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追尋本真作文

作文2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追尋本真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追尋本真作文

追尋本真作文1

一場演唱會中,在柔和燈光下觀衆屏息等待,女鋼琴家出現了,卻衣着樸素。人們就此詢問她,她淡淡地說:人,要隱於音樂背後。

有時候人們走得太遠,往往就忘記最初的目的,以致本末倒置。生命不過數十載,而在生命的追逐中,有太多人過多關注於光華的表面,看重一些花拳繡腿的功夫,卻忽略了物象內在的本質存在。我們活着,總要追求些質樸實在的東西,故宜拋去浮華,追求本真。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而周敦頤卻單單對蓮情有獨鍾。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自然知曉時下的風潮,但他卻沒有趨之若鶩,何由?因爲他懂得傾聽內心的聲音,追求內心的真實想法,拋開世俗設下的虛浮風氣,但求靈魂深處的一方淨土,但求心安。管世人如何,我周敦頤就愛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正是由於他的灑脫不羈,它的質樸夙願,助他找到了生命的平衡點,泰然自得,正是由於他拋去浮華,追求本真,使他增強了精神動力,安樂無憂,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佛家的經典禪理,細想來真的很有道理。無論身在何方,處於何種境地,只有內心平靜,心無雜念,才能悟出自己究竟在做什麼,究竟想要什麼。佛門主張靜修,正是這個道理。我們通常會聽到某某和尚與世無爭,看破紅塵,在普通人眼中這可能不現實。但想來,這些佛門子弟清寧修爲,吃齋唸佛,使內心的世俗之氣得以盪滌,以至心平氣和,胸懷寬廣,因而與世無爭。終年研習世家經法,別無他欲,卻深知萬物間的聯繫,因而看破紅塵。他們,不近世俗,恍若不食人間煙火,如彗星隕落人間,平平素素,悄然消失。正因如此,他們有膽氣拋去浮華。正因如此,他們有心力追求本真。

儘管世人都追求高貴雋秀如牡丹,綺麗香豔如玫瑰,柔美典雅如百合,奇詭變幻如曇花,激情燃燒如木棉。但我願從我心,如薔薇般清雅自然。

女鋼琴家無疑是智慧的.。人,要隱於音樂背後。正是拋棄了外表的絢麗,順從事物內在發展的客觀規律的印證。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何不在追逐的路上多些實在的腳印,故,讓我們:拋去浮華,追求本真!

追尋本真作文2

老子說:“出其致遠,其知彌少。”

在重奢華講實際的社會裏,人人都有越發多元的人情世故和情感起伏,卻也都不由自主的離天然越發遙遠,對真正的生存樂趣越覺茫然,失去了本我的真實性,從而成爲世俗慣性後的犧牲品,世故中言語交接的真實悲哀。

情感以語言所表達,語言則需情感來豐富。

情感與語言可以如影隨形,也可形同陌路。這便成爲本我與自我的反差,從而世故化地徘徊於真實與虛僞之間……

說想說的'話,做想做的事,用單純的心完成簡單的願望,人性本不需規劃般的圓滑,它可以自然而直接——人,要追求本真。

我想,人們之所以呼籲“天然”、追求本真,無非是要找回一點力量,使似乎空幻的人情恢復它天然的坦蕩與柔和,找回人間的真情和美善。

人間的擾攘紛爭多半由於對別人猜疑和戒備的緣故,如果去掉這份猜疑和戒備,生活就會變得單純與超然。

去掉潛藏與表面的趨炎附勢,露出我們成年之前最爲細膩的內裏。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放下做作的面具,人,要追求本真。

一個真正心底無私的人,一定要言語率真,感情自然,沒有一點虛僞造作,這樣的人不但自己快樂,別人和他在一起時,也會感到如沐春風。

一顆真正淡泊純淨的心靈,一定要清醒自持,不爲世間浮華言語所同化,一定要安樂自勉,不爲人世虛幻情感所虜獲。

人,要追求本真。率真而自然,超越於世俗的言語逢迎與情意交接,使潛藏在心的淨美得以柔和而內斂的統一,便是個清醇而高潔之人!

人,要追求本真。說想說的話,做想做的事。要做自己,做真的自己。

讓言語與情感相輔相成,使言語源於情感而超越情感,使其與智慧融會貫通,與善良親近相和,做個深沉而內斂的大圓!

人,要追求本真。擁有本真,你會得到純天然的快樂,又何以被世俗浮華所牽絆?!

言語與情感親如手足,得益於心智的健全和仁義的超脫。它們可以安然而清淨地存在於世間的流去匆匆中,你會發現,它們獨立而出衆!

追求本真吧!當世俗之心在日升月沉的記憶中敷衍於循規蹈矩的黯然,隨之漸漸失去了天然的靜美……

人,要追求本真、安樂自得,無愧於心!

追尋本真作文3

獨燈伴影,清風吹散了燈輝,滿屋盡染,那管屋外的層林搖曳與婆娑。閱讀,如涓涓之細流,滋潤了我的心田,縝密了我的思想。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倆站着不說話。”在顧城的詩裏,陪伴就是這麼簡單而美好。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裏,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陪伴,比如說,這會兒,你我之間是一段短暫的陪伴;比如說我們學生時代,和我們的同學,那是幾年的陪伴;還有一種陪伴,是生命裏血脈註定一生的陪伴,那是我們和親人之間的陪伴。閱讀之於我,似親如故,她伴着我,陪着我。

在這美好的時光中,我遇見了許多“人”,他們真誠的陪伴着我。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每讀到這兒,我彷彿來到了那落日大漠的'漠北,壯士們披着戰甲在浴血戰鬥,立下壯志:“不破樓蘭終不還。”壯士們熱血沸騰,我也心潮澎湃。“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可以想象煙雨江南的美麗景色;《紅樓夢》裏最初撩動心絃的遇見,“這位妹妹,我曾經見過。”寶玉和黛玉的歡喜遇見,到後來卻成爲了悲劇,辜負了《葬花吟》的吟唱,着實令人心酸;《哈姆雷特》中說過:“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無涯的苦難……”令我頗多領悟。人生就是一道又一道的選擇題,而人生也是一次又一次選擇的結果,更要學會取捨。

閱讀就是一次隨心所欲的旅行,踏遍世界的每一處角落,有時走馬觀花,有時駐足觀望。傷心處,潸然淚下;詼諧處,會心一笑;共鳴處,拍案叫絕。無論“你”是文人,史家,還是文官武將,你閱盡了人生百態,世事無常,我品足了人生的五味雜陳。要不我又怎麼會贊同“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浪漫與豪氣呢?又怎麼會領悟“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釋然哲理呢?

在這有生之年,好好讀讀,好好品品,古言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生命之本真其實就是這樣簡單自然。歷史的長河,窺探唐宗宋祖之雄才,太白與蘇子之悠然,要不怎會有“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的頓悟,於是暢然曰:“生如秋葉之靜美,死如夏花之絢爛。”

這夜,很靜,很深,唯有殘燈與明月交輝,憑欄遠眺,感慨萬千,作文以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