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寧遠中學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研究論文

教育2.13W

摘 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任務。德育過程的複雜性和德育對象的多樣性與變動性, 以及制約德育方法的諸多因素, 是西部山區學校德育工作面臨的難點問題。在新課改理念的引導下, 一些地區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本文通過對中學高效德育的剖析, 試圖藉助微課程教學法對中學高效德育課程進行具有時代特色, 富有前瞻性的探索。

寧遠中學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研究論文

關鍵詞:德育; 教育; 創新與探索;

一、化整爲零———“潤物細無聲”

我們傳統的德育課主要是以班團會、國旗下的講話及大型集體集會的形式展開的, 規模大, 耗時多, 效果並不明顯, 很多學生抱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德育微課程由於“短小精悍”, 其呈現形式自然也就靈活多樣。活動呈現的時間可以是課堂、課外、德育教研活動、家長會、家校微課程。呈現的空間可以是教室、食堂、寢室、家庭。呈現的主體可以是班主任、老師、學生、學校社團、學校德育處團委等。

以“平安校園”爲例, 現在學生的安全是家校第一大事, 學校也好家長也罷, 無不天天叮囑, 但每年都有學生在車禍、火災、溺水中身亡。原因何在?學校家長沒教育強調嗎?肯定不是。但效果如何呢?所以, 可以藉助德育微課將安全事故的案例、安全事故的預防, 以視頻爲載體結合老師家長的講解, 製作成10分鐘的動畫德育微課, 可以集中播放, 也可以開通微信公衆平臺傳給學生和家長。

再以防火爲例, 作爲一個集體場合, 一旦出現火災, 其後果是無法估量的, 所以校園、寢室防火一直是學校安全的大事。但我們發現學生的防火安全意識還是不強, 比如在寢室私接電源、使用大功率電器、爲躲避老師在堆放雜物的地方抽菸、破壞消防設施等。雖然學校集中搞過消防演練、逃生演練, 但是很多學生還是沒有對此提高認識。爲此, 我們可以從社會上典型的校園火災案例中截取視頻, 融入消防知識, 再拍攝一些學校的安全隱患和破壞消防設施的照片, 製作成關於消防安全知識的微課程, 在班會課、學生宿舍樓道、學校校園網及微信公衆平臺上展示, 通過觸目驚心的畫面讓學生認識到火災就在身邊, 預防無小事。

二、匠心獨具——“衆人划槳開大船”

微課程下“大德育”顯身手。德育是由社會德育、家庭德育和學校德育三者共同組成的, 即大德育。“大德育應該是包括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情境教學、案例教學、網絡教學等多位一體的德育體系。”高效德育應該是大德育的合力, 以學校德育爲例, 新課改的每門課程都制定了相應的三維目標, 其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就是學校德育中大德育合力的.體現。但事實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有的學科尤其是自然學科中落實得並不理想, 一方面是因爲自然學科不像人文學科那麼富有人文色彩, 另一方面是因爲任課教師沒有找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抓手。美國當代教育家托馬斯·裏考納認爲, 各學科對德育來說是一個“沉睡的巨人”, 有極大的開發潛力, 微課程理論和技術的發展給學科高效德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以物理學科爲例, 在學生心目中, 物理是一門深奧艱澀難懂的學科, 沒有什麼人文色彩, 其實不盡然。物理老師可以截取物理史上有關本課知識點的物理學軼事, 以微視頻的形式在課堂中播放, 把學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學習任務中, 通過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融合, 讓這門課程不再冷酷。

三、與時俱進———“柳暗花明又一村”

自媒體之所以爆發出如此大的能量, 原因在於其傳播主體的多樣化、平民化和普泛化。隨着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加快, “三通兩平臺”工程的加快建設, 數字校園指日可待, 學校德育理應充分利用數字化校園工程平臺, 藉助自媒體, 開闢學校德育的新路徑, 開發出具有現代特色符合德育認知論的德育課程, 其中德育微課程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以班會課爲例, 衆所周知, 學校的主題班會向來都是投入巨大, 場面隆重, 但由於班會的主題、活動常常與升學沒有直接聯繫, 所以很多學生並不重視, 導致班集體的道德教育、學生的人格引導等學校德育功能收效甚微。而在微課程引領下的微班會則不同, 用“微”打開了學生的心理市場, 得到了他們的普遍認同。

“微班會”是以短視頻 (10分鐘以下) 爲主要載體的後延性班會, 它用一個很短的視頻提出主題並作扼要討論, 利用視頻後的“學習單”引領學生跟蹤主題, 延續自主探究, 最後形成特殊的教育氛圍, 以達成班會教育目標。所謂主題, 就是微班會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短視頻是突出這些中心思想的可視材料, 而學習單就是班會後需要學生繼續跟蹤完成的任務。

寧遠中學“潤澤教室”通過開發德育微課程, 從班級、學校德育工作的困惑中尋找突破點, 緊緊圍繞學生當下生活, 設計以“學生全部生活”爲核心的班本課程, 關注每一位孩子的心靈感受, 通過潤澤心靈促使學生行爲的改變。每天利用晚自習前十分鐘就當天發生的或者社會的焦點話題進行德育微課程學習交流。通過自主學習任務單、微課視頻、自媒體交流工具, 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全體學生的廣泛參與, 通過潤澤心靈促使學生行爲的改變, 實現無痕德育, 改變從“外”而“內”的育人模式, 實現從“內”而“外”的教育願景, 這就是有效德育。

總之, 德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我們應不斷改革和完善德育工作模式, 讓德育教育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 讓學生真正成長爲德才兼備的有用之材。

參考文獻:

[1]金陵.課堂是這樣“翻轉”起來的[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3 (Z1) .

[2]餘宏亮, 張雅君.基於翻轉課堂的微課程教學法建構[J].重慶高教研究, 2017 (4) .

[3]金陵.建構中國特色的“微課程教學法”[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3 (12) .

[4]胡鐵生.微課程的屬性認識與開發建議[J].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 2014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