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擺的研究教學實錄

語文3.2W

擺線短擺的速度就越快,擺線長擺的速度就越慢,小編收集了擺的研究教學實錄,歡迎閱讀。

擺的研究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對影響擺的快慢假設進行驗證;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實驗方法蒐集影響擺的快慢因素的證據,通過測量蒐集、記錄數據,並選擇有效的數據支持證據;體會反覆實驗獲取可靠測試結果的重要性,體驗在擺的實驗中對變量的精確控制可以提高實驗的準確性。

2、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認識到擺的快慢與什麼有關係,進一步加深認識對比實驗中的定變量關係,經歷一個觀察現象——推理判斷——制訂方案——論證計劃的可行性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

3、在探究活動中體驗到與人合作共同完成實驗任務和探究擺的規律的樂趣。對實驗中的細節加以關注,體現動手之前先動腦的科學研究思路,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經歷一個觀察現象—推理判斷—制訂方案—論證計劃的可行性的活動過程。

  教學難點:

通過小組合作,嘗試自行設計對比實驗,研究出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擺幅的大小關係不大,與擺線的長度有關。初步學會分析和推理對比試驗中的定變量關係,並學會設計控制一個變量的實驗。

  教具使用:

擺(擺架用兩個鐵架臺做成“門“字型)、 電子秒錶、擺錘(用沉浮實驗盒裏的小吊桶和輕重不同的木塊、鐵塊)、自制控角器(用帶絕緣皮的銅線安裝)。

  教學過程:

一、研究擺線長短和擺速關係

師:上節課我們對影響擺速快慢的原因作了假設,同學們都認爲可能與擺線長短、擺幅大小、擺錘輕重有關。 這節課我們就來深入研究。我們先從擺長開始。你認爲擺線的長短會怎樣影響擺速?請你說出具體理由。

[評析:擺線長短對擺速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從這裏入手,體現先易後難、先扶後放的教學思路。讓學生說出具體理由是驅使他們的思維深入地發展,培養學生遇到問題進行“怎麼樣,爲什麼會這樣” 的思考習慣。]

(學生思考後彙報)

生:擺線短擺的速度就越快,擺線長擺的速度就越慢,昨天我們這個組擺線這樣長是10秒(用手比畫),另外一個組擺線很短,只要6秒。所以擺線越短擺的速度就越快,擺線越長擺的速度就越慢。

生:我和她的意見是一樣的,但是我和她的理由是不一樣的。我認爲擺線慢受到的阻力就越來越小,擺錘的重量就會影響到擺線,這樣一起就越來越快,擺線越來越長的話,受到的阻力就會越來越大,擺的速度就會慢。

生:我和他們的意見相同,理由不同,擺線長的話,擺下面的力量就不容易傳到上面,所以慢,如果線短的話,力量就快一些,所以就擺得快。

師:有沒有和他們不一樣的想法。(停頓一會)

都這樣認爲的是吧?那到底是不是和我們猜想一樣的,該怎麼辦?

生:做實驗

師:在做實驗之前更重要的是什麼?

生:制訂好實驗方案。

師:老師也不多說,相信我們四(一)班的同學會把實驗計劃設計好,會把實驗做好。下面,小組就怎麼做好這個實驗展開討論,你們在討論時老師把計劃表發給你們,你們把計劃部分填好,準備交流。

[評析:“老師不多說”是胡老師貫穿在整堂課中的教學風格。把說的時間、做的時間儘量讓給學生。]

(學生研討、制訂、交流計劃)

組1:我們預測擺線長短與擺速有關,不能改變的條件是擺錘的重量,應該改變的條件是擺線的長短和擺幅的大小。

生:我有意見,我們現在是測量擺長,擺幅是不能改變的條件。

師:剛纔有兩種不同意見,你們認爲哪種有道理。

[評析:抓住生成的機會,及時地引導學生認識對比實驗變量控制的要求,爲接下來的實驗作好最重要的準備。讓學生自己的說理來說服其他同學。]

生:我認爲陳月有道理。

師:爲什麼?

生:因爲不能改變的條件,擺幅大小要一樣。改變就不一樣的。

生:如果擺幅也改變的話,擺幅和擺長一起測,是測不出什麼結果來的。我覺得擺幅和擺重是不能改變的。

組1:擺幅和擺錘要一起控制的。

師:你們這個小組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生:是的,我們想到了,沒有說出來。

師:爲了更科學的實驗,你們認爲在實驗中還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評析:在掌握前一課時中測量的操作要點基礎上,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實驗設計以及細節問題的考慮,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提出解決的辦法,並通過相互的研討對實驗方案進行完善。]

生:反覆做幾次,減小實驗誤差。

生:我覺得可以用一把尺子,測出擺線的長短,然後進行比較。

師:有沒有道理?

生:有的。

師:很有道理。只是老師今天沒有這麼高的要求,只要測出長的和短的擺線的秒數就可以了。老師建議你課後可以做這樣具體的研究。

[評析:擺線的長短是可以度量的。教師爲什麼就不給學生一把尺子?多麼好的想法,如果用尺子具體測量,還會爲學生後來的活動任務“做一個每分鐘擺60次的擺”打下很好的基礎,但是老師因爲沒有辦法提供尺子,這樣鼓勵、建議還是可取的。]

生:計時員說開始時,擺就要放掉;擺的次數要一樣。

師:擺的次數是多少?

生:十次。

生:(比畫)這樣子擺一個來回算一次。

生:擺的幅度控制在45度內,這樣更準確。

生:45度怎麼測?量角器很難測量的。量在圓杆上端也對不齊的,也很難。可以把擺線拉到在桌子邊緣的地方。擺幅要控制好。

師:怎麼控制擺幅的問題,你們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生:(指着教師在橫杆上裝着的控角器)可以用它來定角度,用擺線和它對齊,這樣就可以控制了。

[評析:教師在橫竿上爲學生準備了控角器(控角器是用一根約15釐米的電線纏在橫竿上,露出8釐米電線指示角度,絕緣橡膠沒有去掉,作用是增加摩擦力,使纏繞在橫竿上的電線不容易滑動,學生移動電線,就指出了不同角度),這是爲了幫助學生解決角度難以恆定的難點,學生利用了這個控角器,就有效地規避了實驗當中不必要的麻煩。]

師:你們覺得呢?會不會用?

生:會的。

師:開始實驗。

(實驗結束,學生到投影前展示研究成果)

組1:我們組測擺線長的秒數是12。78、12。88、12。81,短的是8。16、8。22、8。56,得出的結論是擺線越長,速度越慢,擺線短,速度快。實驗結論與我們的預測是一致的。

師:對他們小組有沒有意見或補充。

生:沒有。

組2:我們小組記錄的擺線長的秒數12。97、12。90、12。78秒,短的是9。22、9。19、9。07秒,發現是有關的,擺的快慢和擺線長短有關。快的擺線短,慢的擺線長。結果和我們的預測是一樣的。

師:有沒有和他們不一樣的發現?都一樣的是吧?

生:是的。

(板書:和擺長有關係,長,慢;短,快。)

師:同學們真不錯,有沒有信心繼續研究。

生:有!

二、研究擺幅和擺重與擺速的關係

師:請同學們看投影:

老師的希望

1、能靜下心來獨立思考兩分鐘:怎樣做下面的兩個實驗?怎樣把它做好?

2、當老師下發實驗記錄的時候,小組的同學能輕聲交流,改進計劃,把“不能和應該改變的條件”填好 。

3、大家認爲可以了,就開始,需要的材料到講臺領取。

[評析:在第一個實驗完成後,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前一個教學環節是老師不多說,現在是老師不說。兩個實驗要學生自己設計,自己完成,是建立在學生前一個實驗基礎上的,教師是完全放心,完全放手。但是兩個控制變量的對比實驗,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要學生一起設計,一起完成,還是需要進行充分的思考。同時,讓學生的合作建立在獨立的基礎上,這會增加合作的有效性;給學生兩分鐘的時間,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時間保障。這樣的安排是有獨創性的,也是合理的。]

生默讀

師:明白了嗎?

生:明白。

師:開始。(師計時,生獨立思考,兩分鐘後下發實驗研究表,學生開始交流、實驗、彙報)

組1:我們組做了擺重實驗,不改變的條件是擺幅、擺長,改變的是擺的重量,擺錘重的時候的時間分別是15、15、14秒,擺錘輕的時候是14、14、12秒。發現,擺錘的重量和擺速沒有多大關係。

組2:我們小組認爲不能改變的是擺線長短,應該改變的是擺錘的輕重,重的是11。42、11。47、11。15秒,輕的時候是11。25、11。22、11。25秒,發現擺錘的輕重與快慢無關。

生1:我覺得研究他們小組擺幅也應該是一樣的,他們沒有講。

師:(面對組2)你們小組是怎麼認爲的?做的時候注意到沒有?

組2:我們注意到了,做的時候是控制的,忘了講。

師:你看,我們的同學多厲害,有一點問題都聽出來了。

組3:我們是研究擺幅的大小與擺速的關係,不改變的是擺錘的輕重和擺的長短,改變的是擺幅的大小。大的時候分別是13、13、13秒,小的時候是13、12。9、13秒,我們認真分析後,認爲擺幅的大小與擺速沒有多大關係。

組4:我們小組研究擺幅的大小與擺速的關係的結果是,擺幅大時是9、8。8、9。2秒,小時是8。7、8。9、9秒,我們認爲還是有一點關係的。

師:對於這兩個實驗,都有小組認爲有關係,有小組認爲沒有關係,你們的看法呢?

[評析: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意見,及時地作出迴應反饋,給學生指出了下一步要研究的問題是根據所得數據,到底是有關、關係不大還是沒有關係。教師不衝到臺前進行主觀的評價,而是把研判的任務交給了學生。]

生:關係不大。

生:沒有關係,因爲擺幅大的時候,擺的快,距離也加長了,擺小的時候,距離近,擺速慢,所以時間是一樣的。

生:有關係,關係不大。

生:從剛纔的數據來看,都差不多,也就是關係不大。

師:你們比較贊同什麼意見。

生:關係不大。

師:我們班的同學真了不起,和科學家一樣做了比較準確的研究。其實,科學家在研究的時候,發現的規律也和你們一樣的。在空氣中有關係,但是不大,科學家把擺放在真空中研究,發現是沒有關係。所以我們應該尊重自己的數據。

[評析:教師陳述科學家對擺的研究的客觀事實,學生會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實驗的科學性,數據的合理性,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產生更濃厚的研究興趣,,養成尊重客觀數據的科學素養。]

(板書:關係不大。)

師:很遺憾,今天有些小組沒有完成兩個實驗,能不能把今天課堂上的出色表現帶到課外?課外你想做些什麼?

[評析: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的探究熱情,需要教師促使在課外延續;還有部分小組沒有完成全部實驗,也應該指導他們課外去得出自己的數據。相信這樣才能把課堂作爲探究的起點。]

生:再去研究實驗。

生:把剩下的實驗做完。

生:再去研究有關於擺的感興趣的問題。

師:好,希望同學們課外能繼續研究。下課。

[評析:做一個60次每分鐘的擺的課外活動還是應該佈置,我們不指望全部的學生去做,但是這個具有挑戰性的科學任務會激發一部分同學去完成。]

  教學總評:

新課程教學中,對學生來說有兩大難題,一是對比實驗,二是定量實驗。我們觀摩的多節類似課中,經常會發現學生取得的數據與結論難以符合,導致學生得出錯誤的結論,甚至於教師強行得出與學生的數據相反的所謂正確結論。這節課是集對比與定量實驗於一身,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可想而知,但是整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出來,師生上得輕鬆、愉快,結果符合預期的。我認爲有些經驗值得借鑑。

首先是加強操作技能訓練。教材上認識擺和制定計劃是第一課時,具體測量是單獨在第二課時,教師進行處理,把計劃制定和實驗都放在第二課時,那麼第一課時學生在做什麼呢?教師把大量的時間放在學生測擺速的操作技能上,這從學生回答“爲了更科學的實驗,你們認爲在實驗中還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上看出來,也從本課學生操作的嫺熟上可以看出學生操作技能已經紮實。這是進行對比測量活動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欲速則不達。我們很多教師主要在學生操作技能上不重視,引起麻煩,比如學生還不怎麼會使用溫度計,就讓學生連續測量一杯水的溫度,結果可想而知。

其次是教具準備上有意識地規避不必要的麻煩。比如,擺錘選用“物體沉浮實驗盒”中的小吊桶和鐵塊木塊。規避了用其它材料引起的擺長改變問題。把擺架做成門字型,解決了擺架不穩定和擺錘撞到擺架的問題。尤其有創新意識的材料是“控角器”,有效規避了擺角難以控制的問題。

第三是整個教學環節從易到難,先扶後放。把擺長作爲第一個研究內容,有兩個好處:一是實驗數據相差很大,學生不會有什麼爭議。這個結果還可以在分析擺錘、擺幅與擺速關係時作對比用。如果學生堅持認爲、是有關的,可以把這些數據拿出來,學生一對比,就會明白了:不同擺長的擺速相差比較大,那叫有關係,倍幅和擺重數據相差不大,但又不可以說沒有關係,那麼關係不大這個結論就水到渠成了。二是三個實驗方法是相同的,教師把擺長對比實驗計劃做重點研討,特別關注變量控制,學生掌握了方法,爲後面兩個實驗做了鋪墊,可以放手讓下上學生小組內研討並操作,無須教師重複,爲動手操作提供了更多的時間。

標籤:實錄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