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就業調查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就業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就業調查報告

就業調查報告1

在今年暑假,我對再就業問題進行了調查。由於這幾年的經濟不是很好,導致了一部分企業職工的下崗,然而如何解決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就成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很大的障礙。

在近年來,面對日趨嚴重的國有企業職工下崗現象,政府和社會各界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與支持,下崗職工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國企下崗職工再就業仍然困難重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近日的統計數據就顯示,全國一季度下崗職工再就業率下降,下崗職工再就業遭遇“淡季”。在傳統體制條件下,國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目標就是完成政府的指令性計劃。在此情況下,受利潤最大化法則與嚴格成本約束機制的雙重驅動,消除內部隱性失業、裁減冗員就成爲國有企業走向市場的必然選擇。與此同時,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與知識經濟的迅速興起,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數量與態勢,作爲傳統就業主導的國有企業,不僅不能吸納社會剩餘勞動力,反而向社會釋放大量的閒置勞動力。

只是更爲值得注意的是,隨着農村改革開放的深入,數以萬計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開始離開土地,加入城鎮勞動就業隊伍,成爲國有企業職工就業強有力的競爭者。因此,近年來儘管非國有經濟發展較快,拓寬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的渠道與空間,但在與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競爭過程中,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在年齡、心理承受力、未來期望值等方面均存在諸多不適應之處,從而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空間。

並且在傳統體制條件下,勞動用工的終身制、所有制的差異性等體制缺陷賦予了國有企業職工特有的“身份特權”,由此形成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擇業過程中的“體制心理偏好”,總是期望把自己的擇業活動與國有企業永遠聯繫在一起。這一制度慣性及其由此引發的心理素質缺陷,嚴重阻礙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再就業步伐。伴隨着勞動用工制度的改革與合同制度的日趨完善,傳統體制條件下國有企業職工的思維方式與行爲受到了全方位的衝擊;但由於缺乏社會制度體系與外部環境的有力支持,大多數國有企業職工的就業心理素質存在着明顯的不足。主要表現爲:對勞動用工制度的市場化改革有較強的排斥心理,對日趨嚴重的失業現象缺少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未能及時轉換就業觀念,增強對失業的危機感與適應性,缺少割斷與國有企業聯繫的心理準備,從而阻礙了國有企業職工正常的角色轉換過程。在廣大國有企業職工中存在着明顯的職業評價偏見與不合理的就業傾向。要解決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就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領導要重視,開展耐心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再就業服務中心建設的可靠食品保證;

2。促進再就業政策進一步落實;

3。再就業培訓力度進一步加大。爲加大再就業培訓力度,引進市場機制,調動縣全社會教育、培訓下崗職工、失業人員的積極性。

4。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難點有所突破。在擴大社會保險參統面方面,採取了四項措施:一是政策調整到位,宣傳到位;二是通過區縣把目標分解到各基層單位;三是抓住配套環節,加大執法力度;四是抓住關鍵環節,進行重點突破。在工作中,勞動部門一方面注意加快社會保險的社會化進程,解脫企業的負擔;另一方面結合當前多元化就業的新情況,研究制定個體經濟組織、非正規就業和存檔人員參加社會保險的暫行辦法,解決了這一羣體參加社會保險的問題。然而也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外部經濟環境的不容樂觀,部分企業領導對建立再就業服務中心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對下崗職工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後重新就業信心不足,在這方面的開拓意識不夠,存在“等靠要”思想;部分下崗職工擇業、就業觀念和用人觀念仍存在誤區,一些下崗職工怕與企業斷絕關係,不願離開處於困境的國有企業;一些用人單位歧視下崗職工,不願招用下崗職工或故意提高招聘條件,壓低下崗職工報酬;用人單位用工不規範,下崗職工與新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勞動關係理不順,市場就業機制不好建立,但由於缺少處罰措施,解決的難度很大;社會保險體系還不健全,一方面,目前只在企業建立了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制度和實行了大病醫療費用社會統籌、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尚未實行;另一方面,社會保險尚未覆蓋所有城鎮勞動者。

總之,再就業問題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解決的,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而我們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的發展,不讓自己被激烈的社會競爭所淘汰。而在這過程中就要靠我們自己去學習書本外的東西來增強我們的能力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

就業調查報告2

一、調研的基本情況

(一) 調研目的

根據《供熱通風與空調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的研究》課題工作安排,我們於3 月 - 12 月,分地區、分專題展開建築企業技術現狀與人才需求調研以及全國部分建築類高職高專院校辦學狀況調研。本次調研的主要目的是:

(1)調研全國部分省市建築企業現狀及發展規劃;

(2)掌握各類建築企業技術現狀及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3)瞭解建築企業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情況及就業崗位;

(4)高職高專層次的學生就業的主要崗位及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要求;

(5)目前建築企業採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的管理模式。

(二)調研安排

調研以實地考察及問卷調查相結合,共調研建築企業十餘家,高職高專院校 11 所,發出問卷調查表數 30 份,收回調查表 15 份。

二、建築企業技術現狀調查

(一)建築企業基本情況調查

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十五期間,遼寧省共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787 億元,比九五期間增長了 189%;房地產開發建設投資2194.4 億元,竣工各類商品房建築面積 10921 萬平方米,分別比九五期間增長了 147%和 27.6%。十五期間,全省建築業總產值 5338.6 億元,建築業增加值 1707.2 億元,分別比九五期間增長了 128.5%和 77.6%。根據《遼寧省建設事業十一五規劃》,十一五全省建築業總產值將達到 11443 億元,同比增長 114.3%;建築業增加值將達到 3149 億元,同比增長 84.5%。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前啓後的重要歷史階段,遼寧建築業的發展面臨着新的機遇和挑戰,也對遼寧省的建築類高等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遼寧省建設行業共有企事業單位 1.6 萬家,從業人員 154.4萬人,其中專業技術管理人員 38.6 萬人,生產一線急需補充大批專業技術與管理人才,按照遼寧省建設教育十一五規劃的要求,對建築類高職畢業生的需求量達 6 萬人,伴隨着建築行業企業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全面推進建築四節(節能、節水、節地、節材)一環保的迫切要求,對建築類高職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建築類高職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規格和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快專業建設與改革,適應遼寧省建築行業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

(二)建築企業的企業領導、管理人員學歷結構調查

1.被調研建築企業的企業領導、管理人員學歷結構

分析:領導層學歷結構:以本科及以上學歷爲主,特別是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本科學歷人員比例較高,大專學歷也有相當的比例,但總體仍以本科學歷爲主。

中層於部學歷結構中:以大專學歷爲主,但本科和中專學歷人員也佔有一定比例,其中,中專學歷的中層幹部通常是早期畢業中專生。

基層幹部學歷結構中:以中專學歷爲主,大專學歷也佔到了相當的比例,本科學歷相對較少,大專、本科學歷的基層幹部中大部分是近幾年就業的畢業生。由此可見,企業領導、管理人員目前總體上以大專學歷爲主,因此,提高大專層次工程技術與管理人員的水平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三)建築企業各專業領域工程技術人員構成

分析:從企業目前各專業領域技術人員數量可以看出,建築工程專業人員較多,裝飾工程、工程造價、暖通空調專業的技術人員基本相同。這一方面說明建築工程專業崗位需求量較大。而道橋專業人員數量相對較少,則與企業經營側重點有關。

(1)從職稱結構看,基本上以中初級職稱爲主,高級職稱比例較低。其中,道路橋樑專業的中級職稱較高,而高級職稱幾乎很少。

(2)從學歷結構看,以中專學歷人數爲主,大專學歷人數次之,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數比例也不低,其中的原因是近年來二級建築企業的快速發展招收有較多的大專及本科畢業生。

(3)從年齡結構看,30~50 歲所佔比例較大,30 歲以下人員次之,50 歲以上人員比例較低。

三、建築企業人才需求情況預測

分析:

(1)統計結果表明:建築工程專業(以前稱之爲工民建專業)人才需求量很大,在所統計企業中需求量平均爲 60 人,暖通空調專業平均爲 15 人,造價專業平均爲 6.4 人;建築裝飾專業平均爲 4.4 人;其他專業也有少量需求。

(2)人才就業崗位均爲一線技術與管理工作:如土建施工員、質檢員、預算員等,還有相當企業要求崗位爲工長和項目經理,企業崗位空缺可見一斑。

(3)企業對人才學歷的需求是:必須具備專科以上的學歷層次,但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天津等地的企業多數要求本科學歷,對研究生學歷也有少量需求,而其他地區的建築企業主要需求人才的學歷層次是大專及本科層次,尤其是高職畢業生。

四、建築類專業知識、能力調查分析

(一)土建類專業知識結構

通過調查表的彙總和統計分析表明,80%以上的人認爲建築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理論知識有:建築材料、安裝施工技術、管理原理、建築工程項目管理、建築工程預算、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程造價控制、建築識圖與房屋構造、合同管理與工程索賠。其中,90%以上的人認爲建築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知識有:建築施工技術、管理原理、建築工程項目管理、建築工程預算、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程造價控制、合同管理與工程索賠。從上述七個方面應具備的專業知識來看,要求該類專業的畢業生應該在懂技術、會管理、能編預算和控制工程造價、熟悉合同管理的基礎上,完成建設工程投標工作,在市場競爭中獲取工程項目。

(二)建築類專業人才的能力結構

根據調查表統計分析,認爲建築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能力的百分比。

通過調查表的彙總和統計分析表明,80%以上的人認爲建築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有:社交與語言表達能力、工作協調能力、擬定合同能力、合同談判能力、合同糾紛處理能力、組織施工能力、工程成本分析能力、編制施工方案能力、微機應用能力、預算編制能力、投標策劃能力、工程索賠能力、檔案管理能力。

其中,90%以上的人認爲建築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有:社交與語言表達能力、工作協調能力、擬定合同能力、合同談判能力、組織施工能力、工程成本分析能力、微機應用能力。

從 90%以上的人認爲應具備的專業能力分析,與人打交道的能力佔了 5項;合同方面的能力佔了 2 項,也顯得很重要。另外,作爲現代管理的必備工具的使用,微機應用能力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因此,我們在制定培養方案時,應該重視社會人文學科方面的課程,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來培養學生與人打交道的能力。

五、調研綜述

(一)建築企業現狀及人才需求預測方面

1.企業技術與管理人員的學歷水平普遍偏低,企業領導、管理人員總體以大專學歷爲主,技術人員總體以中專學歷爲主,職稱結構以初職爲主,而年齡結構中,各年齡段人員分佈總體比較合理,只有少數企業集中在30 歲以下年齡段。

就業調查報告3

摘要:爲了適應全省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實現中原經濟區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進一步加強專業建設,制定更爲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我們對目前河南地區裝潢藝術設計人才的社會需求狀況進行了調研。

關鍵詞:裝潢;藝術設計;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

一、調查任務和目的

通過調研和收集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社會人才需求狀況的信息,瞭解社會、行業以及企業對裝潢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的變化趨勢,爲裝潢藝術設計專業的招生規模、學生就業指導提供信息,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教學計劃和課程大綱的修訂、教學的改革提供依據和幫助。本次調查突出對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平面設計方向的需求進行調查。

調查對象包括廣告公司、印刷製版公司、設計室、報社、圖書出版行業、影樓、噴繪製圖公司、電子出版社等。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往屆畢業生用人單位的領導、人事管理部門和生產技術人員,以及往屆畢業生。

二、社會需求分析

“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基本要求。隨着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新的產品不斷涌現。近年來,廣告行業持續升溫,藝術設計專業漸已成爲新興的熱門行業,專業設計人才偏少。市場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都需要廣告策劃、產品包裝等裝潢設計人才。

長期以來,廣告行業魚龍混雜,從業人員良莠不齊,正規廣告公司人才市場佔有份額相對較小。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使人們對藝術審美理念正發生着改變。隨着近年來國家的宏觀調控及廣告行業一系列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出臺,藝術設計行業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批規模小設計水平低的公司將被重組兼併。個性化、時尚化、正規化、專業化的藝術設計公司正逐漸佔領市場的主流陣地。因此,迫切需要大批具有系統專業知識和先進設計理念的藝術設計人員,這在客觀上爲高等職業教育藝術設計專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三、調查結果

(一)市場概況

據20xx年年底的統計,我國廣告從業人員共有170.9萬人,其中管理人員16.2萬人,佔9.47%,業務人員80.8萬人,佔47.27%,其他人員是73.9萬人,佔43.23%。按照地區來看,廣告從業人員82%集中在中、東部,中部地區27.29%,沿海地區含北京佔到54.70%,而西部地區十省市從業人員僅佔全國的18.01%。按企業性質來說,個體私營企業的從業人員相對集中,佔42.77%,國有企業從業人員佔11.72%,國有事業單位佔11.26%,集體企業佔11.23%,集體事業佔1.27%,個體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佔1.21%,聯營企業佔1.21%,其他單位佔19.33%。

(二)職業狀況

在廣告公司,大多數都是從事於平面設計工作,很少涉及到立體空間設計。但對技術含量的要求並沒有降低。現在的廣告公司,很多都涉及到地產策劃及品牌推廣,而平面設計又是產品推廣的重要表現形式。如何在鋪天蓋地的報紙廣告中,使自己所做的平面廣告在幾秒之間抓住讀者的眼球,對平面設計人員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然而,目前我國廣告從業人員專業化程度不高,知識面不廣,外語水平較低,服務意識薄弱,溝通能力和創造能力不強,法制觀念淡漠,還存在結構不合理、分佈不平衡的矛盾,急需與之配套的專業在職培訓和知識更新。

(三)就業領域

裝潢設計專業畢業生分佈在廣告公司、印刷製版公司、設計室、報社、圖書出版行業、影樓、噴繪製圖公司、電子出版社等相關領域,以及IT行業中美術設計、頁面開發製作、界面設計、電子商務等當今熱門的行業。

(四)薪酬水平

廣告公司的平面設計人員的待遇還是十分可觀的,前提是你必須能源源不斷地提供足以打動人心的創意。一般設計人員的工資在3500—4500元之間;高級設計師工資在5000—7000元之間;美術指導的工資在7000—9000元之間。

(五)專業要求

(1)強烈敏銳的感受能力;(2)發明創造的能力;(3)對作品的美學鑑定能力;(4)對設計構想的表達能力;(5)具備全面的專業技能,需要掌握的軟件:熟練操作Coreldraw 或 Illustrator;圖像照片處理軟件:Photoshop;大量文字排版軟件:Pagemaker;方正排版等等。

四、調查結論

通過上述調查與分析,我們總結認爲:平面設計分類及就業崗位目前常見的平面設計項目,可以歸納爲十大類:網頁設計、包裝設計、DM廣告設計、海報設計、平面媒體廣告設計、POP廣告設計、樣本設計、書籍設計、刊物設計、VI設計。

本專業在校生,要掌握現代平面廣告設計理念與電腦藝術創作的技能,熟悉經濟、文化和藝術等相關學科知識,瞭解中外平面藝術設計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現代廣告策劃、創意、製作和發佈的能力,具備市場分析、策劃和組織大型活動的能力,以及設計公司經營管理的知識和技能,爲中外企業進行形象策劃。能自主創業。從藝術素質來講,通過藝術設計思維能力的培養、藝術設計方法和設計技能的基礎訓練,具備本專業設計創新的基本素質,這一點對在市場上的發展尤爲重要。還要建立市場營銷觀念,具有分析和解決具體操作問題的基本能力;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以及協調的基本能力;熟練掌握運用電腦能從事專業藝術設計工作,具備與裝潢藝術設計相關行業實施和經營管理等能力。

根據近年來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就業情況分析和省內相關學校調查顯示,平面設計專業畢業生可在廣告公司、印刷製版公司、設計室、報社、圖書出版行業、影樓、噴繪製圖公司、電子出版社等單位工作,因此,裝潢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就業前景非常廣闊。

五、建議

1.裝潢藝術設計是集功能、藝術與技術於一體,涉及藝術和科學兩大領域的許多學科內容,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教育內容體系。如何能培養出知識面寬,綜合素質強,具有整體思維能力的裝飾藝術設計人才,是制定專業建設計劃思考的重點。

2.建設以室內設計爲依託,側重於建築內環境設計、展覽展示設計和模型設計與製作的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打造本校裝潢藝術設計專業的獨特辦學特色。

3.設計教育中不能只滿足於設計方法和技藝的傳授,在藝術和設計之中,創造是設計的靈魂。在課程建設和教學上,要樹立以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方法、解放學生的創造力爲主線的設計教育思想。

4.結合裝潢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提高職業院校裝潢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水平,應根據社會市場的需要,以培養應用型職業技術人才爲主。並以此爲目標,探索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規律,師資結構、教材系列和與其相對應的實訓基地。

所以,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不僅要重視藝術表現,還要重視務實性設計;在對以往所學知識主動的認知與貫通的前提下,加強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實踐創新的能力。總之,通過廣泛的社會調研、與企業的交流和討論,我們強烈感受到社會對藝術設計類應用型人才的強烈需求,看到目前的職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與市場所需求的人才之間還存在不相適應的方面。裝潢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不僅勢在必行,而且非常迫切。

就業調查報告4

高校擴招的政策使大學生的人數飆漲,同時也對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形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就業難早已成爲一個不爭的事實。“畢業就失業”似乎也已經成爲大學生的普遍心理。

對每個大學生來說,及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奮鬥目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中處於不敗之地。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我們展開了關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問卷。

調查對象:

調查者都是在校大學生,其中專科學校的學生佔64%。

專業有:

傳媒(新聞、文祕)

語言類(商務英語、應用英語、日語、德語)

經濟類(國際貿易、市場營銷、電子商務、信息管理、會計)

設計類(建築設計、動畫設計)

技術類(計算機科學技術、園林工程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

管理類(旅遊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社會工作

調查形式:

調查問卷共104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回收率高達96%,調查文件採用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和主觀題三種方式來設計問卷。

調查數據分析:

高校畢業生是人才市場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資源,近年,隨着高校大規模的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上升,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畢業生就業問題。而事實上,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渠道,企業的用人標準、企業人才的選擇條件沒有在有效的時間的傳遞給大學生,大學生的培養缺乏市場導向。這使大學生就業時缺乏足夠信息,從而產生就業盲目性。

調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學生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學校就業指導,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瞭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通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係;爲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大學生儘快認識自我,學校爲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爲同學們在今後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

調查結論及建議:

一.大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的比較少

在調查中瞭解到,大學生對就業信息的關注還是比較少的,只有24%的同學表示一直在關注就業信息,而71%的同學只是偶爾關注,在看到時留意下。而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爲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同學們大都表示對未來的工作有擔心,但在實際生活中卻缺少了這種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現。

二.大學生個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認識不足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情商、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能力、個人的生理情況等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

通過對部分用人單位的瞭解,發現社會所需要的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綜合素質應該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講誠信,善於協調、容易與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基本的法律法規知識。

調查顯示,有60%的大學生認爲造成就業難的狀況,除了社會壓力大,企業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問題還是在於自身的工作經驗的缺乏,缺少實戰經驗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現爲相對缺乏社會實際工作經驗,缺乏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缺乏艱苦創業精神,在與人合作與溝通方面存在着障礙。在調查中發現,有57%的同學認爲自我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關係是自己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難題。

職業生涯目標是指可預想到的、有一定實現可能的目標。而職業目標的選擇並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據自我實際,這就要求我們要對自己有所瞭解。通過個人分析認識自己,估計自己的能力,確認自己的性格,發現自己的興趣,明確自己的優勢,衡量自己的差距,並以此來開發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調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興趣、職業傾向都缺乏深度瞭解,自然對職業生涯目標是模糊的。

三.大學生的就業觀念,職業期望狀況

影響職業期望因素大致可分爲三個方面,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地理位置與單位性質、社會經濟因素),內在價值因素(是否能發揮自己的才能、自己的理想),外在價值因素(家庭的經濟條件、薪水和福利、)。在調查中,被調查者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單位性質、自己的理想、家庭的經濟條件、父母的決定、社會經濟因素、是否能發揮自己的才能,按自身在選擇工作時所起作用從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職業選擇會考慮的首要因素的選擇情況,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單位性質和父母的決定爲同學們所所首先考慮下的,接下來是自己的理想、是否能發揮自己的才能、家庭的經濟條件、社會經濟因素,男女生沒有顯著的差異。

據調查發現,以往的學生對自己就業後工作的要求,無論是單位性質反面還是薪資方面,要求都比較高,但現在的就業形勢似乎不允許初出茅廬的學生有挑工作的機會了,大學生們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大部分同學都表示可以接受“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對於以後將從事非專業的工作,有61%的同學都表示可以接受,看招聘單位給出的工資待遇和發展前景。但在就業公司選擇時,有58%的同學希望可以再外資企業和政府部門工作,對那些民資企業只有極少部分的同學表示會考慮,這也是大學生好高騖遠的表現,似乎也有點不切實際。

幾點意見:

(1)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儘快完善就業指導體系

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的工作同等重要。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屬於就業匹配的促進措施。其核心在解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並根據這些信息接受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決策。在借鑑國外經驗的基礎上,高等院校應通過改革傳統的管理體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質和職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爲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服務和就業幫助。具體措施包括建立大學生就業信息系統,並與全國勞動力市場信息系統聯網,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建立職業指導機構,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估、職業開發以及制定工作尋找戰略,爲學生提供充分的信息與指導服務;建立職業指導課程,列入學校教育課程內容和教學計劃,實施在校學生的就業指導與實習政策等等。

(2)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

首先大學畢業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當前全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除了表現在就業需求與勞動力供給的矛盾外,城鎮和農村就業問題同時出現,新生勞動力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相互交織,這爲大學生就業增加了困難。因此大學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業不就”的思想,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基層去謀求發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其次轉變到靈活就業,先就業、後擇業的動態就業上來,轉變到行行出狀元,“幹一行、愛一行、幹好一行”的敬業觀念上來。最後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尋找與自身條件相適應的、適合於自己的用人單位。畢業生應當給自己做出一個正確的評價,自我評價要全面、客觀,既要看到長處的一面,又要看到短處的一面,既要對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質進行具體的評價,又要對其他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既要考慮全面的整體因素,又要考慮到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重點因素。

(三)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間也可以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社團的下鄉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可以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職,提前適應社會生活,瞭解現在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積累一些社會經驗,豐富自己的閱歷。這些都是將來找工作的資本。

就業調查報告5

隨着近年各大高校擴招,全國總體就業壓力嚴峻,畢業生就業壓力前所未有,暑期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對每個大學生來說,及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奮鬥目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中處於不敗之地。

調查目的:一是對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二是通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係;三是幫助大學生儘快認識自我,學校爲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

調查形式:於20xx年3月至4月,隨機抽取廣州地區14所大學(包括本科學校和專科學校四個年級)的705位學生進行調查,其中男生佔46.8%,女生佔53.2%。調查問卷回收率100%,有效問卷668張,有效率94.8%。使用 SPSS1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統計圖表用EXCEL來繪製。

調查內容:廣州市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對自我的認識程度、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職業期望狀況四個方面。調查結果如下:

一、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

學生對本專業的滿意與否主要取決於能否擇己所愛,該專業能否在將來幫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歡的工作。調查發現(如下圖),有21.0%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較滿意,有66.6%的大學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學生比較不滿意,有2.4%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非常不滿意,各專業的滿意程度沒有顯著差異。

對專業不滿意的直接表現是對本專業的學習動力不足或畢業後不願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行業。大學聯考填報志願時對專業的瞭解與自身瞭解的缺乏,可能是導致只有21.0%的學生對所學專業持滿意態度的原因之一。因爲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對五花八門的專業的不瞭解,抱有神祕感,從而選了一個自己以後不喜歡的專業。另外,個人興趣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個同學對考古學很有興趣,但社會需求相對比較少,此時可能會產生心理衝突,也許選了一個自己並不感興趣的但賺錢的專業,夢想與現實出現落差,從而對所學專業不滿意。而專業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職業取向,如果對本專業不滿意或態度模糊,勢必會影響自身潛能的開發,以及今後的擇業。

二、對自我認識程度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情商、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能力、個人的生理情況等七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調查中發現(如下圖),只有6.7%的被調查者對自己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而52.3%的被調查者對自己的各面能力,興趣等持含糊態度,41.0%的被調查者完全不瞭解自己;而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自我認識沒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較多的大學生未能很好地關注自身特點,發現自身問題,促進自身發展。那麼,這裏便牽涉到了大學生就業生涯目標的問題。

職業生涯目標是指可預想到的、有一定實現可能的目標。而職業目標的選擇並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據自我實際,這就要求我們要對自己有所瞭解。通過個人分析認識自己,估計自己的能力,確認自己的性格,發現自己的興趣,明確自己的優勢,衡量自己的差距,並以此來開發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調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興趣、職業傾向都缺乏深度瞭解,自然對職業生涯目標是模糊的。

三、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

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爲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在調查中發現,只有14.5%的被調查者對當前的'就業狀況有比較清楚的瞭解。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沒顯著性差異,而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就有顯著性差異,冷門專業的學生比熱門專業的學生更加關注就業前景。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校園裏,舒適、閒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絕對經濟支持,使很多大學生忘卻或暫時忘卻了就業壓力帶來的緊張感,很少去接觸外面的世界。有些學生的確是每天都只是讀書,缺乏對就業的準確和認識。另一方面,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調查中,發現有73.5%的學生認爲目前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需要更詳細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四、職業期望狀況

影響職業期望因素大致可分爲三個方面,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城市位置與社會地位),內在價值因素(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外在價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調查中,被調查者將薪水高低、發展空間、城市位置、興趣愛好、社會地位按自身在選擇工作時所起作用從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職業選擇會考慮的首要因素的選擇情況(見下圖),發展空間、興趣愛好成了大多數被調查者的首選,接下來依次纔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會地位,男女生沒有顯著的差異。在調查中還發現被調查者中有83.3%的被試認爲“前途”比“錢途”更爲重要,60.3%的被試願意充當“雞頭”也不願意當“鳳尾”。以上結果表明,多數大學生更注重工作的內在價值。

從上述四個方面的分析表明廣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呈現一下特點:(一)多數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較低;(二)廣州市大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規劃還比較模糊,自我認識不夠,絕大多數人沒有明確目標;(三)廣州市大學生對社會人才的需求瞭解甚少,另外,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不足,學生了解就業相關信息的渠道較少;(四)廣州市大學生的職業期望更注重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因此,我們認爲,根據上述特點,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大學生應該及早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爲未來做好充分準備。

就業調查報告6

摘要:隨着我國物流領域的迅速發展,物流人才出現大量缺口,物流專業也成爲許多大學的新興專業,就業前景似乎一片光明。但大多學校開設此專業都是“第一次吃螃蟹”,並沒有相關經驗,再加上大學物流專業的大量擴招,以及許多非物流專業的畢業生也來物流領域分得一杯羹。種種原因,也許我們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可能沒有想象得那麼容易。接下來本文將從學生、學校、企業三方面分析物流專業的就業問題,然後從問題着手尋求解決辦法。

關鍵字:物流 就業 誤區 解決辦法 20xx年被認爲是“史上最難就業年”,許多熱門專業的大學生還未正式踏出校門,就要面臨“畢業即失業”噩夢的困擾,物流專業就是其中之一。今年的《就業藍皮書》顯示,物流管理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等5個專業,成爲20xx年度就業預警高職高專黃牌專業。根據就業藍皮書,所謂黃牌專業,是除紅牌專業外,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較低,月收入較低且就業滿意度較低的專業。不僅僅在高職高專,物流類專業在大學本科專業中,也早已被列爲就業 “老大難”行列。物流管理在前些年是被廣泛看好的熱門專業,如今卻成了就業難題。是什麼造成了今天這種巨大的轉變,而物流專業學生的出路又在何處呢?

這個暑假,帶着對物流領域的好奇和就業問題的困擾,我對物流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展開調查。首先,我來到北京的國藥物流有限責任公司進行爲期一個月的實習,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同公司人員進行交流,瞭解現在的經濟狀況和物流的發展前景以及企業對對大學生能力要求。同時,我也對物流專業學生進行調查,着重瞭解其對工作的認識以及爲找到理想工作所做的準備。通過對比找出物流專業學生就業問題的癥結所在,糾正我們的學習誤差,明確以後的學習方向,爲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1. 物流專業學生的就業誤區

1.1物流專業早已不再熱門

在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調查中發現有六成學生認爲就業艱難,但相比其他專業僅一成的人認爲物流專業就業是艱難的,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前幾年各種物流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看似物流專業就業機會大大增加,可這些崗位大多爲搬運工、快遞員等勞動密集型工作,對學歷並無太高要求。而且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波及,國內物流企業的路走得並不順暢,其中有不少企業不得不降低人力資源成本,裁員、降薪的消息時有傳出,同時企業招募人才的步伐也大大放緩。可以說物流行業在經歷了前期的盲目樂觀之後,開始放慢發展速度,對人員的需求也不像以前一樣迫切。今年,中外運實行了全球大裁員也爲物流行業敲響了警鐘。另外由電子商務帶動的快遞行業雖然發展迅猛,但需要應對不斷上漲的人工、土地、資金等成本,以及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企業利潤日益微薄。 種種原因導致原本熱門的物流專業早已風光不再,而還處在校園中的學生大多對此知之甚少,危機意識淡薄。

1.2好高騖遠,許多學生仍未認清現狀

在對物流專業的學生擇業觀點進行調查時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物流行業是有一些瞭解的,知道我國的物流行業起步較晚,工資較低,許多崗位的技術含量較低。稍微瞭解物流行業現狀的學生,大多都對工作待遇做了一些讓步。但即使如此,在調查中還是有77%的人偏愛調度管理類的崗位,而像基層的配送、倉管等基層崗位卻鮮少有人問津。而對於起始月薪,還有高達26.6%的人期望在4000元以上。實際上,物流公司很難給應屆畢業生提供如此“優厚”的崗位,對於基礎崗位,相對於抱怨較多,薪酬要求較高的本科生來說,公司更願意聘用那些學歷不高,但吃苦耐勞的專科生甚至是高中生。對於中高層的管理崗位,則有工作經驗的老人或者能力更高的碩士、博士纔是公司所需求的。在這種情況下,物流專業的本科生畢業生容易陷入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況,前景堪憂。

1.3目標不明確,大多數學生處於就業迷茫

網上的一份抽樣調查顯示,高校畢業生離校前的就業率目前不足60%。其

實與其說是因爲目前的供需矛盾或者說金融危機導致就業困難,不如說是許多大學生處於迷茫狀態而不知道該如何去選擇工作。“不知道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也不知道該如何找工作”這是我身邊不少

同學都有的困惑。在參與調查的同學中,最後一道關於理想工作的主觀題的空白率高達40%,對於作答的同學,有好多明顯是敷衍了事。在我看來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爲大多數被調查者

對自己未來職業沒有很好地規劃,以至於在看但這個問題時無從下筆。不僅如此,被調查的好多學生的目標都很不明確,有不少人即想過考研,又想過就業,還想過創業。如此廣撒網,真的能補到魚嗎?結果可想而知。康德說過:“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所以設立明確的目標纔是當務之急。

2.學校教學誤區

物流管理這個在前些年是被廣泛看好的熱門專業,曾經受到過熱捧。而現如今就業卻不是很理想, 這種“熱門變冷門”現象,一方面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大環境有關,更重要的是與高校自身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密不可分。據瞭解,有些高校爲了緊跟市場需求,追逐商業利益,紛紛跟風開設物流專業,而往往忽視自身的實際辦學條件,導致人才培養水平參差不齊,人才質量難以保證。許多畢業生難以符合企業實際需求,從而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就業問題。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75.6%的學生認爲學校的實踐環節有待提高。重理論輕實踐已是許多大學教育的通病,亟待解決。

3.公司招聘誤區

很多公司現在招聘物流部門的人員,都要求新員工從搬運工、快遞員等基層工作開始做起,這讓很多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又胸懷大志的物流人才感到不滿;而一些企業在招聘物流經理時要求既要物流專業畢業,而年齡又要不超過30歲。事實上,物流工作涉及的部門很多,涉及的業務也很廣,比如物資管理、財務管理、設備設施管理、運輸管理、員工隊伍的管理考覈等,而這些管理經驗都需要物流人員在管理實踐中去體會總結提高,這並不是在短時期內能夠完成的,所以目前企業對物流管理工作的實質性認識存在偏差。

4.解決辦法

雖然物流行業就業問題比較嚴峻,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某個專業接到預警,並不意味着社會不需要這個專業的人才,也不意味着所有相關院校全部存在問題。相反,該專業人才很可能是社會急需的人才,只是社會和行業對人才培養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1校企合作形成人才供應鏈

據統計,目前我國物流職業院校招生人數與人才需求量不成比例,人才缺口達

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對於物流教育來說,高校應該首先充分了解物流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明確培養目標,再根據培養目標來制定教學方案。我國物流業還處於發展階段,目前還是一個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相結合的產業,需要更多的是技能型、操作型人才,而最缺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高校要將培養上述人才作爲教育重點,找好自身定位。此外,物流專業是一個綜合型複雜學科,更多需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高校還應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爲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物流企業工作環境。其中校企合作是個不錯的選擇,“通過實訓最終要達到的目的還是希望學生能夠快速地從‘應屆生’轉變爲物流行業所需要的‘物流人才,實現高校爲行業輸送人才,行業指導高校教育方向的高度統一。

這樣才能學以致用,真正爲企業發展提供源動力。

4.2提升就業能力是關鍵

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雖然迫在眉睫,但對於物流專業的在校生來說想要依靠學校教育改革來解決就業問題顯然不切實際,要想在畢業時找到理想工作,提高自身能力纔是治標之本。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93.3%的人認爲在找工作時個人能力是最重要的,這也說明受調查學生的就業認識是正確的,積極向上的。此外還有不少學生在暑假積極參加實習爲以後工作積累經驗,開學後積極學習考取各種證件。但這其中也存在不少誤區,對於物流專業的學生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提升。

首先,要轉變就業觀念,摒棄“社會精英”情結,從實際出發,樹立大衆化的就業觀點。現在的物流行業緊缺的雖是高端技術人才,但不是剛畢業的學生可以勝任的,我們必須從基層做起,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向高層管理崗位進軍。所以,我們在擇業時不要看不起小公司、基層崗位,而是要腳踏實地,不斷充實自己,這樣才能在以後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穩。

其次,我們要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清晰的規劃。只有明確目標,你才能明確方向,不至於南轅北轍。這個目標必須是現實的,但也不能太容易需要經過你的努力才能達到。

就業調查報告7

一、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

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無論在專業理論的廣度,還是在專業技能的多樣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預見性。面向當今社會,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是專業建設的首要目標和前提,是專業得以發展的動力。把握社會需求狀況,一方面要進行需求調查,另一方面還要進行需求預測,這樣纔會有的放矢,依社會發展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計劃,爲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做好前期準備。提升環境品質的需求已是當代社會,更是未來社會追求的目標。目前,我國環境藝術方面建設的層面主要是在室內設計和裝飾、裝修等內容上,裝飾藝術教育也側重於此。但隨着時代發展,裝飾藝術設計的內容將大大擴展,涉及的範圍也將更加廣闊,展望未來,培養新時代需要的設計人才是裝飾藝術設計教育的目標。

2.系統性。裝飾藝術設計是一項極其綜合的系統性行爲,包含着與之相關的若干子系統。它集功能、藝術與技術於一體,涉及藝術和科學兩大領域的許多學科內容,具有多學科交叉、滲透、融合的特點。系統性特點和要求,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教育內容體系。如何能培養出知識面寬,綜合素質強,具有整體思維能力的裝飾藝術設計人才,是制定專業建設計劃思考的重點。

3.特色性。這裏所談及的“特色”是指辦學特色。就裝飾藝術設計專業建設而言,不同性質、基礎的學校都有各自發展方向和目標。從行業發展和管理的角度看,高等職業的助學院校在學生擁有兩年專業基礎的前提下,建設以室內設計爲依託,側重於建築內環境設計、展覽展示設計和模型設計與製作的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構成開辦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的獨特辦學特色。

4.創造性。創造是設計的靈魂。裝飾藝術設計是創造對人的生活環境進行規劃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設計教育中不能只滿足於設計方法和技藝的傳授,在藝術和設計之中,創造是它的主要特徵,也是生命活力之所在。在課程建設和教學上,要充分強調創造性的特點,樹立以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方法、解放學生的創造力爲主線的設計教育思想。

5.適應性。在裝飾藝術設計方面,它所涉及的範圍應該遠比現在廣泛的多,對知識面、知識結構的要求將更高,它需要有相應的能力來適應並擔負起這樣的社會角色和責任。社會的需求就是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和方向。面對未來的人才市場,要求具備較強的適應性,這種適應性來自紮實的基礎知識和較廣的專業知識面。抓住裝飾藝術設計涉及面廣,要求設計者適應性強這樣的特點,高職院校及助學院校在制定教學內容和培養計劃時要充分認識這一點,結合其專業的特點制定有效可行的教學計劃。

結合裝飾藝術專業的特點,提高職業院校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水平,應根據社會市場的需要,以培養應用型職業技術人才爲主。並以此爲目標,探索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規律,師資結構、教材系列和與其相對應的實訓基地。

二、裝飾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調查現狀分析

在對開設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的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和相關公司的調查中發現,由於我國高職院校現行教學計劃中,課堂教學的安排和現有教學體制的種種不足,學生課堂內容偏多,長期以來缺乏主動性、創造性和務實性,其主要表現爲,學生作業只重藝術表現,不重務實性設計;學生對以往所學知識缺乏主動的認知與貫通,缺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更缺乏實踐創新的能力。同時由於對“裝飾藝術”概念的理解和認識的不同、學校性質和基礎不同,使得在專業建設的定位和教學內容設置上存在着差異。其現狀是把具有一定綜合學科特點的“裝飾藝術專業”僅定位在“室內設計”單一方向上,僅是偏重室內裝修、裝飾等美化室內環境方面。在這種教學體系培養下的學生專業面過窄,知識結構單一,綜合素質不佳,社會適應性不強。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設計人才的培養必須加強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訓練,以適應新環境和市場的需要。可以說,書本、教材、傳統課堂是該學科的基礎,但永遠不會創造出市場需求的東西,而這些恰恰是設計藝術專業的學生最需要學習的。所以,如何轉換課程顯得尤爲重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培養應用型人才,是我們當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三、裝飾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分析和需求預測

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世界各國已經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要想在未來經濟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要想使綜合國力增強,一方面需要高層次的創新人才,另一方面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識、能夠將先進科技成果轉化爲現實生產力的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高級人才。重視和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已經成爲世界各國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實現現代化的迫切要求。

高職教育作爲一種高等教育類型,它兼有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雙重特性,高職教育的助學院校更應該擯棄重視層次、忽視類型,崇尚理論、鄙視技能的觀念,確立能力本位思想。

1、室內設計的發展前景:

裝飾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就業前景非常廣闊。2008北京奧運會、2010上海世博會、2010廣州亞運會等世界關注的盛事都將在中國上演,這對我國城市建設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相關行業的跨國公司和國際機構總部也都看好這一商機,大量涌入中國。我國的裝飾行業已進入平緩增長而競爭空前的階段。

“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基本要求。隨着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房地產業已成爲我國優先發展的支柱產業,“買房、買好房、裝修房”已成爲百姓日常生活的中心話題。近年來,伴隨着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裝飾業持續升溫,室內設計及裝飾漸已成爲新興的熱門行業。2005年初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以後,房地產業的發展迴歸理性,走上了一條健康有序的發展道路,這也爲裝飾行業提供了一個適宜的發展空間。因此,如何抓住機遇,爲社會培養出高質量的裝飾業應用型人才,成爲目前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的當務之急。

2、展覽業的發展前景

加入世貿組織意味着我國將在更大的範圍內、更深的層次上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之中,這將對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目前各行業都在學習熟悉WTO規則,研究討論入世給本行業發展帶來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展覽業也不例外。從展覽的環境、展覽的設施、展覽的種類、展覽的規模、展覽的水平、展覽的作用、展覽的影響等來看,我國已經成爲亞洲的展覽大國,並正逐步成爲亞洲區域性的"展覽中心"。我國展覽業目前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加入世貿組織將有力推動中國展覽業更快的發展。在展覽業成熟的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展覽業的產值約佔其國民經濟總產值的0.2%左右。而目前我國展覽業的總產值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0.044%,發展空間十分巨大。總之,我國展覽業發展的勢頭很好,速度很快,潛力很大,後勁很足,大有可爲,也將大有作爲。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隨着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隨着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隨着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展覽業必將迎來一個更加光明、更加美好的未來。這種趨勢必然要求加大專業會展人才培養的力度。

3、模型製作業的發展前景

隨着我國城市規劃業、建築設計業、房地產業的高速發展,建築設計師、城市規劃師、房產商、展覽商青睞模型形象直觀的特點,勢必促進建築模型製作業進一步發展,而投資少、入行易的特點也將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建築模型製作員行列當中,職業前景十分看好。

通過廣泛的社會調研、與企業的交流和討論,我們強烈感受到社會對裝飾設計類應用型人才的強烈需求,看到目前的高等職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與市場所需求的人才之間還存在不相適應的方面。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不僅勢在必行,而且迫切需要大批具有系統專業知識和先進設計理念的裝飾設計人員,這在客觀上爲高等職業教學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也爲高職教育的助學院校提出更高的要求。

就業調查報告8

一、前言

三月,畢業生又迎來就業的新一輪浪潮。畢業生們是否都做好了足夠的準備,是否都有足夠的自信去迎擊挑戰?作爲一個在師範院校的非師範院系,儘管我院一直堅持“培養一專多能的新世紀人才”的辦院宗旨,但由於學院成立時間短,規模小,教育教學資源短缺,學校資金扶持不足,造成了我院學生專業優勢不明顯,導致學生就業壓力大。

爲了更好地明確今後我院人才培養的主流方向,學院調研部組織了這次調查,旨在通過深入地瞭解和分析我院畢業生的考研就業狀況以及反饋信息,爲我院的發展提供科學的依據,爲學生的就業之路保駕護航。

二、調查結果

調查方式:專題調查問卷

調查時間:20xx年3月

共發放問卷125份,回收92份,回收率有74%

國際金融危機雖已形勢好轉,但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不穩定因素還有很多。就業形勢依然嚴峻,面對如此形勢,06級的畢業生是如何做出畢業後的選擇的呢?

1.就就業情況來說,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58%的學生選擇了直接就業,而選擇繼續深造的達到了20%,同比去年增長了8%。先工作後深造的卻只佔據了13&,對比於去年的32%可謂是高調走低。由此看來選擇就業的還是大多數學生的首選。

光電是一個科技與時代相結合的產物,但其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不很明朗,據已就業的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顯示,45%的同學的工作屬性是技術員,32%的同學是技工。而工作屬性爲公務員、辦事員、文員和財務人員的則寥寥無幾,對於還在求職的同學所期望的工作屬性中,絕大對數同學選擇了公務員。看來,專業的侷限性對學生的就業方向有很大的影響,而畢業生的求職目標還是以穩定型爲主。

薪金是就業與未就業的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畢業生工作的優劣和其今後生活質量的問題。有將近70%的學生的工作收入停留在了20xx元至3000元之間,比去年增加了7個百分點,雖然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但不難看出,本科畢業生對薪水的要求是越來越趨於理性化的。月薪3000元至4000元的只佔了14%,現實是殘酷的,本科畢業生應該對自身價值有清醒的認識,在現實面前,只有努力提升自我能力,學好專業知識卻又不拘泥於本專業,讓自己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拓展,纔是王道。

對於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的對口問題。調查顯示,其對口率與不對口率幾近相同,這表明:一方面,專業的侷限性給了學生找對口工作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就業形勢的不容樂觀以及市場需求與人才培養的不盡合理也讓對口率一直處於相對低迷的狀態。市場是宏觀的,學生只能從自身方面解決,努力學習、實踐,把自己培養成一專多能的人才,提升個人價值,使自己在多變的就業浪潮中能夠乘風破浪,在嚴峻的形勢面前能夠披荊斬棘。

對於已經就業的學生,他們是否對自己的工作情有獨鍾呢?從調查情況來看,55%的同學對自己的工作持較滿意的態度,而不滿意的佔據了15%,臨時性就業的有20%,僅有10%的同學是對自己工作很滿意的。看來,能夠找到滿意的工作還得靠個人能力和自身的價值了。而這些資本就是你在大學四年期間的積累。學校提供的資源和機會要充分地利用和把握,而不是一味地迷茫、惆悵或者是怨天尤人。自己的價值靠自己提升,是金子你就要讓它發光。

2.就業準備。

哲理說“不打無準備的仗”。招聘如戰爭,只有經過歷練,提升自己的“戰鬥力”,知己知彼,隨時整裝待發,才能一舉拿下勝利。從這次的調查結果看來,畢業生們認爲求職前必須具備的能力所佔的百分比分別是過硬的專業知識、良好的素質43%,簡歷的撰寫、對企業的瞭解爲29%,面試技巧爲28%。由此觀之,專業知識與個人素質是首要的,學院可以考慮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教學資源和輔修、雙修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有足夠多的機會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發掘自身各方面的才能。當然,對於學生來說,在追求輔修、雙修等多能的機會的同時,首先要學好本專業知識,可千萬不能捨本求末。

另一個問題就是求職技巧,學生可通過網上學習或者選修求職技巧課程來獲得相關的知識,學校也應多開展就業指導課、講座、座談會、求職技巧培訓月等多種的形式來加強畢業生的就業能力,着力提高畢業生的求職技能。但僅僅有理論是不夠的,實踐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院應新建一些實習基地,學校應適當增加新建實習基地的建設經費,在政策面上也應予以傾斜,在學校資源、教改課題等方面制訂優惠政策,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就業。

“成功只青睞於那些有準備的人”這句話不假,但有了準備,還要掌握招聘信息、懂得抓住機遇。那麼,畢業生們獲取招聘信息的途徑都有哪些呢?調查顯示,通過電視、報紙和網絡等媒體獲取信息的佔到了46%;人才市場介紹的達到了31%;親戚朋友介紹的有21%。而選擇其他途徑的只有2%。看來畢業生獲取信息的途徑還是比較有限的,這與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以及就業指導不夠是有一定關係的。所以希望學院能夠增設更多的實習基地,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實習,去了解企業崗位知識。學院還應多聯繫企業,多開辦幾場招聘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信息。

在“求職過程中最大的阻礙是什麼”這個問題中,46%的學生選擇了專業知識缺乏的選項。如此大的比例可看出,大部分學生在大學期間,並沒有努力去學好自己的專業,所以就業時纔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慨,望後來者引鑑。當然,學院的專業課程的開展和安排的合理性問題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學慾望也有很大的影響,學院應制定一套宏觀的,系統的,科學的,有效的方法來指導自己的專業建設,加大力度促進體現着新興、交叉、綜合爲特點的學科專業的發展。對企業招聘崗位不瞭解和麪試發揮不理想是畢業生們的兩大障礙,分別佔了24%和11%的比例,這說明了學生求職前的準備沒做好,過來者需吸取教訓,後來者宜引以爲鑑。

就一般情況看來,用人單位都關心畢業生的哪些條件呢?報告顯示,專業技能第一佔51%,這仍然昭示着,本專業的學習是最重要的,學好專業知識是必須的。個人素質及社會經歷佔了29%,也就是說,大學生應該學習、修養、實踐並重,要做一個各方面綜合發展的新世紀人才。

3.就業意見。

大學文憑是找到理想工作的一把鑰匙,除此之外,哪些證書對就業也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的呢?很多人說,英語、計算機、駕照是現今就業的三件寶。果不其然,據畢業生們的反饋信息顯示,英語四、六級和計算機證分別佔所有選項的30%和22%的比例,可見,如今企業對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計算機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英語、計算機證書成了大學生就業必備的法寶。此外,獎學金證書和“優幹”、“三好學生”證也佔據了很大的比例。企業對學生的在校表現和學習成績也是很重視的。如今不比以前,一個大學畢業證就是就業的通行證,要想得到理想的工作,平時還是要重視學習的。或許,教師們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創新講堂,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激發點,自覺學習。

調查顯示,21%的同學對本專業表示樂觀,同時也有20%的同學對本專業毫無信心,但更多的同學對本專業的就業前景持一般態度,15%的同學則處於迷茫狀態。由此,不難發現,我們專業的情況的確不容樂觀。我們專業開辦歷史短,經驗不足,在起步階段比較艱難,迫切需要學校、學院領導的高度重視,設立專業及其實踐教學場所的建設,以加強專業實習基地專項經費的開拓和建設。依據就業市場的需求、本校辦學實力及生源的質量,科學務實地適時調整專業的設置和人才培養定位。

學校的就業指導是學生順利就業的一大關鍵。那麼畢業生對學校的就業指導是否滿意呢?調查結果讓人吃驚,僅有19%的人是滿意學校的就業指導的,高達31%的人持不滿意態度;而最高的45%的人對學校的就業指導不怎麼“感冒”。由此觀之,學校的就業指導確實不到位,沒做到讓大部分學生受益。學校應該建立一套全程性的完整的就業指導體系,院系將該項工作作爲學院發展的關鍵性問題,切實加強領導,落實“一把手”工程。形成“學院領導總負責、學生工作的副書記主管、各年級輔導員負責落實”的人人關心就業、共同促進就業的畢業生就業工作新格局。在學生大一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方向,引導學生職業生涯設計;大二、大三時,側重學業指導;大四時,對學生進行就業心理調適、擇業技巧、面試注意事項以及誠信教育等方面的培訓和教育。引導畢業生進行合理定位。

三、結語和建議

(一)師兄師姐對學弟學妹們的真誠的建議: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方向和源動力。在大學這個浩瀚的海上,要有方向,併爲之不懈努力,才能到達目的地。具體說,要掌握本專業的學習,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學有餘力者,可嘗試學習其他專業技能。同時,要多瞭解形勢,積極加入實踐的隊伍中,並多爭取實習機會,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使得在今後的面試和工作中能夠脫穎而出。

(二)畢業生們對學校和學院的建議:希望學院能合理、科學的安排親貼時代發展的專業課程,多給學生創造實驗和實踐的機會,積極擴展與相關企事業單位的聯繫,並加大對本專業的宣傳,給學生提供全程性的較完備的就業指導體系。學校則應着重非師範類專業的宣傳,擴大我校非師範專業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度,同時也要在政策、經費上加大對非師範院系的支持。

就業調查報告9

超三成自考畢業後才參加工作的自考畢業生工資在XX元以上;六成自考畢業生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就業;XX年自考畢業生就業狀況明顯好於普通高校畢業生。這是省自考辦昨日向媒體發佈的最新調查報告的部分內容。據悉,這是我省首份關於自考畢業生就業的調查報告。

自考後就業三成月薪超XX

調查數據:多數自考畢業生工作收入高於社會平均水平。在工作後選擇自考的被調查者中,40%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46.44%月收入在1000元至1500元之間,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僅佔13.7%。自考畢業後才就業的自考畢業生收入情況比在職自考畢業生更好,18.5%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月收入XX元以上的佔34.8%,56.17%的被調查者的月收入在1000元至XX元之間,而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僅佔9%。

部門分析:省自考辦分析認爲,在目前大學畢業生起薪越來越低的現實下,自考生的工資水平卻出現了增長。這是因爲自考生很多是在工作了一段時間有了工作經驗後,去考取更高的學歷。在擁有了經驗和學歷之後,他們肯定會選擇高於原來崗位工資的目標跳槽,工資也就實現了步步高。

就業狀況好於科班生

調查數據:數據顯示,我省XX年畢業後才就業的自考畢業生絕大多數在畢業當年就實現了就業。95.2%被調查者在畢業當年就實現了就業,3.3%於XX年就業,1.5%於XX年實現了就業。

部門分析:根據調查數據,省自考辦分析認爲,XX年我省自考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明顯好於普通高校畢業生。不少自考畢業生原本是專科在讀生,在學校裏一邊上大專課程,一邊通過自考拿本科文憑,畢業時就有了兩本文憑。這是不少自考畢業生找工作容易的原因之一。

近兩成畢業後得到升遷

調查數據:18.3%的被調查者自考畢業後在工作職務上有了提升。高級管理人員的比例由畢業前的0.7%上升到1.9%,中級管理人員比例由畢業前的14%提高到畢業後的22.3%,一般員工由畢業前的79.1%下降爲69.6%。

部門分析:省自考辦有關人士認爲,現在不少自考生來自於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自考所學專業對個人的就業或職務(職稱)升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會地位仍不如科班生

調查數據:在47.2%的被調查者對自考畢業後的就業前景持樂觀看法的同時,有16.5%認爲將會越來越困難。同時,依然有40%的被調查者認爲自考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不如普通高校畢業生。

部門分析:省自考辦認爲,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考畢業生的當前的社會地位和受重視程度不如全日制重點大學畢業生。

就業調查報告10

調研背景:

雖然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的問題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這個問題成爲需要中央領導重點解決的問題。的確,全球金融風暴的愈演愈烈已經是超過半數的企業蒙受損失,畢業生就業的形勢更加不容樂觀。爲了更好的幫助我校學生解決以後的就業問題,現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調研思路:參考已有的“大學生就業情況調研”,我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院應屆畢業生進行分析: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見第2、19、14、25題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見第5題

3)與是否專業對口,見第7題

4)地域意願,見第10、11題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見第16、17、20題

2、畢業生對就業信息的獲取(包括獲取方式和程度兩方面),見第8、9題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見第3、6題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見第4、15題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含要求學校校,見第21、22題;要求自己,見第23、24、26、12、13題)

通過對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問題的調查,我們希望分析出我院畢業生對就業的選擇、認知的程度以及作爲院方應當做什麼樣的工作來幫助畢業生應對就業問題。

調查分析:

一、熱能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畢業生未來選擇的大體方向是考研、就業兩個,共佔72%,其中選擇就業的佔51%。特別注意到有9%的同學選擇了自主創業,11%的同學選擇出國留學。對於選擇考研的理由,多數人是因爲研究生畢業能獲得更高的收入、學術深造。擇業觀念方面,82%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選擇考研。25題中,15%的同學堅決不接受最差的機會。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有13%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其餘都沒有明確的目標,甚至沒有考慮過。

3)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學以找到工作爲第一目標,對於專業對口性不很關心。

4)地域意願: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其餘依次爲東部沿海、生源地,有11%的同學沒有固定意向。對於地域的選擇,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工作待遇和發展機會要大。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性質方面,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是同學們的首選,其他選擇比較平均,沒有人選擇自主創業。對於首份工資75%同學選擇1500--3000,沒有人選擇800--1000。

2、信息獲取方面:就信息獲取的程度,對於我校就業政策很瞭解的人佔15%,不關心的佔5%;就信息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擇並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通過學校就業網站和網上信息獲取信息的人最多,各佔17%,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就業市場招聘廣告等都有人選擇,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0%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有21%的同學認爲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有52%的同學沒有簽約任何單位,只有6%。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對學校,25%的同學需要職業生涯規劃輔導,30%的同學需要區域與行業發展形勢報告,只有28%的同學需要就業常識和應聘技巧或求職心理輔導,有37%的同學認爲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意義不大;對自己,不同的同學認爲自己欠缺的素質不同,分佈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質是交流表達能力、改革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對於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四成認爲需要資金36%認爲需要能力和經驗。大多同學講畢業生就業不順利的原因歸爲就業人數太多、金融風暴、實踐經驗少。

二、環境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有七成同學選擇就業,擇業觀念方面,69%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沒有人願意一步到位,雖然很少有人選擇考研,但很多考研的同學渴望更好的教育環境。25題中,八成的同學可以接受最差的機會。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有21%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

3)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選擇各個方面的同學人數很平均。

4)地域意願: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高達61%,其餘依次爲東部沿海、廣州深圳,沒有人願意回到生源地。對於地域的選擇,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更好的學習機會,其次則是崗位多元化和工作待遇。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性質方面,國有企業、民樣大型企業是同學們的首選,其次是外企,政府部門、民營單位不被同學們看好。對於首份工資六成同學選擇1500--XX,沒有人選擇800--1000。

2、信息獲取方面:就信息獲取的程度,對於我校就業政策很瞭解的人佔17%,不關心的佔11%,瞭解比較少的共有74%;就信息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擇並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通過網上相關信息獲取信息的人最多,佔19%,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學員就業網站等都有人選擇,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5%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72%的同學認爲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而且只有14%的同學認爲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有81%的同學沒有任何簽約單位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對學校,五成的同學需要區域與行業發展形勢報告,有32%的同學需要就業常識和應聘技巧或求職心理輔導,因而有49%的同學認爲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意義不大;對自己,不同的同學認爲自己欠缺的素質不同,分佈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質是信息收集、彙總、分析、處理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自我學習提高能力。對於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五成認爲需要資金五成認爲需要能力和經驗。大多同學講畢業生就業不順利的原因歸爲在校參加技術鍛鍊機會少、沒有適合自己的崗位、實踐經驗少。

三、建環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畢業生未來選擇的大體方向是考研、就業兩個,共佔78%,其中選擇就業的要略高一些。特別注意到有10%的同學選擇了自主創業。共有43人選擇考研,對於選擇考研的理由,多數人是因爲緩解就業壓力、學術深造。擇業觀念方面,83%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選擇考研。25題中,九成的同學可以接受最差的機會。

當代大學生面臨着相當嚴峻的就業形勢,零八年的持續經濟危機不僅影響了世界各國的經濟,還導致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各 校大學生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面對危機我們應該何去何從呢?

對此我利用寒假的時間對這個令人煩惱而大家又不得不面臨的問題作了一次深入的調查。

全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使大學生就業走向越來越難的趨勢。大學生就業難主要表現在:

1.供與求平行上升,供求矛盾並不突出。從總體情況來看,零九年第一季度的全省人才市場供需兩旺,其中提供的職位數達到了二十四萬餘個,創歷史新高。而在第一季度,全省各地人才市場接待、登記的求職人數更是達到了七十七萬餘人次,這個數字裏面雖然存在着有重複登記和已經就職而想跳槽的在職人員等情況,但仍明顯反映出了零九年我省的就業壓力巨大。

爲了促進廣大求職者特別是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作爲政府所屬的各級人才服務機構將在今年開展一系列的就業服務活動,包括每季度在省內上召開的全省人才市場共同舉辦的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會和每年開展的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組織各類企事業用人單位進入高校開展校園招聘會,組織實施一村一大 、 三支一扶 、 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 專項計劃,開展高校畢業生創業活動等系列服務舉措。而高校畢業生則應該更進一步的提升自身就業能力,積極主極的參加各種就業培訓、就業指導、見習實習活動,同時更深層次的轉變就業觀念,特別是轉變擇業地區觀念,面向基層、面向大量急需人才的困難地區就業,爭取成功的邁出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2.量與質逆向而馳,量穩質降十分明顯。缺少訓練良好的畢業生,將會妨礙我國經濟的增長和發展更高層次的產業。由於我國許多大學畢業生缺乏實用技能和糟糕的英語口語能力,妨礙了我國發展服務型產業, 儘管我國大學大量擴招,每年生產出大量畢業生,但從我國現在的製造型模式轉向服務和研究型產業所面臨的諸多困難。隨着跨國公司在我國不斷擴展業務,它們將面臨着招聘高質量工作人員的困難。豐裕的大學生中存在匱乏的知識,大批量的畢業生,很少有人能夠遊刃有餘地在出口服務行業工作。

我國學生的教育模式使他們難以學到跨國公司所需要的實用技能和團隊精神。大學教育採用的是理論化的、侷限於書本的和老師傳授的方法,英語教學對話能力也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

我認爲,我國教育應當提高大學與企業之間的 聯合機制 ,讓畢業生能夠學到公司所需要的各種技能,我國需要在這個問題上想出對策。當然作爲大學生自己也應該寬泛的發展自己的見識。

3.冷與熱分佈不均,冷熱兩極反差強烈。臨近年底,大中專畢業生開始進入應聘高峯。我近日走訪部分中高職院校瞭解到我市內一些中高職院校現已開始積極籌劃零九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但受經濟形勢變化及我市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今年的高職生就業出現了冷熱不均的情況。

首先,物流畢業生過半專業卻不對口。前幾年,物流專業火得不能再火,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物流專業畢業生就業應該是小菜一碟。然而物流專業往日風光不再,部分高職院校招生就業辦負責人坦承,物流專業已成就業最困難的專業之一。

去年某院首屆物流專業招生時共招了四個班兩百多學生,然而去年畢業之後,據某院流專業畢業生順利畢業走向社會,當初第一屆物招生就業辦統計,目前仍在從事與物流相關的職業的學生已不到四十人。爲此,他們今年在招生的時候,僅僅只招了一個班。

物流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一方面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少物流企業業務量萎縮,爲了節約經營成本,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較往年大幅縮水;另一方面則是因爲前幾年物流專業大熱,不少院校根據專業設置緊貼市場需求的原則,大量招收物流專業學生,幾年之後導致物流專業人才太多,而市場需求不多。對於已經在物流公司就業的畢業生來說,物流公司的待遇普遍偏低也是導致大部分已就業的畢業生轉行的重要原因。不少在物流公司上班的畢業生,工資待遇各方面與一般的普工幾乎沒有差別,且大部分物流公司規模偏小,一些畢業生甚至淪落爲倉管員、搬運工等,因此一些畢業生紛紛轉向市場營銷等領域。另外中高級焊工供不應求。在物流專業就業遇冷的情況下,部分新興專業的畢業生卻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例如機械製造、模具設計等專業,基本上學校培養的人才每年都被企業提前預訂。

據我調查市場瞭解到,一個模具專業培養出來的焊工,經過在企業半年到一年的實操訓練,熟悉工作流程之後,收入比其它專業要高很多,如果考取焊工證,他們的月工資最低不會低於三千元。而這類人才一直頗受格蘭仕、長虹等企業的歡迎,而隨着廣船等大型央企落戶我市這類人才的需求將會更加旺盛。

隨着我市產業結構的調整,房地產、生物製藥等新興產業在我市的興起,無疑需要大量人才爲其服務,爲此,我市中高職院校紛紛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培養相應人才以滿足市場需求。

其他燈飾專業人才一將難求 。但是在燈飾人才集聚方面,確實無法與它燈都的身份相稱。日前,我市有十餘所中高職院校,但是目前基本沒有一所學校培養專業的燈飾專業人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據我瞭解,在部分中職院校中,與燈飾比較相近的專業就是五金電子類,但是基本上沒有燈飾外形設計等方面的專業。在各種畢業生專場招聘會中,往往設置有五金電子類、燈飾照明類招聘專區,但是燈飾照明類應聘畢業生與企業招聘專業的燈飾人才存在着較大的差距。

畢業即失業 已成爲當今不少大學生的口頭禪。其實,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關鍵原因除了就業形勢嚴峻以外,很多大學生不願爲生存而打工 、寧願 爲理想而待業 的思想觀念也是造成就業難的一大因素。目前,高校畢業生大多扎堆於城市,就業不均衡的現象依然嚴重。

當下,教育部等有關部門已將引導和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作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 重中之重。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應該適時調整心態,降低就業期望值,到農村去,到西部去,到人才緊缺的地方去,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現在,最讓我們擔心的是,自己如果選擇到基層工作,以後是否還有選擇其他職業的機會,對於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畢業生,政府能否出臺相應的政策。

所以我又特地從市人才交流中心瞭解到,今年十月,爲全面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我市政府結合我市實際,特別制訂了我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攻堅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方案中制訂的多項優待政策爲大學畢業生就業提供了良好平臺。各部門及教育機構也將加強高校就業指導機構建設,幫助畢業生了解就業政策,提高求職技巧,調整就業預期。政府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崗位就業,對於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從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並在公益性崗位上就業的,經勞動保障部門審覈、財政部門複覈後,將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公益性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標準,按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及失業保險單位繳費部分之和計算。對於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其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的,給予相應薪酬或生活補貼。另外,對於到城市社區基層崗位就業並已服務期滿的高校畢業生,參加市、縣級公務員錄用考試或事業單位招聘的,筆試成績加五分;對到農村基層崗位就業並已服務期滿的高校畢業生 ,參加市、縣級公務員錄用考試或事業單位招聘的,筆試成績加十分;對經考試或考覈到縣以下農村基層單位就業並服務滿四年的高校畢業生、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畢業生給予相應的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補償。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勢有很大關係,另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於市場就業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提供幫扶與補貼。

據我最近調查瞭解,截至目前,對於尚未就業的我市高校畢業生可在戶籍所在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失業登記手續,領取就業失業登記證。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將按照相關規定將其納入本地失業人員統籌管理,享受國家關於失業人員就業的優惠扶持政策。

我市人事、勞動保障、教育部門和高校將把家庭困難高校畢業生及長期失業、殘疾人等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列爲重點幫扶對象,積極爲其提供就業援助,並由人才服務機構負責建立困難畢業生信息庫,組織力量實施職業指導。通過向用人單位重點推薦、利用政府購買的公益性崗位進行託底安置等多項幫扶措施,有效促進困難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

就業調查報告11

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曾經不愁就業的土木工程專業也是如此,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式近3年來連遭打擊,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因此本次調查報考主要針對就業難這一社會現象,進行了相關的調查。

調查文件採用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和主觀題三種方式來回答問題。問題涉及大學生就業期望、就業素質的自我評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擇業與就業的影響因素等方面,旨在對大學生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爲高校就業指導和人才培養提供資料與對策研究依據。

調查結果呈現出幾個問題:

一、多數學生對於“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後擇業成爲第一選擇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後擇業”、“先擇業後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爲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佔27.84%,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爲了緩解就業壓力,迴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於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迴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於“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裏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佔66.54%。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爲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

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3)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幹

作爲師範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於“學校或科研機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 。

三、影響學生擇業就業的因素突出。

(1)多數學生對職業價值標準上,把“工資福利待遇”、“實現自我價值”作爲重點考慮。兩項佔的比例分別爲36.62%、26%。這與學生實際就業時考慮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與個人價值和能力的體現作爲重點考慮因素。調查顯示,學生的就業除了受薪酬的影響外,人生價值觀中個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學生在進行人生選擇時較多考慮個人因素,較少考慮社會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實現時也折射出主要強調的是“自我”而非“社會”的需要。對於這現象的利弊值得我們研究與思考。

(2)在就業過程中,有44%的學生認爲“經驗及實踐能力”爲最重要的因素。而“學歷”、“畢業院校或專業”、“應聘技巧”則各佔10.48%、10.34%、12.69%。這可能與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的要求有關。

四、多數學生對就業素質的評價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明確自身的優勢與劣勢。

(1)多數學生的優勢爲“理論基礎”、“師範技能”。

(2)有半數以上的學生認爲自己的“實踐能力”、“競爭與風險意識”處於劣勢狀態,它們分別達到了33.07%和30.69%;在學生認爲自己最缺乏的素質方面中,“創新能力”、“實踐工作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被納入了前三項選擇。其總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識更新迅速,知識越來越深,越來越廣,職業素質越來越綜合;另—方面學校教育滯後,教育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使大學畢業生就業時普遍有壓力感和不適應感,對自己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學生勇於挑戰的心理素質還沒形成;在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說得多卻做得少,培養的覆蓋範圍也相對狹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養的環境。除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外,如何提高學生勇於挑戰的心理素質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將成爲高校就業指導的兩大課題。

五、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與學生的需求處於不平衡狀態。

(1)有過半數的學生反映:“不太滿意”學生就業的指導工作。

(2)學生“希望學校在大學生就業成才方面着重給予哪些指導和幫助”時,學生們有48.96%選擇“提供更多實踐機會”,而“加強創新能力培養”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導”也佔

據一定的分量。從國家政策和從現實需要上出發,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在調查中,學生認爲“培養自主創業精神”是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的關鍵(佔34.21%);而“加強高校就業指導”與“其他因素”也佔很大的份量。針對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基本上還是侷限於信息發佈、政策宣傳、技巧培訓、協議辦理等服務性工作。調研建議,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覆蓋大學教育全過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仍然主要面對畢業班,但此時他們大多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就業指導工作亟待從畢業班向低年級學生輻射,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

從調查所反映出的問題來看,進一步實現學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管理規範化,特別是如何把就業指導工作切實納入學校教書育人的整體工作軌道,還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進的地方。

對於這次調查我對土木工程有充分的認識,對學習的方向性也有充分的瞭解 在今後大學4年的學習生活中 肯定能給予我很大的幫助,這是一個好專業,有人必然有住房 永不過時的行業 但是想在這個行業裏立足 必須有良好的專業知識是很重要的。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就業調查報告12

對財務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 調查報告專業名稱:財務管理 系 學 姓 別 :管理系 號 :11050745 名 :李秀梅20xx-03-11調查時間:20xx-1-20 一、前言 大一的時候, 對於我選擇的財務管理專業其實沒有真正有深 刻地認識。

當初報考財務管理也是考慮到會計專業現在處於競爭 激烈的階段,而財務管理則是做了倆手準備,自認爲就業領域是 更爲寬廣的。

就我而言, 一直不明白會計和財務管理專業的區別, 因爲我們財務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的課程是一樣的。

到了大二才 有一點的區別,直到接下來的學期纔有了大大的區別。

近年來,會計專業一直火熱。會計側重於賬務處理,財務管 理更側重於成本、資金等方面的管理。大多數人都是把財務管理 和會計混爲一談的,你說財務管理人家未必知道,但他會立馬想 到會計,我們也無從解釋,反正是有很大聯繫的,精通財務的必 定要學會計。我國企業財務系統正在逐步完善中,因此很大一部 分中小企業對財務管理的看法僅僅停留在 “數豆子的人” 的階段。

所以對於財務管理的就業方向我們就瞭解的少之又少, 甚至把財 務管理與會計的就業方向論爲一體。

根據近年現象顯示,會計的基礎人才很多,普通人才太多, 優秀人才卻是稀罕之物,這也顯示了財務人才也是如此,所以我 們的就業前景是不容小視的。

主要在於除了選擇會計職業這條最 保守的道路外,我們還可以選擇的財務道路。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 調查對象是 10 級 11 級財務管理專業大學生調查方法:信息採集法、資料分析法 三、調查的內容 (1)20xx 屆年財務管理大學生畢業就業分佈 國 有 企 業 17.77%; 錄 取 研 究 生 6.78%; 三 資 企 業 8.48% ; 0.10%;機關 7.59%;高等學校 0.86%;醫療衛生單位 0.19%; 其他事業單位 2.12%;科研設計單位 0.48% ;其它 13.36% (2)財務管理就業渠道; 四、調查結果的分析 方向一 外企或大型企業高級財務人員。財務本身是一項專 業性很強又非常穩定的職業,如果選擇把財務作爲職業方向,首 選的職業目標是做外企或大型企業的高級財務人員。

財務高管人 才大都處於企業的核心層,他們不僅要求瞭解企業的經營運作, 還要在企業的經營投資方面提供建設性的意見。

按照目前的經濟 環境,這類公司所需要的高級財務人員一般有財務副總裁、財務 總監、財務經理、高級財務分析經理、財務主管等。當然,這些 職位對人的要求也會比較高。一般要求資質至少是在會計師以 上,不少於 5 年的大中型企業財務管理經驗等。例如,一家外企 招聘高級財務經理時的職位要求是

良好的教育背景, 英語流利, 很好的溝通能力,Word、Excel 熟練,嫺熟的財務業務能力和管 理能力,良好的協調能力,熟悉西方會計,熟悉有關中國法律。

對於許多初級財務人員和準備走這條路的人來說, 從畢業參 加工作的那一天起,就該朝這個方向去努力。不要想當然認爲有個兩三年工作經驗就好找工作了,僅會做憑證、會報稅、出報表 這類純粹的會計是遠遠不夠的, 這在財務領域來說是屬於較低層 次的。唯有從財務管理、預算、分析、決策等全方位提升,注重 溝通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的提高,培育管理視野和全局觀念,提 升自身綜合素質,才能使職業生涯提高一個層次。

方向二 專業財務公司。以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爲代表的專業 財務公司,也是大量吸收財務人員的一個就業領域。從某個角度 看,會計師事務所是一個能使個人快速成長的學校,其培訓、工 作和管理機制會令從業者學到許多專業知識和管理理念, 審計從 業經歷也會爲將來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獨特的視角。

不過,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所承受的壓力往往是非常巨大 的,加班和出差是家常便飯,高強度的工作使得很多人難以將之 作爲終生的職業方向。這類專業財務公司更適合兩種人:高層管 理人員和年輕人,前者重在發揮管理能力,而後者主要是學習和 鍛鍊。對於剛走出大學校園、又準備在財務方面發展的年輕人來 說,先進入會計師事務所鍛鍊一段時間,等積累了工作經驗後再 轉向企業將會是很不錯的選擇。

方向三 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資本運作在企業運營和發 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如果有不錯的金融知識背景,投身銀 行、證券、風險投資、保險等金融行業,做專業的財務人員也會 有廣闊發展的空間。譬如,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證券分析師的收入相當豐厚,而奇貨可居的保險業精算師可以說是金領職業。

五、調查結果總結 據上述的調查報告,財務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已經很明確, 就我個人而言,選擇職業目標還是趨於保守道路。我認爲無論選 擇什麼職業方向,都需要爭向高端發展,要做專業人士。低端的 財務人員幾乎遍地開花, 而高級在無人員卻始終是行業內的緊缺 人才。對於我們財管類專業的學生要做的就是學好基礎知識,還 有就是假期最好能做到去相關專業單位實習,學習實踐能力。

就業調查報告13

一、調查目的

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矛盾長期存在,總量壓力巨大,而大學生“畢業就失業”,早已不是危言聳聽。大學生就業問題是近年來非常突出的社會問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身爲大三學子,我們也臨近畢業,也將承受着巨大的就業壓力。爲了正確分析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明確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方向和前景,擁有積極的思想狀態和精神面貌,找到科學的解決辦法,我帶着老師佈置的任務,進行了一次師範英語專業就業前景的市場調查,以下是我的調查結果及分析。

二、調查對象

我利用雙休日和國慶節假日,對幾個廈門的中學教師和剛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進行訪談調查,也在我們的校園和圖書館裏調查了部分即將畢業的大四學子。

三、調查研究方法

訪談調查,問卷調查,收集就業信息

四、調查結果及分析

在《20xx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英語專業被列入20xx年本科就業“紅牌警告專業”。 英語專業的學生,因爲沒有其他專業知識,似乎成了就業大軍中的尷尬一族,在茫茫人海中,不知何去何。從可以這麼說,目前,整個社會發展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英語已經成爲一種工具,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自如地應用。隨着中國的開放,英語教育的逐漸普及,學習英語的環境也在改善,很多企業家或管理者已經有這個技能,不再需要一個專門的英語人才來幫助他,這樣的話對純粹學習英語的人的需求就大大減少。同時,現在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不斷提高也成了英語專業學生的強勁對手。的確,除了教師、專職翻譯以及語言研究等職業外,對於大多數工作而言,英語只是一種必備的輔助工具,而不是工作技術。所以,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將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對於師範英語專業的就業前景,以下是一些訪談記錄:

一位廈門大學老師分析說:“師範類專業雖然就業面比較窄,但它屬於整個教育體系,比較穩定。我國英語教師在中小城市及農村地區還存在很大的缺口,所以師範類英語專業會成爲就業熱門專業。她還說我國目前緊缺的並不是會講幾句外語、能聽懂幾句外國話的人,而是比較高級的英語人才。對於純粹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應該在擴大自己視野的基礎上向更專業的方向發展以增強專業競爭力。”

另一普通中學老師黃xx說:“現在很多英語專業的學生儘管過了專四專八,可實際能力低下,交流時難以用英語準確地表達;師範類的學生更是缺乏站在講臺上授課的經驗和能力,他們在大學期間只培養了應試能力卻缺乏英語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這樣的學生畢業了能具有多大的競爭力呢?”

我校一位大四師範英語專業男生在言談中吐露:“除了考研,我不知道該幹什麼了!”在談到畢業後的就業情況時,他邊搖頭邊嘆氣,“走一步看一步算了!”

李婷是我的鄰居,漳州師範大學師範英語專業畢業,現在經營着一家服裝店。回憶起一年前剛走出校門時四處投簡歷的窘境,她感慨萬千:“剛開始想找個私企做做,可一問,人家不要只會英語的。有的要市場營銷師資格證,有的要經濟學學位,總之,只拿着專業八級的證是進不去的。所以學英語專業的要跨專業找工作很難,除非像我這樣有一定經濟背景,自己經營一家小店,自己創業了。”

除了走訪調查,我還在學校裏發出50份問卷調查,調查的內容是:“師範英語專業的就業方向有哪些?”經調查結果分析,只要有這些比較合適、能學以致用的方向:(一)通過教師統一招聘考試和麪試,成爲一名教師;(二)在私辦學校或補習培訓機構當教師;(三)進入外貿、外企;(四)從事翻譯方面的工作;(五)出國學習深造等。

五、結論與建議

儘管當今大學生就業形勢相當嚴峻,大城市教師職位日漸飽和,呈現供過於求的局面,但是,由於我國教育政策的調整,近幾年民辦學校、職業學校大量興起,這使得師範生就業機會增多,又在教育系統內爲畢業生拓寬了就業市場。且不容忽視的是,我國中西部面臨優質師資匱乏、基層教育系統缺少編制的現實情況,近兩三年來,中西部省會城市及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二線甚至三線城市成爲師範類畢業生求職的熱點地區。

在這種情況下,師範英語專業的學生最重要的是把語言基礎打牢,只有真正把英語學好、學精,才能談得上就業甚至將來的發展。先練好基本功,才能在此基礎上掌握實際運用的能力。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同時,也要發揮自己的進取精神,學習專業知識,融入行業文化,成爲行業英語精英人才。經過自己的努力,必將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就業調查報告14

近年來,我市繼續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力爭實現職業教育內涵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雙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大幅提高。目前,漢中市共有中等職業學校10所,在校生12000餘人,全市高中階段職普比例大約爲1:4,20xx年我市中等職業學校共計畢業3340人,就業3265人,就業率達98%。

一、就業總體情況:

(一)就業人數和就業率

20xx年,畢業學生數3340人,就業學生數3265人,就業率98%;直接就業人數1772人,直接就業率54%;對口就業學生數 2807人,對口就業率爲86%。在就業學生中,進入各級所有制企事業單位的學生人數爲1323人,佔畢業學生比例爲40%;升入高一級學校人數爲1493人,佔畢業學生比例爲44%。

(二)各產業就業分佈情況

從事第一產業的畢業生數爲23人,佔就業學生數的0.7%;從事第二產業的畢業生數爲1182人,佔就業學生數的36%;從事第三產業的畢業生數爲567人,佔就業學生數的17.4%。本地、異地和境外就業情況:在本省就業的畢業生數爲304人,佔就業學生數的9%;到異地就業的畢業生數爲1468人,佔就業學生數的45%。就業渠道情況:通過學校推薦就業的畢業生數爲1230人,佔就業學生數的38%;通過中介介紹就業的畢業生數爲221人,佔就業學生數的6.7%;其他渠道就業的畢業生數爲321人,佔就業學生數的9.8%。

(三)專業大類就業情況

根據《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劃分的19 個專業類別標準,我市畢業生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專業:

醫藥衛生類:畢業生數709人,就業人數709人,對口就業人數638人,對口就業率90%

信息技術類:畢業生數708人,就業人數677人,對口就業人數530人,對口就業率78%;

交通運輸類:畢業生數528人,就業人數515人,對口就業人數478人,對口就業率92%;

加工製造類:畢業生數598人,就業人數581人,對口就業人數529人,對口就業率91%;

教育類:畢業生數420人,就業人數420人,對口就業人數374人,對口就業率89%;

從專業分類看,對口就業情況最好的專業是交通運輸類,對口就業率高達92%;其次是加工製造類,對口就業率爲91%;信息技術類對口就業率最低。從畢業生數量看,醫藥衛生類、信息技術類和加工製造類專業畢業生人數最多,畢業生數最少的是文化藝術類專業。從就業學生數量看,醫藥衛生類專業畢業生就業人數最多,其次是信息技術類,畢業生就業人數最少的是文化藝術類專業。

二、就業質量基本情況

1、簽訂就業合同情況

20xx年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直接就業學生中,有1620人簽訂1—3年期限就業合同,佔直接就業學生91%;有557人簽訂1年期限就業合同,佔直接就業學生31%;有461人簽訂1-2年期限就業合同,佔直接就業學生26%;有602人簽訂3年期限就業合同,佔直接就業學生34%。簽訂3年及以內期限就業合同的人數所佔比重最大。

2、畢業生就業起薪情況

20xx年就業學生中28人起薪1001—1500元之間,佔直接就業學生比例1.5%;有176人起薪介於1501元和20xx元(含)之間,佔直接就業學生10%;有256人起薪介於20xx元和3000元(含)之間,佔直接就業學生14%;有1312人起薪高於3000元,佔直接就業學生74%。數據表明,起薪高於3000元以上人數所佔比重最大。

3、畢業生享有勞動保險情況

20xx年,直接就業學生中享有三險的人數爲196人,佔直接就業學生比例爲11%;享有五險的人數爲161人,佔直接就業學生比例爲9%;享有三險一金的人數爲182人,佔直接就業學生比例爲10%;享有五險一金的人數爲1077人,佔直接就業學生比例爲60%。數據表明,享有五險的學生佔比最多。

三、畢業生獲得資格證書情況

20xx年學校畢業生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人數爲1928人,佔畢業學生比例爲53.6%。

四、就業滿意度情況

通過對20xx年就業學生3265人的調查瞭解,比較滿意、滿意和非常滿意的學生人數爲1788人,佔調查人數的54.8%,無法評估1461人,不滿意爲27人。

五、存在的主要就業問題

畢業生就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部分專業對口率低、工資待遇不高、工作不夠穩定等方面,具體列舉如下:

1、專業對口率不高,學非所用的現象比較嚴重。中等職業教育主要培養從事生產一線操作或管理技術工作的人員,其就業的最大資本或優勢就是專業特長和動手操作能力。但從實際情況看,20xx屆畢業生中,信息技術類和教育類專業的畢業生所從事的崗位與自己所學的專業不對口基本不對口,即使對口,在工資待遇及福利方面也較爲低下,有的也只是臨時工。

2、本地就業學生工資待遇低,只有極少數學生迫於家庭或其他原因選擇本地就業。大多數學生選擇經濟發達地區(我市所選擇的企業一般集中在長三角一帶)就業。

3、工作穩定性較差。一些就業學生尚未滿試用期就換了單位,很大一部分就業學生在初次就業企業工作時間不足一年,有的就業學生甚至一年內換了幾個就業單位,頻繁跳槽。很多畢業生做的工作與農民工做的工作並無二異,技術含量低,以簡單的體力勞動爲主。

六、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畢業生就業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來自社會環境、政策措施、學校培養和家庭個人等方面的因素。

1、社會環境方面的原因。目前社會上鄙視職業教育、重視高學歷文憑、輕視技術勞動的現象仍比較嚴重。企業普遍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加之中職學生就業年齡相對較小,吃苦耐勞精神差,導致學生就業不穩定,直接影響到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2、學校在培養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學校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欠缺指導。學生畢業了不知道自己該幹啥,把掙錢多少做爲謀求職業的唯一標準。學校教育與市場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脫節,學校的課程設置還難以跟上社會對人才要求的新變化,學校教育教學中技能教育質量不高。爲了給每個學生設計適合其自身條件的職業生涯,作爲班主任、職業指導教師,應幫助學生設計合適的職業目標,開展職業生涯設計諮詢活動,穩定其就業的選擇。

另一方面學生適應能力培養不足。學生剛剛離校,大多思想都比較單純,對如何應對複雜、突變的事物缺少必要的思想準備,加之學生知識面窄、技能不過硬、心理承受能力差、競爭意識淡薄、人際關係緊張等,部分學生無法適應全新的工作、生活,而學校對學生綜合素質和適應能力及意識的培養和提高學生生存適應的能力教育有所不足。

3、家庭或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許多家長和學生自身看不起職業教育或所從事的技術工作。選擇職校本爲無奈之舉,中職學生入學時對專業和職業並不會有較多的考慮,他們的專業有許多是由老師或家長代爲包辦的,造成學生對專業缺乏興趣,也不關心自己的就業前景。以至於即使在職業班學習了,學生自身也沒有強烈地意識要學好一技之長,反而相當挑剔,怕苦怕累,實踐環節中不願主動去動手操作學習。

就業調查報告15

發佈時間:20xx-04-19

調查時間:XX年2月11日

調查地點:四川省資陽市保和鎮中心國小

調查對象:保和鎮中心國小部分教師

1、 調查內容:

(1) 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2) 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原因

(3) 大學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

2、 調查方式:

(1) 查閱相關書籍

(2) 登陸網站搜索

(3) 對教師進行訪問

3、 調查結果

通過查閱相關書籍登陸網站搜索對教師進行訪問等方式,我瞭解到,隨着社會進步,大學生也越來越多,當今社會的崗位數遠遠少於大學的人數,因此多數教師認爲,應該控制大學生的人數,提高大學生的質量,鼓勵大學生面向基層就業,提高大學生去基層就業的積極性,進一步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關於創業國家就多爲大學生提供創業資金,爲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環境,鼓勵大學生依託專業優勢開拓市場,而高校也應該把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當作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手段,引導和扶持大學進行創業。

4、 經驗體會

我是一名剛入校不久的大學生,這次調查讓我感受良多,我覺得除了社會和國家要幫助大學生以爲,作爲大學生的我們也應該多學知識,掌握好技能,爲自己出身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5、對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的評價

我認爲此次活動開展得既有價值,又有意義,而且實踐的課題非常貼近生活,也都是同學們都有所聞,但又知之甚少的事情,非常適合同學們調查研究。我更希望學校能組織一次大型的調查活動,讓全校師生一起參與。

標籤:調查報告 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