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孔孟》精品教學設計

語文1.31W

[教學目標]

《孔孟》精品教學設計

瞭解孔孟之間的傳承關係和二者的差異。

[教學重點]

孔孟之間的傳承關係和二者的差異。

[教學難點]

孔孟之間的傳承關係和二者的差異。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課文悟讀

在中國思想史上,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歷經千年而不朽。作爲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確實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們獨具如炬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們的思想代表一個理性的社會秩序。他們就像現代的基督徒,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文化傳統的力量,相信人與人之間高度的道德標準。

孔孟思想雖然一脈相傳,但仔細比較,卻也發現他們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這雖與他們所處的時代有很大的關係,但與他們的個性也不無關聯。

讀《論語》《孟子》,觀孔孟言行,他們的人品、個性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孔子的弟子顏回曾讚美孔子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而孔子自己的描述尤其好。“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從這裏,我們不難看出孔子生活的快樂、熱情及其充實的內心世界。

《史記孔子世家》中有這麼一段文字:“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東郭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頰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的獨具的風趣,在他挖苦自己時自然流露出來。他們師生間偶爾的玩笑,其中點綴着幾處雋永的警語,經常的溝通和切磋,使得他們關係融洽,親如父子。

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華及曾皙談志向,輪到曾皙時,他說出一段詩情畫意的話來——“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一下子把孔子感動得心曠神怡,喟然歎服。

一襲布衫,大袖飄飄,身體的寬舒與心靈的自由相得益彰,幾個大人,又配上幾個嬉鬧無憂的頑童,這氣氛活潑而不拘謹,遊戲而不功利。這不正是孔子樂觀、積極、熱情、率性、純真品性的形象寫照嗎?程朱理學禁絕人的七情六慾,而孔子竟是這麼一個活潑潑的、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啊!

孟子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極其嚴格、責任心非常強的人,以“兼濟天下”爲己任,倡導自省精神,以身作則,言行中也處處體現出這種自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爲人自信自傲,認爲人人都可爲聖賢,且鋒芒畢露,好辯而且善辯,動輒與人交鋒,欲爭必勝,揪住君王就講道理,並且直言不諱,咄咄逼人,指責統治者“望之不似人君”,甚至當面批評當權者不實行仁政,“率獸而食人”,把政治搞得一團糟,主張“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言語坦率,嬉笑怒罵,絕不作吞吞吐吐之態。

二、亮點探究

1.“今人馮友蘭,也把孔子比作蘇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圖。”“孔子”與“蘇格拉底”、“孟子”與“柏拉圖”分別有什麼相似性?作者以此來說明什麼道理?

探究學習:蘇格拉底與柏拉圖都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大弟子,也是蘇格拉底思想的傳承者。孔子和蘇格拉底分別對東西方文明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兩位先知都通過言論而不是親手寫下的著作建立了一種學說,都強調以德治國,並率領門徒爲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奮鬥。作者以此來說明孟子與孔子的傳承關係及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

2.“老羸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是什麼意思?表現了孟子怎樣的感情和思想?

探究學習:“老羸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原文大意是:鄒穆公問孟子:“這次和魯國的衝突,我的官吏犧牲了33個,老百姓卻沒有一個爲他們效死的。殺他們罷,人太多;不殺罷,又太可恨,怎麼辦好呢?”孟子答道:“當災荒年歲,您的百姓,年老體弱的棄屍于山溝荒野之中,年輕力壯的便四處逃荒,而您的庫房裏卻裝滿了財寶,官吏們也不把這種嚴重情況報告給您,他們不關心人民疾苦,現在老百姓可得到報復的機會了!”這段話,一方面表現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認爲爲政需以身作則,要愛護人民,民貴君輕;另一方面,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孟子對統治者毫不客氣地指責,毫無隱諱地表達自己的不滿,鋒芒畢露,具有鮮明的'革命精神。

3.孔子說,他一生學習,到70歲才能“隨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表現了孔子的什麼思想?

探究學習:《論語爲政》中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15歲有志於學業,30歲說話做事都能夠合於禮,40歲(明白了世上的各種事理)能夠不迷惑了,50歲懂得了天命,60歲一聽到別人說的話,便能瞭解其主旨,70歲便隨心所欲,所想的一切都不會超過規矩。由孔子的這番話,可以看出學習的重要性。

4.文章第4段對比了孔孟對“禮”的態度、行爲,體現了他們的思想,同時也表現了兩人的不同個性。有什麼不同?

探究學習:孔子的行爲,體現了他對“禮”的重視,他主張“克己復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爲了禮,他可以委曲求全。而孟子不受“禮”的束縛,率性而爲。

5.“針對這些條件,孔子對當時情形,還沒有完全失望。他的閒雅代表着當時的社會,相對於戰國的暴、亂而言,還相當寧靜。”從文中的分析來看,當時社會“閒雅”“寧靜”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學習:(1)當時,一切都接受“禮”的約束的原則雖已不再適用,但諸侯間交往還貫以“道德”的名義。(2)當時的作戰形式——車戰,佈陣有一定的程序,交戰有公認的原則,仍離不開禮的約束。(3)當時的作戰形式決定了交戰時間短,參戰人數少的現實,戰事沒有波及全民,不足以造成社會的全面性動盪。

解題指導

一、本題用提要方式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畫出重要語句,聯綴起來就是內容提要,當然沒有現成語句的,要自己概括要點。提要,可以寫作成段的文字,也可以用分行的形式。(能分清論點和論據,就能把握要點,並且理解要點。如第二段,回答孔子怎麼樣,孟子怎麼樣的句子就是論點,回答“何以見得”的那些例子就是論據,這樣就可以把這一段內容理得一清二楚。)

內容提要示例:

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孔子坦蕩悠閒,輕鬆愉快,孟子則凡事緊張。孔子認爲性惡來自先天,孟子則持性善論。孔子對“禮”非常重視,孟子則不大拘泥於“禮”。

孔孟的不同,主要是因爲局勢起了變化。孔子處在春秋末期,周禮還有一定的約束力,戰事尚未波及全民,戰事的方式如同競技,還不足以造成社會全面的動盪。因此,孔子認爲東周那樣的社會秩序仍可恢復,他提倡克己復禮,正名,復古。

孟子處在戰國前中期,戰國七雄已經準備長期的大廝殺,戰爭已有相當規模,戰事已經相當殘酷,社會全面動亂。因此,孟子認爲出路在於改弦更張,他的種種主張都是突破“禮”的約束的。

二、本題引導學生深入鑽研,培養質疑思辨能力。

1.“由內外觀察而產生”,意思是,既要觀察他人之過,又要觀察自身之過,觀察過錯之所以爲過,然後反向思維,才能知道什麼爲“仁”。

2.列舉這些例子是爲了說明孟子對“禮”不大重視,在他看來,周禮早已不復存在,自己也不必拘守禮法。

3.“以前”指西周時期。

4.“強迫性的推論”意思是,以生性爲善爲前提,把保持這種天性視爲理所當然的結論,對人的道德要求就帶有強迫性。

5.意味着作者對這些解答是否定的,認爲這些解答雖然都有事實根據,但是沒有從根本上回答問題,沒有揭示問題的根本原因。

三、本題引導學生溫故知新。

隨着閱讀面的擴展,隨着認識水平的提高,回過頭來重溫過去讀過的東西就會有新的領會。例如,重讀《寡人之於國也》,從“王好戰”一句可以想見當時戰事的頻仍。孟子給梁惠王提出的方案,是發展生產,注意民生,爲什麼有這樣的建言呢?從“好戰”與“野有餓殍”可以看出,戰爭對生產的破壞,戰亂對民生的危害。孟子關於王道的主張就是針對當時的局勢提出來的。重讀《寡人之於國也》,可以感受當時社會矛盾的尖銳,可以體會孟子慈悲的胸懷,爲民請命的激切。

標籤:孔孟 精品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