體此刻大學生心理狀況、本身工作潛力和學校就業指導工作不足和社會和用人單位對大學生要求嚴重不一致造成。我們主要對這四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激烈市場競爭狀況

我們人力資源,尤其是大學畢業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國7億多龐大從業人員中,高層次人才稀缺,受過高等教育僅爲5%左右,那爲什麼還出現大學生就業難呢除了思想認識上問題外,主要是難在就業市場機制不完善。在我們調查中,無一人對當前形勢樂觀,60人之中只有2人認爲當前形勢還是較好,有9人佔調查15%認爲還算正常就業形勢,而其他50人佔總體83%普遍認爲當前就業形勢嚴峻,感到壓力重重。此刻大學生都普遍認識到職業規劃重要性,在受訪者中有僅有2人不瞭解、一人認爲其不重要,而認爲重要佔到調查75%。在當前學專業和工作不對口狀況下,大多數人還是覺得自己專業是有前途,其中認爲很有前途有12位,而認爲自己專業較有前途則到達36位,佔所有調查者80%,僅有6人認爲本專業很沒前途。能夠看出大學教育還是相當重要。由於競爭加劇,大多數學生對自己有個清醒認識,在問及畢業初薪酬時,有31個人認爲起初工資爲1500元,14人認爲就應爲2500元,兩部分加起來佔總人數75%,在物價日益增加基礎上,大學生要求這樣工資是不高,能夠看見競爭大學生影響。

二、學校對安排大學生就業方面指導不足

在我們受訪大學生中,只有5人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感到很滿意,感到較滿意有24人,兩者合計佔48%,而感到不滿意和很不滿意到達52%,充分體現我們學校就業指導還需加強,照顧到更大多數學生狀況。教育導致大學生就業難因素還有很多,我們主要從以下三點進行分析:

首先,根本問題是,教育與生產相脫離。第二,重要問題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產業化要正義,說法能夠不改,但含義要矯正:教育產業化是爲社會生產人才。第三是觀念問題。

三、大學生自身素質因素

在談到畢業後打算後打算後,50%多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創業等,從中能夠看到很多大學生是害怕應對社會競爭,採取考研是爲了更晚一點應對競爭,也是對自己以後能找個更好工作。在問及到,畢業後他們認爲最重要是什麼時,有15個人認爲興趣是最重要因素,佔總人數25%,而更多人選取最要因素是個人發展空間重要性,佔總人數61%,而其他因素則被大學生看輕。在大學生思考工作地方時,20個人選取留在大學所在地,10人則選取回家鄉,38人則是主張去發達城市闖一番,而對於崗位過剩西部地區則只有2人選取。在大學生所重視素質中面試技巧和計算機因素對大學生影響佔有相當大比重,佔50%左右,而專業潛力差而被普遍看低,究其原因是此刻大學生就業是專業不對口結果。除

四、用人單位誤區

(1)、過分關注文憑。(2)、存在性別歧視。(3)、生源地域歧視。(4)、過分看重工作經驗。

就是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太樂觀。

在我們調查中,能夠很清楚發現當前就業形勢嚴峻,並在大學生之中構成了一種談就業色變狀況。但是從另一方面,大學生對自己和就業形勢有了一個很清晰認識和認真思考,這對他們以後他們努力方向和激勵都是很好。總之,大學生就業形勢已清楚擺放在面前,學校、社會和大學生們就應找到合作點,到達共贏。

1、學生應努力提升綜合素質。

(1)、注重專業學習。專業強、基礎實、理論深、技能佳,是每個用人單位渴望人才標準。大學期間專業學習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實現人生價值重要基礎,大學生在校期間務必注重加強專業知識系統學習,苦練內功,提升素質,培養潛力,掌握技巧,爲順利就業打基礎、創條件、做準備。

(2)、加強實踐鍛鍊。從進入大學起就要有意識進行就業規劃,透過各種途徑尋求實踐機會,爲將來就業競爭增加砝碼。要在加強專業學習基礎上,重視校內和校外社會活動,這些活動個性是社會兼職能夠引導大學生走向社會,加強實踐學習,熟悉工作流程,豐富社會經驗,拓寬人際關係,是大學生進行潛力鍛鍊、施展個人才華重要舞臺。

(3)、調整就業心態。對於大學生自身來說,首先要有一個健康心理直面壓力和挑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亙古不變真理,個性是我國現階段,社會轉型和轉變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變社會狀況下,要逐步調整自己心態,適應社會要求。改變過去那種一步到位就業心理,放下寧爲玉碎,不爲瓦全舊知識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務員當成救命稻草(畢竟能如願只是極少數),樹立先就業,再擇業健康觀念,先爭取工作崗位,爲社會和家庭減負,再在工作中磨練自己,尋找機會進行突破。

(4)、還應在大學時全面關注社會動態,早早做好職業規劃,並不斷朝着這個方向奮鬥。同時在不影響學業狀況下,適當做些兼職工作,增加對社會認識和經驗積累。充分利用大學資源,全面掌握知識,以便在各行各業都能夠快速接手工作。同時大學生們也應避重就輕,不要總涌往發達城市,西部地區更有利於發揮大學生抱負和才能,而且薪酬待遇普遍高於東部,爲西部發展做出貢獻。

2、單位:切實糾正用人偏見。

用人單位一方面要與學校加強互動交流,多瞭解學校裏各專業特色,還能夠借鑑大學生見習制度思路,爲在校大學生帶給寒暑假實習基地,既鍛鍊了學生實際工作潛力,也有助於企業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單位要進一步轉變思想,牢固樹立科學人才觀,切實糾正用人選材偏見。一個單位要想得到可持續發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培養和儲備。從我們調查狀況來看,多數學生充滿激情、有闖勁,富有創新精神,而且理論功底紮實,理解新鮮事物快,可塑性強,如果對他們適當加以培訓,必須能爲企業帶來更好更長遠發展。所以,企業不能只圖眼前短期利益,過分看重工作經驗,而要有長遠人才戰略眼光,要改變唯經驗論、唯文憑論做法,還要糾正性別上和地域上用人偏見,切實做到不拘一格招攬人才,實現企業與人才雙贏。

3、高校提高大學生就業對策

(1)、就應努力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

(2)、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務必以市場爲導向,緊密聯繫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狀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人才。

(3)、建立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高校要儘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導和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

(4)、學校就應實行用心大學生安排就業政策,不僅僅在未來發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調節上面,減輕大學生就業焦慮心理。

4、社會及政府其他對策應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還須政府社會共同努力。政府社會務必進行相應總體性調整。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發展水平,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發展及人們對高等教育價值決定。政府要透過努力發展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尤其是建立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產業水平,來增加對人學畢業生吸納潛力,使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和社會人才使用銜接好,這是政府和社會職責。

就業調查報告 篇7

調查時間:20xx年1月—2月

調查地點:

調查人: ***

一、 調查概述

(一) 調查目的

調查日照市內對高校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從而根據需求更好的,目的明確的學習,以適應社會需求。

(二) 調查對象

日照市內各企業

(三) 調查內容和方法

企業對高校英語人才的各方面的需求

走訪調查

二、 調查結果分析

國際貿易方向:

國際貿易業務人員、翻譯、助理。

旅遊方向:

英文導遊及涉外賓館的接待及管理人員、外企業高級文員、外向型企業一般管理員。

師資方向:

幼兒園、國小、中學、職業高中的教師。

其他還有比如英語記者,英文編輯等

國家對外開放和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需要大量懂英語的人才。外貿企業如涉外大型飯店、旅遊部門、企事業單位文員和翻譯需要大量本專業人才。

外貿企業的本土化,內資企業的國際化,需要一大批有較強外語溝通能力、熟悉現代化辦公設備的商務英語人才。

國際商務公司、外資企業、三資企業、民營企業、金融機構、跨國公司中國分公司、境外中國公司、涉外機構、政府、行政事業單位從事國際貿易、進出口貿易、翻譯、涉外文祕和管理等。還有各外貿易公司、商場、賓館、企事業單位辦公部門等也需要本專業人才。

隨着全球經濟的發展。就業市場對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英語水平有要求,越來越多的國企和民營企業也都對英語水平提出了要求。不僅對企業中層和管理層提出英語水平的要求,即使對初級崗位的招聘,企業也有基本的英語要求。在中國加入WTO的新形勢衝擊下,各行各業各個方面都在 接受着來自國際化的洗禮。特別是人世讓我們更大程度上明英 語已經成爲職場殺手鐗,甚至可以說:英語能力決定個人命運。英語人才資源在一個企業當巾的至關重要性。這也就對就業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國際化的高要求。

與此同時,也就應運而生了許多的職稱英語培訓班;幼兒的,學生的,成人的。再則,隨着近些年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特別是沿海城市和大城市的日益趨於國際化,大型企、叱外資企業,日益成爲畢業生嚮往的就業目標。特別是在北京上海等國際化大都 市,企業在工作中會有大量的場合要接觸到英文文件、材料, 資料以及直接和外方進行業務上的接觸。甚至有些公司會在 公司的.日常文檔中要求直接使用英文。所以現在的高水準的 企業對英語水平特別是英語實際應用水平的要求實際上是相當高的。

三、 總結

現在的市場對高校英語專業人才需求量非常可觀,但企業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人,所以,我們在校期間應熟練地掌握英語讀、寫、聽、說、譯等語言技能,以較熟練的口語爲特長,以旅遊、文祕英語爲方向,成爲能用英語從事旅遊、外貿、文祕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20xx年2月

就業調查報告 篇8

女士、先生:

你好,隨着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整個社會對高等學校畢業生的要求進一步擴大。近些年,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大學生就業市場出現了新的形勢。爲了更好的瞭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心態,以便爲廣大同學在求職時提供更好的參考意見。我們特別組織了這次調查,希望能夠得到你們的支持與合作,本問卷不對外公開,情如實填寫。

1.就你的瞭解,大學生畢業參加工作初期月薪是多少()

A. 1000以下; B.1000-1500; C.1500-3000; D.3000以上;

2.現在大學畢業生很多,他們會不會對你們的工作形成壓力()

A. 很大壓力; B.一般; C.不會有壓力;

3.很多人認爲名牌大學學生能力方面要比一般大學學生強一點,你覺得這種說法對麼()

A. 正確; B.不對 ; C.難說

4.就下面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和感想

1)大學生這個羣體在社會總就業羣體種地爲如何?有沒有優勢,如果有在什麼地方?

2).現在大學生手頭的'一些證書對他們的就業帶來多少便利?你對大學生中“證書越多越能找到好工作”這一觀點贊同麼?爲什麼?

3)簡談一下你的就業經歷,你是如何找到現在這份工作的?

就業調查報告 篇9

爲積極應對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相比於其他職業來說,我們軟件技術更需要認識其嚴重性,對此我們展開了一次“關於軟件技術就業前景調查”的活動。

調查情況如下:

一:調查方式及範圍:

本次活動主要採取查閱資料、網上調查等方式,針各專業在校生調查。

二:調查內容:

1. 對於軟件技術的就業程度:

參與填寫的人數總共爲68人,其中對軟件技術專業瞭解的人僅佔17.65%,可見軟件技術這項專業在人們心中的深度還不是非常的深刻。但是對於其就業程度有過半的人認爲是很好就業的。根據網上的調查,社會的確很需求這方面人才,但是想在次專業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不僅需要精通專業知識還需學習相應的外語。

2. 軟件技術發展前景:

相對於軟件技術的發展前景有91.18%的人認爲軟件技術會在未來發展下去。根據我們小組調查的資料來看。軟件工程專業在未來多年仍將是就業形勢看好的專業。據估計,我國目前存在着80萬的.軟件人才缺口,大概是中國就業率最高的專業了,而對軟件人才的需求也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

中國在軟件總體設計,軟件研發等方面缺乏高層次人才。缺口較大、結構失衡、需求旺盛。軟件研發人才的匱乏已成爲我國基礎軟件業發展緩慢的一大瓶頸。涉及到個人時,軟件技術的就業前景就與自身的能力有很大的關係了。

因此軟件技術在未來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可觀的。

3. 學習軟件技術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月收入情況:

軟件技術專業以目前形勢來看其收入情況是比較可觀的。其中JAVA工程師的薪水相對較高。通常來說,具有3~5年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擁有年薪10萬元是很正常的一個薪酬水平。80%學員畢業後年薪都超過了5萬元。

總的來說軟件技術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比較不錯的。有很高的就業率,較可觀的年薪。值得我們來進行學習。

編寫人:王延偉 小組成員:隋如健 王嘉涵 彭宇軒 金明德 毛建學

就業調查報告 篇10

據假期調查,從xx年開始至今,藝考熱的趨勢開始降溫,僅山東省教育招生院的數據顯示,xx年山東“藝考熱”達到了沸點,藝考總人數爲16.9萬人,但也因此受到了就業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此後幾年藝考熱開始降溫。

全國各地的藝考趨勢都有降溫。大多數考生都是想借助大學藝術分數平臺低的優勢擠進大學的門檻,卻沒有考慮到,如果大家都擠進了這個門檻,當我們邁出大學校門的時候,就業又有誰來爲我們解決呢?作爲一名舞蹈專業的學生,從真正與專業掛鉤之後,我就一直在考慮就業的問題。

由最先只有最專業的舞蹈院校北京舞蹈學院到各大院校都開設舞蹈系,各大舞蹈類院校爭相擴招,越來越多的舞蹈專業學生面臨着沉重的就業壓力。作爲我自己,也早早有過各種就業打算。

根據藝術類專業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反饋來看,一些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後存在心浮氣躁、眼高手低等現象;

有的受自身素質或就業方向的侷限,產生改行和放棄的念頭;

有的因爲受不了工作單位的嚴格管理、善意批評陷入了頻繁“跳槽”卻依然沒有找到滿意工作的尷尬處境,給用人單位與個人都造成了巨大損失。

由此可見,舞蹈專業學生不僅需要過硬的專業,同時更需要提高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提高文化素質和社會交際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說能力比知識更重要,舞蹈專業學生只有將自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社會需要的各種能力統一起來,才能順應時代的`要求。

據我瞭解,現在大學裏舞蹈系有兩部分人組成,一部分是從小進入附中學習舞蹈的學生,一部分是高中經過一兩年舞蹈學習進入大學的學生,他們各有優劣。

但是從小就進入附中進行舞蹈學習的學生佔一個班的多數,越是專業的舞蹈院校,專業的附中孩子佔得比例就越多。所以,當我們即將畢業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好就業去向,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舞蹈院校中,一般會分爲舞蹈表演專業和舞蹈學專業,作爲舞蹈表演專業已經不再是單一性的,更加提倡和注重的是編舞和表演的結合。學生既要掌握編導的技能技法,又要具備好的表演素質。

而舞蹈學專業的學生則側重於文化素質和舞蹈教育方面的學習。兩種專業對學生的要求不同,培養的人才去向也就不同。在這裏,我自己更認爲,從小接觸舞蹈訓練的學生在畢業後選擇表演方向的就業會更多一點,而由半路接觸舞蹈的學生,畢業後選擇舞蹈教育與研究工作的人會多一點。

而由我國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選擇舞蹈表演方向的學生就業機會要比教育研究方面的就業機會要大很多。

根據我的假期調查發現,舞蹈畢業生的就業方向還是很侷限的,大部分的舞蹈畢業生選擇就業的範圍都是侷限在這些崗位上。他們有這樣幾種選擇:

第一,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學生會想通過繼續讀研或者出國等方式繼續深造,還有一種是舞蹈專業技能相對薄弱,面對專業素質好的學生就業有很大壓力的,他們也會選擇繼續深造來提高自己,從事舞蹈研究和教育方面,來用冷門的職業避開熱門的壓力。

第二,各種兼職的。在我們每個城市都會生存着這樣一羣人,他們專門跑各種演出,無論是商業演出還是企業活動,只要需要舞蹈表演的地方,都有可能出現他們的身影,我們統稱這種形式爲跑場。

這類畢業生一般爲家庭條件一般,專業和各方面都一般的學生。他們畢業後會用這種方式來保證自己的收入,但是這種方式沒有穩定性,不會長久。

第三,進入各級院校。通常這種學生都是身材相貌專業在學校都比較優秀,又比較喜歡與孩子交流,喜歡安穩工作的學生。在學校,除專業外,學校還注重培養他們文化等綜合素質,畢業後他們一般都會選擇各城市的中國小,或者其他教育行業從事舞蹈教學工作。

第四,根據自己的選擇進入各種專業演出團體。

這種選擇做舞蹈演員的大多數是舞蹈表演專業畢業的學生。他們通常是無論從形象,身材,專業方面都給人賞心悅目的學生。他們不必擔心找不到工作,而且他們還有機會挑選他們自己比較得心的演出團體。通常他們會在各省市的歌舞團或者比較優秀的演出團隊做演員。

第五,改行。因爲跳舞的女孩男孩通常長相氣質都比較好。他們可能專業和文化素質都差一點,但是外交能力很強,喜歡與人打交道。他們會通過自己的關係和能力進入一些企業做文祕或者其他公關之類的工作。

還有一部分相貌出衆的學生還會選擇走進演藝圈,憑藉自己的氣質和舞蹈的功底,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去追求自己的演藝夢。

第六,因爲舞蹈的侷限性,一部分對舞蹈並非很熱愛的學生會選擇自主創業。

他們大多會選擇開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比較熱門商品的店鋪,也有的會自己辦藝術培訓班,用自主創業的方式來保證自己有一定的經濟收入。

根據以上的調查發現,舞蹈畢業生的就業還是比較好的,只要自己找準位置,選好方向,還是會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的。只有僅僅一小部分的人因爲形象,文化和專業素質都差,又沒有關係,只能在家無事可做。

在當今這樣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就業情況下,我們作爲一個舞蹈專業的學生,一定要利用好大學的學習環境,紮實的掌握好大學裏專業文化和其他素養的學習,具備一定的能力,調整好自己,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做好就業的心理準備,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畢業之後,找到一份自己所愛,適合自己的好工作。

就業調查報告 篇11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加上國內本身的結構性問題,XX年中國的就業形勢將異常嚴峻。XX年企業用人需求下降的趨勢難有根本性轉變;迴流的農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將面臨難以轉移就業的問題,導致農村失業問題加重;城鎮低學歷青年以及規模不斷增大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將更加困難。隨着我國現階段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長緩慢,因而造成就業矛盾十分嚴峻。同時,畢業生就業市場化與畢業生滯後的就業觀之間的衝突顯得十分突出,畢業生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就業的態勢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這些都影響着高校畢業生的就業。

時下又將是畢業生就業的高峯期,爲了更好的瞭解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和對目前就業形勢的認識,我們組織了此項調查,由此進一步分析大學生的就業前景,以便爲學校提供未來就業指導工作的資料與對策依據,也使在校大學生在整個大學學習期間進行以提高就業競爭力爲目標的就業準備,培養大學生追求最優選擇和最佳就業的精神與品質。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抽樣調查,預計完成500份問卷,回收了488份,其中合格482份,合格率爲96。4%。樣本中男、女分別佔38%和62%。文科生123人,理科生183人,工科生116人,其他音、體、美學生60人。對此次調查收集的數據,運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

一、就業形勢分析

1。金融危機下大學生認爲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但半數以上認爲就業前景較爲樂觀

對於當前的就業形勢,82。37%的大學生認爲形勢嚴峻;而大學生在對自己發展前途的態度上,一半以上選擇很樂觀或比較樂觀,佔57。47%;在問及求職中最困擾的因素時,7。93%認爲學校就業指導不夠;16。76%認爲信息量少;21。91%認爲對企業崗位專業知識缺乏瞭解;10。30%認爲能力不足;8。99%認爲優勢難以發揮;16。52%認爲求職方法技巧欠缺;16。27%認爲對社會缺乏瞭解。

2。大學生在提升自身素質上已從傳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轉向相關工作經驗或實習

大學生對於自身所欠缺的素質,9。75%選擇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13。07%選擇溝通協調能力;13。28%選擇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能力;30。08%選擇相關工作經驗或實習經驗;22。2%選擇專業知識和技能。面對名牌高校的畢業生,很多普通院校的畢業生都會有些自卑心理,那麼當大家同臺競技爭奪工作崗位時又會如何?大多數大學生認爲有壓力,佔72。2%。

3。被調查的大學生認爲自身周圍的畢業生就業率普遍低於70%,大薪酬的期望也普遍降低

在被調查者周圍畢業的與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平均就業率上,46。47%認爲就業率在50%以下;24。9%認爲就業率在50%—70%;6。22%認爲就業率在70%—90%。大學生認爲目前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偏低,形勢不是很樂觀,大部分人認爲就業率在70%以下,而事實上據調查來看XX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爲68%,與去年同比基本持平。對於大學生畢業參加工作的初期月薪,67。43%選擇800—1500元;23。03%選擇1501—XX元;選擇XX元以上的佔9。13%。對求職薪酬(試用期後的工資)主要集中在1001—2500之間,5。39%認爲求職薪酬在1001—1500之間;23。65%認爲在1501—XX之間;24。90%認爲在XX—2500之間;28。42%認爲在2501—4000之間;認爲求在4001以上的,佔17。64%。

二、就業傾向分析

1。大學生今後就業的崗位大多集中在國企及政府部門,就業地區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城市或東南沿海城市,總體趨向穩定

大學生畢業後的行業類型主要集中在國有企業和政府部門,佔51。74%,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分別佔7。39%、14。35%;6。96%的會自主創業。到經濟較發達的城市或東南沿海城市發展自己的事業仍然是大部分大學生的選擇,佔47。30%;23。03%選擇中部大中城市來發展自己的事業。大學生選擇上述地區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該地區有較大的發展機會或有良好的社會資源,佔56。64%;16。62%選擇該地區是因爲生活條件好;而因看中創業環境的有7。29%;回報家鄉有10。87%;因爲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別佔2。30%、6。27%。

2。大多數大學生想過自主創業,但資金和經驗成爲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瓶頸

在自主創業這個問題上,70。12%表示想過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佔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爲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但是資金和經驗仍是制約大學生自主創新的主要瓶頸,佔65。56%;認爲自主創業最需要的是政策支持和技術的分別佔10。17%、14。17%。

3。半數以上的大學生願意參加蘇北志願者服務計劃及報考村官

對於是否願意投身蘇北志願者服務計劃,55。6%的被調查者願意投身蘇北志願者服務計劃。在對於村官的選擇上,5%的大學生已報名村官考試;57%有意向朝村官方向發展,但自身條件不夠。這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在發生新的變化。

4。大多數大學生的擇業觀是先就業後擇業,超過半數的認爲專業對口對未來選擇工作比較重要

關於擇業觀調查數據顯示,21。25%的被調查者希望畢業後一步到位,有穩定的收入;55。83%希望先就業後擇業;16。67%不打算直接就業而是繼續深造;6。25%打算自主創業。一個人的職業發展應該是呈階梯型的,根據自身發展的水平,抓住各種各樣的機遇,通過一個又一個崗位不斷成長。所以在當前獲得一個理想職業的時機還不成熟時,可以採取“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辦法。也就是說,在擇業時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選擇一個職業,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經驗,然後再憑藉自己的努力,通過正當的職業流動,來逐步實現自我價值。超過半數的大學生選擇工作首先考慮經濟收入因素,達55%;考慮自身興趣和工作環境的分別佔35%、32%;43%考慮對事業發展是否有利。58。13%認爲專業對口對未來選擇工作比較重要;8。75%認爲很重要。在所學專業前景的看法上,認爲所學專業前景較有前途的佔大多數,比例爲65。15%;7。68%覺得自己所學的專業很有前途。

三、就業工作指導

1。在校期間對大學生工作影響最大的'教學環節是社會實踐

71。78%的大學生認爲社會實踐對工作影響最大,55。87%認爲專業知識很重要,23。65%選擇了職業資格認證,選擇基礎理論、畢業設計的分別佔9。54%、6。43%,6。85%認爲其他方面的教學環節。

2。對今後就業最爲重要的素質和能力培養還是社會交際能力,最需要的就業指導是就業面試的指導

在選擇哪些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對今後就業最爲重要這個問題上,選擇社會交際能力的佔75。52%,其次是心理素質和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分別佔71。16%、70。75%,也有49。38%認爲組織管理能力很重要,46。47%選擇創新能力。這表明現在的大學生需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逐步向複合型人才發展。75。3%的大學生認爲他們最需要的就業指導是就業面試的指導;54。4%最需要的是就業信息的獲取;41。7%最需要的是推薦就業崗位;40。7%最需要的是國家就業政策;18。9%最需要的是關於創業教育方面;17。2%需要的是就業派遣的程序;還有17%最需要的是就業指導材料的製作。

3。大多數大學生認爲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

67。01%的大學生覺得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而不太確定是否重要佔了18%,有將近十分之一覺得職業生涯規劃不重要,沒有考慮過職業生涯規劃的佔5%。

4。54。3%的大學生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持基本滿意的態度

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持基本滿意態度的佔54。3%;有相當一部分認爲不太滿意,佔27。3%。這表明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還存在諸多不足,需要進一步提高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質量。

5。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還是人才招聘會

23。2%的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學校或院系就業信息欄;26。1%認爲是人才招聘會;5。6%認爲是學校就業網;從班主任及任課老師或親朋好友方面得到就業信息的,分別佔2。3%、8。1%;也有少部分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或其他渠道獲得。

6。大學生希望企業人士、成功的校友來學校做就業報告的主要內容分別是企業需要的人才類型和在校期間應爲就業做何準備

11。4%表示希望企業人士來學校做就業報告的主要內容是生涯規劃;55。6%希望是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8。7%希望涉及該企業的發展前景和規劃;6。4%希望應涉及市場經濟基本規律;12%希望講解關於員工的職業素質。62%的大學生希望其報告主要講述在校期間應爲就業做何準備,9%希望是關於如何處理工作中的人際關係,22%認爲就業報告的主要內容是“成功的因素”。

四、對策與建議

隨着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加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近年來本就不大樂觀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爲了減少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擴大大學生就業,需要政府、社會、高校以及大學生等共同努力。

1。政府:創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

首先,政府應加快經濟發展,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其次政府需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體制,始終堅持市場取向,提高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淡化戶口對勞動力市場供需雙方自主選擇的約束,淡化單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戶口、檔案管理和勞動保險等方面給予相應配套的社會保障。同時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和西部地區就業,通過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崗位補貼、助學貸款代償、考研究生、考公務員加分,以及擴大“三支一扶”、“志願服務蘇北計劃”、“大學生村官”等計劃,多種手段鼓勵畢業生去基層工作。第三,鼓勵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佔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爲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調查資料顯示:182人認爲自主創業最需要的是資金,佔樣本量的37。76%,資金不足仍然是制約大學生創業的主要瓶頸,政府應出臺鼓勵各種資本對畢業生新創高科技實體進行投資的傾斜政策;設立大學生創業基地,併爲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法律諮詢、市場分析等服務;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審批手續、金融貸款、工商登記、稅收等予以特殊優惠。第四,擴大畢業生入伍人數,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讓部分優秀畢業加入人民解放軍,既有利於提高軍隊素質,同時解決部分大學生就業

對家庭困難的畢業生就業,可以指定出臺一些幫扶政策。一是待業求職登記制度。准許待業畢業生進行求職登記,並享受失業人員就業優惠扶持政策。二是臨時救助制度。對因短期無法就業或就業後生活仍有困難的,戶籍遷入地民政部門要及時按照有關規定爲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臨時救助。三是優先安排就業制度。對城鎮特困職工家庭、低保家庭畢業生實行重點推薦、優先安置;對零就業家庭畢業生,採取政府安排崗位等多種方式實行保底就業。四是免費服務制度。對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實行免費培訓、免費推薦、免收服務費用。五是就業見習制度。通過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爲尚未就業的畢業生免費提供3至6個月的見習培訓,見習單位和地方財政部門爲其提供基本生活補助。

2。社會:觀念與時俱進,服務實在周到

我國社會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勢在必行,必須徹底擺脫長期以來固存於人們頭腦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級等封建思想的束縛,真正認同勞動者無高低貴賤之分的觀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會意識。同時實實在在地爲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服務。

畢業生更應當根據人才市場供求狀況適當調整自己的就業預期。大學既培養社會精英,也培養普通的社會勞動者,“北大才子賣肉”很正常。經濟發達地區和熱門行業畢竟是少數,其吸納畢業生的能力有限,而相當一部分不被大學生看好的地方和行業,卻對大學生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時,建議建立全國性的就業信息網絡,加強社會需求預測研究和報告,真正爲畢業生提供細緻周到的就業服務。

3。高校:教育改革刻不容緩

(1)畢業生就業情況已成爲衡量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標誌。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之縫誰來填?目前情況下高校得擔此大任。高校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緊密結合。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爲導向,緊密聯繫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專業設置、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2)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大膽嘗試校企聯姻。剛從學校裏出來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外,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結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縮小、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3)高校應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人羣中,有67。01%的人覺得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給就業指導工作重新定位,成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部分,作爲對學生的人生指導,滿足學生對於人生髮展和職業生涯設計的需求,貫穿於大學教育的始終,既彌補以前就業指導的不足,又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加強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XX年,教育部發文要求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逐步由選修課過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課,將其與傳統公共必修課等置於同地位。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新時期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系統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夠爲學生找到適合個體發展的職業目標,而且通過細化過程分解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另外,良好的目標意識促使學生充分利用時間資源進行有益的活動,從而可以減少他們接觸不良信息的機會,這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尤爲重要。在高等院校中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建立完整的就業指導目標、指導內容,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逐步推進在整個大學期間的就業指導,並且在就業指導的同時推進對學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學生對素質教育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

(4)自主創業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改革的一個方向,也給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學習的“第三本護照”是創業能力。重視對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並將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規化、制度化成爲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趨勢。

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通過各種可利用的教育方式來培養創業者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各種創業綜合素質,並最終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創業教育應注重對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使學生由被動的就業觀念轉變爲主動的創業觀念,鼓勵學生將創業作爲自己職業的選擇,並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興趣特長相結合,創造出自己所期望的價值。自主創業是個體在解決就業問題上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形式。XX年江蘇大學成立學生創業學校。武漢大學也宣佈允許學生休學創業,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基金,並組織專家教授編寫創業課教材,在全體本科生中增設“創業課”,教有能力的學生“做老闆”。對畢業生自主創業政策、自主創業的可能性和素質要求、實施途徑及發展趨勢等的研究,對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引導等也是高校應加強研究的課題。

4。大學生:自強自立,努力增強綜合素質,樹立科學就業觀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當代大學生必須有把自己事業與國家進步、社會的發展及人類的文明融爲一體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堅持真理,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並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學生要爭取知識廣博,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創新精神,隨機性、靈活性的思維方式,做到因人、因時、因事而異。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面臨更加激烈社會競爭,能視變化爲機遇,視困難爲坦途,有頑強的自制力,堅定的信念,及對生活充滿期望,充滿熱情。同時,要有良好身體素質,健康欠佳會減弱人才的決策能力,因爲如果要達到目標需要體力與耐力,一個人就可能因體力不支而放棄。除素質外,還需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能力是一個人素質的外在表現,是在社會中直接產生作用的那部分內容,當前社會大學生必須儘可能培養自己,處理信息的能力、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系統看待事物的能力、處理好人與資源的能力、運用技術的能力等。其次,加強社會實踐。大學生可利用假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積累工作經驗。第三,正確就業定位。當前大學生求職擇業應當面對現實,根據市場實際狀況更新觀念,轉換思路,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工作,而不應過分關注工資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實現人生價值。第四,藉助各種渠道,把握就業機會。當前大學生可利於人才交流會、網絡資源等途徑,尋找合適就業崗位,主動大膽把自己真實才幹推銷出去,珍惜和抓住來之不易的就業機會。第五,先就業後擇業。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得已時,大學生應轉變就業觀——先就業後擇業,求職擇業不可再像過去那樣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計較眼前的職業崗位是否理想,那就會失去許多起步的機會,可以在先就業過程中積累工作經驗,使自我價值得到較大的提升,爲以後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礎。

5。用人單位:科學用人,善於成爲伯樂

首先,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改變唯經驗論、唯學歷論,摒棄用人歧視,鼓勵人人都作貢獻,人人競相成才。其次,選人標準要合理。用人單位要根據自身規模、性質、發展狀況、崗位實際,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細化崗位職責,按照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選人標準,確定招聘人員質與量。第三,確定科學招聘程序。要確定招聘考覈的程序,制定考覈內容,在按程序進行考覈後,擇優錄用。

總結

本次調查僅侷限於徐州地區的高校,時間倉促,收集的數據雖不能全部體現中國當今大學生的就業狀況,但是這些數據基本反映了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金融危機使得我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這種情況下調查分析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中探討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方法。緩解和解決大學生就業難不僅需要依賴經濟發展,也離不開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解決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政府、社會、學校、學生自身和企業單位等各個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門、高校、社會、企業,包括畢業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應重視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社會分工。繼續推進就業體制改革,明確國家、高校和勞動人事等政府部門的職責和管理權限。確立學校在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地位及應承擔的權利義務。加快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擺脫目前困境,走上正軌。

就業調查報告 篇12

調研背景:雖然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的問題一向存在,但只有今年,這個問題成爲需要中央領導重點解決的問題。的確,全球金融風暴的愈演愈烈已經是超過半數的企業蒙受損失,畢業生就業的形勢更加不容樂觀。爲了更好的幫忙我校學生解決以後的就業問題,現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進行調查和分析調研思路:參考已有的“大學生就業狀況調研”,我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應對我院應屆畢業生進行分析: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見第2、19、14、25題

2)就業前的準備狀況,見第5題

3)與是否專業對口,見第7題

4)地域意願,見第10、11題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見第16、17、20題

2、畢業生對就業信息的獲取(包括獲取方式和程度兩方面),見第8、9題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見第3、6題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狀況,見第4、15題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含要求學校校,見第21、22題;要求自己,見第23、24、26、12、13題)

透過對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問題的調查,我們期望分析出我院畢業生對就業的選取、認知的程度以及作爲院方應當做什麼樣的工作來幫忙畢業生應對就業問題。

調查分析:

一、熱能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畢業生未來選取的大體方向是考研、就業兩個,共佔72%,其中選取就業的佔51%。個性注意到有9%的同學選取了自主創業,11%的同學選取出國留學。對於選取考研的理由,多數人是因爲研究生畢業能獲得更高的收入、學術深造。擇業觀念方面,82%的同學選取先就業再擇業、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選取考研。25題中,15%的同學堅決不理解最差的機會。

2)就業前的準備狀況:有13%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其餘都沒有明確的目標,甚至沒有思考過。

3)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學以找到工作爲第一目標,對於專業對口性不很關心。

4)地域意願: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其餘依次爲東部沿海、生源地,有11%的同學沒有固定意向。對於地域的選取,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工作待遇和發展機會要大。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性質方面,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是同學們的首選,其他選取比較平均,沒有人選取自主創業。對於首份工資75%同學選取1500--3000,沒有人選取800--1000。

2、信息獲取方面:就信息獲取的程度,對於我校就業政策很瞭解的人佔15%,不關心的佔5%;就信息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取並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透過學校就業網站和網上信息獲取信息的人最多,各佔17%,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就業市場招聘廣告等都有人選取,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0%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有21%的同學認爲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狀況:有52%的同學沒有簽約任何單位,只有6%。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對學校,25%的同學需要職業生涯規劃輔導,30%的'同學需要區域與行業發展形勢報告,只有28%的同學需要就業常識和應聘技巧或求職心理輔導,有37%的同學認爲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好處不大;對自己,不同的同學認爲自己欠缺的素質不同,分佈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質是交流表達潛力、改革創新潛力、解決實際問題潛力。對於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四成認爲需要資金36%認爲需要潛力和經驗。大多同學講畢業生就業不順利的原因歸爲就業人數太多、金融風暴、實踐經驗少。

二、環境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有七成同學選取就業,擇業觀念方面,69%的同學選取先就業再擇業,沒有人願意一步到位,雖然很少有人選取考研,但很多考研的同學渴望更好的教育環境。25題中,八成的同學能夠理解最差的機會。

2)就業前的準備狀況:有21%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

3)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選取各個方面的同學人數很平均。

4)地域意願: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高達61%,其餘依次爲東部沿海、廣州深圳,沒有人願意回到生源地。對於地域的選取,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更好的學習機會,其次則是崗位多元化和工作待遇。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性質方面,國有企業、民樣大型企業是同學們的首選,其次是外企,政府部門、民營單位不被同學們看好。對於首份工資六成同學選取1500--XX,沒有人選取800--1000。

2、信息獲取方面:就信息獲取的程度,對於我校就業政策很瞭解的人佔17%,不關心的佔11%,瞭解比較少的共有74%;就信息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取並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透過網上相關信息獲取信息的人最多,佔19%,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學員就業網站等都有人選取,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5%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72%的同學認爲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而且只有14%的同學認爲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狀況:有81%的同學沒有任何簽約單位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對學校,五成的同學需要區域與行業發展形勢報告,有32%的同學需要就業常識和應聘技巧或求職心理輔導,因而有49%的同學認爲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好處不大;對自己,不同的同學認爲自己欠缺的素質不同,分佈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質是信息收集、彙總、分析、處理潛力,解決實際問題潛力和自我學習提高潛力。對於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五成認爲需要資金五成認爲需要潛力和經驗。大多同學講畢業生就業不順利的原因歸爲在校參加技術鍛鍊機會少、沒有適合自己的崗位、實踐經驗少。

三、建環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畢業生未來選取的大體方向是考研、就業兩個,共佔78%,其中選取就業的要略高一些。個性注意到有10%的同學選取了自主創業。共有43人選取考研,對於選取考研的理由,多數人是因爲緩解就業壓力、學術深造。擇業觀念方面,83%的同學選取先就業再擇業、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選取考研。25題中,九成的同學能夠理解最差的機會。

20xx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

當代大學生面臨着相當嚴峻的就業形勢,零八年的持續經濟危機不僅僅影響了世界各國的經濟,還導致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各校大學生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應對危機我們就應何去何從呢

對此我利用寒假的時間對這個令人煩惱而大家又不得不面臨的問題作了一次深入的調查。

就業調查報告 篇13

摘要:隨着我國物流領域的迅速發展,物流人才出現大量缺口,物流專業也成爲許多大學的新興專業,就業前景似乎一片光明。但大多學校開設此專業都是“第一次吃螃蟹”,並沒有相關經驗,再加上大學物流專業的大量擴招,以及許多非物流專業的畢業生也來物流領域分得一杯羹。種種原因,也許我們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可能沒有想象得那麼容易。接下來本文將從學生、學校、企業三方面分析物流專業的就業問題,然後從問題着手尋求解決辦法。

關鍵字:物流 就業 誤區 解決辦法 20xx年被認爲是“史上最難就業年”,許多熱門專業的大學生還未正式踏出校門,就要面臨“畢業即失業”噩夢的困擾,物流專業就是其中之一。今年的《就業藍皮書》顯示,物流管理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等5個專業,成爲20xx年度就業預警高職高專黃牌專業。根據就業藍皮書,所謂黃牌專業,是除紅牌專業外,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較低,月收入較低且就業滿意度較低的專業。不僅僅在高職高專,物流類專業在大學本科專業中,也早已被列爲就業 “老大難”行列。物流管理在前些年是被廣泛看好的熱門專業,如今卻成了就業難題。是什麼造成了今天這種巨大的轉變,而物流專業學生的出路又在何處呢?

這個暑假,帶着對物流領域的好奇和就業問題的困擾,我對物流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展開調查。首先,我來到北京的國藥物流有限責任公司進行爲期一個月的實習,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同公司人員進行交流,瞭解現在的經濟狀況和物流的發展前景以及企業對對大學生能力要求。同時,我也對物流專業學生進行調查,着重瞭解其對工作的認識以及爲找到理想工作所做的準備。通過對比找出物流專業學生就業問題的癥結所在,糾正我們的學習誤差,明確以後的學習方向,爲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1. 物流專業學生的就業誤區

1.1物流專業早已不再熱門

在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調查中發現有六成學生認爲就業艱難,但相比其他專業僅一成的人認爲物流專業就業是艱難的,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前幾年各種物流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看似物流專業就業機會大大增加,可這些崗位大多爲搬運工、快遞員等勞動密集型工作,對學歷並無太高要求。而且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波及,國內物流企業的路走得並不順暢,其中有不少企業不得不降低人力資源成本,裁員、降薪的消息時有傳出,同時企業招募人才的步伐也大大放緩。可以說物流行業在經歷了前期的盲目樂觀之後,開始放慢發展速度,對人員的需求也不像以前一樣迫切。今年,中外運實行了全球大裁員也爲物流行業敲響了警鐘。另外由電子商務帶動的快遞行業雖然發展迅猛,但需要應對不斷上漲的人工、土地、資金等成本,以及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企業利潤日益微薄。 種種原因導致原本熱門的物流專業早已風光不再,而還處在校園中的學生大多對此知之甚少,危機意識淡薄。

1.2好高騖遠,許多學生仍未認清現狀

在對物流專業的學生擇業觀點進行調查時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物流行業是有一些瞭解的,知道我國的物流行業起步較晚,工資較低,許多崗位的技術含量較低。稍微瞭解物流行業現狀的學生,大多都對工作待遇做了一些讓步。但即使如此,在調查中還是有77%的人偏愛調度管理類的崗位,而像基層的配送、倉管等基層崗位卻鮮少有人問津。而對於起始月薪,還有高達26.6%的人期望在4000元以上。實際上,物流公司很難給應屆畢業生提供如此“優厚”的崗位,對於基礎崗位,相對於抱怨較多,薪酬要求較高的本科生來說,公司更願意聘用那些學歷不高,但吃苦耐勞的專科生甚至是高中生。對於中高層的管理崗位,則有工作經驗的老人或者能力更高的碩士、博士纔是公司所需求的。在這種情況下,物流專業的'本科生畢業生容易陷入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況,前景堪憂。

1.3目標不明確,大多數學生處於就業迷茫

網上的一份抽樣調查顯示,高校畢業生離校前的就業率目前不足60%。其

實與其說是因爲目前的供需矛盾或者說金融危機導致就業困難,不如說是許多大學生處於迷茫狀態而不知道該如何去選擇工作。“不知道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也不知道該如何找工作”這是我身邊不少

同學都有的困惑。在參與調查的同學中,最後一道關於理想工作的主觀題的空白率高達40%,對於作答的同學,有好多明顯是敷衍了事。在我看來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爲大多數被調查者

對自己未來職業沒有很好地規劃,以至於在看但這個問題時無從下筆。不僅如此,被調查的好多學生的目標都很不明確,有不少人即想過考研,又想過就業,還想過創業。如此廣撒網,真的能補到魚嗎?結果可想而知。康德說過:“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所以設立明確的目標纔是當務之急。

2.學校教學誤區

物流管理這個在前些年是被廣泛看好的熱門專業,曾經受到過熱捧。而現如今就業卻不是很理想, 這種“熱門變冷門”現象,一方面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大環境有關,更重要的是與高校自身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密不可分。據瞭解,有些高校爲了緊跟市場需求,追逐商業利益,紛紛跟風開設物流專業,而往往忽視自身的實際辦學條件,導致人才培養水平參差不齊,人才質量難以保證。許多畢業生難以符合企業實際需求,從而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就業問題。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75.6%的學生認爲學校的實踐環節有待提高。重理論輕實踐已是許多大學教育的通病,亟待解決。

3.公司招聘誤區

很多公司現在招聘物流部門的人員,都要求新員工從搬運工、快遞員等基層工作開始做起,這讓很多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又胸懷大志的物流人才感到不滿;而一些企業在招聘物流經理時要求既要物流專業畢業,而年齡又要不超過30歲。事實上,物流工作涉及的部門很多,涉及的業務也很廣,比如物資管理、財務管理、設備設施管理、運輸管理、員工隊伍的管理考覈等,而這些管理經驗都需要物流人員在管理實踐中去體會總結提高,這並不是在短時期內能夠完成的,所以目前企業對物流管理工作的實質性認識存在偏差。

4.解決辦法

雖然物流行業就業問題比較嚴峻,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某個專業接到預警,並不意味着社會不需要這個專業的人才,也不意味着所有相關院校全部存在問題。相反,該專業人才很可能是社會急需的人才,只是社會和行業對人才培養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1校企合作形成人才供應鏈

據統計,目前我國物流職業院校招生人數與人才需求量不成比例,人才缺口達

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對於物流教育來說,高校應該首先充分了解物流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明確培養目標,再根據培養目標來制定教學方案。我國物流業還處於發展階段,目前還是一個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相結合的產業,需要更多的是技能型、操作型人才,而最缺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高校要將培養上述人才作爲教育重點,找好自身定位。此外,物流專業是一個綜合型複雜學科,更多需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高校還應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爲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物流企業工作環境。其中校企合作是個不錯的選擇,“通過實訓最終要達到的目的還是希望學生能夠快速地從‘應屆生’轉變爲物流行業所需要的‘物流人才,實現高校爲行業輸送人才,行業指導高校教育方向的高度統一。

這樣才能學以致用,真正爲企業發展提供源動力。

4.2提升就業能力是關鍵

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雖然迫在眉睫,但對於物流專業的在校生來說想要依靠學校教育改革來解決就業問題顯然不切實際,要想在畢業時找到理想工作,提高自身能力纔是治標之本。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93.3%的人認爲在找工作時個人能力是最重要的,這也說明受調查學生的就業認識是正確的,積極向上的。此外還有不少學生在暑假積極參加實習爲以後工作積累經驗,開學後積極學習考取各種證件。但這其中也存在不少誤區,對於物流專業的學生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提升。

首先,要轉變就業觀念,摒棄“社會精英”情結,從實際出發,樹立大衆化的就業觀點。現在的物流行業緊缺的雖是高端技術人才,但不是剛畢業的學生可以勝任的,我們必須從基層做起,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向高層管理崗位進軍。所以,我們在擇業時不要看不起小公司、基層崗位,而是要腳踏實地,不斷充實自己,這樣才能在以後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穩。

其次,我們要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清晰的規劃。只有明確目標,你才能明確方向,不至於南轅北轍。這個目標必須是現實的,但也不能太容易需要經過你的努力才能達到。

就業調查報告 篇14

一、前言

“就業是民生之本”,關於就業問題一直是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作爲處於“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其就業問題更是社會的焦點。

四年前我國實施了免費師範生政策,以改善我國基礎教育落後的狀況;四年時間瞬間即過,眼下正是首屆免費師範生畢業的時光,其就業情況也備受各界關注,爲此我們進行了首屆免費師範生就業情況的調查,以期對免費師範生的就業情況作較爲客觀的反映,並希望在某些方面提供借鑑和指導意義。

二、調查概況

(一)調查時間:20年6月8日——20年6月12日

(二)調查地點及對象:華中師範大學20級本科師範類畢業生

(三)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法

(四)調查樣本:本次調查採取隨機調查的方式,調查共發放問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48份,問卷有效率96%;女生有效問卷佔總有效問卷的41.7%,男生有效問卷佔總有效問卷的58.3%。

被調查對象涵蓋文史類、理工類。

三、調查結果現象及

(一)就業形勢較爲嚴峻

調查統計顯示(圖一),在所有有效問卷中,有31.3%的畢業生認爲就業形勢嚴峻;52.1%的畢業生認爲就業形勢較爲嚴峻;16.1%的畢業生認爲就業形勢較好。

所以從調查問卷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今年首屆免費師範生就業形勢較爲嚴峻。

經過,筆者認爲造成首屆免費師範生就業形勢較爲嚴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社會因素的影響。

大學生找工作就意味着要走向社會,所以社會的整體就業形勢必然會對免費師範生的就業帶來極大的影響。

自從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社會的整體就業形勢就十分嚴峻,不僅僅是大學生就業困難,城市工人乃至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狀況依然不容樂觀,社會整體出現就業崗位不足現象;並且近些年高校不斷擴招,使得本已嚴峻的就業形勢更是雪上加霜。

其次,免費師範生政策因素。

由於是第一屆免費師範生,國家的免費師範生難免在某些方面還不夠完善、就業保障機制還不夠健全,這些都加劇了免費師範生的就業困難,但相信隨着免費師範生政策的不斷推行,國家的政策會不斷完善,就業機制會不斷健全,這將對緩解免費師範生就業形勢有很大的作用。

再次,免費師範生自身主觀因素。

(1)缺乏求職技巧。

一些師範生的信息來源狹窄,對就業信息的掌控度不夠;並且部分學生在求職時往往表現的不夠自信、過分緊張,缺乏求職禮儀知識、求職簡歷不完備、求職準備不充分等等。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機會總是偏愛於那些有準備的人”,所以每個人求職時都要認真、充分的準備,這樣才能做到處變不驚,才能更好的展現自我;(2)綜合素質欠缺。

很多學生認爲只要自己的成績優秀就可以在畢業後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忽視自己在實踐、與人交流溝通、爲人處事等綜合素質方面的鍛鍊,這肯定會對自己就業帶來極大困難,因爲如今的用人單位不僅僅是看學生的成績如何,更重要的是看一個學生綜合素質。

這點就給我們以很大的啓示:進入大學以後,就不能像中學時代那樣,整體抱着書本死讀,還應注意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大學給我們提供了很多能夠提高我們能力的舞臺,只要自己積極參與,自己的能力就會有很大提高;(3)很多學生認爲既然是免費師範生,最後國家會分配工作,因而會有依賴心理,坐等國家分配,而沒有儘自己做大努力去找工作。

(一)對於自己所籤的學校滿意度比較低

問卷調查顯示(圖二),有62.5%的師範生對自己所籤學校不滿意;25%的學生對所籤學校滿意,而有12.5%的學生認爲無所謂。

所以總的來看,佔絕大多數的學生對自己所籤的學校不滿意。

造成免費師範生對所籤學校不滿意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筆者認爲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以下幾點:

首先,對於工資的期望值過高。

大學生十六年寒窗,爲了讀書可沒少花功夫,沒少吃苦,而且爲了讀書整個家庭也付出的實在太多太多,這爲的是什麼?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也許這話不怎麼對,但也未必不能反映出大多數畢業生的心態。

於是很多的學生一畢業把自己的工資標準定的很高很高,然而理想與現實常常是有差距的,當所籤學校的工資標準不能達到自己的理想標準時,自然會對所籤學校不滿意。

其次,受精英意識作祟。

受傳統“天之驕子”觀念的影響,很多畢業生精英意識強烈,好高騖遠、急功近利思想嚴重,對於基層的工作不屑去做。

所以如果所籤學校不是頂級學校,自然會產生不滿意情緒。

再次,就業理念存在問題。

大學生畢業以後,一般傾向於到沿海或中部發達的大城市工作,對於西部或者是一些中小城鎮一般不願去,認爲這些地區條件落後,去了工資不高不用說,還會失去很多高升的機會,這也是導致對所籤學校滿意度不高的一大原因。

(一)所籤的.學校是省重點、市重點的偏多,中小城鎮或偏遠鄉村的極少

問卷調查顯示(圖三),所籤學校是省重點的佔29.1%,是市重點的佔54.1%,而在中小城鎮或鄉村的只佔16.8%。

通過對比可知,大多數的免費師範生畢業首選簽約學校都是省級或市級重點,而中小城鎮或鄉村學校所佔比重極小。

從這一項調查來看,國家實施免費師範生政策,想要爲城鄉學校供應師資力量,以促進基礎教育的提高這一初衷是沒有獲得圓滿成功的。

至於出現這一狀況的原因,在上面第二個問題就已經做出了,在此就不在贅述。

(一)免費師範生畢業後直接就業的佔絕大多數,毀約考研的佔極少數

根據調查問卷,我們對於免費師範生畢業後的去向進行了分類處理,詳細情況見上表。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得知,免費師範生畢業後,按照合同規定直接就業的佔據了絕大多數,其中在直接就業者中,想要在職讀研的人數又佔很大比重,這說明免費師範生對自己的長遠發展有着深刻的打算。

而準備毀約考脫產研究生或從事其他工作的學生只佔極少數。

通過仔細,筆者認爲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國家政策的影響。

在免費師範生錄取過後,就簽訂了免費師範生協議書,協議書中明確指出“免費師範生畢業後不能報考脫產研究生,並且還要回到生源地所在省份從事中國小教育工作不少於十年,對於違約者要退還所享受的免費教育費用和繳納違約金,並建立不誠信記錄”。

而這筆費用對許多學生和家庭將會是一筆沉重的負擔,並且還可能對自己以後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所以絕大多數的免費師範生選擇按約直接就業。

並且爲了自己的長遠發展,很多的學生都考慮在職讀研。

(2)大學生一般十六年寒窗,常年過着學校生活,對外面的社會生活有着極大的期待,因此想早日踏入社會,檢驗自己所學知識,鍛鍊自己的能力;並且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爲家庭分擔一份責任。

(3)有極少部分的學生選擇違約考研或從事其他工作,這一方面可能由於受當下就業形勢的影響,想要繼續深造,將自己的學歷再提高一個層次,以便以後找一個更好的工作;另一方面有的學生從心底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一種牴觸情緒,認定自己不適合當老師,所以即使是違約,也要選擇做其他工作。

(五)免費師範生畢業後回生源地工作的佔絕大多數,但也有少量學生跨省就業

根據調查顯示,免費師範生畢業後回生源地工作的佔絕大多數,其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幾點:(1)國家免費師範生政策的影響。

免費師範生政策明確規定“免費師範生畢業後一般回生源所在地從事中國小教育”。

根據我同某些畢業生的交流及對各省免費師範生政策的研究,今年有的省區對免費師範生的政策放的較寬,免費師範生可以跨省就業,但是程序相當的複雜;而有的省份就明確規定必須回生源地。

所以政策的規定是決定免費師範生是否能跨省就業的一個重要因素;(2)個人意願。

據調查,大部分的畢業生畢業後主觀上都傾向於回本省就業,這一來是由於語言、習俗的影響;另一方面離家比較近,也可以就近照顧家裏。

而也有部分的免費師範生選擇跨省就業,這可能是由於以下兩點原因:(1)工資標準、工作環境及社會福利條件的影響。

由於各地的發展狀況不同,這就導致了各地的工資標準、工作環境存在着極大差異,總體來說東中部地區工資標準相對較高,西部地區工資標準相對較低,所以部分畢業生比較傾向於到東部或中部工作;(2)婚姻也是影響免費師範生跨省就業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結語

以上就是這次以華中師範大學部分免費師範生畢業生爲實例調查的基本內容。

通過問卷調查取得的資料和所取得的數據,我們可以大致得出首屆免費師範生就業的基本狀況和存在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的解決措施我是這樣看待的:對於國家的政策和一些客觀因素,我們的確是不能左右,也無法左右的,但“機會總是偏愛那種準備的人”,因此作爲免費師範生甚至是所有的大學生都應該從自身做起,好好利用在校時間,一方面學好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另一方面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社團活動,豐富自己的閱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同時還需要培養良好的就業品質,轉變自己的就業觀念。

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不要總是將自己的目標訂的很高很高,如果沒有紮實的基礎,飛得越高只會摔得越慘,要學會做平常人、做平常事、還要擁有平常心。

標籤:調查報告 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