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高中語文《今生今世的證據》教學實錄

語文2.84W

  [案例描述]

高中語文《今生今世的證據》教學實錄

《今生今世的證據》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月是故鄉明”專題中的一篇現代散文。其作者劉亮程是近年來衆多作家中獨樹一幟的作家。首先在於他的選材與衆不同,他寫的東西來自於遠離城市的一個邊遠的鄉村,不僅如此,他所寫的鄉村裏的故事又大多是他青少年時的往事。這樣就給今天的青年學生閱讀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特別是沒有遠離故鄉生活經歷的高一學生,更難體驗。這一現實,導致了學生對文本閱讀產生了“畏難”心理。另外,本文是一篇感情深藏不露、多少顯得剋制、理智的作品。如果說許多鄉思作品是在反覆吟詠人與故鄉的依戀之情的話,那麼《今生今世的證據》則越過這種感情去進一步追問這種感情何以會產生,人與故鄉的關係到底是什麼,故鄉對一個人來說又意味着什麼,人在家鄉,人離開家鄉,家鄉成爲故鄉,這期間都發生了什麼事情,有什麼變化深藏其中?由於作者致力於深刻的思索,所以文章整體語言比較抽象,或者是文學性比較強,這都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閱讀難度,這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都必將成爲難點。因此,我藉助“讀出自己”的閱讀理念,從和學生探討一些他們熟悉的生活體驗入手,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走向文章的深處……

  [教學片斷]

(一) 讓我慢慢地靠近你——突破難點一

師:同學們,初讀這篇文章後,有什麼感受啊?

生:一點也讀不懂!(幾乎齊聲)

師:哦,什麼讓你們讀不懂呀?

生:老師,文章的題目和開頭部分就讀不懂,“今生今世的證據”什麼意思?感覺作者寫得好玄乎!

師:哦,作者真的寫得如此玄乎嗎?玄乎得我們這麼聰明的學生都看不懂啊?那這樣吧,我們不讀作者的文章,我們讀自己好嗎?

生:老師,什麼是讀自己呀?

師:關於“讀出自己”這個問題,老師暫且不說,我只想先提幾個問題可以嗎?

生:老師還買關子哦,你問吧!

師:哪些同學原來的家在農村,而因爲種種原因,現在已經隨同父母搬到了鎮上或者市裏的新家的?有的話請舉手。(十幾個學生舉手)

師:你們的老家還有親人在生活嗎?你們逢年過節的還要“常回去看看”嗎?

生:要的。

師:哦,那麼假如今天我們全班同學跟你回你老家玩,你會怎麼給我們介紹你的老家?你將怎樣來證明你確確實實在這裏生活過呢?首先申明,光說我們可不信哦。

生1:我會把同學們帶到還留存着我當年在上面塗鴉的老屋的牆壁處,指着告訴同學們,這是我畫的。

生2:我會把同學們帶到我老家門前的那棵老樹,指着告訴他們,當年我曾經和我的小夥伴們攀爬的樂事。

生3:我會把同學們帶到老家門前的那株種在泥地裏的月季旁,挖出當年埋下的包着我胎髮的那個塑料紙包,告訴同學們,這是我的胎髮,不由他們不信吧?(衆笑)……

師:剛纔幾位同學的回答很精彩,他們確能讓我們相信那是他們生活過的老家,什麼原因呢?

生:因爲他們都有證據!(齊聲)

師:對了,證據!因爲他們都找到了能證明他們曾經生活過的實實在在的物質證據,是他們今生今世的證據。

生:(舉手)老師,我現在似乎可以讀懂文章了,因爲文章開頭幾節作者也是在舉出屬於他的,能證明作者確實在這裏生活過的“今生今世的證據”,對嗎?

……

(二) 不識廬山真面目——突破難點二

師:故鄉,是人出生、成長、生活與勞作的地方,不管它今後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不是永遠與它相伴,它都是有意義的,因爲它烙上了人的印記,是人生活的物化,用作品裏的話說“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證據啊”。之所以有人不明白,是因爲他“還不知道曾經的生活有一天,會需要證明”。而這種“需要證明”的心理正是人類普遍具有的情結——懷舊(迴歸)情結。

生:(舉手)老師,什麼是懷舊情結?爲什麼它是人類普遍具有的?

師:對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在苦苦思索。而且也一度找不到最好的答案。直到昨天晚飯後,在和妻兒出門散步的時候,被我偶然間悟得了,同學們想不想聽聽呢?

生:想!(齊聲)

師:昨晚我和妻兒一起散步,我兒子很頑皮,他一人跑到了前面去,叫都叫不住,一點都不如你們乖!(衆笑)可是啊,我卻發現我兒子有一個動作一直在重複,你們猜猜是什麼?

生:(疑惑地)回頭望?……

師:你們真聰明!對了,回頭望!(強調),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生活經歷?

生:有(衆答)

師:那麼,假如我兒子回頭望時,卻發現我們沒在後面跟着,你們覺得他會怎麼樣?假如是你,你會怎麼樣?

生:害怕

生:哭

生:因害怕而大哭大叫

……(衆笑)

師:大家想想,我爲什麼要給大家講這個例子呢?

生1:老師,我明白了,人都有回頭望的習慣吧?

師:對,但似乎還沒說到關鍵處吧?你們覺得呢?(面對全體學生)

生2:老師,我認爲這種習慣背後還隱藏着深刻意思,因爲我們人確實經常要回頭望,現實中這樣,內心深處也經常這樣,但怎麼解釋,我還弄不懂。

師:很好,這位同學已經能把問題推向深處探討了,值得表揚!還有誰能談談?(略等)

生3:我想談談我的理解,人們回望的習慣背後,是否是人們懷舊心理的外部表現?人們是在懷念自己的過去,自己的`生活,自己走過的路,自己經歷過的人和事吧?

師:很好,你的回答很精彩!

生4:老師,我也想談談!(師默許)在懷舊中,我們經常會想到一些具體的物,也就是說,曾經經歷的物之所以常常是人懷念的對象,說穿了,懷念的並不是物本身,而是剛纔同學說的那些東西吧?(徵求的目光注視老師)

師:我真的很高興,爲這些很有頭腦的同學而高興,你們很會思考。我想補充的是:人爲什麼喜歡懷舊?因爲人是有時間感的動物,他知道生命的流逝與時間的無情,知道什麼叫歷史。曾經經歷的物之所以常常成爲人懷念的對象,說穿了,懷念的並不是物本身,而是懷念自己的過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自己度過的時間與歷史的意義和價值。這其中,故鄉顯然具有特別的份量。否定了或忽視了這曾經之物,必然意味着對自己生命的懷疑:“在它們中間悄無聲息度過的童年、少年、青年時光的我,他的快樂、孤獨、無人感知的驚恐與激動……對於今天的生活,它們是否變得毫無意義。”

(三) 掀起你的蓋頭來——突破難點三

師:大家看看,文章中還有什麼地方你覺得難以理解,可以一起來探討一下?

生:老師,文章最後一句話我覺得很難理解。

師:對於剛纔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有誰能來幫助他稍作解釋呢?

(巡視,但無人舉手,沉默)

師:看來這對大家來說,都是一個難題。這裏,老師又要轉換話題了,我又想問大家個不相干的問題,可以嗎?

生:可以

師:大家聽說過“失憶症”嗎?

生:知道,知道,我在電視裏看到過!(紛紛回答)

師:哦,看來大家對這並不陌生,那麼我想問問大家,你注意到患失憶症的人有些什麼特點呢?

生1:這樣的人整天顯得恍恍忽忽的,像沒了靈魂的人。

生2:這樣的人眼神總是呆滯的。

生3:這樣的人越努力想回憶起過去的事時,越顯得很慌張,很恐懼的,因爲他發現什麼也想不起來。……

師:大家的觀察很仔細哦!患了失憶症的人,當他試圖努力回憶過去,卻發現找不到任何能證明他過去的證據時,他們普遍會表現出失落、惶恐、虛無、精神渙散。那麼這能不能對我們理解文章最後一句話帶來啓發呢?(巡視,期待)

生1:老師,我好像有點啓發了。文中的“虛無”也是一種表現,這種表現是在“家園廢失”後產生的,也就是說,當人們在內心找不到過去生活過的家園時,人們就會出現和患失憶症人一樣的表現。

師:誰也想來說說?(期待)

生2:我認爲這裏的“家園”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園,它應該指精神家園,因爲它是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了。(教師肯定)

生3:我贊同他的觀點,精神家園很重要,人不能沒有它。

師:哦,那麼假如失去了精神家園,你認爲會怎麼樣呢?

生:(支吾)沒有家了,不就成了流浪兒了!(衆笑)

師:哦,我們可不可以給它一個完整一點的名字?

生:精神流浪兒唄!(紛答,衆笑)

師:很好,其實大家已經理解了文章最後一句話了,恭喜你們!

師:當烙上一個人生命印記的家園(故鄉)不復存在(廢失)時,他的生命、他的生存歷史也就成了一片虛空,他沒有了精神寄託與精神歸宿之地,沒有了通向未來的方向了,這正是現代人精神的一種通病——精神流浪。想“回家”卻只能走向“虛無”。作者就是要告訴我們這一點。能理解了嗎?

生:紛紛點頭……

  [課後反思]

“難文淺教”是一種教學藝術。所謂“難文”,有時是篇幅長、文字多的現代文,有時是用語生僻、意思深奧的文言文,有時是內容艱深的短課文;有時是看似優美而連教師都似霧裏看花的散文,有時是平白如話而寓意難以琢磨的小說。總之,難以在規定的課時中上完的或者難以讓一定年齡層次的學生理解的課文,就是閱讀教學中的“難文”。《今生今世的證據》完全可以稱之爲“難文”了。

面對這樣的難文,有時需要“硬教”,因爲課文中的那些“難點”不容迴避;但大多數情況下,對難文應該也必須想出一些較好的方法來進行淺教,來進行有一定教學效果、一定教學情趣和教學氛圍的淺教。《今生今世的證據》一文教學時,有三個難點是無法迴避的:第一,初讀時,學生讀不懂,心理上有畏難心理,教師需要解決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距離的問題。第二,“今生今世的證據”有一天“需要證明”背後是一種懷舊心理的體現,教師需要讓學生能理解和體會。第三,文章的結尾含義深刻,“虛無”因何產生,它有什麼深刻的內涵,如何理解,這同樣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這三個難點無法突破,閱讀的目標根本無法達成,學生等於沒讀懂。如何幫助學生較好地突破這些難點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於是,教學過程中,我避實就虛,採取迂迴措施,避免讓學生直接去“啃”這些難點,而是努力打通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在文中“讀出自己”,即讀出共鳴來,在文中讀出自己和作者之間相同的生活體驗,利用這些共鳴,轉而來理解和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於是我和學生一起探討了“尋找老家的生活證據”‘“兒子回頭望”、“患失憶症人的表現”等學生熟悉的生活體驗,用這些體驗,去引導學生去走進文本,去理解作者,去揣摩思想感情。

新課標對中學生的閱讀理解力提出的要求中就明確含有“經驗匯兌”一說。經驗匯兌,即“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聯繫到語言文字上去”(葉聖陶語),憑藉讀者自己的經驗去兌換課文的思想感情,它是理解課文的通途。本節課比較成功的地方,可能就在於我充分利用了這一點,鼓勵學生讀出自己,把自己的生活體驗結合到文本的閱讀理解中來,較好地突破了三個難點,學生的收穫不是教師直接“灌輸”的。,從而讓學生獲得一種有用的閱讀方法。當然,這些生活實例,是否很正確,我也不是十分有把握,但從教學的效果來看,似乎還可以。而且,教師的話似乎還比較多,有剝奪學生的話語權的嫌疑,這都需要改進。

這篇課文是一篇美文,又是比較難讀的文章。如何引導學生走近文本,是個難點。教師善於調動學生的生活的體驗,以此爲突破口,從學生熟悉的生活體驗入手,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走向文本深處。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在文字中挖掘文本的內涵,從而理解作者的思想。

不足:1。對文本的理解不足。2。拓展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