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材

特色教材應有自己的編撰特色教育論文

教材1.41W

摘要:高職高專教材的編撰應注重體例的創新、觀點的創新、內容的創新,應切合實際、突出實用,應適應高職高專的現實情況和育人目標。只有這樣,高職高專的教材編撰工作才能體現出自己的鮮明特色。同時,高職高專教材應有各種不同的類型,應當鼓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鼓勵各種具有科學依據和實用價值的突破和創新。

特色教材應有自己的編撰特色教育論文

關鍵詞:高職;高專;教材;編撰;特色

教高司[2000]19號文件《關於加強高職高專教育教材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教材建設要緊緊圍繞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開展工作。基礎課程教材要體現以應用爲目的,以必需、夠用爲度,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爲教學重點。專業課程教材要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同時,教材建設不僅要注重內容和體系的改革,還要注重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跟上科技發展和生產工作實際的需求。”時間已經過去了九年,經教育部和各級職能部門大力扶持,許多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師們已經編撰出一批很有特色的教材,這些教材在有關院校中正被使用,也正在接受教學實踐的進一步檢驗。不過也有一部分高職高專教材,與普通高校教材雷同,與同類教材重複,創新不足,缺乏特色,編校粗糙,錯謬很多。爲能對高職高專教材的編撰工作奉獻綿薄之力,本人對部分已有高職高專教材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研,同時本人也直接主編了一本專供高職高專院校使用的特色教材——《現代漢語實用教程》。本人主編的這本教材雖然已被審定爲安徽省“十一五”規劃教材,但其使用情況究竟如何,是否能使高職高專的廣大師生滿意,是否能爲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提供有效的支持,還有待於教學實踐的檢驗。不過本人在編撰教材的過程中,已經進行了以下各方面有益的探索。

一、體例的創新是必要的,但必須具有科學依據,而絕不能不倫不類。

有本封面標有“‘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規劃教材”字樣的《大學語文》,在序言中這樣寫道:“近年來,隨着大學語文的紛紛改版,教材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趣味得到重視,但其過高的定位忽略了大學生中尚未解決的語文應用能力,同時具體教學目標的模糊又使教材在操作上難以把握。所以如何編寫一本順應時代形勢、深化大學語文課程改革的教材,成爲我們努力追求的目標。”毫無疑問,這樣的指導思想是完全正確的。然而其教材的體例和內容又是怎樣安排的呢?我們可以先看一看教材各單元的標題:xx單元——鄉情濃濃;xx單元——人類的家園;xx單元——自由翱翔;xx單元——生活是一種藝術;xx單元——虛構的魅影;xx單元——詩情畫意的中國;xx單元——網絡文學;xx單元——演講的魅力;xx單元——新聞;xx單元——創意和策劃。首先,從單元的劃分來看,缺乏科學統一的標準;其次從單元的命名來看,突出的仍然是人文精神。如果把對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與語文應用能力培養平行並列起來,甚至讓人文素質培養凌駕於語文應用能力培養之上,那麼,“大學語文”就可以改爲“人文科學”或其他名稱了。我們以爲,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仍應是“大學語文”教學的第一要務,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仍應以“聽、說、讀、寫”爲核心,並應以崗位就業爲導向,以務求實效爲宗旨;否則的話,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便會流於形式,很難落到實處。再從某一單元的五篇文章來看吧,其中既有古代詩歌,又有現代詩歌,還有現代散文,文後除註釋及小結外,並無作業或練習,單元培養目標中也沒有說明意欲培養什麼樣的語文應用能力。如此編排課文,真讓使用者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使用者不禁要問,這一單元的知識點究竟有哪些?究竟要培養學生怎樣的語文應用能力?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最終能否培養起來?這本《大學語文》從其編寫的體例來看,確實有所創新,然而這樣的創新實用嗎?科學嗎?教學目標最終能夠實現嗎?

還有一本現代漢語方面的標註有“精品”字樣的特色教材,在其編排的內容中,竟把“邏輯”作爲與“語音”、“漢字”等並列的一章編入了教材。我們知道,“現代漢語”屬語言科學,“邏輯”屬思維科學,兩門科學性質不同,將它們編入一本教材,實在有失科學水準。

作爲一本特色教材,其編排的體例應當有所創新,但體例編排的創新必須要有科學的依據,必須言之成理,必須能爲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服務。我們將《現代漢語實用教程》的內容順序作了這樣的安排:“緒論”,“第一章——語音”,“第二章——語彙”,“第三章——語法”,“第四章——漢字”,“第五章——修辭”;理由是:(1)“緒論”之後依次爲“語音”、“語彙”、“語法”三章,這是“現代漢語”的本體論部分,是根據語言的三要素而分章的;隨後介紹作爲漢語記寫工具的“漢字”和實現語言表達效果的“修辭”,這是符合應用能力培養規律的;(2)按照緒論、語音、語彙、語法、漢字、修辭的順序編寫本教材,既考慮到了知識的系統性,也考慮到了學習的漸進性,還考慮到了與計算機操作技能的有機結合問題,這樣是有利於教與學的。我們在“漢字”一章的最後一節,安排了“漢字文案的規範與美化”,這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相關的現代漢語基礎知識,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現代漢語應用能力,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並已具備了一定的操作技能的基礎上而予以精心考慮的。這樣安排教學內容,既具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又符合循序漸進的客觀規律,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因此我們認爲,這樣的體例創新是具有科學內涵和實用價值的創新,它完全可以從一個側面體現出高職高專的教材特色。

二、內容的創新是至關重要的,但必須切合實際,突出實用。

1、觀點的創新是教材創新的基石。

我們在教材編撰的過程中,對許多地方進行了重新的審視和思考,力求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分享真正的科學知識,而不能明知某些觀點已經陳舊而依舊沿襲,也不能繼續沿用繁瑣而並不科學的表述方式,讓學生理解起來感到困難。

比如我們在闡釋“詞類劃分的標準”時,乾脆就把“以句法功能爲主、以概念意義爲輔”作爲漢語詞類劃分的重要標準,免得先說“詞類劃分應當依據功能的標準”,然後再說“詞類劃分還必須參照詞彙意義”,或者說“詞類的劃分與詞的意義有關,意義應是詞類劃分的基礎”。我們覺得,我們的表述既符合漢語語法的個性特點,也顯得直截了當、簡潔明瞭,這比繞着彎子加以表述不是更好一些嗎?

再比如我們在編寫“漢字的特點”這部分內容時,就增加了“方塊型漢字使漢字的某些優點和某些缺點達成了對立的統一”,並作了這樣的表述:漢字的方塊型特點“使得漢字的難與易、繁與簡、書與畫達成了有機的統一,使漢字輝映出瑕瑜互現的無限情趣,這就是漢字的魅力所在。”

還比如在闡述“修辭的原則”時,我們就沒有沿用“適應題旨情景是修辭的基本原則”這一原有說法,也沒有簡單表述爲“修辭必須適應得體的原則”,而表述爲“與題旨情境保持和諧統一是修辭的基本原則”。我們這樣表述,絕不僅僅是幾個字的變化,而是一種觀點的昇華。“與題旨情境保持和諧統一”,這其中誰來保持?怎樣保持?這就突出了說寫者的主導地位,強調了說寫者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保持”一詞也告訴人們說寫時的題旨情景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被動適應是遠遠不夠的,只有主動保持才能保證修辭的'效果,才能實現修辭的最終目標;再者,“和諧統一”表明了說寫者與聽讀者之間應當是一種新型的互動關係,說寫者應當充分地尊重對方,高度重視對方積極能動的具體反應,應當根據對方的反應而不斷地適度地調整自己,以保證修辭活動能夠實現最優效果。

2、切合實際,突出實用是高職高專教材創新的核心。

適應高職高專教育的特色教材,就應當切合實際,突出實用;這一點應當是高職高專教材創新的核心所在。如果不能夠做到切合實際,突出實用,那麼高職高專教材與普通教材還有什麼區別呢?高職高專教材的特色又體現在哪裏呢?爲了使《現代漢語實用教程》真正做到切合實際,突出實用,我們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了努力。

(1)儘量列舉既富有代表性又貼近現實生活的新穎示例。

教材在闡述漢語拼音字母在何種情況下應當大寫時,列舉了“Huán Shān(黃山)”、“Huán shān SHì(黃山市)”作爲示例。列舉這樣的示例有何意義呢?一是能貼近現實生活:黃山是安徽的驕傲,也是中國的驕傲,已於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是世界著名的遊覽勝地;一提起黃山,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便會油然而生;二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其中的“山”在“黃山”中是通名,而在“黃山市”中又變成了專名,“市”就成了通名;列舉這樣的示例,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而且具有舉一反三的作用。

此外,教材在闡述方言詞時,列舉了“爽”、“忽悠”等詞;在闡述借形詞時,列舉了“MP3”、“MP4”等詞;在闡述行業詞時,增加了“教育”、“金融”兩個行業;在闡述漢語詞語縮略形式時,列舉了“降低消耗——降耗”、“減少排放——減排”等;在“語體和語言風格”一節後面的“練習與思考”中,引用了介紹“光腦”知識的說明文。教材列舉了許多這樣的示例,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又能貼近身邊的現實生活,而且富有鮮明的時代感,新穎而富有意趣,學生接受起來,自然感到非常親切,也更容易牢固掌握。

(2)列舉和解析示例時應當緊扣學生容易失誤的地方。

列舉示例和解析示例是相輔相成的,列舉示例是爲了更好地證明觀點,解析示例是爲了便於理解和掌握;列舉示例和解析示例都應當瞄準重要的知識點,爲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服務,都應當緊扣學生容易失誤的地方加以辨析,讓學生接受之後便能夠入腦入心,不得忘懷。《現代漢語實用教程》在講授複雜短語的層次分析時列舉了這樣一個示例:“當年最繁華的一條大街上”。學生在運用層次分析法分析這個短語時,往往出現多種錯誤,他們或者首先將“當年最繁華”與“一條大街上”切分開,或者將“當年”與“最繁華的一條大街上”切分開,或者將“一條”與“大街上”切分開,就是不願意將“當年最繁華的一條大街”與“上”切分開。他們或者未能注意“當年最繁華”只能修飾“一條大街”,而不能修飾“一條大街上”;也沒能注意“一條”只能修飾“大街”,而不能修飾“大街上”。他們或者不理解如果讓“當年”修飾“最繁華的一條大街”,那麼現在“大街”就不一定還存在了;如果讓“當年最繁華”修飾“一條大街”,那麼“大街”應當還在,只是現在不繁華了——兩種不同的切分會導致兩種不同的理解,而只有讓“當年最繁華”修飾“一條大街”才能與原意相吻合。教材列舉並解析這樣的示例,完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闡釋問題時應突出應用環節。

在闡釋“方音辨正”時,教材增加了“方音辨正的根本途徑”,並作了這樣的具體解說:“(1)要準確掌握髮音要領,切切實實地將發音要領應用於說和讀的語音實踐中去,不管是聲母、韻母還是聲調,都應力求讀準;(2)把用耳辨音放在與口頭訓練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切實做到口、耳、腦同時並用;(3)功效在於平時,在於自我;在堅持長期刻苦訓練的同時,要多在校正上下功夫——既要按照方音與普通話的對應規律科學校正,又要根據自己的特殊情況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既要隨時隨地虛心地接收別人的幫助,更要學會運用科學手段有效地進行自我校正(可借鑑微格教學的方法)。” 教材之所以增加這些內容,就是因爲只有把“方音辯證的根本途徑”交給了學生,學生纔可能取得“方音辨正”的實際效果。

教材還增加了“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興起與發展”,介紹了“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以及“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內容和要求”。教材增加這些內容,可使學生提前做好參加普通話測試的思想準備、知識準備、能力準備和技術準備。

教材的各個章節都在正面闡釋道理之後,突出並辨析了大量的反面示例,比如方音辨正方面的反面示例,語彙運用方面的反面示例,單複句運用方面的反面示例,文字使用方面的反面示例等等。反面示例的大量列舉並剖析,是強化應用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和手段。只有緊緊抓住這樣的環節並用好這樣的手段,纔可以使教材具有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更加富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應用價值。

(4)實訓習題的設置是體現高職高專教材特色的重要環節。

《現代漢語實用教程》在每一章節之後都安置了大量的習題。這些習題,從形式上看,題型新穎,靈活多樣。有的章節之後,較多地安置了判斷題和填空題;有的章節之後,較多地安置了問答題和辨析題;有的章節之後,較多地安置了選擇題和比較題;有的章節之後,較多地安置了靈活思考題和解析題;有的章節之後,較多地安置了綜合分析題和能力訓練題。從內容上看,這些習題一般都能緊緊扣住有關章節的知識點和能力點,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比如在“語音”一章的第二節“漢語音節的構成要素”(聲母、韻母、聲調)的正文後面,我們設置了這樣一個習題:“請認真分析你長期生活過的某一地區的方言,通過具體實例,找出普通話與該方言在聲母、韻母、聲調三方面錯位的規律,然後列出簡表,幫助自己自覺而高效地糾正方音,以使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儘快提高,爭取在畢業之前達到二級甲等或其以上水平,爲順利就業做好‘會話’方面的準備。” 在第六節“語音規範化”的正文後面,我們又設計了與之呼應的另一個習題“本章第二節《漢語音節的構成要素》‘練習與思考’的習題中已經包含了方音辨正的內容,現請問,大家已經列出了各自的方音辨正對照表了嗎?你們在方音辨正方面有了哪些進步?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這樣的習題,針對性強、綜合性強、實用性強,學生如果認真完成並反覆練習,老師如果認真檢查並耐心輔導,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就一定會得到顯著提高,學生在就業前做好‘會話’方面的準備應當不成問題。

我們認爲,章節之後習題的設置,不僅應當有利於學生複習、鞏固、消化、吸收,更應當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實際應用能力、自修提高能力。只有這樣,我們纔可能通過習題設置的環節,顯現出高職高專教材的鮮明特色。

三、真正適應高職高專的現實情況和育人目標也應是高職高專教材的重要特色。

就目前情況來看,高職高專的學生,進校分數較低,知識基礎較差,但他們思想活躍,喜歡參與社會活動;他們的濃厚興趣往往難以集中在課堂上和書本上,而對社會活動和實用技術卻有着比較濃厚的興趣。同時高職高專院校的育人目標也就是爲社會、爲用人單位培養實用型、技術型的新型人才,高職高專院校就應當着力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爲此,高職高專的教材也應當與高職高專的現實情況相適應,爲實現高職高專的育人目標提供條件和保證。

高職高專的教材,在理論闡釋的問題上,應當以必需、夠用爲原則,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爲宗旨,這一點,大家已經取得了共識。根據這一原則,《現代漢語實用教程》便調整了教學內容的側重點,對理論性太強、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的問題,適當降低了要求或予以淡化;而對實用性較強、打基礎必需的問題,則適當加以突出,並注重學生理解、分析和操作能力的培養。例如:對於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歷史形成問題,對於漢語方言區的劃分問題,對於古入聲字的讀法問題,對於普通話的音位及其變體的問題,對於漢語詞的形態變化問題,對於詞類劃分的層次問題,對於句子語用方面的深入闡釋問題,對於將複句劃分爲聯合和偏正兩大類型的問題,對於句羣的層次分析問題等等,由於學時有限或學生在短時間內難以深入領會,便適當精簡、降低難度或乾脆刪去。而對培養學生的相關能力有指導意義的地方,編者便深入淺出,不惜筆墨,力爭說清說透。比如:對於運用漢字的民族感情和規範書寫的問題,對於運用漢字進行文案處理的問題,對於劃分詞類標準的理解和運用問題,對於複雜短語的層次分析問題,對於句子成分的理解和分析問題,對於多重複句的層次分析和關係說明的問題,對於修辭的原則和應該注意的問題,對於語音、語彙、句子以及漢字的規範運用問題和糾正不規範現象的問題等等,教材均給予了較爲詳實的闡述,並列舉剖析了大量的示例,尤其是反面的示例。教材如此處理以上問題,便與高職高專的現實情況和育人目標基本吻合,便能從一個側面顯示出高職高專教材的獨到之處。

以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己之見,如果能給教材編撰者及廣大同仁以有益的啓示,本人也就心願足矣。

編撰高職高專教材,在我國起步較晚,取得的經驗也比較有限,還有許多的工作和問題有待於進一步摸索、探討、完善和提高。再者,同樣是高職高專的教材,也有基礎課教材與專業課教材之分,有側重於理論的教材與側重於實踐的教材之分,有文科教材與工科教材之分。我們以爲,作爲高職高專的工科教材,其技術性、實踐性的特點自當更加突出一些,教材內容應當與生產第一線上的實踐經驗和生產需求更加緊密地關聯起來,應當與具有實用價值的新技術、新材料、新成果更加緊密地關聯起來,教材的版次週期也應當視具體情況而適當縮短。在特色教材的編撰問題上,教育職能部門應當通過經驗的總結,針對不同類型的教材,提出富有針對性的原則要求。在實質性、原則性的問題上統一了,我們還應當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鼓勵各種具有科學依據和實用價值的突破和創新,千萬不可只用一個模式或少數模式去捆住了大家的手腳,限制了大家的主動創造精神。

參考文獻:

[1] 陳霞、吳春旺. 高職高專教材建設探索[J]. 沿海企業與科技. 2007(6).184-185.

[2] 趙居禮. 完善高職教材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J]. 職業技術教育2003(10).42-45.

[3] 周曉健. 對高職教材建設的探討[J]. 職教論壇2003(20).33-34.

[4] 譚平. 關於高職高專教材建設的若干思考[J]. 教材出版.2002(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