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七年級音樂教案

音樂9.44K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音樂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級音樂教案

七年級音樂教案1

教學目標:

1、瞭解藏族的風土人情。

2、《洗衣歌》的欣賞,拓展學生對原民歌的理解範圍,使他們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洗衣歌》的旋律永遠流淌在學生的心中。

3、充分了解藏族民歌及藏族舞蹈特點,並學跳藏族舞。

設計思路:

本課教學以音樂審美爲核心,面向全體學生,通過學生的聽、唱、看、感受、體驗、創作讓學生充分享受到音樂的美,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民族團結精神,以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一個教學課件,上面有藏族風光、藏族風情以及藏族歌曲《青藏高原》和藏族舞蹈片斷。

教學過程:

一、導入作品:

創設情景,讓學生了解藏族的風土人情。

1、師:我國有多少個民族?(56個)你們知道哪些民族?(學生自由說。)

2、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老師請你們來聽聽這是什麼民族?

歌曲《青藏高原》

3、有誰能介紹一下這個民族?

4、同學們都說的很好,可眼見爲實,還是讓我們去看看吧……

(大屏幕)藏族的風土人情

5、師:感覺怎麼樣?(學生自由說)

師:藏族真美,不禁讓我想起一首歌。

二、初聽歌曲《洗衣歌》

1、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用心聆聽,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2、聽完以後,師生暢談聽後感。

三、教師介紹作品:

歌曲《洗衣歌》是藏族舞蹈《洗衣歌》的主題歌,具有濃郁的藏族風格和舞蹈特色。歌曲歌唱了人民解放軍和藏族人民之間的深厚的魚水情誼。歌曲以藏族民間音樂樸實健康的音調爲素材,既保留了風格,又有所創造。曲調起伏跌宕,充滿歡樂與激情。

四、復聽作品:

1、讓我們一起再次來感受一下歌曲帶給我們的這種美麗寬廣、幸福自由的感覺。(復聽歌曲)

2、舞蹈片段欣賞《洗衣歌》,讓學生在欣賞舞蹈的`基礎上再次來體會歌曲的意境美,並欣賞藏族美麗的舞蹈。

五、跟唱歌曲:

請同學們一起跟着老師輕輕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

六、創意表現歌曲:

目的是讓學生髮揮想象,表達情感。

師:同學們,看你們這麼喜歡這首歌曲,我有個提議,爲《洗衣歌》盡上自己的能力,選擇其中的一項任務完成。

(大屏幕展示)

1、編一段歌詞或編一段舞蹈侓動

2、寫幾句讚美的語言表達你此時此刻的感情

3、畫一幅美圖.在創作過程中,老師不停地放《洗衣歌》音樂,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七、小結:

提高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在自己的作品中體驗音樂帶來快樂,自豪感,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七年級音樂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音樂與畫面的結合,瞭解影視音樂的特點,體會影視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

2、瞭解電影《臥虎藏龍》的故事梗概。

教學重點:

在感受與鑑賞方面,要求學生通過影視音樂的欣賞,瞭解音樂在影視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

在音樂創造方面,要求學生能根據教材提供的材料參與音樂活動創編和表演,並能在活動中擔任一定的角色,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導入。

師: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到,影視音樂的情感表達與內容有緊密聯繫的'作用,主題音樂有統一影片風格的作用。

請同學們回憶下,影視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學生回答,師鼓勵。)

2、場景音樂起烘托劇情、渲染氣氛的作用。

(1)聆聽《穿越竹林》,想象是怎樣一個畫面?

(2)這個場景音樂由人聲吟唱、簫、絃樂器多層次交織所產生的意境,你是否聽到了人聲?(一聽到人聲就說出來。)

(3)考慮:場景音樂起什麼作用?(烘托氣氛、增強故事表現了的作用。)

3、總結影視音樂的功能(作用)。(學生總結,師補充。)

(1)突出主題,體現影片的主題思想。

(2)抒情作用,塑造和刻畫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3)描繪作用,烘托畫面情緒和氣氛,加強視覺形象的情緒和節奏。

(4)背景氣氛,爲影片的局部或整體創造特定的基調和背景氣氛。

(5)深化主題,推動劇情發展。

(6)概括劇情。

(7)結構統一作用。

4、欣賞電影《臥虎藏龍》主題音樂電影片段,並談感受。

5、再次聆聽歌曲《穿越竹林》,結束本課。

七年級音樂教案3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根據唐詩《春曉》譜寫的抒情歌曲。歌曲構思精妙,節奏平穩,速度徐緩,曲調流暢、柔美,與詩句的結合自然貼切,像行雲流水一般平易自然,但又含義有緣深厚,給人無窮的想像。

全曲爲2/4拍子,六聲羽調式,對比再現的二段體結構。A段四個樂句爲典型的起承轉合式樂段,旋律舒展優美。B段的前兩個樂句通過節奏、音區、演唱形式(二部合唱與朗誦)等變化與A段構成對比,特別是虛詞“嗚”的運用,有力地烘托了詩歌的情境,表現出歌曲的意境美。B段的後兩個樂句再現了轉句與和句,但力度加強,情感逐步推進,情緒更爲激動。特別是全歌結束在高音“6”上,造成強收,強烈地抒發了對大自然、對美好春天的嚮往和熱愛之情。

教學年級:

國小四年級

教學目標:

1.能充滿感情地學會演唱歌曲《春曉》,並體驗詞曲結合所表達的詩情畫意。

2.二聲部合唱的音準與協調。

教學重點:

用柔美和充滿激情的歌聲表達古詩的意境。

教學難點:

二聲部合唱的音準與聲部間的協調統一。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聽唱法、模唱法、教唱法、示範法

學習方法:

模仿——感悟——表現

教具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唱師生問好歌及音階歌。

二、創設情境,發聲練習 ——小樹長高了

教師:同學們,今天是三月幾號?(3月12日),是什麼節日?(植樹節),那就讓我們種一顆小樹吧,讓我們伴着小樹一起長高。

三、學唱《春曉》旋律

1.解決合唱難點——春姑娘與春媽媽的歌

⑴模唱高聲部旋律——春姑娘的.歌

①教師:小樹真的長高了,吐着嫩芽,迎風搖擺。小鳥兒也唱着甜美的歌從遠方飛來了;花兒綻放着燦爛的笑臉,小草也從泥土裏探出了小腦袋……哦!春來了,春天真的來了。瞧!春姑娘婀娜多姿、花枝招展的,邁着輕盈的舞步,朝我們走來了。聽,春姑娘在唱歌呢!(教師範唱高聲部)

②指導學生模唱高聲部旋律。

⑵模唱低聲部旋律——春媽媽的歌

①教師:春媽媽也不甘示弱,聽,春媽媽怎麼唱?(教師範唱低聲部)

②學生隨琴模唱低聲部

⑶二聲部合唱——春風春雨交響曲

教師:春姑娘如風,春媽媽如雨,春姑娘和春媽媽在一起唱歌就好比春風春雨交響曲。

七年級音樂教案4

教學內容分析

《渴望春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音樂》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春之聲”的一首歌曲,也是整個單元中惟一一首要求學生演唱的歌曲。這首歌曲是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於1791年創作的一首抒情歌曲,深受兒童的喜愛;以兒童純真的稚氣,活潑的語言,表達了孩子們渴望滿目春色、繁花盛開、小鳥齊鳴的春天到來時的心情;歌曲採用D大調,6/8拍子,歌曲的結構爲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全曲以分解三和絃與級進音調進行的旋律爲基礎,配合着活潑、跳躍的6/8節拍,流暢清晰、優美洗練、充滿着青春的活力,表現了少年兒童渴望春天到來的愉悅心情。歌曲的第一樂段:1—8小節,由同一材料變化重複的兩個樂句組成,聽起來給人一種親切、婉轉、流暢、抒情之感。歌曲的第二樂段:9—16小節,由於第三樂句的音調出現了變化,旋律音程出現大跳和向屬調的離調,給人以清晰、明朗的感覺;第四樂句再現了第一樂句的屬材,並略作變化,使全曲在歡快、活潑的情緒中完滿的.結束。爲了使歌曲留給人們的感覺更完美,作者在尾聲的鋼琴伴奏中加用了高音區的裝飾音,像是模擬小鳥兒的歌唱,使歌曲更富於詩情畫意,意境深遠。本節課除了唱好歌曲《渴望春天》而外,還有兩項教學內容:爲歌曲創編打擊樂和欣賞配樂散文《春》。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歌曲《渴望春天》學習,並在反覆的練唱中體會6/8拍子活潑輕快的特點;通過對散文《春》的配樂朗誦,使學生感受音樂與文學的密切關係,審美內涵。

2、能力目標:唱好歌曲《渴望春天》,鼓勵學生大膽的爲歌曲《渴望春天》創編打擊樂的音樂實踐活動。

3、情感價值觀目標:通過學唱歌曲《渴望春天》,引導學生體驗春天的無限美好,真正理解“一年之計在於春”的道理;同時啓發學生珍惜時間,發奮學習,健康活潑的成長爲社會的有用之材。

教學重點與難點:

唱好歌曲《渴望春天》,體會6/8拍子活潑輕快的特點;瞭解弱起小節的相關知識。

教具準備:

電子琴、CD機(盤)、音響設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欣賞窗外春天的景色。

要求學生觀看窗外的景色並回答問題:

1、樹葉發生了什麼變化(綠);

2、那種樹已開花(櫻花)。

二、活動與體驗──歌唱《渴望春天》。 ㈠新授引入

剛纔同學們欣賞了窗外的景色並回答了問題,說明現在已進入四季中的第一個季節——春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歌曲──《渴望春天》(板書課題)。播放約翰斯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爲背景音樂,師生齊聲朗誦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學生感受音樂與文學的密切關係,審美內涵。 ㈡歌曲範唱

1、範唱:教師輕唱歌曲《渴望春天》,聽完這首歌曲,你們從歌詞中知道了哪些有關春天的特徵(樹林穿上綠衣,紫羅蘭開放,小鳥歌唱,青草地上跳舞,布穀鳥,夜鶯等)。

2、學生自由談

3、相關知識:爲什麼我們這裏3月4日櫻花已開放,春天已經到來;而歌曲中卻說“親愛

地五月給樹林穿上綠衣”?(提示學生根據曲作者家莫扎特的祖國奧地利和我們湖南兩地之間的緯度有差異,所以兩地之間進入春季的具體時期不同,要求學生運用地理知識進行回答)

㈢學唱新歌

1、學生先在教師的電子琴伴奏中視唱旋律,然後隨教師指揮一起唱。

2、隨電子琴唱詞(體會這是一首旋律清新歡快,充滿了天真、童趣的歌曲,具有典型的德奧民歌風格)。

3、難點突破:在反覆的練唱中體會6/8拍子活潑輕快的特點,瞭解弱起小節的概念和強弱規律的變化。

4、情感體驗,激發興趣:要求學生通過這首歌曲的學習,逐步明白春天是美好的,是一年的開始,是播種的季節,所以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我們中學生也象春天一樣美麗,現在正處於打基礎,認真學習的時候,我們要健康活潑的成長爲社會的有用之材。通過情感昇華,進一步激發了學生演唱好這首歌曲的興趣。

5、分組齊唱:將全班分成三組,分別齊唱這首歌曲。教師對各組進行鼓勵性的點評,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

三、思考與創作──爲歌曲創編打擊樂。

㈠思考:弱起小節和正拍起的強弱規律有何不同?

㈡創作:(爲歌曲創編打擊樂)

1、學生在音樂聲中分組爲歌曲創編打擊樂(強拍雙手擊掌一次)。

2、師生共評。

四、反饋與小結──齊唱《渴望春天》

㈠學生邊輕輕擊掌邊歌唱歌曲,教師伴奏。

㈡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愉快地學習了《渴望春天》這首歌曲,學到了許多音樂知識,認識到了熱愛春天、熱愛美好事物的重要性;我們要從小認真學習,健康、活潑的成長爲社會的有用之材。

五、結束課業

在歌曲《渴望春天》音樂中學生走出教室。

教學後記

我在這節課中採取師生雙邊互動方式,不是看所有學生對這首歌曲都能唱到什麼好的程度,而是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和程度等,看他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是否對非流行歌曲產生了興趣,是否對起碼的音樂知識有所瞭解,是否對自己編排的打擊樂興高采烈地邊演唱歌曲邊手舞足蹈,上完這節課是不是很快樂,餘興未盡,是否真正做到也在音樂中陶冶情操,激發興趣,在興趣中得到快樂,在快樂中審美,在審美中提高。從這些方面衡量,這節課較成功。課題《渴望春天》

七年級音樂教案5

課題:

第三單元《金色的秋天》――《西風的話》

課型:

新授

課時:

1

教學用具:

電子琴、豎笛、口器、多媒體等。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音樂作品笛子獨奏曲《揚鞭催馬運糧忙》、鋼琴曲《秋日私語》和抒情散文《秋》,瞭解,感知音樂如何描繪秋景,體會其抒情性,在教學過程中享受音樂審美的愉悅。

2、學會有表情的演唱《西風的話》,讓學生了解並基本掌握歌曲當中基本的音樂知識。

重點、難點:

有表情的演唱《西風的話》,感知不同情緒的音樂如何描繪秋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欣賞樂曲《揚鞭催馬運糧忙》和鋼琴曲《秋日私語》,讓學生從速度、情緒等方面感受樂曲,瞭解樂曲的主奏樂器。

2)聽賞著名文學家池尹默的抒情散文《秋》,感受文學家筆下的秋天是什麼樣的。(此時播放幻燈片,讓學生邊看詞邊欣賞秋天的景色,讓學生思考本篇抒情散文應配上什麼情緒的音樂。師生討論後,選用抒情的鋼琴曲《秋日私語》。然後邊聽邊感受情緒。

3)老師範讀散文,朗讀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語調和語速。讓學生根據老師朗讀時的節奏有感情的朗讀文章。中途糾正,插入歌唱發聲的基本知識,提醒學生在朗讀時注意呼吸通道的打開,強調集體朗讀時聲音的和諧,爲接下來的歌唱做準備。

二、新授教學。

1、請出一位同學讀一下《西風的話》詞曲作者。

2、通過觀察,從版面上看,同學們有沒有什麼不懂的音樂知識呢?請同學們聽賞一下《西風的話》,帶着問題感染它的音樂情緒,提出你的問題。(調式、強弱關係、力度關係…)根據學生問題,老師對《西風的話》進行音樂知識的解答。

1)五線譜中G大調的學習。

2)拍號的學習。通過《西風的話》這首歌曲的學習,掌握4/4拍。並由老師帶領學生打4/4拍,爭做小小指揮家。

3)休止符的學習。

4)力度記號的學習。帶領同學們運用肢體語言打出強弱關係的對比,讓學生切身體會mp和p的不同。

3、給同學們兩分鐘時間鞏固知識,將本上的譜子和力度記號自己設計出來,老師作大體方向的提醒。

請一位同學說明怎樣設計的,設計的理由是什麼?師生討論…

師總結:力度記號的設計是樂曲的.靈魂,通過強弱的對比能夠將音樂表現得淋漓盡致。

4、學唱歌曲《西風的話》。

1)識簡譜。跟老師將音樂唱一遍,強調聲音觀念,注意聲音的和諧,演唱時要柔和舒緩,讓同學們在唱歌的同時打拍子。

2)老師彈奏電子琴範唱。請同學們討論歌曲演唱時的情緒(慢,快。),既然是《西風的話》那西風指誰呢?(中年人,小孩,老人。)由語文知識激發學生想象。

3)師生合作。讓同學們跟琴聲有情緒的帶手勢演唱歌曲。師問:歌詞中的西風告訴我們什麼?(長大了,長高了,秋天來了…)

4)進行課堂知識反饋。讓班上有特長的同學伴奏,找出幾個同學指揮,伴着老師的琴聲,全班同學一起將歌曲完整演唱。(唱歌錄音,課後回放)

5)知識回顧。詢問學生學到了什麼?

教學小結:

今天老師和大家度過了一堂非常愉快的音樂課…

教學反思:

樂教學中實踐“關注音樂”最根本的原則是教學要以審美爲核心,在音樂教學的形式上要遵循音樂教學的特性,強調對音樂的感受與體驗。

七年級音樂教案6

課題:《牧歌》

課型:歌唱欣賞課

教學內容:

1、欣賞《萬馬奔騰》

2、學習有關音樂知識:變換拍子

3、完成實踐與創造第五、六題

4、複習歌曲《銀盃》和《牧歌》

5、繼續學習一、二

教學目標:

1、聆聽《萬馬奔騰》,感受、體驗馬頭琴的音色及樂曲的藝術表現力,認識瞭解馬頭琴的形制及獨奏、齊奏的演奏形式。

2、通過對本單元所學的歌曲及音樂知識,能夠對蒙古族音樂感興趣,並樂於主動學習、認識、瞭解蒙古族的音樂的。

教學重點、難點:

1、結合“實踐與創作”第四題,感受、體驗、判斷馬頭琴的音色。

2、通過“實踐創造第六題”,初步學習變換拍子的創作。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和電子音響設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複習演唱上節課歌曲《牧歌》

2、提問:最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樂器叫什麼名?屬於哪一類?(馬頭琴、拉絃樂器)

二、認識馬頭琴

1、馬頭琴,蒙古族拉絃樂器。因琴首雕有馬頭而得名。馬頭琴的音箱爲木製,呈梯形,兩面蒙飾有圖案的馬皮〔或羊皮〉。琴身由硬木製作,並張有兩根弦。馬頭琴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以及遼寧、黑龍江、甘肅、青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蒙古族居住的地區。最初的馬頭琴琴首的雕飾並不是馬頭,而是“馬特爾”,傳說此圖像類似古代圖騰崇拜時期的.“龍馬”,以示吉祥和幸福。而西部卻流傳着這樣一個關於馬頭琴的傳說:牧人爲了懷念已死去的心愛的小馬,製作出了馬頭琴:用馬皮蒙琴面,馬頭骨爲音箱,腿骨做琴桿,馬尾爲琴絃和弓毛,並在琴首上端雕刻小馬頭像等。馬頭琴是蒙古族音樂最重要的樂器。

2、馬頭琴的演奏特點是以指甲從弦側觸弦發音,音色清晰、明亮,宜於奏出豐富的泛音。善於表現柔和深情的樂曲,特別適合演奏悠長遼闊的旋律。用馬尾弓在琴絃外方拉奏,可奏雙音,發音圓潤,音量較小。馬頭琴除獨奏外,還用於民歌、說書的伴奏,在伴奏民歌時,多用三度、四度的顫音來模仿演唱的特點。馬頭琴也常與四胡等樂器合奏。

三、欣賞《萬馬奔騰》

1、欣賞前認真查看曲譜中帶有馬頭圖像的旋律,並查看樂曲的拍號;

2、初聽樂曲,感受三種變換拍子的旋律特點變化和馬頭琴在演奏“風吹”“馬叫”時的音色變化及演奏方法。

3、觀看高寶力現場演奏的《萬馬奔騰》視頻,以視聽結合的方式感受馬頭琴的演奏。

四、學習音樂知識,完成實踐創造第六題

1、變換拍子:在樂曲中,各種拍子交替出現,叫做“變換拍子”。變換拍子的拍號,一般都記寫在拍子變換的地方。假如拍子的變換有規律的出現,也可以在樂曲開始處一併記出。

2、實踐創造第六題

1)視唱《鄂倫春小調》的旋律,感受所具有的整齊劃一的感覺

2)讓學生將《鄂倫春小調》的節拍改爲3/4拍(可以有多種改編方法,不必拘泥於一種,還可以分小組改編)

3)請學生視唱各種改變後的3/4拍樂譜,體會3/4拍舞曲般的感覺。更進一步感受2拍子和3拍子的不同特點。

五、繼續練習“學習一、二”

六、課堂後下課!

七年級音樂教案7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歌曲:《渴望春天》。

2.創編:爲歌曲配打擊樂伴奏。

3.配樂散文:《春》。

教學準備:

鋼琴、錄音機、錄像機、磁帶、錄像帶、CD、打擊樂、鈴鼓、三角鐵、響板、沙錘等。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渴望春天》,並在反覆地練唱中體會拍子活潑歡快的特點。

2.通過對散文《春》的配樂朗誦,使學生感受音樂與文學的密切關係,審美內涵。

3.鼓勵學生大膽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過程:

1.教師要充分注意“教學導入”環節的重要性,精心設計。如:(1)可以通過教科書上的彩色畫面啓發學生的想象力,用語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優美的旋律導入;(3)可用簡短的詩句導入;(4)可用錄像資料(風光片,春景圖,配樂散文)導人。要求學生共同參與。

2.請學生朗誦散文詩《春》,並選擇適當的樂曲做背景音樂,有感情地表演。

教師也可以發動學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樂的錄音並請大家邊聽邊討論,選擇合適的作爲背景音樂。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請學生仔細聆聽,聽後用語言描述歌曲所表達的情緒。

4.隨錄音輕聲哼唱歌曲。其間,教師可以爲學生範唱,也可以用鋼琴伴唱,通過多種形式的練唱,使學生逐漸熟悉歌曲。

5.請學生從曲譜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斷。並打着拍子反覆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請學生從曲譜中找出變化音。如:

(第三樂句)

在演唱中注意唱準音高及旋律對感情表達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錄音。提示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感受音樂:

①音樂的速度是什麼樣的?快,稍快,很快,極快。結合詞、曲特點,談一談爲什麼用這樣的速度來表達。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麼樣的:很弱(pp)、弱(p)、中強(mf)、強(f)、很強(ff)。你認爲歌曲應該用哪種力度表現最合適。

③應該用怎樣的情感才能恰當地表達歌曲的情緒?

④你喜歡這首歌曲嗎?爲什麼?談談對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師鋼琴伴奏下,(或用錄音帶伴奏;老師指揮)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採用領唱、齊唱。之後,也可由學生獨唱或小組唱。

9.請學生選擇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伴奏型可師生共同設計,更多的是鼓勵學生自己設計,邊唱邊加入打擊樂伴奏。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新疆之春》(小提琴曲),《春曉》(歌曲),《春節序曲》(管絃樂曲),《春天奏鳴曲》(小提琴與鋼琴)。

2.器樂:學吹豎笛《春遊》。

3.創作與表演:爲旋律創作歌詞,並表演。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以描繪春天爲主題的聲樂、器樂作品,瞭解藝術表現形式的多樣性,並感受其抒情性、審美性。

2.學會用豎笛吹奏《春遊》。

3.通過學生創編歌詞、填詞唱歌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作意識以及對音樂的理解、表現能力。教學過程:

(一)欣賞

1.《新疆之春》

(1)啓發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作品表達的情緒,如:豪放、樂觀、奔放、流暢、歡快、載歌載舞等。

(2)出示《新疆之春》的主題旋律片斷(第一、二部分),引導學生對兩個部分的主題片斷進行分析。讓學生帶着問題聽錄音,如:各部分在演奏形式有什麼不同?第一部分主題是鋼琴伴奏,小提琴以裝飾音、強音、跳弓等多種演奏形式出現,第二部分則是小提琴以雙音演奏舞曲般的節奏和撥絃的形式演奏,讓學生充分體會和感受小提琴這一樂器的豐富的表現力。

(3)通過欣賞《新疆之春》,使學生了解新疆少數民族能歌善舞、熱情奔放的性格特徵及他們的.精神風貌。

2.《春節序曲》

(1)邊聽邊感受這首樂曲的風格特點,如:熱烈的、歡騰的、載歌載舞的等。學生小組討論並談感受。

(2)將不同部分的音樂主題用板書、投影、課件等方式呈現出來。請學生邊聽邊對比音樂的不同特點,如:歡快的、抒情的、流暢的、讚美的等情緒特點,以及力度上的特點。

(3)學生自主地找一段主題旋律併爲其劃旋律線,感受旋律的表現特徵。

3.《春曉》

(1)使學生了解唐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春曉》這首詩構思精巧,令人回味無窮,加入黎英海的配曲,更使其意境深這。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詞曲結合的歌曲的深刻內涵,並吟誦全詩。

4.《春天奏鳴曲》

(1)作品是貝多芬所作10首小提琴奏鳴曲中的第五首,該曲因音樂絢麗甘美,明澈如水而得名。共四個樂章,可以選聽其中的第一樂章,教師可以根據優美、抒情的旋律引導學生想象和聯想。

(2)組織學生討論:樂曲第一部分中,小提琴演奏和鋼琴伴奏有什麼特點?

(二)學吹豎笛《春遊》

1.教師彈琴,學生輕聲哼唱旋律;熟悉曲譜。

2.學生練習吹奏。學生可相互幫助克服技術難點。

3.引導學生找出樂曲中旋律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如:二、四句旋律完全相同,第三句變化;結尾不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爲樂曲配打擊樂伴奏,在有標記的地方敲擊三角鐵或其它打擊樂器。

(三)創作與表演

1.請學生即興爲《春節序曲》(教材內容)的旋律配一段歌詞,並試着唱一唱。分小組創編,然後爲大家展示成果。

2.師生共同表演《春節序曲》音樂片斷。形式:彈奏、舞蹈、扭秧歌、敲鑼打鼓、演唱、教師要將全體學生調動起來,積極參與表演,表演形式由學生自主選擇,也可教師、學生討論安排角色。

七年級音樂教案8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校園的早晨》。

2、認:“D、C”、省略跨越記號、“Fine”記號。

3、拓展:瞭解臺灣校園歌曲,欣賞校園歌曲《童年》等。

教學目標:

1、能用輕快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校園的早晨》。

2、知道“從頭反覆記號”和“省略跨越記號”“結束記號”在歌曲中的用法以及正確的演唱順序。

3、瞭解校園臺灣校園歌曲,感受清新、質樸的風格,領略校園歌曲的生活氣息和藝術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準確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校園的早晨》,通過欣賞《童年》《同桌的你》等歌曲,充分感受校園歌曲特有的藝術魅力。

難點:歌曲中前八分休止和切分節奏的'正確演唱以及各樂句間的緊密銜接。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讓我們的耳朵先來活動一下,一起欣賞一首歌曲,聽一聽歌曲表現了什麼?(欣賞歌曲《童年》片段)

生:(說感受)

師:說的真好,這是一首和我們同學有關,表現校園生活的歌曲,我們把這類歌曲就叫做校園歌曲。(介紹校園歌曲的特點)

二、新歌教學

1、初聽歌曲

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校園歌曲《校園的早晨》,一起來聽一下。(聽錄音範唱同時出示歌譜)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生:歡快、愉快地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唱一唱這一首歌曲?

生:想

七年級音樂教案9

教學目標

1.查字典,看註釋,讀準每一個字的音,掌握重點詞語。

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

3.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4.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培養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課前準備

查字典,看註釋,熟讀課文,並查閱貝多芬的有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聽一段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讓學生回答曲名、作者。

問:你從交響曲中聽到了什麼?(樂曲奏出了與命運抗掙的最強音)

貝多芬的耳疾起於28歲的時候(1798年),自此至57歲(1827年)逝世,其間二十餘年時光全是聾疾爲祟的時期,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卻在這時期產生。站在演奏臺上聽不見聽衆掌聲的時候,他仍是繼續作曲,終於作出了最偉大的《第九交響曲》而擱筆,所以,貝多芬的偉大,決不只在於他是一個音樂家,他勇於直麪人生的極度苦悶並將他的音樂融入與命運的不屈抗掙之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樂就是這英雄心的表現。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音樂巨人貝多芬》一文,看看耳聾後的貝多芬,這個被命運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樣的形象?

2.教師範讀課文

3.學生帶着下列問題自由朗讀,教師正音。

“客人”是怎樣訪問貝多芬的?其間寫了哪幾件事?

四人小組討論,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明確:

“客人”來訪——女傭開門——女傭介紹貝多芬的情況——參觀貝多芬工作室——貝多芬下樓並開始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和“客人”共進晚餐——貝多芬回憶往事

主要事件:“客人”參觀貝多芬工作室,貝多芬和“客人”會面,貝多芬回憶他最後一次指揮機音樂會的情形。

二.研讀與賞析

1.學生細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是能觸動心絃的句子,用筆畫出來。四人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理解句子含義,然後全班討論明確,教師適時點撥或補充。

a.“你們竟敢到獸穴裏來抓老獅子的毛”是什麼意思?

b.爲什麼貝多芬說“一棵樹好比一個人好”?

c.“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岩內燃燒,拼命巴望掙脫出來。”應如何理解?

d.“請看一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書裏流着一條大河,那條大河就是從貝多芬身上流出來的,並且加以引申開的。”應如何理解?

e.“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恆’爲伴”,這裏的‘永恆’是指什麼?

f.“聽我心裏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裏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鐘裏希望寫出的音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2.我們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理清了課文的思想內容,我們再一起認真聽一聽《命運交響曲》,結合課文,說說你從音樂中聽到了什麼?

明確:對不幸命運的抗掙。

3.你認爲貝多芬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獨立而驕傲,沉鬱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三.小結

貝多芬的偉大,決不僅在於他是一個音樂家。他有對於人生的大苦悶與精練的美麗的靈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樂就是這英雄心的表現。

耳聾,對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亡,對音樂家是整個世界的死亡。整個世界死亡了,而貝多芬不曾死,並且他還重創那已經死亡的世界,重創音響的王國,不但爲他自己,而且爲着人類。這樣一種超生的`創造力,只要自然界裏那種無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進入了貝多芬的內心世界,初步瞭解了貝多芬,卻仍對他“對面不相識”,他的相貌如何?文中怎樣刻畫的?

二.研讀課文

1.學生速讀課文,找出描寫貝多芬相貌的段落,指導學生朗讀。

2.學生精讀6、7、8、9段,勾畫出關於貝多芬外貌的句子,並說說這些描寫反映了貝多芬怎樣的內心世界。

討論明確:

兩肩極寬——能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

衣服陳舊不整潔,衣服後面脫着失效的助聽器——-浪漫不拘小節,典型的藝術家性格。

有力的大手——彈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動聽的音樂不朽之作。

外貌描寫(神情、臉、頭髮、鼻子、嘴)——是一位剛毅、頑強、善良、執着的人,透出堅韌無比的生的意志。

三.體驗與反思

1.學生朗讀6、7、8、9段

2.教師點撥:描寫人物外貌的要旨——抓住最能反映人物個性的外貌特徵重筆刻畫,要做到以形傳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臉譜化。

3.學以致用:用學到的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作5分鐘人物速寫,所刻畫的人物均是同班同學,不說出姓名。然後,全班交流,由大家根據所寫的外貌來判斷是誰,最後學生互評,論其寫法的得失。

4.小組討論:站在“客人”的角度,談談這次訪問的收穫。

5.再次聆聽《命運交響曲》,並聽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音樂有什麼不同?

明確;莫扎特的音樂是感覺的藝術,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的聲音。

6.拓展作業

a. 聽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藝術修養。

b. 將外貌速寫整理出來,寫在作文本上。

c. 課外閱讀《約翰.克利斯多夫》。

七年級音樂教案10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春遊》,感受歌曲優美流暢的旋律與詩情畫意的意境。

2、感受藝術大師李叔同多才多藝的風範。

教學重點:

用優美流暢的歌聲學唱歌曲,初步表達詩情畫意的歌曲意境。

教學難點:

1、感受6/8拍旋律帶來的流暢、起伏感。

2、歌曲第三樂句中三個re的音高、5#4 5的音準。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營造氛圍,瞭解作者。

1、播放歌曲《送別》,學生欣賞跟唱,說出歌曲的詞作者:李叔同。

2、教師引出另外一首由李叔同作詞作曲的歌曲:《春遊》。

二、真情演唱、感受音樂。

1、播放歌曲春遊後,學生交流聽後感受,說說歌曲情緒。

2、再次播放歌曲,學生感受歌曲節拍及旋律。

3、練習兩條6/8拍的節奏。

6/8 x x x x | 6/8 x x x . |

嘗試把這兩條節奏組合起來練習。

按組合後的節奏讀一讀《春遊》歌詞。

4、歌曲演唱:

通過朗讀我們感到歌曲春遊結構工整,請學生給歌曲分樂句,

A、熟悉歌曲的旋律,用“嚕”模唱。

B、歌曲不但結構工整,樂句間還有什麼特點?請學生邊聽邊找。學習完全重複的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歌詞。引導學生髮現第一句和二、四兩句一音之差。填歌詞唱一唱。學生完整把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唱一唱,第三句聽一聽。

C、第三句前半句,學生用“嚕” 模唱,提醒學生2 2 2 5 三個2的'音高保持一致。後半句同學們看樂譜多了一個什麼記號?(小井字記號)。升記號使得兩個音的距離變近了,聽一聽,用“嚕”唱一唱5#45,比較不帶升記號的545。個別學生練習,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把後半句填詞唱一唱,再請個別學生唱一唱小組起來唱一唱,有問題再糾正。全班完整演唱第三樂句。

D、集體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E、歌曲處理:歌曲的意境很美,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歌聲來唱好春遊這首歌呢?(老師哼唱)學生交流。師生總結出:用輕柔、強弱中帶有起伏的聲音演唱,更能體現歌曲的意境美,請學生來試試,跟錄音唱一唱。

F、在學生完全唱會歌曲後,全班跟琴輕聲唱一遍歌譜。

三、走進作者,拓展感受。

李叔同是近現代藝術大師,他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音樂、戲劇、詩詞等方面都有巨大貢獻,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39歲出家,法號弘一大師。他有敏感的心靈和豐富的情感,使得他的作品深深地感染着我們,請欣賞一組圖片:

1、學生欣賞一組作品,交流這些作品分別屬於哪個領域。

2、這些才華都出自於一個人之手,當一個人擁有這麼多才華時,你用一個怎樣的詞形容他?總結: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

3、再次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4、在歌曲錄音聲中結束教學。

七年級音樂教案11

一、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1、能夠專注地聽賞音樂,並應用各種形式(如手勢、畫線條或色塊、律動等)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2、能夠記住《青少年管絃樂隊指南》、《日出》的主題Ⅰ和《鄉村傍晚》的主題音樂。

3、在欣賞《日出》和《鄉村傍晚》的活動中,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自己聽後聯想到的景色,讓大家分享。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是瞭解管絃樂的分類和感受各種樂器音色的基礎上,領略管絃樂的魅力,體驗用《日出》和《鄉村傍晚》的韻味。

2、難點是如何引導、啓發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來感受音樂美與鑑賞音樂美。

三、課型:

綜合欣賞課

四、 課時安排:

兩課時

五、教學方法:

欣賞、講解、討論、視譜法等

六、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出勤情況,邊播放管絃樂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二)激情導入

1、同學們,剛纔我們聽到的是什麼樂曲?是由什麼樂隊演奏的?

2、重播管絃樂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聽賞時老師跟聽樂曲,師生共同營造熱烈、民主的學習氣氛。3、討論交流,引出課題《七彩的管絃》

討論內容:指揮家是誰?由什麼樂隊演奏?用了哪些樂器?引出課題《七彩的管絃》。

(三)新課部分:

管絃樂隊與樂器簡介。(用圖像、文字、音像進行講解與欣賞。)管絃樂器按照不同的構造和發音的方法,分成四類:弓弦樂器組、銅管樂器組、木管樂器組和打擊樂器組。欣賞,青少年管絃樂隊指南》。

1、弓弦樂器組

弓弦樂器是通過振動琴絃發音的,是樂隊的骨幹樂器,分爲五個聲部: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1)小提琴:音色優美,發音圓潤,富有歌唱性。小提琴演奏的旋律表情豐富,形象優美,是獨奏、重奏和管絃樂隊中的重要樂器。

聽賞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片段——愛情主題。以小組爲單位小結小提琴音色。

(2)中提琴:比小提琴稍大,音色比較深沉,含蓄、柔和,有時略帶憂傷猶如女中音。

聽賞中提琴音色的片段,以小組爲單位小結中提琴的音色。

(3)大提琴:比中提琴長一倍,有真摯傳情的音響,相當於男生的全部音區。音色渾厚、優美、飽滿,高音音色壯麗,像富有氣概的男高音,美妙動人。

聽賞大提琴演奏的《天鵝》。小結大提琴的音色特點。

(4)低音提琴:發音深沉、雄渾,猶如男低音,是樂隊中的低音基礎。

聽賞《大象》。小結低音提琴的音色特點。

(5)豎琴:一種豎立的三角形的大型撥絃樂器,四十六根弦。主要爲伴奏樂器,用兩手撥奏,音色清朗如水。

欣賞豎琴演奏的音樂片段。小結其音色特點。

2、木館樂器組

(1)單簧管,也叫黑管。單純優美,聲音柔和。比雙簧管音域寬廣,更明朗、更豐滿。但不如長笛的音色透明,低音渾厚響亮,中音柔和,富於表情,高音尖銳。

欣賞《藍色狂想曲》前奏,小結其音色特點。

(2)雙簧管:音高略低於長笛的高音樂器,是很好的旋律樂器。音色帶有鼻音和一般的蘆片片聲,柔和、清悠、富於歌唱性。可吹奏優美抒情、富有田園風味或傷感、溫柔的旋律。

欣賞《梁祝》片段——引子。討論雙簧管的音色特點。

(3)長笛,高音樂器,音色清澈優美,發音輕快靈活,如同樂隊的花腔女高音,寬廣的音域和多彩的音色,可以吹奏明朗歡快、悲愴傷感的曲調,尤擅長吹奏輝煌、華麗、歡快的樂句。

聽賞《梁祝》片段——引子的開始部分。小結長笛的音色。

(4)短笛:音最高的木管樂器,音色清亮尖銳,在樂隊中非常突出,可以使整個樂隊的演奏效果更加輝煌、有力、光彩明亮。

聽賞短笛演奏的.音樂片段,小結其音色特點。

(5)大管:也叫巴鬆,音色變化較多,低沉雄厚。低音嚴峻陰沉,中音溫和甘美,高音則像男高音,最富特徵,帶有詼諧的色彩。

聽賞大管演奏的音樂片段,小結音色特點。

3、銅管樂器組

(1)小號:產生於16世紀,19世紀發展成今天的活塞小號。它表現力豐富,音色輝煌、嘹亮,富有英雄氣概,適合吹奏號角性及進行曲式的旋律,既有表現剛毅輝煌的一面,又能表現柔和甜美的一面。

聽賞小號演奏的音樂片段,小結其音色特點。

(2)圓號:即法國號,音色剛柔兼有,富於表現力,既可演奏柔美富有詩意的樂句,又可演奏剛毅雄偉的篇章,還能表現遙遠、朦朧、幻想意境,音色非常迷人。

聽賞圓號演奏的音樂《藍色多瑙河》片段,小結其音色特點。

(3)長號:又名伸縮喇叭或拉管。音色莊嚴、美麗,寬厚、有力,適合表現深沉、厚實的感情。

聽賞長號演奏的音樂片段,小結其音色特點。

(4)大號:管絃樂隊音區最低的銅管樂器。管很粗,底盤成橢圓型,喇叭口很大,比較適合於演奏陰暗、恐怖、深沉的短小旋律或用來表現詼諧怪誕的音樂形象。

聽賞《自新大陸交響曲》音樂片段,欣賞時提示長號、大號、英國管等樂器。

4、打擊樂器組

打擊樂器是敲打發音樂器,種類很多,有金屬製的、有皮革制的,還有木製的。有能發出固定音高的,有不能發出固定音高的。樂隊中的打擊樂器大多用來加強節奏,或造成色彩上或戲劇上的效果,用打擊樂器演奏旋律或作爲獨奏樂器使用的比較少見。

鼓是打擊樂器中比較常見的打擊樂器,有定音鼓、大鼓、小鼓、小軍鼓和鈴鼓,但只有定音鼓是有固定音高的。此外,還有鐘琴、鋼片琴、三角鐵、鑼、鈸等打擊樂器。

(四)聽辨討論作答:由學生進行聽辨搶答操作評分,進一步認識各種樂器。

1、由學生介紹管絃樂隊的各組樂器。

2、聽賞《青少年管絃樂隊指南》,學生邊聽邊辨別各種樂器的音色,加深對各種樂器音色的印象。

(五)小結本課。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出勤情況。

(二)激情切入

1、播放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片段,師生一起隨音樂哼唱主題,然後討論交流,營造熱了]烈、民主的氣氛。

2、組織交流討論,引出課題《七彩的管絃》。

(三)美的遐想

(引導學生欣賞、領略、感受管絃樂隊的風采與魅力,進一步認識各種樂器,逐步提高聽辨、感受、鑑賞能力。)

1、聽賞複習《青少年管絃樂隊指南》片斷,要求學生說出曲名、指揮家、曲作者,說出依次出現的演奏樂器的名稱、樂器音色特點,鞏固滲透,加強認識。

2、聽賞《日出》第一樂章《大峽谷》

(1)請看過日出的同學介紹日出時的情景。

(2)聽賞美國作曲家格羅非(1892——1972)的《日出》。

大峽谷位於美國南部的亞利桑那洲,山峽爲深達一千五百米的斷壁,深谷裏是棵羅拉多河,作者以神來之筆,將這大自然的奇觀化爲五幅色彩繽紛的音畫。(引用大峽谷有關的風景圖,加入文字音響讓學生專注聆聽音樂——想象與聯想——配畫。)

《日出》一開始,定音鼓柔和地滾動,象徵着黎明前混沌的夜色和微露的晨曦。逐漸增強的鼓聲和徐徐流動的音樂,表現黎明時分由暗轉明的天色變幻,表現破曉時冉冉升起的太陽。悅耳的笛聲,如同婉轉的鳥鳴,彷彿在告訴人們:大峽谷在晨光沐浴下甦醒了。接着英國管奏出一支柔和親切的晨曲,隨着鼓聲的增強,出現晨鐘、水車和鳥鳴交織在一起,各種變化的旋律交織在一起,各種變化的旋律交織在一起,各種變化的旋律交織在一起,描繪出晨曦初照,大峽谷斷城石壁上反射出的五光十色的絢麗色彩。最後隆隆的鼓聲和樂隊的強奏,象徵冉冉上升的紅日。陽光燦爛的大峽谷以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展現在人們眼前。

學生欣賞後自由暢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可以從歷史、地理、圖畫、音樂、樂器、特點等各方面展開交流、討論、評價。)

A西洋管絃樂器一般分成幾組?每組的主要樂器有哪些?

B你最感興趣的樂器是什麼?談談它的音色特點。

C大峽谷位於美國什麼地方?

D聽了《日出》音樂後,你會給它配上什麼樣的圖畫?

E談談我國什麼地方的自然景觀給你的震撼最大?你將如何給這一景觀配上一段音樂?

3、欣賞《鄉村傍晚》

(1)想象鄉村傍晚的景色。

(2)聽賞《鄉村傍晚》的音樂。

這是一首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譜寫的一首具有濃郁民間音樂風格的交響小品。樂曲的音樂質樸無華,和聲織體簡潔洗練而富有效果,宛如一幅優美愜意的風俗畫卷。

樂曲的第一部分有兩個樂段,對比鮮明。第一樂段是由木管吹出的一支悠長、緩慢的曲調,清新而又優美,宛如悠揚、甜美的木笛聲,洋溢着東歐鄉村泥土的氣息。接着第二段,由樂隊吹出一曲歡快的旋律,彷彿外出勞動的村民們正三五成羣,輕鬆愉快、有說有說地走向家中。

樂曲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變化重複,它彷彿讓人聯想到:夕陽西下,村莊的上空飄起了裊裊炊煙,牧童的笛聲越來越近,彷彿呼喚着人們快快回家。勞累了一天的人們陸續圍坐在餐桌旁,歡歡喜喜地共進晚餐。

樂曲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變化再現,此刻音樂由強減弱。暗示天色漸暗,辛勞一天的人們都已回家,貪玩的孩子們也已被主婦叫回屋裏。繁忙、熱鬧的村莊漸漸寂靜、安詳。

學生聽賞《鄉村傍晚》後,自由暢談自己的體會感受。

(四)探究課題

1、你能爲自己的家鄉傍晚配上一段音樂嗎?

2、你能否自己選一幅畫,並給這幅畫配上音樂?

(五)總結下課

1、 總結:學生與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

2、 下課:教師播放《藍色多瑙河》。

七年級音樂教案12

教學目的:

1、通過電腦複習樂器音色。

2、通過電腦對《小星星》配器,使學生體會各種樂器音色對塑造音樂形象的作用。

3、開拓視野,瞭解新技術,懂得電腦音樂的基礎知識。

教學重點: 掌握製作電腦音樂的整個過程。

教學難點: 製作過程中樂器音色的選擇及錄製時節奏的掌握。

教學用具: 硬件:多媒體電腦一臺、MIDI鍵盤一臺、數據投影儀一臺。

軟件:Windws95 Caewal 3.3

教學過程:(屏示課題)

一、引言,組織教學

二、複習樂器音色(屏示畫面)

1、欣賞樂曲〈輕騎兵〉

提問:由哪能些樂器在演奏:渲染了一種什麼氣氛?

2、器樂分類(屏示器樂分類表) 提問:把這些樂器按演奏方式分類:可分成幾大類?

鍵盤樂器:鋼琴、管風琴、手風琴

絃樂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管樂器:小號、長號、大號、圓號、單簧管、雙簧管

打擊樂器:鈸、鼓、鑼、木魚

(屏示這些樂器畫面及音色特點)

新授:

其實樂器音色,還遠不止這些,還有許多樂器音色也很有特色。如長笛、單簧管、三角鐵等等。下面我們請同學展示豐富的想象力,把我們今天覆習到的和沒有複習,但你較熟悉,認爲很有特色的一些器樂音色運用到一首小曲子去,去爲它配器,也來製作一段美妙的具有多種音色的音樂。

(一)學生唱《小星星》歌譜(屏示《小星星》歌譜)

(二)介紹製作軟件

1、音軌窗—— 一軌表示一個通道,可以選擇一種樂器音色,錄製一個聲道。

2、小節窗——通過它可以看到共有幾個小節,當前的小節,複製、刪除要或不要的小節。

3、樂譜窗——打開後可以邊聽邊看到你當前的旋律,並可以用筆修改。

(三)製作《小星星》

1、第一段:學生討論設計音樂情緒,音樂形象,選擇樂器。

音樂形象:在遙遠的星空裏,小星星悠然自得地高高掛在天空。

音樂情緒:沉穩、抒情、優雅、莊嚴、神聖。

樂器音色:大提琴、管風琴、小提琴。

學生討論後兩位學生輸入旋律,如選擇樂器不當,也可聽一下通過對比得出較好的`選擇,其它學生用“M”來哼唱旋律。(在Caewal 界面上配器)

2、第二段:學生討論設計音樂情緒、音樂形象、選擇樂器。

音樂形象:小星星天真活潑地眨着眼晴,歡快地跳着舞。

音樂情緒:歡快、熱情、充滿活力地。

樂器音色:小號、鋼琴、打擊樂。

3、放學生錄製的兩段落旋律,討論是否符合設計的內容。

4、放老師作的《小星星》作比較。

小結

提問:在剛纔整個製作過程中,你們得出了什麼結論?

(學生討論,歸納)

1、不同的樂器音色可以表現不同情緒的樂曲,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

2、電腦音樂可以把樂隊的任務由一個人完成,讓你真正地參與到音樂中去。

二、老師總結

有了電腦音樂後,音樂將變得越來越容易參與,它不再是作曲家的專利,也不再是龐大的交響樂隊和專業錄音棚中的產物,它一下子走到我們的生活中,爲我們音樂愛好者們提供了一個創作音樂的廣闊天地。今天由於我們音樂知識有限,配編了一首很短小的樂曲,其實電腦音樂可以做得更好。爲了做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公民,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學好文化、學好音樂,爲將來輕輕鬆鬆作個音樂家打下基礎。

七年級音樂教案13

教學目標:

欣賞短頸烏德等作品,運用對比欣賞的方法,進一步瞭解、體會不同地區和國家音樂的風格特點,以開闊學生的審美視野。

通過欣賞、講解,開闊學生的審美視野,激發、培養學生尊重、瞭解世界多元文化的願望和態度。

教學重點:

瞭解土耳其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

瞭解短頸烏德的.有關內容及樂曲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短頸烏德和對土耳其音樂發展的介紹,使學生易於把握音樂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欣賞

欣賞土耳其音樂,判斷有哪些類型的樂器及思考旋律與節奏是多重複還是多變化的?

欣賞《短頸烏德》請學生思考音樂的主要伴奏樂器及音樂特點。

二、樂器學習

觀看《短頸烏德》視頻,讓學生了解烏德琴。

三、介紹土耳其音樂

合理掌握各環節的時間,重點講解烏德琴特點及土耳其音樂的風格特點。

通過視頻欣賞《短頸烏德》直接激發學習興趣。

四、深化

結合聽音樂思考問題的方式,集中學生的欣賞注意力,引導其學習通過音樂要素來賞析作品。

每部作品的欣賞環節均採用聆聽音頻或欣賞視頻並出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以更好的理解作品。

七年級音樂教案14

一、教學年級:

七年級

二、教學課時:

第1課時

三、教學目標

1、“唱會”並且能夠初步“唱好”歌曲《讓世界充滿愛》,體驗歌曲的音色美與聲部的和諧美,激發學生的歌唱興趣。

2、在歌唱訓練中體會歌曲的意境,瞭解音樂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現作用。利用聲音來塑造美,表現愛。

3、掌握切分節奏和後附點節奏的演唱方法,瞭解以三度配置爲主的同節奏二聲部合唱歌曲的一般特點。

四、教學重難點

1、用聽覺調整自己的聲音,保持聲部的音準和音色統一,重點是b樂段合唱聲部的和諧性。

2、前半拍休息節奏,切分節奏,後附點節奏,變化音,長音時值的保持。

五、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系統,鋼琴,課件,歌譜。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約佔本課時的12%)

1、播放包含童聲合唱《讓世界充滿愛》節目的慈善文藝演出視頻資料。

2、提問:如果你在慈善晚會中聽到這首歌曲,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3、歌曲採用了什麼樣的演唱形式?可以劃分爲幾個部分?

設計意圖:用視頻資料作爲情境導入的教學手段,開門見山地導入到教學主題中,讓學生初聽音樂,通過聽覺和視覺刺激讓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運用提問形式,可以讓學生儘快集中注意力,進入音樂情境,關注音樂的表現形式。

(二)新歌教學(約佔本課時的70%)

1、教師範唱歌曲第一樂段,提示學生對照歌譜找出四個樂句之間的關係。

2、學生觀察歌譜後得出結論:第一、三樂句完全重複,二、四樂句變化重複,結音不同。

3、跟琴視唱旋律,控制氣息,用假聲位置發“nu”(努)母音輕聲歌唱,提示學生注意用耳朵傾聽和調整自己的聲音,必須與身旁同學的聲音相似,相互模仿,全班的聲音要求高度統一。

4、重點練習前半拍休止節奏()、切分節奏()和後附點節奏()個別檢查掌握情況。要求每個樂句全音符要有氣息支持,唱足四拍的時值,長音後統一氣口。

5、用唱名視唱整個樂段,要求用手劃拍,輕聲高位置哼唱2-3遍。唱熟旋律後加入歌詞,唱會第一樂段。

6、在課前就把班級人數一分爲二,注意把音準感覺好的學生平均搭配,讓他們分別站在老師的左邊是高聲部,右邊爲低聲部。低聲部先跟琴視唱b樂段的第一句旋律,唱熟後加入高聲部。

教師提示:注意第二樂句()的音準,可以用(2—1)大二度的感覺套唱1—的音程關係。然後在高聲部3音的保持中,低聲部由1進行到,反覆磨練後再進行後面的練習。

7、重點練習再現部第四樂句和結束句的合唱聲部旋律。

8、表情處理:

(1)提問:你認爲怎麼處理才更能打動人?

(2)提示:氣息下沉,提起眉毛,打開口腔,控制音量。

(3)提示:在休止符處連吸帶唱,把邏輯重音確立在每個樂句中的後附點節奏上。

(4)練習時,先要求一個聲部稍強,另一個聲部稍弱,最後均衡兩者音量,讓學生體驗不同力度的演唱效果。

(5)結束句要求唱得漸慢和漸弱,讓人感覺回味無窮。

9、跟隨課件音響完整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音樂是聽覺藝術,一定要養成學生傾聽的習慣,學會用耳朵來調整自己的`聲音,同時要善於觀察和分析歌譜,找出樂句之間的區別和聯繫,以利於音樂記憶。a樂段的歌唱重點是音色統一,注意氣息控制,音量不能過大。b樂段的歌唱重點是兩個聲部間的和諧,保持音準感覺和音量的均衡。整個歌曲教學採取“分塊包割”和“各個擊破”的方式,有利於隨時發現和解決問題。重點是解決本首歌曲的歌唱基本技巧,讓學生學會歌唱。

(三)音樂視野拓展教學(約佔本課時的15%)

1、師:《讓世界充滿愛》是音樂對真情的呼喚。象這樣的歌曲還有很多,如《愛的奉獻》。(播放主題片段)

2、師:其實,早在幾百年前,樂聖貝多芬就在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中把這種情感昇華到了《歡樂頌》的主題——堅信人類必將獲得“團結友愛”的永恆歡樂。

3、播放第九交響曲中《歡樂頌》的合唱音頻。

設計意圖:雖然是唱歌教學,但決不能整節課都唱個不休,那樣容易使學生產生聲帶疲勞和學習厭煩心理。本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爲了讓學生的聲帶得到短暫的休息,同時也是爲了進一步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因爲歌曲《讓世界充滿愛》歌詞非常的通俗易懂,用不着花費過多精力去深究,所以,採用另外兩個音樂主題來解釋和昇華課題。考慮時間關係,這兩個主題只能做一個欣賞瀏覽。因爲音樂藝術是不能用語言來解釋清楚的,所以也用不着進行其他無謂的說教。

(四)教學小結(約佔本課時的3%)

師:這節課,我們唱了,也聽了關於愛的歌曲,因爲音樂本身就是情感的藝術,相對其他藝術形式而言,更具有情感上的表現力和感召力。

我們國家有一句話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正如《愛的奉獻》歌曲中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手拉着手,心貼着心,用最動情和最美妙的歌聲再唱《讓世界充滿愛》!(學生邊歌唱邊依次離開教室)

七年級音樂教案15

教學內容:

(1) 歐洲民間樂曲欣賞。

(2) 學垂豎笛《豐收之歌》。

(3) 音樂遊戲——“西遊記”。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聽辨歐洲民間樂器的音色。

2、瞭解歐洲民間音樂的另一類型——器樂。

3、通過音樂遊戲對本單元所學習的歐洲音樂進行小結。

教學過程:

1、蘇格蘭風笛

(1)欣賞一首用風笛演奏的蘇格蘭民間樂曲。

(2)介紹樂器——風笛。

(3)介紹蘇格蘭民間音樂。

2、《豐收之歌》

(1) 欣賞歌曲《豐收之歌》

(2) 結合聆聽音樂觀賞名畫——(尼德蘭)勃呂蓋爾的作品《豐收》,在結合地理課的相關知識,讓學生講述丹麥的風土人情。通過講述地理知識與風土人情達到領悟音樂風格的目的。

(3) 通過哼唱這首民歌的旋律,逐漸導入到講述丹麥民族音樂的`基本特點與多種體裁。

(4) 以提問方式,分析這首民歌的調式、調性與基本結構。

3、豎笛演奏《豐收之歌》

(1) 先通過演唱熟悉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再用豎笛練習吹奏此曲。

(2) 分兩組進行,第一組吹奏,第二組打拍子,然後互換。

1、音樂遊戲——“西遊記”

(1)各國海關官員5人,每人負責兩個國家.

(2)全班分四個小組——甲、乙、丙、丁,每組約12人。

(3)各組依次開始旅遊,抽籤決定每一組的第一個旅遊國家。

①甲組 抽籤——x x國家。

該國“海關官員”提問,共四個問題,每答對一個問題由“海關官員”給該組記100分。每一個問題,該組推舉一位同學回答,當四個問題都回答完畢,方可浸入第二個國家。

②乙、丙、丁組同時重複上述過程。

③在規定時間內,看哪組走的國家多。

(4) 遊戲結束後,由海關官員統計各組分數,獲勝者予以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