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感受大自然之美》課後教學反思

語文5.1K

本課時所要集中解決的問題是幫助學生感受美麗的大自然,增進親近大自然的情感;引導學生在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時,瞭解鑑賞大自然的方法,提高鑑賞自然的能力。

《感受大自然之美》課後教學反思

解決本課時問題的理論支撐是人與大自然的密切關係及相關的美學知識。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植物和動物都是人類的朋友,是我們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進行生態教育,使他們明白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應該是友好的,作爲萬物之精靈,人類應該對自然抱有感激之心,善待大自然,愛護環境,保護動植物,養成保護大自然和生態環境的思想意識、覺悟及相應的道德行爲習慣。

幫助學生感受大自然之美,首先應引導他們去認識美麗的大自然,然後在已有認識的基礎上再總結鑑賞大自然的'經驗,這樣就容易從學生的自身體驗出發來進一步探究怎樣鑑賞自然美的知識。因而本課時在邏輯結構上分爲緊密聯繫的兩部分:一是體會感受美麗的大自然;二是學會鑑賞大自然之美。而提高人們鑑賞自然美的能力,有利於進一步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更有利於增進人們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所以鑑賞大自然之美的方法是本課時的學習重點和難點。

認識美麗的大自然,可通過系列圖片、散文、詩歌、歌曲等,引導學生去用眼睛發現大自然之美,用語言描繪大自然之美,培養學生觀察、感受、體驗自然美的能力,增進學生親近自然的情感。

對於如何鑑賞美麗的大自然,應首先搞清什麼是自然美,把握自然美的兩種分類。可引導學生從自然美的多種表現中,瞭解自然美,知道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的審美領域,大自然美麗無限。鑑賞自然風景的方法,可選用典型的風景實例引導學生分析感悟。

隨着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對精神消費要求的提高,人們走進自然、迴歸自然,在遊山玩水中享受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但不同的人面對共同的自然景觀,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尤其是人們審美能力的差異,對自然美的鑑賞水平千差萬別。通過教育教學,讓學生了解保護自然、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未來,爲了我們的明天和子孫後代的生存,必須從小養成愛護自然、欣賞自然和保護環境的行爲習慣。

教學設計充分體現新課程改革以人爲本、學以致用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想,教師能夠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個性發展需要出發,創造性地對教材內容大膽進行重新整合,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科學化和生活化。同時教師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直觀高效的優勢,運用多媒體創設了多個有利於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究的教學情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和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積極思考,大膽實踐,鍛鍊和提高了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設計使課堂真正成爲了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課堂,在這樣一個動態發展的課堂上,師生之間互相挑戰、互相啓發、互相研討、教學相長。在這樣一個動態的課堂上,每個人都是教育者,每個人也都是受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