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關於農民工的社會調查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農民工的社會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農民工的社會調查報告

關於農民工的社會調查報告1

調查目標:近年來,大量的農民工進入城市,爲城市注入了活力,爲社會付出了廉價的勞動力,爲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任然處於“邊緣”狀態,他們乾的是工人的活,卻還是農民的身份,他們經常受人歧視,很難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裏的生活狀態不容樂觀。我藉着暑假的空閒時間對農民工的生存狀況進行了深入調查,進一步瞭解農民工在城市中爲何生存如此困難。

調查時間:20xx年7月20日—30日20xx年8月5日—8月20日

調查對象:農民工的生存現狀

調查方式:走訪、交談、查看新聞,報紙、網上調查

調查地點:重慶市綦江縣三角鎮樂生坪村農民工老家

廣東省東莞市東坑鎮建築工地農民工居住現

目前,已有大量農民工城市,他們乾的是城市人不願乾的最髒、最重、最險的活,他們爲社會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他們的工作,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權益在很多地方任然讓人堪憂,他們的生活現狀牽動大多數人的心。現在將此次實踐活動調查的結果報道如下:

一.大量農民積極入城

據收集到的數據顯示,廣東省東莞市被喻爲“民工城市”,全市人口近154萬,而外來人口就高達458萬,其實實際外來務工人員已超過600萬。大多數農民工外出務工經商主要是爲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長見識,提高技能等。據走訪綦江縣三角鎮樂生坪村農民工老家後統計,整個村已有七成青年人到沿海一帶務工經商,其原因大多是:樂生坪村地處山區,經濟條件較差,僅僅靠務農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學費用昂貴,農用費用支出大,很難支撐家裏的所有開支。再加上農村事務繁瑣,大多是體力活,家中除了靠賣糧食獲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飼養家禽,獲得經濟收入的途徑很少,所以多數人選擇放棄務農,進入城市。這樣一來家裏只剩下年老體邁的人,目前已有八成土地荒蕪。

二.農民工收入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八月啓動的調查數據顯示,儘管國家對農民減少了各項收費,減輕了農民負擔,但是大多農民依舊選取外出務工經商,生活狀況依然十分辛苦。據瞭解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的平均收入爲1000元,一半以上的農民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過1500元,男性農民工收入爲1070元,女性農民工收入爲780元,農民工收入普遍沒有城市居民高,他們從事的多是技術含量低,工資水平低的職業,他們的收入水平沒有隨我國經濟的發展而明顯提高,究其原因:①自身素質和能力使其大多在報酬較低的產業部門就業,如製造業,居民服務業,建築業等所需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由於農民工受技術限制,工資水平偏低。②社會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農民工就業受到不公平待遇,從而阻礙個工資水平的提高。

在網上調查的12個行業中,採礦業的農民工平均月收入最高,爲1400元,其次是建築業,平均收入1200元,但是危險係數極高。一半以上的農民工每月支出收入的四成,一半左右的農民工將收入的一半寄回家。

三.農民工權益問題

農民工工作時間普遍較長:進城農民工平均工作6.3天,平均每天工作9小時,47%的每週工作7天。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營、個體業主追求高產量,高效益,而工人也爲了掙更多錢主動拖長工作時間。

他們工作之餘的主要娛樂方式僅爲看電視,睡覺等,幾乎沒有其他的娛樂活動。然而農民工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文化財富的創造者和文化財富的創造者。農民工的文化權益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注。政府應該積極營造一個適合農民工消費的文化娛樂環境。

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全國農民工的報酬總體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數企業任然存在剋扣或拖欠報酬的現象,近四成農民工未和企業簽訂任何勞動合同或協議,有一半農民工拿不到加班補貼,57%得不到工傷補償,80%的不能帶薪休假,90%沒有享受住房補貼或住房公積金。80%的女農民工無法享受帶薪休產假,12%的農民工不清楚,不能依法自己的合法權益,更有些農民工只要有活幹,有錢掙就行了,籤不籤合同在他們看來關係不大,非常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全國政協委員呂傳贊和一批專家提出,要解決農民工屢遭侵權問題,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他們建議:①加快勞動保障立法步伐。由於《勞動法》的規定比較宏觀,對涉及保護職工收入所得、社會保障、人身保護方面的規定不夠具體和完善,缺乏相應的配套法律法規,這給勞動執行部門的執法活動帶來很大的困難和壓力,使《勞動法》的很多規定難以落到實處。②建立欠薪保障制度,推行企業拖欠工資情況申報制度。這項制度對於保障職工的合法工資權益,維護社會穩定有很重要的作用。③充分發揮各項工會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中的重要作用。我國各項工會在組織代表和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要進一步加對修改後的《勞動法》的宣傳貫徹力度,充分發揮各線工會作用。

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多提供及時準確的務工信息,多提供務工崗位,減少農民工外出務工盲目性,使其外出更容易找到活幹,並開辦一些技能培訓班,讓農民工接受正規專業的培訓,拓寬就業門路,

在維護農民工正當權益方面①農民工自謀職業中被各種稅收和費用所困,如工商稅、體驗稅、健康證及衛生許可費用等,這些相關費用農民工都希望能有所減免②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很受農民工關注,農民工願意積極參保,但是屬地原則制約了該項保險的落實。例如:農民工外務工經商,錯過了參保時間或參加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又無法到屬地指定參保醫院就醫,處在兩地爲難的境地。農民工生病大多能撐則撐,實在不行纔去買藥,2/3不上正規醫院看病。其原因有:①正規醫院費用太高。②他們沒有習慣上正規醫院就醫。③沒有錢,爲了節約。

部分人認爲:要改變農民工弱勢地位,改善其生存環境,最根本是要改變城鄉二元結構,打破城鄉戶籍限制,讓農民工與城市人享受一樣的就業、醫療、衛生、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待遇。

四.農民工的居住問題

大量農民工進城,住房問題成了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大多數農民工居住在簡陋的宿舍裏,30℅在集體宿舍裏,21℅的農民工居住在缺乏廚衛設施的房間裏,8%在工作地點,7%居住在臨時搭建的工棚裏,13%在城市裏沒有住處。只能往返在城郊之間。

炎炎夏日,當我們走進建築工地的臨時工棚,想了解建築工地工人的居住環境時,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室內溫度甚至超過外面的溫度。工人介紹說:“由於工棚用簡易的材料臨時搭建起來的,隔熱性很差,又不通風,所以經過長時間的暴曬以後,室內溫度往往比室外還要高,他們的降溫設施除了電扇就是室內灑水,一位20多歲的湖北農民工告訴我們:有時熱得不行晚上就只能鋪上席子睡在露天,只是蚊蟲太厲害,讓他們受不了,但總比中暑強。〃不僅他們居住條件差,大多數農民工爲省錢都選擇自己燒菜,一燒就是幾頓,有的甚至還擺到第二天再吃,沒有冰箱,剩菜飯都不捨倒掉,在高溫條件下極易變質,甚至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此外,爲省錢,圖方便,喝生水,私拉電線,板房明火燒菜,也是建築工地民工宿舍的安全隱患,除了電燈,電風扇,電磁爐,電水壺,充電器的電線拉得到處都是而且亂七八糟,很容易引起用電故障,甚至引起火災。同時用電器明火燒菜也讓我們心驚肉跳。由於板房低矮,又是木製結構,人員十分密集,一旦起火,後果不堪設想。當問起爲何不去集體食堂或外面的餐館時,他們表示:當然願意。只是外面太貴,長期下來消耗不起,只能自己“開火”,更方便,節省些。實地調查和麪對面訪問:近40%的農民工長期在工棚或集體宿舍,這些地方既狹窄又擁擠,室內東西又髒又亂,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沒有其他娛樂用品。近年來由於城區拓展、改造,市區一般樓房的租金逐年升高,再加上其他水、電、暖氣費用,成本就更是升高了,所以大多農民工都住在城鄉結合處,有的幾家或全家住在20—30㎡的房間裏,生活空間狹小,環境極差,交通不便,安全沒有保障。

既然工地居住條件如此艱苦,再加上他們長期在外務工,爲何不由鄉里人轉變爲城裏人呢?據深入調查,要實現這種轉變有兩大必不可少的條件:①在城市裏有穩定的職業和工作。②在城市裏有固定的住所。從目前的情況看來,正在城裏務工的億萬農民工都希望實現這種轉變,然而實現這種轉變並不容易。衆所周知。,由於戶籍、崗位和技能等制約,進城農民從事的多是最髒、最重、最險、最累的活,勞動條件差,勞動時間長,勞動報酬低,解決住房問題比城裏人更加困難。我們可以看見農民工條件的惡劣既有他們經濟收入低的原因,也有相當多政策不到位和資金不足的政府力不從心的原因。因而,農民工居住問題只能靠市場手段:靠租房或購房來解決。

五.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

據瞭解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問題也是一個很讓他們頭疼的問題。在走訪樂生坪村的過程中還發現:有四成農民家庭的孩子成爲留守兒童,他們在鄉村國小上學,平時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由於家裏老人缺乏科學知識,缺乏法律知識以及教育現代孩子的正確方法,這對孩子們的成長都非常不利,很多留守兒童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不能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法律意識,有部分人甚至走上犯法的道路。然而被接入城市的農民工子女在城市裏上學一年需繳納學費近2300元,佔家庭總收入的20%還多,另外許多孩子上學需繳納一定的借讀費,贊助費。據報紙新聞資料報道:5000名隨行的農民工子女有2500名繳納借讀費,贊助費,每人平均交1230元,這筆支出對農民工來說無疑是一筆很大的負擔。

六.農民工給社會的巨大考驗

大量農民工進入城市給城市交通、社會治安、計劃生育等帶來嚴峻的考驗和巨大的衝擊。在廣東省東莞市調查過程中強烈感覺到:加強農民工的管理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農民工,,讓其懂法,從而增強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加強自身權益的特別是人身方面的保護。由於農民大多數來源於經濟欠發達的山區或邊遠地區,他們不懂國家現行交通法規,更沒有遵守法律的意識。如:騎摩托車不戴頭盔,亂闖紅綠燈,車輛亂停亂放,行人跨越欄杆的事時有發生,結果農民工常常成爲生活中受害的對象。

農民工進入城市是不可逆轉的洪流,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政府只能採取措施對他們近一步培訓,規範,建設更利於他們生存的環境,使其儘快在城市裏落腳,讓他們與城市居民和諧共處才能爲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文明財富,才能更好地描繪未來城市的藍圖。

讓我們一起來關注農民工這個重要而可愛的羣體吧!

關於農民工的社會調查報告2

一、農民工追討工資的件次及維權方式發生變化

20xx年“兩節”期間,農民工到因農民工工資未及時支付個訪、集訪共20餘件次,涉及金額1201.1萬元。20xx年“兩節”期間與去年同期相比投訴率上升了15.9%,金額上升10.8%,人數上升51.7%。不包括農民工到區城鄉建設委,區人社局勞動糾察大隊投訴的農民工問題,堵高速路口等方式,在城區發生一次。城區堵交通幹道的行爲在北環路,三環路數次發生,同邦。國際城數次發生民工拉標語、敲盆子等方式上街遊行。

二、工程領域普遍存在此類現象

其中工程項目有政府項目,也有私營工程,如示範街道及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房地產開發工程,工業園區廠房建設工程,巴渝民居改造工程,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就農民工工資按時發放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會議要求各融資平臺,國有公司,行業主管單位等要及時監督,按照“業主負責、屬地管理、行業主管、部門聯動”等方式保證工資按時發放。層層建立預警排查機制,層層落實責任制,層層落實專人,籌集應急資金,及時發現和妥善解決工程款及民工工資支付投訴問題。

三、存在的原因

有房地產開發項目受國家政策調控影響,也有融資市場的限制,支付壓力逐漸加大,有個別勞務公司惡意欠薪,或者勞務公司因工程接近收尾,以追討工資爲名,僱請民工幫忙追討保證金及工程尾款等行爲。

根據20xx年“兩節”期間信訪反映出來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項目資金不到位。因銀行銀根一度緊縮,使得資金融資難,籌集資金不到位。在項目施工過程中,資金跟不上建設的進度,到了支付工程款的時間或結點,建設單位無資金來支付進度款、結點款。由此直接給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勞務分包以及勞務班組造成巨大的支付壓力,或以各種藉口不及時支付農民工工資,導致農民工工資支付矛盾糾紛增多。

(二)是合同履約難度大。按合同約定執行是整個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也是日常管理工作的依據。一方面,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在選擇施工企業,施工企業在選擇專業承包企業或勞務公司,勞務公司在選擇勞務班組的時候,由於這些企業的實力和信譽度參差不齊。實力雄厚和信譽度好的企業都能嚴格履行合同,也能順利應對市場中的各種風險。遇到經濟實力差和信譽度差的企業,他們會以各種形式和方法給建設單位或施工企業或勞務公司施加壓力,逼迫建設單位或施工企業或勞務公司提前履約支付款項。另一方面,相當一部分勞務分包合同、勞動用工合同簽訂不規範,甚至有的工程項目根本就未簽訂書面勞務合同,只有口頭約定。導致爭議、糾紛不斷,給處理這方面的信訪問題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三)工資監管力度差。目前,建設行業農民工工資支付程序主要是建設單位支付給施工總承包方、施工總承包支付給勞務分包、勞務分包支付給民工班組、民工班組支付給農民工。部分建設單位和施工總承包、勞務分包在劃撥工程款時,未遵循優先保證農民工工資的原則。即使建設單位在已按合同給定支付工程款後,下屬分包單位未直接支付給民工,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隱患仍然存在。從中反映出工程項目對農民工工資監管乏力。

(四)建設秩序不規範。部分項目在施工管理過程中,施工管理人員配備不齊,管理制度不健全、責任未細化不明確。工程項目管理不力,導致工程款結算和農民工工資支付中誘發爭議和矛盾糾紛較多。

四、工作建議

(一)是加強項目資金監管。爲了杜絕和減少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拖欠事件的發生,積極探索防止拖欠的方法及措施。從源頭上防止拖欠。嚴格執行項目資金和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對資金達不到規定比例或後續資金沒有保障的經營性工程項目、房地產開發項目,堅決不予頒發《施工許可證》,不批准其開工建設。對拖欠工程款及農民工工資的工程,不予竣工驗收備案。全區各類工程項目的主管部門,要儘快成立處理民工工資應急方案,及時發現和妥善解決民工工資投訴問題。

(二)是落實工程建設信用評價體系。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認真落實建設領域“工程建設信用評價體系”,利用“市場評價”、“安全生產”、“工程質量”、“合同履約”、“市場行爲”四個評價體系,重點是參建單位的“合同履約”情況。採取房屋建築多層不得少於2次評價(即基礎完成評價一次、主體封頂評價一次),高層不得少於3次評價(即基礎完成評價一次、主體完成一半評價一次、主體封頂評價一次);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採取建設進度過半一次,結束一次,加強對我區在建工程項目的動態監管。對存在有農民工工資支付拖欠行爲的工程項目,立即責令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力的工程項目,採取建管、質量、安全、造價管理科室、站、所聯動,限制該工程活動的繼續進行。

(三)是健全農民工用工體系。區人社局要積極探索農民工用工實名制管理制度,切實加大對農民工用工情況、用工合同簽訂的動態監督管理力度,隨時掌握工程各階段、各工種的農民工用工情況。切實有效地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對農民工工資支付實行“月結月清”制度,農民工工資支付由建設單位和用工單位負責落實專人監管。農民工工資發放情況,每月由用工單位以工資名冊的形式向區人社局勞動糾察大隊報送備案。

(四)是進一步規範建築市場。首先相關部門要強化建設工程項目招標投管理,重點是在資格審查中,要確保建設單位擇優錄取實力雄厚、管理規範、信譽度好的施工總承包企業,堅決打擊掛靠、圍標、竄標行爲。其次,建設行政

主管部門是加強對施工合同及履約情況的監管,合同管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均表現在對合同的事後監督,通過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對合同備案後的履行情況進行檢查,及早發現未按照合同進行履約的情況,避免造成承發包雙方的扯皮事件,即時予以糾正,避免更大的損失,維護合同雙方的利益,對不按照合同執行的主體應視情況給與一定的處罰。再次,涉及施工現場的管理部門,要強化施工現場的監管,重點是管理人員的到位情況、從業人員持資格證上崗情況、管理人員的變更情況、現場管理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監管。

(五)是落實清欠工作責任制。清欠工作在今後幾年的工作中任務非常艱鉅,是關係我區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區委、政府一定要把他擺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上來抓。必須進一步完善健全清欠機制,以目前已經建立的清欠機制爲基礎,以《刑法修正案》第四十一條規定支撐,以打擊惡意欠薪和惡意討薪爲重點,以“業主負責、屬地管理、行業主管、部門聯動”爲原則,層層落實責任,落實專人,繼續推進清欠工作。特別是要加強融資的力度,確保工程項目資金到位,切實維護的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和諧穩定。

關於農民工的社會調查報告3

近日,國家統計局網站27日公佈20xx年我國農民工調查監測報告。報告顯示,20xx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5278萬人,比上年增加1055萬人,增長4.4%。其中,外出農民工15863萬人,增加528萬人,增長3.4%。

一、農民工總體規模

(一)農民工數量繼續增長,總量達25278萬人

據抽樣調查結果推算,20xx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5278萬人,比上年增加1055萬人,增長4.4%。其中,外出農民工15863萬人,增加528萬人,增長3.4%。住戶中外出農民工12584萬人,比上年增加320萬人,增長2.6%;舉家外出農民工3279萬人,增加208萬人,增長6.8%。本地農民工9415萬人,增加527萬人,增長5.9%。

(二)中西部地區農民工人數增長快於東部地區

從輸出地看,東部地區農民工10790萬人,比上年增加323萬人,增長3.1%,東部地區農民工佔農民工總量的42.7%;中部地區農民工7942萬人,比上年增加323萬人,增長4.2%,中部地區農民工佔農民工總量的31.4%;西部地區農民工6546萬人,比上年增加409萬人,增長6.7%,西部地區農民工佔農民工總量的25.9%。

二、農民工流向及就業地域分佈

(一)在中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增長較快,中西部地區對農民工的吸納能力進一步增強

從農民工的就業地區來看,20xx年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16537萬人,比上年增加324萬人,增長2.0%,佔農民工總量的65.4%,比上年降低1.5個百分點;在中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4438萬人,比上年增加334萬人,增長8.1%,佔農民工總量的17.6%,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在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4215萬人,比上年增加370萬人,增長9.6%,佔農民工總量的16.7%,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分省看,就業地區主要分佈在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省,這4個省吸納的農民工佔到全國農民工總數的近一半。

(二)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比重繼續下降

在長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爲5828萬人,比上年增加18萬人,增長0.3%,在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爲5072萬人,比上年增加7.4萬人,增長0.1%,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增加數量和增幅均明顯低於上年水平。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分別佔全國農民工的23.1%和20.1%,分別比上年下降0.9和0.8個百分點。隨着中西部地區的快速發展,東中西部地區農民工工資水平趨同,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對農民工的就業吸引力在逐步下降。

(三)跨省外出的農民工數量減少,農民工以跨省外出爲主的格局改變

在外出農民工中,在省內務工的農民工8390萬人,比上年增加772萬人,增長10.1%,佔外出農民工總量的52.9%;在省外務工的農民工7473萬人,比上年減少244萬人,下降3.2%,佔外出農民工總量的47.1%。在省內務工的比重比上年上升3.2個百分點。20xx年,去省外務工人數減少,改變了多年來跨省外出農民工比重大於省內務工比重的格局。

(四)外出農民工仍主要流向地級以上大中城市

從外出農民工就業的地點看,在直轄市務工的佔10.3%,在省會城市務工的佔20.5%,在地級市務工的佔33.9%,在地級以上大中城市務工的農民工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三、農民工性別、年齡和受教育狀況

(一)農民工以男性爲主,年長農(20xx信訪工作調研報告)民工比重逐年增加

分性別看,男性農民工佔65.9%,女性佔34.1%;分年齡段看,農民工以青壯年爲主,16-20歲佔6.3%,21-30歲佔32.7%,31-40歲佔22.7%,41-50歲佔24.0%,50歲以上的農民工佔14.3%。調查資料顯示,40歲以上農民工所佔比重逐年上升,由20xx年的30.0%上升到20xx年的38.3%,三年中農民工平均年齡也由34歲上升到36歲。儘管每年農村新增勞動力主要會加入到農民工的行列中,但農民工年齡結構的變化,也說明農民工的無限供給狀況在改變。

(二)年齡和家庭對農民工的空間流動有很大的影響

農民工中已婚者佔73.4%,其中,本地農民工已婚者佔90.2%,遠高於外出農民工已婚者58.2%的比例,這主要是由於本地農民工平均年齡高出外出農民工12歲,本地農民工中40歲以上的佔60.4%,而外出農民工40歲以上僅佔18.2%。這反映了已婚、年紀較大的農民工更傾向於就近就地轉移,大齡農民工不僅外出缺少競爭力,而且需要照顧家庭,這使得他們的外出積極性減弱。

關於農民工的社會調查報告4

摘要:農民工是指在改革開放初期,一批農村的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工廠成爲工人的農民。他們的戶籍仍在農村,主要從事建築業和第三產業,有的在農閒季節外出務工,有的則長年在城裏打工,作爲謀生的手段。農民工這個特殊的羣體,對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做出的積極貢獻,大家有目共睹。但是,他們的就業狀況以及生存環境仍然存在着許多的問題,例如工時超長、正常權益得不到保障、務工環境惡劣等有待解決。

關鍵詞:農民工就業生存解決

正文:

儘管農民工在城市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爲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由於戶籍的問題以及他們自身的特點,使他們不能和城市人一樣享受城市的公共福利待遇和公共服務設施、公用資源。他們經常在惡劣的條件下超時加班卻不能及時拿到;他們的小孩在這裏上學,但因爲當地戶籍和學籍不能在這裏考試;他們受了工傷,工傷無人來付…農民工的現狀確實令人擔憂。

在寒假期間,我對合肥經濟開發區濱湖新區建築工地的農民工進行了調查,主要採取與他們進行交談的形式。由於爸爸及幾個安慶嶽西老鄉都屬於這個工作團體,我得以在此停留兩天,有機會走進他們的生活。考慮到他們不願意或是不會填寫調查問卷這一情況,於是,我採取在收工後與他們閒談的形式。主要包括:基本生活與工作情況、收入與求職情況、社會保障和維權意識、個人願望和今後打算四個方面。調查如下:

(一)工作狀況

1.和我爸爸一樣,大多數農民工求職主要靠親朋好友。2.他們工資的支付情況是,在一個單元的工程結束時至少支付總工資的70%,年終結賬時支付所有工資。3.他們平時都沒有假期的,平均工時12小時,有時爲了趕工而超長加班。4.技術工(在他們說來叫大工)的平均工資1500至1800,普通工(在他們說來叫小工,包括女工,十七八歲的小夥子,沒有技術的男工)的平均工資1000至1200。5.據他們說,在服裝、鞋類、玩具這些行業的農民工有一定的培訓,而建築業的技能培訓幾乎沒有。6.大多數人對這份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

(二)生活狀況

1.衣:通常是沾滿泥土,不注意還以爲是從山洞裏鑽出來的穴居人,由於乾的是最差,最累,最髒的活,不可能總是穿得很乾淨,且衣服和鞋磨損特別嚴重;當我提及別人低價收購我們的軍裝時,他們一臉的惋惜,埋怨我沒有告訴他們,說這會讓他們省去不少的錢。2.食:吃的是青菜和一些廉價的豬肉,我第一次看到叔叔竟然會因爲漲了1毛錢而放棄買蘿蔔,他說,人多所以每次買菜都是十幾斤,一毛錢積累起來也是不小的數目;他們這個團體內的8個人輪流做飯,平均每人每天的伙食費在八元以內。他們每人都只有自己的一副碗筷,第一天晚上我吃飯的時候找不到碗,只好用我爸爸的鐵茶杯。3.住:在房子開始建的時候,都是搭建一些簡單的帳篷,從第2層到封頂的這段時間裏都住在2樓,沒有窗戶沒有門,就用一些木板胡亂釘在一起,衛生間就別提了。4.行:幾乎沒有私人的交通工具除了自己的一雙腿。5.閒暇的時間,他們也有自己的一些娛樂,比如說買2張彩票盼着中大獎。

(三)存在的問題

1.有很多時候在一個單元結束時,並不能拿到工資的70%,年終結賬也不容易,需要在那裏等幾天,即不能及時拿到工資;且工資比較低。2.他們的生活條件簡陋,衛生質量差到不必說。3.有調查顯示農民工子女城裏讀書年均學費支出2450元,他們的孩子入學等存在一系列不平等的待遇,當談到他們的願望時,都是希望子女在身邊同時也能接受比較好的教育。4.他們的安全保險並不齊全,且維權意識很低,少部分人連合肥農民工維權熱線是多少都不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清楚仲裁訴訟、工會調解這些機構。我叔叔因工傷被迫停工半個月,誤工費最終沒能要回來,他們只說程序太麻煩,要等的時間太長。5.金融風暴的影響,使得當前農民工就業仍然存在一定的壓力,有些技術較低的農民工被迫另找工作。6.大多數人資金及自身能力不足導致返鄉創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對未來很迷茫。

(四)解決辦法:

首先,農民工羣體融入城市最大的障礙就是城鄉戶籍壁壘,由此造成住房、醫保、最低生活保障、孩子入學等一系列不平等的待遇。所以只有讓他們的戶口落到這座城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其次,希望政府出臺更多更有效的政策,確實保護農民工的利益。再者,努力創造條件提高農民工的素質和技能,例如加強農民工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大力發展面向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教育等。最後,希望城市及社會能給與農民工更多的關懷。

結論:通過這次的社會實踐調查我更深入的瞭解了農民工的現狀,他們的人生安全沒有保障,生活質量差,子女受教育情況糟糕,工資待遇低,工資拖欠問題仍然存在,政府的相關政策滯後等。這些情況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然後努力改善農民工的現狀。試想,只有社會的力量,纔可以讓城市中這些可愛的人感到一絲溫暖!

致謝:對濱湖新區建築工地的所有農民工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勞動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關於農民工的社會調查報告5

春節期間我通過對我家鄉鹽城市響水縣黃圩鎮返鄉農農民工的問卷調查,我對家鄉農民工在收入方面的有關問題進行了研究,並對農民工的欠薪、討薪問題予以了特別關注。在調查的基礎上,我從從業情況、工資狀況、討薪問題三個方面進行了相關的分析研究,認爲至少在我省蘇南地區各市外來的農民工遭受欠薪和被迫討薪問題已經基本上解決了,但是在其它應享有的基本待遇上仍沒有得到公正的對待,他們普遍忍受着沒有福利和保險、沒有休假、超時工作以及沒有獎金補貼的待遇。我希望對農民工問題不只是關注,而是更多地通過社會各界的努力來改善農民工的現狀。

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正文內容)

一、調查背景和調查方式

20xx年底,溫爲農婦熊德明討薪一事,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從政府到民間,都以各種方式關注農民工的生存狀況,盡力幫助農民工爭取應得的權益,政府部門更是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解決欠薪問題。時隔一年半有餘,

1.4億農民工的現狀是否有所改善,權益是否得到保護,特別是欠薪問題是否得以解決呢?對此我決定做一次小小的社會調查,旨在以小見大,一窺農民工的收入狀況

本次調查對象均爲在蘇南務工返鄉的農民工,本次調查採取了問卷調查和訪問兩種方式,一共調查了20名農民工,調查內容涉及農民工的平均月工資額、計酬方式、發薪方式、簽訂合同情況、拖欠工資情況、解決欠薪所採取的方式等

二、調查的數據分析

本次調查分別針對農民工、企業(用人單位),主要從從業情況、工資狀況、討薪問題三個方面進行了調查研究。

(一)民工的從業情況

1、農民工大多是通過勞動市場找到工作單位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親友、同鄉介紹工作的。

2、從事的職業主要有建築工人、工廠臨時工、餐廳服務員、家政服務人員、城市環衛工人等。而且農民工大多奮鬥在第二產業,從事的工作大多工作條件比較差、工作強度大,有些甚至工作環境極爲惡劣,是城市居民所不願從事的工作。

3、對農民工與用人單位之間簽訂合同情況的調查發現,由於政府部門加大了建築行業、加工製造業等農民工相對比較集中的企業的監督管理,現在簽訂勞動合同、臨時僱傭合同的比例大大提高了。但還是有不籤合同的情況,往往出現在打短工、由熟人介紹工作、以及在無照經營的個體經營加工戶打工的農民工身上。有的是因爲不知道有訂合同這回事,有的是根本不把籤合同當回事,還有的則是因爲老闆根本不理會這種要求。而且,即使有簽訂合同,也往往是企業指定的,存在大量不合理、不合法的霸王條款,再加上農民工文化程度不高,對這些條約理解並不深,明顯不利於保護農民工權益。

(二)民工的工資狀況

1、農民工工作報酬的計酬方式主要爲計件制和計時制,計時制有按小時和按日兩種。

2、農民工的平均月工資按工作的強度、技術要求、個人能力等有較大差別,從1500元到3500元不等。但是一般都沒有獎金、公積金、社會福利、醫療保險。

3、薪資的發放有三種情況:打短工的一般是在完工以後一次性發放,不過可以預支一些作爲生活費;建築行業一般分爲兩部分,每月發放一部分生活費,年末或工程結束時再發放另一部分;工廠以及服務業一般按月發放,但會扣留一定的保證金,如果是打短工很容易發生拿不到短期打工的工資,損失保證金的情況。

(三)農民工的討薪問題

1、出現工資拖欠的比例不高,而且多爲無照經營的個體經營加工戶、黑工頭等不正規的僱主。工廠、工地往往會因爲資金沒有到位而出現短時間拖欠工資,但都能很快補發。

2、老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原因,主要有技術上的和道德上的兩方面:技術上的原因有上家匯款遲延導致資金不能及時到位、企業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週轉困難,層層分包體制等;道德上的原因比較複雜,有的是工頭捲款逃跑、有的是老闆無視農民工的權利而肆意侵害其利益。

3、農民工在遇到長時間老闆拖欠工資時,所採取的手段五花八門,包括直接向老闆抗議、請工會之類的組織進行調解、向新聞媒體曝光、找政府部門投訴、求助於司法、仲裁等,其中,比較極端的有“跳樓秀”、綁架老闆、報復包工頭等,但一般很少會有人選擇這種方式。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多數農民工選擇向政府部門投訴,因爲一旦發生拖欠,向老闆抗議或進行調解很少有實際效果,申請仲裁和訴諸於司法對農民工來說都成本太高,要上媒體又需要事情具有一定的新聞性,而找政府部門不但成本較低且成功機率也比較高。

4、各地方政府都有勞動與社會保障局,並設有糾察大隊專門處理這類案件,以切實保護農民工的基本權益,減少侵害的發生。從調查來看,各地政府部門都能比較及時有效地處理問題,一經調查認定,堅決追討回欠款,案件成功解決的機率在98%以上,而且對違規單位有處罰、教育等手段。爲了減少事件的發生政府還有日常的巡查,主動進行監察工作,平時也經常展開針對性的宣傳教育。

三、調查得出的結論

雖然我省蘇南地區的農民工工資待遇還不錯,但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各地離鄉務工3個月以上的農民有近1.4億人,在我省蘇南務工的農民工只能佔農民工總數的一小部分,所以改善農民工待遇問題仍然任重道遠。農民工他們承擔了城市中大部分城市人不願乾的累活、髒活,卻只拿着微薄的工資,過着艱難的生活,而且還時常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農民工的工資報酬相比與他們工作的強度是很低,這僅僅是農民工收入問題的一個方面,但有時就連這微薄的工資農民工也難以得到兌現!

通過對外來農民工的調查,我發現,由於政府近年來的大力整治與監管,農民工遭受欠薪和被迫討薪問題已經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遇到欠薪的主要是沒有合同規範以及僱主爲不法經營或經營混亂的農民工。但是,農民工在其他應享有的基本待遇上仍沒有得到公正的對待!即使與用人單位之間簽訂了勞動合同,也對其中明顯不合理、不合法、差別對待的霸王條款無可奈何。他們已經普遍習慣了沒有社會保險、醫療保險,沒有休息日和假期,長期的超時工作卻沒有加班補貼的不公平待遇。如今背井離鄉的農民工已成爲城市最大的弱勢羣體!他們的生存現狀,與他們做出的貢獻形成巨大反差。如果放任這種不公正持續下去,致使農民工不滿情緒上升,是大大不利於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的。

農民工之所以會受到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從其自身的來講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農民工文化程度低,缺乏法律知識和維權意識,受到侵害也不會維護自己利益,使侵害他們權利的人和準備侵害他們利益的人有恃無恐、趁虛而入;第二、農民工缺乏能夠維護自己權力的組織,農民工在維護自身權益的過程中身單力薄,處於劣勢地位,沒有專門法律機構幫助農民工維權,而本該代表維護工人利益的工會組織早已名存實亡,許多時候它並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它應該更進一步爲維護農民工利益作出努力。

由於經濟狀況、地理條件等原因,農民工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一定的專業技術,法律意識普遍淡薄。而且,由於來城市打工的農民來自五湖四海,從事的職業五花八門,沒有一個有力、團結的組織來保護他們的權益。所以,使得農民工始終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層。他們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理應得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可,但實際上卻沒有最基本的國民待遇,依然被排除在城市各類保障體系之外。他們從事條件最差、負荷最重的體力勞動,而用工單位卻不願投入更多成本給予改善。我認爲,社會在得到農民工如此多的給予之後,理應付出對等的回報,給予他們更多實際的關愛和幫助。首先,就應該切實按照《勞動法》的有關規定,讓他們享有法律所賦予公民的權利,對於侵害其勞動權利的個人與單位,進行有效的懲處,切實保障每個公民的權利。其次,社會各界尤其是社會輿論要加大對企業的監督,讓欠薪等不法問題無處可藏,讓欠薪等不法企業曝光於陽光之下。最後,政府還要有制度保障,從制度着手方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薪酬問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勞動監察制度、國民收入分配製度等。總之解決農民工薪酬問題是不會一蹴而就,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要從多方面多角度着手,爲解決農民工薪酬問題採取一籃子措施。

關於農民工的社會調查報告6

調查背景:近年來,大量的農民工從鄉村來到城市,在城市開始了尋夢之旅。

夢總是美麗的,現實總是殘酷的,他們爲城市注入了活力,爲社會付出了廉價的勞動力創造了大量的財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仍然處於“邊緣”狀態。他們乾的是工人的活,身份卻還是農民,他們很難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裏的生活狀態不容樂觀。

調查目標:藉着這次跟着老師做調研的機會,對農民工的生存狀況進行了深入調查,進一步瞭解農民工在城市中爲何生存如此困難。

調查時間:20xx年8月1日-4日

調查對象:農民工的生存現狀

調查方式:走訪、交談、問卷、查看新聞、報紙調查地點:北京市海淀區小月河及周邊農民工聚集地

近年來,隨着北京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量的農民工涌向北京,他們乾的是城市人不願乾的最髒、最重、最險的活兒,他們爲社會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他們的工作,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權益以及很多方面仍然讓人堪憂,他們的生活現狀牽動大多數人的心。海淀區小月河及周邊是農民工的聚集地,在這次調查中,我們深入瞭解進城務工者們的現狀,與農民工們交談了解他們的一些基本情況,深入他們工作生活的地方感受他們的現狀。現狀將此次調查的結果報道如下:

一、個人基本情況

目前,北京市大約有400萬進城務工的人員,他們爲北京經濟的持續發展發揮着他們這一特殊羣體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羣經濟發展的生力軍來源地廣泛,涉及30多個省、自治區,但主要集中來自於河北、河南、安徽、山東、四川等農業大省。從年齡結構上看,主要是15到49歲之間的青壯年勞動力,他們選擇那些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工作環境差、北京本地人不願乾的工作崗位;這羣農民工主要以男性勞力爲主,並且大部分是具有國中學歷的人,這樣纔可以較爲適應北京工作的需要。他們名下的耕地由家裏親戚經營的所佔的比重相當大。對於出來打工的目的,年輕的農民工比較傾向於來大城市見見世面開開眼睛,換個環境發展自己;中年的'農民工則會毫不猶豫地說是爲了掙錢,爲了養家。

他們大多數並沒有要長期留在城市的打算,並且認爲限制他們留在城市的主要因素是沒有歸屬感或沒有戶口,他們覺得出來賺錢只是暫時的,最終還是要回到農村去的,覺得能留在城市好好生活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兒。因爲政府爲了首先保障北京當地人的利益而缺乏公正的對待外地人尤其是農民工,最典型的或許就是北京的戶口政策了。因爲這種嚴謹的政策,導致很多外來人口幾乎不可能獲得北京戶口,這樣,即使常住在北京一輩子,也不被認爲是北京人,更得不到因爲有戶口而有的政策優勢,譬如獲得社會福利,保險,教育,就業等。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不公正。當然,從政府管理的角度看,爲了控制北京當地人口,有必要加大對戶口政策的管理,否則會導致北京人口的劇增。可是,政府卻不能僅僅依靠戶口的有無而施行兩種甚至幾種不同的政策,對外來人口在各方面生活上施加限制,實際上這是一種自私的作爲,只讓那些農民工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卻不讓他們享受發展的成果,將果實全部保留在自己的囊中,這難道不是一種自私嗎?

二、就業特徵

在北京的農民工在從事着建築和服務等諸行業,因而在小月河小吃街及建材一條街上極少能看到本地人,大多數都是外來進城務工人員,所處的工作崗位大多都是無技術的工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體力勞動者,也有一部分是做些小本買賣,比如街邊移動小吃攤、水果攤、地攤。在我們所調查的小月河及周圍的地攤主中,我們發現,擺地攤的農民工還會有另一羣競爭者。有很大一部分是畢業了的大學生,他們白天有着一份正當的工作,因爲他們的工作收入不足以使其在北京過上好日子,夜晚就出來擺地攤。所在的工作單位性質基本上都是個體工商戶,極少看到有農民工進入政府部門以及國有企業等社會福利較好的行業。這也與他們比較集中出事的行業爲服務業及建築業有關。他們平均每天工作時間有10小時左右,大多都是不固定的,會根據各種實際情況進行變化的。平均每個月休息的天數在2天左右,有很大一部分是沒有一整天的休息時間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營、個體業主追求高產量,高效率,而農民工也爲了掙更多錢主動拖長工作時間。

在找工作方面,他們獲得工作的途徑有90%是通過朋友親屬介紹來的,基本上採取的模式是,有個熟人在這裏幹了覺得還可以就介紹親戚朋友們也來這裏工作。

在工資收入方面,變動幅度還是非常大的,從八百到四五千不等。在與他們的交談中發現,他們基本不瞭解20xx年北京市的最低工資標準是1160元。北京農民工的月平均收入在1200到1300左右,這種收入水平雖然相當於全國農民人均收入的四倍,可是,在北京這種高消費的城市裏,這種收入水平或許只能滿足溫飽略有結餘罷了,生活水平並不能比其他地方的民工高多少。我國的基尼係數排名世界前十,已經超過了0.5,說明我國的收入差距已經達到懸殊階段。這是很能說明問題的,特別是在北京這種大城市,上層人士與這些下層民工收入差距更是觸目驚心。除此之外,北京目前還存在着諸多拖欠甚至不發給農民工工資的現象,這雖然是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民工本身維權意識、合同意識不強等)造成的,但多數還是強勢集團對弱勢羣體的欺壓,是包括政府在內的組織不能充分保證民工利益的體現。當然,現在這種情況由於政府等機構的努力已不是那麼氾濫,但仍不時有冒出北京民工爲要回工資而遭遇拒絕和報復的新聞。北京作爲中國的首都,應該盡最大努力杜絕而不是減少這種不公正的現象,充分體現文明城市的公正、文明,這當然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長期共同努力,但最起碼現在北京人應該尊重民工、善待民工、從態度上端正起來。

除了工資之外,他們找工作最爲關注的問題大多集中在能否提供食宿等生活條件,畢竟要在北京自己租房生活的開銷還是非常大的,但是工作單位所給他們提供的生活條件基本上只是屬於能基本滿足的水平,但他們也並沒有過多的抱怨。

農民工所在的工作單位基本上沒有爲他們提供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等基本保障。他們也不捨得自己辦理保險。若他們不來北京打工,留在當地的話,大多數都是從事農業生產方面,不僅辛苦並且一年到頭也留不下多少錢,覺得掙得的錢並沒有在北京辛苦打工的多。他們從事的行業並不需要太多複雜的技能,因而在上崗之前只是作一些簡單的介紹就能直接工作了,很少有全面的培訓,不過他們還是挺希望能夠得到一些培訓的,這樣對於他們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提供了機會。

在業餘活動方面,他們的休息時間並不是非常規律與充足,通常都是在家休息,限於看電視、睡覺等,並沒有太多豐富的業餘活動。一方面,他們本身的總體文化水平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低於當地人,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他們亦可能覺得自己除了工作沒有什麼時間去參見其他的休閒活動,也有的“難以融入北京當地的生活”。這其實也是有情可原的,前一種情況難以在短期內得以改變,後一種情況也符合農民工的切實心理:我們是賺錢來的,不是玩的。可是同樣,這種情況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他們的生活單調、簡單、壓抑,缺乏多樣性,可能會造成某種不利於社會穩定的情況。農民工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文化財富的創造者和文化財富的創造者。農民工的文化權益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注。政府多搞一些針對農民工的活動,鼓勵他們參與豐富多彩的生活,也會填補他們在其他方面缺失的真空。他們平時交往的對象主要是同事和工友以及老鄉,社會交往範圍還是屬於比較窄小的。

三、流動行爲

進京的農民工基本上都有過在家務農的經歷,因爲在家種地既辛苦也掙不到多少錢,根本不足以養家以及供孩子上學,很多都是不得不出來打工的。也有部分農民工有着在其他城市務工的經歷,只要有合適的工作,賺得比原來多,他們還是願意變換工作地點的。變換工作地點的主要途徑爲親屬朋友介紹,變換決策主要還是由自己做出。在行業的變換也大多集中在銷售、餐飲之類比較容易上手的服務業上,即使要變換工作,也優先現在原來從事的工作領域,畢竟是熟悉的有經驗的。

四、子女受教育問題

據瞭解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問題是一個很讓他們頭疼的問題。在調查中發現,有四成農民家庭的孩子成爲留守兒童,他們在鄉村國小上學,平時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由於家裏老人缺乏科學知識,缺乏法律知識以及教育現代孩子的正確方法,這堆孩子們的成長都是非常不利的,很多留守兒童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不能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法律意識,有部分人甚至走上犯法的道路。然而被接入城市的農民工子女在城市裏上學需繳納高額費用,這對於農民工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負擔。

五、生活支出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將日常的支出分成這樣幾大部分,分別是:食品、衣服、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交通通訊費用(包括交通和電話、上網費用)、娛樂文教用品及服務費用、住房費用(包括水、電、燃氣等)。

在這其中,用於食品的比例還是佔據着絕大部分的,平均佔到百分之五十。根據恩格爾係數反應國民生活質量,我們可以知道,食品支出比重越小生活質量越高,所以農民工的生活質量還是有待提高的。

在衣服方面的支出與年齡及性別還是有非常大的聯繫的,其中,年輕女性的衣服支出最多,平均每個季度都會給自己添置一倆套新衣裳,她們買衣服的地點大多是在地攤或是去動物園等較便宜實惠的地方,極少會去逛商場。年紀大的男性衣服支出最少,基本不買衣服,穿舊衣服只要不破不爛就行了。

在全年醫療保健支出方面,他們的情況是隻要能撐則撐,實在不行纔去買藥,三分之二不上正規醫院看病。其原因有:正軌醫院費用太高。錯誤!未找到引用源。他們沒有習慣上正規醫院就醫。錯誤!未找到引用源。沒有錢,爲了節約。因而在醫療保健支出方面還是比較少的,平均佔到百分之五。

在交通通訊費用方面,他們很少出遠門,一般都是來回於工作與住所,一般住的地方都在工作的地方或者距離很近,因而交通方面的支出是相當少的,出門坐公交,極少會打的。手機現在是普遍都有的,每個月的平均話費支出在三十塊左右,一般都是與家裏人聯繫。農民工基本上是自己沒有電腦的,上網一般都是通過手機或者去網吧,他們上網最經常做的事是聊QQ,打麻將或鬥地主等,甚至有些農民工把上網等同於上網聊天。總的來說,上網的支出還是比較少的,平均一個月十五塊錢。

在住房方面,很大一部分是單位包住的,若不包住,則是租住一些出租屋,價位在一個月二百到三百左右,與他人合租,條件比較簡陋。在設備用品以及服務、娛樂文教用品及服務這兩方面的支出是非常少的,很多幾乎爲零。這也反映了他們的業餘生活還是非常單調的。他們掙到的錢有很多部分都是留着寄回家給家裏的老小提供必要的支出費用,在調查中同時也發現,有一部分農民工掙的錢不夠自己花還在用着家裏的錢,這種情況多出在年輕女性。

六、一些建議

農民工進入城市是不可逆轉的洪流,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政府只能採取措施對他們進一步培訓,規範建設更有利於他們生存的環境,使其儘快在城市裏落腳,讓他們與城市居民和諧共處才能爲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文明財富,才能更好地描繪未來城市的藍圖。

讓我們一起來關注農民工這個重要而可愛的羣體吧!以下是一些建議:錯誤!未找到引用源。大力發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根據企業用工需求和農村勞動力培訓意願,大力開展多種門類、多種形式的培訓,增強農民工外出適應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錯誤!未找到引用源。完善農民工就業信息服務。加強輸出地與輸入地勞務對接,健全城鄉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多渠道爲農民工提供就業信息。輸出地要爲準備外出就業的農民工免費提供政策諮詢和準確、及時的務工信息:輸入地要完善用工信息發佈機制,所有職業介紹機構向農民工免費開放。

錯誤!未找到引用源。引導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積極發展小城鎮、縣城經濟,大力發展農村“水電路氣房”;大規模開展農田水利和標準農田建設,增加農民的就業機會;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第三產業,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爲農民工就業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錯誤!未找到引用源。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農民工返鄉創業,不僅解決自己的問題,還增加新的就業機會,是今後農村新的增長點。要在財政、稅收、信貸、土地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積極引導返鄉農民工參與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發展規模種養業,創辦工商企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當然,我們看到,目前北京政府已經付出很大努力來管理、改善農民工的生活了,這和以人爲本的執政理念是分不開的。可是,仍然有很多的問題亟待解決。這依賴於包括政府在內的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積極幫助,讓農民工能夠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