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教育調查報告(合集15篇)

隨着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十分的重要,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育調查報告(合集15篇)

教育調查報告1

[摘要]

信息技術課作爲一門新興的學科已納入各中國小必修課的範圍之內,而農村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還處在起步階段,與城鎮中國小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與問題。本文首先以舒蘭市第中學爲調查對象,採用訪談、觀察、問卷調查等方式對農村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課堂教學情況及學校的信息技術課教師隊伍與學校的相關設施的配置情況進行調研,對農村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課堂教學環境、學習者的學習背景、學校領導與任課老師對信息技術教育的態度等幾方面進行理論和實例研究,並通過精心觀察所調查學校的現有情況分析出農村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普遍存在的各種典型問題,最後作者就爲解決這些問題列舉了各種可行的措施和對策,並將其進行整理、歸納,做出總結

[關鍵詞]: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引起的原因,對策及措施

[1.研究的背景]

隨着中國小普及信息技術教育進程的加快,信息技術逐漸進入中國小,越來越多的農村中國小開設了信息技術必修課,人們對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關係的探討也越來越多。共同關注的話題是如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巨大功效爲教學服務、提高教學效率。針對信息技術這門課來說,它是沒有地區差異的,但是不同地區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和利用程度就有所不同了。由於國內農村山區與城市在經濟發展、文化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較大的差異,所以信息技術在農村教學中的運用就與城市有所不同。本文正是因爲農村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中存在各種問題才以珊瑚鎮中國小爲調查對象,通過進行調查問卷及分析問卷調查情況的形式對比城鎮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的區別,找出農村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存在問題的原因,並提出一些能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信息技術教育是一種基礎文化教育,更是人才素質教育,中國小開設的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興的知識和技能相結合的基礎性課程,它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實用性、靈活性,在中國小的素質教育中佔據着重要地位。由於信息技術教育本身發展較快,直接影響着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的方向和內容的穩定性,而農村國小信息教育還處於起步階段,它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着全國信息技術教育的推廣和推進程度。至今有很多專家學者都對農村國小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過研究,並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和建議。本文通過實踐從課堂教學環境、學習者的學習背景等幾個方面對農村國小信息技術課程課堂教學情況進行調研,期望能夠對一線教師的實踐教學提供幫助,讓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更具有人文性,適應新的形勢下對人才培養的需要。

但不能以單純的計算機教育替代信息技術教育。兩者的區別:簡要說來,信息技術教育與計算機教育的根本區別,或者主要分水嶺就在於如何看待計算機。計算機教育把計算機作爲課程的學習對象來學習,而且是惟一的學習對象;而信息技術課程則把計算機作爲課程的學習工具來學習,而且只是學習的工具之一。

計算機教育與信息技術教育並不是對立的關係,而是發展的關係,計算機教育是信息技術教育的基礎與前提。

信息技術教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方面是信息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即主動地利用各種信息工具和各類信息資源,有效地對各種信息進行處理;另一方面是技術教育,主要包括對信息的採集、加工、分析、發佈過程中運用到的傳感技術,通信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等,其中計算機技術是信息技術的中心,而計算機常識教育又在信息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國家開設的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中明確規定其任務爲: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爲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爲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當前,計算機技術是信息技術的核心,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更是其發展的熱點。故計算機教育無疑是目前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內容。然而,在信息技術教育中,絕不能因此就將單純的計算機教育與信息技術教育等同起來,以前者來替代後者。

具體而言,信息技術能力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運用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二是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進行各學科的學習;三是瞭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和影響。如此,不僅向學生傳授了信息技術知識,還着重培養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的主動學習的精神和批判意識,在應用信息技術中形成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另外,對於不算髮達的國家和地區以及邊遠地區和農村,計算機教育的成本無疑是昂貴的,因此一些國家主張信息技術教育在考慮計算機教育的同時,也應根據現實的能源情況,將其他信息設備,如印刷材料、錄音帶、錄像帶等納入到信息技術教育當中,以便提高信息技術教育的現實性。

如此看來,儘管計算機教育是當前信息技術教育的核心,但絕非全部,應當賦予信息技術教育以廣泛的內涵和外延。國內在開展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時,不僅要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掌握其基礎知識和技能,瞭解其發展及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更應注重通過信息技術教育使學生提高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他們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運用信息技術,並將信息技術作爲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爲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由於種種原因,當前信息技術教育就是計算機教育的思想仍嚴重地影響着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甚至出臺的有些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教材安排的完全是計算機技術的內容。令人欣慰的是,信息技術教育不是單純的計算機教育正在被愈來愈多的人所認識。各省、市和自治區陸續組織編寫的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教材也更多地融人了計算機教育之外的信息技術教育內容。更令人興奮的是,根據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及現實需要,教育部20xx年11月下發的教基[20xx]35號文件——《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將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規定爲培養中國小生的信息素養,並且認爲信息素養應當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⑴信息意識:即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工作和生活的問題的意識,這是信息技術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點。

⑵信息常識:即信息科學技術常識,促使學生閱讀有關的信息文章,參加有關討論,便於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⑶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統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採集、傳輸、加工處理和應用的能力,信息系統的分析與查錯能力,以及對信息系統與信息進行評價的能力等。

⑷信息道德: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信息倫理道德修養,使他們能夠遵循信息應用人員的倫理道德規範,不組織和參與非法活動,並知道如何防止計算機病毒和其他計算機犯罪活動。

[2.農村中國小的信息技術教育現狀調查]

[2.1調查的內容與目的]

本次調查要對在校老師及學生分別進行,其中調查教師的情況是本文主要調查的部分,調查學校信息技術教育建設的情況以及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及對信息技術的認識情況。對教師主要從以下五大類進行調查:第一類爲學校信息技術環境建設調查;第二類爲教師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認識調查;第三類爲學校在信息技術應用情況方面的調查;第四類爲對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習慣來調查;第五類爲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情況調查。調查學生則從他們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以及他們對信息技術老師的反應來進行,輔助說明學校的信息技術建設的總情況。

[2.2問卷的設計]

根據論文的主題:調查分析農村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不僅要調查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的上課情況,還要調查學校有關教師的具體情況和計算機等硬件設施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目前比較熱的話題,不僅信息技術課的老師要會操作計算機,其他科的老師也要會使用,並利用其進行輔助教學。因此,對師生分別設計了一個問卷,見附錄。

[2.3基本情況數據統計]

本次調查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象是舒蘭31中學的教師與學生兩大羣體。

本次調查向教師發放調查問卷40份,回收問卷40份,有效問卷40份。調查對象是兩所學校的在職教師,教師問卷調查的內容共分五大類:第一類爲學校信息技術環境建設調查;第二類爲教師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認識調查;第三類爲學校在信息技術應用情況方面的調查;第四類爲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的習慣調查;第五類爲教師參加信息技術培訓的情況。

爲了進一步瞭解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瞭解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態度、習慣和能力等方面現狀,在兩校學生中隨機抽樣調查了40名學生,調查對象分佈在、七、八等兩個年級中,問卷調查的內容涉及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應用信息技術的習慣、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認識和態度等。

[2.3.1教師問卷主要情況分析]

⑴學校信息環境的建設

舒蘭31中學配備了一個學生機房,有50臺電腦,但是這些電腦的配置都比較舊、而且配置較低。在所有老師中除了信息技術老師配有電腦外,其他老師均沒有電腦,只在辦公室配置了一臺電腦。另外學校有一個多媒體教室。學校的信息技術老師比較少,只有2個信息技術老師,而且都不是專業出身。被調查的其他老師中幾乎都參加過進修學校的信息技術教育培訓。

這些數據顯示,在農村中國小中信息技術環境還是比較薄弱的。

⑵教師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認識

從教師對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價值觀念調查中可以看出教師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認可程度,瞭解教師在觀念上存在的距離。調查顯示,教師認爲信息技術能有效處理學科中的問題佔60%,認爲效果一般的佔30%,尚可的佔10%,沒有一位教師認爲是無效的。從本調查中可以反映出現代教師對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功能和作用總體上是認可和接受的。

⑶學校應用信息技術的總體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有50%的教師認爲機房有電腦,師生能上機,但無法自由上網。20%的教師認爲不具備良好的運用電腦及上網環境。這說明學校的信息技術應用環境還有待改進。在應用信息技術的整體氛圍方面,55%的教師認爲網絡資源不太充足,資料較少(可能是網上查詢、運用搜索引擎的能力不足)。這說明學校中形成了一定的應用信息技術的氛圍,但氛圍還不夠濃厚,因爲還有70%教師認爲在學校不能自如地運用信息技術,平時也很少談論這方面事情。有10%的教師認爲學校師生在學校上因特網的周平均時數太少。此外,還有80%的教師認爲學校應該建立專題網站,認爲學校還應該提供課件與備課資源庫等信息資源,這也反映出學校要在這方面應該加大建設力度。

⑷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習慣

調查數據顯示,只有5%教師平均每天使用電腦時間在1小時以上,所佔比例並不高。半小時以下的比例爲10%,90%的教師認爲自己沒有時間使用電腦。說明近70%的教師平時不習慣使用電腦,或未將電腦使用與教學工作結合在一起,未把信息技術作爲輔助自己教學工作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師中備課上課資料的主要來源還是教科書和教育資料佔90%,只有10%的教師備課,上課資料來源於互聯網,10%的教師使用網絡教學資源,數據庫備課,把報刊雜誌作爲備課上課的主要來源佔10%。這充分說明信息技術在備課這一環節上尚未很好結合。

在信息化的教育環境中,一種新的基於資源型的學習方式無疑會成爲重要的教學模式之一。在這種模式中,教師需要首先通過計算機和網絡等信息工具獲取相應的信息,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有效的補充和改進,以便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教育信息化要求各學科教師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以及較強的運用信息工具的能力。爲了解中國小教師的信息能力,問卷針對教師對一些常用的軟件、服務的使用、掌握情況進行了調查,具體包括:文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軟件、演示文稿製作軟件、多媒體課件使用、因特網使用和網絡服務使用。

文字處理軟件掌握情況電子表格軟件掌握情況

選項百分數(%)選項百分數(%)

不會50不會70

WPS20會一點20

WORD30EXCEL10

演示文稿製作軟件掌握情況多媒體課件使用情況

選項百分數(%)選項百分數(%)

不會50不會60

使用過25使用過30

製作過25製作過10

因特網使用情況網絡服務使用

選項百分數(%)選項百分數(%)

從未40 網上鄰居15

不常35 WWW30

經常25電子郵件25

無50

調查數據表明,一小部分中國小教師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軟件工具(如WORD、EXCEL)的使用,具備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工具運用技能。網絡上有豐富的教學資源,爲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調查結果顯示,經常使用因特網的教師只佔25%,並且幾乎都是青年教師;對於各種網絡服務的使用情況也不近如人意,就幾個年輕教師使用過網絡服務。這些數據一方面說明了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和提高。此外,根據相關性分析,不同年齡的中國小教師在信息技術水平和信息技術教學的水平上有顯著的差異,隨年齡增長呈遞減的趨勢。

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情況

選項百分數(%)

經常用20

偶爾用40

不用40

信息技術作爲工具進入教學過程是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教師在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工具可以增加教學信息量,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和效率。但是在這次調查中發現,教師在教學中對信息技術的運用不是很理想。從調查數據來看,只有20%的教師經常運用信息技術教學,40%的教師偶爾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不用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師人數佔被調查教師人數的40%。調查發現,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目的更多的是爲了展示,並未從內心深處把信息技術作爲一種資源獲取、加工、利用的有效工具,停留在爲應用信息技術而應用信息技術的層面。

[2.3.2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獲取信息途徑表

選項百分數(%)

查閱圖書20

與同學討論25

上網查資料5

詢問老師40

在問及學生獲取信息的方法時,他們都有多種途徑獲取信息。——閱讀報紙、看電視、課堂、因特網以及與人交流等。由此可見,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比較廣泛,課堂已經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而且因特網成爲學生獲取信息的首選,因此,提醒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一步開拓自己的教學內容,使之不致落伍,儘量加快自己獲取信息的腳步,使學生真正受益。

計算機,它能幹什麼?上網聊天、玩遊戲、查信息、辦公打字與表格、網頁製作和動畫、收集圖片和書籍,下載……等等很多用途。那麼中學生認爲計算機能用來幹什麼呢,是否用來學習呢?分析調查數據:20%的人認爲是用來學習計算機有關的知識,30%的人認爲回在將來工作上使用到,25%的人認爲會在今後學習其他知識時使用到,25%的人認爲用來娛樂、看電影、聊天、看新聞。從數據上看,中學生還是能認識到計算機的正確用途的。

有65%的人認爲信息技術課有利於其他課程的學習,在信息化的教育環境中,一種新的基於資源型的學習方式無疑會成爲重要的教學模式之一。在這種模式中,教師需要首先通過計算機和網絡等信息工具獲取相應的信息,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有效的補充和改進,以便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有利的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這樣就更有利於促進其他課程的學習了。

[2.4調查結果分析]

隨着信息技術的廣泛傳播,信息技術教育也納入了學校的教育範疇,許多的學校都配備了微機爲廣大學生的學習服務,這是一件功不可沒的好事、實事。然而根據對舒蘭31中學的調查,學校還存在一些問題。

2.4.1資金短缺基礎設施比較薄弱

資金是困擾農村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一個大問題,經濟條件差的地方,無法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能夠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地方,絕大多數存在着計算機數量多、配置水平低、教學資源匱乏,難以保證學生上機時間等問題。資金的匱乏導致必需的硬件設備跟不上,造成信息技術課程難以開設的“瓶頸”。資金不足,猶如一個瓶頸,使信息技術教育中一些必需的設備無法提供,從而導致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相當的抽象。而信息技術教育本身就是實踐性和理論性相結合的,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鞏固理論,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資金不足,就相當於教學設備不齊全,在基本的教學條件不能滿足的條件下,何以提高農村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的效果呢?

要在農村中國小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就需要有成套設備。我國農村經濟落後,學校資金困難,信息化環境建設步伐很慢。雖然大多數學校領導都已認識到建校園網、更新升級的重要性,然而計算機房的日常維護費和電費,使有限經費更加緊缺,致使學校的計算機無法及時修理和更新。可以說資金是困擾農村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一個大問題。但今年省裏已興建遠程教育資源網絡。

2.4.2人們對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夠

雖然國家已經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的影響卻根深蒂固,不論是學校領導、教師、學生還是家長,對一門課的重視程度往往取決於它在會考、大學聯考當中所佔的比重,對於信息技術這門基本沒有列入考試範圍的科目,誰都不願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時間。所以,多數學校將信息技術教育等同於計算機教學,將信息技術教育的培養目標只停留在教會學生如何操作計算機上。

[1].教師不關心。很多教師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不願也不想去改變,信息技術教育理論匱乏,信息素養不高對現代教育意識和現代教育觀念缺乏瞭解難以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他們大多數認爲信息技術只是一種教學的工具,不使用信息技術照樣能把課上好。這使信息技術課程流於形式,成爲上公開課、示範課的教學工具,成了應付檢查的手段,而沒有從學生自身發展的角度去利用,更沒有放在大的教學環境中思考。

[2].學生不認真。很多學生認爲學習信息技術教育就是學會計算機操作。上課不認真聽課,作業不認真完成等現象時有發生,他們認爲不會考或大學聯考就無所謂,把信息技術課堂當作是玩的好地方。

[2.4.3缺乏優秀的師資隊伍]

農村中國小掌握信息技術教育理論的專業人才鳳毛麟角,多數教師自身專業水平不高,對現代教育意識與現代教育觀念缺乏瞭解,難以發揮其引導作用。目前,在農村中國小計算機教育專業的教師比較少,而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教師的進修機會不多,所以導致許多教師具有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教學水平滯後,難以適應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同時,絕大部分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地位低、待遇低、工作重,很多學校還把信息技術教師列入後勤或教輔人員之中,身兼數職。另外,信息技術教師出成果的機會少、晉職評模機會少,而且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缺乏一套激勵機制,導致大部分教師無積極性、沒有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去。

從觀念認識角度來看,很多教師還缺乏現代教育觀念和教育信息化的意識,將信息素質簡單地等同於計算機技術,只停留在教會學生如何操作計算機上,未能真正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由於教育自身的慣性極大,教師習慣於傳統的教育方式。特別是應試思維的長期束縛,使很多教師接觸的信息仍只是應試資料,使用的信息傳遞方式主要是傳統的單向傳遞。雖然這種方式在今天的時代和今天的教育對象面前已越來越力不從心,甚至阻礙着教育發展,但一些教師卻沒有從自身的觀念和行爲更新方面去找出路。從技術能力方面來看,教師的信息技能普遍不高,而且不同鄉鎮、不同學校的教師間存在着極大的差異。

[2.4.4對信息技術教育認識不夠明確]

農村經濟發展相對滯後,農民收入仍然偏低。有些學校領導人缺乏現代教育意識,農村教育基本上還徘徊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許多學校領導還是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中大學聯考的升學率作爲評價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標準,不重視信息技術教育的建設,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阻礙了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也影響着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和體系結構。

目前大多數中國小教師認爲“信息技術”就是“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就是“計算機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在許多教師眼裏,只要運用了信息技術就一定能提高教學效果,這種觀念誇大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運用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教學效果,但前提條件必須是科學的運用信息技術,如果運用不當,效果不但不會提升,反而可能下降。例如:在一節國小數學課上,教師將“釐米”畫在了電腦上,並通過投影投到屏幕,這樣“釐米”尺寸遠遠大於實際尺寸,這對教學效果有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就這個問題而言,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就不一定比常規教學手段先進,要視教學內容、教師特點、教學目標而定,在某些方面,運用“黑板+粉筆”的手段可能更有效,就教學手段而言,只有是否“適用”的問題,沒有“最好”的問題,當然,信息技術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在教學中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廣泛。

[2.4.5學校的資源利用率低]

隨着信息技術課的普及,多數學校有了微機室配備了微機,供學生上課使用。但是由於資金、技術人員等因素,學校購買的微機質量良莠不齊,許多的微機根本無法正常使用,更有的學校的微機成爲一種擺設,或者成爲門面。領導來檢查就誇誇其談。究其原因,首先農村學校資金少,無法購置好的設備,或商家以次充好,矇混過關,其次學校沒有專門的人員保養維修。也就造成微機閒置,資源浪費。

[3.問題存在的原因及對應的解決方法]

[3.1問題存在的原因]

⑴資源短缺、資金不足是制約其發展的最大瓶頸。

⑵學校領導不夠重視信息技術教育環境的建設,同時對信息技術教育缺乏一個很好的認識。

⑶缺乏專業的信息技術老師,缺乏會計算機維修的老師。

⑷在校的大部分老師缺乏應有的信息素養,不知道如何使用計算機,使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而只是偶爾利用計算機給同學們展示一些作品之類的東西而已。

⑸由於信息技術課不參加會考及大學聯考,學生自己也不認真學,即使有興趣也不會花時間去認真學,究其原因還是受教育體制的影響。

[3.2解決方法與對策]

[3.2.1具體措施]

農村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面臨着諸多挑戰,只有在瞭解其現狀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加以解決,才能推動農村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進程。

⑴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信息技術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物質基礎保證,農村經濟基礎相對薄弱,必須調動政府、教育內部、社會等多方面力量,可採取“引資修建、借雞下蛋”等辦法,保證信息技術教育的開展。

⑵提高認識轉變觀念,謀劃適合農村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思路

通過組織領導及相關人員學習、參觀,使他們充分認識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需要,信息素養應成爲人們的一種基本能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是適應信息化社會教育方式根本轉變的需要;中國小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是國家提出的一項事關全局的戰略任務,農村中國小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具體措施。應爲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便利的條件,爲學科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激勵政策。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和應用文化氛圍。學校領導應制定一些有利於教師和學生信息素養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和評價機制。

⑶ 領導要重視

領導的信息意識要先到位,只有領導的觀念、意識到位了,才能對本地區,本學校的信息技術軟硬件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做出決策和實施規劃,工作纔會深入和落實。因此,領導應帶頭用現代教育理論武裝頭腦,在教學管理和評價活動中率先走在信息化的前列。

⑷建立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對貧困地區信息技術教育的扶持機制

由各級政府規定扶持對象、扶持時間,在資金、設備、技術、師資等方面進行扶持以減輕貧困農村地區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壓力。

⑸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因此師資培訓就成爲教育信息化當務之急。

數量足夠,素質較高,適應教育信息化的師資隊伍是推進農村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的關鍵。在採取激勵政策,吸納具有高水平計算機知識的專業人員到農村學校去的同時,必須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就地取材,發揮縣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師資的優勢,培養信息技術教育專職教師。並對在職中國小教師定期進行信息技術培訓,提高他們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教育信息的基本技能,適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教師培訓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轉變教師觀念,要使廣大教師感到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認識到這是關係到下一代能否適應21世紀需要的大問題,從而能自覺地改變一本書,一支粉筆的教學模式,積極、自覺地去學習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而且要把教師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的能力和水平作爲教師職務聘任、職稱評審和評先進教師、年度考覈的必備條件。在農村中國小,每個教師都擔負繁重的教學任務,因此在信息技術教育的培訓上要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除每學期安排少部分老師參加系統培訓外,對大多數老師要結合學校實際需要,利用寒暑假、節假日、晚上等時間,有針對性的進行進修培訓。另可採取首先由各地區的骨幹教師參加較高級別的培訓,其次是各地方參加過培訓的骨幹教師對各學校的一部分教師進行培訓,最後由這些教師對全校教師開展校本培訓,這種層層推進的培訓方式不僅節省了培訓經費,而且有利於培訓工作的開展。

由於教師的年齡、文化層次都大不相同,教師的培訓一定要做到分類分層次,對一般老師要求掌握計算機的入門知識和基本應用技能,如WINDOWS、WORD,POWERPOINT、EXCEL、網絡瀏覽器,視頻展示臺、集中控制檯的使用等。對中青年骨幹教師,應掌握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理論,教學軟件的設計製作與評價知識,如Authorware、Photoshop、多媒課件的製作等。

⑹加強教育科研,促進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的整合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信息技術應用於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術作爲一種工具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效果,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必須充分發揮中國小信息技術教師的作用,構建教研網絡,要廣泛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教研活動,引導信息技術課教師從教育觀念、學習內容、教育形式、教育技術和教育資源五個方面探討如何進行整合。

⑺加強教育資源建設,實現信息共享

資源的開發與應用是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基礎性工作。要建立縣域信息技術教育中心,爲縣域範圍內各學校提供信息資源的基礎上,鼓勵各校進行校園網建設,不具備上網條件的少數中國小可通過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配備並定期更換教育教學資源來解決教育資源共享問題。還要加強縣域信息技術教育資源庫建設,要鼓勵教師結合教學實際,製作符合農村學生認識特點、具有鄉土特色的教學軟件,通過資源庫進行交流,可省時、省力,避免重複建設,實現共享,使農村信息技術教育的可操作性更強。

⑻從實際出發,合理配置信息技術教學設施。

信息技術教育設施的建設技術含量高,投資巨大,對大多數欠發達地區的學校而言,資金仍將是制約學校信息技術教育的瓶頸。因此在信息技術教育設施建設上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切不可好高騖遠,盲目攀比。這些年,許多學校花巨資建成的計算機房,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應;舉債投入又使學校經濟處於困難狀態,因此農村中國小建計算機房、建多媒體教室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符合“夠用即可”的原則,不然,無情的“摩爾”定律將使你的投資很快貶值。

信息技術教育是以計算機爲核心的,因此,計算機房是信息技術教育的基礎。但是,一旦信息技術列入必修課,以每週兩課時計,一個24個班級的學校,至少要有兩個五十臺配置的計算機房,這僅僅是最低要求,若網絡教育正式全面鋪開,讓每個學生每天都有上網的機會,那麼,學校就得有更多的計算機房,需要投入很多的資金,顯然,巨大的投入對欠發達地區的農村中國小來說是不現實的。因此對農村中國小來說,最切合實際的、最經濟的就是高低搭配、新舊結合。具體做法是這樣:不是全部按標準配置,而是本着“夠用即可”的原則,用廉價的二手電腦組成低配置。由於電腦的更新換代快,二手電腦的實際應用時間並不長,質量應該是有保證。而用於上網、一般的計算機教學所要求的計算機配置是不高的,二手的低配置也是足夠的了,而費用則不到標準配置的三分之一,七八萬就可建一個50臺的計算機房。事實證明,經費困難的農村中國小用二手電腦進行信息技術教育是一個好辦法。如果經費許可,再按高標準配置一個計算機房,供學好基礎的學生進一步學習使用,這樣就形成一個高低搭配的計算機房。

[3.2.2建議]

目前,大多數的農村中國小在信息技術建設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資金和師資的問題。對於資金,單從學校一方來籌集是比較困難的,也難以實現。可以採取“多渠道來籌集資金”,尤其是農村經濟基礎相對薄弱,要儘量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同時也可以動員學生及家長捐一點錢來支持學校信息技術建設。但是有錢了也不能隨便配置設施,不能跟其他學校進行攀比,而要根據學校的情況,合理的配置信息技術教學設施,既不能配置價格很便宜而設備非常陳舊配置非常低的設備,也不要配置目前幾種比較新的產品,因爲這些產品的價格比較高,會大大地提高設備的投入,而用於教學是沒必要有非常高的配置的。可採取高低新舊配置相結合的方式,主要設備如:CPU、主板可配置新的,而主機箱、顯示器可採用二手的配置,這樣每臺電腦都可以省下很大一部分錢,可以配置更多的電腦。而師資最大的問題就是農村中國小中很多教師缺乏應有的信息技術素養。目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比較熱的一個話題,這要求不僅是信息技術老師要懂計算機,其他任課老師也必須會使用計算機來教學,從而給其他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在校老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最好的方法就是對其進行信息技術培訓,可採取首先由各地區的骨幹教師參加較高級別的培訓,其次是各地方參加過培訓的骨幹教師對各學校的一部分教師進行培訓,最後由這些教師對全校教師開展校本培訓,這種層層推進的培訓方式不僅節省了培訓經費,而且有利於培訓工作的開展。

教育調查報告2

一、教育實習意義和目的

教育實習是師範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師範教育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的體現,是培養適應21世紀需要的合格教師的重要環節。通過教育實習應達到如下目的:

1。使實習生鞏固和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有關中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充分與全面鍛鍊,培養教育和教學上的獨立工作與人合作的能力。

2。使實習生在中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時間中向優秀教師學習,認識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樹立和鞏固忠誠人民教育事業的思想。

3。通過實習,全面檢查我校教育質量,及時發現問題,採取改進措施,以促進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4、通過實習加強我校與各中學的聯繫,共同研究解決新時期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推廣現代化教育新技術、新手段的應用,推動我校和中等教育穩定發展。

二、 教育實習內容與要求

教育實習包括教學實習、班主任實習和教育調查三個方面。

1、教學實習

教學實習是教育實習的中心任務,目的是使實習生初步掌握中等學校所實習學科教學各個環節的基本要求。教學實習在原科任教師指導下進行,主要要求是:

①要充分鍛鍊提高自已,根據各實習學校實際情況,以多上課爲宜。一般要求講授新課10節以上(不包括重複課),其中6節獨立課(不需要教師指導,獨立寫出教案上課)。提倡與鼓勵上重複課、跨年級、跨專業、跨校上課,

②每個實習生必須認真鑽研所實習學科的教學大綱、新課程標準和課程內容,掌握教材的精神實質,對於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要力求弄懂弄通。

③深入瞭解中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的實際,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寫出詳細教案,要進行集體備課。爲確保課堂教學質量,每節課上課前必須進行檢查性預講,同組實習生參加聽課,並邀請原科任教師參加。預講後由聽課師生提出意見,實習生對教案進行修改和補充,最後送原任教師審閱批准後方能試教。

④堅持互相聽課和評議制度。在備課、預講上課等活動中,應該虛心向原科任教師學習,發揚團結互助精神,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特別是同一備課小組和同下一個班的實習生,必須集體備課,必須互相聽課,互相評議,並認真做好聽課和評議的記錄。實習生互相聽課和教學評議的情況將作爲考察實習生態度和教學能力的依據之一。

⑤認真做好批改作業和下班輔導中學生的工作,認真研究作業的正確答案,特別是對比較複雜的疑難問題,要經過集體研究,作出統一正確答案,送原科任老師審批,然後才着手批改作業,作業批改後,應先在小組內互相檢查防止錯漏,或批改後送回原科任老師審閱後才發給學生,對於作業中的普遍錯誤,要進行集體輔導,個別錯,個別當面改。應對中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⑥每個實習生都要組織和指導中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主要是應用本學科知識開展課外科技活動或知識講座、文學、藝術、體育等課外讀物。

2、班主任工作實習

班主任工作實習的目的在於使實習生初步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內容、特點和做法。原則上一個實習生下一個班,班主任工作實習要在原班主任領導下做好以下各項工作:

①在1~2周內瞭解掌握全班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況,訂出班主任(包括班主任工作目標要求、班活動安排、主題班會的內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點、集體工作措施)。

②領導班集體,對班集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指導學生班、團幹部開展工作,發揮班、團幹部的作用。

③每個實習生上一次主題班會課,獨立組織一次班活動(包括班課、團課、班幹部會議、班、團活動)。

④做好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如知道早讀、早操、文體活動、檢查教學日誌、檢查衛生、批改週記、家訪等。

⑤認真做好個別教育工作,每個實習生必須在全面瞭解全班各方面情況的基礎上,深入瞭解一個後進生的學習、思想、行爲習慣等方面情況,做好個別學生轉化工作。

3、教育調查和教育科研

每位實習生在搞好教學和教育實習的前提下,安排一定時間進行教育調查或教育科研,鍛鍊調查研究和教育科研能力。調查研究必須在取得實習學校同意後進行,具體要求如下:

①從實習學校和當地情況出發,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可結合當地情況加以選擇。例如,實習學校的某學科的教學傳統風格、教育教學改革經驗、中學生學習某學科的心理特點、學習習慣及學習方法、綜合實踐活動情況、開(20xx年的寒假)展素質教育情況等的調查研究。

②教育科研可以對某學科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進行專題研究,也可以和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合作共同進行某項教育教學改革實驗。

③寫出調查報告或科研論文。此項成果作爲教育實習成績評定的重要依據之一。優秀調查報告或教育科研論文,可作爲。

三、 教育實習時間安排

教育實習時間爲八週,自XX年9月19日至11月13日。到實習學校之前,用課餘時間作準備。實習回來後,用三週課餘時間上彙報課和複評成績及總結經驗交流。實習分四個階段。

1。準備階段:(6月中旬至9月18日,課餘時間)

① 省內分片負責教師與實習隊長到各實習學校落實教育實習任務和內容。省外實習隊由實習隊長打電話與有關學校落實各項安排。

② 實習隊長召開全體隊員會議,落實個人的實習任務、內容。

③ 召開實習隊長、帶隊教師會議,部署實習隊有關管理工作要求。

④ 學習教育實習有關文件:教育實習工作手冊、教育、教育實習評價標準、廣東省班主任工作條例等。實習隊員根據實習課程的要求進行備課、預講、微格教學。各院、系安排教師指導學生備課、預講及其它教學技能訓練。

⑤ 各院系領導做教育實習動員,加強紀律教育,強調樹立“華師人”形象。

⑥ 做好財務和交通安排。

⑦ 9月19日各實習隊長可根據本隊具體情況確定出發時間,但不得遲於20日。省內各實習隊應於出發前一、二天派人先去實習學校,協助實習學校安排好實習生辦公、食、宿,做好全體隊員到實習學校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省外實習隊應在出發前告訴實習學校出發時間和乘車的班次以及可能到達的時間。

2。見習階段(9月19日至9月24日,可視具體情況適當減少見習時間)

①到達實習學校後,分別請實習學校領導、科組老師、班主任介紹學校、科組、班級的基本情況,請優秀教師介紹教育、教學的好經驗,瞭解實習學校各項工作和各種。

②實習生下到班與學生見面,參加班級活動,瞭解學生情況,在原班主任指導下制訂班主任工作計劃。

③聽原科任教師的課,參加科組教研活動。

④在原科任教師指導下進行備課、預講。

教育調查報告3

經歷了一個月的實習生活,讓我初嚐了身爲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回顧和學生們一起走過的日子,不禁想起自己的中學時代,也深感如今的學生比我們過去多了一份頑皮,一份靈活,一份大膽。學生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強,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要想在學生中樹立起好老師的形象,還需要走一段不尋常的摸索之路。在實習期間,我們的主要任務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管理者和策劃者,也是學校管理的中間力量和骨幹分子,對良好班風和校風的形成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爲一個班主任又怎樣使自已的工作上臺階、上水平、上檔次呢?實習期間擔任班主任工作,我有這樣一個認識,班主任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實質上是一個與學生實行心理溝通的過程,只有真正瞭解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做到有的放矢,方法得當,才能達到教師對學生的成長提供幫助指導、學生對教師的工作給予配合支持的目的,從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下面談談自己切合學生心理實際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些嘗試下面談談本人在實習班級工作中的一點體會。

一、獎懲適當。

我知道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時刻應該用“愛”去開啓學生的心靈,很多時候我們的一個笑容,一個課餘誠懇的交談,有時是一個眼神,一句鼓勵的話,都會對學生產生長久的影響,你愛的奉獻會得到愛的回報,但我們細想一下,這樣的學生有多少,真正能感悟到你老師的愛的學生,絕對孺子可教也。常有的是你對他的寬容增加了他的放縱,淡薄了紀律的約束,這在實習中我也是有所體會的。今天我們面對的不是幾個學生,而是六十二人的班級沒有嚴明的紀律,如何有良好的班風?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懲罰也是教育的一種手段。當然,懲罰特別要慎重,我認爲當我們懲罰學生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首先一定要注意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保護好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好的就是好的,錯的就是錯的,不要一錯百錯,全盤否定;②懲罰的目的是警示學生什麼不可以做,做了會有什麼後果,不是爲懲罰而懲罰學生,而是爲教育學生而懲罰學生,換句話說,懲罰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③誰都會犯錯誤,但不是誰都會改正錯誤,受懲罰不要緊,要緊的是改正錯誤,關鍵不是懲罰,關鍵是接受教訓,改正錯誤。

二、組織開展活動的魅力

良好班集體的建設必須依靠活動來實現,活動可以產生凝聚力,密切師生關係,使每個學生髮揮主體的積極性,這時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健康的競爭心理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在我班,凡是學校組織的活動,班主任和我都給予高度的重視,如校運會的報名與訓練班主任與我都親身參與當中,開動員大會,一起與學生訓練。告訴他們不用把名次的好壞,放在第一位,只要我們盡力了就行了。心理學等理論告訴我們:在競賽活動中,一個人的目標期望水平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只有中等水平的期望值才能使參賽者保持最佳的競技狀態,對於我們每個同學來講,活動的目的不是拿名次,而是看我們如何對待競爭,是否有參與意識,是否全身心投入了,是否能做到問心無愧。在活動中進行教育,同學們易於接受也能很快轉化爲行動。抓住“活動”這個最佳的教育時機,精心設計教育內容,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主題班會。

經過一個星期的準備,在第一週的週五我主持了新學期的第一次班會,這也是我主持的第一次班會。這次班會的主題是“安全教育與新學期新打算”。在班會上,同學們積極發言,讓我深深的體會現在的中學生已經有了很豐富的安全常識。例如,上體育課的注意事項,交通安全,地震、颱風來襲需要注意哪些等等,他們都回答的頭頭是道。班會的另一個要點是“新學期新打算”,讓一些學生上講臺說出他們上學期的不足之處和這學期的計劃。這不僅讓學生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以便改正,更讓學生在學期初就定下新學期的大體計劃,更有目的地進行學習。這也培養了學生上講臺的心態。雖然沒有每一個學生在班會上都發言,但是我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有了自己的新的計劃、新的打算。每一個學生都對上臺發言的同學都深有感受。教學更是實習的重點,以下是我實習的一點心得。

第一是預備階段。先熟悉實習班級的情況,認識班上的每個學生以及他們學習情況(通過班主任或班委或直接交流)。然後,認真聽指導老師上課。現在的聽課的感覺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以前聽課是爲了學習知識;現在聽課是學習教學方法。目的不一樣,上課的注意點就不一樣,現在注意的是指導老師的上課方式,上課的思想。接着,根據在大學所學的教育知識和在中學實習聽課所學到的,自己在已有的基礎上備課,試講。做足了上講臺的準備。

在經過了前兩週的聽課、試講後,第三週我正式走上講臺,第一次感覺自己所學的知識派上用場。作爲一名教師,還有一個天職就是教書,無私地把知識傳播給學生。這也是我們實習的重要內容——授課。我初次體會到當老師的辛苦。上一節課,要經過“備課(寫教案)——上課——批改作業——接受學生反饋的信息——評講、鞏固練習”這樣一個流水線。看起來簡單,可其中每個環節又有很多小細節,最主要的是“上課”。這個環節,也就是我們一直在探討的“課堂教學”。

近年來,我國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各種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具有指導意義的成果不斷涌現.然而,這些成果大多着眼於如何使學生對數學知識與技能學得更多、更快、更好,如何促進與之相應的個體心理品質的形成與發展,卻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個體社會化發展問題.也就是說,強調了課堂教學中以知識的傳遞和學習爲基軸的教育過程,強調了以個體心理品質的訓練與養成爲主線的發展過程,卻忽視了以人際互動爲中心的社會過程。幾乎所有的教學過程都發生在學生羣體人際互動的環境之中,因此重視學生個體與學生羣體的相互作用,加強和指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所謂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它要求學生們在一些由2—6人組成的異質性小組中一起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課堂教學作爲一種系統,需要不斷地進行反饋與矯正。

在班級教學中,不同的學生有着不同的學習風格和矯正需要。尤其是在國中數學教學中,班級內學生數學水平差距甚大,設計適當的矯正活動需要大量的計劃時間。如果教師是矯正活動的唯一幫助來源的話,那麼管理上的困難將會拖延教師對學生的幫助,從而降低它的效能。如果運用合作學習,學生們則可以從同伴中迅速得到高質量的矯正活動的幫助,縮短了矯正時間,也就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完成學習任務。小組中的合作學習還能爲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提供誘因,並且能降低焦慮。經驗顯示,在同伴輔導的過程中,向其他同學提供幫助的小組成員得益最大。這即是說,學習困難學生的進步並不以犧牲優秀學生的發展爲代價,相反,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學習小組的同伴輔導中獲益匪淺。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說建立起了學習小組,在課堂上進行了幾次小組討論學生就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教師應對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作細緻的組織工作,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必要的指導,對小組之間的活動情況組織有效的交流,以此來提高小組活動的效率。當我們不斷地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使合作學習成爲學生的自覺行爲時,它所起的作用就會充分地顯現出來。還應指出,強調合作學習並不意味着削弱學生的自主學習,事實上,合作學習的一個基本點就是強調個體責任。其出發點乃是強調在各種形式教學活動的互配實施中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以上介紹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我個人認爲是可行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又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隨着計算機的發展和教學軟件數量的增加,計算機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利用計算機來演示幾何教學中的圖形,能夠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幾何中的性質、定理、判定等命題。從而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識傳授,大大提高課堂利用率。因此,爲了適應現代教學需要,我們必須掌握有關的計算機知識,製作教學課件,並把它應用在課堂上。 在實習中,我還只是採取傳統的講授法,一共上了八節代數課,還有A、B班的練習課,覺得還是A班的效果好。課堂上若學生對我的提問有所反應的話,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因此,在課堂上必須注意學生的反應,即時對他們的疑問作出解答,使上課內容能夠按時完成。 每個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個個學習成績優秀,但這總是老師的一廂情願。我認爲,要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原因,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確立教學內容。

回顧這兩個月,我在不斷的向前輩老師們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和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藝術,從中體會到教師的喜悅和煩惱,體會到我未來工作的快樂,也有了新的追求。

教育調查報告4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區教體局堅持把學前教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克服種種困難和不利因素,統籌管理,深化改革,多措並舉,狠抓落實,全區學前教育取得了積極進展.截止目前,全區共有登記註冊幼兒園96所,其中政府辦園1所,佔1%;企事業單位、集體辦園31所,佔32%;個人辦園64所,佔67%.從達標情況看,省級實驗幼兒園1所,省級示範幼兒園1所,市級十佳幼兒園3所,市級示範幼兒園9所.全區0-6歲學齡前幼兒10440人,在園幼兒9568人.其中學前一年在園幼兒3838人,入園率100%;學前二年在園幼兒6953人,入園率97%;學前三年入園率96%,發展規模基本滿足了社會需求.

(一)科學規劃,建章立制.

按照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和省、市文件精神,出臺《博山區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博山區人民政府關於開展鎮(街道)中心幼兒園建設工程的實施意見》等,對全區學前教育的管理機制、發展目標、重點工作、保障措施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二)統籌推進,提高質量.

有針對性地發揮各類幼兒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抓引導、抓規範、抓品牌,通過開展各類教育教學交流和創先達標活動,有效發揮公辦園的龍頭帶領作用;加強公辦性質幼兒園的管理,嚴格實施對各幼兒園達標活動;保障民辦幼兒園健康發展,做到在各項評優樹先、業務指導、工作考覈中一視同仁.

(三)強化職責,紮實推進三年行動計劃.

把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列爲重大民生工程,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努力落實重點工作任務:

一是加大學前教育資金爭取力度年以來,共爭取中央學前教育專項資金786萬元,用於農村學校教學點增設附屬幼兒園和農村閒置校舍改建工程建設;

二是大力推進鎮中心幼兒園建設.目前,各鎮、街道、開發區努力克服各種困難,紮實推進各項工程建設,其中白塔鎮投資1000萬元、建築面積3300平方米的中心幼兒園工程主體部分已完工,預計9月份投入使用;

三是建立並實施學前教育資助制度.設立學前教育資助專項經費,根據區域實際科學確定資助標準,按在園孩子總數的10%進行資助,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兒童、流動兒童、留守兒童、孤兒、殘疾兒童等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年,共資助988名困難幼兒,總資助金額達118.56萬元.

(四)抓好隊伍,提升形象.

爲提高全區幼教質量,採取多種措施,着力在加強幼教師資隊伍建設上下功夫.

一是實行園長崗位資格證制度.目前,全區所有幼兒園園長均取得《園長任職資格證》.

二是對在職幼兒教師有計劃地進行培訓.通過繼續教育、個人進修、優秀幼兒教師事蹟報告會、優質課評選等活動形式,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整體素質.目前,全區在崗專任教師686人,其中公辦幼兒教師28名,從學歷層次看,本科以上37人,專科300人,中專271人;學歷達標教師601人,佔87%;學前教育專業教師550人,佔80%.

(五)加強監管,優化環境.

高度重視對無證幼兒園的清理整頓,在全區範圍內進行拉網式摸底排查,實行分類治理,妥善清理整頓無證幼兒園26所,分流安置幼兒605名、教職工48名.對13所已經具備辦園條件的幼兒園進行審批,併發放《辦園許可證》;對不具備辦園條件的13所無證幼兒園依法取締關停.

二、存在問題

(一)公辦與民辦幼兒園比例嚴重失調.

一是公辦幼兒園數量少、規模小.全區公辦幼兒園只有實驗幼兒園1處,且規模偏小,原定規模爲4個班,招生120人,但目前辦園規模已達到11個班,在園幼兒420人,形成了幼兒園人多地少的局面,不符合省市關於幼兒園建設的要求.特別在近幾年的招生中更出現了報名人數嚴重超過招生計劃的問題,如xx年該園計劃招生60人,但目前已經報名400餘人,現有辦園規模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社會意見較大.

二是國小附設幼兒園不規範.我區國小利用學校資源附設幼兒園,多項工作不符合上級關於幼兒園管理的規定,違背了兒童正常的身心發展規律,影響了國小教育的健康發展年9月,區教體局根據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規範國小及附設幼兒園的通知》文件要求,對全區國小附設幼兒園進行了整頓,在目前公辦性質幼兒園數量較少的情況下,爲規範發展秩序,仍關停了實驗國小幼兒園、五嶺路國小幼兒園、石炭塢國小幼兒園3處不符合標準的學校附設幼兒園,並對其它國小附設幼兒園提出了整改意見.國小附設幼兒園的整頓工作,降低了全區公辦性質幼兒園比重,增加了幼兒入公辦幼兒園的困難,也加大了實驗幼兒園的招生壓力.同時,個別民辦幼兒園乘機提高收費標準,增加了羣衆負擔.根據上級要求,既要擴大公辦幼兒園的數量和規模,也要規範辦園行爲,所以做好公辦性質幼兒園的規範與發展,成爲我們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三是鎮中心幼兒園發展滯後.市教育局要求xx年

(三)積極爭取相關政策,穩定幼師隊伍.

一是針對幼兒師資力量薄弱問題,建議區政府給予政策傾斜,在編制緊缺情況下,允許使用自然減員指標,招考部分幼兒教師,滿足全區幼兒教育發展對師資力量的現實需求.

二是抓好教師培訓.明確師資培養機構和資質要求,加強師資培養機構建設,有計劃分層次地實施培訓計劃,進一步加強幼兒園園長和幼兒教師崗位和專業培訓,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三是努力提高教師待遇.保障持證教師的職稱評定、評獎、評優等合法權益,實行教師最低工資和福利保障,按規定繳納各類社會保險,推行非公辦教師繳納社會保險的政府補助政策.

(四)創新幼教工作思路,提升保教質量.

一要重視素質教育.創新各種適合幼兒教育模式,指導幼兒園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突出素質和啓蒙教育,注重體育鍛煉、潛能開發和個性發展.

二要創新辦園模式.整合社會資源,實現公辦園和民辦園結對共建、優勢互補.可引導開展“名園”帶“民園”、城鄉“姐妹園”活動,提高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逐步實現學前教育質量均衡發展.

三要建立健全學前教育督導評估機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管理考覈辦法,定期對幼兒園的保育、教育質量進行科學評估考覈,完善獎懲、激勵、扶持等措施,並納入政府科學化管理考評範疇,有力推動全區學前教育健康協調發展.

教育調查報告5

作爲最先進入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改革實驗區之一的XX,我XX區音樂教學教研工作緊跟當前教育形勢,全面落實了相關工作並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在省、市、區教育部門的直接領導下,高中音樂新課程改革實驗,已走過了新課程實驗的第三個年頭。最近,根據國家、省以及廣州市各級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門的要求,在我區進行了高中音樂新課程實驗的全面總結。

爲了客觀有效地評估我區實施高中音樂課程教育改革的現狀,對全區14所高中(包括三所私立高中)學校的25位一線音樂教師以及高中三個年級近300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圍繞新課程的教學管理、課程實施、教材內容、教學評價以及綜合反思等方面,廣泛聽取了師生們的意見,並收回了全部有效問卷。

新課程的實施與教學管理

就課程性質而言,普通高中階段音樂課

程與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程基本是相同的,因爲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是義務教育音樂課程的延續。但兩者又有層次上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學習內容的程度、水平以及學習方式上。普通高中體現出更多的自主性和靈活性,是一種主動選擇性的學習。靈活多樣的模塊選修,彈性的課程學分管理,是這次高中音樂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

普通高中音樂新課程改革方案規定,每個學生在高中學習階段必須在音樂課中獲得3個學分。這3個學分既是音樂課的必修學分,也是音樂課最起碼的學分。我區在課程的實施方面能按規定執行,在音樂鑑賞獲得2學分,再在其餘5個模塊中任選1個模塊獲得1學分。主要做法是:優先開設有利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性模塊——《音樂鑑賞》課,以保證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增進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高二則用第一學期開選修課,但根據我區實際情況,能夠同時開設其餘5個模塊的高中各校,暫時還沒有,主要原因是受師資力量和設備條件等方面的侷限。因此,各校只能根據實際情況,儘可能開設其它的選修模塊。

六個模塊開設一覽表

在訪談中發現有50%的學生喜歡《音樂與戲劇模塊》,認爲在《音樂與戲劇》模塊中可以欣賞到很多優秀的戲劇作品,並且具有很好的實踐性、創造性和表演性,同學們喜歡在參與實踐活動中體驗到一種藝術表演所帶來的快樂,不僅促進了小組合作的探究精神,而且也滿足了學生對模仿戲劇人物的表演慾望。

此外,有30%被訪者喜歡《演奏》模塊,特別是對豎笛學習的興趣較濃。認爲豎笛不但價錢便宜,而且攜帶方便,指法簡單,容易掌握其演奏技能,特別是去年廣州市舉辦了首屆中國小生課堂器樂比賽中,我區有三間學校參加了此次的比賽活動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對其它學校的學生促動很大。覺得幾同學在一起經過簡單的聲部分工合作訓練,便能完成對一首歌曲的演奏,容易找到一種成就感是他們喜歡豎笛的理由。

教材版本與教學內容的比較

使用人音版教材的有5間學校,佔36%;

使用花城版教材的有9間學校,佔64%,在對學生的訪談中瞭解到,15%的學生喜歡人音版教材;有55%學校的結果喜歡花城版的教材;有30%的學生認爲無所謂,沒有特別喜歡哪個版本,學校用什麼版本,他們就用什麼版本的教材。

花城版教材內容選用了一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增加了一些趣味性與實用性。“活動與創編”是花城版的一個亮點,主要是要求學生能自覺地、靈活地運用新學的知識分析作品,開展創造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鞏固知識的目的,從而真正完成從“音樂體驗”到“音樂研究”再到“音樂的再體驗”這樣一個完整、自然的過程。另外,花城版的教材爲廣大師生的教與學提供了較爲豐富的視聽欣賞資料,比較受老師們的歡迎。

人音版教材內容在原有《音樂欣賞》的基礎上作了系統調整,將所有內容歸類成幾大板塊,注重中外古典與傳統音樂文化。“拓展與探究”是人音版的亮點,它既是對前面兩塊內容的鞏固,又是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實現理性的提升,更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它最有效地給老師的教、學生的學指明瞭方向。但它缺乏精彩配套的視覺圖像,因此在上課前,老師還需花大量的精力去尋找相應的圖像資料,製作成豐富多彩的課件用於輔助教學。

不論是哪個版本的教材,都各有其長處和不足。就音樂鑑賞和唱歌模塊來說,它的內容涵蓋範圍很廣,欣賞的層次較高,但可操作性不強,學生喜愛的曲目較少。音樂作品的取材有中外古典音樂、民族民間器樂、舞蹈、戲曲、歌劇、聲樂、交響曲等,但學生能實實在在聽懂、真正感興趣的音樂作品甚少。儘管我們不能忽視中西方音樂經典之作,但脫離現實的音樂教學,使學生觸摸不到音樂的脈搏,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這樣的教學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在音樂課堂上僅靠聽是遠遠不夠的。但適合學生歌唱的曲目卻又太少了。要麼是歌曲的難度大,要麼就是音域太寬,難免有“曲高和寡”之嫌,難以滿足學生“想唱就唱,要唱得響亮”的渴望心情。

課程教學與課程評價分析

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場深刻變革。高中音樂新課程的改革,是以“音樂審美爲核心,培養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爲基本理念,作爲指導高中音樂新課程實施的理論基礎。我區音樂教師基本上都能認真學習並在教學中得到貫徹和執行。新課程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給予新的闡述和定位,突出的特點是課程目標由單一走向多元、綜合與均衡。

通過調查發現老師們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都能夠注意以音樂審美爲核心,以學生髮展爲中心,能從學生髮展的視角考慮問題,強調學生的“學”,這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而且有益於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持續發展,增強音樂教學內容的親和力與人文性。注重體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這三個維度的有機整合。特別是在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上進行認真的研究和探討,不斷調整教與學的方式與方法,積極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從廣大學生的訪談調查中瞭解到,有90%的學生喜歡上音樂課,這跟當前社會上許多老師反映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上音樂的現象形成了對比,令我們廣大教師的心靈深深感到一種莫大的欣慰。

音樂教學評價要體現“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體現對人的價值的重視,尊重個體差異,關注和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以音樂課程價值的基本目標的實現爲評價的出發點,建立綜合評價機制。與此同時,還有利於教師素質與教學水平的提高,並推動和促進學校音樂課程的建設與發展。

我區高中音樂教師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對音樂教學評價正向着發展性、多元智能的觀念轉變。評價內容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音樂教學評價不只是對學生的音樂學習考查,同時也包括對教師音樂教學的評估和對學校音樂課程管理與建設的評價;二是在音樂實踐中,由於每個人對音樂的興趣愛好不同,在評價中能讓學生選擇音樂的評價內容,而學生採取不同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體驗與理解也都是符合多元智能評價的觀念的;三是音樂課程的綜合理念提出音樂與不同藝術門類和不同學科之間的整合,因此在評價內容上堅持“以音樂爲本”的同時,也都能包括其他內容的考查。

由於評價內容的多元化也要求評價方式方法也必須轉向多元化,即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等

此外,市教研室每年對我區進行的質量抽測,也是我區作爲評價師生教學水平的一種形式。市教研室從04到06學年對我區進行三次的音樂模塊質量抽查測試的結果表明,全區的音樂教學質量正在逐年提高。

對策與建議

1、加強模塊選修課程的指導

這次的高中課程改革,還分別建立了學生自定學習計劃制度和學生選課指導制度,爲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但針對模塊教學上學生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我們將建議各校依據學生個性發展特點和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學習需求,克服各種困難,爲學生創造教學條件,儘可能讓他們在音樂課中選擇到適合自己需要的內容。除了音樂鑑賞模塊以教學自然班爲單位組織教學外,其他選修模塊可依據不同年級學生選課的情況,將選習同一模塊的學生組合爲教學班進行教學。這樣的話,學生跨年級、跨班級選課便是必要和可能的了。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和安排,一般學校操作起來也不會感到困難。

2、建議各校教師積極開發校本課程

既然國家統一開設的課程是由上級主管部門制定條文框定了的內容,學校教師的手腳被嚴重地束縛住了,只能做一個循規蹈矩的執行者。這些課程一成不變,對於瞬息萬變的社會而言,它的價值乃至作用就可想而知了。如今,中央決定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標誌着我國課程改革和課程管理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體現多樣化和特色化的校本課程開發給創辦個性化學校帶來了機遇。

65中開發豎笛教學作爲自己的校本課程,並參加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廣州市中國小器樂教學現狀分析與實驗研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老師沒有拘泥於傳統的教學內容,而是考慮到了學生的需求,讓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器樂技能訓練,越學越有趣味,越學越有勁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校本課程開發也將推動教師專業的發展,強調教師就是課程的編制者,鼓勵教師直接參與教學課程改進工作。校本課程在適應社會變化方面更加靈活,更加貼近學生的學習的實際需要,這不僅爲教師提供了無限表現和創造的空間,也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了重要、深遠的影響。總之,校本課程的開發能使課程發揮出最大的育人功能,使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都能獲得和諧、均衡的發展。

3、提高有效的課堂教學研究

課改的成敗歸根到底要體現在教學質量上。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場深刻變革。音樂新課程在實施中收穫,校正中前行,喜悅與困惑交織着。作爲走在前沿陣地的音樂教研員,不僅看到了許多教師在“課改”浪潮中的自信風采,而且也和老師們那樣體驗了其中艱難跋涉的探索過程。曾爲一節節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而喝彩,也替一個個喧賓奪主、華而不實的教學形式而惋惜。

也就是在這一聲聲嘆息中讓我思考:音樂新課程的普遍展開,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師的專業成長,也促進了新型音樂教育觀、質量觀的形成。儘管素質教育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但質量觀未必能引起老師們的同樣重視。隨着轟轟烈烈的課改形勢發展,有特色的音樂課教學實例層出不窮,但同時也引發出一系列有形式沒內容、矯枉過正的課堂教學現象,教學質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證。

由此看來,要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就必須重視和研究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一種現代教學的理念,以學生髮展爲中心,強調以素質教育理論爲指導,關注教學的有效性,注重教與學的統一,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它的核心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主動學以及怎麼學、會不會學?有效教學的“有效”,並不是看教師有沒有完成教學內容或教得精彩不精彩,而是看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我們要明確樹立以學生髮展爲中心的教學思想,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體現教爲學服務,達到“教是爲了不教”的境界。不能把“效益”理解爲“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教學效益不取決於教學內容多少,而取決於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的綜合評價。要關注教學目標和教學反思,不斷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爲和策略是否有效?還有沒有比這更有效的方法?

教師要學會學習、學會科研,重構教師角色,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爲持續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保障。新課程改革是一項整體的、複雜的、系統的基礎教育建設工程,尤其是受制於文化心理積澱不足、教師準備不足等方面因素,新課程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風順,但只要我們努力學習,用正確的理念指導課改實踐,就能避免少走彎路,但它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在課改實踐中,用責任心和智慧去反省與思考,才能做到與新課程同行,才能將課程改革的步伐邁得更大,走得更穩。

教育調查報告6

一、調查研究背景

某些鄉鎮學校教育出現極度懶散現象,學生受到的教育質量大大折扣,尤其是化學學習。對於九年級學生來講,化學內容繁瑣而且很難理解,九年級化學的教育質量、教育態度都在走下坡路,很讓人擔憂。而且,九年級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處於入門階段,化學教育尤其重要。

二、調查分析的方法和範圍

爲了充分體現主觀性,本次調查採用問卷的方法。問卷以客觀型題型爲主,便於被調查者填答。對山西省神池縣義井鎮中學九年級兩個不同層次的班級學生進行了化學教育問卷調查。本次問卷調查共發放《化學教育現狀問卷調查》100份,其中有效問卷93份。

本次調查涉及三大部分的內容: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學生如何學習化學以及對學好化學的信心。其中我把如何學習化學分爲三個部分:理論課學習現狀,實驗課學習現狀以及平時學習方法。通過這幾部分對現今九年級化學教育現狀調查,分析九年級學生對化學的態度、學習方法、學習信心,從而更進一步的瞭解國中化學教育的現狀,更進一步的改變教學模式,適應初學者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去學,做到教師輔導、學生主導的素質教育模式,提高教學水平。

該調查總共有25道題,其中24道客觀題,1道主觀題。24道客觀題中,有4道是關於學生學習化學主動性的問題,2道是關於學生學習化學的信心的問題,其餘的就是學生如何學習化學,其中5-9是理論課堂的現狀,10-13是關於實驗課堂的現狀,14-22是化學的學習方法。下面我也將從這三個方面入手,講述調查分析及評價。

三、調查分析與評價

(一)提高學習化學主動性將是教育者長期堅持並且要長期執行的教育任務。

學習興趣是一種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的意識傾向,能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鑽研問題,開闊眼界,它也是一個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種高效能的催化劑。可以說,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並且現在的國中化學教育的任務與內容大大縮減了,但是本次調查,卻出現了不同的發展狀況與趨勢。調查結果顯示有54%的人比較喜歡並願意主動學習化學,而有45%的人不主動學習,1%的人不喜歡化學。調查表示有大多數的人還是熱衷於化學這一新型的學科,有極大部分的學生不太喜歡化學,有極少數的學生討厭化學。

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鎮上的教學設施的不完整,不齊全,不完全開放,這是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的客觀原因之一。在一些地區,尤其鎮區地帶,非重點學校的化學設施還是有待改善的,特別是化學實驗室。化學實驗是吸引學生好奇心與興趣的關鍵,當實驗室不存在時,同學們面對煩躁而又未知的新事物,自然會產生一種恐懼的心理,學習化學就自然而然的沒有了主動性。

2,教師水平有待提高與改善。教師的教學課堂技巧給予同學第一次觀念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教師儘量提升自我素質,用知識與科技包裝自己,贏得大部分學生的喜愛,這樣才能夠將化學教好,爲學生主動學習化學提供了主觀條件。

3,學生的主觀因素。學生的主觀因素導致對化學的喜惡,這一點是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這也導致了極少數人不喜歡化學,乃至理科。

這一現象表明了化學學習狀況的挫折性,爲了解決這一問題,化學教育要着手三步走:第一,從更本上講,改善化學教學現狀,提高化學教育質量,就要堅持改善和完善學校化學教育設施,提高學校教育文化。第二,從教育者來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化學,是提高教育者教學技能的條件與效果。當學生學生不願意自主學習化學,那麼教育者就不得不花費較多的時間去引導學生學習較爲基礎的知識,而且嚴重影響學習化學的教學質量。此二者是辯證統一於化學教育建設中。第三,學生的非理性因素的影響。九年級的學生,對未知的事情產生了興趣還有恐懼,太多的繁瑣的未知事物讓同學去有理由的構想,太多的構想會刺激學生的大腦與心理,隨即產生厭學的現象。爲了預防學生不良的心理的產生,我們要倡導健康心理,培養學生健康的心態,面對化學,學習化學,從而讓學生自主的學習。

(二)學習化學的信心是學生學習化學的主要因素。

沒有學習好化學的信心,就沒辦法真正的學習好化學。沒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就沒有決心去做好自己的任務,同時達不到自己預定的目標。因此,國中生應當樹立高尚理想,滿懷信心去面對化學,面對新事物。

(三)九年級化學學習現狀

1.理論課堂的現狀

據第5題教學方式的調查統計,有23.5%學生喜歡老師直接講授,65.5%學生喜歡啓發式教學,而11%的學生喜歡探究式。據第6題在上課注意情況的調查統計,非常集中的佔10.5%,一般的有87.5%,不太集中的佔有2%。據第7題對教師課堂提問,學生積極反應的程度的調查統計,有17%的能夠積極思考,有67%的人有時思考,而有16%的人偶爾會思考。據第8題學習時與老師較多交流的程度的調查統計,13%人與老師有較多的交流,45%人只有一般,42%人與師生交流較差。據第9題當你的看法與教材和老師不符時情況的調查統計,提出異議的有24%偶爾的佔多數,有57%,而有19%人不能夠提出異議。

由以上得出該調查對象的總體還是處於中間狀態的,比較喜歡的是啓發式教學,上課一般集中精神聽課,對老師的提問,同學們會思考,而與教師交流的程度的,就有待於提高了。這與教師的教育方式與學校的管理制度有關的。教師的教育是學生學習各個表現的直接指導。學校的管理模式,是學生上課表現的間接2

領導者。管理模式影響班主任的管理方式與學校風氣,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也在慢慢形成該班級的風氣,影響到學生上課的各種體現。

我們應當從以下方面解決此問題:第一,改變學校教育管理方式,把教育管理模式改爲積極向上的學校管理模式。消極的管理模式,太過嚴肅的管理方式已經不適合現在教育,即使在國中教育中,尤其是化學教育,這種方式能夠完全打消掉學生學習新事物的積極心態,因此,必須建立一個比較積極向上的教育模式,創造自己合理的教育方式,給學生學習提供良好的校園環境。第二,改變化學教師教學模式,尤其是化學教師。化學教師是爲學生提供化學知識,起到開門指導的作用。因此,教師應提升自我素質,培養良好的心理健康,多開積極向上的班會,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多思考,多問問題,多主動回答問題。

2.實驗課堂的現狀

據第10題對化學實驗的態度的調查統計,有10%的學生喜歡並想嘗試化學實驗,有45%的學生喜歡但害怕操作,有40%的學生一般但不至於反感,5%的學生不喜歡切害怕受傷。只要教師能夠多開積極向上班會,擴開學生視野,增添學生信心,就可以改善這一情況。

據第11題做化學實驗時的做法的調查統計,僅有4%的學生觀察記錄,及時總結思考,56%的學生觀察現象,記下他人總結,有40%的學生只看現象,不關心總結。同學們都觀察現象了,對新奇的事物產生了好奇心,但缺少總結。教師們應當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讓同學們發現現象,通過現象總結其本質。

據第12題平時上實驗課你和你的搭檔如何分工的調查統計,10%的同學願意兩個人相互協作,有45%的學生喜歡照搭檔說的做,有20%的學生喜歡叫搭檔按我說的做,25%的學生大多是搭檔在操作。說明學生實驗課時的合作方式多種多樣,最好的一種就是兩個人協作,但卻佔最少數,教師應當鼓勵兩個同學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據第13題對化學實驗中產生某些現象與書本不一致情況的調查統計,10%的儘可能提出可能產生的原因,有67%的學生去問老師或與同學討論,23%等待老師的解釋。學生主動實驗的情況不是太樂觀,學生都是問老師或者等待老師的解釋,不會主動的提出可能產生的原因。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學生的自我不願意學習的主觀因素,也可能是教師的生搬硬套,直接讓學生知道並記住,缺乏教師的指導作用。爲了解決此問題,教師應當改變自己的思維定式,接受新潮知識,活化自己的思維;學生應當打破傳統,改變學習方法,努力的去有根據的思考,增強個人創新能力,走符合大趨勢的現代化特色文化道路。學校應當深化體制改革,增加實驗器材,爲同學提供豐富的實驗器材與藥品,爲同學大開方便之門,讓真正有能力的學生,自我做實驗,提高其在實驗方面的創新能力。

3.學習方法

據第14題你最喜歡的學習方法的調查統計,學生靠老師傳播的竟然達到了63.5%,課後繼續探索佔16.5%,自學佔20%。學生學習的來源主要是教師的傳播與課後自我預習,合作學習的卻很少,原因主要在於考試的壓力下,學生沒有時間合作學習。

據19題在化學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學生解決途徑的調查統計,89%的同學都會採取與同學討論或查書後,不懂再問老師,11%的是馬上問老師直到懂爲止。由此可見,同學在學習化學面臨問題時,都知道討論問題,這是一種很好的表現,需要大力發揚。

據第20題在化學學習中何時查漏補缺的調查統計,僅13%的學生在平時學習時能及時複習總結,有67%的同學在臨考前查漏補缺,而有15%的學生遇到難題纔想到看書總結,5%的人則從未複習總結和查漏補缺。這一現象表明,學生學習到新知識後及時複習的總結佔少數,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在臨考前查漏補缺,臨時抱佛腳。表明學生自主複習總結的意識不強,動力不充足,學習方法的掌握不是太充分,有待提高。

學生在學習方法這一方面來看,主要依靠教師,缺乏自主性;主要憑藉書本,缺少提問性;缺少複習總結,具有盲目性。要從三方面入手:第一,從學生個體,多與學生聊天交流,瞭解其缺失的地方;第二,從教育工作者上入手,改變教學方式,活化課堂;第三,從學校的管理方式入手,轉變管理模式,建立和諧校園。

四、調查小結及建議

此次調查,從學生中獲取了不少他們化學學習現狀,應該說較爲成功。調查對象能夠對問題認真思考之後,如實填寫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調查結果主要反應了以下幾個問題:

1,學習化學大部分比較有興趣,但主動性有待提高;

2,學習化學的信心不足;

3,學習化學的方法落後傳統,需要轉變。

從以上調查結果分析表明,搞好化學教學是一項比較艱鉅的任務,不但要從學生的思想入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要注重課堂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能動性。對此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1,激發學生興趣,點燃對化學“喜愛”的火花,增強學習動力,成爲學習的主人。

2,教師要轉變角色,成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3,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形成師生交往、積極互動的課堂,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4,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鼓勵創新。爲此教師要儘可能把教學過程設計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造型模式。

5,加強化學實驗與綜合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實際應用能力。化學實驗是爲學生學習化學提供感性認識最爲有效的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觀察、思維等能力的有效方法,還是培養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動機的途徑。

6,改變學校管理模式,建立合適學生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管理,多展開心理活動,調解乏味知識傳播,構建和諧校園。

教育調查報告7

一、當前形勢:農村職業教育既出現低迷,又面臨發展的機遇

安徽是個農業大省,目前農村人口仍佔70%以上。八十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全面開展縣級經濟教育調查的基礎上,大力推進“農科教統籌結合”積極實施以“三教統籌”位主要內容的農村教育綜合改革,農村職業教育走進全國先進行列。近二十年來,全省農村職業教育共培養各類中初級人才70萬人,在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幾年安徽省職業教育特別是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態勢逆轉,發展規模逐年下降,全省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數和在校學生數佔高中階段的比例由1996年的61。37%和59。60%下降到XX年的32。24%和41。95%

二、癥結所在:農村職業教育在社會需求日益旺盛的新形勢下走入低迷,起癥結在於指導思想,工作措施等諸多方面存在問題。

(一)辦學指導思想急需調整。

農村教育要轉軌的指導思想,即從升學教育轉移到主要爲當地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和大面積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的指導思想。應當說已經越來越明確。但是,農村職業教育的辦學指導思想或者說辦學定位問題,顯然沒有很好解決。主要表現:一是對“農”字的理解太狹隘,往往侷限於傳統農業;二是對培養目標的定位太落後,仍侷限於培養“不離土,不離鄉”的“紮根派”三是對農村職業教育的劃分不科學,統計口仍然侷限於縣及縣以下,實際上城市裏許多職業學校、大中專學校、民辦學校主要招收的是農村學生,僅以合肥市四所中華職業學校爲例,XX年四校在校生7000餘人面向農村招收學生佔85%以上;四是對農村和就業時常的新需求不適應,仍然在開辦有遊離於經濟建設主戰場的,對農民青年毫無吸引力的傳統專業;五是把農村職業教育限於高中階段或者職業高中,忽視了大批不能升高中階段的國中畢業生,而這些佔國中畢業生60%以上的農村青年更加迫切需要接受不同程度的職業培訓。有資料表明,外出打工或在城市就業的農村青年80%以上未經政府組織或介紹,其中在打工前經過培訓的農村青年80%以上未經政府所辦學校的教育培訓。

(二)對教育結構的宏觀調控亟待加強

高等職業學校擴招和職業中學對口招生規模的擴大,農村職業學校畢業生的比例逐年增加,對辦好農村職教育當是利大於弊。但從調查情況看,在貫徹執行中存在一些不足。具體表現:一是對“兩高”存在片面的理解。一些地方的領導把其中的高中階段教育僅僅理解爲普通高中,這種理解甚至出現在一些黨政領導重要的工作報告之中。二是對弄粗擬製業教育難得的發展機遇沒有很好把握,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門放鬆了對職業教育的領導,對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統籌不夠,對農村職業學校的招生工作放任自流,招生部門只抓普教招生,重普教,輕職教的傾向再次擡頭,有些地方甚至面臨中等教育結構改革成果毀於一旦的危險,三是農村職業教育仍然被曲解爲終結性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未能形成體制上的聯繫和溝通,“立交橋”尚未構建起來,當前高等職業學校主要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用於對口招收職業學校畢業生的比例很小。四是崇高學歷的輿論導向愈演愈烈,充斥報紙,電視是博士生、博導 、大學聯考狀元等等,而對職業教育,對普通勞動者,對“行行出狀元|”的宣傳十分薄弱。三是對策建議:當前農村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是經過努力完全可以解決的問題,關鍵在於認清形勢,正視差距,抓住癥結,創新制,突破難點,帶動全局。

(一)堅持以人爲本的指導思想,重新確定農村職業教育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

(二)堅持政府統籌協調的工作方法,進一步加大轉變政府職能的力度。

教育調查報告8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xx年9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六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學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爲,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

3、學習需求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 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想讀大學。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高職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爲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 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教育調查報告9

20xx年2月20,我選擇自主實習來到江蘇省沛縣漢城國際學校進行爲期3個月的教育實習,在學校領導和各位老師的幫助下,我完成了從學生到教師的華麗轉身。在漢城國際學校,我實習的內容分爲兩個主要部分:專業課的教育實習和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期間,我既是學生,也是教師。作爲學生,我虛心請教,不恥下問;作爲人師,我兢兢業業,倍感驕傲。我付出了很多,收穫也很大。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而言的。爲了得到學生的真實想法,我費了很大的一番心思,最終的結果,對我將來的從業或許有很大的幫助。

爲了全面、詳細的獲取資料,我不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的兩個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進行調查。重要的調查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同學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的瞭解情況。

在此,我從中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特點的調查概況、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調查結果分析和調查結果顯示等幾個方面對我進行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調查”進行綜合地系統地介紹一下。

一、調查概況

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學習心理進行了初步瞭解,爲準確地把握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

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實效性,探索實施中學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1)調查的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

2、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2)調查方法

本調查主要採取學生問卷的調查方式,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在5箇中學同步進行,共發學生問卷300份,回收有效樣卷297份,符合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分析與顯示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的調查顯示,大部分的中學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大學,16%的學生沒有考慮。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爲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爲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爲高中生掙錢多,8%的學生則認爲國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

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則對學生持有畏懼和反感的態度。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和反感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生物、英語和地理等科程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中學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愛好需求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人們話題,在調查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學科,而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指導。同時,更多的學生希望獲取更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的調查結果表明,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的願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和功利化。我所調查的這三百名中學生對象中的大多數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

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經濟家庭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教學更多的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價值。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能力既不成熟也不穩定。事實上,相當數量的中學生的價值觀是很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對他們考大學失去了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在的調查中,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習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學生調

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意識到在未來進入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能在自己的事業上取得成功。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爲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示出相應的積極性,二是呈現出一種等待消極等待的態度。

總之,以上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況。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是我實際調查取得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優秀老師的做法,結合自己的實際水平運用到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去。我想只要我以積極的姿態和心態堅持下去,多瞭解當下的教學情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但願我的想法能成爲現實。

教育調查報告10

俗話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希望。”所以,我國一直把教育事業當作國家的頭等大事來抓,千方百計地爲“希望們”的茁壯成長創造最佳的物質條件和生活條件。針對教育中出現形形色色的問題,截至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已經發生了多次的重大變革調整,比如,“希望工程”,“減負增效”,“素質教育”,“磨難教育”,“創業教育”,“綠色通道”,“助學”,等等等等。

我國有80%的居民生在農村,國家的現代化主要在於農村的現代化,而農村的現代化又與農村的文化教育水平息息相關。所以,農村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國家關心的大事,是我國真正走向文明富強的必由之路。但是,我國農村的教育體制現狀究竟怎麼樣呢?

爲此,利用暑假時間,我走訪了家鄉黑龍江省黑河市管轄的五縣四鄉,最近的鄉距離黑河市區不過二十里,那裏沒有城市高樓林立的壓抑,也沒有馬路上的喧囂,是與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

帶着調查農村孩子受教育情況,問問他們現在的成績和學習狀況,今後的打算,他們自身能力素質與城市差距,教育設施等問題,我選擇了關西村十個組中的兩個組進行了調查,調查對象主要是10—20歲的年輕一代,主要以談話或間接詢問等方式進行了解,具體情況如下:

國小(10—13歲)47(人)

國中(14—16歲)34(人)

高中、職專及其他(17—21歲)34(人)

對於國小生,我只是從表面上進行了簡單的瞭解,比如:“上學累嗎?”“想不想上學”“作業多不多”等問題,當問到將來想不想上大學等,結果有90%以上的孩子很想留學校裏,他們根本沒有城市裏孩子的那麼多課外習題,更不用去什麼補習班,是真正的“無憂無慮”的童年,而每個孩子都流露出對“成爲大學生”的嚮往,家長們也有80%左右希望孩子們能接受高等教育,問其原因,無非是“將來出息會大一點”;“將來不再去忙土地”。這些孩子年齡尚小,家長也尚未真正意義上考慮孩子的將來,只是簡單的一種希望和憧憬罷了。

對於國中生,也只問他們“學校老師上課好不好”、“有沒有搞素質教育”,“課外習題多不多”,“有沒有能力考上高中”,“現有知識的廣度、深度如何”,“課餘都幹什麼及畢業後的打算”。50%的學生覺得,雖然老師上課講時能聽懂,但有時看書卻看不懂;另一半同學甚至聽課都有些吃力。對於素質教育實施情況的調查令人失望,只有十多個同學從電視上聽說過有這回事。34名學生中只有三四個對四大名著有所瞭解,他們家中沒有購買很多好書的經濟實力,便互相交換着看或去老師家借書看。大部分同學讀過的課外書只有小說。對於爲什麼不看名著的回答,有20%的同學反映“看不到”,而80%的學生竟說沒意思、不喜歡。95%以上的同學平時不關心國家大事,對於世界局勢則更無從說起。那他們平時都在幹什麼?在被調查者當中,有90%以上的學生回家要做家務、幹農活,其中有一半的同學卻並不是這樣,聽其他人講,許多人都是地地道道的網蟲,據調查,有些家長是“賭王”,天天都坐在牌桌上,久而久之,孩子們也學會了,真是“無師自通”。其中竟有一位18歲的女孩,這是一個本該不倦汲取知識的年齡,可孩子們卻走向與自己不相稱的賭桌,真是讓人痛心疾首。

高中學歷34人上高校繼續就讀14人

畢業後打工14人

已成家5人

因身體狀況欠佳輟學1人

說起將來的打算,每個人開頭都是“也想上高中”,但是家長們考慮的更多:“孩子不是讀書的料”、“供不起”、“還是早點兒有份安定的工作吧”、“中專也可以轉城市戶口”……。,孩子們也很體諒父母:“家裏田多”、“經濟條件不好”、“上高中,大學要很多錢”……。結果表明,經濟因素是農村孩子無法接受高等教育的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令人欣慰的是,仍有一部分學生堅定地要圓“大學夢”。這不是小孩子的幻想,而是真真切切的理想,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其中有的學生家裏並不富裕,一進屋我就擔心,他們能負擔得起今後的學費嗎?但是當我聽到家長的話時我才知道原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現在社會上競爭厲害,多學點文化總會有好處的,我們沒有蓋樓房,留着錢給他(她)讀書呢!他們始終堅信,有了文化纔會有出路。能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兒女們學成歸來是他們一生最大的幸福。biz

17—21歲被調查者是我們的同齡人,34人中有6人上高中,33%的人讀大學,1人讀中專,還有的就是已經“畢業”了,在所有上高校者中,每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那就是就業壓力大,社會競爭太激烈。被調查的學生中,大多數捨不得拿錢去買漂亮的文具,新款的書包。在他們當中只有2個人家中有電腦,只有5個人吃過“肯德基”……

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和建議:再窮不能窮教育,學校教學設施不全,教學水平不高,可以由鄉、市、出錢改善教學設施,提高教師水平。的確,我看到最漂亮的房子是國小校舍,鄉里還投資蓋好了教師樓,要是再接再厲,有個像樣的圖書館,讓同學們都能看到想看的書,想看的好書就更好了,最好把對地方教育的功績作爲考覈領導能力素質的條件之一。

再苦不能苦孩子,這裏的苦是經濟上的貧窮,對於不能上學的孩子,應該重視;考上高校的學生,應該爲其,使他們能順利完成學業,這樣等他們不久學成歸來又可以帶動村裏的發展,這將是一筆不小的投資;這裏的苦還有知識上的貧乏,學校老師是否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水平,制定一個合理的課程計劃,確定適中的授課難度,並且在課外給確實有困難的同學“開開小竈”。在城裏各學校相繼進行素質改革時,村裏的老師是否也能加點兒緊,哪怕是趕末班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多聽聽新聞,多看些好書,應針對老師們的犧牲做出相應的報酬和補償。

無力爲困,無計爲困,無智爲困。困則窮,窮又困……,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所以——

再困不能困家長,家長的教育對子女的學習,以及今後人生道路方向的選擇上起了很大的作用。10—20歲的學生自覺性本來就不強,若家長再不加以正確引導,“任其自然”,那怎能奢求其“努力學習”呢?我認爲應該對家長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教育,讓其參與到教育行列中去,併爲他們進行“教育交流”創造條件,使一部分家長“以教育爲本”的想法爲其他父母所接受。若能把牌桌上不良“競爭”轉變爲“看誰能把子女教育得更好”。

暑期的實踐生活雖然不長,但卻爲我的人生刻下了一段銘心的經歷。這次實踐生活對我來說是意義非凡的,它使我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品嚐到了生活的艱辛,它讓我意識到,我國的現實問題還有許多,亟待我們去探究、去解決,居安思危,它讓我熱愛我的專業,意識到我肩頭的重擔。我感謝我的實踐生活,它考驗了我,激勵了我,使我由貪玩變得好學,由懶惰變得勤快,由茫然變得自信,由幼稚變得成熟……

教育調查報告11

20xx年3月15日我很榮幸到三明華昌中學進行爲期12周的教育實習,我所在的班級是高一(1)班,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數學教學的教育實習,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期間我積極努力地工作,虛心向老師請教,同時,在實習期間我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數學這門課而言的。

爲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瞭解情況。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結果,談談對中學數學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希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談一下數學教學的情況。

我調查發現,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很多數學老師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相關例題,以便上課時練習,達到和學生交流的目的。調查中有的數學老師對我說現在的學生比較懶,對學習不是很重視,尤其是數學這門課,認爲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因而,你讓他們回家預習課文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課要多提問題,這樣才能迫使他們課後去看。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問個“爲什麼”,這一方面可以使老師和學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挖掘教材的有關內容。 我自己在實習的教學中也採用了此方法,效果不錯。

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我發現在現在的中學的教學中並不是很受歡迎,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因此,老師們仍然保持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

老師們認爲一個班裏的學生數學成績有很大的差別,可以把學生分爲幾等。一個老師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數學學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況,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對於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一些老師就採取了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爲不能因爲某個學生成績差而犧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樣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有一個大學聯考的指揮棒在無形中束縛着他們。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在調查中我還發現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教學時,課堂氣氛相對和諧。老師說如果氣氛過於活躍,課堂就會亂哄哄,難以剋制。而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實際效果爲達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從而影響教學進度。

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談一下數學學習情況。

在調查中, 部分學生對我公開表示他們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數學。他們認爲數學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都在學,沒有特殊的用處。那是因爲許多學生不明白學習數學的用處,而且不明白爲什麼要學習數學。現在的學生是多麼有個性,我想學好數學還是有不少好處的。畢竟在大學聯考時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況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還能鍛鍊思維靈活性。

學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一開始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等時間一長也就無所謂了。有的學生告訴我,上課老師用多面體教學時間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時太快,記筆記記不下來,有時太慢。

調查中,學生希望老師能關注他們。無論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後進的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一致的。調查中有一個學生問我如何看待老師只關注成績好的學生,還問我今後要是當老師的話會不會也這樣。我回答他們說:老師關注成績好的學生是因爲他們能聽老師的話,而一般情況下後進生的自覺性差,經常不聽話,自然惹得老師不開心。老師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體的實踐當中發覺,只要能多關注後進生,他們會很感動、進步很大。看來老師要用一種平等的心態去對待學生,多鼓勵後進生這一點對於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很重要,好的溝通有利於老師更好地教學,也有利於學生更加愛學習你所教的那門課。

大部分學生喜歡那種上課幽默的,不愛批評學生的,能夠和學生很好相處的老師,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自己,即使是成績差的學生也這樣,這種願望甚至比其他 學生更加強烈。他們希望老師多瞭解他們的真實的想法,寬恕他們的叛逆心理,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師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待他們。而且,有的學生還喜歡關注老師,對老師的衣着,對老師日常工作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都感興趣。看來我們做老師的要好好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以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工作。

通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爲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學生對他所學的科目提高興趣了他們纔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績。

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數學活動課,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叫學生在自己的參與中意識到學數學的重要性。上課時老師可以多舉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讓學生有個直觀的感受,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枯燥理解。對課文的解析要深入淺出,例子最好能貼近生活,最好是當下發生的,人們關注的事情,這樣能更好地讓學生展開討論,進而使學生興趣更進一步。

二、正確對待現代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應用到現在的教學中去確實是教育史上的一大進步,它的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對教學有着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我認爲在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同時要把握一個度,在課件中多製作一些圖畫、flash,這樣會讓學生一下子對圖片產生興趣,從而帶着好奇心去學習課文,枯燥的文本就會容易讓學生接受。

三、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賞識每一位學生。

無論學生的成績好與差,老師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這也是一個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現在我們講尊重,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尊重老師,而且還要求老師尊重學生,作爲一個老師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學生,學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對於成績差的學生也要積極地鼓勵他去學習,這樣的學生只要一有進步,就應該及時表揚,表揚是促使差生進步的一種好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儘量少批評學生,以鼓勵爲主,即使是批評學生時,也要注意方法,語言最好不要尖銳刻薄,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有批評錯的地方也應該向學生道歉,這一點恐怕老師們很難做到,其實學生的寬容之心並不比老師差,真心地向學生承認錯誤的老師可能會更加受學生尊重的,我在實 和調查的過程中就有這樣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我認爲老師最好能多參加學生們組織的一些活動,在參與中同學生交流,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學生的組織成果給予肯定,這樣能和學生更好地融合。

多主動同學生談心,做學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鴻溝,促進教育、教學更好地展開。

以上就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況。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這是我通過實際調查得到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老師的做法,結合自己實際的水平應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堅持下去,多瞭解當下的教學情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但願我的想法能變成現實。

最後對在本次調查中給予支持的老師們、學生們表示感謝!

教育調查報告12

伴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民工問題已經成爲重大的經濟和社會問題。農民工的子女們,無論是那些留在家鄉農村、還是隨父母進入城市的孩子們,他們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安全環境等很多問題都亟待關注,他們是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最需要關愛的特殊少年兒童羣體之一。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是“三農”問題的核心問題,關乎農民工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質,關乎社會公平與法治原則的實現,關乎我國勞動力資源的整體發展後勁以及和諧社會的建設水準,更是關係到“三農”問題的最終解決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通過“12340”社情民意調查熱線分別對市區農民工(學生家長) 和教師開展了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調查。

一、被調查人員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採用計算機輔助電話訪問方式進行,調查範圍爲市區學校老師、學生家長(農民工),具體包括:蓮都國小、天寧國小、天寧中學等。農民工(學生家長)中國小文化程度的佔33.54 %,國中文化程度的佔44.72%,高中文化程度的佔17.39%,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佔4.35%。農民工夫妻在同一城市務工的佔 90.6%。

二、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現狀

(一)受教育機會不平等

1.農民工子女進城求學困難重重。據調查顯示:認爲進公辦學校“入學門檻高”的佔受訪農民工的66.46 %,認爲“沒有在麗水交社會養老保險一年以上而沒入學資格”政策不平等的農民工佔57.76 %;認爲待遇不公平的農民工佔52.80 %。因此,城裏孩子接受的“良好”教育對諸多農民工子女來講是遙不可及。

2.認爲公辦學校資源不足也不願招收農民工子女的佔受訪農民工的62.73% 。由於農民工子女來自各地,整體素質普遍沒有城裏學生好,入讀後給學校、老師帶來了很多的困難和一些額外負擔。比如:有些學生不會說普通話或說得不好,難以和老師很好地溝通交流,教學無法實現互動,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3.認爲私立學校很難滿足孩子上學所需的佔受訪農民工的44.10 %。由於辦學條件所限,好多資質較淺的私立學校教學設施簡陋,設備短缺,師資力量不足,很難讓農民工子女接受到全面、優質的教育,所學知識較爲侷限,從某種角度來講,影響和限制了孩子的發展。

(二)家庭現狀方面

1.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程度

在受調查的161名學生家長中,認爲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佔大多數,達65.22 %,認爲家庭教育比較重要的家長佔34.78 %,沒有家長認爲家庭教育不重要。由此可見,家長對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錯。

2.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用榜樣方法教育的家長佔抽樣調查的67.08 %,他們深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孩子面前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爲人處事,希望給孩子做個好榜樣,樹立良好的形象。用說服方法教育的家長佔抽樣調查的81.37 %,但據他們自己說,有時家長自己做得就不夠,不能以理服人,所以根本說服不了孩子。用鼓勵方法教育的家長佔抽樣調查的98.14 %,更多地表揚孩子,讓孩子開心地進步。另外,還有1.24 %的家長乾脆不管孩子,聽之任之。據瞭解,這少部分家長大多說工作太忙,爲生活奔波,無暇顧及。

三、農民工子女普遍的心理現狀:

文化背景各異、學習方式不同, 農民工子女心理髮展不平衡。農民工子女大多來自經濟條件比較差、物質和精神生活相對貧乏的偏遠農村。他們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學進度以及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得他們的成績較本地孩子差,使農民工子女極易產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強、意志力薄弱、戒備能力強等不良心理。來自本地孩子的歧視,內心世界對社會差別感受到的強烈不平等,也讓農民工子女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壓力。

隨着生活環境的改變,孩子的心裏會出現一定的問題。他們從農村到了一個繁華的都市,因爲經濟、地位、及父母的艱難處境,農民工子女承受着巨大的壓力。他們本身就在經濟條件等方面處於弱勢地位,好不容易能與城裏的孩子坐在同一個教室裏接受質量較高的教育,卻又要承受來自城市孩子的種種不理解。生活上的困難沒有讓他們退縮,可心靈的創傷卻難以撫平。“親情失落、心理失衡、行爲失控、學習失教、安全失保、監護失助”已成爲他們中的普遍現象。22.00 %農民工認爲從農村轉到城市學習後,孩子的自信自尊受到一定的打擊,心理變得比較敏感脆弱,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個體社會化發展受到影響,性格上也容易產生變化。多表現爲性格內向、孤僻、不合羣;攻擊性行爲多、不喜歡與同伴交流;容易自卑,適應過程比較緩慢;不太會關愛他人;行爲和學習習慣差等。

父母在外務工,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少負面影響,前5類情況佔受訪者比例均高於60%,可見問題不小。

四 、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根本原因——農村經濟發展的落後

由於城鄉二元結構的長期存在和國家政策上的傾斜,導致城市和鄉村的發展極度不平衡。甚至可以說,我國城市的發展是以犧牲農村和農民的切身利益爲代價的。即使是在今天,我國城市的快速發展也是在以一部分農民不能享受正常的城鎮化進程的代價換來的。城鄉收入的巨大差距引起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裏的大量涌入,也導致了農民工子女入學難問題的發生。

教育調查報告13

一、問題的提出:

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與中華兒女的美德相融合的民族精神、民族氣節、民族情感、民族禮儀,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精髓,關於國小生傳統思想滲透教育的調查報告。作爲第一線上的教師,我們在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思想的教育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爲,不僅需要教師在班會上進行系統教育,同樣,把傳統思想教育滲透於特色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施加影響。

爲了使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爲了探索特色課堂教學傳統文化及地方文化滲透的有效途徑、操作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爲了促使廣大實驗教師及時轉變觀念,更新知識;爲了豐厚我校的文化內涵,提升其文化品位與辦學特色。我們學校課題組在各領導的大力支持之下,花大精力進行本次調查研究。

二.調查方法:

1.查閱《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思想與信仰世界的歷史》等有關書籍,瞭解影響我國幾千年的優秀思想的精髓。通過閱讀關心古代中國精英與經典思想的發展,而且分析這些思想得以形成與確立的知識來源和終極依據,清理從上古以來到十九世紀的中國人的思想與信仰世界及其連續性歷史,旨在理解今天中國的思想傳統是如何從古代到現代被逐漸建構起來的,調查報告《關於國小生傳統思想滲透教育的調查報告》。

2.調查詢問學生,瞭解他們對於傳統思想方面的知曉情況。

3.通過班級發表問卷,爲了解學生對傳統思想的認識情況,使學生從內心深處關注睿智的哲學宗教思想,爲自己今後的品質形成奠定基礎。我精心設計了問卷,並進行了認真分析。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在調查過程中,我時時鼓勵學生實話實說,便於真實的瞭解他們的想法,學生在我調查的過程中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令人欣慰。我將調查問卷細細整理分析,揣摩其原因。並將一些典型案例及時歸納整理,爲課題的進一步實施奠定基礎。

四、結論

調查過程中,我發放問卷53份,收回53份,全部有效。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我發現:

1、學生對於《論語》以外的《道德經》、《大學》、《中庸》、《孟子》等著作了解甚少,可以說一概不知。

2、82%的學生認爲有必要學習中國古代先哲思想。

3、99%的學生覺得傳統思想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應以繼承發揚爲主;在當今社會有必要學習“四書五經”等歷史文化古籍,覺得“四書五經”所載內容及哲學思想對現代人有積極的意義和極強的參考價值。

4、當問到“無爲而治”是誰的思想時,只有39%的學生說準確。

5、學生都覺得對於傳統思想的現狀是正在消逝的。

6、當問到“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儒釋道(儒家、佛教、道家)的三大思想精神您瞭解嗎?”24.5%知道並可以區分三者的觀點,49%瞭解大致思想,但不能完整的描述,13%有了解,但其中一、兩家不太清楚,基本不知道的佔13.5% 。

通過以上數據可見,如今的國小生對於傳統思想的認識亟待提升,究其原因,家庭、學校、社會都有。據此,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結合典型事例,充分認識加強傳統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認識開展傳統思想教育是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通過開展這項活動,不斷增強學生的道德修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

2、明確目標,紮實推進。以活動爲載體,加強宣傳教育,結合學生實際,開展好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要充分利用班會、黑板報、宣傳欄、徵文、演講等形式,寓教於活動之中,增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3、家校結合,齊抓共管。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內容。滲透傳統思想教育必須堅持家校結合,要採取多種形式,要求家庭教育配合學校做好該項工作。

4、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傳統思想教育,特別是要在語文課堂上做到“情滿課堂”。

教育調查報告14

調查對象:昌大教育機構

調查方法:個別訪談

調查問題:企業經營管理和發展問題

調查日期:20xx—5—30

調查組成員:祝恩猛記錄,其他成員提問

昌大:昌大教育成立與xx年,正式註冊時間xx年,它依託於南昌大學、江西師範大學、南昌航空大學等,集教育研究、教育實踐爲一體的專業化教育服務機構。昌大教育以推動素質教育、提高應試能力爲己任,不斷實踐中外科研的前沿成果,堅持以卓越的教學水平、卓越的服務質量、卓越的學習環境,不斷培訓出卓越的學生,爲中國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昌大教育以外語教學、數學教學和潛能開發爲特色,常年開設國小到公衆的多門課程。課程以以教學大綱和最新課標爲準繩,緊扣教材,深入淺出,拓寬加深,增強培優。昌大教育聘請南昌二中、江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附小、南大附小、南航附小等名校資深專家授課,他們豐富的經驗爲衆多學子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一、外部環境:

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我國年產值3000億元的教育市場目前還在以迅猛的速度發展,主要有以下特點:

培訓聯盟的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認可。

培訓業無疑是當今市場上最具誘惑力的1塊"蛋糕"。隨着經濟的發展,提升了人們對培訓種類和質量的多元化需求。

培訓產品個性化。

量身定做的培訓受到歡迎。多家培訓機構都設身處地爲充電者着想,推出的培訓課程大都根據其學習時間,地點等特殊情況靈活安排。

培訓項目多元化。

xx年出現了1些着眼實際知識的獲得和實際技能的掌握,不追求名分,認證和形式等的培訓項目,使其得以緊跟市場需求,靈活設置課程體系,聘請專家授課,提供更加豐富的培訓服務。表現出培訓市場的日趨成熟。

培訓消費趨於理性。

隨着認證培訓的不斷普及,學員的消費心理也日趨理性和成熟,他們選擇培訓項目時能更加冷靜客觀。消費者對講師的盲目崇拜,對熱點的盲目追求,對熱點課程的盲目選擇也有所消退。

外語培訓:細分化外語培訓一直是國內培訓市場的"中流砥柱",單上海1地,每年的市場份額就高達10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入世,北京申奧成功,上海申博成功等背景下,外語培訓市場的金礦效應日益顯現,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涌入此領域。隨着競爭加劇,培訓機構的生存壓力與日俱增,細分市場,另闢蹊徑,成爲培訓機構的出路所在。xx年,"外語培訓超市"概念將浮出水面,細分化潮流將愈演愈烈。

二、 內部情況:

(一)昌大教育的主要教學特色:

(1)名校名師制,即聘請名優教師教學;

(2)優秀教師制,即從全國範圍內聘請選拔優秀教師作爲教學骨幹;

(3)助教制,即從各大名校聘請本科生和研究生擔任助教。

(二)昌大師資力量:

(1)擁有專家顧問團,有堪爲(畢業於江西師大,中級教師,或多個榮譽)、龔佳麗(畢業於南昌師範,現爲郵政路國小老師)等組成;

(2)優秀一線教師有奚歌(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專於物理)、崔海濤(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專於語文)等組成;

(3)優秀助教(主要是南昌航空大學的本科生;

(4)重拳打造全國唯一大型網絡教學平臺昌。

(三)昌大教育對暑期臨聘兼職人員是其暑假工作的主要人員,對待他們是十分必要的,昌大教育主要有以下措施:

⑴ 進行暑期臨聘兼職人員培訓會主要分爲兩次:第一次是對員工進行公司相關制度、職業素質教育、禮儀培訓方面的;第二次是工作技巧和公司的全面介紹;

⑵ 簽定合同,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公司文化:向所有人學習,向所有企業學習,不做第一,爭做第二!爭做各方面的第二!誠實守信!

三、發展目標:讓每一位員工都有房子住,讓每一位員工都有車開。

四、職業素質的培訓:

1、 什麼是職業素質?從事某一職業所具有的基本素質

2、 當代大學生的特點眼高手低和看問題過度理想化,遇到問題不敢或不能去直接即使解決。

3、 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素質?積極向上的態度、立即行動、較好的表達、豐富的感情和較高的工作熱情、團隊精神、領導能力、以誠待人,肝膽相照

4、 尋找自己的差距並改正

5、 職業禮儀;穿着、首飾、說話、手機。

五、規章制度:

嚴格規定工作時間:上午 7:30—11:00 下午 14:30—18:00

組長負責制:組長具有考覈組員的權力,並直接與員工的工資相聯繫。

獎勵條例:每次工作過後都要考評,連續3次最差者要扣50%,並將其作爲獎金獎勵給第一名。

保密條例:員工不能將機構的特色隨意外漏,保護自己的權益。

其他事項:可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決定。

對昌大教育機構的認識:

一、昌大教育機構是在培訓行業迅猛發展的社會形勢下發展起來的一個教育機構,其發展時間並不太長,但其獨特的經營方式卻值得稱道。

二、一個企業要想取得長足的發展,就應該用長遠目標爲指引,完善的組織機構和企業戰略是不錯的方式。昌大教育機構有三人負責小組,並有唯一的董事長—商廣偉。

三、作爲一個企業要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並不能隨便改變。如果一個企業的制度是以個人的意志隨意改變的,就不能發揮其在維持企業秩序的作用。

四、合法是必須的。昌大教育機構和臨時兼職人員簽訂合同,不僅符合法律的要求,而且也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一年,因一位工作人員挾款私逃,昌大應用法律武器維護了自己的利益。

五、一個企業招收了新的員工總會給予他們培訓,以方便他們趕快適應環境,投入工作。昌大教育機構在聘請臨時員工時,進行培訓,尤其對於大學生是一個投入低,回報大的工作,是值得借鑑的。

六、隨着中國的暑期培訓業不斷髮展的廣闊市場,昌大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正如其中一個負責人說的:“只要有文明存在,教育就不會消失”。

七、績效評估本來就是一個很難的工作,所以只要合乎本公司的實際就好。

不但能正確評比,而且能鼓舞人心,將工作不斷提升。

教育調查報告15

應試教育下中學政治的生存空間 ——關於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的調查報告 20xx年10月我來到邵陽縣中學進行爲期兩個月的教育實習,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專業課的教育實習,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原任課老師和帶隊老師請教。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關於中學政治的教與學》,是針對政治這門課而言的。調查的過程十分辛苦,爲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想法,我頗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還是很讓我滿意的。

爲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的高一398班(70人)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高一400班83人、高一410班67人)、年級(高二文科384班71人、理科378班67人、高三文科363班72人、理科360班66人)進行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問卷回收分別爲70份,80份,60份,65份,60份,50份,60份。所有的班級都是從高一、高二、高三隨機抽取的,調查結果真實可靠。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瞭解情況。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的結果,談談對中學政治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希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有些效果。

一、調查結果分析

“對於你來說,對待政治的態度”

調查結果顯示,政治課程在中學的受歡迎程度不是很高,大多數的同學都是持有一般和不喜歡的,這也給政治課程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

“所在班級每週政治課平均節數”

調查結果顯示,在高一年級因爲沒有分科,所以是一視同仁的,每週的政治課程一般安排在三節。高二高三年級的理科往往就不再重視政治課程,安排課程比較少,文科大學聯考要考政治就相對比較重視一點,一般在兩節以上。

“所在班級有用過多媒體上政治課嗎”

調查結果顯示,在我所調查的班級中,多媒體教學還沒有得到普遍的使用,還廣泛採用的是傳統的授課方式,也證明了他們學校的硬件設施不到位,這在教學中所起到的教學效果有一定的影響。

“所在班級政治老師檢查過你們的作業,進行過課外輔導嗎”

調查結果顯示,在教師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於政治課程的重視度還是比較高的,對於課堂內外作業檢查和課外輔導這兩項工作很是相當的簡直盡責。根據同學的反映也是比較滿意的。

二、政治課堂調查

1、首先,在老師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學,政治採用“五元”的教法,通過展示教學目標列出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泛讀課文、分析課文、然後教師進行主要知識小結。這種教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整個過程單一、枯燥,加上大多數老師並沒有很深厚的文學功底,政治課堂顯得更加沉悶、無趣。這樣不僅束縛着青少年活躍的思想,使學生不動腦筋想問題,同時也浪費了他們的學習時間,影響了他們學習水平的提高。

2、老師在課堂提問方面

我發現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教師在課堂上會連續提問,但這些問題大多是很簡單的是非問,或者選擇問、填空問、甚至是自問自答,雖然大部分學生都能踊躍回答,或者說都能回答得上,但學生的回答顯然都是很倉促,且習慣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師的掌控之中,這樣課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師爲主體的氛圍中,學生的思維創造性及問題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學生積極參與了課堂,其實整個教學質量並不高。

3、教師的課堂點評

在教學進行過程中,有時候有的同學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教師往往採取迴避的態度,而有的同學偶爾會有一些充滿靈氣的回答,袒露出他們不一般的思維痕跡,但通常情況下,老師都不夠敏感,對學生的回答只作簡單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這樣會扼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師的教學方法

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我發現在現在的中學的教學中並不是很受歡迎。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爲例,那裏的老師都不喜歡上多媒體,除公開課用一下1之外,其他上課都不用。我認爲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對多媒體的不熟練,時常上課程序和多媒體的播放對不上。另外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認爲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老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老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老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了。

5、教師對學生的態度

老師們認爲一個班裏的學生政治成績有很大的差別,可以把學生分爲幾等。一個老師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政治學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也就採取了“因材施教”,對於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一些老師就採取了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爲不能因爲某個學生成績差而犧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樣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老師沒辦法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

三、體會與思考

通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爲在今後的政治教學中,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只有學生對他所學的科目提高興趣了他們纔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績。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政治活動課,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叫學生在自己的參與中意識到學政治的重要性。上課時老師可以多舉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讓學生有個直觀的感受,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枯燥理解。對知識的解析要深入淺出,例子最好能貼近生活,最好是當下發生的,人們關注的事情,這樣能更好地讓學生展開討論,進而使學生興趣更進一步。

2、教學模式的轉化。我認爲,現代化的教育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爲主體,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充分保證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標籤:調查報告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