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大學生就業現狀調查報告

在不瞭解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時,我們就需要好好地展開調查,並將獲得的成果展現於調查報告中。寫調查報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就業現狀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就業現狀調查報告

  大學生就業現狀調查報告1

摘要:在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本文通過文獻法和問卷法分析了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理論和政策,調查了當前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發現當前大學生對就業指導工作的需求十分迫切,但是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開始較晚,提供的服務也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發佈的信息不夠齊全,指導的手段也較爲單一。因此急需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效度、知名度以及從業人員的素質,切實發揮就業指導的作用,促進學生就業。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調查報告

一、引言

我國高校從1999年起開始的擴招,如今已達十年之久。雖然到了2010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大幅超過當年預計的佔適齡青年15%的目標,但是大學畢業生人數的逐年增多,卻給每年的就業形勢帶來嚴峻的挑戰。

200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是115萬,到了2010年6月這個數據已經超過630萬。然而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卻並沒有隨之一路上升,尤其是2007年甚至出現了大幅度下降,就業率從2006年的77%下降到2007年的70%。再據教育部統計,截至2010年7月1日,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爲72.2%,漲幅並不大,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大學生的就業難已成爲不爭的事實,成爲全社會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

二、文獻綜述

就業指導的工作最早起源於西方國家。以美國爲代表的西方國家在學校就業指導的發展中經歷了安置就業的擇業指導和生涯輔導兩個階段。1908年創建波士頓地方職業指導局之前,英美的少數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已開始嘗試就業指導。20世紀20年代波士頓地方職業指導局併入哈佛大學研究院,開始了專業化的師資培養,推進了學校的就業指導運動。20世紀50年代之後,受職業生涯發展理論的影響,基礎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開始爲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學校的就業指導開始了專業化、規範化和課程化的發展。

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2002年教育部制定了《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及隊伍建設的幾點意見》(教學[2002]18號),要求高校建立並健全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機構。根據教育部要求,2008年起我國所有普通高校必須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從大學新生入學開始就接受就業指導教育,規劃職業生涯。

可見,就業指導工作在不同國家和其發展的不同階段,就業指導的對象、性質和所指的含義略有不同。本研究定義的就業指導工作指的是目前中國普通高等院校中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從提供就業信息,幫助學生擇業到規劃學生髮展的指導工作。

就業指導相關的理論國內外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例如美國波士頓大學弗蘭克帕森斯(FrankParsons)教授的特質-因素匹配理論,該理論在我國應用最多,又稱人-職匹配理論,他指出選擇職業是人的生理、心理特點(特質)與職業對人的要求(因素)相互匹配的結果。另外還有霍蘭德的職業個性理論、美國職業指導專家伊萊.金斯伯格(EliGinzberg)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理論、美國埃德加H.施恩教授提出的職業錨等。其中在我國應用最多的是帕森斯的特質-因素匹配理論。

三、調查的過程

1.調查地點的選擇。本研究是在xx大學(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一所綜合性省屬重點大學)進行的問卷調查。

2.調查樣本的結構。根據研究的目的,考慮到實際調查的可行性,作者將研究對象界定爲在校內的學生,畢業班外出實習和找工作的學生暫時沒有涉及到。

3.調查對象的抽取。從各院系隨機抽取了五個本科班,兩個研究生班,並由這幾個班級的班幹部隨機抽取本班在校同學作爲調查對象,由於選取調查對象時所依據的標準只有在校內這一項,如果忽略極端偏差情況的發生,可認爲本方式接近於隨機抽樣。

4.問卷的編寫。本調查研究所用問卷採用的是自填問卷,根據前期對文獻資料的查閱和參考,一共設置了28個問題,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蒐集被測者的基本情況,還包括被測者的性格特點、自我認知狀況等。第二部分主要是關於就業指導工作的問題,涉及到學校就業指導工作開始的時間、指導的內容、工作人員服務情況、產生的效果等方面。提問方式主要是不定項選擇題,被測者只需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和想法勾選答案,若有補充則在空白處填寫。

5.發放問卷。調查問卷不記名,由被測者帶回填寫,寫完後回收。調查時間是2011年6月下旬,實際發放問卷600份,收回590份,其中580份爲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爲96.7%。

6.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詳見表1。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1.對就業指導的需求。

如表2所示,目前大學生有超過百分九十的比例是需要專業就業指導服務的,並且有絕大部分學生(超過90%)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並不清晰,有少數學生甚至沒有規劃。因此在高校設立專門的就業指導機構或部門是非常必要的,並且學生們希望能夠儘早開始接受就業的指導,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學生期望從大學一入學甚至高中起就開始接受指導。看來,大學生對就業指導的需求不僅很強烈而且很迫切。

2.對於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僅有6.9%的同學認爲及時和10.3%的同學認爲齊全;對就業指導部門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和專業素養的評價中大部分同學態度中立,主要原因可能是他們平時接觸這些工作人員的機會很少,也沒有渠道知道工作人的資質如何,因此很難做出過多的判斷。

另外,在接受過就業指導的學生中,僅有3.4%的學生認爲得到的幫助很大,大部分學生還是認爲只得到了有限的幫助。沒有接受過具體的就業指導的學生比例也是不容忽視的。

3.大學生擇業的現狀。這部分的內容在調查問卷中設計爲多選題,因此只統計得票數,並將各個選項依據得票有多到少進行降序排列,得出表3。

根據表3可以得出,大學生在找工作時信息的來源和就業技能、觀念、知識的來源大都首選書刊、網絡等大衆媒體,這當然無可厚非,但是從學校就業指導部門獲取信息這個渠道卻被排在了後面。

學生在求職中遇到的困難,排名靠前的幾項都是可以通過專業的就業指導來改善的,也正是目前我國高校就業指導部門應該做到的重要工作內容。

4.對就業指導內容與方式的期望。這部分的內容在調查問卷中也設計成多選題,因此只統計得票數,並將各個選項依據得票有多到少進行降序排列。

大學生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期望還是很大的,其中最大的希望還是提供就業信息,其次是應聘技巧。而且大學生對提供就業實踐和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需求也是十分強烈的。

關於指導方式,大學生對目前普遍開展的專題講座的形式並不十分感興趣,大家對方式的選擇還是十分豐富的,可見,就業指導工作的展開還需要更加靈活、生動和切實有效的方法和形式。

另外,問卷中還設計了開放式的問題,讓被測者暢所欲言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認識。被測者提出的看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認爲學校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學生的需求和社會需求把握不準確,沒有起到發揮應有的作用;二是認爲學校對這項工作的宣傳也不到位,在學生中的影響力不夠。

五、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綜上所述,目前大學生對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有着十分迫切的需要,大學生對這項工作的期望也是較高的。高校如果能夠進一步做好就業指導工作,意義非常重要,不僅可以切實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就業,還可以有效緩解政府和社會的就業壓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當然,從調查的結果來看,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也十分明顯。針對前文敘述的就業指導工作現狀,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和建議,僅供參考。

1.就業指導工作應儘早地展開。建議從新生入學開始就着手開始基礎的就業輔導,至少讓同學們瞭解本專業就業的主要去向,介紹一些就業需要具備的能力素質要求,讓學生心中有數,提早做好準備。

2.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就業指導隊伍。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大都只停留在提供就業信息,介紹應聘技巧等表面的工作上,沒有專業的高素質工作人員爲大學生進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心理輔導或者對就業信息進行分析和統計。若能建立一支專業的就業指導隊伍系統開展這項工作,將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3.採取靈活多樣的指導方式,提高就業指導的有效性。就業指導工作不能光靠幾個部門工作人員來展開,也不能停留在單一乏味的方式和手段上,可以借鑑前文提到的實戰演練、互動溝通、經驗分享、案例分析等學生感興趣方法來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達到的效果。

4.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信息透明度。雖然學校的就業指導部門在切實地展開自己的工作,但是由於宣傳的不到位,造成許多低年級的同學並不瞭解這項工作,也不瞭解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可以將學校就業指導部門的工作印成小手冊,通過班委、或者以宿舍爲單位,主動向大學生傳播這類信息。

最後,由於本次調查的時間有限,樣本只選取了在校生作爲調查對象,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樣本的代表性;調查問卷只是一個學期的數據;數據分析的手段也有限,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研究的結論。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1999年。

[5]樑業勝,黃翠瑤:《國外高校就業指導隊伍建設的成功經驗及其發展趨勢》,載《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年第4期。

[6]覃幹超:《高師院校職業指導模式》,載《高教論壇》,2004年4月。

[7]王洋:《本刊調查:就業指導課"對口不對味"》,載《中國大學生就業》,200年11月,第32-34頁。

  大學生就業現狀調查報告2

隨着會計制度的`日臻完善,社會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我們作爲一名會計專業的大學生,爲了順應社會的要求,加強社會競爭力,應該瞭解會計就業的前景,所以在寒假的這段時間裏,我對當地一些企業的會計部門進行了一些調查。調查的目的主要是爲以後的就業創業奠定一定的基礎,調查內容是瞭解各企業設置哪些會計工作崗位,各會計人員的學歷水平,職稱及工作年限等。作爲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需要具備哪些基本條件。以便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進行改進。

隨着經濟景氣度的回升,會計培訓人員需求越來越大,但會計行業就業仍然是參差不齊。一方面從持證(會計從業資格證)人員數量上看是大於需求,而從持證人員的質量上看是遠遠小於需求。主要原因一是在校學生或剛出校門就已考取相關會計證書而缺乏實際經驗,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二是社會上一些盲目迷信證書的人員通過不同的渠道取得證書而持證待崗,這類人員有的是根本不懂會計,有的是會計知識陳舊或一知半解,難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通過我的實地調查發現:會計專業對學歷的要求相對還不是很高。大專生在這一領域競爭力相對較強。男女比例方面,男女比例爲2:3。可以看出,女性佔了大半江山,擔任會計主管的要多,而女性擔任出納和一般會計人員的較多。工作年限方面,一年的很少且基本都是擔任出納,2—3年的所佔比例較多,其次是3—5年的。其中,會計年限越久一般擔任崗位級別越高。這印證了那句“會計越老越吃香”。職稱方面,一般會計人員和初級職稱較多,中級次之,高級和注會較少,這反應出當今社會還是缺乏高端頂尖人才和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才。另外,從表五可以看出,會計專業還是一個比較對口的專業,在這些被調查的會計人員中有百分之六十以前是會計專業的。因此,我們以後從事會計的可能性還是較大的。

另外,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會計業務處理能力應用是異常突出的,而其它的經濟業務處理能力、稅務業務處理能力、統計分析能力、審計能力等相應地應用較少。我們會計人員還應具備一定的分析經濟形勢,經濟決策的能力。通過對會計人員的交流,他們認爲在任職的基本要求中,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是比較重要的,其次就是專業的從業資格證以及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的態度,由此可以說明,現在大多數的會計從業人員中,都是具備了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爲主的。

面對當今社會的現狀,即將走入社會的我們不僅僅要了解目前會計行業的需求,還要根據社會的需求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我認爲作爲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需具備以下幾點:

(1)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職業操守以及敬業態度,有嚴謹的工作態度。

(2)牢固的財務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把基礎理論知識學紮實。

(3)廣泛的知識面要堅持學習。但不能只學習和會計有關的知識,還要學習與經濟相關的知識。

(4)掌握會計電算化,不斷提高英語水平

(5)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良好的綜合素質。

所以,會計專業雖然在現在有趨於飽和的趨勢,但是,只要能自己找對方向,會計專業就業並非困難,會計專業就業前景仍然很寬闊。這些,都需要自己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