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教育調查報告集合15篇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成爲了一種新興產業。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調查報告集合15篇

教育調查報告 篇1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優化教育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減輕中國小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

由此可見,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有着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我們黨和政府也十分重視,而國小階段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打好國小教育的基礎,對今後中學、大學的學習將起到極大的作用。而農村的教育條件、教學水平等在總體上都低於城鎮國小,因此,農村的義務教育尤其是國小教育顯得很重要。而從幾年來的情況看,政府對義務教育較爲重視,投入也是越來越多,農村國小的整體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其次是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我認爲目前農村的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學校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農村國小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過一些沿海地區,跟人家比,我們真是差距太大啦,我們做農村國小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弄到辦學經費,而人家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花掉手裏的辦學經費;真乃是天壤之別呀!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國小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因經常缺乏資金無法買新的。

二、教師的業務水平不高,工作負擔重

1、教師負擔重。在我們農村國小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教育方式落後,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於農村信息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國小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教學能力不強。多數教師依然是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的五階段式。這種原始落後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同時,農村家長爲生活所迫紛紛外出打工,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2、教師思想觀念落後。部分老教師受固有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嚴重,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存在思想守舊、觀念落後、改革創新意識不強、有畏難情緒的現象,缺乏實課程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中很自然地還走傳統教學的老路,影響着教育質量的提高。

3、教師培訓落後。做好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素質勢在必行。教師觀念的更新,教材和課程標準的把握,更多要依賴於教師培訓工作。可是,目前農村學校普遍存在選送培訓和校本培訓不到位的現象。

很多學校的教師外出就會影響校內教學。其次在於學校辦學經費緊張,缺少培訓經費。校本培訓不到位,主要原因在於學校學科教師數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訓的師資和條件,開展專業培訓和教學研究很難形成氛圍並保證質量。

4、教師自學自研落後。新課程強調學科教學內容要具有開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綜合性,教師傳統的專業知識儲備已經不能滿足實施新課程教學的需要,教師必須加強自學自研,不斷“充電”,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把加強自學自研作爲職業發展的需要來對待。可是,農村學校由於受地域、經濟、硬件等條件限制,可供教師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資源極爲有限。許多學校沒有網絡,缺少圖書。有限的圖書得不到及時更新,多數已經過時。教師自學苦於沒有資料可學,自研苦於沒有資料可查,蒐集資料,完善知識結構,改進教學策略受到影響,解決教學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缺少輔助資料。另外,由於學校學習資源的限制,教師外出培訓成果在校內得不到鞏固練習和及時消化理解,不能內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現培訓成果的流失。教師自學自研的落後嚴重影響了教師專業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

三、素質教育難以實行,課程改革舉步維艱

農村教育,一直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陰影裏。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教師們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爲自己的一個重要目標,學校也用學生的成績作爲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依據。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實則難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觀念滯後。

新課程專業引領落後。特別是新課改後,農村教師由於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對新課程的組織實施感到困惑,有畏難情緒,所以,必須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引領,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農村學校普遍感到新課程實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雖然部分教師參加了一定級別的培訓,但是由於受自身素質和羣體環境的影響,新課程的轉化率不高,不能較好地將培訓所得轉化爲教學實踐,很難成爲學校實施新課程的骨幹和帶頭人。另外,由於地域特點,學校課改工作缺乏上級業務部門經常、有效的指導。對課改實施引領的力度不大,制約了農村學校新課改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村級國小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我所調查的一些村級國小,但由於教學條件差,教學設備落後等因素,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外出打工,隨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學校就讀,加之計劃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減少,許多學校合併成一所,合村並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集中教育資源,節省教育開支,實際上並校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學生上學路途遙遠,傷害部分村民感情等問題,當時並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難,後來由政府出錢給上學超過5公里以上的學生每年每生150元的交通補貼,並校才得以順利成功。但目前農村國小不提供住宿,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國小生年齡小,每天來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學校又無宿舍。

五、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在教學水平上農村國小是無法與城鎮國小相提並論的,而且差距越來越大,歸結原因大致有5點:

1、硬件方面,即教學設備簡陋,無法爲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2、軟件方面即師資力量薄弱,農村各方面條件都差,年輕的畢業生大都不願到農村任教,教師平均年齡較大,知識結構相對陳舊,工作也缺乏年輕人的激情與活力。

3、家長素質較低,督促孩子讀書的意識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讓小孩呆在學校省得他在身邊鬧或四外亂跑的想法把孩子送進學校的。

4、孩子天性愛玩,在缺乏適當的外部壓力的情況下,不會自發地產生學習的興趣。

5、現在社會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大專院校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很普遍,而這時許多同齡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維持自己的生活了,許多農民就會認爲“讀書無用”、“多培養一個大學生,就多出一個貧困戶”,這種認識和環境的存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慢慢減弱。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由於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均衡,農村教育的發展舉步維艱,令人難以樂觀。農村國小教育佔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不紮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爲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於丟掉了國小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麼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農村教育必須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更不應該成爲被社會遺忘的角落。“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難也!只有採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條件最差的學校教育的現狀,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是農村國小走出困境,爲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

鄧小平同志有兩段膾灸人口的名言,“忽視教育的領導者,是缺乏遠見的不成熟的領導者,就領導不了現代化建設,各級領導要像抓好經濟工作那樣抓好教育工作”。“我們要千方百計,在別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於犧牲一點速度,把教育問題解決好”。基礎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今天的學生到了將來就是建設現代化的中堅力量。不要“偏心”,抓好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刻不容緩!

教育調查報告 篇2

實習時大學教育中最後一個極爲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實習,使們在社會實踐中接觸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增強自己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我在這兩個月的實習生活中學到很多大學裏學不到的東西,也發現很多自己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以及教學中還需改進的方法。這次實習對我的教學工作也是一次大檢驗,說短不短的兩個月,我學到很多,也有很多感觸,有很多快樂,有很多不捨,同時內心充滿感激。感謝學校給我這次機會真正體驗和知道到作爲一名人民教師的辛苦和快樂,感 謝各位老師給我那麼多的指導和幫助,學到比大學四年還要多的東西,感謝學生們能包容我這個不成熟的老師,和我說那麼多心裏話,不僅把我當成老師,更把我視爲朋友。

在認真完成實習任務及在實習學校相關教學工作的同時,我也認真的向學校老師、實習同伴及學生學習。重新以一個新的角色—實習教師走入國中課堂,有許多不同的感觸,在聽課的同時,不在僅僅滿足於弄懂老師所講的知識點並學會使用,還要認真觀察老師是如何處理教學的各個各環節的,如何帶動課堂學習氛圍,如何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傳授學生學習方法,以及教師在每個環節中的設計意圖等等。同時,還要認真觀察學生的反應,反饋情況,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此次實習工作中,教學之餘,我也積極與老師、同學進行溝通,知道其學習情況,現對我所知道到的問題做出總結。

首先,就學生們如何看待國中英語學習的目的來說,大部分的學生學習目的是明確的,他們認爲學習英語不單是社會需求,而且是個人自我增值的基礎。許多同學學習英語是因爲出於自己喜好,有少部分的學生的學習目的只爲了升學, 只有少部分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其次,就國中生英語學習態度來說,有一半以上那個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較高, 一些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 少部分的學生則害怕學習,這與他們學習基礎差,學習有畏難情緒,以及厭學的思想有關。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對英語學習興趣較高的學生的比例在近幾年有所降低,越來越多學生不知道學英語學了有什麼用,在生活中完全用不上。而一些學生都把學習不當一回事,常說是父母逼我來上學,學不學無所謂。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再次,就學習需求來說。只有不到一半的學生認爲學習英語是個人發展的一種需要,有 一些學生認爲學英語是社會的要求、是社會的普遍趨勢,一些學生認爲是學校的要求, 少部分學生則不清楚學英語是爲了什麼。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將近一半多的學生學習的出發點是具有明顯的時代性,社會需要什麼人才,學生就往哪發展。

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發現這些問題後,我也認真思考了這些認識的成因,發現國家九年義務教育對學生的學習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在許多學生心目中,國家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使到學生減輕了升學的心理壓力,特別是對相當一部分中下層生來說,這部分學生從國小起就沒有認真學習,文化科基礎薄弱,解決問題的能力低,在升上中學以後又存在畏難情緒,學習上跟不上,從而得過且過。其次家庭教育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當前,整個社會經濟開始復甦,就業問題慢慢改善,家長特別是一些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更希望小孩能儘快學到一技之長,早點出來賺錢,減輕家庭負擔,所以對小孩的要求降低。很多家長對學生的學習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於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鬆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教育調查報告 篇3

基礎教育調查報告

學 院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專 業數學與應用數學

年 級 20xx級

姓 名 王亞輝

報告題目關於中學生學習心理的調查報告

指導教師 易守華

關於中學生學習心理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xx年9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市重點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

問卷調查在信陽市第三實驗高中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學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

觀。7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爲,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爲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爲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爲國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高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 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調查結果表明,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高職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爲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教育調查報告 篇4

利用自行設計的“國中物理新課程實施現狀調查問卷”,從新課程實施保障系統、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科學探究、課程評價制度五個方面對國中物理新課程實施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了新課程實施以來這五方面發生的轉變及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新課程;實施情況;問題;建議

國中物理新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基本理念是:注重全體學生髮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前沿;構建新的評價體系。 [1]如何將這些先進的理念滲透到教學實踐當中,是課程改革計劃變爲現實的關鍵環節。本文旨在全面瞭解、客觀分析國中物理新課程實施情況,爲進一步調整、修訂新課程改革方案提供理論依據,同時,爲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提供具體的指導。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採取分層整羣抽樣的方法,在山西省南部、中部、北部各取一個市,每一個市隨機抽取參與課改的國中物理教師30人(男15人、女15人)、學生100人(男50人、女50人)。

調查問卷分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內容主要從國中物理新課程實施保障系統、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科學探究、課程評價制度五個方面入手編制,採用單項選擇題、開放性選擇題和開放性問答題的形式呈現。

實施調查時,研究者委託當地教研人員,親自將問卷發放給教師和學生,講清此次調查的目的、意義、方法和注意事項,問卷回答完畢當場收回。共收回有效教師問卷86份,有效學生問卷281份。採用Excel 軟件對數據進行管理和處理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國中物理新課程實施的保障系統

1.國中物理新課程實施環境

學校對物理課改的重視程度是順利推行物理新課程的根本保障。本次調查中85%以上的教師認爲學校重視此次物理課改,其餘教師認爲不重視或持不清楚的態度。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執行者,他們對物理課程改革的適應情況是課改順利推行的一個重要條件。目前大部分教師已經適應了本次課改,近30%的教師還不太適應。爲了搞清楚物理課改的影響因素和教師存在的問題,我們做了進一步的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在此次物理課程改革當中,教師面臨的最大困難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教學資源缺乏,二是傳統思想對教師的束縛。這兩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威脅着新課程改革順利實施,如果這兩個問題不能合理解決,物理課程改革很可能流於形式,無法順利推行。教師在遇到困難的時候,9.72%的教師選擇獨立解決,84.72%的教師選擇與同事商量解決,只有2.78%的教師向教研組長反映,1.39%的教師向校領導反映,1.39%教師選擇不採取任何行動的消極態度。可見,絕大部分教師遇到困難並不向上級反映,造成上級並不清楚教師存在哪些困難。如何建立良好的管理體制,解決課程資源匱乏問題,建立與課程改革相適應的考評制度,是物理新課程改革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

圖1 教師在物理課改中遇到的困難

2.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課程資源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觀念,是指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以及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按照課程資源空間分佈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爲校內和校外課程資源。 [2](211—213)以校內資源爲主、校外資源爲輔是本次課改的指導思想。調查顯示:在教學中,教師除使用黑板、粉筆等常規的教具外,73.61%的教師表示常使用模型、模具演示,61.11%的教師常使用幻燈機,51.39%的教師常使用掛圖,41.67%的教師常使用多媒體計算機,12.50%的教師常使用錄音機,8.33%的教師常使用錄像機,6.94%的教師常使用一些其他的教具。此外,可利用的校外課程資源見圖2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可利用的校外課程資源集中在圖書資料和電子資源。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僅19.44%的教師去學校圖書館、資料室查閱資料,8.33%的教師去校外圖書館收集資料;在對學生的調查中也得出一致的結果,僅有28.33%的學生認爲學校圖書館有些方面能夠滿足自己學習的需要,其餘學生認爲校圖書館不能滿足自己物理學習的需要。可見,校圖書資料更新慢、數量不足、與教學內容脫節等侷限性,使得校圖書資料不能滿足師生的需求。此外46.48%的教師認爲學生從來不去校外圖書館等地去學習。校內圖書館有待進一步擴充更新以滿足廣大師生的需求。校外圖書館雖然便利,但並沒有被廣大師生所重視和利用。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實驗條件差會直接影響物理新課程的實施效果,在本次調查中,66.67%的教師認爲實驗條件差,該現象是物理課程資源缺乏的最主要原因。但是教師在教學中並沒有因爲條件差而放棄實驗,28.23%的學生認爲物理老師經常使用日常簡易器材(如易拉罐、火柴、手電筒等)做實驗,36.73%的學生認爲老師有時這樣做,21.09%的學生認爲老師偶爾會這樣,10.54%的學生認爲老師從不這樣做。可見,大部分物理教師在努力挖掘身邊的可利用資源,利用日常生活的簡易器材進行實驗教學,以此彌補學校實驗器材不足的問題。

(二)教師的教學方式

1.教學觀念

教師是新課程實施的具體操作者,是國中物理課程改革的主體之一。物理教師教學觀念決定着物理教學改革的深度、廣度。傳統教學是面向少數學生的精英教育,此次課改提倡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大衆教育。調查發現:72.22%的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全體學生的發展;針對學生物理學習上的個別差異,75.00%的教師使學生間形

成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的氣氛;19.44%的教師採取個別指導的辦法促進學生學習,其餘教師採用與家長合作等辦法來幫助學生進步。由此可見,物理教師在關注每一個學生身心發展的同時,也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爲了讓不同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物理教師創建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良好氣氛來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由於受到考評制度的影響,93.06%的教師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55.56%的教師重視學生全面的發展,31.94%的教師重視學生特長的培養。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教師如何定位物理教育目的,對物理新課程改革起着主導作用。從本次調查中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物理教師都非常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能力,但在培養學生特長方面並沒有給予足夠重視。

2.教學行爲

教學觀念決定教學行爲,教學行爲決定着課程改革的成敗。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爲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必須尊重每一個學生。在此次調查中顯示: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答不上來或回答錯誤時,僅8.50%的學生認爲物理教師會批評學生,其餘學生認爲物理教師會鼓勵學生大膽回答,並啓發學生思考。當學生提出超出教學要求的問題時,

38.89%的物理教師採用包辦的方式爲學生詳細解答,直到學生滿意爲止,58.34%的教師鼓勵學生自行探究學習,建議學生到圖書館查資料或與同學討論解決,僅有極少數的教師採用消極的態度和行爲,告訴學生所提問題超出了教學要求,不必再考慮。

此次新課程改革,期望以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來帶動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實施的關鍵,此次調查中63.89%的物理教師從學生的實際考慮教學方法的選擇,9.72%的物理教師從教材的實際考慮,6.94%的物理教師從教學條件考慮,19.44%的教師綜合以上方面考慮教學方法的選擇。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教師常常將物理知識和日常生活實際相聯繫進行教學,他們還特別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調查顯示:51.36%的學生認爲物理教師在課堂上經常進行學習方法的講授,35.37%的學生認爲有時進行,13.26%的學生認爲物理教師很少進行或根本不講授學習方法。

教師教學輔助方式的選擇與應用也是物理課改的關鍵所在,調查結果如圖3所示:

從圖3可以看出,通過佈置大量課外作業來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的做法,已經不再是物理教師常採用的輔助教學方式。教師根據學科特徵,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並鼓勵學生閱讀有關參考書,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獨立解

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了解科技前沿知識;還可以採用成立課外興趣小組、實地考察等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學生學習方式

傳統的學習方式是單一、被動和陳舊的學習方式。現代的學習方式是以弘揚人的主體性爲宗旨、以促進人的可持續性發展爲目的,由許多具體方式構成的多維度、具有不同層次結構的開放系統。 [2](130—134)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是發展的人、是獨特的人、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傳統的學習方式轉向現代學習方式。

1.學習興趣

現代學習方式與傳統學習方式相比,主要區別是學習興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有興趣的學習事半功倍。在本次調查中,49.66%的學生對學習物理非常感興趣,43.88%的學生有一定的興趣,其餘學生興趣極低或不感興趣。在整個物理學習過程中,34.69%的學生認爲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得到了充分的發展。79.93%的學生表示在以後的物理學習中,將更加努力地學習物理。以往有研究表明,物理課程是學生最不感興趣的課程之一。該結果與本次調查結果不同,主要原因是課改以來,教師採用多種教學方式帶動學生探究、實驗等,學生由被動學習逐漸轉變爲主動學習,其學習興趣得以發展。

2.與他人的交往

與他人的交往、互動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啓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與他人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成功完成科學探究過程,掌握科學方法,瞭解STS,樹立科學世界觀。在本次調查中,我們着重瞭解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結果顯示:68.06%的物理教師認爲課堂教學中與學生互動充分,其餘教師認爲不充分,學生更多是被動聽課。從學生角度來講:37.41%認爲經常與老師交流,59.52%經常與同學交流。當物理學習中遇到困難時,35.71%的學生認爲自己能夠得到老師及時的幫助,35.03%能夠得到同學的及時幫助。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教師認爲和學生互動充分,但大多學生認爲與教師交流互動不多,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得不到教師的及時幫助,更多的轉向同伴求助。爲了順利推行物理新課程,教師可以創造更多的與學生交流的機會,以便及時瞭解學生學習遇到的困難,並給予及時的幫助。

3.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個體終身學習和畢生發展的基礎,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其精髓在於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逐步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它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和主動性。 [3]本次調查中33.79%的學生認爲自己經常能夠自覺地學習物理,57.14%的學生有預習的習慣,29.59%的學生能夠及時複習。在實驗過程中37.67%的學生表示由物理老師或實驗老師提供實驗器材和用品來進行探究,14.73%的學生自己選擇實驗器材和用品,38.01%的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己選擇,7.88%的學生和同學商量一起選擇,

1.71%的不屬於上述情況。在觀察實驗中的物理現象時,42.18%的學生按課本的要求觀察,47.96%的按老師的要求觀察,5.44%的按照自己的觀察方法進行觀察,其餘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觀察方法。從中可以看出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物理的習慣尚未養成,在小組實驗中大多學生依照老師的安排和書本的提示進行實驗和觀察,還沒有形成自主探究的習慣。

總的來講,70.83%的物理教師認爲學生的學習方法多樣,已經不存在死記硬背的學習;46.94%的學生認爲物理學習負擔不重,輕鬆愉快,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見學生自主探究的習慣雖未全面養成,但其學習方式正向主動的、多元的、新型的學習方式悄然變化。

(四)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也是重要的教學方式,將科學探究列入課程標準,旨在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於創新的探索精神。成功的科學教育要使學生既能學到科學概念又能發展科學思維能力。物理學習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物理知識,學會學習,學會探究,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不僅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感受到自己的失敗與錯誤,通過糾正錯誤,逐步走向正確,真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富有探索性的物理學習實踐是發現物理現象背後意義的關鍵,也是科學素養形成的過程。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師生如何正確看待並實踐科學探究,瞭解學生在科學探究中的薄弱環節,是此次調查中我們關注的問題。

科學探究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教學方式。部分物理教師因爲沒有領悟該教學方式的精神,不能正確理解和應用這種教學方式,致使24.91%的學生認爲幾乎每節課物理老師都安排科學探究,7.51%的學生認爲老師很少安排科學探究。調查還發現,雖然有84.69%的學生認爲,科學探究對學習物理很有用,能幫助記憶、理解和應用知識,但38.91%的學生認爲,科學探究活動花時間過多,影響自己的學習。其中主要原因來自四個方面:(1)教師對探究活動的誤解與濫用,造成學生對探究活動的膩煩;(2)教師對學生科學探究活動過程中的指導監控不到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盲目性很大;(3)組織紀律差,造成時間的浪

篇三:基礎教育調查報告

教育問題歷來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教育事業是歷朝歷代興國安邦的大業,它關係着一個國家的發展大計,關係着一個民族的興衰存亡。 基礎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塑造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及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綜合素質的關鍵。而中學教育又是構成基礎教育的核心部分。作爲個體,它承擔着一個青少年成長期最基本的文化知識和道德觀念及人生素養的培養;而作爲整體,它則承擔着一代代國家新生力量的科技水平和社會公德及國民素質的塑造。 爲了更全面、科學地瞭解中學教育的現狀,我利用實習的業餘時間,對本市的中學教育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本市的中學教育在歷經不斷改革,不斷髮展後,有了顯著的成就,但又存在着問題。現就中學教育現狀作報告如下: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市的中學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根本上改變了舊中國基礎教育落後的狀況。幾十年來,黨和政府努力改變舊中國學校分佈極不合理的狀況,逐年加大對文教事業的投資力度,採取措施,大力發展鄉村教育從而使學校的佈局和城鄉人口分佈相適應。 但是,由於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升學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基礎教育的目標發生了嚴重的偏差。“升學第一”取代了“人才第一”,“應試教育”代替了“素質教育”,流弊所及,基礎教育越來越背離教育方針,許多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教學活動已發生變化。學校等級分化嚴重,教師勞動價值不平等。這些都制約着現代化人才的培養和國民素質的整體提高。

較長一段時期來,教育部門及社會考察學校和教師業績的標準偏重於升學的多寡、分數的高低,加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和“升學爲第一目標”的思想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於是,爲了達到升學目的而採取的(或存在的)一切活動不管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都無形中得到全社會的普遍認同,教育部門、學生以及學生家長也幾乎都捲入了“升學唯一”的怪圈中,從而就出現了諸如下列的種種違反教育規律的現象:

(一)生源質量分佈不均,學校管理兩極分化。 除了少數省、市(縣)級重點中學因有高水平生源的保證 ,有集中本地區優秀教師的條件,在教學中相對遵循教學規律外,其餘的學校可以粗分爲這樣兩種情形:一類是除省、市(縣)重點學校——“狀元”學校外,處於“榜眼”或“探花”地位的學校,它們主要集中在城關或一些重點鄉鎮。因爲要保持固有的名次和地位,所以千方百計網羅生源,實行近乎軍營式的管理,教學上加班加點,尤其是幾門主課,佈置大量作業,進行頻繁的補課、考試,可謂對學生“狂轟濫炸”。

(二)管理手段相對單一,育人機制日趨弱化。 在許多教師的班級管理中,學生被分爲兩類:能升學的和不能升學的。於是管理中出現了保護與淘汰這一簡單的思維模式。體現在具體的行動中,往往

是對“尖子生”的過分袒護,而對差生則歧視、諷刺、挖苦,甚至貶及學生家長的人格。有的教師還在桌位安排中,把“尖子生”排在最佳位置,把差生放在偏角,或者把差生集中在一塊,作爲“特區”,並把那些成績後退的同學隨時調入差生羣中,以示懲罰。在一些鄉鎮中學,教師打學生的事情時有發生,學生或忍氣吞聲,或糾集力量報復,甚

至釀成嚴重的社會問題。由於育人機制的弱化,學生一旦違規違紀,往往缺乏教育,而用面壁罰站、逐出教室、關辦公室“反省” 、“遣送”回家等手段處理。有的學校乾脆制訂了一整套違規罰款制度,從遲到、早退、抄作業到曠課、打架等,都有金額不等的罰法。有的不分青紅皁白,把教育責任一股腦兒往學生家長身上推,學生一有學習或紀律問題,就通知家長來校處理,嚴重的甚至要家長把孩子領回去。束手無策的家長往往用打罵孩子的辦法來消氣 ,而孩子越發氣恨教師與家長。

(三)課程安排嚴重傾斜,技能訓練形同虛設。 我們的教育方針是要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發展。爲此,國家又規定了一系列需開設的副課和技能課,並配備了相應的教材。可在實際的教學中,除了智育(其實是“應試能力”)被過分強化外,許多學校在美、音、勞方面形同虛設。首先,師資不配套。許多學校,上這些課是“拉夫式”的,誰有空誰上。其次,爲了應付檢查,教導處的總課表上排着這些課,而實際上,要麼自修,要麼被英、數、語等主課佔用。至於體育比賽、文娛活動等,能減的則減,能取消的就取消 ,以節約一切時間進行文化學習,來應付考試,也防止學生“分心”。

(四)學校等級分化嚴重,教師價值出現傾斜。 在一個地區內,把學校分爲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等不同等級。生源的分配也是按這等級來的,國家的教育投入也以此爲據而遞減,於是從一開始,普通中學就處在最底層的地位。問題還在於,普通中學裏學習好的學生全被城鎮中學攬去。除此,有“路子”或有錢的家長,把子女送往各重點學

校,造成這些學校的班級嚴重超編,每班60多人已司空見慣,70~80人一班的也爲數不少,於是有的普通中學乾脆破罐破摔,教育質量更加低劣,教育狀況日益拉大。學校之間教師的價值差異也被拉大,難怪一位從鄉下調到城關的女教師說:“在城裏,苦死累死都值得。” 以上所列舉的現象是主要的,還有諸如“貴族學校”的紛紛冒出,初、高中複習班長盛不衰,家庭教師的日益吃香等現象,這裏就不一一贅述了。 對於上述現象後果的分析如下: 首先,“素質教育”的落實困難重重。由於“應試教育”替代“素質教育”,致使國民的總體素質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很不適應。每年除考入高校學生外,有95%以上的同齡人已經或正在走向社會。這些“勞動大軍”是由於文化考試的不合格而被淘汰的,他們中的許多人在學校並沒有學到多少跨入社會所需的各種知識。近些年,社會民工潮愈涌愈高,打工妹(仔)的隊伍越來越龐大,可有些企事業單位卻爲招不到合格的工人而犯愁。據有關資料統計,這些民工以年輕人爲主,而絕大多數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幹些極簡單的體力活。試想,這麼一支越來越龐大的低素質的勞動大軍怎麼去實現現代化?

還有那麼一部分青少年,由於沒有一技之長,加上原來生活的養尊處優,有的已變成了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社會渣滓,成爲當前社會治安嚴重惡化的源頭之一。公安部門每年公佈的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統計表已說明了問題。雖然這不能全歸咎於學校教育,但學校不重視“素質教育”應是一個原因。至於那些升入高校的“ 天之驕子”是否都真正成爲合格的人才呢?出現於許多報端雜誌上的有關大學

生思想、道德、能力、文化素養的報道表明,有一部分是不盡人意的。完全可以這麼說,“應試教育”在培養了一大批人才的同時,也製造出了大量與現代化要求不適應的社會廢品。一個在低素質國民充斥的國家,要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是很難的。

其次,學生道德水準嚴重滑坡。由於思想教育手段陳舊,管理方式單一,學校的道德教育疲軟乏力。長期以來,中國小德育普遍存在着“要求太高,內容太空,方法太死,實踐太少,測評太虛”等弊端,教育效果不佳,而對考分的長期追逐則形成了這樣的思維定勢:成績好,一好百好;成績差,一無是處。“三好生”的評定標準更是“智育第一”,家長、社會的心理合力更強化了這一標準。這樣,學生的心理髮育就很不健全,甚至到了畸形的地步。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道德滑坡的直接表現是個體意識的無限膨脹,排他情緒的充分顯露。我們深知,自私、冷漠的個體心靈是無法構成溫暖火熱的精神世界的;目光短淺、胸無大志的國民是缺乏振興民族的幹勁的。因此,從社會學的角度考慮,道德滑坡不僅是青少年成長的問題,而是關係到民族國家未來的頭等大事,我們絕不能等閒視之。

第三,學生的心智發育不健全。青少年時期是最富想象力的,如果學校教育能滿足學生的好奇慾望,再加上知識引導,就會學得更好,並利於創造力的發揮。可是目前的基礎教育,把學生一律捆綁在升學的戰車上,學生的身心受壓抑,活潑的天性被束縛,想象力被抑制,於是不管上大學或入社會,往往缺乏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

第四,學生體質下降,技能明顯低下。由於過分強調智育,許多

教育調查報告 篇5

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文化教育與藝術教育的有機結合,也是美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忽視的地位。美術教育本身包含許多功能,首先是審美功能,它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而追求美好生活,並且學生可以通過學習美術,獲得發現美、欣賞美、體驗美的能力;其次,教育功能,它可以教育學生辨別現實生活中得美醜,教育學生行善是美的事物,作惡是醜得事物。再次,發展功能,它可以提升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形象思維能力。有助於學生的成長髮展。

我於20xx年2月25日到達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和靜縣高級中學進行爲期一個學期的實習,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普通課程,即擔任高一年級的美術老師,完成課標要求的內容,二是在美術特長班,擔任專業課教師。和靜高級中學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一所縣級高級中學,是一所民漢合校,少數民族衆多,創辦於20xx年7月,本科上線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位居巴州第四位。學校的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實驗室和閱覽室等設施齊全,學校網絡也正在建設中,有“自治區示範性高中”、“自治區文明單位”、“自治區德育示範校”、“自治區依法治校示範單位”等30多項榮譽。

在實習期間,我對和靜高級中學的美術教育情況進行了調查。

首先,從學校教育方面講,學校對美術教育重視不夠,傳統的老教師對美術課程存在偏見,並沒有深刻了解美術課程的教育功能,如不允許尖班、快班的學生參加美術特長班,對於學習不好的學生則鼓勵參加美術或音樂特長班,並不考慮學生自身的意願和興趣,這都使學生、教師及家長更加扭曲對美術課的理解,更直接的導致了學生有時會有“學習跟不上,要不去特長班”這種錯誤的“退而求其次”的思想。大多數教師也一味的重視升學率,認爲美術課程是沒用的,所以對美術課的課時安排少,這就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導致學生認爲美術課只是放鬆娛樂的科目,對自己的成長並無幫助,直接導致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的表現大打折扣,有不認真聽講、寫其他科目作業的情況,這也就造成了美術課程發展停滯不前的現狀。其次,從教育資源的角度講,教師資源缺乏,學校目前只有一名美術教師,工作任務繁重,並且不能進行集體備課,容易導致在教學方法上造成一定的侷限性,但是在教學方法的使用上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高中美術課程的重點是鑑賞部分,老師也將重點放在了學生的審美和鑑賞方面,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自主學習,着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多利用電腦、電視等多媒體工具,通過提問和問答的互動式教學方法,從而從審美和創造的方向提高學生的能力。在備課過程中,也不限於課本內容或優秀教參等,能夠根據自己所教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去發揮,分析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備課的同時也能做到備學生,效果明顯。

第二,從學生的角度來講,學生對美術課的認識也不全面。學生認爲美術特長生的就業方向只能是畫家,對美術的整體認識並不全面,並且,多數的學生認爲自己將來不想成爲一名畫家,美術學的再好也是沒有用處的,並且美術也不是考試科目,導致了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不濃厚。但是通過上課和調查發現,還是有大部分的學生雖然不朝美術特長生的方向發展,但對美術課的興趣還是較爲濃厚的,學生都喜歡上課方式較爲輕鬆幽默的老師進行授課,都希望老師能夠更多的關注自己,尤其是學習差的學生,這種願望更爲強烈。學生都希望老師能夠多瞭解他們的真實想法,課上嚴謹認真的對待學生,課下能夠成爲好朋友,而不是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待他們。而且,有的學生還喜歡關注老師,對老師日常工作中的事物都感興趣,所以我認爲,老師能與學生做到良好的、及時的溝通是極爲重要的,在教學上、生活上能夠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對師生關係發展和學生身心發展都是極有益處的。更爲重要的是,中國自實行近代學制以後,1912年,蔡元培任臨時民國政府教育總長時,教育部公佈的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教育、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特別強調了美育的作用,所以我們不難看出,美育要通過各種藝術以及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來進行的,而對於校園中的學生,美術課是一個更直接的渠道,有助於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可見,在人的全面發展教育中,美育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更加確定了高中美術鑑賞課是不可或缺的。

最後,恰當的給予學生以肯定

評價過程也是一個欣賞過程,此階段的學生恰好是轉型期,是培養自己個性的階段,所以教師應該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爲他們提供積極有效的反饋。即使在課堂中學生的表現是錯誤的,教師不應該立刻做出誇張、嚴重的否定,而是應該做出適當的肯定,再引導其觀察、認知相關事物的特徵,將他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這樣不僅能夠讓他自身更快的認識到錯誤的存在,也不扼殺他的藝術創作的潛能。

通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爲在今後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是首要,只有學生對他所學的科目有了興趣,纔可能學有所成;

二、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它能直觀、生動、豐富的體現教學內容,聲、圖像等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

三、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創作熱情,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給予學生肯定,積極鼓勵學生,不僅能促進學生在學習上的進步,更能對他的身心發展產生推動作用。

四、樹立全心的教學理念,教師應該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這樣才能根據教學中的實際情況對自己的教學方案進行及時的調整。

教育調查報告 篇6

一、測查目的

幼兒教育是爲一個人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做準備的教育,是爲人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質和創新能力,也就是說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及組織方式與策略及教育環境的認識不僅影響幼兒園教育實踐,同時也隱含着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那麼,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的組織方式與策略和對教育環境的認識水平怎樣?

二、測查的對象、方法、步驟及時間

(一)對象:全園教師。

(二)測查方法:個別測查法。

(三)測查步驟:

1、根據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編寫的“對世紀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叢書《幼兒教育──自我評價手冊》”擬定測查的題目;

2、分別以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與策略、教育環境等的認識水平進行個別測查,同時,對我園教師1998年以來論文情況和參加評好課情況進行統計,爲創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據。

三、結果分析

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和25歲以上中青年教師在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百分比分別爲54。6%和46。6%,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比25歲以上的教師回答問題的正確率高出8%。我們認爲,這一結果說明青年教師雖然年輕,但她們思想領域比中青年教師寬,敢於開拓,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創新意識較強,而年齡較大的教師雖然兢兢業業,但常常以經驗來開展工作,比較保守,因此,在認識上和青年教師存在一定的差距。

結果還顯示,我園教師在回答“當幼兒的興趣、關注點與你想要進行的活動發生衝突時,你的做法是什麼?”這題時,正確率達85。5%。說明我園教師通過“適應我國國情,提高幼兒素質”的實驗和近幾年的教育改革,能認識到: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兒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滿足。

結果提示:爲了使孩子能主動地學習,我們要改變以往以集體教育爲主渠道的教育組織形式,改變以傳授式爲主的教育教學策略,使幼兒能通過自己的探索和體驗來認識事物;教師要因人施教,要給幼兒創造自由選擇的機會和條件,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起點、速度和水平學習知識。

對教育環境的認識測查顯示,我園教師教育環境的認識不足,答題的正確率只爲57。5%。說明多年來,我們教師雖然也是本着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對幼兒進行教育,也對教育環境進行了創設,但忽視幼兒是環境的主人、忽視幼兒要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才能獲得發展、忽視創設發揮教育作用的環境體系、忽視良好精神環境的創設。

百分比統計說明,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對環境的認識差異不大,百分比分別爲58%和57。2%。

我園教師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等幾個方面的前測情況比較中,答題的正確率差異不大,經統計檢驗,無顯著差異。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總答題的正確率分別爲55%和52、l%,經統計檢驗,無顯著差異。可見,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創新教育研究前測水平總的來說是均衡的。

四、結論

根據以上測查和分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形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等的認識較差;

2、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進行創新教育研究前的認識水平總體來說是均衡的。經統計檢驗,天顯著性差異;

3、從1998年以來我園教師文章的發表情況和評好課獲獎情況看出教師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夠理想,有待提高。

五、措施

1、根據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的認識較差的實際情況,首先要在教師中樹立創新觀念;樹立以人的生存發展爲本的全局性的多樣性教育觀;樹立起尊重、賞識、喚起幼兒主體意識、發揮幼兒主體精神變“學會”爲“會學”的良好教育觀念。教師要認識到兒童是人,是發展着的、能動的主體;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要尊重和滿足幼兒的需要,要看到幼兒獨特的認識特點,看到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要把兒童看做主動的學習者,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從周圍環境中選擇學習的內容。同時要使教育目標需求化,激發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教師要從只注重教材和教師既定的目標與內容,轉變爲注重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水平,並不斷調整和生成新的教育目育目標相適應的內容,從而更大限度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其次,要爲幼兒營造創新的環境。要促進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就要爲幼兒提供環境、材料,引發幼兒主動探索,使幼兒在與物體的相互作用中獲得有價值的經驗。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環境的創新是爲了孩子的發展,孩子們需要的是活的環境,而不是擺設。要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與環境發生積極的交互作用。教師要給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物化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應易於激發幼兒的探究活動,使幼兒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獲得對事物的認識。從而發現事物間的關係。再次,教育的組織方式與策略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促進每一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的關鍵。作爲教師,要改變以傳授式爲主的教育教學策略,在引導孩子主動學習的同時,教師應支持、鼓勵幼兒猜想並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與物體相互作用,創造條件讓幼兒主動地學習,主動地建構自己的認識。只有幼兒真正願意學的東西,才能真正學得好。

2、正確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係。根據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對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認識有一定差異的測查結果,我們認爲,雖然青年教師在某些認識上成績高於中青年教師,但不管是青年教師還中青年教師都要正確地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係。也就是說,教育創新一方面必須重視對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必須對教學內容及組織策略進行改革,活化教育過程。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師在積累經驗的同時要敢於創新,要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保證。青年教師在敢於創新、敢於開拓的同時,要吸收好的經驗。

3、加強教師教育科研水平,走出一條“科研育師求創新”的路子。教師進行教育研究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因此,幼兒園必須以科研爲先導,在學校總課題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一些子課題的研究,可以班或以小組爲單位構建科研組織網絡,形成科研製度,科研活動做到有內容、有重點、有專題發言、有共同研究、有共同提高,形成科研的規範管理,使教師的科研水平在實踐中得到不斷的提高。

教育調查報告 篇7

一、調查背景

新課程實施以來,課堂教學改革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在我市教學改革如火如荼開展的情況下,我校也在不斷的推進教學改革,從20xx年提出“問題導學,自主發展”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後,不斷討論、研討、到外地學習、請名師指導,尋找適合我們學生的課堂教學。

從理論上講,我校的“問題導學,自主發展”教學模式是以教材爲依據,教師課前設置以問題爲主的導學案,並且對問題進行分層次設置,使A類問題學生自學即能解決,B類問題經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能解決,C類問題老師要詳細分析講解,它不僅重視教師誘導、點拔、示範的教的過程,更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強調自主探索、自主發現、自主質疑、自主應用等自主學習活動,使學生的情感、智力、個性諸方面得到有效的發展,而這種發展是主動的發展、和諧的發展、異步的發展、全面的發展和全體的發展,從而實現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和創新能力。

二、調查目的`

新課程教學改革面臨的突出問題是如何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而教案與學案關係是教與學關係的重要方面。一體化教學案打破只用教案教學的常規做法,以教學案爲載體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將課下與課上相結合,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講解誘導相結合。一體化教學案的使用初期,取得了較爲明顯的成效,政治課堂上學生動起來,教學效果好起來。

但在教學實踐中,教案與學案是分立還是合一,觀點不一。通過本次調查,要深入瞭解目學案在教與學中的實際效果,同時傾聽一線教師和學生的心聲,爲學案的優化設計提供第一手材料。

三、調查分析

本次問卷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學生的問卷調查,學生問卷共8道題,主要調查學案在學生中使用的效果情況。另一部分是教師問卷調查,主要調查的是教師在教學中如何使用教學案,問卷5題爲選擇題,教師根據答案選擇,6-9題爲問答題,讓教師將自己的實際情況分別論述

、調查總結

通過本次調查,本人覺得我校的學案使用有力地推進了高效課堂教學改革:

1、學生活起來了。不管是學生的調查還是老師的調查中都體現了這樣一種現象,學生積極參與了課堂教學,能主動自學,主動完成學案,積極參加討論,把簡單問題在小組內進行解決,真正實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樣一種新的課堂教學形式。

2、老師動起來了。提前製作好課件、提前編寫學案、提前批改學案等已成大部分老師的重要工作,積極參加各級培訓,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參與集體備課,發揮集體的智慧,在衆多的練習中精選習題,在課堂實現精講精練,真正把時間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學校響起來了。隨着課堂教學改革的開展,各級教研室對我校的課堂教學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並且不斷的安排更多的教研活動在我校開展,讓更多的兄弟學校來我校學習。今年一年就有七個學科,十次在我校開縣級公開課,歷史、政治、體育的縣高效課堂大賽在我校舉行,這麼多的活動讓我校改革的聲音傳遍全縣的兄弟學校,讓我校的名聲越來越響。

當然,改革並不是一番風順的,從師生調查表中還可以看出,學案在使用中還存在這樣幾個問題:

1、學生的基礎阻礙了學案的課前學習。本校的學生多是在全縣三四流的學生,在四星級學校高級中學和白塔中學錄取後又被縣城的二中和靠近縣城的石榴中學錄取以後才報考我校的學生,所以學生的基礎都比較差,有些學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在學案檢查發現有不少學生學案未能在課前完成,甚至有些學生爲應付檢查在抄襲別的同學的學案。

2、老師的自身因素約束了學案的質量提升。老師們怕麻煩,希望能有自己的教學模式,希望能不用學案,說白了,就是不願意用更多的課前準備來實現高效課堂,也就是老師的惰性阻礙了學案教學的推廣。

3、學案上學法的指導不夠細化。雖說經過多年的摸索,找出了一些經驗,但學法指導只是保持在“有”的水平,只是一個總的方法概述。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缺少的是每個問題的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法的指導,這爲以後學案的優化設計提出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教育調查報告 篇8

大部分學生喜歡那種上課幽默的,不愛批評學生的,能夠和學生很好相處的老師,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自己,即使是成績差的學生也這樣,這種願望甚至比其他學生更加強烈。他們希望老師多瞭解他們的真實的想法,寬恕他們的叛逆心理,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師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待他們。而且,有的學生還喜歡關注老師,對老師的衣着,對老師日常工作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都感興趣。看來我們做老師的要好好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以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工作。

另外,有部分學生表示,對粵教版的新教材的內容難以體會。我覺得教材較多地針對大城市的學生,與發達城市的學生的經歷比較接近,山區學生的體會較少,難以把握箇中情感。

該校放學時間爲4點20分,由於較早,學生在這段時間無所事事。雖然學生都表示考試的壓力大,有很多題目不會,但就不大會抓緊時間學習。平時課間課後厚很少去問同學問老師,這也是他們成績差的一大原因。

通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爲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只有學生對他所學的科目提高興趣了他們纔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績。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語文活動課,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叫學生在自己的參與中意識到學語文的重要性。上課時老師可以多舉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讓學生有個直觀的感受,而不僅僅是理

論上的枯燥理解。對課文的解析要深入淺出,例子最好能貼近生活,最好是當下發生的,人們關注的事情,這樣能更好地讓學生展開討論,進而使學生興趣更進一步。

二、正確對待現代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應用到現在的教學中去確實的教育史上的一大進步,它的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對教學有着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我認爲在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同時要把握一個度,過度地使用多媒體可能回引起學生的反感,這一點從上面的調查不難發現。對一些枯燥的課文,我建議最好能用多媒體教學,在課件中多製作一些圖畫、flash,這樣會讓學生一下子對圖片產生興趣,從而帶着好奇心去學習課文,枯燥的文本就會容易讓學生接受。而對於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課文而言,最好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多與學生互動,多讓學生參與進來,這樣就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老師和學生的交流。同時希望教育部門能更多關注山區的教育,爲山區邊遠學校增加教育設備。

三、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賞識每一位學生。無論學生的成績好與差,老師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這也是一個

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現在我們講尊重,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尊重老師,而且還要求老師尊重學生,作爲一個老師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學生,學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對於成績差的學生也要積極地鼓勵他去學習,這樣的學生只要一有進步,就應該及時表揚,表揚是促使差生進步的一種好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儘量少批評學生,以鼓勵爲主,即使是批評學生時,也要注意方法,語言最好不要尖銳刻薄,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有批評錯的地方也應該向學生道歉,這一點恐怕老師們很難做到,其實學生的寬容之心並不比老師差,真心地向學生承認錯誤的老師可能會更加受學生尊重的,我在實和調查的過程中就有這樣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我認爲語文老師最好能多參加學生們組織的一些活動。在參與中同學生交流,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學生的組織成果給予肯定,這樣能和學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動同學生談心,做學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鴻溝,促進教育、教學更好地展開。

總之,以上就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況。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這是我通過實際調查得到

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優秀老師的做法,結合自己實際的水平應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堅持下去,多瞭解當下的教學情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但願我的想法能變

最後對在本次調查中給予支持的老師們、學生們表示感謝!

最後,小編希望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請多諒解,更多相關的文章正在創作中,希望您定期關注。謝謝支持!

教育調查報告 篇9

院(系)名稱

專 業 名 稱

指導教生姓名 號 師 旅遊與環境學院 地理科學 普央 41009046 高玉彬

20xx-11-15 完 成 時 間

教育實習調查報告

—關於高一學生地理學習動機的調查旅遊與環境學院 地理科學 普央 41009046

學生的學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是受學習動機的支配,但也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需要、個人的價值觀、學生的態度、學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來的鼓勵緊密相聯。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原因,是激勵、指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習動機是學習過程的核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能促使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從如下四個方面做了初步調查:

學生的知識價值觀、學習興趣、對自身學習能力的認識和對學習成績的歸因。

一、 調查目的

1. 瞭解高一學生目前的地理學習狀況。

2. 分析高一學生地理學習效果與學習動機之間的關係。

3. 教師該如何激發高一學生的地理學習動機。

二、 調查對象和調查方式

1. 調查對象:拉薩市第四高級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2.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抽學生問答。

三、 調查結果

(一)知識價值觀

知識價值觀即學生對知識價值的認識。今天儘管對整個社

會、對個人的重要性已經毋庸置疑,但仍可以看到在同樣的教育環境裏,在幾乎相差無幾的智力下,學習效果卻有天壤之別。有人將“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奉爲座右銘,但有些人卻仍持觀望態度,臨淵羨魚,得過且過。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認爲學習地理只是爲了考好試,考到一個好的大學。而“爲了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的人只佔到大約18%,其中文科生佔選擇人數的多數;約有74%的人選擇學習地理是爲了考大學,或是爲了工作、出國留學等等的功利性目的。而只有8%左右的人學習地理是爲了報效祖國,爲國家富強盡力。以上的結果都表明,高一學生對於地理學習的價值認識比較侷限,並非具有遠景的目標,而是着眼於現實。這與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於大學聯考的關注度所帶給學生的壓力是分不開的。雖然說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價值認識不足,但卻構成了他們學好地理的重要動力。

(二)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內在動機在學習上的體現,它伴隨着求知的動機、理智的情感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很現實、很活躍的心理成分,它在學習過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習的最佳動力。但調查結果表明,高一理科生中對地理學習有興趣的人只佔到不到11%,大多數理科學生表示地理沒意思,並不能像生物、化學、物理等帶來強烈的成就感。而文科學生對地理學習有興趣的也只佔到文科生總人數的43%,更不用說藝術班了,也只有5%左右的比率。顯然,從整體上來看,高一學生對於學習地理的熱情不是很高,其中與地理課的質量有很大關係。

(三)對自身學習能力的認識

對自身學習能力的認識,也是構成地理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明確的定位能使學習的目標更爲接近與自己的學習水平,從而產生好的學習效果。學習地理,顯然女生的語言天賦較之爲男生更高一些,文科生比理科生的語言天賦要好。但對於地理學習,大約62%的理科生都認爲地理比較簡單,相反有47%的文科生認爲地理語法比較難,掌握不得要領;藝術班的比例更高一些。當然,這與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有着很大的關係;理科學生會把地理當做數理化的公式一般去死記硬背,考試的時候生搬硬套,而且還可以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文科學生則會刨根究底,鑽牛角,結果越學越難,越想越糊塗,考試的時候對着一句不明白的話繁複糾結半天,不但耽擱了時間,也將原本比較清晰的思路全部攪亂。總的來說,理科學生對於學習地理的自信心要比文科學生要高,但其熱情則少,且大多數理科學生都學的是“啞巴地理”,只善於做題,而並不善於口頭表達。

(四)學習成績歸因

學習成績歸因就是學生面對學習成功或失敗尋找原因的一種心理傾向。一種是積極歸因,一種是消極歸因。積極的歸因能夠引導學生從正確的方向尋找問題所產生的原因,從而改善學習

策略,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消極的歸因則偏向於從外部找原因,例如將自己的失敗歸結於運氣不好,或是題目太難,自己太笨等等原因,久而久之,消極的歸因會逐漸削弱學習興趣,極大地影響學習效果。調查顯示,高一學生歸因策庫水平相差不大,會較爲客觀的認識問題的原因。但也有大約9%的人選擇“題目太難”或“老師教的不好”等等,這與其長期處於成績低谷的原因是分不開的,難免出現歸因偏差。而學習成績的好壞又間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對學習效果產生影響。

此四者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同時又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作用。共同對學習效果產生影響。

四、 對地理教學的啓示

上述結果告訴我們,對於地理教師來說,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地理學習動機,給予一定的引導,才能產生不一樣的學習效果。

首先,地理課堂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所以地理教師要從教法上做出調整,可採用啓發式教學,在課堂中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填鴨式”教學,這樣學生被灌輸灌輸卻不求甚解,與長久的學習策略的養成是十分不利的。

其次,對學生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對於自身學習能力的評估,不僅需要學生自身的認知,而且還需要老師的肯定和鼓勵予以加強。這種肯定和鼓勵,不僅在課堂上口頭進行,

教育調查報告 篇10

近年來,學校和老師補課一事罵聲不絕於耳,各地教育也做了工作,被電視曝光的,被報紙批評的,被處分的老師和學校也大有人在,可補課之風不但屢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且“多樣,內容含蓄”。這究竟是原因的?補課的都有哪些?而補課後的又是如何?帶着問題,近兩週的見習,對中學的學生了的調查。

一、學生爲要補課?

教育主管提倡素質教育,倡導減輕學生負擔,三令五申禁止佔用學生課餘給學生補課,可爲呈越演越烈之勢呢?

1、教育體制的“產物”。倡導素質教育,但惟“分”論英雄的事實,而整個社會仍在爲學校排名次,用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一所學辦學質量,我國的招生,入學,就業體系,官民子弟在待遇上的差別,使家長孩子不“享受”在上高中時因差一分而掏6000元錢的“待遇”,或者在將來找到一份好一點的工作,選擇了平時花“小錢”,給孩子補課,打“預防針”。

2、家長的“安慰劑”。激烈的社會競爭,使學生之間的競爭隨之加劇,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正說明應試教育的並未從。家長們不會空喊口號,“考入高中,上了名牌大學”纔是硬道理。迫於此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自然就要要求補課,暫且不看結果如何,起碼能從心理上安慰,這是在給孩子“充電”啊!

3、學生的“鎮定劑”。學生一兩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或班級排名下降,產生焦慮急躁自卑等心理。於是上課外補習班,或是請家教,結果成績,從而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鎮定。須知,學生在過渡時期成績一時跟不上,自身的努力,學習方法,都可以趕上。

4、老師的“新產業”。老師故意在的學校課堂對講課的內容保留,將精髓留在“私塾”上講,老師甚至故意在補課中向學生樓考試題,迫使學生加入補課的隊伍,顯然,教師是將補課“創收”的“新產業”。老師可以開設補習班,月賺到上萬元,這與每個月XX多元的工資相比,真令“誤人子弟之士”動心啊!

二、補課是以怎樣的?

明令禁止學校雙休日,寒暑假等給學生補課,那麼學生是以怎樣的補課的呢?

1、學校設“新班”。學校能使的補課名正言順,不與政策唱反調,而開設課外班。說是學生自願選擇參加,而所謂的班只是提前講新課。參加的同學到課堂上老師的進度是按班的。沒參加自然就跟不上了。也得“自願”的去參加了。

2、老師開“私塾”。在三令五申的禁止下,公開不可少了。然而老師家裏的“私塾”式的補課卻多了起來。在調查中,100的學生或多或少參加了“私塾”是不可。不可擇在假期、週末或每天放學後,補課地點多是在老師家裏或歷史租借的房間,不可多是畢業班學生。

3、家長請家教。家長工作關係,充足的來照顧孩子。但又不放心孩子能否獨立的作業。於是就請高小的大學生在週六、週日或每天孩子放學後到家裏,爲孩子輔導。在調查中,78的孩子都請過家教或正在請家教,且高年級學生佔大多數。以英語、數學爲主。

三、補課後的結果如何?

家庭花了的錢,學生花了的來補課,那補課的結果如何呢?

1、學生的依賴強了。不少學生嘗試過請老師或上補課班的“甜”後,容易產生心理,要和家長找老師補課,以自信和上課時的輕鬆感。一名同學在談到不可的好處時說:“可以學到課堂上學的東西。有補課即使上課走神了也不用怕。有時不開心不想聽課,有補課墊底就不聽。”

2、家庭的負擔重了。補課不但了學生是學習負擔,也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在調查中到,各校老師一對一補課,每節課都要100元。幾個學生一起補,起碼要50元一節課。一學期下來也要幾錢元錢。這普通中產階級家庭來說,是有。

3、老師的腰包鼓了。老師補課,經濟收入如股市“熊去牛來,”全線飄紅,買電梯房、開轎車、甚至買上一套價值不菲的商品房當作“補課基地”、“課外產業”從此了良性循環。

四、如何看待當前風行的補課?

學生要求補課,希望更多的知識,更多的信息,學到更多的技能,這似乎是再不過的了。但明白事情都有兩面性,而要衡量其本身的價值,這就要看是利大弊大。

自古有:“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之說,反觀現在的老師的,不免讓人寒心。在的課堂上把該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學生,而留一手於課外的“私塾”。可見老師在“傳道授業解惑”,而是在“串道收業截獲”,至此,我想起來了餘秋雨先生所說的一句話:在每年月日人們慶祝教師節之時,老師們又反思誤人子弟又一年。

任何事情都有其發展的規律,一切不切,與規律背道而馳的做法,不科學的,只會落得害人害己害。仔細算一下,現在學生早晨六點半從家走,下午五點半左右到家,有補課,又要上到晚上八九點鐘,回到家後還有學作業和課外補習班的作業需要兩三個小時,而的睡眠六個小時左右。中學生來說,這是違背其發展規律的,,不管是生理心理,,這是的學生自我安排的少了,自主性減弱,而依賴性,有一天讓獨立的走向社會,能否挑起的那一份擔子,承擔起的那一份責任。這很值得去思考。

教育調查報告 篇11

調查對象:嶽西中學學生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調查起止時間:20xx年11月12日——20xx年11月18日

報告內容:目前,中學生學習心理的研究已成爲國際國內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競相爭論的話題。

我於20xx年11月12日至18日對我實習的學校安徽省嶽西中學進行了教育調查。嶽西中學是安徽省示範高中,也是我的母校。在學校領導和指導老師的幫助下,我對部分學生進行了學習心理方面的調查。通過調查,我初步瞭解到了母校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情況如下: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分析

1、教育價值觀

通過調查,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具有明確的教育價值觀。嶽西中學每個班有70人左右,其中城鎮學生多於農村學生。75%的學生認爲學習是爲了提高自己的修養和素質,就是通常說的學問淵博吧;15%的學生認爲自己學習就是爲了考大學,很現實,要不然讀書幹嗎;剩下的10%的學生從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不知道爲什麼要學習,只是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帶有盲目性。除此以外,我還發現,他們覺得現在的青年人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65%的學生認爲大學生學歷高,掙錢多,20%的認爲高中畢業生掙錢多,10%的認爲國中畢業生掙錢多,還有5%的學生認爲現在就業形勢嚴峻,學歷高也不一定能掙多少錢,還不如學歷低的幹些體力活來得實在。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學習熱情較高,24%的學習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討厭學習。這與他們不想考大學的想法是一致的。在學習熱情高的學生中,農村學生佔多數,因爲他們想通過考大學改變自己的現狀,能夠鯉魚跳龍門。同時,我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討厭的課程。他們討厭或害怕這些課程一方面因爲老師的教學方法枯燥無味,另一方面因爲他們覺得有的課程實用性不強,在現實生活中用不上,例如歷史、地理、生物。理科生普遍不喜歡英語,文科生則害怕數學,對此我也有體會。有的學生甚至覺得“我是中國人,何必學外文”,認爲英語難學,不想學。

3、學習需求

當前比較流行“特長生”的說法,許多學生也希望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們有着不同的興趣,希望能在自己的興趣範圍內有所擴展。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顯示高中畢業後,99%的學生想繼續讀大學。

二、學習心理特點

1、教育不再是傳統意義的教育

大部分學生已經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文化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中的競爭力。因此,一些家庭經濟條件允許,成績優秀的學生則期待更高層次的教育。

中學生越來越重視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而不再盲目學習,從而他們對不同的課程的努力程度也不同。但是由於知識和年齡的限制,相當多的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還是迷茫的。現在的大學不再是曾經的象牙塔,大學生難以就業,俗話說:畢業即失業。中學生喪失了考大學的信心。另外,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希望學習實用性強的課程,但學校裏的課程設置往往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有的學生產生了厭學。

2、學習需求不再單一

我在調查中發現,由於個人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的差異,中學生的學習需求不一樣。高中畢業就準備就業的學生只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識,準備考高職和藝術院校的學生,要求難度適中,成績較好,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限度的掌握所學知識,同時還要追求知識的廣度,博覽羣書。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

通過對問卷的分析,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學習目的明確,但他們的主觀性太強,雖然期望自己能擁有成功的事業,但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一種消極等待的態度。

三、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隨着經濟、政治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社會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應試教育的枷鎖壓在中學生身上久而久之使他們的心理承受力下降,出現厭學情緒。因此,我建議學校應多與學生溝通,減輕他們的壓力,開展活動,豐富他們的生活,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才能,而不只是侷限於課本上。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在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的同時,密切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及時瞭解他們、關心他們,我們就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教育調查報告 篇12

一、數據統計

學歷方面:受訪家長中,44.8%的家長學歷在國中以下,高中的有37.1%,而大專以上的僅佔8.1%。

意識方面:自認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的只佔11.%,而在獲取輔導孩子能力、掌握教育方法的意識方面,高達34.6%的家長竟然回答“一點都不希望”,且希望得到幫助的家長不到10%。

二、原因透析

1、居村家長學習意識淡薄,難得看書看報,更何況兒童教育、心理輔導之類的書籍;

2、居村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沒有足夠重視,家庭教育行爲極爲欠缺;

3、居村家長自身生活方式的非健康因素干擾太多,給孩子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視;

三、市民聲音

北虻鬧R惶檬歉咧猩約閡渤腥希ぷ餮沽Υ螅揮幸饈度ザ院⒆擁難昂拖喙亟逃泄伎肌

記者採訪中發現,排除素質的原因,相當多的家長都會用“工作”說事,以此來作爲自己缺失家庭教育的藉口。

四、專家評點

順德區容桂幸福陳佔梅國小校長曾憲鬆:家長素質的高低是相對性的,不可否認居村的家長相對城區的會稍爲偏低一些,而且素質偏低的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關注度就明顯低於素質高的家長,表現出參與教育的意識不強,有些家長甚至把孩子完全託管於學校,自己不聞不問。要改變這一點關鍵要強化家長的參與意識,家庭也是孩子的一所學校,家長更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要認識到教育孩子也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教育調查報告 篇13

國中生物理學習動機調查

很多的學生對自己學習物理的動機不明確,不知道爲什麼要學習物理,不知道怎樣學習物理,不少學生對物理失去了興趣,對物理學習失去信心,應付式上課,對物理學習缺乏主動性,甚至有的學生一開始就放棄了物理的學習。針對以上情況,我對騰衝縣固東中學八年級級組92名學生進行了物理學習動機的問卷調查。調查發現有49%的學生在沒有別人監督的情況下,會主動的學習物理;有87%的同學希望自己的物理成績在短時間內有大幅度的提高;15%的學生不知道學習物理要達到什麼目的;22.4%的學生以被動的態度被動的接受物理。通過本次問卷調查初步弄清物理學習動機與興趣、學習態度的關係,國中生對物理感到困惑的原因。爲物理教師如何激發物理學習動機、物理學習興趣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國中生物理學習動機

調查對象: 騰衝縣固東中學八年級級組92名學生

調查方法: 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附問卷)

調查報告

一、調查的理論基礎

學習動機分爲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內部學習動機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本身發生興趣而產生的一種學習動機。學習活動本身能使其得到滿足,學習成績就是一種強化,無需外力的作用,不必施加外部的獎賞而使他產生某種榮譽感。外部的學習動機是指在學習活動以外的,由外部的誘因而激發出來的動機。它是由外部的一些刺激人爲地影響學生產生的一種學習動力。如學生爲了成爲三好生而努力學習,成爲三好生是一個學習活動之外的誘因動機,學生努力不一定是對學習本身感興趣。引起外部學習動機的典型方法是賞罰(物質的或精神的)。物理學習動機指所有對物理學習活動具有促動功能的心理傾向。 它首先來自於學生學習物理的需要,當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時,機體內部會產生一種內驅力,去促使學生進行物理學習的行動,這就是物理學習的內部動機。物理學習的內部動機表現爲一種渴望認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及用其發現和解決物理問題的心理傾向。物理學習的外部動機是一種把物理學業成就看成爲了獲得父母、教師及同學的讚許或認可所表現出來的把物理學好的一種需要,它往往以自尊心、榮譽感、自信心、勝任感等心理因素表現出來。

一、 中生物理學習動機總體情況

通過對92名同學的問卷調查發現:有15%的學生並不知道爲什麼學習物理,也就是說這些學生學習物理的動機並不明確。沒有明確學習動機就必然導致對物理學習的迷茫,對物理學習缺乏主動性,甚至放棄物理的學習,學生在無學習動機的情況下,勢必達不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因爲其物理學習的目標指向是模糊的,會影響其後續一系列的物理學習活動,所以在物理教學中如何使學生有明確的物理學習動機,應成爲一個需要給與足夠重視的問題。有85%的同學有明確的學習物理的動機,這說明絕大多數學生並不缺乏物理學習動機,對物理的迷茫並不是來自物理學習動機的不明確,而是來自於學習方法,自我評價,興趣動機認知動機和應試教育的矛盾等方面的因素。調查中發現49%的學生在沒有別人監督下情況下學習物理,這說明了物理教師督促作用的重要性,這也說明要達到“在學習中老師起引導作用下,讓學生自主的學習”這一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有87%的學生希望自己的物理成績在短時間內有較大的提高,並因爲自己的物理成績沒有在短時間內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而煩惱不已,這也說明了大部分學生對物理成績的提高過於急切,心浮氣躁,並沒有正確的心態對待物理的學習,這可能也是學生對物理學習感到困惑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學生物理學習態度統計表:

表中可以看出能夠以主動的態度對待物理的學生佔總人數的71.3%,這是一個很好的跡象,至少大部分的學生能以主動的態度對待物理。但是也要看到不足。有很大一部分同學是被動學習物理或是根本不學物理。這一部分同學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監督,必須在有一定的壓力和監督的作用下才會學習物理,也就是需要一定的外部動機,如老師是鼓勵與表揚,家長的監督和獎勵等,這一部分學生在保持物理學習外部動機的同時,需要進一步加強物理學習的內部動機,以提高他們對物理的興趣,改變他們對待物理的態度。

學生物理學習動機統計表:

從上面兩個表,我們看到,學生的學習動機從各方面來看都不是很高,但也不是很低。在教育學中我們知道,太高的學習動機和太低的學習動機都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不好,就從表中的數據來看,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並不是沒有物理學習動機所導致的,他們可能是其他原因所導致的。從表中還可以得出現階段國中生學習物理的動機很大部分來自於對物理知識本身的追求以及對物理學的好奇心和學生的求知慾。中學生由於其所處的特殊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階段,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加之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對大量物理事實進行科學探究概括的自然學科,它貼近大自然,貼近生活,更加能激起中學生的興趣。表格中的數據也充分反應了學生的這種心理。在物理學習動機中,興趣愛好佔首位,求知進取和自我實現緊隨其後。《物理課程標準》中均提出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爲物理課程的總目標,並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上設定了物理課程的具體目標。調查結果表明現階段的才國中生對物理學習還是有一個良好的出發點和端正的學習態度。中學生已經意識到物理學作爲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對科學素養的提升大有裨益,這與新課程標準的物理課程理念是相切合的。然而從表中可以看到有39.9%的學生學習物理是爲了考試或是處於老師和父母的原因。學生面臨的學校現實是應試教育,是脫離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實際需要,以應付升學考試爲目的的違反教育教學規律教育,以學習成績作爲學生的評價標準,因此學生也不得不以考試分數建立自己的自我形象。這和物理課程的總目標相違背。然而對大多數學生而言,將來發展的需要與當前自尊的需要,學生學習的目標與教師追求的目標、與學校對學生的評價體系處於矛盾之中。這就使得學生對自己的物理學習動機產生了動搖,從而導致學生對物理課的迷茫。如果我們把物理動機按照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來分的話,則在內部動機的驅使下學習物理的學生佔總人數的60%,在外部動機驅使下學習物理的學生佔總人數的40%。一般來說,外部的學習動機的作用較弱而短暫,內部的學習動機能持久、強烈地推動學習。因此物理課程的總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長期的興趣,而不是短時的興趣,也就是教師必須喚起學生物理學習的內部動機。學生的學習是由內部的學習動機和外部的學習動機共同發生作用而促成的。然而數據說明還有40%的學生是在外部動機的驅使下學習物理。這也充分說明了喚起學生物理學習的外部動機的必要性。因此教師在強調認知內驅力作爲一種內部學習動機重要性的同時,也應重視學生物理學習的外部學習動機,也就是說必須重視教師、家長對學生的評價以及獎勵對學生物理學習的影響。

二、 調查結論:

(1)目前國中生學習物理的動機主要來自於對物理知識本身的追求以及對物理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物理學習動機基本與新課程標中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的總目標相切合,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學習動機缺乏。並且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物理是爲了考試或是處於老師和父母的原因,這脫離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實際需要,以應付升學考試爲目的物理學習動機違反物理課程總目標,這一部分學生需要進一步加強物理學習的內部動機,以提高他們對物理的興趣,改變他們對待物理的態度。

(2)物理學習動機特別是物理學習的外部動機在學習活動中具有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學習是一種認知活動,是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發展爲基礎的。在學習活動中,以內部動機爲核心的物理學習動機對學習活動起着動力、定向、維持、激勵、強化、調節的作用。對教師來說,物理學生的學習動機之所以重要,因爲它既可以作爲教育目標,又可以作爲教育手段。作爲目標,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教育目的之一,我們要培養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爲實現社會價值而不斷提高自身的願望與決心,並希望學生在走出校門後仍能把這種動機力量持續終生,學而不止;作爲手段,物理學習動機因素就像智力、學習經驗等認知因素一樣,影響着學生的行爲。可以通過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動機來提高學習成績,也可以通過強化學生的物理學習動機特別是內部動機來鞏固其良好的學習效果。對學生來說,物理學習動機決定着學習的方向,物理學習動機決定着學習的進程,物理學習動機影響着學習的效果。學生沒有物理學習動機,就像機車沒有發動機,有了足夠的學習動機,學習就有了主動性,積極性。

(3)大部分學生學習物理的動機明確,態度積極,這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對物理的迷茫並不是來自物理學習動機的缺乏,而是來自於學習方法,自我評價,興趣動機認知動機和應試教育的矛盾等方面的因素。

針對上述結論,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首先要使學生明確學習物理的目的和意義,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其二,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物理學習動機還存在問題,注意學生的物理學習動機在激發基礎上的延續與保持。 其三,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女生積極的關注,幫助女生提高自信心,加強思維和實驗訓練,激發女生學習物理學習的外部動機。其四、正確評價學生,正確處理好興趣動機認知動機和應試教育之間的矛盾。最後,要指導學生對物理學習成敗進行正確的歸因。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

[2] 向海英《成就動機的歸因理論與教學改革》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朱長華 李羣 李寶玲《國中生物理學習成就動機淺析》淮北煤炭學院物理系:

自然科學版

[4]閻金鐸 續佩君 《中學教師物理教育研究方法》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5]胡象嶺《物理學習成績的歸因研究 》 內蒙古教育科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6]王振宏 《學習動機理》甘肅文化出版社

教育調查報告 篇14

一、調查內容及目的

伴隨新世紀的到來,人類正在邁向一個嶄新的知識經濟時代。可以預言,人類經濟發展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於知識的生產、傳播和應用,知識將成爲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科學技術尤其是高新技術將成爲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成爲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關鍵,近年來國家提出了一項強國戰略——“科教興國”,就是說要用科學、教育的快速發展,達到富民強國之目的。

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再加之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據8.8億人,因而農村教育更應改受到國家的重視,國家更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和投資。爲更好地瞭解農村教育現狀,我利用課餘時間對家鄉的農村的教育狀況進行了相關的調查。

目前,在我國農村普遍實施了根本意義上的九年義務教育免費機制,不僅鞏固和加強了農村義務教育“普九”成果,同時還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社會的創建進程。然而,由於受傳統教育的束縛和影響,長期以來,我國農村教育結構單一,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應試教育積重難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學率作爲評價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標,致使農村教育與當地生產和羣衆生活脫節,忽略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二、調查方式及對象

我選擇了實地調查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調查方式。通過調查,得到豐富的、個性化的信息。然後經過歸納、分析、綜合、整理,得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本次調查我重點採用實地訪問法,正是想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談的方式,瞭解當地農村義務教育的現狀。在訪談對象選擇上,依據典型性、廣泛性原則,分別和一部分學生、教師、家長等進行了訪談。

三、調查時間:20xx年3月

四、調查結果:對農村中國小教育現狀的分析

現狀一:教育經費嚴重短缺

農村中國小教育教學資源的嚴重短缺首先體現在教育經費的嚴重不足。最近幾年,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很不足的,20xx年教育投入僅佔GDP3.32%的比例,20xx年爲3.28%,20xx年是2.79%,20xx年是2.16%。而絕大部分的經費主要投入到到高等教育上,從擴招、學校擴建、廣招名師教授、“爭創一流高校”等等;此外城市中國小教育也是投入的重點,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優先滿足,農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資源就非常有限,遠遠無法滿足農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本來就十分有限的經費等到了區、縣、鎮一級教育行政部門手中,在城裏興辦“示範校”、“窗口校”,不遺餘力地將大部分的財政投入到已經很好的學校裏。經過層層克

扣,最後才輪得到農村的中國小受蠅利的恩惠,到達農村中國小的財政撥款幾乎是微乎其微。由於教育經費的嚴重短缺,更加劇了農村中國小受教育情況的基礎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後,造成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音體美勞等不少課程都因教學設施的缺乏而無法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所謂現代化的教育設施都是農村學校師生所不敢想的,遠程教育資源的共享成爲了夢想。

現狀二: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

學校還需要在教育設施上支出一筆巨大的費用,有的學校爲達到“普九標準”向私人借貸修建設施,等到新學年開始就從學雜費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債務。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門不顧農村的現狀而要求一些國小、中學一定要達到"普九標準",這無異是在讓學校揹負沉重的債務。導致農村教育的發展變得越來越艱難,有很多農村少年兒童無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機會,造成很多農村少年兒童“望學興嘆”,以致不得不輟學回家。農村學校的負債累累將嚴重阻礙農村教育的發展。

在一所農村中學中我看到一種現象:教設陳舊、師資匱乏、教學設備陳舊。而城鎮的中國小,教學活動豐富多彩,教學設施和活動場地可以說是配備完善。爲什麼會有如此的差距呢?是資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使農村少年兒童處在教育資源非常短缺的環境中,而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這不僅嚴重阻礙農村少年的發展而且使農村青年就業更難。學校總會希望學生儘量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不得不花費一些本就不多的經費,來儘量滿足學生的需要。這樣,本就貧困的學校就更加貧困。

現狀三:師資力量薄弱,優秀資源的流失

農村的中國小除了中心國小師資力量相對較爲好一點以外,其他村國小沒有幾個是個正規師範學校畢業的,幾乎是“民轉公”的教師。他們中只有極少數受過專業培訓,大部分是憑藉自己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開展工作的,相當一部分教師教法陳舊、觀念落後。教師隊伍整體存在着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的問題。且教師整體素養不高,普遍缺乏現代教育知識與理念。與城市教師相比,農村教師學歷不高,創新意識不強,科研能力較差,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停滯不前,沿用長時間來逐漸形成的一些習以爲常的觀念、思想和方法,嚴重影響了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推行。

其次,教師專業結構不合理,課程單一。由於部分學科教師不足,許多老師不得不身兼數科教學。語文老師教數學,數學老師兼勞衛,非英語專業的老師在參加短期培訓或“自我鑽研”後就走上了英語教學講臺。另外像體、音、美等“副科”在缺少教師的情況下不得不由“主科”教師兼代。農村許多學校的體音美老師都是如此半路出家的。而且這些“副課”往往流於形式,有時上,有時不上,有時“理所當然”地被挪用來上主課。另外身兼數科教學的老師往往會因超負荷工作而

影響本學科的教學質量。致使農村國小的素質教育在起跑線上就遠遠落後於城區國小。

另外,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教師樂進城,難下鄉。首先鄉村居住、交通等諸方面條件不如城區,另外在教學上缺少外出學習、交流和晉升的機會,許多師範院校的畢業生不願下鄉工作,勉強去的也不安於現狀,隨時想調入城區。“教而優則入城”,在鄉村國小中教學上取得成績的骨幹教師更紛紛要調入城區學校以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農村學校成了培養老師的地方,成爲向上走的踏腳石。高素質人才不願下鄉,鄉下也無法長期留住人才。這是一直阻礙和困擾農村國小教育的實質性難題。骨幹教師流失使本來已處於弱勢的農村學校猶如釜底抽薪,嚴重影響了農村教育的發展,拉大了城鄉間的距離。要想提高農村教學質量可謂是舉步艱難。

農村教師發展正面臨着嚴峻的形勢和困難,這一系列狀況如不及時改變,會嚴重影響農村教育的普及與提高。如何使農村教師跟上教育與時代發展的需要是我們必須思考並解決的問題。農村教師素質亟待提高農村孩子對優秀教師的需要迫在眉睫。

現狀四:應試色彩濃郁,師生不堪重負

中國的教育一直都是應試教育,“考試是教師的法寶,分數是學生的命根”。農村中國小教師更是無法走出應試教育,每到期中、期末考試區、縣、鎮級教育管理部門拿會考升學率、非畢業班優秀率、合格率進行統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學生成績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老師的晉級加薪。本來就沒有師資、教學環境、教學設備方面優勢的農村中國小面臨更大的壓力,師生都是苦不堪言。

現狀五:德育教育令人堪憂

智育方面都成問題的農村學校怎還顧得重視德育的教育,因而重智育輕德育是農村中國小教育教學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在一些學校,有的老師可以公開容忍成績優秀的學生犯錯誤,少數學生家長在自己孩子與同齡孩子發生衝突時,竟然給予縱容和支持。學校缺乏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教育使得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缺失,造成一些農村中國小生法制觀念淡薄,道德品質敗壞的主要原因是學校、家庭、社會都沒有對之引起足夠的重視。

現狀六:進城求學,造成農村學校生源緊張

近幾年,隨着農村經濟發展,部分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雖然農村一些中心學校條件也相應有所改善與提高。但是一些思想進步且有經濟條件的農村學生的父母對孩子都寄予厚望,捨得教育投資。農村家長往往爲了讓孩子能夠得到高質量的教育,學更多的知識,走出農村,許多家長紛紛送孩子進城求學,只爲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農村中國小的生源開始減少、好的生源也被城市吸收了,農村中國小面臨很大的辦學壓力。與鄉村國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城區國小人滿爲患,。“學生少,課堂氣氛弱,學生競爭意識差,同時也引發了教育資源閒置和浪費的現象。”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由於農村學校的公用經費撥付不夠及時到位,致使很多農村學校向學生家長等私人借款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農村學校尤其是“國有民辦”學校的負債累累,將嚴重阻礙農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學發展。

面對兩種性質的學校,面對兩種相差懸殊的教育質量,面對掌上明珠的兒女和捉襟見肘的家庭境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處於兩難境地。那就是,如果讀免費的公辦學校,家長將無經濟負擔,但由於優質的師資被抽調到城裏實驗學校,因此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進城求學,孩子得到較爲優質的教育,但家長得承擔巨大的經濟負擔。這種兩難境地,正是目前農村教育的困境。隨着

義務教育保障機制的逐步完善,隨着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農村學校面臨的衝擊與日俱增。

五、改變農村教育現狀的策略

根據調查的情況,爲改變農村教育現狀,應當採取以下策略:

對策一:加大農村教育的資金投入,提高農村學校教師的待遇。

據調查,政府拿出的有限資金來辦鄉村教育,是不能滿足廣大農村青少年對教育的需求。因而需要政府重視農村人口的教育,解決農村學校出現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改變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的狀況。首先要把教育經費的挪用作爲重點抓,把有限的教育資源用到實處。通過財政撥款支付修建教學需求的硬件設施,提高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鼓勵廣大的師範畢業生下鄉服務農村基層,完善相關的管理機制。

對策二:全面提升農村中國小教師整體的綜合素質。

加大師資培訓力度,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形成。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師,招收、鼓勵大專學歷的師範院校畢業生回鄉任教,同時對教師的福利等問題要根據實際給予改善。完善農村教育資源尤其師資資源配置,促進農村教育的公平正義。

對策三:重視德育,促進學生健康個性和諧發展。

加強和改進農村中國小學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國小教育階段青少年身心成長髮育的特點,把握好不同學生個體的個性心理特徵和思想、學業基礎,從而有的放矢的對他們進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質和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標。抓緊這時期的德育工作,將對他們一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的德育教育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並有機結合傳統美德,把握新時代特點,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爲思想道德建設極爲重要的任務,納入教育的全過程。要把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機統一於教材之中,積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和形式,把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培養創新精神和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結合起來。努力營造出寬鬆、和諧、愉悅的“三位一體”德育教育環境,爲培育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礎。

對策四:深化教育改革,徹底改變農村學生“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的局面。

農村中國小教育要與農村實際相結合。國家要着力改革農村中國小課程,設置一些體現農村教育特點的實用性課程,使之在提高農村人口整體素質的同時還能更好地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對策五:有力實施減負控輟措施。

針對農村學生輟學的現象,一方面要加大義務教育宣傳和實施力度,確保困難學生不會因貧失學;另一方面要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樂學善學,確保學生不會因厭學而輟學。同時,要完善學校辦學水平評估機制,切實把“減負控輟”工作納入教育督導評估序列並不斷提高評價指數。從而把“減負控輟”工作納入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的工程中,最大限度的控制學生流失,最大限度的促進農村教育的發展。

六、調查體會

農村教育是中國教育最爲基礎和龐大的部分,直接關係8億多農民的切身利益,如何改變農村教育的薄弱現狀,應引起國家、社會及每個人的積極關注。農村教育任重而道遠,國家需要對農村教育加大重視程度、投入資金建設、推進切實可行的措施。辦好農村教育這件大實事,必須每個人攜手努力,讓我們期待農村教育取得很好的成績,期待未來的農村教育能促進國家的發展。

通過這次考察活動,我不僅對農村中國小教育的現狀有了較爲深入的瞭解和分析。同時,還增強了對教師事業的熱愛和嚮往,增強了發奮學習、努力完善自己,爲報效祖國、促進教育發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教育調查報告 篇15

20xx年3月15日我很榮幸到三明華昌中學進行爲期12周的教育實習,我所在的班級是高一(1)班,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數學教學的教育實習,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期間我積極努力地工作,虛心向老師請教,同時,在實習期間我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數學這門課而言的。

爲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瞭解情況。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結果,談談對中學數學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希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談一下數學教學的情況。

我調查發現,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很多數學老師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相關例題,以便上課時練習,達到和學生交流的目的。調查中有的數學老師對我說現在的學生比較懶,對學習不是很重視,尤其是數學這門課,認爲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因而,你讓他們回家預習課文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課要多提問題,這樣才能迫使他們課後去看。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問個“爲什麼”,這一方面可以使老師和學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挖掘教材的有關內容。 我自己在實習的教學中也採用了此方法,效果不錯。

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我發現在現在的中學的教學中並不是很受歡迎,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因此,老師們仍然保持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

老師們認爲一個班裏的學生數學成績有很大的差別,可以把學生分爲幾等。一個老師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數學學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況,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對於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一些老師就採取了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爲不能因爲某個學生成績差而犧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樣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有一個大學聯考的指揮棒在無形中束縛着他們。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在調查中我還發現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教學時,課堂氣氛相對和諧。老師說如果氣氛過於活躍,課堂就會亂哄哄,難以剋制。而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實際效果爲達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從而影響教學進度。

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談一下數學學習情況。

在調查中, 部分學生對我公開表示他們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數學。他們認爲數學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都在學,沒有特殊的用處。那是因爲許多學生不明白學習數學的用處,而且不明白爲什麼要學習數學。現在的學生是多麼有個性,我想學好數學還是有不少好處的。畢竟在大學聯考時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況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還能鍛鍊思維靈活性。

學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一開始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等時間一長也就無所謂了。有的學生告訴我,上課老師用多面體教學時間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時太快,記筆記記不下來,有時太慢。

調查中,學生希望老師能關注他們。無論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後進的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一致的。調查中有一個學生問我如何看待老師只關注成績好的學生,還問我今後要是當老師的話會不會也這樣。我回答他們說:老師關注成績好的學生是因爲他們能聽老師的話,而一般情況下後進生的自覺性差,經常不聽話,自然惹得老師不開心。老師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體的實踐當中發覺,只要能多關注後進生,他們會很感動、進步很大。看來老師要用一種平等的心態去對待學生,多鼓勵後進生這一點對於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很重要,好的溝通有利於老師更好地教學,也有利於學生更加愛學習你所教的那門課。

大部分學生喜歡那種上課幽默的,不愛批評學生的,能夠和學生很好相處的老師,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自己,即使是成績差的學生也這樣,這種願望甚至比其他 學生更加強烈。他們希望老師多瞭解他們的真實的想法,寬恕他們的叛逆心理,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師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待他們。而且,有的學生還喜歡關注老師,對老師的衣着,對老師日常工作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都感興趣。看來我們做老師的要好好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以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工作。

通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爲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學生對他所學的科目提高興趣了他們纔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績。

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數學活動課,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叫學生在自己的參與中意識到學數學的重要性。上課時老師可以多舉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讓學生有個直觀的感受,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枯燥理解。對課文的解析要深入淺出,例子最好能貼近生活,最好是當下發生的,人們關注的事情,這樣能更好地讓學生展開討論,進而使學生興趣更進一步。

二、正確對待現代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應用到現在的教學中去確實是教育史上的一大進步,它的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對教學有着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我認爲在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同時要把握一個度,在課件中多製作一些圖畫、flash,這樣會讓學生一下子對圖片產生興趣,從而帶着好奇心去學習課文,枯燥的文本就會容易讓學生接受。

三、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賞識每一位學生。

無論學生的成績好與差,老師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這也是一個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現在我們講尊重,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尊重老師,而且還要求老師尊重學生,作爲一個老師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學生,學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對於成績差的學生也要積極地鼓勵他去學習,這樣的學生只要一有進步,就應該及時表揚,表揚是促使差生進步的一種好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儘量少批評學生,以鼓勵爲主,即使是批評學生時,也要注意方法,語言最好不要尖銳刻薄,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有批評錯的地方也應該向學生道歉,這一點恐怕老師們很難做到,其實學生的寬容之心並不比老師差,真心地向學生承認錯誤的老師可能會更加受學生尊重的,我在實 和調查的過程中就有這樣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我認爲老師最好能多參加學生們組織的一些活動,在參與中同學生交流,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學生的組織成果給予肯定,這樣能和學生更好地融合。

多主動同學生談心,做學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鴻溝,促進教育、教學更好地展開。

以上就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況。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這是我通過實際調查得到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老師的做法,結合自己實際的水平應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堅持下去,多瞭解當下的教學情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但願我的想法能變成現實。

最後對在本次調查中給予支持的老師們、學生們表示感謝!

標籤:調查報告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