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望月》教後記的範文

語文1.58W

《望月》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趙麗宏的作品。課文是一篇散文,寫的是舅甥倆在望月中愉快交談。背景是“夜深人靜”的月夜在行進的江輪甲板上,靜謐的月色,頗增幾分童話色彩。按照文本的教學要求,重點是感受望月的樂趣及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想象力豐富。

《望月》教後記的範文

通過我對文本的研讀,我自行將教學的重點定爲感悟事物以心,萬物皆有情。在教學設計中,我將文本分爲三大部分:“我”眼中的月、詩人眼中的月、小外甥眼中的月。從這三部分展開教學。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我提出問題:“這篇課文分別寫了那些人眼中的月?”在學生的回答中,只注意了“我”和小外甥。那我就按照學生的理解先來學習“我”眼中的月。在我的朗讀中,讓學生靜靜品味今晚江上的月光。我提出:假如用一個詞來形容今晚江上的月光,你會用上哪一個詞?這樣深入進行教學。如此美妙的月夜,當然不能讓“我”獨享,小外甥也來了。這時舅甥倆在幹嗎?(鬥詩)由此引出詩人眼中的月是怎樣的。

在此讓學生從古詩中讀出詩人的情與愁。這時教學的重點。用時達二十分鐘左右。接下去,最後過渡到小外甥眼中的月的教學。到了這個環節,我提問:“課文分別寫到哪些人眼中的月?”學生就能弄懂了課文寫了“我”、詩人、小外甥他們眼中的'月。那麼這三類人眼中的月是不是都是一樣的?[不一樣。“我”眼中的月寧靜、安詳、朦朧。詩人卻是充滿了思鄉離愁、憤懣現實。而小外甥眼中的月卻和孩子一樣調皮有趣。]及時指出:月亮本是一個自然存在的天體,無所謂有感情。但是人是有血有肉的,你有一顆怎樣的心,就有一輪怎樣的月。眼中的月,就是人心中的月。這就是以心觀物,萬物皆有情。從這裏引導學生領悟人們對秋寒的菊、冬雪的梅的思想感情同樣源自“以心觀物,萬物皆有情”。

標籤:範文 望月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