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哲學

淺析道家“無爲而治”的領導哲學思想

哲學2.92W

關於淺析道家“無爲而治”的領導哲學思想是怎麼寫的呢?我們不妨進行參考下吧!以下是小編爲您蒐集整理提供到的淺析道家“無爲而治”的領導哲學思想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淺析道家“無爲而治”的領導哲學思想

  淺析道家“無爲而治”的領導哲學思想

從領導哲學理論的角度來看,“無爲而治”思想,作爲一種政治理想,也可理解爲一種領導思想和領導哲學。但“無爲而治”中的“無爲”絕不是不作爲,而是另一種方式的“有爲”。因此,道家“無爲”的領導風格對當代領導者有着重要的借鑑意義。

  一、道家“無爲而治”的思想內涵

老子哲學的基本觀點是“無爲即是自然”,反映到行爲上就是“無爲而治”。老子哲學的根基是“道”,從道出發老子認爲道的自然本性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無爲而無不爲”。這裏所說的“自然”,是道的存在狀態,即毫無勉強、不受外在約束的自由自在,自己如此的狀態。“無爲”並不是指什麼都不做,而是要遵循自然規律和萬物的本性。“有爲”指違揹人的自然本性(或自然法則)的“妄爲”、“強爲”。可以看出,道家的無爲首先是指人自身沒有私求,對外界不妄加干預的處世態度;其次是指順應自然,不加強制的存在狀態;再次是指自由自在,不受束縛的精神境界。老子認爲最高級的領導就是像大自然生息萬物那樣的“無爲而治”。“無爲而治”的特殊就在於有效而無形,有秩序而沒壓迫,有和諧而不僵固。

  二、“無爲而治”對現代領導哲學思想的意義

在老子看來,領導者依其水平高低大致可分爲四等:“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兩千多年前老子的領導哲學思想、治國意識仍然能給現代領導者在行政、修身、立言等方面給予啓迪和幫助。

1、無爲而治與領導者決策。

“治大國,若烹小鮮”,我們知道,在烹煮小魚的時候,不能多炒多翻,否則小魚就會被煮爛了。領導也要像烹煮小魚一樣,不能政令繁多,無事生事,更不能朝令夕改,讓人無法適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萬物運動變化都遵循着一定的規律性。領導者應該主動去認識並探求事務發展變化及領導活動的內在規律,在做決策時不能只按自己的意志獨斷專行,必須尊重規律,尊重組織全體成員的意願,講求民主,在決策時充分考慮到組織所處的社會發展階段、組織成員及服務對象的意願。

2、無爲而治與領導者行爲。

無爲,不是不爲,而是要領導者有所爲,有所不爲。老子“爲”的最高原則是“爲無爲”:即在不該爲的時候就不爲,在該爲的時候就要爲。領導者因爲有權在手,所以經常利用手中的權力干預組織成員的意志、行爲。這種干預是對組織成員的一種壓抑,也是對潛在秩序的一種破壞,它損害了組織成員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無爲”需要領導者在工作中有意識地授權、放權。

而領導者必須科學的“爲”,在工作中要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關鍵,把主要精力放在“掌舵”而不是“划槳”上。

3、無爲而治與領導者素養。

老子將“無爲”的君主稱爲聖人,這就要求現代的組織領導者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不斷加強學習,積極提高自我,達到“聖人無常心,只以百姓之心爲心”的最高境界。老子還有一個思想叫“居上謙下”。這裏的“上”是指領導者,“下”指被領導者。老子認爲,領導者和統治者雖然居於上級的領導地位,但是卻必須謙虛地對待下屬和被領導者,而不能是高高在上,自大自傲。因爲“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下位者正是上位者的基礎和根本。“善用人者爲之下”,即善於用人的領導者常常自覺地把自己放到與下屬平等的地位,這也是一條實踐證明是正確的領導哲學辯證法。

三、“無爲而治”在現代組織領導中的實踐

1、實現“無爲而治”,領導要學會決策。

“無爲而治”的領導思想要求組織領導者在組織決策上應“有所爲,有所不爲”,即要求領導者在“小事”上有所不爲,在“大事”上有所爲。領導者應能認清事物的本質,科學地決策。所謂“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大將風度和英雄本色首先從此得到體現。“無爲而治”作爲現代領導者提高領導藝術的指南,究其實質而言,是以最小的領導行爲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在實際的領導行爲中,它表現出內在的超載性和象徵性,作爲領導者着眼全局,進行宏觀控制,整體把握,勇於放權,善於任人,用人不疑,使下屬“有爲”而己“無爲”,從而達到“無爲而治”的目的。

2、實現“無爲而治”,領導要學會放權。

作爲一個高效率的領導應該把精力集中到少數最重要的工作中去。因此,領導必須善於放權,以騰出時間去做真正應做的工作,領導最主要的任務是去展望未來,而這種事情往往是不能授權給別人的。授權是一種領導藝術,領導者要做到科學授權還應掌握授權的藝術:選好人才,視能授權;授之以權,負之以責,權責統一;既要信任,又不放任。

3、實現“無爲而治”,領導要加強自身修養。

身爲領導者本身必須虛懷若谷,胸襟開闊;要有“容人、容事”的氣度和風範;在識賢、求賢上“有所爲”,在用賢上“有所不爲”。在處理下屬關係時,不要家長作風、意氣用事,要平靜、放心地讓下屬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靠信任來領導,靠指導來進行管理,不親自參與具體事件,以平等的態度去對待下屬,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修身爲本,容納百川。“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只有先加強自身的修養,纔有資格去領導和管理他人。

  四、結語

作爲一名領導者,應以“道法自然”爲出發點,以“無爲而治”爲管理方式,不刻意、不妄爲、不浮躁、不勉強,遵循自然,和平處事。古爲今用,現代領導者應當從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汲取適應於當代社會的領導之道,尋找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點。

 [參考文獻]

[1]老子.道德經[M].廣西民族出版社,1996

[2]周廣宇.道德經品讀[M].朝華出版社,2010

[3]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