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景陽岡教學片段賞析課堂實錄

語文1.1W

《景陽岡》一文塑造了武松機智勇敢豪爽的品格,教學的重點是“武松打虎”。打虎過程中最爲驚險的是老虎進攻時“撲、掀、剪”三招,武松則避其鋒芒,以三“閃”應之。這三“閃”充分表現了武松的沉着冷靜、有勇有謀。教學片斷實錄如下:

景陽岡教學片段賞析課堂實錄

師:面對老虎來勢洶洶的三招,武松均一“閃”而過,這裏“閃”字是什麼意思?

生:躲。

師:可用哪些字來替換?

生:躲、避、跳……

師:文章爲什麼用“閃”而不用“躲”呢?(小組討論後回答)

生1:“閃”顯得動作快,“躲”字顯得動作慢。

生2:“閃”顯出武松動作靈活敏捷,而不是笨手笨腳。

生3:“閃”是主動躲避,“躲”是被動的、沒辦法的。

生4:“躲”給人害怕的感覺。

師:武松一開始爲什麼不攻而要“閃”呢?

生:挫老虎銳氣,耗老虎體力。

師:如果攻會怎樣?

生:武松要吃虧。

師:這說明了什麼?

生:武松的'沉着機智、有勇有謀。

師:一個“閃”字,讓我們看出了作者用字之準,也體會到了武松的謀略。

【簡評:教學中抓住一個“閃”字,先理解字意,再與“躲”進行比較,體會“閃”字之妙,最後從武松只閃不攻自然體會出武松的沉着機智。三個步驟,層層深入,絲絲入扣,實現了語言文字訓練與人物性格體會的有機結合。】

師:同學們讀過《景陽岡》,知道什麼?

生:講的是武松在景陽岡上打死老虎的故事。

生:是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生:我知道武松武藝高強。

生:武松力大過人。

生:武松勇敢機智。

生:不對,是勇敢機敏。

師:很好,同學們……

生:老師,我們都懂了,不用講了!

師:是嗎?……老師也跟同學們一樣,讀了一兩遍之後,覺得什麼都懂了。不過,再仔細地讀,卻發現了一個問題。

生:什麼問題?

師:好像書上寫的打虎與圖上畫的有點不同。

生:(齊聲)什麼不同?

師:你們自己再去仔細讀,仔細觀察圖畫,看能不能發現有什麼不同。

(讀書、觀看、思考)

生:圖上畫的武松騎在老虎背上打,書上寫的是按住老虎的頭來打。

生:對,書上寫道:“武松揪住老虎的頂花皮,使盡氣力按定……再用腳來踢……”

師:很好!那麼,你們認爲武松應該是怎樣打死老虎的?

生:應該是騎在老虎背上,這樣老虎逃不了。

師:哦,像騎馬一樣任它跑,跑到什麼地方都行?

生:(笑)不對,俗話說:“騎虎難下”,怎麼能打到老虎呢?還是書上寫得對,“揪住老虎的頂花皮”,老虎的頭被按在地上,好打!

生:不對,書上寫“按住老虎的頭”,老虎的腳可以蹬幾下,就逃走了。

生:不對,武松力大過人,老虎逃不了。

生:書上畫的是武松騎在老虎的背上,把老虎的頭按到地上來打。老虎很高大,人騎在背上不能把它的頭按到地上。應該是書上講的比較合理。

生:不對,……

師:好,還有同學要發表意見,但時間不允許,同學們可以下課後再討論,行嗎?說實話,我們在座的有誰看過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情景?沒有。我想作者也沒有見過。那他是怎樣寫得如此生動的?據一篇文章介紹,作者爲了寫好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這一部分,向許多獵戶請教過,還特意喝醉了酒,醉酒中,與家裏的一頭大貓搏鬥……(學生笑)當然,這只是傳說。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爲了寫好“武松打虎”,作者下了苦功夫。

……………………

點評 如何引導學生讀書讀得有滋有味?本課例的教師在學生已經“懂了”的心理背景上,巧妙地“於無疑處生疑”,利用教材文字與插圖之間的矛盾,引導學生細讀深思,繼而展開針鋒相對的辯論。教師並不做出結論,爲的是留給學生更寬廣的學習空間。然後老師自然而然轉到另一個話題:怎樣才能寫出生動的文章?這裏的引導,給人以峯迴路轉,洞天另開的感覺。上這樣的課,學生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