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論語感悟》有感15篇

觀後感1.13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時常會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順其自然的,我們就可以寫一篇關於感悟的文章。那麼,到底應該要怎樣去寫感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感悟》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論語感悟》有感15篇

《論語感悟》有感1

論語中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子說:溫故而知新,能爲師。 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遠方有朋,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悶,不亦君子? 曾子說:五日三省五身:爲人謀而不忠?與朋友交朋友而不相信不習慣?

從第一首詩中,我感覺到:每個人都應該像上面的詩一樣,在每一個小測試中複習他們以前學到的'知識,以便獲得一個好的成績。

我從第二首詩中感受到:當我複習知識時,我會感到非常高興。像我這樣的人來了,我也很高興。別人不理解我。我不怪他們。他們不是好人嗎?

從第三句話中,我感覺到:你做事盡力了嗎?和朋友誠實嗎?你每天覆習作業嗎?

從這些詩中,我想我們應該每天努力學習作業。

《論語感悟》有感2

首先,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的適當使用將直接導致文學作品的成敗。雖然語言莊嚴而豐富,但它的.斧頭痕跡相當重,不適合公衆閱讀和傳播。

因爲《論語》以口語爲基礎,結合了古文的特點,將兩者融爲一,與我們相隔數千年,讀起來依然朗朗上口,意味深長。

讀《論語》,時間的概念是模糊的,我們似乎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老人的善良和智慧,那羣學生的坦率和可愛,都跳在紙上,準備出來。

《論語感悟》有感3

讀完《論語》,坐着發呆,迷茫中,莊子. 秋水中的一句話浮上心頭。 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不是說它薄,而是說安全,寧願禍福,也不願意去,不能害。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是什麼?

是一個在文化封凍的河流上用肩膀拉船的縴夫,是一個在人治和專制之間撐船的擺渡人。

一個自由的思想家,由於世界的束縛、統治的變化或被哄擡或譴責,一生都在追求不成功的仁理想。

善良的人一直在呼籲同情弱者,但他們總是把德國人歸類爲強者。他們似乎天生就不屬於同情的範圍。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優秀的人因爲分享、競爭和排斥而變得最弱。

孔子是最好的例子。

在談論理想的時候,淺淺的一句話:我和點也!(莫春,春裝既成。冠軍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浴在沂,在風中翩翩起舞,詠而歸。)包含的已經漠不關心的失望怎麼能不引起感嘆呢?

《論語》中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而是簡單的道理和以身作則。想想你周圍的人。

這些性格經常被展現出來,但我們很少如此清楚地看待那些習慣於漠不關心的'人。也許在中國的血液中,有一個紳士的影子,只是通過孔子等待德國人的吐槽,凝固了它,現在墨水,代代相傳。

也許德國人從不抱怨。通過字裏行間,他們只能隱約看到孔子的無奈。記得有人曾經說過:一半的論語治天下。孔子有一整部《論語》,只留下無奈的忍耐。

《論語感悟》有感4

在這個假期裏,老師去我們那裏背誦《論語》這本書,再次走進論語,給了我很多感覺···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智慧啓發了幾代人,所以後人稱他爲聖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孔子聖人。

《論語》教會了我如何學習。例如,如果我回顧過去,瞭解新事物,我可以成爲一名教師。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複習舊知識時,我可以有新的經驗。新發現可以當老師。

《論語》教會了我如何做人:比如人不相信,不知道該怎麼辦。大車不行,小車不行。這句話的意思是:作爲一個人,不講信用是不可能的。就像大車不行,小車不行。

《論語》還教會了我如何孝順父母,比如:父親在,觀其志;父親沒有,觀其行;三年沒有改變父親的方式,可謂孝順。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活着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母死後觀察他。.行爲,三年後沒有改變父母的行爲,那就是孝道。

如果我下次能再讀這本書,我會更認真,更仔細地閱讀!

《論語感悟》有感5

小時候,我們都學過十篇論語。雖然叫十個,但《論語》可以超過十個。他總共有20篇文章,作者是偉大的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它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和理論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論語》是孔子的代表作,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體現了孔子的政治觀念、倫理道德觀念和教育原則。

《論語》的第一篇文章是《學而》。本文主要闡述了讀書與做人的關係,強調嚴於利己、仁愛他人、仁、孝、信等道德範疇。《論語》中的每一篇文章一般都以每一章的前兩個字作爲本文的標題。孔子提出以學習爲樂,讓人不知而不悶。反映孔子學而不厭,教而不厭,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書中多處可見。此外,在生活方面,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別強調人要言行一致,千萬不要空談浮言,心中不一。這種腳踏實地的態度和樸素的精神長期影響着中國人,成爲中環傳統文化的精髓。

《論語》第二篇主要講的是孔子“爲政以德”的思想。如何尋求官職和從政爲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孔子自身的學習與修養過程,回顧過去,瞭解新的學習方法,進一步闡述孝道等道德範疇。在這篇文章中,孔子提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治國方針。孔子認爲,懲罰只能讓人們避免犯罪,不能讓人們理解犯罪的可恥真理,道德教育比懲罰要好得多,不僅能讓人們遵守規則,而且能讓人們感到羞愧。孔子還自述了自己的學習和修養過程。首先,他看到,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一下子完成。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應該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與言行的融合,自覺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句話,子說:“回顧過去,瞭解新事物,可以當老師。“這句話讓我知道我可以每天學習新知識。這些新知識可以擴大我的知識面。如果我能每天覆習以前學過的知識,用心體驗自己的理解和理解。所以,我可以不斷進步。知識積累豐富,那麼學習就能進步。

《論語感悟》有感6

論語讀後感過去曾有過“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在延續一千多年的科舉時代,《論語》也是國家錄用官員考試的指定教科書。

但是隨着時代的變遷,治理國家的`環境變了,治理國家的方式自然也會發生根本xx的變化。

因此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指望通過兩千多年前形成的《論語》上面制定的治理國家的方式來管理國家,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我根據開放社會的理論、從xx視野的角度、圍繞怎樣學習文化知識和怎樣學習做人的主題,從整部《論語》中選擇了一半與此有關的部分,按照“教育、孝順、仁愛、誠信、禮節、義利、察人、交友、鬼神、志向、反省、君子”這十二個分類推薦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學會怎樣做人有所參考。另外,爲了保xx《論語》的完整xx,我們同時也在這本書的結尾,附上了整本《論語》的全文。一來可以讓大家瞭解本書所選擇的部分在《論語》中的具體出處,二來也可以爲那些有興趣學習整本《論語》的讀者提供一個方便。

《論語感悟》有感7

見賢思齊,見不賢自省。這句話來自《論語》,是我最喜歡的名言之一。每當我讀到這些古典名著,我都忍不住讚歎壯麗的中國文化。四本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些輝煌的寶藏在世界文化史和思想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見賢思齊,見不賢自省的意思是看到賢人要想跟上他,看到壞人要反思自己是否和他有類似的問題。這句話教會我們,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向所有人學習,隨時隨地注意學習,不僅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學習別人的短處,反思自己是否有類似的問題。老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虛心求教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如果遇到不懂的人,要及時諮詢別人,儘量跟上別人。如果人們沒有見賢思齊的`精神,那麼你,你還是原來的你,不會有進步的步伐,生活也不會有動力,動力決定你的成敗!

所以要有見賢思齊,見不賢自省的精神!

《論語感悟》有感8

本週,學生們學習了20xx多年前偉大的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語錄。其中兩個給我最深的感受是:“三人行,一定有我師範”、“知之爲知,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前者是幾個人一起走,所以他們中的一些人一定是我的老師;後者告訴我們實事求是,學習也是如此。誠實是第一位的。理解就是理解,不理解就是不理解。這纔是真正的智慧。雖然這兩句話來自二千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這一天,同樣具有教育效益。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包含了一個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到很多人,每個人都有很多優點,值得學習,可以成爲我們的好老師和朋友。以我們班爲例,在這60人中,有很多小“能人”:有的擅長繪畫,有的擅長寫好字,有的擅長籃球場,有的`擅長棋盤上的英雄,有的像數學家一樣思維敏捷,有的有歌手的天賦..多向他們學習,多向他們的長處靠攏,這就是所謂的“揚長避短”。這難道不能讓我這株置身於千頃細田中的幼苗增添一些知識養分嗎?

如果你想擁有像大海一樣深刻的知識,你應該善於從生活中尋找好老師和朋友,並從他們的優勢中學習。如果崇拜老師是理所當然的,那麼“知道,不知道”很容易做到。首先,你必須放下你強烈的虛榮心,不要渴望榮耀,不知道假裝理解,結果只是無聊和荒謬。

《論語感悟》有感9

在我們班的書角,我利用業餘時間讀了一本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書——《論語》。這本書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學生在春秋戰國時期言行的書簡潔生動,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等方面。

《論語》內容豐富,是儒家文化的經典作品。有這樣一句話,子說:學而不思則忽,思而不學則危。意思是:只學不思考就會越來越迷茫,只思不學就很危險。告訴我們,如果讀者只接受書本的知識,不知道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雷聲大,雨點小。我想把它當作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古典文化是一個民族留給後人的精神之火,兒童是接管火炬的最佳人選。這束火炬一定會陪伴我們更好地走過自己的生活。我建議所有的學生都來學習《論語》,多讀古典書籍,一定會受益匪淺,這燦爛的火光會照亮他們的一生。

《論語感悟》有感10

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說話。”每個人在追求知識和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有時都會感到困惑,我也是如此。她就像一雙看不見的大手,總是帶領我衝出所有的霧,走出所有的困惑和困惑。

《論語》一書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一生的各種言行。雖然很短,但總能用一句話直接打動人們的心,闡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人說《論語》是一本很無聊的書,既沒有小說的通俗易懂,也沒有詩歌的優雅節奏。我不知道從哪裏開始。剛開始讀書的時候也是這樣,但是後來深入閱讀,仔細閱讀每一個字,慢慢發現了樂趣。

在《論語》一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曾子說:我日三省自己:爲人謀而不忠?和朋友交朋友不信?傳不習乎?“我們是學生,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我們每天都學一點,每天都要學會積累。每天晚上睡覺前思考:你今天做得怎麼樣:幫助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力?和朋友交往真誠相待嗎?老師教的知識有沒有用心複習?所有這些,都在說一個字——心。

個人自私的關鍵取決於你是否跟着自己的心走,是否會爲了一點自私而欺騙自己,違背自己的內心。

這是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案例。在一個炎熱的下午,我坐在座位上思考一道難題。臉上的汗水隨着臉頰一個接一個地流下來,滴在純白的草稿上,印下了足跡,似乎證明了我付出了多少努力。想了想,我靈光一閃,給圖形加了兩條輔助線,很容易解決問題。之後,我假裝是一副解決問題的樣子。看着同學們低頭苦思的樣子,我想:以後有人問我會不會,我就不明白了。這樣,我一個人就能解決這個問題,老師也會稱讚我的。想到這裏,我不禁暗暗笑了。過了一會兒,一個平時跟我很好的同學問我會不會有那個問題。不能告訴她!但她是我的好朋友啊,但說了,就不會被誇了。對!就說不會吧。我只想說出口,但好像有什麼東西卡在喉嚨裏,怎麼也說不出口。一擡頭,她就看上了她真誠而渴望的眼睛。那一刻,我開始猶豫不決。她經常幫我解決問題,有什麼好東西會和我分享,我不能那麼自私!“我來教你吧。“這話一說出來,我的心情也跟着快樂,也看到了她眼中的快樂。之後又有幾個同學來問,我也耐心地給他們講解。那一次,我完全明白了什麼是幸福。朋友之間的真誠相待是我在《論語》中學到的一課。

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讚揚了《論語》,我喜歡這本書。《論語》的每一頁,每一個字都能直接表達我的心。“一切都應該跟隨你內心最真實的努力工作”是我在書中的一課;“隨意”是我在《論語》中最深的記憶!

《論語感悟》有感11

讀一本好書就像交個好朋友——題記

《論語》是一部流傳千古的作品,是記錄孔子和弟子言行生活的點點滴滴,有着深刻的理論。宋代趙普以半部《論語》治天下著稱。幾千年來,風雨洗滌依然經久不衰,依然璀璨如星。

從那以後,我開始接觸《論語》。今天,雖然我還沒有學到一半,但我受益匪淺。

現在,中國人和外國人都說:如果人類想在本世紀生存和發展,他們必須回到孔子2500多年前的家鄉,以吸收孔子的智慧。孔子有這樣的魅力,讓人們一代又一代地記住。在卡通片《孔子》中,魯的王室權力被季奪走,魯被迫趕往齊。當孔子告別國王時,國王后悔爲什麼當時沒有使用孔子。

論語教會了我學習的方法。子說:學而時習,不亦樂乎意思是:學習後經常複習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每次學到新的知識,我的學習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經常回頭複習,讓知識掌握得更牢固。我很高興。學完每節課的英語,我都要經常讀每節課的課文和單詞。時間長了,課文和單詞自然會被記住,考試會寫得像神,這樣我就能考出好成績,考出好成績我就開心了!

論語教會了我孝敬父母的道理。兒子說:父母可以盡力而爲。父母可以盡力而爲的意思是:爲父母服務,盡力而爲。我做到了。平時有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論語教會了我做人誠實的道理。子說:和朋友交朋友,言而有信。意思是:和朋友交往,說話要誠實信用。我沒有做到。在學校,我答應給朋友一些東西,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拖延時間。最後我乾脆說我沒說過算。以後一定要糾正這個問題。

通過學習《論語》,我知道如何與人打交道,瞭解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瞭解世界著名的`聖人孔子。

更重要的是,讀《論語》可以享受快樂。中國文化大師于丹說了我的心,她說:《論語》告訴你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正意義是告訴你如何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幸福生活。它是教我們在生活中獲得精神幸福,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

願《論語》成爲大家的好朋友。

《論語感悟》有感12

《論語》是孔子寫的。孔子是春秋末期的大人物。他出生於公元前551年,出生於公元前479年。他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論語》分爲奉道、敬禮、仁、孝、尚德。

我最喜歡的是這些話:學而時習之,不也說嗎?有朋從遠方來,不亦樂乎嗎?人不知而不悶,不亦君子?意思是學習後經常複習練習,不是很開心嗎?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來,難道不是很開心嗎?人家不認識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有德君子嗎?還有見賢思齊這句話,讓我明白,看到品德好的人要跟他一致,多向品德好的人學習。

讀了一些關於《論語》的文章,我有了更多的知識。今後,我將閱讀更多關於論語的書籍,更好地提高我的能力,爲未來更好地保衛祖國做出貢獻。

《論語感悟》有感13

雖然遲交了十多天,讀書的感悟倒是蠻深刻的,文字也很流暢。知行合一,繼續加油哦。

從小到大,我並沒有系統的學習過論語,只是從課本中學習子曰······這本書若非老師推薦,想想我應該是不會在書店或者圖書館拿起她。但是讀下來這本書,改變的不僅僅是對論語的看法,似乎對中國文化有了新的感受。

似乎從我們這一代,中國傳統文化已經不那麼的深入我心。似乎現在的青年,比起筆更加熟悉鍵盤;比起漢字更加熟悉ABC;比起子曰更加喜歡莎士比亞說。南先生這本書,據說是他在講課時候,由其他人記錄下來的。讀的時候邊想象上課的情形,也就沒有那麼的枯燥無味。

厚厚的一本書,我本來就讀得很慢,好多地方不懂也只能淺嘗輒止而已,印象最深刻就是對孝道講解的部分,也可能最近在家,所以感受尤其的深刻。都說百善孝爲先,都說封建思想都是從孔子開始的,但是爲人子女的孝道,卻不能說是封建思想。孔子一生都在講一個“仁”字,我覺得孝就是這個“仁”的開始。

我們從降生,第一次接觸這個社會是通過父母來的,父母是我們幼年時的一面窗戶,我們通過父母的眼睛看世界,通過父母的思想看整個事情,我們通過父母,慢慢的尋找自己和成長。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父母在變老的同時,我們也在慢慢成長。說來慚愧,我從上了大學才知道父親的生日和年齡的,每一次父親過生日的時候,會主動給我打個電話,告訴我今天老爸生日啊,現在想想心很酸,父親從沒有要求過子女什麼,但卻時時給子女所有。再看南先生這本書裏對孝道,是“仁”之初。

再說其他方面的吧,孔老先生是集文學家,政治家,教育家於一身,他的教育行大於言。讀論語,就是在讀孔老先生的日常生活。讀到“述而第七”一篇中,我看到了我最熟悉的話: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原來的理解就是幾個人中總有人可以是我的'老師,南先生卻從孔老先生的生平言行理解,每個人都可以成爲我的老師,比我優秀的是我的老師,但是不如我優秀的,也可以是我的老師。因爲看到他犯錯誤,或者他笨,他壞,自己就會反省;借鏡反省就是這個意思吧!

看了南先生對孔老先生的解讀,可以感嘆現如今真正理解我國文化的人少之又少,孔老先生不僅從書本里學習研究學問,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社會上學會研究學問,從別人那裏學習到好的地方,看到別人壞的地方要自我反省。這樣話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十分困難。以前每每我學文科的同學給我推薦類似這樣的書得時候,我就覺得這是文科生在那裏“舞文弄墨,擺弄風騷”,現在,我真真的覺得作爲理工科學生,更應該汲取我們中華文化,尤其是對論語這樣文化的學習。理性的思維爲我們學術研究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學習論語,我們卻可以發掘出靈感,也是豐富了我們的心靈。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這是孔老先生對求學目的的感慨。一般人對求學並不是對學問本身,而是爲了職業,現在的人也是如此,孔子生於亂世,他周遊列國,宣揚人道,其實他也明白好多人找他求學只不過是爲了“谷”,除此之外,說自己是爲了學問而學問的人,爲了真理而求學問的,實在是少之又少。話說回來,這樣的人也不是沒有,而這樣的人往往能影響整個時代。孔老先生也許生不逢時,但是死後卻影響了千秋萬代,沒有空間的範圍,沒有時間的界限,這就是真正的學問。從古至今,我們都應該感慨:一個讀書人開始讀書的時候,說是立志爲學問而學問的,那太少了!

看論語,讀思想,我應該爲我們擁有這麼博大而深邃的文化而驕傲,重要的不是可以多麼深入的讀論語,而是學會結合我們現有的生活理解孔老先生的話,這樣即使過了千年萬年,這樣的論語,我們依然受用!

《論語感悟》有感14

孔子所宣揚的仁具有泛愛的特點,是對春秋人價值發現的肯定。

例如,當馬廄着火時,孔子回來說:‘傷人嗎?’不要問馬。然而,孔子的仁愛和愛與墨家的愛是不同的。這不是一種平等的.愛,不管親密與親密,而是一種平等的愛。我們應該遵循親吻和尊重的原則。親吻和尊重是西周宗法社會的原則,其本質是禮貌。禮物是血緣法、道德法和階級法的綜合體。人們的行爲不僅要遵守仁慈,還要遵守禮貌。

《論語感悟》有感15

當我打開厚重而不厚實的千古佳文,帶着濃濃的油墨氣息,我又一次,震驚了!

《論語》是一篇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散文。其內容涉及政治、教育、禮樂、生活等,是儒家文化的基礎。它不僅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而且對東亞乃至歐洲也有着重大的影響。它是中外人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讀之作。

打開《論語》,我彷彿穿越了幾千年的時空隧道,孔子留下了很多讓我們永遠反思生活和學習的文字,值得借鑑。他的言行深入學習,孝順,德行,政治。讓我驚歎!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的幸福人生觀!

事實上,在這一生中,人們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不愉快的事情:《論語》說,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悲傷地說:別人有兄弟,但我沒有。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夏說:“商聞之下: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尊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都是兄弟。爲什麼君子不患兄弟?這代表了《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人們應該首先能夠正確地面對生活中的遺憾,並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它。每個人都不如別人,或者有一天不愉快的事情會“砰”地來到你身上。比如去年地震中的青海玉樹人,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甘肅舟曲人。他們(他們)有的.瞬間失去了父母、孩子、兄弟姐妹等親戚;有的瞬間失去了熟悉的家,那麼他們(他們)應該面對什麼樣的心態呢?!自然災害,人們無法預見,有時也無法避免。當自然災害發生時,只能接受它。不要糾纏太多,整天搶地,這隻會加重你的痛苦,就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樣。 總3頁123下一頁尾頁

標籤:有感 感悟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