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精】

音樂2.31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音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精】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

教學目 標:

學習課文二、三、四段,瞭解揚科怎樣愛音樂,理解句子的含義,瞭解在剝削制度下,窮人孩子的悲慘命運,感受作者對剝削制度的憎恨。有感情朗讀課文。

設計理 念:

以學法引路 ,多讀多悟,通過多元互動,讓學生在聽、說、讀、看、想的過程中,切身體會楊科對音樂的喜愛和當時現實的殘酷。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明確課堂學習任務。

1、檢查對文章大概意思和第一段內容的瞭解。

2、強調單元訓練目標——理解句子的含義,出示課堂學習任務。

二、深入學習第二段,着重指導理解句子含義的方法。

1、個別朗讀,找出這一段的總起句:揚科無論走到哪裏,總能聽到樂聲;圈出揚科聽到的樂聲。

2、爲什麼揚科把這些聽到的響聲說成是樂聲呢?出示“凡是鄉村裏能聽到的一切響聲,他都注意聽着,他覺得都是音樂。”

①指導學習:“凡是”提出條件,“都”表示結果。

②聯繫課文,說說揚科是怎樣“注意聽着”的。

3、理解“田野裏,小蟲爲他演奏;果園裏,麻雀爲他歌唱。”說說這句話的表面意思,

①根據對“注意聽着”的理解說說這句話包含着的意思。

②指導感情朗讀,體現揚科“沉浸在美妙的音響中”。

③迴歸學習提示進一步領會理解句子的方法,完成作業題四(1)。

4、集體朗讀這一段填空:凡是揚科有空的時候,他都——。

5、小結:對揚科來說自然界的響聲都是美妙的音樂,揚科愛音樂真是如癡如醉。

三、學習第三段,嘗試運用理解句子含義的方法獨立操作。

1、自由朗讀思考:揚科愛聽樂聲,當他聽到真正的音樂和歌聲,又有怎樣的感受呢?劃出揚科感受的語句。

①反饋出示:揚科覺得旅店裏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顫動,都在歌唱,都在演奏。用“凡是……教……”改寫這句話,說出表面意思。

②播放提琴合奏曲,範讀。學生體會揚科的感受,說說這句話的'含義。

③指導感情朗讀,比較“興奮”和“陶醉”的不同讀法。

2、找出最能看出揚科愛音樂的語句讀一讀。自由討論並反饋。說出“要是有一把小提琴,揚科真願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換”的含義。

3、配樂朗讀出示幻燈(揚科拉提琴)想象畫面及揚科的感受。

4、小結:這段主要寫了揚科聽音樂愛提琴,通過句子含義的理解,可以看出揚科愛音樂愛提琴已到了不顧一切的程度,他願意爲音樂獻出一切甚至於生命。

四、獨立學習第四段,運用方法,理解句子的含義。

1、自學、提出要求:

a默讀第四段,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b運用“理解句子的含義”的方法,完成作業四。

c想想揚科是怎樣愛音樂的,尋找疑難問題。

2、檢查自學情況:

(1)說說從第四段中你學懂了什麼?

(2)出示“……但是有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推着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慢慢地向着移動。”說含義: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揚科“愛音樂”而“不顧一切”?“無法抗拒的力量”又是什麼力量?

(3)指導朗讀:學生自由練讀、評議、指名讀、集體讀。

3、質疑問難。學生自由討論還有什麼不懂?教師點撥。

4、結合這一段的內容,用“凡是……都……”談談感受,說一句話。

五、圍繞課堂學習任務總結

六、作業六:用“凡是……都……”造句。

附板書: 11、小音樂家揚科

愛樂聲 沉浸

愛樂器 陶醉

摸小提琴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1、唱《木瓜恰恰恰》

2、聽《快樂恰恰恰》

教學目的:

1、能用活潑、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並在學唱過程中感受歡快、熱烈的情緒。

2、認識二分音符並能在實際演唱中唱準時值。

3、瞭解印度尼西亞的相關文化。

4、 在欣賞過程中獲得熱烈奔放和歡快詼諧兩種不同情緒的體驗,並能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不同的感受

教學重點:

活潑歡快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弱起小節、節奏X.X的演唱

教材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亞民歌,歌曲歡快、熱情,旋律簡潔,多以同音進行和模進爲主。節奏規整,以XX ∣ X. XXXXX ∣X 00 ∣貫穿全曲,極具舞曲風格。歌詞表現人們圍坐在水果灘邊,叫賣、選購、品嚐、誇讚水果的熱鬧場面 。

特別是“恰恰恰”的加入,更是體現了恰恰舞的輕鬆明快,活潑熱情的特點。這首歌曲的第十一小節爲不完全小節,與最後一小節時值,相加構成不完全小節。

教具準備:

課件(或錄音機、磁帶、圖片和自制卡片)。

教學過程:

一、準備階段

1、學生聽音樂拍手進教室,師生問好

2、出示世界地圖。介紹中國在地圖的位置,引出印度尼西亞國家。

3、簡介印度尼西亞國家

二、綜合練習

1、律動《小火車》(出示印度尼西亞水果豐收的圖片)

導言:印度尼西亞是盛產水果的國家,每年都會舉行水果節。你們想去嗎?讓我們乘上火車出發吧!

2、初聽歌曲《木瓜恰恰恰》

導言:看,我們已經到了印度尼西亞。哇,當地的人多熱情啊!他們唱着歌,跳着舞歡迎我們的到來。

3、導言:小朋友們,剛纔當地的族長跟我說,他們歡迎我們的到來,不過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只有完成以下幾項任務的小朋友才能參加水果節。

聽音樂,想一想,在樂曲中出現恰恰恰的地方可以做什麼動作?看誰想的多,看誰跳的美?

a、第一項任務是學生聽樂曲在“恰恰恰”的地方律動。

師:祝賀你們出色完成了第一項任務。(掌聲)

b、出示一隻裝滿各種水果的籃子,每中水果上有一種節奏,分別是:

×—×× ×× ×× ×. ×(四種水果)

師:籃裏的節奏有哪些我們已經學過了?(引導學生複習後面四種節奏.)並引出新授二分音符×—

師:瞧,這是什麼?……引出第二項任務

聽節奏,拿水果

師:老師打節奏,小朋友聽一聽是什麼水果的節奏,就拿什麼水果。

XX│X │X -│(帶領學生讀一讀)(表揚)

給剛纔聽到的節奏譜用水果名創編一句話

c、第三項任務

(先引導學生說一說各種水果名稱,再進行創編。)

三、歌曲學習

導言:太棒了,小朋友們已經成功的完成了印度尼西亞人民交給你們的任務。我們去參加水果節嘍!(聽歌曲出發)

1、出示水果集市圖片

(說一說,有哪些水果.瞭解 印度尼西亞是水果之國,水果品種繁多)

2、出示歌曲

師: 瓜農們一邊賣瓜一邊唱着歌,他們是多麼開心呀,讓我們也來學一學這首歌。

3、看歌片,發現這首歌曲的節拍與原來所學歌曲的節拍有什麼不同?

(學生髮現第一小節只有1拍,最後小節只有三拍)

師講解弱起小節該怎樣演唱,再聽歌曲,邊聽邊感受

4、讀一讀

5、唱一唱(齊唱再變換形式演唱)

6、創編歌詞

引導學生用其他水果名創編歌詞唱一唱。

7、用新歌詞表演唱 (邊唱邊跳)

四、欣賞樂曲《快樂恰恰恰》

師:剛纔小朋友們用多種形式愉快的表達了今天參加印度尼西亞水果節的快樂心情,下面我們再聽另外一首同樣表達歡快情緒的“恰恰恰”舞曲。讓我們動起來,跳起來吧!

五、下課:律動《小火車》

師:幸福的歌兒唱不完,快樂的舞蹈跳不完。小朋友讓我們和印度尼西亞的新朋友說再見,開着小火車一起回家!

教學反思:

歌曲《木瓜恰恰恰》是一節以欣賞切入的情景式音樂課。這首印度尼西亞歌曲,它通過“叫賣”的形式,以歡快、活潑的旋律唱出了賣瓜人的喜悅心情。由於歌曲運用了恰恰恰的弱起節奏以及連續的切分節奏,給歌曲的演唱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本單元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通過熟悉外國的民間音樂,瞭解世界個地的地理風貌和風土人情。因此,教學前,我採用了課前欣賞拉丁舞表演,使學生初步瞭解和感受恰恰舞的歡快的韻律,通過無目的的聽賞歌曲《木瓜恰恰恰》在此基礎上展開話題直接進入歌曲的教學。通過觀賞印尼的風光,瞭解恰恰舞的起源,並進一步熟悉歌曲音樂,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習歌曲的興趣.在教學歌曲這一重點環節中,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啓發引導學生聯繫自身生活體驗,通過情景式的解析歌詞,使學生不僅瞭解歌詞內容,更明白了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並把音樂知識的教學靈活滲透到歌曲的情緒表現中,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用自己的歌聲來表達歌曲。尤其是在拓展教學這一環節中,我搜集了歌曲《賣報歌》《賣湯圓》等兒童歌曲,運用視聽結合的手段,更明確地使學生了解了“叫賣”這一藝術形式,並大大激發和培養了學生的表現慾望,爲本節課的教學掀起一陣小小的高潮,從而使歌曲的演唱技能進一步得以提高。最後,通過爲歌曲設計打擊樂伴奏,達到渲染課堂氣氛的目的結束本課。當然,本節課中也出現了許多不足的地方:如:我在設計欣賞及情景引導的目的,本想給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活潑的課堂現象空間,鼓勵學生髮揮想象力,提高學生想象的能力,但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是很理想。由於教師的語言組織不夠精練、缺少應有的啓發性,教學方法也較呆板,導致學生表現平淡,學生情緒表現不夠活躍,加之在要求學生完整演唱歌曲時,由於學生對歌曲還不夠熟練,他們更多的是專注於手上的節奏動作,而忽略了耳邊的音樂,造成了歌曲演唱拖拉現象,以及打擊樂伴奏活動的無實效果性,更是影響了課堂教學氣氛。總體說來,本節課的教學效果基本良好,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並順利完成。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爺爺爲我打月餅》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爺爺爲我打月餅》。

2、指導學生正確運用附點音符、切分音及休止符演唱歌曲,並明確它們在作品中的作用。(作用:使歌曲更加明快,富有跳躍性。)

3、能爲歌曲配上簡單的動作並進行表演,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在活動中提高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增強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的的演唱歌曲並表演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

教學難點:

附點音符、切分音節奏的掌握和運用。

教具準備:

錄音機、教學磁帶、電鋼琴、歌曲掛圖、月餅道具、紅五角星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請學生聽歌曲錄音《我們的祖國是花園》按節奏進教室。

2、師生互唱問好歌。

3、謎語:

教師:同學們,相處這麼多日子,我感受到咱班同學都可聰明瞭,今天我想出個謎語考考大家,有沒有信心猜出來?請聽好:有圓有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能吃上。(教師出示月餅道具)

二、新授

教師:同學們你們真棒,一下子就猜出來了。是什麼呀?

Xxx

月餅(eng),

瞧,他是什麼形狀的呀?

xx

圓圓的

他又是什麼味道的呀?

Xxxx

甜又香啊

看,老師把月餅的特點都加上節奏了,大家一起按節奏讀一讀

xxxxx︳Xxxx‖

月餅(eng)圓圓甜又香啊

大家喜歡這個大月餅麼?嗯。下面咱們一起玩個遊戲,聽着音樂按節奏傳遞這個大月餅,老師相信每位同學的表現一定都很棒,開始!

2、範唱歌曲。

教師:同學們,你們今天的表現真是太精彩了,今天梅子老師帶來了一首和月餅有關的歌曲,大家想不想聽呀?(想)歌曲的名字叫《爺爺爲我打月餅》

下面,請同學們坐姿端正,看誰能夠獨自認真聆聽這首歌曲,並能說出這首歌曲中還唱出了誰?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事情?

(1)教師範唱歌曲

提問:歌曲中唱到了誰?(爺爺)

爺爺在幹什麼?(爺爺爲我打月餅)

爺爺是做什麼的呀?(爺爺是個老紅軍啊)

爺爺對我怎麼樣?(爺爺對我親又親啊)

我又是怎麼對待爺爺的呢?(我爲爺爺唱歌謠)

爲什麼要這樣做呢?(獻給爺爺一片心呀)

(2)讀歌詞

同學們,讓我們用節奏的形式,把這首歌曲的歌詞試着讀一遍好麼?

出示節奏歌片(帶歌詞:引導學生按節奏讀歌詞)

3、試着隨琴唱旋律(及時糾錯)教師:下面大家一起看大歌片中的歌曲旋律,聽老師完整彈唱一遍歌曲旋律,請同學們跟着我的彈唱對口型認真看譜子,並伸出右手的食指,爲老師的演唱劃拍子好嗎?一拍一個小對勾。

B/解決旋律難點

教師:同學們,這首歌曲有一個很大的特點,看:

同音重複:是歌曲的特點,能讓歌曲更活躍,更歡快。

在這首歌曲旋律中,我們還發現了很多以前見過的讀譜知識:

附點四分音符:附點在音符的後面,一拍半。

四分休止符:空一拍

八分休止符:空半拍

切分音:旋律在進行當中,由於音樂的需要,音符的強拍和弱拍發生了變化,而出現的節奏變化。

以上作用:使歌曲更加明快,富有跳躍感。

反覆跳躍記號:當樂譜出現重複時,在最後結尾處略有不同,在反覆時跳過第一遍唱過的小房子,進入第二個不同的小房子裏演唱,這就是反覆跳躍記號。

C/學生隨琴唱旋律(學生視譜自學多遍,唱會爲止)

D/師生接龍演唱旋律

E/師生接龍演奏旋律(放聲唱)

備註:特別是結尾處的低音和中音的區別。

4、學生隨琴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旋律

4、完整演唱歌詞談感受(演唱情緒)

三、歌曲拓展

1、歌曲簡介

同學們,你們知道麼,這首歌曲是選自故事片《啊,搖籃》中的一個插曲,影片描述瞭解放戰爭時期,一支紅軍小分隊掩護保育院的`孩子們由延安撤退,衝破了敵人的重重包圍的感人故事。在八月十五那天,炊事員老羅不顧傷勢惡化,早早地爲大夥準備月餅。不知情的孩子們調皮地纏着爺爺玩,羅爺爺強忍着傷痛,高興地教大家打月餅,於是孩子們愉快地唱起了這首《爺爺爲我打月餅》的歌曲…

2、提問:同學們,老紅軍羅爺爺爲什麼能夠不顧自己傷勢的惡化,堅持着爲孩子們打月餅呢?

(因爲愛)是啊,他們雖然不是一家人卻勝似一家人,有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千千萬萬的老紅軍,老前輩,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學們,作爲一名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應該怎樣做?(對!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時刻也不要忘記那些革命前輩們。好好學習,立志成才,以實際行動來感謝父母、感恩師長,報效祖國。)

同學們,請大家有感情地演唱這首歌曲。我相信,同學們的表現一定很棒。好,全體起立,用你最好的姿態和表情以及美妙的聲音來演唱這首難忘的歌曲好嗎?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爺爺爲我打月餅》。

四、組織下課,佈置任務

教師:同學們,難忘的40分鐘很快就結束了,希望同學們回家能把今天學到的歌曲唱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聽,梅子老師期待着下次音樂課和大家見面,同學們下課。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4

教學總目標

1、在欣賞、唱歌、表演等活動中感受“百靈鳥”“小杜鵑”可愛的音樂形象,瞭解更多的和鳥有關的歌(樂)曲。

2、學生用歡快、活潑的情緒,甜美的歌聲演唱《祖國、祖國我愛你》《叫我唱歌我唱歌》等,表達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3、認識“re、fa、la”、填填、唱唱、跳格子等音樂遊戲、鞏固對音符的掌握。在豎笛接龍遊戲中,能吹奏出sol、la、si三個音。

教學思路

本單元從人們喜愛的大自然入手,激起學生去歌唱自然、歌唱生活、歌唱家鄉。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音樂中是表現的鳥鳴之美。在輕鬆快樂的的“與鳥爲友”的情境中學習音樂,同時,還注重了對民族音樂的傳播和多元文化的吸收,既以學習中外民歌爲主又接觸大師名作。使學生用美妙的歌聲唱出友情、親情、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真情。

教學內容

唱:“頑皮的小杜鵑”、“祖國、祖國真美麗”、“叫我唱歌我唱歌”

聽:“對鳥”、“大鳥籠”

奏:豎笛接龍

動:綜合藝術活動

教學重點

瞭解自己家鄉的變化,能向別人介紹自己家鄉的歌曲。

教學難點

認識“re、fa、la”、填填、唱唱。

第一課時

“頑皮的小杜鵑”

教學目標

1、學唱奧地利民歌“頑皮的小杜鵑”,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音樂知識來感受歌中的童趣,從而獲得感受與鑑賞、表演、創造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欣賞《杜鵑圓舞曲》〈對鳥〉,感受音樂情緒:歡快熱情、優美靈巧,並記憶其主要主題。

教學重點

用各種藝術表現形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獨特感受與見解。

教學難點

準確唱好弱起小節,。

教學過程

一、感受《杜鵑圓舞曲》

1、聽《杜鵑圓舞曲》音樂跳進教室

2、小朋友,剛纔你們聽着樂曲,跳進了音樂教室,現在請你們聽賞《杜鵑圓舞曲》,即興表演可愛的杜鵑、高飛、低飛,也可以模仿杜鵑在密林中輕輕啼叫、飛出密林、在林中低迴翔、又飛回密林。

3、音樂活動

爲《杜鵑圓舞曲》伴奏,聽辨“ 3|1 0 3|1 0 3|5 53 13|2 ”的主題在樂曲中出現了幾次。三拍的長音可用小鈴和三角鐵,其餘可用雙響筒、木魚、鈴鼓等。

4、欣賞“對鳥”

二、學唱《頑皮的小杜鵑》

1、談話:小朋友,你們模仿杜鵑及其它的鳥動作真美,可這裏有一隻“頑皮的小杜鵑”嫉妒了,它說:“爲什麼不聽聽我唱歌呢”,現在我們來聽“小杜鵑”

2、範唱:邊唱邊表演

3、聽旋律拍出節奏

4、跟琴哼唱旋律

5、熟悉歌詞(在讀歌詞時,注意弱拍起)

6、跟琴學唱歌曲(請小朋友在歌曲中,找出相同之處)

三、歌舞合作表演

1、用歌舞樂合作表演的形式感謝熱情接待我們的杜鵑媽媽、小杜鵑及它的小主人:三個方陣各出一批演員:小百靈隊演唱,小

孔雀隊表演,小樂手隊則每人拿起凳子下的生活中能發響的物品(自制打擊樂器)按節奏敲擊,晃動發出聲響爲歌舞表演者伴奏。看一看、選一選什麼樂器發出的聲音,爲歌曲伴奏效果好?

2、歌、舞、樂表演(舞者戴上頭飾)準備。

3、上臺(各隊派代表)表演

四、小結

第二課時

“祖國、祖國我們愛你”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祖國、祖國我們愛你”,讓學生畫出心中的愛,展示出小朋友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豐富懂得想象力。

2、欣賞“大鳥籠”,讓學生把音樂中鳥的形象與生活中鳥的形象結合起來感受。

3、認識“re、fa、la”填填唱唱。

教學重點

能向別人介紹自己家鄉的歌曲。

教學難點

在17———24小節音不易唱準,先做填填唱唱練習,再隨琴練唱。

教學過程

一、激趣活動:(猜一猜)

1、教師模仿動作讓學生猜。

2、請個別同學上來表演一遍,其他同學猜一猜他在表達了什麼?

3、教師帶着大家一起做動作(播放“祖國、祖國我們愛你”的歌曲音樂旋律)

二、感受並學習歌曲主要節奏

1、導言:同學們剛纔可愛的樣子吸引來了兩位小客人,你們想認識他們嗎?它們想考考大家,它們敲一段節奏後,你們能模仿出來嗎?試一試!

2、用口技模仿節奏。(這一練習爲之後的爲歌曲伴奏,奠定了基礎,分散了難點)。

3、用do、re、mi、fa、sol,按節奏創編旋律。

三、學習歌曲:

1、導言:同學們你們聽!創編的真棒,現在請大家觀看(課件,使學生理解歌詞大意。)

2、教師範唱。

3、學生哼唱旋律

4、輕聲視唱歌譜

5、學唱歌曲

6、啓發學生帶着高興的情緒演唱“祖國、祖國我們愛你”。教師與學生合作演唱。

四、畫一畫

同學們,讓我們拿起手上的小蠟筆,畫一畫我們祖國的美好江山。

(分組討論,每一組畫一張,邊唱邊畫最後展示。

五、課堂小結

第三、四課時“叫我唱歌我唱歌”

教學目標

1、學唱南京六合民歌“叫我唱歌我唱歌”,感受歌曲的地方色彩,表達“勞動號子”的獨特演唱效果。

2、學做音樂遊戲:跳格子,將“re、fa、la”三個音符任意放入格內,在按不同順序方向邊唱邊跳。

3、用“sol、la、si”三個音,做“豎笛接龍”遊戲。

教學重點

用“田間勞動”的過程,感受歌曲的內容與情緒。

教學難點

創意採用“一領衆唱,體驗”勞動號子“的獨特演唱效果。

教學過程

一、教師:(放音樂、做律動)。學生拍手律動進教室。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幾個小動物,請你們看?

出示掛圖:小動物、雞、鳥、喜鵲、蜜蜂、蝴蝶等。

提問:

你們都喜歡哪些動物,讓同學模仿動物叫聲,並拍一拍。

雞:

嘰嘰嘰。 ××× ×××

用木魚敲擊節奏。

鳥:

吱吱。 × ×

用鼓敲擊節奏。

喜鵲:

喳喳。 ×× ××

三角鐵敲擊節奏。

蜜蜂:

嗡嗡嗡嗡。 ×××× ××××

沙槌敲擊節奏。

××× ×××|×× ×|××× × | × ×× |×0|

幸福的生活從哪裏來?要靠勞動來創造。

二、導入課題。

1、請同學們觀賞”隔上段“(讓同學感受音樂情緒及勞動情景。)

提問:聽了這首歌曲有什麼感受?歌詞表現了什麼情緒?學生回答:活潑、有地。他們在幹什麼?

2、現在老師爲大家演唱一首我們南京六合民歌,也是田間勞動過程的歌曲。(範唱)

3、我們跟着音樂來感受一下。

4、伴奏:隨琴用啦哼唱歌曲旋律。

按節奏湊詞:輕輕聲模唱歌詞。先唱歌詞,辨認歌曲中重複變化。

5、隨琴合唱、邊唱邊感受歌曲勞動的心情。

6、一領衆唱,體驗”勞動號子“的獨特演唱效果。

三、學生創編表演活動,邊歌唱邊表演。

集體創編插秧、拋秧、收割等動作。

四、音樂遊戲

跳格子,將”re、fa、la“三個音符任意放入格內,在按不同順序方向邊唱邊跳。

五、豎笛練習

用”sol、la、si“三個音,做”豎笛接龍“遊戲。

六、課堂小結

通過歌曲學習,發揚了愛勞動的好品質,體驗了民歌的特點。

第三單元課後反思:

學習情感是指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爲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爲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爲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學生的學習情感應作爲音樂教學評價的重要指標。學習情感的評價應採用以形成性評價爲主、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記錄在冊;比一比誰聽過的音樂多,誰是”班級音樂之星“,把評比結果記錄在冊;兩項綜合作爲學生的學習情感評價結果。這一單元,讓學生在輕鬆快樂的的”與鳥爲友“的情境中學習音樂,同時,還注重了對民族音樂的傳播和多元文化的吸收,既以學習中外民歌爲主又接觸大師名作。使學生用美妙的歌聲唱出友情、親情、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真情。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演唱歌曲,從中感受體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知識與技能:

1、學習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歌曲學習感受三拍子的韻律美。

(三)過程與方法:通過模仿、創編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音樂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教學重點】

1、學習這首融詩、畫、音樂爲一體的歌曲。

2、對學生進行鑑賞能力及情感表達的培養。

【教學難點】

1、學會歌曲,並能基本掌握力度“f ”,及漸強、漸弱的在歌曲中的表達。

2、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強弱節奏和附點四分節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大海是多姿多彩的。有的時候風平浪靜,有的時候波濤洶涌。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欣賞大海。現在,請同學們靜靜聆聽、認真觀看大屏幕。

1、學生安靜地聽大海的各種聲音。(播放課件)

2、師提問:同學們,我們聽到了什麼聲音?都看到了些什麼? 能不能給我們模仿一下大海的聲音和波浪的樣子?

3、學生回答,並模仿。

4、師:大海一望無垠,有海鷗、浪花、小魚、小蝦、還有金色的沙灘,同學們想不想到海邊去體驗一下浪漫的氣息?好吧,下面我們就一起隨着音樂去海邊看看吧。(伴隨音樂欣賞大海的圖片)。

二、欣賞小提琴獨奏《大海》

1、師:金色的沙灘充滿神祕的色彩,一望無際的海水讓人陶醉其中,此起彼伏的海鳥使人目不暇接。剛纔我們欣賞了許多大海的美景。但是,大海是否在每一個時間段裏都是一樣的.呢?(生回答)。

2、欣賞小提琴獨奏《大海》,結合欣賞梵高名畫《海濱的漁船》。

3、大海給人的感覺就是美,許多的畫家都曾以大海爲主題進行繪畫,今天,我們就來欣賞著名繪畫大師梵高爲我們帶來的《海濱的漁船》,下面,我們一邊欣賞樂曲,一邊欣賞名畫,感受一下由樂器所描繪的大海是什麼樣子的?

師提問:這是什麼樂器?( 小提琴)

4、學生回答後,師介紹小提琴,讓學生了解“獨奏”這一形式。

5、師:小朋友們,這麼美的樂曲如能配上充滿感情的詩朗誦會更美。(引導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朗誦《大海》這首詩歌)

三、學唱歌曲《大海》

1、再次欣賞歌曲《大海》

要求: 靜靜的聆聽,在腦海中想象大海。

2、師範唱歌曲《大海》

要求:打着拍子,搖晃身體。

3、用“嗚”來模唱歌曲旋律。

要求:學生在哼唱的過程中可做一些身體搖擺等的動作,積累三拍子的感覺。

4、有節奏地讀歌詞。

要求:拍手拍肩,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強弱規律。

重點解決:太陽 月 亮也 睡在 裏邊。

5、教師示範拍擊附點節奏,學生模仿練習。

6、再次欣賞歌曲

要求:學生小聲哼唱旋律。

7、隨教師伴奏,學生輕聲跟唱歌曲。

⑴師:同學們跟唱得很棒,有沒有感覺不會唱的地方?我們一起學一下。(學生指出,師生共同解決難點)

⑵讓學生面說說歌曲唱了什麼?啓發學生理解歌曲意境。

⑶師:剛纔我們知道了大海有時風平浪靜,有時巨浪翻滾,現在我們能不能試着用動作來表現出來。

注意:聽老師彈的琴聲,完整地唱一遍,加上波浪形手勢。

⑷力度記號“f ”強的應用。

師:這是什麼力度記號?

師:真不錯!這是表現強的力度記號。誰能告訴老師在《大海》這首歌曲中,那一句可以用強力度來演唱?

師:讓我們來唱一唱這一句吧。

注意:“f ”表示強力度,並非要大聲唱。

8、完整的唱歌曲《大海》

9、跟音樂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注意:體會大海的大和美,並要求有起伏,有強弱變化地演唱歌曲。(可讓學生邊唱邊動手畫一畫心中大海的樣子)

四、加深理解,拓展思維。

1、師:孩子們,咱們用美妙的歌聲和動聽的樂曲表達了我們對大海的無限熱愛和嚮往。大海也有一些話想跟我們講,咱們一起來聽請大海怎麼說。

2、出示:垃圾遍地的海邊和化學污染的海面圖片

3、師問:這也是海,但這美嗎?爲什麼會這樣?大海想告訴我們什麼?

4、學生討論回答。

五、師總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欣賞小提琴獨奏、圖片、名畫等,充分領略到大海的美,並且在美妙的歌聲中懂得了要珍惜、保護我們的大海。那樣,大海的美才能永久不衰。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這是一首讚頌我國傳統戲曲的音樂,特點是又說、有唱,有對戲曲的模仿,富有動感和青春活力,但有吸取音樂韻味和通俗歌曲的風格。在結構上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歌曲模仿戲曲音樂與打擊樂器的前奏。第二部分,數板式的唱詞。第三部分,回到歌唱部分,曲調吸取了京劇音樂的素材,與通俗音樂相結合。

情分析:五年級學生對戲曲音樂有初步瞭解,對戲曲充滿好奇,以熟悉的歌曲導入,輕鬆地帶學生進入戲曲音樂。

教學目標:

1.欣賞《前面情思大碗茶》片段,瞭解戲歌特點。

2.能用詼諧、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梨園英秀》。

3.能模仿鑼鼓經和數板部分。

教學重點:瞭解戲歌的特點。

教學難點:能唸對數板部分的切分節奏。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歌曲

聽一聽,這首歌曲和我們平時聽過的歌曲有什麼不同?(播放《前面情思大碗茶》片段)

有京劇的味道,又有歌曲的特點

比較歌曲的不同,抓住京劇的韻味

這種在作品中滲透戲曲特點的歌曲我們稱它爲戲歌。

二、 導入歌曲

像這樣既有戲曲韻味,又不失時代流行特色的戲歌受到了大家的喜愛,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歌曲叫做《梨園英秀》(播放介紹)

說到梨園不得不說一說一段故事:在唐朝時,唐玄宗幼年就喜歡歌舞,他繼位後選定了宮廷的一片梨園作爲排練場所,每逢戲班排練劇目,他就會親掌鼓板,歷史的戲曲藝人都把他尊爲祖師,這就是梨園的來歷。

對歌曲名稱的瞭解

出示歌譜,看着歌譜聽聽這首歌曲分爲幾部分?(播放《梨園英秀》)

完整聽

爲學唱歌曲做鋪墊

是的,第一部分是鑼鼓經,第二部分是京劇中的數板也就是按節奏說白,第三部分是歌唱部分

三、學唱歌曲

學說:

1.出示歌曲的鑼鼓經和數板部分,在這首歌曲中(鑼鼓經部分)就像其他歌曲的前奏一樣,只是這裏用鑼鼓經代替。再來聽一聽,哪部分是樂隊表演的,哪部分是你們演唱的?(播放數板部分)

2.老師讀括號中的,同學們讀後面的(念得不好再說:我們該用怎麼的語氣來念這段數板?)

3.老師用琴聲代替鑼鼓經,同學們來接後面的詞

括號中是樂隊表演的,其餘部分是我們演唱的

練習鑼鼓經部分

跟琴聲接唱

爲念出數板的情緒做鋪墊

1.跟老師按節奏念數板,(強調切分節奏的練習,用雙響筒打拍子,生拍腿)

2.師用雙響筒打節奏,生自己按節奏念

3.對於這部分有幾種說法是平時沒有聽過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4.我們把鑼鼓經部分和數板連起來讀一讀(注意接口處)

難點解決:先用慢速模唱的方式練習切分節奏,如果生念起來有困難就用拍節奏的方式練習

跟讀數板部分

生念數板部分

南方的'崑曲,北方的弋陽腔,東部地區的柳子戲,西部地區的梆子腔

棒功:唱唸做打,五法:口手眼身步

鑼鼓經與數板連起來讀

用跟讀的方式先解決難點

對一些詞作適當的瞭解

使生在兩部分的接口處能準確唱出來

學唱:

剛纔同學們用說的方式讚美了中國戲曲,下面就讓我們來聽聽唱的部分採用了哪些演唱形式?(播放演唱部分)

獨唱、合唱

爲後面的表現歌曲做鋪墊

四、表現歌曲

1.模唱歌譜,一小節爲一句

2.模唱歌詞(注意切分節奏)

3.接口唱,生唱“說一說、唱一唱、看一看、想一想”師接下面部分

4.我們把這兩行連起來唱一唱

5.最後兩行,老師彈一個樂句,同學們唱一個樂句

6.跟琴唱最後兩行

7.我們把歌唱部分連起來唱一唱

8.聽好老師前奏的速度演唱這一部分

9.我們完整地聽一聽歌曲,同學們在心裏唱

10.同學們也來唱一唱吧,老師爲你們伴奏

11.請同學們聽好老師前奏的速度來演唱歌曲(稍慢)

12.鑼鼓經部分男生讀,數板一起讀,先領唱,再齊唱(中速)

13.還是一樣的演唱形式(稍快)

模唱歌譜

模唱歌詞

接口唱

連起來唱這兩行

聽唱最後兩行歌詞

跟琴唱最後兩行

歌唱部分連起來唱

加快速度演唱歌唱部分

完整聽,默唱

跟琴聲完整演唱

用稍慢的速度完整演唱

用中速領唱齊唱

稍快的速度領唱齊唱

用模唱、接口唱的方法教唱使歌曲唱的更好

使學生對歌曲的完整性有所熟悉

用領唱齊唱的跟好的表現歌曲

五、知識分享

請同學們把收集到的京劇中(唱唸做打)的視頻或音樂跟大家一起分享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在課上你瞭解了哪些京劇文化?

分享知識

各抒己見

讓生更直觀的瞭解京劇的表現手段

生總結對京劇的瞭解

小結:戲曲中要學習的內容還有很多,例如眼神、身段、唱功等等,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能更喜歡我們中國的魁寶。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會唱《時間像小馬車》的第一段歌詞,並能從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2.欣賞《在鐘錶店裏》,感受樂曲的速度、情緒。能積極參與《在鐘錶店裏》的表現和創編活動,並從中體驗到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

1.學唱歌曲《時間像小馬車》。

2.聆聽樂曲《在鐘錶店裏》的第一樂段。

教學難點

感受《在鐘錶店裏》音樂中各種鐘錶走動的不同節奏,並用身體動作、打擊樂器表現。

教具學具

鋼琴、錄音機、課件

教學過程:

(1).聽第一部分音樂

(多媒體畫面:出示一座房子,從房子裏傳來《在鐘錶店裏》的第一樂段,學生聆聽音樂。)

師:請小朋友睜開眼睛吧。(在教室裏佈設一個鐘錶店)

師:剛剛在音樂聲中你聽到了什麼?

師:對!我們聽到了很多不同的鐘聲,在什麼地方可以聽到這麼多鐘聲?

師:(歸納出示課題)多媒體畫面出示《在鐘錶店裏》。

師:老師這裏還有很多漂亮的鐘呢,我們進去瞧瞧吧!

(多媒體畫面:房子的門開了,出現各種各樣的鐘表。)

(2).學習主題音樂

師:看看我手裏的這面鍾,請你們聽聽它們的聲音並模仿出來。

生:滴答滴答

師:想一想你聽到的聲音是誰走動時發出的`聲音?

生:秒針。

師:我們來聽聽你們學得像嗎?

(多媒體出示秒針走動的聲音及節奏譜:2/4xxxx)

嘀嗒嘀嗒

師:咱們來學學秒針是怎樣走動的。(聽着主題音樂動一動)

師:鐘錶店裏的這面太陽鍾爲我們帶來了分針走動的節奏。

(多媒體出示分針走動的聲音及節奏譜:2/4xxxx)

3.欣賞第二部分音樂

師:請小朋友聆聽第二部分音樂,想一想它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多媒體只播放音樂,沒有畫面。)

生:……

師:咱們再來聆聽一次,把你想像的畫面表現出來。

4.欣賞第三部分音樂

(多媒體出示畫面:天亮了,鐘錶店裏又重新活躍起來。)

師:太陽升起來了,鐘錶店裏的又熱鬧起來。

學生聆聽第三部分音樂。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花喜鵲和小烏鴉》,同時初步認識下滑音和波音記號。

2,這是一首兒童寓言歌曲,通過歌曲的學習,引導學生對花喜鵲和小烏鴉的品格進行深思,並且教育學生在生活中要踏踏實實做人。

二、教材分析:

《花喜鵲和小烏鴉》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第6冊第二課的一節歌唱課,這是一首輕快而詼諧的兒童寓言歌曲。歌詞是一個寓言,用擬人化的對比手段評價花喜鵲與小烏鴉的“品格”,前者不講真話“報喜不報憂”卻“還真有人誇”,後者說真話“不摻半點假可也有人討厭他”。這是作者對現實生活中不正常現象的.寫照,發人深思。歌曲詞曲結合貼切,平穩的敘述性音調,插入大跳音程加上波音的唱法,生動地表達了兩隻鳥的形象,兩處的“呀哈哈”是發自內心的笑聲,耐人尋味。

三、教學重點:

1、讓學生體會這首兒童寓言歌曲的情緒。

2、處理歌曲中的修飾符號,並有感情的表演唱。

四、教學難點:

1、讓學生初步瞭解裝飾音的唱法,能夠準確把握歌曲的情緒。

2、歌曲中音程跳躍大,要求同學用聽唱法完成歌曲。

五、教學準備:

1、電教平臺。

六、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聽音樂進課室

2、師生問候。

3、發聲練習,用花喜鵲和烏鴉的叫聲唱下旋律。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1、學唱並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2、聆聽歌曲《我是人民小騎兵》。

3、編創與活動。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點,能用優美、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本課的學習,瞭解有關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動作。

3、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創造性地參與音樂表演實踐活動,感受集體創作帶來的樂趣,激發學生民族情感增進民族團結。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感受蒙古族民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培養學生對音的高低的聽辨能力和感受能力。

2、創編表演歌曲。

設計理念: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蒙古族民歌,由於學生沒有去過內蒙古,對蒙古族不是很瞭解,蒙古族的民間舞蹈就更不熟悉了。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感受、理解和體驗蒙古族歌舞和蒙古族文化,是我們需要探索的問題。爲了讓他們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樂形象,課堂上我以“到遼闊的草原”爲主線,通過欣賞草原美景,感受蒙古人多姿多彩的生活等手段讓學生充分了解這一民族的文化,從而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表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在演唱實踐活動中通過集體舞等手段,逐步加深情感體驗,進而產生對音樂的情感共鳴。

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子琴、錄音機、磁帶、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播放木琴獨奏曲《我是人民小騎兵》,學生做律動進教室。(學生根據樂曲情緒做揚鞭催馬動作)

2、師生問好。

二、教學導入

1、師問;同學們,我們剛纔聽到的樂曲太好聽了,這個美麗的地方到底是哪兒呢?在這首樂曲中,你聽到了什麼?又彷彿看到了什麼?說說自己的感受。

2、多媒體課件展示;展示蒙古族人民歌舞的畫面。讓學生談談自己看到畫面後的想法。(生自由發揮想象回答)

3、師;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蒙古族人民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生活在遼闊美麗的大草原上,他們都非常熱愛綠色的大草原和可愛的家鄉。今天咱們就來學唱一首內蒙古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展示大歌譜)

三、學唱新歌

1、播放歌曲。

2、讓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

3、學唱簡譜,注意音準。(小組合作學唱簡譜)

4、教師用電子琴演奏歌曲,讓學生隨着音樂哼唱。(學生跟着琴聲用“啊”來哼唱)

5、讓學生自己填加歌詞來演唱。

6、請學生跟着伴奏帶演唱一遍,教師指出不足的地方,並給予鼓勵。(演唱時要注意身體放鬆,咬字清晰,用活潑、愉快的心情來演唱)

7、師;同學們唱的好極了,老師爲你們鼓掌,想再唱一遍嗎?(學生再次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把歌曲唱的更動聽)教師可以用碰鈴給歌曲伴奏,活躍學生的演唱情緒。

師;同學們看了老師的表演你們想試試嗎?

四、編創活動

1、給歌曲伴奏。(分組討論、合作、探究,給歌曲伴奏)

2、創編歌舞。(學生分小組進行創編舞蹈,發揮自己的才能)

3、評比。評出最優美的動作,大家進行模仿學跳。

五、合作表演

1、師;同學們剛纔發揮想象給歌曲進行了伴奏和伴舞,表現非常出色。下面就請出我們班的“小歌星”來演唱歌曲,我們進行合作表演。

2、教師進行表揚和鼓勵,並指出不足之處。

六、音樂遊戲

1、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來做個遊戲,比比誰的耳朵最好,模仿的最像。

2、多媒體播放汽車、輪船、動物、交通工具等發出的聲音。(學生根據自己聽到的來辨別,並說出是由什麼物體或動物發出來的?模仿一下,看誰模仿的最像)

七、小結

同學們,老師今天很榮幸跟你們一起到美麗的大草原上游玩,我看到了你們對大草原的喜愛之情,你們給蒙古族兒童帶去了歡樂、帶去了幸福,有了你們,廣闊的大草原將會更加美麗、歡騰、富有生機。

八、下課

學生聽音樂走出教室。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學唱《叫我唱歌我唱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南京六合民歌“叫我唱歌我唱歌”,感受歌曲的地方色彩,以及對“勞動號子”的初步瞭解。

2、學做音樂遊戲:跳格子,將“re、fa、la”三個音符任意放入格內,在按不同順序方向邊唱邊跳。

3、用“sol、la、si”三個音,做“豎笛接龍”遊戲。

教學重點

用“田間勞動”的過程,感受歌曲的內容與情緒。

教學難點

創意採用“一領衆唱,體驗“勞動號子”的獨特演唱效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首先學生拍手律動走進教室,用鋼琴進行師生問好。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小動物,請你們看?(出示圖畫:小動物、雞、鳥、蝴蝶等。)

師:你們都喜歡哪些動物啊?能不能模仿這些動物的叫聲,並且老師準備一些樂器你們可以用這些樂器把動物的叫聲模仿出來。(木魚、三角鐵、沙槌等)

生:雞:嘰嘰嘰×××用木魚敲擊節奏。

鳥:吱吱××三角鐵敲擊節奏。

蜜蜂:嗡嗡嗡嗡××××沙槌敲擊節奏。

師:同學們的表現很不錯,大家都知道美好的生活從哪裏來嗎?

生:

師:對了,要靠勞動來創造的。

二、導入課題。

師:請同學們觀賞“隔上段”(讓同學感受音樂情緒及勞動情景。)

師:聽了這首歌曲有什麼感受?歌詞表現了什麼情緒?

生:活潑、有力。他們在幹什麼?

師:下面老師爲大家演唱一首我們南京六合民歌,這也是表現田間勞動過程的歌曲。

師:下面我們再跟着音樂來感受一下這首歌曲。

師:請同學們跟着老師的鋼琴用啦哼來唱歌曲的旋律。

生:

師:下面同學們可以跟着老師的`鋼琴輕輕聲模唱歌詞。看歌詞,辨認歌曲中重複部分的變化。

生:

師:請同學們跟琴演唱,邊唱邊感受歌曲描寫勞動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

師:通過這首歌的學習同學們可以體驗一下一領衆唱及“勞動號子”的獨特演唱效果。

三、創編活動

師:同學們可以集體創編插秧、拋秧、收割等動作。一邊唱歌,一邊進行表演。

(設計意圖: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創編的能力,還可以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增強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

四、音樂遊戲

師:下面我們來進行跳格子的遊戲,首先我將“re、fa、la”三個音符任意放入格內,再按不同的順序和方向邊唱邊跳。

生:

五、豎笛練習

師: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豎笛接龍”遊戲,同學們先用豎笛把“sol、la、si”這三個音吹奏出來,然後老師某位同學吹“sol”下面一位吹“la”再下一位吹“si”。以此內推,爭取大多數人都能參加。

生:

六、課堂小結

通過《叫我唱歌我唱歌》這首歌曲的學習,發揚了愛勞動的好品質,體驗了民歌的特點。通過創編活動、音樂遊戲等內容不但豐富了我們的課堂內容,還活躍了我們的課堂氣氛,而且還培養了學生自主創新的意識。這節課同學們的表現很好,課堂氣氛活躍。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搖啊搖》

2、歌表演《搖啊搖》

3,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一、學習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搖啊搖》,讓學生體會歌曲抒情、活潑的音樂情緒,表達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熱愛。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導學生創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背唱《搖啊搖》,並進行表演。

三、能聽辨音的高低並進行模唱,在聽視唱中基本能唱準音。

四、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搖啊搖》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較有規範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複習歌曲請小朋友們說說最喜歡上學期的哪首歌曲/或彈一段前奏問學生歌名。

3、唱一唱;豎笛練習:吹一吹

二:新課學習:

1、導入:聆聽《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說說樂曲情緒,並用動作表演。

欣賞童謠歌舞《弄堂遊戲》並用動作表演。

小練習:隨音樂拍手:(復三拍子動作練習)歌曲《搖啊搖》旋律熟悉。

3、歌曲學習:出示書上插圖,讓學生嘗試怎樣讀更能表現圖上的意境,教師採用兩種方法讓學生選擇,學生邊划船邊朗讀。

1)說說用以上哪段音樂配比較合適,爲什麼?

2)放《搖啊搖》錄音,學生感受歌曲情緒。

3) 放《搖啊搖》錄音,學生做划船律動,體驗6/8拍的強弱感。‘LU’哼唱。

4)教師範唱歌曲旋律,引導學生手指書視譜;

5)結合豎笛進行視奏練習。

6)學生模唱學習歌曲 (部分學生演奏樂器、部分學生模唱;輪換進行)。

4、邊唱邊自編動作表演歌曲《搖啊搖》,要求自創動作,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遊戲進行表演。

5、編創與活動

1)讓學生說說三角鐵有哪兩種敲法。

2)分組嘗試選擇滾動式和按強拍打擊三角鐵如何爲歌曲伴奏。

3)分組展示

4)讓學生試着敲一敲,說說有什麼特點?(在長音處用 )

5)一部分學生邊唱邊表演,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伴奏。

6)除選擇三角鐵伴奏外,還能用什麼打擊樂同樣渲染《搖啊搖》的意境。用三角鐵、碰鈴、沙球等爲歌曲伴奏。

7)分組或集體表演。

一、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通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爲: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爲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

湖南湘教版第七冊第十一課音樂欣賞《春節序曲》P51

教材簡析:

《春節序曲》是《春節組曲》中的第一樂章,是李煥之創作的一首家喻戶曉的具有濃郁民族音樂特色的西洋管絃樂曲。作者以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爲題,展現了一幅革命根據地人民在春節時熱烈歡騰的場面以及團結友愛、互慶互賀的動人圖景。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春節序曲》體驗與感受過春節熱鬧的場面。

2、通過聆聽《春節序曲》,體會樂曲的情緒,熟悉主題旋律。

3、通過學生的參與欣賞,初步分析作品的結構,用多種方式表現音樂,創造性地參與表現活動。。

教學重點:

能在樂曲中感受春節的喜慶氣氛,並在各種活動中表現。

教學難點:

感受不同節奏、速度在樂曲中的不同表現。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絹花、打擊樂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導入新課:

導入播放歌曲《歡樂中國年》師生隨音樂節拍拍手,動一動。

師生問好

介紹樂曲作者和創作意圖

1、聆聽樂曲《歡樂中國年》,隨音樂放鬆(課件)

2、聆聽

通過多媒體,播放歡快的歌曲,既讓學生放鬆了心情,又引出了過新年進入課題。

瞭解作者和作品取材,創作意圖

二、初聽音樂,感受樂曲情緒

1、聽全曲

提出問題:

仔細聽一聽這首樂曲的情緒是什麼樣的,你們聽完之後有什麼感受,眼前彷彿出現了什麼樣的景象?

這首樂曲可以分爲幾部分?你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1、 聆聽

2、回答聽後的感受

引導學生關注音樂,展開想象,歸納出對樂曲的總體印象。

三、復聽音樂,劃分段

1、復聽全曲,提出問題

爲什麼呢這樣劃分?你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2、仔細在感受一下爲什麼劃分爲三部分。

1、 生聽後回答,說說劃分的理由

2、再次感受

通過聽、分析、討論、等方法感受和理解音樂。感受樂曲濃郁的民族風格。

四、分段欣賞,感受旋律、節奏、速度、力度及所表現的情緒方面的不同以及瞭解樂器的演奏。

(1)聆聽第一樂段

提出問題:下面一起來聽一聽第1樂段,你覺得這個樂段的情緒、力度和節奏是怎樣的?(播放一段樂曲)

你覺得這麼熱鬧的場面如果用圖畫來表示你覺得用什麼顏色最好?生:

紅,粉。

師:

如果用線條表示呢?

讓我們隨着音樂一起畫一畫

(2)欣賞第二部分主題旋律

提出問題:第一樂段聽完了,接下來我們在來欣賞第二樂段,聽一聽這一樂段的旋律跟第一部分由什麼不同。(播放二樂段)

這一段的旋律十分抒情優美,節奏舒展,速度徐緩,與第一部分形成對比,那麼聽到這一段的`樂曲,你彷彿看到的是什麼樣的畫面呢?

這段用線條表示的話,你覺得用什麼樣的線條好合適呢?

5、哼唱主題

(1)師範唱

(2)用da哼唱主題

6、我們剛纔哼的主題出現了幾次,分別用什麼樂器演奏。讓我們再聽一遍。

雙簧管、大提琴、小提琴

7、學走秧歌步(跟主題走)

這麼美得旋律老師忍不住想跳一跳秧歌舞了,你們想不想學一學。

秧歌的基本步伐叫:

四方步。

(師示範:

1、正面一遍,背面一遍 2、分解動作兩遍 3、加快速度兩遍 4、播放音樂原地來一遍)

8、跟着音樂走秧歌步 (第一次女生走,第二次男生走,第三次大家一起來,在跳的過程中用da唱模唱旋律)

1、 聆聽,說一說

2、 感受

3、 畫一畫

4、 聆聽

5、 想象

6、 畫一畫

7、 唱一唱

8、 認識樂器

9、 律動

11、全體同學合作

熟悉樂曲的主題旋律,感受其情緒。

利用比較法加深對音樂要素的理解,瞭解作曲家的創作手法,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音樂。

通過了解作品,認識管絃樂隊中的樂器,並通過“秧歌”來參與、感受音樂。

(五)欣賞第三樂段

提出問題:請你聆聽這段音樂,邊聽邊想,這一段和我們剛纔聽到的哪一段相似,又有什麼不同、情緒是怎樣的?你是怎麼聽出來的?你有何聯想?

2、小組合作表現作品

1、 聆聽

2、小組合作

幫助學生記憶各段音樂主題,理解樂曲情緒的變化發展。掌握復三部曲式結構的知識。

全體學生參與,從而達到面向全體學生的目標。

(六)師小結(再次聽賞全曲)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春節序曲》這首樂曲它不光適合春節,在各種喜慶的節日我們都可以用到它。比如奧運會,世博會等活動,讓我們在這喜慶的音樂中結束今天的課吧,同學們再見!

再次聽賞全曲

教學反思:

課前我先播放一首喜慶節奏歡快的歌曲,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也能很好引入課題。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培養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如說說過年的習俗等,使學生即欣賞了樂曲,又瞭解了過年的各種習俗,更加熱愛生活。

這堂音樂課以欣賞爲主,“動”、“聽”結合。引導學生以多種方式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的教學模式。爲了使學生理解音樂,我採用了以下方式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一、用不同的打擊樂、律動來表現音樂的分句。從仔細觀察教師的表現,到親身體驗音樂樂句的不同表現,學會分析音樂段落,充分體現了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主體性。

二、課堂交流,及時鞏固了課堂教學,進一步加深了對音樂的理解,檢查了學習效果,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在這節課上,通過“組織教學”、“情景導入”、“主題音樂學習”、“知識拓展”、“體驗表演”、“課堂小結交流”六個教學環節,一步一步走進音樂。從感知到進一步的體驗,再到更深層次的理解,體現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不但能表現音樂,還能積極主動的發現問題。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1、欣賞:賽馬(二胡獨奏曲)

2、擴展與活動。

教學目標:

1、認識民族樂器二胡

2、欣賞二胡獨奏曲《賽馬》,能分辨各樂段表達的音樂情緒。

3、能創造性的表現賽馬的情景、動作。並能用打擊樂器簡單的表現樂曲。

4、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

教學難點和重點:

分段欣賞二胡獨奏曲《賽馬》,瞭解樂曲結構,感受音樂情緒。

教具及學具準備:

課件、二胡、打擊樂器、鋼琴

教學步驟:

一、導入,創設學習情境。

師:今天這節音樂課老師要帶同學們去一個神祕的地方,那兒有着遼闊的大草原,雄鷹在藍天上自由的飛翔,成羣的牛羊悠閒的吃着青草,牧民騎在高高的馬背上,神奇的揮舞着鞭子,放聲歌唱:

(播放音樂《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陽》)

1、PPT出示圖片,讓學生對圖片上的人事進行描述?

2、看到這樣的場景,你有什麼感受呢?

3、介紹那達慕會上的競技項目,並引出課題.

4、教師演奏二胡曲《賽馬》

5、認識中國民族樂器二胡

二、引導學生用聲勢動作感受賽馬場上歡快的景象

1、欣賞這首樂曲的第一樂段,邊聽音樂邊來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樂段表現了賽馬比賽的什麼階段?

A開始B過程C結束

(2)音樂的情緒怎樣?

A平靜B熱鬧C悲傷

2、聆聽第一樂段,讓學生感受這一樂段的力度特徵是怎樣的?

(請同學們伸出小手,用聲勢動作來感受音樂的力度)

師:作曲家在第一段運用了強弱相間的力度變化,描繪了賽馬場上賽手們你追我趕的的情景,以及賽馬手們緊張激動的心情。

3、邀請同學們一起來到這那達慕賽馬大會上,做一回勇敢自信的小小賽馬手。

(全體起立,師生律動)

總結:太棒了,同學們請坐,剛剛大家生動的表演,彷彿也將老師帶入了那緊張、激烈的賽馬場上,好了同學們,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首樂曲的第二樂段

三、運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節奏變化及二胡播奏的特點,體會音樂情感

1、請同學們帶上這兩個問題,仔細認真聆聽第二樂段

(1)這段音樂旋律情緒上有什麼變化

A變得悠揚、舒緩B變得更激烈

(2)音樂刻畫了蒙古騎手什麼樣的心情?

A緊張、害怕B樂觀、自信

2、學生跟鋼琴哼唱主題旋律

3、再次聆聽第二樂段,思考主題旋律在第二樂段出現幾次。每次主題旋律的出現,音樂的情緒一樣嗎?

總結:主題旋律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出現是對第一次出現的主題旋律,進行了兩次的變奏

4、節選主題旋律前四個小節和變奏一的前四小節,設計小馬找媽媽的遊戲,並感受音樂情緒的'變化。

5、師生打奏節奏,並能有打擊樂器變現出來。

總結:同學們,主題旋律第一次出現和進行第一次變奏時,雖然是同樣的旋律,但是由於節奏的變化卻給人帶來了不同的感受,這就是音樂藝術的魅力。

6、觀看視頻,思考演奏者是通過怎樣的形式把變奏二表現出來的。

總結:在演奏過程中,不用琴弓去拉琴絃,而是用手指播動琴絃,這是二胡演奏中的另一種形式,叫做播奏。這波播奏出來的聲音,就像馬兒在草原上奔跑的馬蹄聲,另外,這一樂句主奏樂器由二胡變爲了揚琴。

四、欣賞音樂,感受熱烈歡騰的賽馬場景

1、欣賞第三樂段,並思考第三樂段和前面所欣賞的那個樂段更爲相似。

總結:這就彷彿讓我們看到了賽馬手們正衝向勝利的終點,緊張激烈的賽馬比賽結束了。

五、復聽全曲,感受傳統音樂的魅力

二胡從民間的伴奏樂器,發展至今,登上了大雅之堂,成爲了一件變現力豐富的獨奏樂器,,這是多麼的了不起啊,下面,就讓我們跟隨着我國二胡演奏家鄧建棟老師的腳步,走進維也納金色大廳,去欣賞,他們震撼世界的表演吧!

六、總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音樂課我們不僅瞭解了中國民族樂器二胡,還欣賞了二胡曲《賽馬》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其實,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還有着許許多多民族的優秀音樂作品,希望大家在今後的學習中,能夠了解更多的民族音樂,更加熱愛民族音樂。

七:拓展

課後,欣賞二胡獨奏曲《戰馬奔騰》,感受這首樂曲所表達的情感。

八、教學中的突破與新的教學思路

本課我引用了聲勢動作、律動、打擊樂器等方法,引導學生感知不同的音樂段落,並熟悉主題旋律,激發學生參與聽賞活動,從中體驗到賽馬場上歡快的景象。

根據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學生爲主體性,快樂學習,輕鬆體驗,陶冶情操,輕鬆完成教學目標。

九、板書設計:

《賽馬》

十、作業要求:欣賞二胡獨奏曲《戰馬奔騰》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用優美的歌聲準確的演唱《採菱》。

2、通過觀看圖片、聆聽樂曲,感受到江南的美,並將這種美感用自己的歌聲表現出來。

3、明白DS的反覆記號作用,理清演唱順序。

4、通過演唱歌曲感受江南小朋友熱愛自己家鄉的情感,培養學生惡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學習歌曲《採菱》

1、設問導入誰吃過菱角?知道菱是有什麼植物長成的嗎?

2、介紹有關菱的知識: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種植物,根在泥裏,葉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狀,花白色,果實的硬殼有角,因此稱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課件)

3、教授歌曲:

每當菱角成熟之時,人們就回家划着小船、或大木盆,去才菱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有關菱角的歌曲。《採菱》

我們一起讀一遍題目。

首先,靜靜聆聽這首歌曲,同時思考這首歌曲是一首南方還是北方的歌曲?(教師的範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動學生的心靈。唱得要細膩親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風格。)

4、當地的小朋友演唱這首樂曲,他們想通過歌曲表達了什麼情感?這是一首富有江南水鄉色彩的歌曲,用優美的'旋律抒發了水鄉的孩子對自己鄉土的深厚情感。(看江南水鄉的圖片,加深瞭解)

5、跟歌曲範唱,讓學生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隨錄音輕聲哼唱,感受水鄉的美,孩子們的快樂。

6、解決難點:

教師範唱,學生跟唱找一找有不會的地方嗎?(範唱要同樣的有感情,流暢而動聽,有力度起伏。)

7、學習認識反覆記號D.S.師:這首歌曲只有一段歌詞呀!怎麼剛纔音樂中都唱了兩遍那?

原來都是因爲有了它(D.S.),這是一個反覆記號,見到它,我們就要從這裏xx再唱一遍,一直唱到這裏結束。(Fine)(板書)

8、現在我們理清了思路,現在我們再來跟範唱演唱一遍

9、下面跟着伴奏來演唱一遍,檢驗自己是否真正演唱準確?(伴奏)

10、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就是描寫了江南得美景。那名勝古蹟、風景園林多而且美,所以江南的小朋友用自己的優美歌聲歌頌了自己的家鄉。

三、情感啓發,處理歌曲

分句處理歌曲

a、師:大家看歌曲的前八小節句都唱了些什麼意思?(創設水鄉情景)師:水鄉的孩子向我們介紹了他們的家鄉,帶着什麼樣的心情?(引導學生說一說,並唱一唱)

b、師:這一句誰可以來唱唱?(鼓勵同學們演唱,教師請歌唱比較好的同學演唱)

師“他們用了兩種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種更適合歌曲的情趣?請大家體會一下。

師:動聽的泉水,愉快的心情來演唱。

師:襯托了歡快的心情,使歌曲更生動、形象。(啓發說說,體驗山裏的泉水真香呀!體驗山泉再去品嚐一下菱角的美味。難點拍手提示)

c、請大家聽聽老師唱第四樂句,看有什麼感覺。(教師範唱“啊劃呀劃”,並稍加身體動作)

d、師:最後這裏又重複了第一句歌詞——水鄉的孩子愛水鄉,前後兩個“愛”字含義一樣嗎?前面高興的介紹自己的家鄉,後面把對則唱出了對家鄉的讚美、熱愛,讚美中多了自豪、驕傲之情。

(教師通過形象的語言和肢體語言啓發引導學生唱好最後一個樂句。)師:水鄉的孩子愛家鄉,愛家鄉的美,江南水鄉的孩子用歌聲歌唱了自己的家鄉,我們也可以用我們優美的歌聲,歌唱我們親愛的“家”鄉。同學們課下可以嘗試着創編歌詞。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一、學唱歌曲《土撥鼠》。

二、綜合訓練:三聲部和唱片段。

三、欣賞:《歡樂頌》、簡介貝多芬。

教學目的:

一、啓發學生運用柔和、連貫的歌聲和悠長、平穩的氣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對土撥鼠的愛憐、親切的情感。

二、初步接觸三聲部合唱,要求保持音準和節奏整齊。

三、通過本課歌曲和欣賞曲的學習,使學生初步瞭解德國音樂大師、交響樂之王貝多芬的生平、作品。

教具準備:

一、貝多芬畫像。

二、《歡樂頌》器樂獨奏、交響樂中重唱、合唱、管絃樂合奏錄音帶。

三、錄音機。

課時計劃:三節。(歌曲、綜合訓練二節,欣賞一節)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綜合訓練(十七頁中)第一、三聲部。

二、學唱歌曲《土撥鼠》。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歌曲《轉圓圈》。

1、用《轉圓圈》樂曲進行二部視唱練習。

2、無伴奏合唱,教師指揮。重點:兩個聲部的音準與和諧。

3、隨伴奏合唱。重點:速度、力度的變化以及表情的調動。

二、綜合訓練(十七頁)

1、內容簡述:這是一條三聲部發聲練習曲,選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陸》交響曲第三樂章第一呈示部主題。這個主題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爲《念故鄉》,是反映流浪在外的遊子思念故鄉親人、期盼回到故鄉的一首歌曲。

2、教師範奏(範唱)第一聲部旋律。

1=bB 4/4

3.5 5 3.2 1 「2.3 5.3 2 - 「3.5 5 3.2 1 「23 2.1 1 - 「6.1 1 75 6 「61 75 6 - 「6.1 1 75 6 「61 75 6 - 「3.5 5 3.2 1 「2.3 5.3 2 - 「3.5 5 1.2 3 「2.1 26 1 - ‖

3、集體視唱第一聲部旋律。

4、哼鳴第一聲部旋律。

5、教師範奏(範唱)第三聲部旋律。

1=bB

1 - - - 「7 - - - 「1 - - - 「7 - 1 - 「4.6 6 53 4 「46 53 4 - 「4.6 6 53 4 「46 53 4 - 「1 - - - 「7 - - - 「1 7 6 - 「7 - 1 - ‖

6、由學生們唱第一聲部,教師唱第三聲部的二部視唱,要求:力度稍弱、速度稍慢、平穩,唱時一定要注意自己聲部的準確、清晰,還要注意傾聽另一聲部。

7、教唱第三聲部旋律。

8、將學生分成兩部分(可對半分),進行兩部視唱。

9、在二部視唱基礎上的二部哼鳴練習,注意音區的變化而引起力度的變化。

三、學唱歌曲《土撥鼠》。

1、歌曲簡介:這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在1789——1792年與家鄉波恩創作的許多歌曲之一。當時人們有隨身帶土撥鼠到處流浪的風俗習慣,就好比現代人在家中養狗、貓,並帶他們外出遊玩一樣。這是一首表現流浪漢與土撥鼠相依爲伴的'歌曲。

土撥鼠,旱獺。

2、初聽演唱錄音。

3、6/8拍弱起節奏的練習。

4、視唱曲譜。

注意,帶弱起的樂節(二小節爲一樂節)、樂句(四小節爲一樂句),在樂節、樂句處須用急呼吸換氣。

5、按樂曲節奏讀歌詞,體會樂句與詞的關係,找出並標出換氣位置。

6、練唱歌曲。

注意前兩句與後兩句力度上的對比。

7、齊唱《土撥鼠》。

四、作業:

1、視唱《土撥鼠》樂譜。

2、用豎笛吹奏這個旋律。

下課。

課後記:本課三聲部合唱片段中的第二、三聲部是從屬性質,主要以構造和聲背景爲目的,讓國小生輕聲哼鳴的同時,注意傾聽整體音響效果。另外,當唱“啊”時,力度自然加強,不需要有意突出這個力度。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一、綜合訓練:(第十七頁)三聲部合唱片斷。

二、歌曲《土撥鼠》的演唱、處理。

教學過程:

一:複習歌曲《轉圓圈》。

1、分聲部視唱。

2、二部視唱練習。

3、二部合唱。

二:綜合訓練(第十七頁)。

1、按第一課時的聲部劃分,分聲部練第一、三聲部的視唱。

2、第一、三聲部的二部視唱練習。

3、用哼鳴的方法哼唱第一、三聲部的二部合唱。

4、從第三聲部的學生中抽四——六人,視唱第二聲部。

5、第一、二聲部的二部視唱練習。

6、第二、三聲部的二部視唱練習。

7、三個聲部的三部視唱練習。

8、三個聲部的三部合唱哼鳴練習,注意調整力度和速度。

9、條件較好的班級,用豎笛合奏這個三聲部合唱片斷。

10、欣賞:《故鄉的親人》(第五十七頁},注意體會想念故鄉、思念親人的那種憂傷心情。

三:《土撥鼠》的演唱、處理。

1、問答:《自新大陸》中的主題《念故鄉》、美國歌曲《故鄉的親人》與《土撥鼠》在內容和情緒上有什麼共同之處?(都表現了遊子飄零他鄉的孤獨、淒涼和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2、唱一遍歌曲旋律,要求學生區分歌曲的兩個段落,並說出它們在旋律和情緒上的異同。(前一段旋律平穩,感情比較平靜,後一段旋律上行,情緒顯得較激動)。

3、朗誦歌詞,請學生指出語氣最爲強烈的地方,(啊,土撥鼠),對照旋律(全取曲最高音“3”處),確定歌曲的高潮所在。

4、討論:應如何運用力度來表現這個高潮部分?(用較強的力度),整句是否都用較強的力度?(應隨旋律的起伏而作強弱的變化)。高潮部分出現了兩次,是否可以在力度上做一些不同的處理?(前一個高潮部分力度較強,抒發對土撥鼠十分鐘愛的強烈感情;而後面的高潮音則用較弱的力度來表現無可奈何的心情)。

在討論中對學生提出的不同方案都可以試一試,唱一唱,讓大家進行比較,再得出結論。

5、有表情地演唱這首歌曲。

6、用豎笛練習吹奏這首歌。

四:小結本節課學習、練習情況。

下課。

課後記:《土撥鼠》這首歌的兩大特點:一是6/8拍(3/8十3/8),二是每句都從小節的第六拍弱起。啓發學生意識到這兩點,再去感覺基本節奏,自學起來會很方便。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一、複習、鞏固前兩課時學習內容。

二、欣賞:《歡樂頌》,簡介貝多芬。

較具準備:

一、貝多芬像。

二、錄音機。

三、用電子琴演奏的《歡樂頌》錄音;用童聲合唱的《歡樂頌》錄音;用重唱、合唱、管絃樂演奏(唱)的交響樂片段錄音。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第十七頁)三聲部發聲訓練,《念故鄉》片段。

(1)、三聲部的視唱練習。

(2)、豎笛合奏練習。

2、抽唱歌曲《土撥鼠》。

3、抽學生用豎笛吹奏《土撥鼠》。

小結、過渡:

這是貝多芬的一首小品、他還創作了許多內容更深刻、規模宏大的大型作品。

關於貝多芬的簡介,參看課本第二十一頁。

二:貝多芬經典名作片段欣賞。

1、交響曲:

(1)《命運》(貝五)第一樂章主部主題。

(2)《田園》(貝六)第一樂章主部主題。

2、奏鳴曲:

(1)《月光》第一樂章呈示部主題主題。

(2)《熱情》第一樂章呈示部主部主題。

(3)《春天》F 大調小提琴、鋼琴第五奏鳴曲第一樂章主部主題。

3、歌曲:

(1)《土撥鼠》A、用電子琴演奏的。B、童聲合唱的。

(2)《歡樂頌》A、用電子琴演奏的。B、童聲合唱的。C、交響樂(貝九)第四樂章重唱、合唱片段。

4、另外欣賞童聲合唱《念故鄉》。

三:邊聽邊想

1、再聽《歡樂頌》片段,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感受(如:興奮、熱烈、雄壯、宏偉、激奮……)。

2、引導學生們將《歡樂頌》與《土撥鼠》從情緒、力度、速度、結束音、色彩等方面進行比較,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歡樂頌》 《土撥鼠》

情緒 熱情、歡(明)快 憂傷、低沉

力度 強 弱

速度 快 慢

結束音 1 6

色彩 明亮 暗

3、用以上比較法將本節課所欣賞的八首作品歸納:

(1)《歡樂頌》類:《熱情》、《春天》、《田園》及《命運》。

(2)《土撥鼠》類:《月光》、《念故鄉》。

4、齊唱《歡樂頌》、或吹奏。

簡單小結課堂學習情況。

下課。後記:通過對比,讓學生懂得同是貝多芬的作品,整體上感覺反差很大。不同音的使用(特別是結束音)所造成明暗效果是不同的。這也說明使用某些音或節奏、速度、力度,可以反映某些特別的效果。

標籤:教學 國小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