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材

職業學校語文校本教材編寫策略探究論文

教材2.4W

摘 要:語文教材作爲語文知識與能力的載體,在老師傳授與和學生學習過程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教材的好壞或者適用與否直接影響到語文教育的成效。作爲國家統編教材有益補充的校本教材有着因地制宜的靈活性與適應性,切合學校和師生的實際,能夠較好地體現職業學校的特點。本文將就中等職業教育語文校本教材的編寫策略做一點探索性研究,以期對中職語文教學有所裨益。

職業學校語文校本教材編寫策略探究論文

關鍵詞:職業教育 校本教材 編寫策略

隨着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從中央到地方對中等職業教育也是日益重視。誠然職業教育以教授實用技術爲本,但作爲基礎學科的語文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工具之一,而且是工具中的工具。現在實際的情況是中職語文幾乎成爲一門“雞肋”式的課程被學校和學生所忽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和中職語文教材缺乏與職業教育相適應的特點有關。現行中職語文教材很多都是國中或高中語文教材的翻版,職業特色體現不明顯,對學生缺乏吸引力。爲此,有必要因地制宜地進行語文校本教材的開發。

一、關於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一般是指以學校的實際資源爲主體,爲了有效地實現校本課程目標,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並開發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與學素材,作爲校本課程實施的媒介,這些素材構成校本教材。它開發的範圍很廣,涉及教材選編、教材整合、教材補充、教材拓展、教材創編等多項工作。它的開發是由職業教育的特性所決定的,要求教材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實際、適應專業特點、符合社會用人需求等。

二、中職語文校本教材開發的策略

校本教材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涉及到校本教材的設計、校本教材實施和管理、校本教材內容、校本教材的評價、師資配備等多個方面。在開發校本教材上,要根據學校教學實施計劃和課程概要、課程大綱的要求,結合行業職業資格標準和學校各自現有的教學設施和設備進行編寫。

1、選文的典範性、時代性、實用性與適合性的統一。選文要堅持文質兼美的原則。藝術形式上,它應該成爲學生學習寫作的範例;思想內容上,它應該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人文精神和審美情趣。語文作爲重要的文化載體,有着兼顧文化教育的傳統,語文教材,應有濃厚的文化氣息。教材的選文,必須在繼承文化遺產精華的同時,注意時代性,儘量縮短與現實生活的距離,尤其是滲透在教材(主要是現代文)中的思想觀念要與重大的社會變革合拍。不僅要選取顯示時代精神的文學作品,而且要選擇反映現代科技成果與文化生活的文章

2、培養人文精神,增加選文的文化內涵。語文作爲重要的文化載體,有着兼顧文化教育的傳統。“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對於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提高國民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語文不僅是交際工具,而且是文化載體。不飽含文化的語文教材必然缺乏個性,閃爍不出光彩。語文教材,應有濃厚的文化氣息。傳統的民族文化精華,當代的民族文化精粹,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皆應有所容納。沒有文化的根底,語言文字只是在淺層次上飄浮,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難以真正提高。

3、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統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語文教材應體現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改變以往重學習結果,而不重視隱性目標、人文精神、情感體驗、學習方法等的不足。不僅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而且爲學生一輩子做人奠基。 按照建構主義心理學和接受美學的觀點,每個人都是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建構對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同一事物會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教材改革應突出參與式,即課堂合作學習模式,設計一些活動,將知識重點與以參與討論形式貫穿於教學中。通過活動的組織,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創造性;通過思維,進一步理解、拓展、深入掌握知識。素質教育提出“學會生存”。生存是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的體現,參與式模式可使學生的合作精神大大提高。一個能與他人合作的人,適應環境的能力強。語文教材應有充分的空間讓師生合作,與不同同學合作,共同學習。

4、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工具性是指語文本身是表情達意、思維交際的工具,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人文性是指語文學習過程,是人實現自我成長、激發創造力與生命力的過程,它體現在“尊重”的廣泛內涵上。工具性強調實用功能,人文性影響學生的精神領域,提高人文素養。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是不僅要抓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技能技巧,還要重視人文內涵,容納學生的生活經驗。

三、校本教材應具有職業適應性

1、必須適應職業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城鎮化,解決‘三農’問題,提高產業競爭力,促進就業和再就業,都對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快技能人才培養提出了迫切要求。”語文教育必須牢牢堅持“以就業爲導向”的思想,根據勞動力市場的`需要,大力培養各類社會急需的應用型技能人才。這將是職教語文未來的發展趨勢,是迎合社會和學生的實際需要的,因爲“學以致用”是每個學生共同的心聲。一套好的職教《語文》教材,在基礎理論教學上同樣應以應用爲目的,對於基礎知識教學則以“必需、夠用”爲度,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爲教學重點;在應用性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不僅要適量,還應當具有時代特色;在導學方式方法上,則應當有利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2、必須適應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的學習方式改變的需要。信息科學技術的革命,滲透到我們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因此,職教《語文》也必須改變傳統教育中“一位教師、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就是一堂課”的傳統模式,要努力通過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去佔領學生的時間和空間,以適應信息化的網絡時代學生學習模式的改變。

3、必須適應開發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的需要。語文課程雖非專業課,但它對人的創造性思維的開發和培養作用卻是不容置疑的。中職《語文》教材應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練習實踐等多方面予以較大程度的調整和糾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鍛鍊學生在實踐環節中的靈活運用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

開發語文校本教材,歸根結底是“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但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可能單單依靠校本教材。所以,開發語文校本教材,應統籌兼顧國家和地方統編教材,形成良好互補關係。吸收統編教材中先進的、實用的內容,如能做到實現國家、地方統編教材的“校本化”,纔是最好的校本教材。發揮專長,形成與衆不同的風格,將自己的個性融入教材之中。這樣,語文教師的主體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發揮,開發出來的教材才能最大可能地獲得成功。

參考文獻

[1]崔允?t校本課程開發:理論與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

[2]眭平江蘇省中職文化基礎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的基本思路[J].職教通迅,2008年第1期.

[3]樂小利中專語文應服務於職業能力培養[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0年15期.

[4]吳剛平校本課程開發的機遇與挑戰[J].教育評論,1999年第1期.

[5]黃顯華課程領導與校本課程發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