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散步》課堂教學實錄參考

語文6.08K

  一、對話導入

《散步》課堂教學實錄參考

師:同學們,初次見面,我們認識一下好嗎?

生:好!

師:我想知道,你們來自哪所學校?

(生作答)

師:我還想知道,你的尊姓大名?

(生作答)

師:我更希望瞭解,你們一家人的業餘生活。

(生作答)

師:你們的家庭生活豐富多彩。

閒暇散步,也是家庭生活的一項內容。能說說你和家人散步的經歷與感受嗎?

(生說經歷與感受)

師:聆聽了你們家的散步,分享了你們家的溫馨與幸福,真美好!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作家莫懷

戚的敘事散文——《散步》,體悟那字裏行間流淌的濃濃親情。

(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師:[過渡]1985年的初春,南方的原野,作者全家三輩四口人在散步,就像文中所說的那樣。後來,作家在與美國漢學家柯爾特先生交談時,柯爾特先生讚賞,敬老愛幼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又引英國哲學家培根的話說:“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纔是人類的文化之舉。”一個在發達國度的人,爲什麼對“敬老愛幼”這份看起來很陳舊已無什麼油水的民族遺產,卻如獲至寶、津津樂道?這使作者莫懷戚感慨不已,欲罷不能,於是《散步》便在他的筆下誕生了。

讓我們親近《散步》這篇美文,體會文中那份濃濃的親情。

1.練習讀文。

師:請同學們輕輕打開課本,輕聲練習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注意生字詞語。)

(生朗讀課文)

2.檢查指導。

(1)聽寫詞語。

各得其所、水波粼粼、嫩芽、信服

(2)讀通課文。

師:全文共8節,每個同學都擁有相同的讀書機會,抓住機會很重要,願意讀書的,請站起來。

(生爭先恐後,躍躍欲試)

師:珍惜讀書的機會,爭取主動讀書,大膽站起來,精神可嘉!每人讀一節。從課文的題目開始——

生:散步。

師:散步的時候,身體是——

生:放鬆的。

師:心情是——

生:愉快的。

師:讀書的基調,就是——

生:輕鬆、愉快!

師:找到了讀書的感覺,醞釀一下感情,可以開始了嗎?

(生讀課文)

3.概括內容。

師:通過練習,同學們能夠把課文讀得正確、流暢,有的同學還能夠讀得讓人身臨其境。掌聲鼓勵自己,肯定自己。

師: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家三口在公園散步的情景。

生:不是。

師:那是——

生:初春的一天,母親、妻子、兒子和我,一家四口去田野散步,後來產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最後母親改變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過去的時候,我揹着母親,妻子揹着兒子。

師:讀得真仔細,說得很詳細。原來,我說錯了。老師記性不太好,長了記不住,只能記住一句話,難爲同學們了,想辦法讓我記住,好嗎?

生: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師:概括的好。哎,這句話好像很眼熟啊,在哪兒見過?

生:課文開頭的句子。

師:哦,一起讀一讀!

 三、熟讀感悟

  (—)

生:“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師:這句話,讀起來,怎麼有點彆扭。你們看,這樣寫??“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在田野散步。”行不行?

生:這樣寫當然可以。

師:那爲什麼非要說“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生:這樣既交代了“我們在田野散步”,又突出了散步的“四個人”。

師:聽你一說,我很受啓發。如杲你是攝影師,讓你拍攝“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的鏡頭,你先拍攝一個遠鏡頭是——

生:一望無際的田野上,隱隱約約有四個黑點在移動。

師:接着鏡頭慢慢拉近,再來四個特寫鏡頭,分別是——

生: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師:看來,會讀書,也會攝影了。

文章開頭的寫法真有意思,能使人想到這樣一組鏡頭:先是一個整體的遠鏡頭———望無際的回野上,隱隱約約有四個人在散步,接着鏡頭由遠拉近,來個特寫——突出了散步的四個人。

再讀讀這一句,想象畫面的流動,體會“冒號”的靈動:突出、強調。

生: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二)

師:瞧,這一家子!三代,四口,兩對母子。多麼可愛!

我們先來欣賞文中一對年輕的母子。

師:喜歡文中這個小孩的舉手。

(生舉手)

師:你喜歡這個小孩子的——

生:天真、可愛!

生:聰明、伶俐!

師:表現在課文中的哪句話?

生:“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師:對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講,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孩子出言不凡、語驚四座,小孩子的奶奶,會這樣誇他——

生:我的乖乖!(笑)

師:孩子的媽媽,會說—— -

生:寶貝,真能!

師:孩子的爸爸,會說——

生:了不起的發現!

師:多麼聰明可愛的孩子!(板書:聰明可愛)

師:對孩子的最大的賞識,最大肯定,莫過於把他當時說的話,活靈活現地“克隆”一遍。 生: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師:讀出了小傢伙猛然間發現“規律”的喜悅與激動。

生: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師:讀出了小傢伙的'聰明、活潑。

生: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師:讀出了小傢伙的童真、童趣。

  (三)

師:喜歡課文中“妻子”的請舉手。

(生舉手)

師: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生:聽從丈夫,夫唱婦隨!

師:表現在——

生:“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師:言下之意是,妻子在家裏,??

生:不一定聽我的。

師:妻子爲什麼在外總是聽我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尊重丈夫,給他個——

生:面子。

師:在家裏,就不同了,遇事大家商議,誰說的對聽誰的,這就是內外——

生:有別!

師:課文中是在怎樣描寫這位妻子的?

生:“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

師:沒說一句話,做了四個動作——“聽、蹲、背、走”,你對這位妻子有何評價? 生:文中的她是個一言未發,默默去做的賢妻良母!

(板書:賢妻良母)

  (四)

師:我們再來欣賞文中一對年長的母子。

喜歡母親的舉手?

(生舉手)

師:請一位同學說說,你爲什麼最喜歡母親?

生:這位母親很理解兒子的心意,很疼愛自己的孫子。

師:請你按先後順序,把寫母親的有關語句讀一讀。

生:“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師:下面,我們來個現場表演,我扮演母親,你扮演兒子。你來說服我到外面散步,好嗎? 生:(扮兒子)媽媽,今天正好是星期天,外面春光明媚,我們一家人到外面散散步吧! 師:(扮母親)兒子,媽媽上了年紀,腿腳不方便了,再說,媽媽身體不好,哮喘,走遠一點,就上氣不接下氣的。我看,還是你們帶着孩子出去轉轉吧。

生:(扮兒子)媽!您都一冬天沒出來了,春天的空氣新鮮,到外面透透氣,活動活動筋骨,對身體好。

師:(扮母親)兒子的一片孝心,媽媽曉得。我準備準備。

生:(扮兒子)春寒料峭,還是有些寒意,穿上外套,以免着涼。

師:(扮母親)好,好,好,兒子的心真細!我這就去取外套。

師:母親信服兒子的善舉,體諒兒子的孝心,對兒子,言聽計從,課文中有句說得好—— 生:“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師:小時候,孩子聽母親的話;長大了,母親聽孩子的話。話,是心聲,是母子相互信賴的心聲。

師:還有哪一個地方寫到了母親?請你讀一下。

生: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母親對我說。

師:“還是走小路吧。”母親爲什麼改變了主意?

生:滿足孫子的要求。

師:這就是對孫子的——

生:疼愛。

師:疼孫子,愛兒子!這種疼愛之情,通過怎樣的動作、語言表現出來的?

生: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這裏“摸摸”的動作,“還是走小路吧”的語言都表達了母親對兒子的疼愛。

師:“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裏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母親眺望的地方,正是孫子嚮往的路徑。可見,小路有美景。

但是,在抵達美景的小路上,想心也潛在着路障,母親是過來人,她具有前瞻的眼光,於是,母親對我說——

生:“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着我。”

師:那麼母親的這段話怎麼讀纔好呢?誰來試一試?

(生讀語段)

師:同學們注意,文中寫道:“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讀出愛撫的動作。 (生再讀語段)

師:用心“摸摸”,輕輕地,慢慢地,柔柔地“摸摸”,從心裏讀出來

(生讀語段)

師:把“摸摸”讀到自己的手上來

(生讀語段)

師:把“摸摸”從自己的手上,轉移到孫兒的“小腦瓜”上來·

(生讀語段)

師:“變了主意”,這是一個思想轉變的過程,怎樣讀才能表現出這個轉變的過程呢? 生:我覺得“還是”兩個字帶點拖音:“還——是——走小路吧。”

師:你體會得很到位。讀讀!

(生讀)

師:讀出母親的眺望——

生:“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裏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師:讀出菜花的色彩——

生:那裏有金色的菜花。”

師:讀出桑樹的姿態——

生:“兩行整齊的桑樹。”

師:讀出魚塘水面的動感與光感——

生: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師:通過讀,把眺望的視線由近處推向遠方,推向目之所及的遠方——

生:“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裏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師:注意,扣住“望去”,視覺開始出發,經過“菜花、桑樹”,抵達小路盡頭的 “魚塘”,逐漸把視線拉遠,拉到極限——

生:“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裏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師:母親看得遠啊!既看到了美景,也預料到了路障,於是,母親對我說——

生:“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着我。”

師:母親是早有預料的,不用驚慌,再讀。

(生再讀)

師:母親說這話時很放心,很坦然。讀的時候要把這層意思表達出來。請聽老師讀。 (師範讀課文)

師:多麼慈祥的母親——善解人意、疼愛孫子。

(板書:疼愛孫子)

  (五)

師:最喜歡作者的舉手。

(生舉手)

師:請一位同學說說,你爲什麼最喜歡作者?

生:他很孝敬母親。

師:哪裏看得出來?

生:“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爲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師:“因爲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言外之意是說,我伴同母親的時日——

生:伴同母親的時日短。

師: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伴隨母親的時日已短?

生:“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師:“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是埋怨春天——

生:埋怨春天來得太晚了。

師:這裏用了兩個“太遲”,是不是重複了?

生:不是重複,是強調春天來得太遲了。

師:埋怨春天來得“太遲了”,是責怪冬天呆的時間太長了。嚴寒的冬天遏制生命,所以,有一些——

生:“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師:聽我讀——“我的母親又‘度’過了一個嚴冬。”

生:“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不是“度”。

師:聽得真仔細,我改正——“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師:“熬”與“度”,不一樣嗎?

生:“熬”字,可以想見母親挺過嚴冬十分艱難;“度”則顯平淡。

生:從“熬”字,可見母親每活過一天,都很不容易。若換成了“度”,那種感覺就沒有了。 生:“熬”,是熬煎,是難過,是痛苦,是不容易;而“度”,比較中性,日子好過、歹過,都可以用“度”。

師:說得好!

生命多麼脆弱!嚴冬,對於身體羸弱的老年人,就是一個坎兒啊!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的人,怎能不盼望春天,盼望春天帶來新的生機,“春天總算來了”,你看那南方初春的田野一- 生:“這南方初春的回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樣東西——生命。”

師:多美的春天!多美的語句!請你讀一讀。

生:“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有的濃,有的淡。”

師:想象“新綠”,那是新生命的色彩,那是新生命的誕生,那是新生命的象徵,那是新生命的希望。再讀——

生:“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有的濃,有的淡。”

師:體會新綠的“隨意”,那是新綠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地鋪着。再讀—— 生:“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有的濃,有的淡。”

師:感受新綠的“濃淡”,最是一年春好時,濃妝淡抹總相宜。再讀——

生:“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有的濃,有的淡。”

師:地上,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樹上呢?接着讀——

生:樹上的嫩芽也密了。

師:想象那一個個嫩芽密佈枝頭,讀出嫩芽的急不可耐——

生:樹上的嫩芽也密了。

師:想象那剛剛抽出的嫩芽。讀出“二月初驚見嫩芽”的驚喜一-

生:樹上的嫩芽也密了。

師:再看那水裏一-

生: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師:讀出“起着水泡”的動態——

生: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師:讀出咕咕地的聲音——

生: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師:讀出聽到與看到“咕咕地起着水泡”時的自在和愉快!

生:回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師:這段話寫得真美!田野鋪着新綠,枝頭抽着嫩芽,水中冒着氣泡,生命在復甦,生命在胎動,生命在勃發。

生命真美啊!讀這段話,用生命的美滋養我們的眼,用生命的美營養我們的心。

生:(齊讀)“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回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樣東西——生命。” 師:生命如此美好!我的母親也戰勝了嚴冬,來到了春天。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母親畢竟老了,身體又不好,明年的冬天,能否熬過去,還是個未知數啊!

這次,母親提出要“走大路”,這個願望還能留到明年春天兌現嗎?

  【幻燈】

畢淑敏說——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趕快爲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茬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詐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全錢,也許只是含着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勺天平上,它們等值。

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陰。

師:是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盡孝要及早啊!哪怕是滿足母親的一個小小的心願。

於是,在產生“走大路”與“走小路”的分歧的時候,我斷然決定——

生:“走大路”。

師:讀出這種當機立斷。

(生讀語段)

師:讀出這種充滿孝心的當機立斷。

(生讀語段)

師:讀出這種委屈兒子,孝敬母親的當機立斷!

(生讀語段)

(板書:孝敬母親)

師:“我”孝敬母親,斷然決定“走大路”;妻子夫唱婦隨;母親疼愛孫子,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

  (六)

師:春風和煦,陽光明媚,一家人向着那菜花——

生: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師:好一個“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我背上的”是——

生:母親。

師:“她背上的”是——

生:兒子。

師:“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是??

生:母親加兒子。

師:母親加兒子,就是——

生:整個世界。

師:我背上的加她背上的,就是我們一家。“一花一天國,一家一世界。”

師:我背母親是尊老,妻子背兒子是——

生:愛幼。

師:尊老愛幼,就是——

生:整個世界。

師:就是中華傳統美德的整個世界。

師:我背上的是生命的源頭,妻子背上的是生命的——

生:延續。

師:生命的源頭加上生命的延續就是——

生:整個世界。

師:就是生命綿延的整個世界。

師:再讀最後一節——

生:“我們在陽光下, 向着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師:這是多麼美妙的一幅圖畫,這是多麼詩意的上幅圖畫!能用一個字給這幅畫取個名字嗎? 生:背(愛、家、和、美、心、親、加)。

師:兩個字呢?

生:母子(春暉、示範、延續、早春、揹負、責任、生命、中年、血脈、溫馨、和諧、親情、人性)。

師:三個宇呢?

生:寸草心(三春暉、一家親、母與子、母子情、天地人、老中幼、人性美、背世界)。 師:四個字呢?

生:尊老愛幼(整個世界、其樂融融、愛的延續、責無旁貸、人到中年、繼往開來、和和美美、一路走好、春天來了、傳統美德)。

師:五個字呢?

生:瞧這一家子(成熟的生命、生命的過程、三輩四口人、最美的風景、春天的故事、家和萬事興、文化的精髓、人間第一情、沉重的責任)。

師:六個字呢?

生:上有老下有小(背小的背老的,幼小成熟衰老)。

師:請把你們的“命名”寫到黑板上。

(生上講臺寫“命名”)

師:(語言渲染)

瞧這一家子——

生!(齊讀)“我們在陽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師:瞧這“尊老愛幼”的一家子——

生:(齊讀)“我們在陽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師:醉過知酒濃,愛過知情重。

再瞧這“尊老愛幼”的一家子——

生:(齊讀)“我們在陽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

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