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勾股定理》教學設計範文

語文3.12W

一、內容和內容解析

《勾股定理》教學設計範文

1.內容

勾股定理的探究、證明及簡單應用.

2.內容解析

勾股定理的內容是: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分別爲a、b,斜邊長爲c,那麼

.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數量關係.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兩邊長,就可以求出第三邊長.勾股定理常用來求解線段長度或距離問題.

勾股定理的探究是從特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出發,到網格中的直角三角形,再到一般的直角三角形,體現了從特殊到一般的探探索、發現和證明的過程.證明勾股定理的關鍵是利用割補法求以斜邊爲邊長的正方形的面積,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探索去發現圖形的性質,提出一般的猜想,並獲得定理的證明.

我國古代在數學方面又許多傑出的研究成果,對於勾股定理的研究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教學中可以介紹我國古代在勾股定理的證明和應用方面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貢獻,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圍繞證明勾股定理的過程,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信心.

基於以上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探索並證明勾股定理.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教學目標

(1)經歷勾股定理的探究過程.瞭解關於勾股定理的文化歷史背景,通過對我國古代研究勾股定理的成就的介紹,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能用勾股定理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2.目標解析

(1)學生通過觀察直角三角形的三邊爲邊長的正方形面積之間的關係,歸納併合理地用數學語言表示勾股定理的結論.理解趙爽弦圖的意義及其證明勾股定理的思路,能通過割補法構造圖形證明勾股定理.瞭解勾股定理相關的史料,知道我國古代在研究勾股定理上的傑出成就.

(2)學生能運用勾股定理進行簡單的計算,關鍵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兩邊長能求第三條邊的長度.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勾股定理是反映直角三角形三邊關係的一個特殊的結論.在正方形網格中比較容易發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三邊爲邊長的正方形的面積關係,進而得出三邊之間的關係.但要從等腰直角三角形過渡到網格中的一般直角三角形,提出合理的猜想,學生有較大困難.學生第一次嘗試用構造圖形的方法來證明定理存在較大的困難,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想到用合理的割補方法求以斜邊爲邊的正方形的面積.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先引導學生觀察網格背景下的正方形的面積關係,然後思考沒有網格背景下的正方形的面積關係,再將這種關係表示成邊長之間的關係,這有利於學生自然合理地發現和證明勾股定理.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勾股定理的探究和證明.

四、教學過程設計

1. 創設情境 複習引入

國際數學家大會是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數學學科學術會議,被譽爲數學界的“奧運會”.2002年在北京召開了第24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右圖就是大會會徽的圖案.你見過這個圖案嗎?它由哪些我們學過的基本圖形組成?這個圖案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前面我們學習了有關三角形的知識,我們知道,三角形有三個角和三條邊.

問題1 三個角的數量關係明確嗎?三條邊的數量關係明確嗎?

師生活動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回顧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以及三角形任何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由三角形三邊的不等關係引導學生思考,三角形三邊之間是否存在等量關係.

我們學習過等腰三角形,知道等腰三角形是兩邊相等的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許多特殊的性質.研究特例是數學研究的一個方向,直角三角形是有一個角爲直角的特殊三角形,中國古代人把直角三角形中較短的直角邊叫做“勾”,較長的直角邊叫做“股”,斜邊叫做“弦”.

直角三角形中最長的邊是哪條邊?爲什麼?它們除了大小關係,有沒有更具體的數量關係呢?這就是我們要研究的問題.

2.觀察思考,探究定理

問題2 相傳2500多年前,畢達哥拉斯有一次在朋友家作客,發現朋友家用磚鋪成的地面圖案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邊的某種數量關係.三個正方形A,B,C的面積有什麼關係?

畢達哥拉斯(公元前572---前492年),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

師生活動 學生觀察圖形,分析、思考其中隱含的規律.通過直接數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個數,或者用割補的方法將小正方形A,B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補成一個大正方形,得出結論:小正方形A,B的面積之和等於大正方形C的面積.

追問 由這三個正方形A,B,C的邊長構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條邊長之間有怎樣的特殊關係?

師生活動 教師引導學生直接由正方形的面積等於邊長的平方,歸納出:等腰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

【設計意圖】從最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入手,通過觀察正方形面積關係得到三邊關係,對等腰直角三角形邊長關係進行初步的一般化.

問題3 在網格中的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以它的三邊爲邊長的三個正方形A,B,C的面積是否也有類似的關係?

師生活動 學生動手計算,分別求出A,B,C的面積並尋求它們之間的關係.

追問 正方形A,B,C所圍成的直角三角形三條邊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師生活動 學生獨立思考後分組討論,難點是求以斜邊爲邊長的正方形面積,可由師生共同總結得出可以通過割、補兩種方法求出其面積,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歸納方法---割補法.可求得C的面積爲13,教師引導學生直接由正方形的面積等於邊長的平方歸納出: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

【設計意圖】爲方便計算,網格中的直角三角形邊長通常設定爲整數,進一步體會面積割補法,爲探究無網格背景下直角三角形三邊關係打下基礎,提供方法.

問題4 通過前面的探究活動,思考: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應該有什麼關係?

師生活動 教師引導學生表述:如果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長分別爲,,斜邊長爲,那麼

【設計意圖】在網格背景下通過觀察和分析得出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係後,猜想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係是很容易的.

問題5 以上直角三角形的.邊長都是具體的數值,一般情況下,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分別爲a,b,斜邊長爲c,我們的猜想仍然成立嗎?

師生活動 要求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用a,b表示c.如圖,用“割”的方法可得;用“補”的方法可得.這兩個式子經過整理都可以得到即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中國人稱它爲“勾股定理”,外國人稱它爲“畢達哥拉斯定理”.

【設計意圖】從網格驗證到脫離網格,通過割補構造圖形和計算推導出一般結論.

問題6 歷史上各國對勾股定理都有研究,下面我們看看我國古代的數學家趙爽對勾股定理的研究,並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教科書拼圖法證明勾股定理.

師生活動 教師展示“弦圖”,並介紹:這個圖案是公元3世紀三國時期的趙爽在註解《周髀算經》時給出的,人們稱它爲“趙爽弦圖”,趙爽根據此圖指出: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朱實)可以如圖圍成一個大正方形,中間部分是一個小正方形(黃實).我們剛纔用割的方法證明使用的就是這個圖形,教師介紹勾股定理相關史料,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據說有400多種,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蒐集研究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拼圖活動,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爲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使學生對定理的理解更加深刻,體會數學中數形結合的思想.通過對趙爽弦圖的介紹,瞭解我國古代數學家對勾股定理的發現及證明所做出的貢獻,增強民族自豪感,通過了解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3.初步應用,鞏固新知

例1 畫一個直角三角形

,它的兩直角邊分別是

,量一量它的斜邊

是多少釐米?算一算,你量的結果對嗎?

師生活動 學生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運算,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並正確運用勾股定理解決直角三角形的邊長問題.通過測量進一步驗證勾股定理所得結論的正確性.

例2 在直角三角形中,各邊的長如圖,求出未知邊的長度.

師生活動 學生計算,教師檢驗.

【設計意圖】勾股定理是通過構造圖形法通過面積關係進行證明的.所以勾股定理本質上是反映面積關係的.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分別爲

,斜邊長爲

,那麼

.通過對等式變形,可以得出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係:

;

;

.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兩邊,求第三邊,應用勾股定理求解,也可建立方程解決問題,滲透方程思想.

例3 螞蟻沿圖中的折線從A點爬到D點,一共爬了多少釐米?

師生活動 學生觀察、思考、計算,教師檢驗.

【設計意圖】設計實際問題背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歸納小結,反思提高

師生共同回顧本節課所學主要內容,並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1)勾股定理總結的是什麼數量關係?

(2)勾股定理有什麼作用?

(3)閱讀教科書,總結教科書提供的勾股定理的其他證明方法.瞭解中國人的偉大和外國人的智慧.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談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中國數學文化博大精深和數學的美,感悟數形結合的思想,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自信.

5.佈置作業

(1)教科書第28頁第1題;

(2)通過互聯網收集定理的多種證法.自主探究定理的證明.

五、目標檢測設計

1.直角三角形的周長爲12,斜邊長爲5,其面積爲( )

A.12 B.10 C.8 D.6

【設計意圖】勾股定理的簡單計算,結合三角形的周長和麪積知識進行求解.

2.等邊三角形的高是h,則它的面積是( )

A.

B.

C.

D.

【設計意圖】勾股定理的應用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3.直角三角形

中,

,求

.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運用勾股定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