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四年級《泉城》評課稿

其他6.99K

四年級《泉城》評課稿1

10月11日早上第一節,我去聽了xx老師的新老師亮相課。盛老師工作2年,我在聽課前正好看到了這次網絡培訓的主題,於是我試着運用剛學到一些知識,針對這堂語文課進行了聽課準備,聽完後又進行了評課小結。

四年級《泉城》評課稿

首先我重新給自己定位,在聽課中自己就是一位國小生,坐在教室裏與其他同學共同上課,這樣能從學的角度對課堂教學進行審議。其次我還是一位老教師,從事語文教學已經30多年了,從專業角度觀察課堂教學的得失。最後我把自己看作是一位指導者的角色,就新課程背景下如何上好語文課,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建議。

《泉城》(蘇教版語文第七冊第9課)這篇課文是寫景文章,介紹了濟南的一種風物特徵。從文章的篇章表達形式上來看,本文是採用總分總的結構形式進行佈局謀篇的;先概述後分述,先面後點;中間並列的分述部分構段方式基本相同,都是先交代泉的地點在哪裏,再通過幾個形象的動詞來交代泉水的特點,如“珍珠泉”是“涌”,“五龍潭”是“匯注”,“黑虎泉”是“噴吐”,“趵突泉”是“冒”。從文章的語言表達形式來看,文本的總起部分是工筆細描鋪成的,用“四個有的……”這樣的整體描寫讓讀者初步感受泉城的獨特,這個文本跟其他文本有所不同的地方就是中間部分採用的是大量白描手法勾勒的。

作者老舍先生從語言表達上來說更勝一籌,在四年級上冊,學生需要形成的是有物、有序、有特點。這篇文章正好符合這個年段學生的能力發展需求。由此可見,《泉城》的價值在於它的篇章結構更符合該年段的學生搭建寫景類文章一般意義上的圖式。

再從寫的角度來反思我們的閱讀教學。現在普遍的教學不足表現在“以讀促寫太少了。”就是說的太多,寫的太少。語用的路徑就是通過寫來帶動對內容的理解。主要是讓學生在學的過程中主動建構文本的言語形式,表達結構。以讀促寫,發展學生的言語。不是學總分總,而是運用總分總的方式來寫,實際上就是幫助建立學生寫景類文章的一般意義上寫作框架,即圖式練寫。

盛老師在處理課文描寫泉水的詳略上,提煉用詞的精準上下了很大功夫,設計非常完美。

1、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播放課件

(2)你聽見了什麼呢?好象看見了什麼?你有什麼感受呢?

(3)作者是怎樣用精美的語言,記錄下這令人如癡如醉的畫面的呢?

(4)自讀第一小節。

美在何處?(形態和聲音)

①形態美:這些泉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

②聲音美:有的聲音洪大,聽起來如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

(5)指導朗讀。

2、學習第5自然段。

(1)濟南的泉水如此的神奇和美麗,其中最著名的要數——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讓我們走進這些景點,去一飽眼福吧!

(2)你們知道在這四大名泉中,名氣最響的是哪個泉嗎?(趵突泉)

(3)它有什麼資格名列七十二泉之首呢?

A、大:差不多佔了大半個公園。

B、清:清到什麼程度呢?真是清澈見底!

C、美:如同三堆白雪,潔白無瑕,真美!

(4)現在再來看看這段文字,除了大、清、美,你一定還感受到了什麼?

(有活力,充滿着生命的活力,從哪兒看出來的?(冒)

(5)趵突泉難怪會名列七十二泉中的第一!

聽完這堂課,收穫很大。簡要回顧一下上課流程以及在師生互動環節,我覺得以下幾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一)教學思想

教學思想是教學行爲的靈魂,支配教學活動,它是教學價值觀的體現。教學思想,不僅決定着教學行爲的方向,還影響教學效果的好壞。現代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謀求的.是教學相長。我們反對“填鴨式”、灌輸式教學;重知識、輕能力、忽視德育的教學。老師在評課時應當聯繫教育方針、政策、法規、現代教育的價值取向和相關的教學理論,結合教學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實際問題,有根據地進行評析。這一方面是宣傳正確的教學思想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讓講課人心服口服,達到評課的實際效果。《泉城》的泉水是自然美的呈現,學生在領略到山水美的同時,感悟到祖國山河之美,激發熱愛之情。這樣的情感把握盛老師拿捏很流暢,很到位的。

(二)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尺度之一。所以,評課首先要評教學目標。從教學目標制定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課標爲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在查看了教學目標制定的內容後,比較全面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3、在對課文語言文字朗讀感悟的基礎上,體會作者對濟南壯麗景觀的發自心的讚歎和熱愛。而重點定位在1、體會濟南泉水的美麗、神奇。2、體會作者對濟南壯麗景觀的發自心的讚歎和熱愛。這與課文的內容貼合度很高。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

盛老師採用的教學方法可以說是量體裁衣,靈活運用的。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複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當然盛老師又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我們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化上下一番工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最突出的是盛老師憑藉自己紮實的基本功,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

改變了“一枝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的教學手段。整個教學過程裏,一些課件的多樣化運作,使學生身臨其境,易於掌握。

(四)學法指導

盛老師指導的目的明確。幫助學生認識學習規律,端正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提高學習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學法指導的內容是熟悉並付諸實施。通過整合課文內容,把容易講解的第一、五段串聯學習,發揮教材之間的靈活性,有利設計教學流程,學生學習又事半功倍。

總之,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圍繞爲學生的言語智慧發展而進行教學。我們把這篇文本當做寫作的一個樣品,以讀促寫,發展學生的言語。幫助建立學生寫景類文章的一般意義上寫作圖式。環境之間過渡的自然。在教學泉水特點這部分,教師的設計意圖是:學生通過詞語的理解,多層次的朗讀,最後達到成誦的目的。這很平常,也很常見,但不平常的是,教師在每一次讀的過程中步步爲營,扣學生心絃,天衣無縫地達到背誦的目的,但過程中並未看到有背的痕跡,可見教師的功底,設計也是匠心獨運,這也是在以後的教學中值得學習的地方。

四年級《泉城》評課稿2

《泉城》是四年級上冊的第九課。課文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文本很優美,很生動。所以於羣瑤老師在教學中充分抓住關鍵詞語,再結合優美的圖片,從而讓學生從直觀上感受到泉城的美麗神奇。

第一,抓住重點詞語突破教學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於老師從課後3題的八個描寫泉水的詞語抓起,先讀準字音,接着讓學生讀出感情。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了解課文內容。

第二,抓住課文結構教授寫作方法。這篇文章是很典型的總分總構的課文,而且各段的佈局和寫法也很相似。介紹四大名泉,都是先介紹泉的位置,再抓住各自特點重點描繪。所以於老師幫助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泉水的特點,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

第三,抓住教師範寫引導學生書寫。在這節課上,我們能夠看到久違的教師示範書寫生字。

聽完這節課後,我覺得有幾處細節,還需要好好反思和改進。第一,就是內容的銜接,於老師讓學生交流完詞語後直接進入示範書寫生字,沒有一個很好的過渡。第二,於老師在學生練習書寫生字後沒有做出評價,也是直接進入下一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