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勞動的開端》教學實錄

語文8.5K

實錄的史料價值實錄所記載的內容,雖然並不像其書名那樣,都是歷史的真實記錄,而是往往有一些不盡不實之處,但它畢竟是依據檔冊及起居注等原始資料修撰而成。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勞動的開端》的教學實錄,歡迎大家的閱讀。

《勞動的開端》教學實錄

一、檢查生字,回顧課文內容

師:今天上什麼課,大家知道嗎?

生:知道,勞動的開端。

師:上過嗎?

生:上過。

師: 張老師已經給大家上過一節了。那誰來說說上節課做了些什麼?學了些什麼?

生1:我們把課文的層次分了出來,概括了每層內容的意思。還學習了一些文字裏面的東西。

生2:學習了分段的方法。

師:生字學了嗎?

生:學了。

師:看來同學們能夠記住上一節學的東西,這很好。一定不能這節課學了,下節課就忘了。你們已經學了生字,現在能不能來寫一寫生字呢?

生:能。

師:我找一個同學來念一念上一節課學的生字,找兩位同學到黑板上寫一寫,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寫一寫。

(學生聽寫生字,老師巡視。)

師:我看了一下,真不錯,錯的很少。現在能堅信自己全部寫對的舉手。

(學生舉手示意)

師:沒有全部寫對的同學覺得有問題沒有?

生:有。

師:有問題,但不要看得太重。第一節課學了,第二節課就要考,有點問題很自然嘛!現在請大家拿出書來,自己對照檢查一下。看看哪些字沒有寫正確,把不會寫的字再寫一寫。

(學生對照書本自我檢查)

師:剛纔有個同學說上一節課張老師引導同學明白了文章的意思。我還要考一考,你們知道這篇文章說了一件什麼事情嗎?誰來概括一下。

師(觀察,發現舉手的同學不多)有些同學一時沒想到,請再想一想,自己先說一說,然後我再請一個同學來說。

(學生思考練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師:想到了嗎?(觀察,發現舉手的同學比例還是不大)還有些同學沒想好。那同桌之間先相互說一說。

(同桌之間互相交流。教師巡視發現學習有困難的同學。)

師:(到一桌有困難的學生面前)好,我們請這桌同學來說。來,(指一位同學)你先說,(對另一位)你補充怎麼樣?

生1:主要寫了吳運鐸12歲……

師:他說的“主要寫了”,這話一開始就說得不錯呀!他是準備概括的,所以用“主要寫了”。好,你接着說。

生1:主要寫了“我”12歲那年,因爲我家太窮,所以我要用勞動來解除飢餓的威脅。

師:這是原因,他做了什麼事呢?

生1:他去挑煤。

師:結果呢?看最後一段是怎麼說的?

生1:從此“我”走上了艱難的生活道路。

師(面向同桌的生2):你明白了嗎?好,請你起來把幾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生2:寫了爲了解除家人飢餓的威脅,我第一次去挑煤,從此走上了艱難的生活道路。

師:說得真不錯,爲這一桌鼓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原因是什麼?

生齊:爲了解除飢餓的威脅。

師:剛纔的同學有創造,她說爲了解除家人,不僅僅是一個人,不是我一個人飢餓的威脅,而是爲了解除家裏人飢餓的威脅,然後就第一次挑煤,從此……

生齊:走上了艱難的生活道路

師:對。同學們自己練習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學生練習概括文章大意)

二、新課之學習活動(一)

師:這節課我們學什麼呢?(屏幕出示學習活動一:默讀全文,勾畫出你認爲寫得生動形象的句子,想一想爲什麼會寫得生動形象?準備你勾畫的句子和思考與同學們交流。)誰來讀一讀?

(生讀學習要求)

師:要做什麼事情?

生:勾畫句子。

師:學習方法是什麼?

生:默讀。

師:默讀纔有利於思考,思考什麼問題?

生:思考哪些句子寫得生動形象。

師:讀過以後要幹什麼?

生:和同學交流。

師:明白學習要求了嗎?

生:明白了。

師:開始。

(學生按要求進行自學活動,約三分鐘)

(教師巡視,提醒學生:一定要瀏覽全文,勾畫出你認爲重要的句子。爲了交流,你可以在旁邊批上自己的想法。等一會,每個同學不準交流多了,你就說一句你認爲最值得交流的`句子。你要想一想,你認爲什麼句子最能夠體現寫得生動形象。)

師:準備好發言了嗎?

生:準備好了。

師:有些同學還沒停筆,我們再等一等,其他同學再想一想。

(師等待)

師:好啦,我要請同學來說一說。說的方法:第一,請你先說第幾自然段,其他同學纔好看到這一自然段。在聽同學發言的,你要想一想你是怎麼想的。好,誰來先說一說。

生:我勾的是21自然段。“紅腫的肩頭跟滾水燙過一樣疼,腿上的傷口不住流血,我只好挑着兩隻空筐回到家裏。”

(教師在屏幕上展示相應內容)

生:從這句話我知道了作者對第一次挑煤的印象很深。

師:你能給大家讀一讀這句話嗎?

(生讀,不夠通順,流暢)

師:你再讀一遍,把它讀得更舒服一些,讓自己更滿意一些。

(生再讀)

師:這個地方你說印象很深,寫得很生動。我們看一看這個地方爲什麼寫得很生動啊?這是有一個什麼句子?

生:比喻句。

師:用什麼比什麼?

生:用滾水燙過比喻紅腫肩頭的疼。

師:本來這個疼痛時怎樣造成的?

生:挑擔子,扁擔壓的。

師:扁擔壓的疼你們感受過嗎?(感受過)你們挑過擔子嗎?(挑過)

師:有些同學可能挑過,也有同學沒有挑過,有多疼我們也不清楚。開水燙的感覺你們知道嗎?

生:知道。

師:你們看,這裏就用一個很熟悉的疼來說一個我們可能很多人沒有經歷過的疼。好,現在大家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讀得時候你們要想着什麼?

生:想着疼。

師:是啊,想着被開水燙的疼。現在一起讀。

(生齊讀)

師:誰再來說說你還找到了哪個句子。

生:我找到得是第二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

師:大家看到第二自然段,你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讀:“工人進出連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樣爬進去挖煤,又像狗一樣把煤從窯裏拖出來。”

師:這一句話也用了什麼方法?

生:比喻。

師:把什麼比作什麼?

生:把工人比作狗。

師:想一想,把工人比作狗,作者的用意是什麼?是想說明什麼?

生:工人挖煤很辛苦。

師:除了辛苦,還有其它的用意嗎?

生:窯主不把工人當人看,把他們當狗看。

師:這個比喻不但把人比作狗,而且他的搭配很有意思。有同學還圈了兩個詞,你來說一說。

生:“爬”和“拖”。

師:“爬”的動作是怎樣的?

(學生模仿“爬”的動作)

師:人本來該怎樣走路?

生:站着走。

師:這裏把人進窯洞的動作形象地刻畫出來了。但是你讀着舒不舒服?

生:不舒服

師:大家能把這種不舒服的感覺讀出來嗎?

(生齊讀)

師:後面還有一個字。

生:拖

師:爲什麼這裏用“拖”?

生:因爲出來要拖着煤。

師:拖着東西要讀出一種什麼感覺?

生:累。

生:艱難,艱辛。

師:下面我請一個同學來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工人進出窯洞的情形。(抽生讀)

師:大家一起讀一讀。(生齊讀)

師: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句。以後大家要寫比喻句的時候,這句話是可以作爲參照的。第一把什麼比作什麼,第二在比的時候還要注意與它用的動詞協調起來。比如這句話就沒有說像狗一樣“走”進去,狗是“爬”進去的。好,大家一起背一背這個句子。(生背)

師:誰再來說一說你覺得寫得很生動很形象的句子,和大家分享分享。

生:我找的是13自然段。“我很想多挑一些,試了試,挑不動,又去掉一點。”我覺得“我”很關心家人。

師:這句話很有意思,你找到了一句我認爲很重要的話。你從哪裏感受到“我”很關心家人的?

生:因爲家裏很窮。

師:還有嗎?

(生疑惑)

師:其他同學想要幫你了,他們覺得你答得不夠圓滿,是你再想一想,還是聽聽其他同學的意見?

生:聽其他同學的意見。

另一生:我從“很想多挑一些”讀出來他很愛他的家人。

師:爲什麼呢?

生:多挑一些就可以多掙錢,就可以更好的養家餬口。

師:這個地方你抓住了“一些”,後面有個詞和這個詞差不多,是什麼?

生:一點。

師:“一些”和“一點”有什麼區別?什麼地方用“一些”?什麼地方用的“一點”?在“一些”“一點”之間又發生了什麼呢?

生:“一些”的分量較多,“一點”是指只在“一些”裏面去掉“一點”。

師:“一些”肯定要比“一點”多。剛纔我們分析了他很想多挑一些,目的是……

生:多掙一些錢。

師:但是後來又幹什麼?

生:因爲我挑不動,去掉了“一點”。

師:去掉“一點”。你可以想象他是去掉“一點”呢,還是一點一點地去掉?

生:是一點一點的去掉。

師:你來說說,爲什麼是一點一點的去掉?

生:因爲他很想多挑一些,不想去掉很多,就一點一點的去掉。

師:一點一點地去掉,作者心裏會怎麼想?

生:他會很難受。

師:去掉一點,試一試,挑不動。他只好再去掉一點,這樣就耽擱了功夫,礦上的辦事人不耐煩了,他怎麼說?

(生讀:“你要不挑就算了,別找麻煩!”)

師: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讀出“我”想多挑,挑不動的失望,讀出礦上辦事人的不耐煩。

(兩組學生分角色讀)

師:你看,這裏的文字真有意思。我們要謝謝剛纔提出這個句子的同學。

師:很多同學在舉手,我們再找一位同學說一說你的發現和思考。

生1:“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來,好像落在萬丈深淵裏,渾身疼痛。原來桌子被人抽掉,礦上的辦事人來開磅稱煤了。”從這句話我感受到礦上的辦事人沒有人性。我睡得正熟,他可以提醒我,叫我起來。他把桌子直接抽掉,就感覺沒有禮貌,沒有人性。

師:你讀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好。學語文你還要考慮爲什麼寫得這麼好?

生1:他把“我”掉下地比喻成好像落在萬丈深淵裏。

生2:我還有補充。從這句話我還知道了那些富人看不起窮人。他們抽掉桌子連招呼也不打一聲,一點也不尊重人。

生3:我讀懂了14自然段。我讀懂了礦上辦事人一點也不同情一個12歲的小孩子挑煤。

師:對,缺乏同情,人與人之間關係很冷漠。我相信每位同學可能都會有自己的發現。看來對文章只要認真讀,就會發現很多精彩。

大家以後讀書可以怎麼讀啦?不要只簡單瞭解故事,要好好琢磨哪些東西給我的印象深刻,想一想爲什麼深刻,它是怎麼寫好的,是不是?

三、新課之學習活動(二)

師:請看投影屏幕(出示學習活動二:讀一讀,想一想,你在文章中“我”和“母親”身上讀出了什麼?你覺得文章中的“我”是個什麼樣的“我”?文章中的“母親”是一個什麼樣的“母親”?)抓緊時間想一想。

(學生自讀批註)

師:你來說說,文中的“我”是個什麼樣的“我”?

生:他很堅強。

師:你從什麼地方發現他很堅強?讀一讀。

生:17自然段。“哪知挑東西走路,越歇越想歇,越歇越覺得擔子重。不一會兒又要爬山。這山原來沒有路,那些人踩出來的小路滑極了,我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來回晃盪,像是打鞦韆。”

師:“那些人踩出來的小路滑極了”怎麼斷句呢?是讀成“那些/人踩出來的小路滑極了”,還是“那些人/踩出來的小路滑極了”?

(生試讀並談自己的看法)

師:這裏我建議大家讀成“那些/人踩出來的小路滑極了”。一般來說,路是踩出來的還是修出來的?

生:修出來的。

師:這裏的路是人“踩”出來的。說明路怎麼樣?

生1:很滑。

生2:很狹窄。

生3:走在上面很危險。

師:讀文章真有意思,不同的讀法意思就會不同。這一段的確讓可以我們感受“我”的堅強。

生:我還有補充。我覺得29自然段全都是在寫作者的堅強。

師:大家一起讀一讀。

(生齊讀29自然段)

師:是啊,明知挑煤非常艱辛,而且頭一天已經失敗,但是他不怕艱辛,不怕失敗,很堅強。

這裏我要介紹一下作者吳運鐸,正是在少年的時候經歷的這些艱難,培養了他不怕困難的性格。長大以後他作爲兵工廠的一名工程師,雖多次受傷但仍戰鬥在工作前線,被稱爲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同學們有機會可以去找一找《把一切獻給黨》讀一讀,你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堅強的一個人。

師:好,關於堅強的品質我們不再說了,“我”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生1:吳運鐸是一個很孝順的孩子。受傷回來之後爲了不讓媽媽擔心,不肯下地洗腳。

生2:他非常關愛自己的家庭。願意爲家庭承擔責任。

師:你們多少歲了?

生:11歲了。

師:向吳運鐸學習,我們不一定去挑煤,但要學着孝順父母,學會爲家人分擔一些責任。

生:我從26自然段知道了吳運鐸是一個不怕吃苦,爲家人着想,不怕重重困難,用勞動來解除飢餓威脅的人。

師:真好,你把大家的意見都歸納起來說。

下面我們來說說母親,這是一個怎樣的母親?

生1:我從23自然段看出這是一個非常關心自己孩子的母親。

生2:我從9自然段也感受到母親很愛自己的孩子。

師:你愛自己的孩子,那你就別讓他去挑煤呀?

生:因爲他更不願看到孩子們捱餓。

師:母親內心充滿愛和矛盾。關於母親,我們就談到這裏。

四、總結回顧

師:說一說,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樣的收穫和體會?

生1:我的收穫是學會了怎樣理解句子。

生2:我還知道了怎樣更深層次的去學習文章中的一些詞語和句子,和文字裏面的含義。

生3:我知道了怎樣把句子寫得更生動,更形象。

師:這節課老師教給了你們什麼?

生:沒有教什麼。

師:你說得太好了,老師沒有教你們,完全是靠你們自己學習。通過學習,我們明白了這麼多東西,大家高不高興?

生齊答:高興。

師:來,爲我們的努力,爲我們的收穫,自己爲自己鼓掌!

(生鼓掌)

師: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