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兼顧“言”與“文”,最大限度發揮經典文本的教育功能

教育2.09W

從近會考對文言文的考查來看,注重了的“言”與“文”並重。《新課程標準》中在文言文教學的內容和要求中,提出了“言”與“文”方面的要求。在文言文實際教學中,不少老師也注重了從文本出發去學習文言文,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從“言”的角度去進行文言文教學,認爲只有那樣,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文本。

兼顧“言”與“文”,最大限度發揮經典文本的教育功能

我們知道所謂的“言”是文本的有機構成部分,對它的理解,離不開它所處的具體的語言環境。當然,這和現代文結合語境理解詞語略有不同。畢竟,古文所處的時代離我們太遠,無論從年代上還是意義上。新課程所選文本大都是古人的經典力作,追求的是文質兼美,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學習,達成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因此,我認爲,學習文言文,確實應該抓住文本這一基本的載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各方面的知識儲備,從生活、情感、精神、智慧、哲學等方面和古人對話溝通,啓迪感悟。同時,深入體味其中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另外,許多文本行文佈局等方面也有很多可資借鑑之處。因此,文言文教學不抓文本,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同時由於文言文與現代漢語的差異,對文本的理解又要求我們必須要在教學中處理“言”的問題。如果“言”的問題處理不好,一是對文本難以有正確的理解,同時對學生今後的.文言文的閱讀學習非常不利。

那麼如何做到“言”“文”兼顧,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關係呢?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許多老師進行了很好的探索實踐,歸結起來,大致有如下幾種處理方法:

一.以“文”帶“言”。譬如在教學《岳陽樓記》,一文時,學生感興趣的是寫景和抒情的幾段,我們就完全可以先讓學生總體感受其中的景與情,由此帶動學生去結合註釋理解詞句。立足“文”,帶動“言”學生不僅會有興趣學習,而且印象深刻。

二.以“文”點“言”。這種方法適用於比較淺顯的或者註釋詳盡的文本。這樣的文本。只在“文”的教學中稍作提示或比較即可。

三.先“言”後“文”。對直接構成閱讀障礙的“言”,課前,先由師生互動,集中釋“言”然後再深入文本。先“言”後“文往往是針對於難詞難句較多而註釋不多或不夠的文章而言。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裏的“言”指不預先予以解釋就直接影響學生理解文本的一些詞句,而並非指文中的所有詞句。

四.先“文”後“言”。是指先學習文本後,集中歸納。可有重點詞語、一些常見的文言語言現象等。這種方法,適合淺顯的文本。但也可以作爲任何文本學習後的積累鞏固。

當然,文言文的學習,一方面考慮不同的文本,另一方面還需要考慮不同的學情。要根據情況靈活處理“文”與“言”的關係。以更好地讓新課程文本服務於學生,最大限度發揮他們作爲經典的教育功能。

標籤:文本 限度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