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規則在哪裏》教學課後反思

語文1.63W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源於生活又以生活爲歸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品德課堂原本是個師生共同擁有的生活世界。“迴歸生活、關注兒童現實生活”的課程理念決定了生活化是國小品德課程的首要特徵。品德課堂應源於生活,再現生活,最後必然要回歸生活。教學《規則在哪裏》之後,我反思如下: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規則在哪裏》教學課後反思

一、課堂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和體驗,讓課堂源於生活

兒童生活的現實性,決定了品德教學應該關注和反應兒童生活的真實性。課程標準指出:“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遵循學生生活的邏輯,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爲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從學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生成活動主題。本冊中《規則在哪裏》課堂教學的第一層次就是尋找規則,在哪兒找?自然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按不同的生活場所,去找身邊和自己關係密切的規則,從而讓他們體會到“生活處處有規則”。“規則”是一個包羅萬象而又有點空泛的概念,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較難理解。這節課怎麼切入?我以學生樂於參與的遊戲作切入點。讓他們從沒有規則的遊戲中尋找規則,感受規則的必要性。這樣,“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生活體驗必然充滿整個課堂。

二、課堂要關注學生的參與和實踐,讓課堂貼近生活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因此教學活動的設計應該緊緊貼近學生的生活。本節課的重點應該是讓學生髮現規則,進而體會規則的作用,遵守學校規則,知道課堂課間活動應該怎樣做;遵守家庭生活規則,知道怎樣待人接物,與鄰里相處;遵守社會規則,包括公共秩序和法律法規。我在教學中力求使自己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去,不留痕跡地引導學生擴展他們的生活經驗。課堂中我們用社會的真實的生活來進行說教,如本節課將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鮮活事例引進課堂,地震中桑棗中學按規則有序撤離,奧運期間北京市的交通狀況等。通過這些,打破了課堂教學、學校教育本身的侷限性,拓展了學生的視野,生活化教學中的“生活”全部真實化。

三、課堂要關注學生的道德行爲,讓課堂走向生活

教育“迴歸生活”的課程意義還在於:要高於生活,要以未來的視角引領生活,遵循學生生活的邏輯,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指導他們今後的生活。這樣,也就能使學生感受到這門課程的學習對他們自身而言是有意義的,是有助於他們現在和將來的生活的。課堂上我就用課堂規則來組織教學;整堂課結束後我用規則約束學生有序、文明下課……在整堂課中,教育無痕,潤物無聲。雖然無痕卻有着驚人的力量,於無聲處聽驚雷,但在心與心的愉快中,學生醒悟了;在心與心的碰撞中學生的思想昇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