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登上地球之巔課堂實錄

語文4.25K

導語:《登上地球之巔》描述的是年輕的中國登山隊員從珠峯北坡攀緣而上,踏過千年的冰封,克服重重的困難,把鮮豔的五星紅旗插在了地球之巔的事蹟。以下是登上地球之巔課堂實錄,供各位參考。

登上地球之巔課堂實錄

 登上地球之巔課堂實錄如下: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登上地球之巔》這篇文章,我們來考慮一下課文題目,“地球之巔”指哪裏呢?

生:珠穆朗瑪峯。

師:“巔”是什麼意思。

生:最高點。

生:山頂。

師:對,是指山頂,也就是登上珠穆朗瑪峯的山頂。課下我讓同學們自學了這篇文章,並蒐集了有關珠穆朗瑪峯的材料,哪位同學上前面來演示一下你搜集到材料?

(生利用投影儀展示自己蒐集的有關珠穆朗瑪峯的材料)

師:剛纔有四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了珠穆朗瑪峯的有關情況,非常好。高聳入雲的珠穆朗瑪峯一直是人類想要證明攀登能力的聖地。50年來,有許多人登上了雄偉的珠穆朗瑪峯,也有許多人失敗了,甚至長眠在了那裏,但人類永遠不會停止對自我的挑戰。1960年,中國登山運動員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人首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峯,成爲世界登上珠穆朗瑪峯的第三支登山隊。本文所描寫的,正是中國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峯350米最艱苦、最驚險的那段經歷。今天,讓我們一起重走那條艱苦卓絕的登山之路。下面我們打開課本,快速閱讀課文,概述幾名登山隊員突擊主峯的過程。注意蒐集篩選主要信息。

(生看書思考)

師:哪位同學來試着概述一下?

生:北京時間上午9:30,年輕的登山隊員王富洲、劉連滿、屈銀華和貢布四人向珠穆朗瑪峯最後的380米高度衝擊。他們爲了減輕背上的負擔把不用的物品都拋棄了,只帶着幾件重要的物品往上攀登。他們走了兩個鐘頭才上升了70米,這時第二臺階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們不畏艱辛、堅持前進。劉連滿在前面開路,非常堅強,爬了幾次跌倒幾次,他還是繼續開路。在接近頂部最後三米的地方,巖壁變得垂直而光滑,忽然他靈機一動,用搭人梯的方法把三個人送上巖頂。攀登第二臺階共花費了五個多小時。他們在天色特別黑、寒風呼嘯着這種環境中繼續前進。但是前一階段花費時間過長,背上氧氣筒的容量不多。劉連滿因過度疲勞身體非常弱,但仍堅持前進。惡劣的環境沒有打倒他們的意志,他們奮勇前進,爲了爭取時間大家決定讓劉連滿留下來,其餘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上頂峯。劉連滿怕拖累戰友,給戰友寫了一封信,告訴戰友自己的氧氣筒裏還有點氧,留給他們勝利歸來用。與此同時王富洲、貢布、屈銀華艱難的前進,他們翻過兩座石巖,又登上一座雪坡。貢布在前面開路。最後王富洲堅持爲大家開出一條前進的道路。他們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到達8830米左右的地方,三人的氧氣已用完,風也漸漸小了,對攀登十分有利。他們拋掉背上的氧氣筒,大膽而果斷地開始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艱難而危險的攀登。在嚴重缺氧的情況下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繼續朝頂峯走去,越過東面一段雪坡後,三人終於登上了珠穆朗瑪峯,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從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峯的創舉。

師:剛纔我們聽了田陽的敘述,基本上是把幾名登山隊員突擊主峯的經過說完整了,但在她概括的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嗎?概述得怎麼樣?大家評價一下。(田陽自己舉手)你先自己評價一下。

生:(田陽自己)我覺得我概述得非常羅嗦,既然概述就應用簡潔的語言來說,而我說得太多了。

生:有的地方用一句話就概述出來,她用了好幾句話才概述出來。

師:對,概括得不夠簡潔。我們來練習一下如何概述內容。田陽在概述第二臺階時她說得比較多,大家看看怎樣用簡潔的語言概述。從哪開始寫第二臺階的,大家找一找。

生:第4自然段。

師:到哪寫他們攀登上去了?

生:第8自然段。

師:那攀登第二臺階的過程,誰能用簡潔的語言概述一下,注意概括時要蒐集主要信息,找要點。看看在第二臺階他們遇到了什麼困難?怎樣攀登上去的?

生:在攀登第二臺階之前他們大約走了兩個鐘頭才上升了70米。這時第二臺階擋住了他們的去路。他們冒着嚴寒艱難的行軍,在接近頂部最後三米的地方,巖壁變得垂直而光滑,他們採用搭人梯的方法最終爬了上去。他們攀登第二臺階共花費五個多小時。

師:這樣概述比剛纔田陽概述簡潔多了,而且要點也突出了,所以我們概述事件時要抓住內容要點,力求語言簡潔。突擊主峯的過程清楚了,那他們在攀登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靠什麼克服了困難?

(生四人一組討論)

師:哪個小組發表你們交流後的結果。

生:缺氧、體力下降、地理環境惡劣。

生:我們組想給他們組補充,還有天氣惡劣??有暴風雪、冷、天黑。

師:同學說得都非常好,這些困難他們又靠什麼克服的呢?

生:無畏的.精神、頑強的意志。

生:愛國的精神,他們想爲祖國爭光。

生:有信心有勇氣、團結協作。

生:奮勇向前的精神。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我們歸納了這麼多,總之一句話,這是精神的力量,他們有強大的精神支柱讓他們克服了困難。在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這些精神?快速閱讀,圈點批註。

(生快速閱讀,圈點批註)

生:在文中175頁第6自然段,“這時,劉連滿走在前面開路。他用雙手插進巖縫,腳尖蹬着巖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劉連滿一連爬了四次,跌落了四次,累得他全身像散了架一樣。”這體現了他頑強的意志。

生:第16自然段,體現了團結的力量。

生:181頁第22自然段,“他們忍受着肉體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繼續朝頂峯走去。”這是團結協作的精神。

生:第19自然段,體現了他們意志頑強、奮勇前進的精神。

生:第11自然段,體現了劉連滿的意志頑強。

生:175頁第3自然段,“他們一兩一兩地計算,拋棄了一切暫時不用的物品,只攜帶氧氣筒、防寒睡袋、鉛筆、日記本、電影攝影機和登山隊委託他們帶到頂峯的一面五星紅旗。”從這可以看出他們的愛國精神。

生:第12自然段,“爲了祖國和民族的榮譽,爲了完成人民的委託,爲了在喜馬拉雅漫長的雨季到來之前最後一個好天氣的週期內登上頂峯,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繼續行進在崎嶇的山路上。”從這也能看出他們愛國精神和奮勇前進的精神。

師:大家說得非常好,英雄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下面我們再考慮一下這篇文章的詳略問題。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你能說說爲什麼這樣安排的理由嗎?

(生四人一組討論)

師:好,就討論到這。哪個小組先說說?

生:175頁第6自然段是詳寫。

師:這一段詳寫?寫了什麼?

生:寫的是劉連滿的頑強意志

師:大家說是嗎?

生:不是。

師:詳寫要跟細節描寫區分開來。我們講《木蘭詩》時提到了詳略的問題,詳略的安排是跟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有直接聯繫的。其他同學說說?

生:在如何攀登第二臺階時詳寫了。

生:從第9段到15段寫劉連滿寧可犧牲自己也要把氧氣留給同志的事蹟也是詳寫。

師:在哪略寫的?

生:最後十米攀登的過程寫得比較簡略。

師:還有嗎?剛纔我們在講第二臺階是詳寫的。在這之前他們攀登的70米是詳寫還是略寫?

生:略寫。

師:可以說這篇文章詳略得當,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生:詳寫的地方可以突出劉連滿的優秀品質,略寫一帶而過。

師:對,作者是選擇最典型的事件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的。由這一個人的行爲,可以窺見全體登山隊員的優秀品質,也可以推斷這樣的隊伍是不可戰勝的。在作文中我們也應該注意敘述事件時要有詳有略,詳略得當,突出中心。希望在今後的寫作中你們能注意到這一點,好不好?

生:(齊聲)好!

師:我們大多數學生不會遇到四位登山運動員所遇到的困難,因爲能夠攀登主峯的人畢竟是少數,但在我們生活中是不是也會遇到像攀登珠峯那樣的困難呢?如果我們遇到了這樣的困難,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新的體會?如果你們願意,請結合你們的生活實際、學習實際,談談你們的體會和感想

生:學習的時候不想學了,非常的累。這時候就要用頑強的意志克服這種懶惰的想法,繼續學習,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師:那你從登山隊員身上汲取了什麼精神?

生:頑強的意志。

師:非常好。還有哪位同學談談?

生:在課堂上不敢舉手回答問題,總怕自己回答得不對,怕同學笑話自己。其實不應該有這樣的心理,要相信自己,要有勇氣。

師:很好,你學到的是做人要有信心、有勇氣。還有哪位同學談談?

生:比如說打籃球吧!一個人打不好,兩個人也打不好,是靠大家的力量才能打好。這讓我懂得了和同學要團結協作。

師:打籃球需要大家的力量,這是集體主義精神。在平時其實也需要同學們團結協作,互相幫助。是不是?

生:(齊聲)是。

師:還有誰想說嗎?

(生沉默)

師:我們看這些登山隊員能爲祖國的榮譽不怕犧牲,有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你們應該怎麼做?

生: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這種愛國精神,努力學習,奮發向上,以後爲我們的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師:大家說得非常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會和感想,課下把自己的體會和感想寫在日記本上。課下我讓你們小組合作蒐集國際上或我國在探險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或探險故事,下面請小組派出代表介紹一下你們蒐集到的文章。

(各小組展示自己蒐集到的材料)

師:同學們蒐集的材料非常豐富,我也蒐集到一篇文章,參與到你們的交流中來。我推薦的文章題目是《珠穆朗瑪峯南北大跨越是史無前例的》,這是另一篇記錄征服世界最高峯的文章,是一篇完全記實的文章。作者就是參與者之一,記事簡潔、緊湊,扣人心絃。希望大家在課下互相交流,拓寬我們的視野並每人寫一篇讀書筆記

師:中國登山隊員以自己大無畏的精神成功登頂,創造了世界登山史的奇蹟,向世人表現出中國人的豪氣和強烈的集體協作精神、崇高的奉獻精神,實現了幾代人的夢想。爲了心中的夢想,你也去努力吧,去攀登你的理想之巔吧。

附:教學反思

我認爲這節課我的教學思路比較清晰,給學生搭建了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足之處在於:我讓學生找在文中哪些地方體現英雄的精神時對學生引導的不夠,學生提取課文內容的要點不夠準確,有的說:“一整段都說明了英雄的某一種精神”。我認爲應該引導學生讓他說準確,可以到某一句話,甚至是某一詞語。還有在講文章寫法時,我有些過急,沒有很好的去傾聽學生的看法,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使學生被動的接受,沒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讓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會讓自己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不是填鴨式的灌輸者。我還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做好語文教學工作。

標籤:課堂實錄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