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一年級音樂教案(15篇)

音樂9.68K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音樂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音樂教案(15篇)

一年級音樂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模仿布穀的叫聲,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布穀》。在與他人合唱“布穀”聲中,培養歌唱的興趣,提高審美情趣。

2.通過對歌曲《布穀》與樂曲《杜鵑圓舞曲》的比較,能創造性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創造力與表現力。

教學重難點

學習歌曲《布穀》,模仿布穀鳥的叫聲;模仿“布穀”的歌聲表現“春天來了”。

教具準備

鋼琴、多媒體電腦、屏幕、投影儀、課件光盤、彩色紙、剪刀、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感受春天

播放MTV《小燕子》,師生一起律動,體驗歌詞意境。

①學生描述春天

師:春天是什麼樣子的,請同學們說說你們所見過的春天。

(學生說春的景色、天氣、各種動物等。)

教師描繪春天。

師:春天來了,萬物復甦,燕子報喜,青蛙鳴春,一切都欣欣然像剛睡醒的樣子,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活力。你們看,春姑娘給大地穿上了綠裝,小草綠了,柳樹發芽了,迎春花開了,冰雪融化了,蜜蜂也飛來了。(多媒體課件同步顯示各種春景圖)春天多美啊!聽,什麼鳥在唱歌。(教師模仿布穀鳥的叫聲)

5 3 0 | 5 3 0 | 5 3 5 | 3 ― ― |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方法:學生說說聽到了什麼鳥的叫聲,想象這隻鳥在什麼地方唱歌。教師可告訴學生布谷鳥是春天的使者,它用歌聲向人們報告春天的消息。)

2.體驗春天

師:同學們也學學布穀鳥的叫聲,看誰學得最像。

(方法:學生模仿布穀鳥的叫聲。學生模仿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力度、音色等不同的變化來模仿布穀鳥的叫聲,這樣“布穀”的聲音才能更動聽。)

師:聽,又一隻布穀鳥在唱歌了(教師模仿布穀鳥的聲音)

3 1 0 | 3 1 0 | 3 1 3 | 1 ― ― |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學生跟着教師模仿布穀鳥的聲音。)

師:布穀鳥的聲音真動聽,這些春天的使者在用它們的歌聲向人們訴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5 3 0|0 0 0|5 3 0|0 0 0|5 3 -|3 ― ―|

0 0 0|3 1 0|0 0 0|3 1 0|0 0 0|3 1 -|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布 谷。

春 天, 來 了, 春 天, 來

了, 春 天 來 了。

(方法:接唱)

①教師唱“布穀”的高聲部,學生唱“布穀”的低聲部,再交換進行。

②教師把學生分成兩組,分別模仿布穀鳥的高、低聲部,再交換進行。

二、揭示課題,學習新歌

1.感受歌曲

師:同學們剛纔學會了布穀鳥的歌聲,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布穀》這首歌曲。(播放教材課件伴奏音樂,教師範唱。)

(方法:隨着音樂節奏一小節向右、一小節向左,學生隨着老師的歌聲搖晃着身體,初步感受音樂情緒。)

師:這首歌曲的基本情緒怎樣?(歡快、活躍)

2.學唱歌曲

①聽歌曲錄音,讓學生用手指點歌詞,想一想哪些音最長?

②隨琴用模唱旋律,身體輕輕搖晃。

③聽歌曲錄音,隨教師手勢一起劃旋律線。

④學生哼唱旋律,教師唱歌詞(注意節拍的強弱規律)。

⑤學生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重點朗讀一音多字的讀法)。

⑥學生跟琴唱歌詞(引導學生用輕輕吹蠟燭的感覺唱歌詞)。

3.拓展歌曲

師:布穀鳥在盡情地唱歌,向我們報告春天的消息,我們也學學布穀鳥,在歌曲結尾加上布穀鳥的合唱聲音。

(學生完整演唱歌曲,並在歌曲結尾加上布穀鳥一問一答的聲音。)

4.體驗歌曲

(方法:聽歌曲錄音,第一段歌詞擊拍(一拍拍手,二三拍拍腿、肩或臂);第二段歌詞學生手拉着手,隨着節奏左、右搖晃着身體;第三段歌詞學生自編自演,結尾時模仿布穀鳥問答唱句。)

三、欣賞樂曲,深化主題

1.初步感知

師:布穀鳥的歌聲剛剛停下來,這時,又有聲音傳出,你們聽聽是什麼聲音,把你聽到的聲音學給大家聽一聽,並給音樂取個名字?

(教師用手風琴演奏《杜鵑圓舞曲》)

學生模仿各種聲音,並做出相關的動作。

師:這麼多美妙的聲音啊,你們給音樂取了個什麼名字呢?(學生即興給音樂取名)

師:這首樂曲與《布穀》比較,旋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學生髮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師:這首樂曲運用了與《布穀》相似的鳥叫聲,旋律清新、優美,時而歡快、活潑;時而連貫、流暢,描繪了大自然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好像報春鳥在大自然中飛來飛去,歡呼、跳躍,在歌唱大自然的春天。所以老師給它取名叫《報春鳥圓舞曲》。

2.深入體驗

師:你們知道大自然裏有哪些報春鳥呢?說說它們的形狀、特徵,學學它們的叫聲。(方法:師生共同討論,然後課件展示報春鳥(比如燕子、布穀等)的形狀特徵。)

師:下面我們模仿自己喜愛的報春鳥,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現春天。

(演奏《杜鵑圓舞曲》)

(方法:學生傾聽樂曲,模仿自己喜歡的報春鳥做飛翔的動作和鳴叫的聲音,體會報春鳥自由自在飛翔的快樂。)

師:同學們表演得真不錯,你們就是一隻只歡樂的報春鳥。《報春鳥圓舞曲》原名叫《杜鵑圓舞曲》,是根據挪威作曲家約納森爺爺創作的一首同名管絃樂曲改編的手風琴曲。

四、創作表現

1.創作

師:報春鳥用歌聲向我們報告春天的來臨,下面我們也可用我們自己喜愛的方式來表現

春天的到來(提示學生可用詩歌、繪畫、製作、舞蹈、樂器等形式表現春天)。

(方法:學生討論交流,或獨立創作,或小組合作等。)

(背景音樂:歌曲《布穀》、《杜鵑圓舞曲》反覆播放。)

2.表現

形式一:學生朗讀詩歌;

形式二:多媒體投影儀展示學生的圖畫;

形式三:打擊樂器模仿的報春鳥叫聲;

形式四:用各種舞蹈動作模仿報春鳥,表現春天。

五、小結

師: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精彩,老師從你們的創作表演中感受到你們對春天的喜愛。春天像一首歌,春天像一段舞,春天像一首詩,春天像一幅畫,春天是我們的希望,報春鳥爲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春景,讓我們和報春鳥一起去教室外面找春天吧!

一年級音樂教案2

【教學目的】

本節課,着重培養學生對樂器演奏的興趣和認識簡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簡譜的學生,培養學生學會唱簡譜的能力;對於有一定簡譜基礎的學生,教會學會“二重唱”。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學會唱準音的高度、時值。

【教學課時】

一課時。

一、首先,激發學生的音樂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

請同學們聽一聽: 5 - - -│ 5 - - -│,模仿的是什麼聲音?

再聽一聽: 55 55 55 55│11 11 11 11│,模仿的是什麼聲音?

再聽一聽:│5 6 5.3│5 1 5-│4.3 2 6│5 32 3-│,象徵什麼意思?

二、教師用口琴吹一首《火車向着韶山跑》;用笛子吹一首《洪湖水,浪打浪》,激發學生對樂器的興趣。提議每一個學生,都應該買一樣樂器。

三、音階教學

1-│2-│3-│4-│5-│6-│7-│1-│1-‖

duo ruai mi fa suo la si duo

do ruei sol ti do

堵 銳 眯 發 縮 拉 絲夜 都

四、請同學們把音樂課本第七冊,翻到56頁,我們來學《牧童》這首樂曲。

教師用口琴、橫笛、豎笛、電子琴,演奏《牧童》。

帶領學生學習《牧童》這首樂曲。

五、結束。

附: 《音樂藝術教學概論》

一、音樂理論

藝術,是人類以情感和想象爲特性,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根據表現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藝術可分爲表演藝術,如音樂、舞蹈;造型藝術,如繪畫、雕塑;語言藝術,如文學;和綜合藝術,如戲劇、影視。

1、節奏

節奏,是音樂術語。由音響運動的輕重緩急形成,其中節拍的強弱或長短交替出現,而合乎一定的規律。節奏是音樂的基本要素,對旋律的形成起着決定的作用。

2、旋律

3、交響曲

4、圓舞曲

二、簡譜知識

簡譜,是音樂的一種記譜方法,於十六世紀中葉,初步成型於歐洲,17-18世紀先後,經盧梭等人加工而漸趨完備。

盧梭(1712-1778),是法國啓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學家,文學家。在教育觀點上,他提出“返歸自然”的口號,主張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盧梭沒有什麼學歷,但他卻成爲了法國十八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有關盧梭對教育的論述,請參見筆者在蘭州《新一代》96年第3期所發表的《盧梭論兒童教育》論文。

三、樂器演奏

1、口琴:簧樂器,內裝一系列小簧片,按自然音階排列, 用嘴吹吸發音。一琴只限於一調,A調和C調兩種口琴較爲常用。

口琴吹奏的孔位順序,如圖所示:

5 2 1 4 3 6 5 7 1 2 3 4 5 6 1 7 3 2 5 4 1 6 3 7

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

學習吹奏口琴,第一步是要學會找到"1"音。

口琴應該是初學樂器者的首選樂器,因爲它價廉物美,發音又準,而一般的低檔管樂器,普遍存在定音不準的現象。學好口琴,是今後學習絃樂的基礎。

2、簫

3、笛子

笛子,管樂器。笛子吹奏的一般發音孔位,如下圖示:

吹 膜 4 3 2 1 7 6 5

孔 孔 左 左 左 右 右 右 六

食 中 無 食 中 無 指

指 指 名 指 指 名 全

指 指 按

4、打擊樂器

A、體鳴樂器。如鑼、鈸(bo)、拍板、三角鐵等。鈸,古稱“銅盤”,銅製,中部隆起,如半球狀,兩片爲一副,相擊發聲。

B、膜鳴樂器。

學校上課時打鈴,有電鈴,有手搖的鈴,有敲擊的鈴。如果我們把敲擊的鈴,稱爲體鳴樂器的話,如果不考慮其敲擊節奏的輕重、強弱,而只考慮間隔的時值的話,那麼,學校敲鈴的節奏可設計爲:

預備鈴:X - │X - │X - │X - │X - ‖

上課鈴:X XX │X XX │X XX │X XX │X XX ‖

下課鈴: XX 0 │XX 0 │XX 0 │XX 0 │XX 0 ‖

集合鈴: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

在簡譜中,“‖”表示樂曲結束。 END

一年級音樂教案3

第1課春天

教學內容:

聆聽《杜鵑圓舞曲》,聆聽《小燕子》,表演《布穀》,表演《小雨沙沙》。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聆聽歌(樂曲),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春天。

2、通過演唱《小雨沙沙》,引導學生細心地觀察事物,啓迪學生熱愛大自然。過程與方法

3、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布穀》,並和《杜鵑圓舞曲》相比較,說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能編創動作表現歌(樂曲)。準確地唱歌。

第一課時(1)

教學內容:

1、聆聽《杜鵑圓舞曲》。

2、聆聽《小燕子》。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1、完整聆聽全曲,問:樂曲中你彷彿聽到了什麼聲音?學給同學們聽一聽。

2、復聽樂曲,隨着樂曲用手指畫圖形譜。

3、想一想,用木魚和碰鐘參與樂曲的演奏,應怎樣比較合適,分小組討論,分

別與樂曲合作。

3、完整地聆聽歌曲《小燕子》。

問:歌中唱出了哪些內容?你想和小燕子說什麼?

4、聽歌曲《小燕子》分小組編創動作。

5、隨着復聽歌曲的錄音,分組表演。

6、小結。

第二課時(2)

教學內容:

學唱《布穀》、《小雨沙沙》。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

讓學生跟着音樂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節拍。

聽歌曲錄音,用手指點歌詞,想一想哪些音長?

2、聽歌曲錄音,分小組拉手:

聽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

聽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

第三段反之,

讓學生在充分感受中記住歌曲的旋律。

3、唱會歌曲後再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4、課後小結。

一年級音樂教案4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國小一年級

科目:音樂

2、課時:1課時

3、教學準備:鵝圖畫、打擊樂器、碟片

二、教學課題

知識與能力:

1、通過學習根據古詩詞創作的歌曲《詠鵝》,體味中國古詩詞的韻味。

2、明確休止符的用法,感受四二拍的強弱。

3、能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能用小樂器爲歌曲伴奏。

過程與方法:

1、激發興趣,已達到詩歌和音樂的結合。

2、用小樂器、身邊發生的東西爲歌曲伴奏,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音樂。

3、通過律動、表演來感受音樂形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樂曲中描繪的鵝的音樂形象──悠閒自在,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和想象力。

教學重點:體會歌曲中鵝的音樂形象──悠閒自在。

教學難點:休止符的用法,並引導學生用優美的歌聲來表現音樂情緒。

三、教材分析

《詠鵝》是花城版走進音樂世界一年級下冊第八課《讀讀、唱唱》的第二課,本課選自國小一年級語文教材古詩詞內容。作曲者運用古曲“關山月”的韻律爲古詩《詠鵝》配音樂,歌曲是四二拍,音域控制在六度以

內,沒有大的跳進,曲調簡單、清新、優美,琅琅上口,讓學生在聽覺、視覺的欣賞中加以朗誦、吟唱,使之感受到《詠鵝》這首歌中那特有的華夏情韻、栩栩如畫的美境、天真活潑的童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學情分析及策略: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集中注意力學習的時間不是很長,因此課堂不能太死板,應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來啓發和誘導,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學方法

朗誦法、欣賞法、教唱法、聆聽法、吟唱法、表演法

五、教學過程:

以情感爲紐帶,組織教學

1.學生隨音樂《幸福拍手歌》起立,跟老師做律動。

2.師生唱歌問好,快樂的音樂四十分鐘開始。

激趣導入,新歌學唱

(一)導入歌曲

1、出示美麗的鵝圖畫。

師:圖上畫的是什麼動物,你們見過嗎?說一說你看到它的樣子吧。同學看了圖你們還會想起哪一首古詩來呢?誰能來告訴老師?

2、齊讀古詩《詠鵝》。

3、出示歌譜。

師:老師朗誦詩詞,學生聽一聽老師朗誦的有什麼不同?師相機講解四分休止符在音樂中的作用,並用手勢幫助理解。(板書:四分休止符)

4、根據講解,學生再次朗讀歌詞。

(二)學唱歌曲。

1、播放音樂視頻,學生聽歌曲,談感受。

師:請學生認真聽聽,說一說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2、教唱歌曲。

(1)、師教唱歌詞,學生學唱,並用手勢表示四分休止符。

(2)、再教唱,將四分休止符記在心裏,自動空拍。

(3)、師根據學生唱的不足的地方作爲重點再教唱。

|| 曲 項 向 天 歌 。|

|| 鵝, 鵝, 鵝 。|

(4)、師生齊唱後,學生再齊唱。

(三)、鞏固學習。

1、師生接力唱(2遍)。

2.播放音樂,拍手拍腿唱。(講解拍的輕重)

3、兩人合作拍手唱。

4、播放音樂,學生上臺用打擊樂器伴奏,其餘學生拍手拍腿伴奏。

5、拿身邊可以發出聲音的東西一邊爲歌曲伴奏,一邊唱。

師: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音樂,只要你用心去發現。

(四)、創作表演,自我感受

1、隨着音樂師生一起跳一跳、唱一唱,體會鵝的悠閒自在。

師:我想這樣來表演歌曲。(師表演)小朋友們,你們想怎樣表演呢?(學生上臺表演)師生圍成圓圈一起表演,你想怎樣做就怎樣做。

2、畫一畫,創作表演,展現鵝的美。(沒有畫畫的同學,爲畫畫的同學伴唱)

課堂小結

有感情的齊唱歌曲《詠鵝》。 3.一邊唱歌一邊跳着離開音樂教室。

六、教學反思

優點:

1、緊扣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

從欣賞鵝圖畫到回顧唐詩《詠鵝》,再到學唱歌曲,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聽、學、唱、演幾個步驟,使學生唱會這首歌曲。整堂課的教學步步深入,環環相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重難點突破。

體會鵝的形象和新歌的學唱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課堂通過師生接力唱、男女生接力唱、拍手唱的方法使學生學會感情演唱歌曲,明白休止符的用法。又通過樂器伴奏、表演、繪畫的形式使學生體會到了鵝的悠閒自得的形象。

3、課堂氛圍和諧。

整堂課的教學我都以學生朋友的身份進行教學,很快的和學生融爲一體。當我出現錯誤是我會主動地向學生道歉,讓學生感覺不到學習的壓力。當拍手唱和表演時我也會和學生一起進行,創造了和諧的師生關係。

4、課堂結構完整。

從激情導入到新歌學習,再到唱歌表演離開音樂教室顯得整堂課教學非常完整。

不足:

課堂上採取的激勵手段不是很豐富,個別學生沒能投入到課堂。特別是課堂剛開始,學生膽小發言不積極,這和我的激勵方法有很大的關係。對於課堂上發生的一些突發事件,我覺得我的應對還是不夠靈活。

一年級音樂教案5

教學目標:

1、對音的高低進一步感知。

2、通過聽覺感知力度並認識一音樂中強和弱的記號;能用強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3、選擇打擊樂器和探索自然音源,參與歌曲《司馬光砸缸》的欣賞和創作過程,表現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4、培養學生爭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個人都應該爭做聰明、勇敢、誠實、有禮貌的還孩子。

教學重點:

1、學唱歌曲《好孩子要誠實》,體驗音的高低走向。

2、學唱歌曲《是誰在敲》,體驗音的強弱

3、選擇打擊樂器,參與歌曲《司馬光砸缸》的欣賞和創作過程。

4、培養學生爭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個人都應該爭做聰明、勇敢、誠實、有禮貌的還孩子。

第一課時

一、學唱歌曲《好孩子要誠實》

1、對話引入課題。“你認爲好孩子應該是怎樣的?”

2、編故事,設懸念。

3、欣賞歌曲《好孩子要誠實》,歌曲作了怎樣的回答。

4、跟唱。

5、歌唱,右手臂隨着音的高低做動作。

第一樂句的後半截“喵喵叫”旋律採用上行,描述小貓一聲比一聲叫得響的形象;第二樂句的後半截“打碎了”旋律採用下行,描述花瓶掉下碎了的形象。第五樂句小貓的叫聲“喵,喵,喵,”旋律層層遞減,描述小貓生氣的樣子。

6、學着老師的樣子做一做。

二、表現歌曲。

1、完整欣賞歌曲,全班進行創編表演。

2、請個別學生進行表演,其他同學當小老師。

三、學習讀譜。

四、全班進行歌表演。

五、下課。

第二課時

一、故事導入。

二、欣賞《是誰在敲》,提醒學生欣賞歌曲中的強弱對比,可學着用敲門的動作對歌曲中的強弱聲音作出反應。

三、認識音樂中表現聲音的強和弱的符號,並在欣賞中把表示聲音的強f和弱p的符號填入教材的練習欄中。

四、結合歌曲進行禮貌教育。

1、談話:說說小弟弟敲門的樣子,是否自己也有過,在什麼情況下有過。

2、進行禮貌教育,讓學生懂得講禮貌是每個好孩子應有的良好習慣。

五、學唱歌曲《小鼓響咚咚》。

1、朗讀歌詞,懂得應該怎麼做?

2、跟唱。

3、嘗試有控制地把握歌曲音量的大小。

4、分組表示兩段音樂的強與弱。

5、歌唱全曲,做到富有表情,聲音自然、好聽。

6、進行情景表演。

六、。

七、下課。

第三課時

一、看

用多媒體播放動畫片《司馬光砸缸》,讓學生初步瞭解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二、議

1、讓學生運用語言複述故事,從語言的角度體驗和表現故事情節。

2、小組議論:我們要學習司馬光什麼?

得出:應學習司馬光冷靜、機智、勇敢的。

三、聽

播放《司馬光砸缸》,回答:

1、找出歌曲中最緊張的一句歌詞。

2、說出歌曲中高潮處的主要情緒。

四、尋

1、複習已認識的四種打擊樂器:三角鐵、沐浴、響板、蛙筒。

2、介紹雙響筒、鈴鼓、鈸、小鼓等四種打擊樂器。

3、感受聲音,尋找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

4、討論:樂曲在什麼地方應該用什麼音效?

引導學生按歌曲中不同角色的音樂特徵,尋找不同音效效果的打擊樂器,以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

五、配

1、教師按故事情節的發展,把順序展示在黑板上:(1)、司馬光;(2)、小朋友在院中捉迷藏;(3)、“撲通”,一個小孩掉進大水缸;(4)、怎麼辦?怎麼辦?(5)、司馬光機智地搬起石頭,用力地砸向水缸;(6)、砸破了缸,溺水的小孩得救了;(7)、人們誇司馬光是聰明、勇敢的好兒郎。

3、討論配音。

4、按配音演奏。

六、演

即興創作表演,參與爲故事配音響效果的實踐過程。

七、想

1、討論:如果遇到意外,你會怎麼做?

2、改變故事情節,拓展學生解決意外的思維。

結束語:鼓勵每個小朋友都能做個司馬光式的冷靜、機智、勇敢的好孩子。

一年級音樂教案6

教學目標:

1、能隨錄音或在老師的伴奏下唱會歌曲。

2、在演唱歌曲時結合律動的方式表現歌曲旋律的美感與歌詞中兄弟姐妹之親情。

3、初步認識旋律線。

4、通過與《小列兵》對比的方法,感知兩首歌曲在速度、力度、情緒方面的不同。

5、練習吹牧童笛,鞏固“do”音的吹奏。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重難點:

通過演唱歌曲,體會歌曲旋律的美感。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

1、節奏練習。

2、齊唱《小列兵》。

二、談話引入。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的音樂課堂來了一些新的朋友,你們想認識它們嗎?(出示大雁的圖片)

2、簡介大雁。

3、揭示課題;雁羣飛

三、新課教學

(一)聽聽、想想:

1、聽錄音播放歌曲,思考:與《小列兵》對比,哪一首歌快,哪一首歌慢,哪一首歌強勁有力,哪一首歌輕柔抒情。

(1)指名學生回答,評議。

2、再聽歌曲,學生思考:從歌詞中知道了什麼?

(二)聽聽、讀讀:

學生齊跟教師有節奏地拍手讀一遍歌詞。

(三)聽聽、唱唱:

1、齊跟錄音輕輕地唱熟。

(四)聽聽、看看:

1、教師分句範唱,學生觀看屏幕,看看圖中有什麼變化。(多媒體)

(1)指名回答。

(2)簡單認識“旋律線”。(根據旋律的高低起伏形成的線,叫旋律線)

(3)找找歌曲有哪兩條旋律線是相同的?爲什麼?(第一、三條是相同的,因爲兩句歌曲的旋律一樣)

(五)唱唱、玩玩:

1、跟錄音再唱歌曲,要求大膽唱準音高。

2、師生共同玩歌詞接龍遊戲,教師適時點撥。

(1)師生接龍(2)男女接龍 (3)分組接龍

(六)唱唱、跳跳:

師;同學們,你們學會唱這首歌了,那麼你們會跳嗎?

1、學生創編大雁飛的動作。

2、跟教師齊跳。

3、(多媒體)觀看臺上小演員表演;邊看邊思考:小演員們是怎樣把歌曲的美感表現出來的。

4、齊跟屏幕中的小演員邊唱邊律動,要求把歌曲的美感表現出來。

5、每組選出一名領頭雁,帶頭邊唱邊律動。

6、齊跟伴奏再唱一遍歌曲。

(七)小結

四、鞏固練習吹奏牧童笛。

1、指名說說音怎樣按。

2、齊練習吹奏“do”的長氣息與短氣息。

3、遊戲。

五、總結

一年級音樂教案7

歌曲《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風的創作歌曲。2/4拍,五聲徵調式,一段體結構。

歌曲歡快活潑,很有朝氣。有趣的是聰明的作曲家採用模仿笛聲的小過門作爲樂句的加花補充,使得歌曲演唱難度小,聽起來還很豐滿。在歌唱中,我們彷彿感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騎着牛兒興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活生生地出現在人們面前。

教學目標

1. 啓發學生帶者愉悅的的心情演唱活潑歡快的歌曲《放牛歌》

2. 通過樂器伴奏、演唱、舞蹈等形

《放牛歌》不僅易唱,有趣味,而且用音節省,音域也只有六度,實在是適宜低年齡學生演唱的好兒歌。

表演《放牛歌》

教學基本要求

1.提示學生注意聽覺與視覺相結合,即:看着課本中圖形譜對於歌曲高低長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進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輕鬆、愉快。

2.跟着歌曲錄音,用聽唱法學會歌曲。

3.提示學生,沒有歌詞的旋律是間奏部分,用鑼、鼓、鑔伴奏。

4.編創動作表演《放牛歌》.

編創與活動

1.本課的編創與活動應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用自己學過的樂器,爲歌曲《放牛歌》編創鑼、鼓、鑔的伴奏。

2.提示學生分組進行鑼、鼓、鑔的節奏編創。

如:前兩處兩間奏可用:

最後一處用:

教師儘量使用學生編創的節奏,加以調整、使用,以調動學生編創的積極性。

1.教師出示鼓、鑔。

2.請學生想像怎樣演奏。

3.學生展示自己的演奏方法。

4.教師鼓勵學生的想象,並演示正確的演奏方法。

5.鼓勵學生用鼓、鑔爲歌曲伴奏。

6.學生有唱、有奏。

7.教師評價,小結.

一年級音樂教案8

教學內容:

欣賞《中華人國共和國國歌》

欣賞《我愛北京x》

教學目標:

1、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記住歌的詞曲作者。知道聽到國歌時的視儀:肅立致敬,行注目禮。

2、能跟着錄音輕聲哼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3、欣賞《我愛北京x》,初步記憶樂曲主題,能聽出主題旋律。

教學重難點:

學唱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教學準備:CD

教學過程:

1、導入

播放視頻,引出課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欣賞《中華人國共和國國歌》

(1)欣賞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老師帶領朗讀歌詞,解決難讀的字詞。

(3)簡要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創作的時代、詞曲作者。

(4)隨錄音輕聲哼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3、欣賞樂器演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1)讓學生感受銅管樂器的雄壯有力。

(2)提示音樂是有絃樂器和管樂器、打擊樂器合奏的,由於絃樂的加入,使得音色更加豐富。

(3)簡要介紹演唱或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的禮儀,教師示範。

(4)請同學們說一說在什麼場合要演唱或演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4、模擬升旗場景。

5、欣賞《我愛北京x》。

(1)導入

(2)教師出示《我愛北京x》主題旋律譜,並範唱。

(3)跟老師模唱主題旋律。要求學生用自然的聲音演唱,不喊唱。

(4)欣賞木琴獨奏《我愛北京x》。

6、檢測評價

教師播放兩段音樂,請學生分辨哪段音樂是木琴演奏的。

一年級音樂教案9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音樂《快樂的一天》。

2、瞭解音有長有短,讀出走與跑的長短。

教學目標:

1、能注意聆聽《快樂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樣聆聽音樂。

2、知道音有長有短,讀出走與跑的長短,會看圖形譜。

教材分析:

小組曲《快樂的一天》是編者爲了培養兒童的音樂感受能力,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而編的一組主題音樂欣賞,由五個不同情緒的音樂小品組成,通過五首小曲的欣賞,使學生能初步地藉助於作品的藝術形象來感知音樂,體驗聽音樂的樂趣,並初步感受各種不同情緒的樂曲。

教學重點:

感受各種不同的情緒在樂曲中表現的內容。

教學難點:

準確的讀出走與跑的時值。

教學準備:

錄音、節奏卡片。

教學過程:

一、聆聽《快樂的一天》

(師):“我們已經開學兩個星期了,你能不能說一說你上學後的感受是什麼呢?”

1、請學生談談自己上學後的感受。

2、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的一天:請學生髮揮想象力說出自己的心裏話。

3、初聽樂曲(請孩子靜靜地聽):仔細地分析樂曲出現了幾段音樂,他們的情緒有什麼不同?

4、“如果我們用各段音樂來描繪我們的一天的生活,你覺得每一段都描寫的是什麼”起個合適的名字,復聽樂曲。

5、分析各小段樂曲的情緒,並隨音樂動作表示。(鼓勵學生創編表現每段內容的動作,並表演出來)

6、再聽樂曲,讓學生自由想象,鼓勵學生編創獨特的與衆不同的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瞭解音的長短,認讀走與跑

(師):“我們在生活中會聽到成千上萬種聲音,但這些聲音的長短是不一樣的,有的長,有的短,我們的音樂是與生活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因此音樂中的音符也有長短之分”。

1、講解走與跑的區別——出示卡片

觀察:兩張卡片的大小一樣,說明應唱的一樣長,但一張卡片中有一個人(走),另一張卡片中有兩個人(跑),走一步的時值與跑步一樣多。因此:走=跑跑

2、練習:讀一讀拍一拍

3、學生用走與跑創作2-4小節節奏,讀一讀、拍一拍

4、有時間還可以做節奏接龍的遊戲

(既鞏固了兩個節奏,以培養了創造力)

三、課堂小結:小結今天的教學內容與學習情況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認讀走與跑的節奏,並用編創節奏說一句話。

2、表演歌曲《其多列》。

教學目標:

1、能夠整齊演唱歌曲,學習用歌聲及動作表達歡快活潑的情緒。

2、鞏固走與跑的時值與長短,通過創編活動,讓學生準確地掌握它的長短,並培養學生的即興創作能力。

教材分析:

歌曲《其多列》是一首雲南哈尼族兒歌2/4拍,五聲羽調式,歌曲輕快、活潑、旋律以級進爲主,節奏變化不大,易上口,是孩子們喜愛的一首兒童歌曲。

教學重點:

有表情的進行歌唱與表演。

教學難點:

用節奏創作一句話。

教具準備:

歌曲錄音,節奏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學習的內容:

1、出示節奏卡片,認一認,讀一讀。(可根據書中節奏認讀)

2、拍手認讀,要求準確、均勻、速度以中度。

3、認讀老師用卡片拼出的節奏。(讀、拍出來都可以)

4、請學生試着自己創編2-4小節的節奏,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二、創作練習(鞏固走與跑的節奏,培養創編與靈活運用的能力)

1、老師講解練習要求,並舉例說明怎樣做?

例:(老師問5個字學生答5個字)。

你去做什麼?我要去上學!

2、學生進行創編練習(在節奏準確的情況下,不限制說話的內容)——出現問題老師及時糾正。

3、如某個班的能力強,還可變換節奏進行創作,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歌曲教學《其多列》

(師):“九月一日這一天我們所有的小朋友都揹着新書包高高興興地來上學,你們知道嗎?每年的這一天全國的一年級小朋友都開學啦!他們與我們一樣,背起漂亮的書包,高高興興地走進學校,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你們聽……”

1、老師有表情的範唱歌曲。然後請學生描述出歌曲的大概情節與情緒,同時也可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其多列:哈尼語快快來)

2、板書,請大家一起來認一認歌曲中的節奏,並練習分辨音字。

3、聽歌曲錄音,邊聽邊拍手,並記下第一段歌詞,然後老師輔導學生拍●○讀詞。

4、隨老師的範唱學習二、三段詞,如學生記不下詞,可用動作輔助。(老師可教幾個動作,也可讓學生即興創作)

5、學生隨音樂完整、整齊的演唱歌曲。(老師隨時糾正學生在演唱中出現的不同——尤其是姿勢及演唱方法)

6、熟練的唱下之後,可進行小組及個人的表演,鼓勵學生不僅可以與大家一起整齊的歌唱,還能勇敢自信地進行獨唱。

▲如有時間,可以輔導學生分辯圖形譜中的音符。

四、課堂小結:

小結教學內容與學習情況。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複習鞏固走與跑組成的節奏,並練習創編2-4小節

2、表演歌曲《跳繩》

教學目標:

1、鞏固走與跑的時值,並準確的讀出節奏,通過創編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2、與大家一起整齊的演唱歌曲,並用歌曲與動作表現歡快、活潑的情緒。

教材分析:

《跳繩》是一首活潑短波折創作歌曲,2/4拍,宮調式,歌曲的節奏規律強,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組成,旋律以跳進爲主,形象生動、活潑,是多年來深受兒童們喜愛的一首歌曲。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自己創作歌詞

教具準備:

歌曲錄音、紅綢帶、乒乓球、卡片

教學過程:

一、鞏固學生的節奏——出示卡片

1、2-4小節節奏,並利用節奏卡片貼在黑板上,帶領全班同學讀一讀。

2、用手拍出所有編的節奏,告訴學生讀好的小竅門。(心中讀節奏)

3、試一試口中讀節奏,手中拍●○。

二、通過畫圖形的方式感受長短

1、出示教具:紅綢、乒乓球。

2、舞動紅綢,拍乒乓球感受它們的動作的長短。

3、畫出圖形,並指導學生在書中塗上顏色,從視覺上感受長短。

三、歌曲教學《跳繩》

(師):“這節課我們的遊戲是跳繩,讓我們隨音樂愉快地跳起來!”

1、老師有感情的範唱歌曲,學生邊聽邊拍●○,感受二拍子的活潑、歡快的情緒。

2、用聽唱法學習第一段歌詞,並參考書中的圖形譜辨別音字。

3、啓發學生感受“小繩”的輕巧與靈活,從而體會在演唱中應輕巧跳躍。

4、學生隨伴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學生可自由加入動作表演)

5、學習第二段歌詞:根據書中給的第一、三句詞繼續進行創作,分小組進行創作。要求:可繼續創作、也可自己創作第二段歌詞。

6、分小組進行表演、展示。(老師伴奏)

7、選出創作較好的歌詞全班有表情的演唱。

四、課堂小結:小結教學內容與學習情況。

一年級音樂教案10

教學內容

(課題)

第三課 手拉手

共( 2 )教時

第( 1 )教時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歌曲《讓我們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樂趣和同學之間的友誼。

2、 聽唱法學唱歌曲《一對好朋友》,引導同學探索歌曲應以讚美的情感完整地演唱,聲音要親切自然,並用動作表達自身對歌曲的理解。

3、 通過自編動作與活動,引導同學自創動作和在歌曲的空拍處加上小動物的叫聲,使歌曲的演唱更爲生動有趣。

重點難點

重點:欣賞歌曲《讓我們手拉手》,聽唱法學唱歌曲《一對好朋友》。.

難點:1、引導同學探索歌曲應以讚美的情感完整地演唱,聲音要親切自然,並用動作表達自身對歌曲的理解。

2、編動作與活動。

課前準備

錄音機,投影。

教學過程設計和思路

一、常規練習

1. 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範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同學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 音樂課堂小常識:坐姿、歌唱的常規等。

3. 複習前課內容。(唱遊爲主)

二、新課學習:

1. 聽歌曲錄音《讓我們手拉手》;(規範要求同學們聆聽時能發明性地運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

1) 完整地聆聽全曲,要求聽出歌曲所唱內容、心情怎樣?

2) 復聽時可自編動作扮演。

個人教學特色補白

教學過程設計和思路

2. 聽歌曲錄音《一對好朋友》;第二遍教師範唱,引導同學邊拍邊聽。聽後談歌曲內容

3. 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邊聽錄音邊讀歌詞)活躍課堂氣氛。

4. 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 通過自編遊戲扮演歌曲《一對好朋友》要求自創動作(引導同學在樂句結束處加上牛或鴨的叫聲),從同學的自創運用中選編成遊戲進行扮演。

三、小結:鼓勵與褒揚,指出缺乏之處。

個人教學特色補白

教學內容

(課題)

第三課 手拉手

共( 2 )教時

第( 2 )教時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樂曲《鴨子伴嘴》,引導同學感受樂曲的強弱所帶來的變化,以和感受音樂作品中鴨子的生動形象。

2、 聽唱法學習歌曲《數鴨子》,引導同學能以歌聲、動作來表示自身熱愛生活,喜愛小動物的情趣。感受不同音樂要素的表示的不同動物的形象和場景。

3、 通過創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示體驗自身的情感,引導同學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4、 通過節奏讀拍編創活動,進行簡單的二聲部練習。

重點難點

重點:

難點:

課前準備

錄音機,投影。

教學過程設計和思路

一、常規練習

1. 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範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同學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 複習前課內容。(唱遊爲主)

3. 二聲部節奏編創活動:先分別學習吹口哨“du”和鴨子叫“g a ”;後全起來。

二、新課學習:

1. 欣賞樂曲《鴨子伴嘴》

1) 初聽,(完整聽全曲)。並提示小鴨與老鴨叫的地方。

2) 談談所聽內容;故事描述(集體)並談談每個情景所用的打擊樂器是怎能樣配合的。

個人教學特色補白

教學過程設計和思路

3) 復聽:自由活動:隨《鴨子伴嘴》,引導同學自由地進行編創活動,以走路、鴨叫等。

2. 歌曲學習:(出示投影片)(由樂曲《鴨子伴嘴》入歌曲《數鴨子》)

1) 教師範唱歌曲,邊唱邊指投影歌片。

2) 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指譜,要有明顯的高低、長短的動作表示;)

3) 通過分句唱熟練歌曲的演唱。

3. 通過自編遊戲扮演歌曲《數鴨子》要求自創運動作,從同學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遊戲進行扮演。

三、課堂小結:鼓勵與褒揚,並指出缺乏之處。

個人教學特色補白

一年級音樂教案11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2、能在音樂劇中表演《小青蛙找家》中擔當一個角色,邊唱邊進行表演。

3、向學生進行愛護青蛙、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及音樂劇表演。

教學重點:

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同等的表演機會,並體驗到與他人合作表演的快樂。

教學難點:

注意引導學生用輕聲唸白,像唱歌一樣唸白。

教學準備:

與教材配套的多媒體教學光盤,小青蛙的頭飾、頭巾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猜這是什麼小動物?(猜小青蛙的謎語)

小青蛙是一道很好吃的菜嗎?(不是),爲什麼?(因爲它是專門捉害蟲的,保護莊稼,是要受到人們保護的,我們都不要吃它)。

老師講述小青蛙找家的故事。

二、教唱新歌

1、老師示範演唱、演示

2、採用全曲聽唱法與分句聽唱法相結合的方法教唱歌曲。教師教唱全曲時,可引導學生邊聽琴邊擊拍。如,第一拍擊掌,第二拍雙手拍腿,這樣有利於學生較早獲得歌曲的整體印象,把握唸白部分的節奏,防止學生在較長的唸白中越念越快。另外,唸白時學生容易激動而導致喊叫式唸白,注意引導學生用輕聲唸白,像唱歌一樣唸白。

3、老師講述歌曲處理要求:

第一句描繪了幾隻小青蛙四處找家的情景,演唱時要唱得輕快活潑;第二、三句的唸白時的聲音要自然明亮,具有節奏的韻律,切忌喊叫。第四句表現了小青蛙找到家的快樂心情,要唱得親切歡快,充滿安全、幸福之感。

4、生根據老師講的要求完整地唱兩遍。

三、音樂劇表演:

爲了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同等表演的機會,將同學分成幾個組,以分組表演爲基本組織形式,每組5—8人一組,擔任的角色由學生自報。

在一組學生中,由一個學生扮演媽媽,用頭巾作媽媽的服飾,用小椅子作爲“家”的標誌。第一句,一羣活潑可愛的小青蛙以蛙跳動做出場;第二、三句各自作蛙跳動作向四面散開尋找“家”,青蛙媽媽則四處張望,呼喚小青蛙快回家;第四句小青蛙聚集到“家”的周圍,然後與青蛙媽媽快樂的在一起。

在表演時,先安排各組自主表演,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自己創造角色,體驗表演的樂趣;然後再相互觀摩,分組論流表演,相互評價,相互學習。在評價中要提醒學生觀察表演者是否有情緒變化,即由焦急不安→快樂幸福。最後還可以進行分組自主表演,以此來觀察學生通過觀察評價,相互學習,不斷提高的效果。

四、小結、結束。

一年級音樂教案12

教學內容:

1、歌曲:洗手絹

2、歌表演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用輕鬆、連貫的聲音演唱《洗手絹》,並對學生進行愛勞動、愛清潔的思想教育。

2、通過歌表演,用動作感受旋律的高低,表現學生勞動時的愉快情緒。

教學重難點:學唱歌曲及歌表演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同前節

二、學唱歌曲:

1、導入:你在家是否幫爸爸媽媽幹活?長幹那些家務活?自己能幹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你們真是愛勞動的好孩子,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位小朋友在做什麼?

2、聽錄音範唱,請學生回答問題,並說說這首樂曲有什麼特點?

3、有節奏地朗讀歌詞。

4、教唱法學唱歌曲。

5、歌曲處理:

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你認爲是怎樣演唱?

學生自己得出:要唱得輕鬆、活潑,表現勞動的歡樂情緒。

結束句要唱得乾脆利落。

練唱

三、歌表演:

1、請學生用手絹做一做洗手絹的動作。

2、師帶領學做“挽花”,

準備手勢蘭花掌,掌心向上,小指帶手掌由外向裏、向下,轉腕一圈成掌心向下,然後壓腕立掌。

3、請學生2人爲一組,做一做書上的動作,並試着將書上的動作連起來。

教師帶領學生練習。

4、聽伴奏樂,集體邊唱邊跳。比一比,哪個小組演得好。

四、小結略過

一年級音樂教案13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能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歌(樂)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睦相處。

2、營造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聆聽和學唱歌曲《動物說話》,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教學重點:

1、學習聆聽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中的藝術形象。

2、啓發學生創編歌詞,表現自己喜愛的小動物。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動(植)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律動。(播放輕音樂《三隻小豬》)學生自由地用身體語言表現音樂。(爲學生創設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老師非常喜歡小狗。你喜歡什麼小動物呢?用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問好吧!

“汪!汪!汪!小動物們好!” (……)

3、引入。(播放清晨大森林的音樂,出示大樹、小草、湖水的板書,四周貼滿小動物的圖片)師:看!我們到哪兒呢?(……)森林裏的動物可多了。聽!這是誰來了?

4、聆聽。(播放各種描寫動物的音樂)師:讓我們用動作和聲音模仿、表現。

5、小結。師: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動物,要維護生態平衡。(揭題《可愛的小動物》)

二、學習歌曲。

1、談話:日常生活中你都喜愛哪些動物,會模仿它的叫聲或動作嗎?(學生間信息交流)

2、猜一猜。請學生上臺表演,其他同學猜一猜。(另一種信息交流活動,同時也是學生較喜愛激趣活動。)

3、小動物們也有小動物的語言。(出示小雞、小鴨的圖片)

小雞說話唧唧唧,小鴨說話嘎嘎嘎。(揭題《動物說話》)

4、聽一聽,看一看,想一想。聆聽歌曲《動物說話》的演唱,看教師做動作拍手、晃頭,想一想:爲什麼老師在這兒拍手、晃頭?(通過律動認識歌曲中穿插的間奏。)

5、唱一唱,拍一拍。老師唱,請同學們隨音樂拍出間奏。

6、演雙簧。請一位同學們隨老師的演唱做口型,表演。

7、學生隨教師的琴聲邊唱邊做動作。(演唱第二段,讓學生創編間奏的動作)

8、說:我們還有許多喜愛的小動物,也要加入我們的演唱,請同學們想一想該怎樣演唱呢?(指導學生創編歌詞)

9、爲新加入的小動物編動作演唱。

10、小雞說話唧唧唧,小鴨說話嘎嘎嘎。哪你怎樣演唱出你很愛小動物的心情呢?誰的表情好我就來學誰。

三、教師小結。

你們演唱的小動物真可愛,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都要愛護它。剛纔小熊貓請小鳥捎信賴要我們去玩了。想去嗎?(想)好!準備出發……(播放管絃樂《快樂的小熊貓》)

一年級音樂教案14

教學目標:

1、 聆聽《頌祖國》,能用動作表達歡快的情緒。

2、編創與活動:節奏創作、傳遞節奏。

教學上限:

1、創編節奏,正確的傳遞節奏。

教學下限:

1、 在欣賞樂曲時能用動作表達歡快的情緒。

教學準備:

1、《頌祖國》欣賞帶

教學過程:

一、聆聽《頌祖國》

1、 隨《頌祖國》音樂自由表演進教室。

2、 小朋友們在幹什麼?(表演節目:唱歌、跳舞、敲鼓、拍手)

3、 他們很快樂,你看出來了嗎?(表情)他們是在祝賀祖國媽媽的生日呢?小朋友知道祖國媽媽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呢?

4、 10月1日是國慶節,也就是祖國媽媽的生日,小朋友們唱歌跳舞,祝賀祖國媽媽生日快樂。我們再來聽聽這首快樂的樂曲,我們用拍手拍腿來伴奏。(拍腿:X X 拍手:X X X)(欣賞1)

5、 自己選擇表演方式(參照插圖:跳舞、敲鼓、拍手等)

6、 女生舞蹈(兩個動作:搖脖、託帽揚掌)與拍手拍腿隨第一遍音樂表演。

(先分別學學,再跟音樂表演)

7、 男生舞蹈(兩個動作:擺肩、擊掌)與敲鼓(X X X\\\ X\\\)隨第二遍音樂表演。

(先分別學學,再跟音樂表演)

8、 第三段音樂兩組一起表演。

9、 完整欣賞3(表演合成)

10、 傳遞節奏:X X |X X X | 第一小節自己拍,第二小節傳遞給下一位小朋友(兩人擊掌,依次進行,在《頌祖國》樂曲中進行)

11、 創編節奏:X X |X X X |:以第二小節爲開始,依次接龍創作。

一年級音樂教案15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歌(樂)曲,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春天。

二、通過演唱《小雨沙沙》,引導學生細心地觀察事物,啓迪學生熱愛大自然。

三、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布穀》,並和《杜鵑圓舞曲》相比較,說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四、能編創動作表現歌(樂)曲,準確地唱歌。

教學建議:

1、本課可安排兩課時完成。

2、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對“春天”萬事萬物的描述,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在“春天”主題的理解上聆聽樂曲和歌曲。

3、教師可調動現代化教學手段,選用春天的錄像,激發學生的興趣。

4、教師應採用各種方法,使學生有表現地唱好歌。

教材分析:

1.手風琴獨奏曲《杜鵑圓舞曲》

《杜鵑圓舞曲》是根據挪威作曲家約納森創作的一首同名鋼琴曲移植的手風琴曲。

約納森(1886~1956),挪威作曲家。曾在德國學習音樂,他寫過一些音樂作品,但以這首《杜鵑圓舞曲》流傳最廣,也使得約納森名傳於世。這首鋼琴曲也常以管絃樂或其他器樂形式演奏。據說在1918~1930年間約納森曾在斯德哥爾摩“金杜鵑電影院”專爲無聲影片的放映作鋼琴配音,本曲即爲當時影片即興配音而作。

《杜鵑圓舞曲》在曲調和節奏上,具有挪威民間舞曲的風格。全曲採用三拍子圓舞曲體裁,C大調,中板。由三個小圓舞曲組成。在簡短的弱拍開始的、節奏自由的4小節引子過後,出現下行三度模仿杜鵑鳴叫的音調,第一段以杜鵑鳴叫的下行三度所構成的動機爲核心,運用重複、模進、變奏等手法發展而成。它以輕快、活潑的節奏和清新、流暢的旋律,描繪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婉轉的鳥鳴和輕鬆的三拍子節奏,形成了溫和、迷人的氣氛。

第二段以“la”的長顫音開始。主旋律應用了許多顫音,間雜着杜鵑的鳴叫聲,好似杜鵑鳥靈活地在林中飛來飛去,一會兒在這個枝頭跳躍,一會兒又在那個枝頭高唱,杜鵑鳥的鳴叫聲爲林中增添了濃濃春意。

第三段,旋律流暢而連貫,極富歌唱性,由於曲中出現了一系列變化半音,使得旋律更加新穎。這一段音樂與前兩段輕快、活潑的旋律形成鮮明的對比,加之手風琴特有的音色,使得音樂有一種迷人的色彩。在豎笛模仿杜鵑鳥鳴叫以後,第三段抒情的旋律又反覆了一次,最後第一段音樂再現,並結束在杜鵑鳥的鳴叫聲上,與樂曲的開始形成呼應。《杜鵑圓舞曲》由於曲調優美,音樂形象生動鮮明,深受人們的喜愛。

2.歌曲《小燕子》

《小燕子》是故事影片《護士日記》中的插曲,自影片播出後,這支歌便飛入了千家萬戶,成爲孩子們喜愛的歌曲,多年傳唱不衰。

歌曲爲五聲宮調式,4/4拍,兩個樂段,第二個樂段是第一個樂段的變化重複。歌曲遵循了語言的音調、節奏寫成,音樂語言淳樸簡練,口語化;歌曲幾次出現了附點音符,都巧妙地結合了語言的節奏、韻律,還有延音記號,後倚音的使用等,使得詞曲結合緊密。歌詞以一顆童心描繪了小女孩與小燕子朋友般的親密交談,唱起來朗朗上口,娓娓動聽。尤其作者在處理第二段歌詞時,不加停頓,將小女孩要把家鄉的新變化、新面貌一一告訴小燕子,力邀小燕子來做客的急切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歌曲以小女孩爲主人公,動情地歌唱了祖國的新面貌,歌頌了社會主義建設日新月異的偉大成就。一方面也反映了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美好感覺。

3.歌曲《布穀》

《布穀》是一首德國兒童歌曲,3/4拍,大調式,歌曲以模仿布穀鳥叫聲的音調開始,其二分音符與四分音符交替的節奏,顯得格外從容,帶出了以級進爲主的流暢旋律,有着三拍子舞曲的特點,給人以愉快、優美的感受。歌詞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報春的布穀鳥,抒發了孩子們對春天到來充滿歡樂的喜悅之情。

4.歌曲《小雨沙沙》

《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聲音階構成的一段體兒童歌曲,2/4拍,宮調式。旋律採用了級進、同音反覆及變化重複等手法,在有規律的節奏緊密配合下,生動地描繪了小雨沙沙的聲音。擬人化的歌詞天真而又稚氣,充滿了兒童情趣。歌曲既向孩子們介紹了種子生長離不開雨露的科學道理,又提示孩子們學會細心觀察事物。啓迪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歌曲符合語言的規律,朗朗上口,是一首孩子們喜愛的好歌。可啓發學生入情入境地表演。

第一課時

一、律動:

聆聽《杜鵑圓舞曲》模仿老師的動作,感受音樂的節拍和情緒。

二、聆聽《杜鵑圓舞曲》教學基本要求

1.完整聆聽全曲。

提示:樂曲中你彷彿聽到了什麼聲音?學給同學們聽一聽。

2.復聽樂曲,隨着樂曲用手指畫圖形譜。或用彩色筆畫在白紙上,聽後,展示給大家看。

3.想一想用木魚和碰鐘參與樂曲的演奏,應怎樣敲擊比較合適,分小組討論,分別與樂曲合作。

三、表演《布穀》教學基本要求

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可提示學生跟着音樂拍手、拍腿感受歌曲曲的節拍。然後聽歌曲錄音,用手指點歌詞,想一想哪些音長?

2.聽歌曲的錄音,分小組拉起手,聽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聽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