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國小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實錄

語文2.56W

讀出一幅畫,感受一份情

國小語文《鄉下人家》教學實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從某種意義上講,語感是衡量語文素養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培養語感的途徑很多,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有預設的設計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感。

在教學活動中,真正歸還學生“讀者”的地位,讓朗讀在教學中大放異彩。語文課上,最動聽的聲音便是書聲,在朗朗書聲中,學生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的心靈直接交流,在思維和情感強烈震撼中體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朗朗書聲中學生不僅能感受和再現作品的情思美感還能體驗語言的'節奏感,音韻感。朗讀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觸通語言和精神的言語學習方法。

片段一:

師:這節課我們從作者優美的語言文字細膩的描寫中體會作者的心情。指導讀第一自然段。

(評價:讀得很流暢,聲音再高點就更好了。)

找出你最喜歡的那句話,讀出來,美在哪兒?

生:讀。

師:美在哪裏?碧綠是什麼意思?表示什麼呢?(顏色美)

生:再讀。

師:感情還能再深些麼?讀出色彩、茂盛。

生:再美美讀。

師:你還體會到什麼?(生機美)讀出來讓我們感受到色彩明麗,茂盛的藤和葉,充滿生機的瓜架。

生:配樂朗讀。

教師在反覆的朗讀指導中,給作品以生命,加深了學生的感受,使學生躍出紙外對文章貫通顯現。

語文教學必須培養學生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靈,創造美的雙手,讓學生穿越美麗的語言叢林,走進美妙的課文情境,感受美的韻律,發現美的精華,拓展美的視野,領悟美的意義,在賞心悅目中提高對語言文字的融會貫通能力,增加渾厚的文化底蘊。

片段二:

師:春季的竹子有什麼特點?用一個成語形容。

生:雨後春筍。

師:“清明雨水多,竹筍滿山坡”大家看,筍來了,找出表現筍的詞。

生:探。

師:可以換成那個詞?

生:鑽、伸、冒、長……

師:作者爲什麼要用“探”字?

生:更生動。

生:擬人寫法,像一羣娃娃。

生:把竹筍寫活了。

……

師:一個“探”簡直把竹筍寫活了了,現在你們就是那一羣筍娃娃,一場春雨過後一個個探出頭來,展示着勃勃生機。請你讀出來,邊讀邊想象。

生: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讓教材生動起來,活潑起來,使學生不知不覺地受到文中趣味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喜歡上語文,愛上語文。

語言是人存在的精神家園,人存在於語言之中,語文課的實質——就是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讓學生通過對典型“言語作品”地剖析、玩味和模仿,在豐富多彩的“言語實踐”中不斷內化爲多種營養,並較爲成功的外化爲各種“言語作品”,逐步形成能夠獨立聽說讀寫地“言語能力”,以運用於廣泛的社會生活地“言語行爲”之中。讓語文課瀰漫着獨特靈活的“語”味。就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在獲得課文所傳播的信息的同時獲得“如何傳播信息”的“言語智慧”,在各種言語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言語能力,使學生擁有敏銳的語感圖式,鮮活的言語範型,靈活的言語智慧幸福地棲居在言語的精神家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