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大自然的語言》的評課體會

語文1.44W

這次培訓聽了三節課,收穫頗豐,感觸很多,三節課各有特色,風采各異。但體現了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顛覆了傳統的課堂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與學的關係,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深層次的挖掘了學生的潛能,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能力。使課堂教學向着更科學的方向前行。下面我對《大自然的語言》一課談談我的想法。

《大自然的語言》的評課體會

《大自然的語言》這是國小三年級的一篇科學小品文,是介紹物候學的。聆聽了肖虹雲老師上的這節課,印象非常深刻、感觸也很多。通過聽這節課我感覺到了課堂革命的到來 ,

我感覺本節課有如下的特點:老師爲學生的學習營造了良好的氣氛。老師不再像以前那樣高高在上,學生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被灌輸的機器了,老師變成了學生學習的夥伴,學生學習的“奴僕”。這樣的課堂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寬鬆的環境,積極的氛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真正的成了學習的主人,可以說是做到了我的學習我展示,我的課堂我做主。

本節課師生互動的很充分,可以看得出他們平時的訓練水平,這節課把老師和學生在課堂的作用詮釋的非常透徹,老師是主導,學生主體,老師只是個領路人的角色,學生纔是真正的主人。小組展示的環節做的很到位,大多數學生都到臺上展示了,展示後老師對出現的錯誤和問題進行了及時的糾正和點評。使學生能真正對自己的學習成果有一個清晰的掌握。

這節課教學目標明確。 一篇課文要找一個突破口,一節課要有明確的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肖老師能在課堂中緊緊把握本課的目標:從具體生動的現象條理分明的說明物候學的特點,抓住文體特徵,進行有效教學;學習準確、生動、簡潔的語言;學會在生活中運用物候知識,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本堂課很好地完成了這些目標

本節課教學環節完整,程序井然。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本課從情境導入,到最基本的'字詞檢查預習、學生找錯、提出問題、存入問題庫、學生討論問題、分組回答、教師歸納總結,學生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並且得出了高下差異的結論。老師適時的再讀課文品味語言,用“左右”、“極”、“常”、“約”這幾個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的特點。接着進行了比較閱讀,再次體會文章語言的獨特的表達效果。教學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

本節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都很成功。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爲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肖老師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將獲取的新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中,真正懂得將語文學科的知識與物候學的知識聯繫起來,比如從詩歌中瞭解物候現象,解決相關問題,加深了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掌握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在課堂上很好地進行了思維訓練的設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進行了很好的發揮。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爲本課注入了新的活力,整個課件和諧統一,給人以美的享受,特別是優美的畫面的導入,學生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使平實說明文顯的有聲有色。

教師的基本功紮實。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本課板書設計科學合理,言簡意賅,條理性強。教態自然親切、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教師的課堂語言準確清楚,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本節課有下面兩個方面是否值得商榷。老師的小組評分是否公平,依據是否充分?當堂課是否所有學生都像她提問的那名學生一樣都能把課文背誦下來?對於不能背誦下來的同學應該怎麼辦?

總的說來,肖老師做到了心中有書本,腦中有課標,眼中有學生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了解了物候學的有關知識,並且有了基本的分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有學生的思考過程。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