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爺爺和小樹》的評課稿精品【3篇】

其他1.43W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評課稿,通過評課的反饋信息可以調節教師的教學工作,瞭解、掌握教學實施的效果,反省成功與失敗原因之所在,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創造性,及時修正、調整和改進教學工作。那麼應當如何寫評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爺爺和小樹》的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爺爺和小樹》的評課稿精品【3篇】

《爺爺和小樹》的評課稿 篇1

一、給學生一個情趣激發的課堂

7至8歲的兒童持續集中注意只有20分鐘,而國小一節課是40分鐘,課堂上學生常常走神,容易幵小差。這就需要老師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不斷地用新鮮事物吸引孩子。這節課我採用了多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探究的慾望。學生學得興趣盎然、意氣奮發。

1、激趣,營造多彩的課堂:

對形象的偏愛是兒童的天性。在課堂上,我很好地利用了課件和書中的圖片,使原本單一、平白的課堂變得充滿了生氣,這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愛上語文。

在教學中我把小樹作爲一個有靈性,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帶到了學生面前,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小樹,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服,小樹笑了,其實孩子的心也在隨小樹歡笑。在複習中認識生字學習新詞,在閱讀中知了感受夏天的熱,從而感受老爺爺在大樹綠蔭下的怡然自得等。在讀中培養學生的相像力。通過畫小樹培養學生愛護樹木的意識,通過看插圖感受老爺爺美好的心靈感悟人與樹之間的關係的和諧。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讀課文在讀中感悟人與樹的密切關係。滲透愛綠、護綠教育。

2、語言激趣。體現人性的光輝。

新課標指出語文縕涵着豐富的人文性。語文課堂是一個老師、學生、課本之間多維交叉,相互作用的對話網絡。只有活化了教材,付於了教材以生命,才能讓學生帶着一份關切走近文本。讓學生進行角色換位,想想小樹會怎麼想,老爺爺會怎麼想,“小樹和爺爺是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從而讓學生體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老師的語言非常親切,非常真誠,學生感受自由、尊重和理解,這種人文關懷使課堂處處充滿溫情。

二、給學生一個促進發展的課堂

1、在生活中學語文:

新課標提倡“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兒童的學習,大多必須以其生活體驗爲基礎,我們應該把學生從封閉的學校小課堂走向開放的社會大課堂。語言文字對於學生來說是抽象的,通過充分利用課文插圖,讓學生看看圖,讀讀文,讀讀文,看看圖,聯繫生活實際說一說,這樣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

2、關注學生地可能性反應:

在新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遵循學生髮展的'需要和狀況來設計課堂教學,而不是請學生按事先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參與學習,教師的“教”是爲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可能反應,並思考相應的對策,改變“只見教材不見學生”的備課方式。

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有生命的活力,有發展的潛能,在對話時,會發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有意或無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具備一定的應變性,根據學生的回答,再聯繫自己的教案,隨時調整,隨時整理,讓課堂教學真正地活起來,讓學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爺爺和小樹》的評課稿 篇2

《爺爺和小樹》是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識字教學第二單元的第五課,本文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講述了在一個農家小院裏,冬天到了,爺爺爲小樹綁上稻草禦寒過冬;夏天到了,茂密的小樹爲爺爺遮擋陽光,讓爺爺能在樹蔭下度過炎熱的夏天的故事。本文的語言口語化,以孩子的視覺、角度闡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和諧關係——爺爺“愛”小樹,小樹“回報”爺爺。

本課安排2課時,曲老師上的是第一課時。根據1年級學習的重點,曲老師是這樣安排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識字、練習朗讀。考慮到一年級學生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比較好動的特點,因此曲老師重視在遊戲中識字認字,我想只有這樣讓學生真正地動起來,重視他們的主體地位,激發他們的興趣,才能收到比較好的效果。針對這節課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一、以識字教學爲主,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年級的語文教學以識字教學爲主,因此曲老師一開始就以課題中的“爺”字的識記是利用簡筆畫來展開教學,識字過程中教授學生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讓學生在觀察字形、觀看圖片中初步瞭解識記方法。

在檢查生字詞時,運用了多種形式幫助學生鞏固:看拼音讀,去掉拼音讀;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爲了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曲老師設計了認字小能手比賽,拼音和字找朋友等。

文中,第一段是總起句,交代“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對比描寫,從冬天爺爺給小樹穿衣,到夏天小樹爲爺爺遮陽這兩個方面敘述人和樹之間的親密關係。兩段的結構方式相同,句式也一樣,教學時,曲老師用重點閱讀其中一段,引導自悟另一段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在仔細看圖說話的基礎上,進行口語訓練,再進行朗讀訓練與指導,使學生在讀正確,讀通順的要求上,能讀出恰當的節奏與重音,然後在各種形式的讀的訓練中,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在課堂操作過程中,我覺得對於第二段的理解與朗讀指導,時間是充裕的,學生能在課內從讀不通順到讀出感情來,足見讀的指導是到位的。在教學第3段的時候,學生能很快地理解內容,並能將朗讀的方法遷移運用於第3段,費時少而收效大

二、以兒童化的語言教學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從唱歌、跳舞、玩遊戲爲主要校園活動的幼兒園過渡到國小,有很多地方還不能適應,需要老師也像幼兒園老師那樣細聲軟語地來跟他們交流,教他們學習。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曲老師採用了學生感興趣的語言調動學生根據圖片插圖張開合理的想象,既鍛鍊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以培養習慣爲重要任務

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習慣的養成很重要,另外還要教會方法。良好的習慣能讓學生和老師都事半功倍,因此在課堂上曲老師特別注意學生的各種習慣。如,用語言激勵學生認真傾聽,“小手放放平”、“小書本豎起來”、“腰挺直,腳踏實”等等的課堂常規用語。小朋友們一聽到這類的話語馬上就坐端正了,上課的精氣神也就出來了,聽課能力自然就會加強了。

雖然上課之前進行了一次試教,也曾在腦海中預想了很多可能出現的`情況,但是課堂是生成的,在實際處理的時候,還是出現了許多顧此失彼的情況。有待改進的地方有:

一、關注細節,重視發音

作爲老師首先要明確本課的難讀音,在本課中,主要是區分前後鼻音和邊音。對於學生髮音把握不準的地方,應該停下來進行典型指導,突破難點。

二、自主學習,相機指導

在識記字形的時候,由於課前備課不充分,曲老師沒有具體的教授學生三個偏旁“穴字頭、提手旁、人字頭”。而且只單純地教學生了解了兩種識字方法,其實可以嘗試讓生調動平時的經驗來說,如“我會記哪個字?我用什麼方法記的?”這樣不但訓練學生的思維,也能突出語言訓練的特點。

三、注意語言表達的流暢

一年級學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老師不但要認真斟酌自己的課堂語言,同時也要給學生好的說話指導,清楚在什麼環節說什麼樣的話才合適。如在評價時可以說“我給她(他)的意見是這樣”、分享時說“我是這樣想的……”

四、內容設計過多

這節課我安排了導入、初讀感知、學習課文、課堂練習這樣四個環節。這對初上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偏多的,所以在上課時遇到了很多實際困難,有些內容就無法深入開展。本想把生字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和語段結合在一起學習,但因爲趕進度,沒有落實,反而影響學生讀課文的效果,不如把生字在學習課文之前單獨列出來教學,有助於課文朗讀。 “教學在借鑑中進步,學生在模仿中成長。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上課的人往往無法全面、客觀地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需要其他老師或學生的提醒和幫助,這樣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取得進步。所以,這次教研活動使我受益匪淺。雖然只是短短的40分鐘,但是通過年級組的集備,通過這節課,我再一次明白了學生纔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激發他們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纔是課堂成敗的關鍵。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多看、多思、讓自己更快成長。

《爺爺和小樹》的評課稿 篇3

一年級的閱讀課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培養讀書習慣,習得初步的讀書方法,體現正確價值觀的引導。這篇課文中的詞語“暖和”學生容易讀錯,趙老師在複習字詞時,注意到了這一點,讓學生反覆讀詞。老師談話導入課文采用的是質疑的方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用領回小樹的獎勵辦法激勵學生,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

趙老師在教學時,每進行一個環節都對學生有要求,目的明確,如:師在範讀課文前,讓學生聽準字音;學生自讀課文後,用眼睛告訴老師;回答問題聲音要洪亮等等,對學生養成習慣教育得較好。

獎勵伴隨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無意注意佔主導趨勢,趙老師的獎勵辦法無疑是行之有效的,課堂上聽不見快座好、別說話了等詞語,把課堂要求無形地灌入到表揚中,學生都有積極向上的心理,就表現得越來越好。

第一段讓學生在讀熟後,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會用什麼地方有什麼的句型說話,指導學生在說話的過程中說完整話。

第二段是本文的'重點段,趙老師首先運用圖和動畫讓學生說話,培養了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其次,複習“。”、“,”的用法,再問學生這段有幾句話?

然後,讓學生幫助老師,上前面來指一指,解決“暖和的衣裳”指什麼?下面,讓學生看圖想象,靜靜地聽一聽,小樹和爺爺在說什麼?這是一個拔高的練習,學生說得很好,說到了樹木和人類的關係。老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讓評價落在實處,通過生生評價、師生評價使朗讀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在此基礎上,學生加上自己的動作背誦課文,又提高了一個層次。有了這一段的學習經驗,學生在學習第三段時,利用第二段的學習經驗遷移到這一段來,剛讀了幾遍,朗讀的感情就已經很到位了。在讀的過程中,運用了多種朗讀形式,如:指名讀、小組讀、老師讀等形式。最後向學生滲透品德教育,讓孩子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最後讓學生看春天和秋天的圖,拓展課文說一說爺爺和小樹會怎樣?這一步驟由於時間的關係沒有說透,老師留作了回家作業。總之XX老師的這節課有着太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是一節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