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論語有感精選15篇

觀後感2.6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論語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論語有感精選15篇

讀論語有感1

在20xx年寒假中,我讀了《論語》這本書。其中有幾篇我深有感觸:

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孔子說:“學習知識的同時又時常去複習,不是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是讓人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而我不去怨恨,不也是一個君子嗎?”。“學習”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學習”不只限於書本,更重要的是學習做人做事,孔子也是這樣認爲的,因此,孔子非常重視學習中的“實踐”,就是把所學的東西反覆實踐才能真正掌握,並體會到其中的喜悅。因爲好學者的心胸是敞開的,願意與志同道合的人切磋,既然遠方有人來講道論學,近處的人也向自己請教,這不正是學有所成的快樂嗎?再者,當他人不瞭解自己時,也不去怨恨他人,這是君子的涵養。

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孔子說:“年輕人在家就要孝敬父母,在外就要尊敬師長,做事情要謹慎,說話要誠實,要愛護衆人,與有仁德的人親近。如果之後還有精力,就去學文化知識”。古代對少年兒童的基本要求正是孔子所說的這段話。在我國古代,書本知識似乎不是教育少年兒童的基本內容,而主要是把少年兒童培養成孝敬父母、謙遜待人、講究信用、團結他人而又嚮往高尚品德的人。今天與孔子所處的時代不同了,書本知識的學習成爲少年兒童學習的主要內容,一個人如果不把精力放在學習知識上,就很難勝任以後的工作。學習做人的品質與學習書本的過程是同時進行的。因此,今天的教育要求更加全面,學生要在德、智、體、美、勞這幾個方面發展。古今社會的發展給了教育更高的要求。

讀了《論語》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知識,懂得了孝敬父母、爲人處事,這本書真的很好,建議大家來讀《論語》吧!

讀論語有感2

從二年級暑假開始到現在,我一直在背《論語》我覺得它裏面所包含的道理實在太深厚了,而且不是一讀就懂,要你細細得去品味,去理解,去閱讀才能明白這其中的含義。最讓我銘記在心的一句是第一篇第一句,原文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對於這句話我是讀的好多啓遍,今天再讀纔有一番感悟。

我對這段話的理解是:學習知識以後,時常去複習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我記得我剛上一年級讀課外書的時候對成語特感興趣,一看到成語就很高興。媽媽給我準備了一個小本子,讓我把喜歡的成語和句子抄在小本子裏。那時興備,我是記了很多,但是我沒有像孔子說的那樣“學而時習之”。媽媽當時也說過:“記,就得在有時間的時候翻出來看看,要不然就和沒記一樣,什麼也得不到。”我也沒把媽媽的話當回事,只記不看。現在想想那個小本子所記的東西,什麼也不記得了。當再次背《論語》時,感覺媽媽說的話還真是對的。

當學到的知識增多,讀完的書也慢慢地推滿了書櫃一格又一格時,卻想不起那本書裏說的是什麼故事,有什麼精彩的地方,讀完的書就如同交過一次手的球友而忘的一乾二淨。再背《論語》時我明白了,學習知識要經常複習纔會學的牢固,理解的透徹,才能做到溫故而知新。

《論語》是孔子智慧的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論語》的深澳,我還不能好好體會,但我想,我以後會繼續一遍一遍地背下去,不斷地學習。

讀論語有感3

曾經有個別員工跟我提出:國家提倡建立和諧社會,企業也提出要打造和諧的企業文化,如果員工違反了制度,是不是說就可以不按制度考覈呢?也就是講構建和諧文化和強調製度的執行剛性和嚴肅性;這兩方面是否矛盾呢?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想借用孔子的一個弟子,———"有子"的一段有關"禮"和"和"之間辯證關係的論述來闡釋我的觀點。他說:"禮之用,和爲貴。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禮,這裏是指禮制,和,這裏是指仁愛、和諧。他這句話的前半句是強調禮制等級規則的運用,必須輔之以"和",必須有仁愛貫穿於規則管理的始終,沒有"仁愛"的管理,所有的規則規章就是冰冷的,無情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各項規則,各項管理指標,全都冰冷執行,一定會有行不通的地方。

話又說回來,不要制度,不要規則,不要管理指標,不要管理程序,是否就一定能進行有效的管理呢?有子也是反對的。"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和諧很重要,一味誇大的追求和諧,不用制度規則予以約束,也是很危險而行不通的"。 那麼,作爲管理人員如何理解和運用規則與和諧的關係呢?

我看過一篇《管理者的致命誘惑》文章,其中講到:"希望自己受員工的歡迎,這是人之常情;但對於管理者這卻是危險的,管理者必須是‘孤獨’的。""受人歡迎"是追求一種和諧的境界,對管理者來說,"不以禮節之"是很危險的,當管理指標不能達到但又必須完成這些指標時,管理者在這些平時是兄弟朋友的下屬面前則顯得躊躇不前,不能臨之以威。因此這樣的管理者在這種情況下,常常是束手無策,隨之懈怠鬆勁,降低管理標準,久而久之,企業則在一團和氣聲中走向衰敗。"和"固然重要,沒有"禮"的約束,也是行不通的。

所以,"禮"是規則,規則需要有"度","和"是仁愛,仁愛也需要有"度","禮"的"度"用"和"去衡量,"和"的"度"用"禮"去限制。一個企業的管理,既要有"禮"的冰冷強硬,又要有"和"的慈善仁和;既要有"禮"的規則規範,又要有"和"的柔和;剛柔並舉,"禮""和"並用,

執行規則的最高的境界是"罰而不怨",懲罰卻不使員工怨恨,運用仁愛最高的境界是"和而不流",和諧卻不同流合污。

讀論語有感4

中國古學博大精深。儒、墨、道、法四家學派將中國人民從千百年的水生火熱之中解救出來。其中儒家學派是我最喜愛的一家學派,它讓我受益匪淺。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又名孔夫子,他名丘,字仲尼,山東魯國人。他可是人類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與弟子編纂的《論語》被流傳千百年,將知識以及人間道理向世界各地傳播。當翻開一些語文課本,你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天不生夫子,萬古如長夜。”這正是世人對孔夫子的讚揚。

在讀完《論語》後,我深有體會,其中有幾條孔子語錄讓我銘記在心。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一句我們都耳熟能響,這句語錄後來也變成了成語——擇善而從。我們的漫漫人生路上,總會遇到那麼幾個人,可沒有人是完美的,他們各有所長,也有缺陷。我們該怎樣向他們學習呢?我們要從他們的身上找到他們的優點,並向他們學習;找到他們的缺點,看看自己有沒有這些缺點,在將這些缺點改正。這不正是學習的好方法嗎?

“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看上去這句話好像不關學習什麼事,其實道出了一部分學習真諦,學習不能求快,要慢一點,穩穩當當的一步一步學,不能一口氣吃成胖子,學習太快反而會讓知識更快流失;在我們學習時,不能因爲休息一會這樣的小利而暫時停止學習,這樣子學習是會讓自己更加“貪圖小利”,如果面前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呢?所以我們要從一開始就抗拒小利,認真休息。這難道不是學習的道理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一句是我最喜歡的一句,我都到這句話時就肯定,孔子一定是一個重視學習方法的一位長者。在學習時,我們會學到很多知識,但如果我們不去反覆地溫故它,也許有一天,這些知識就慢慢離你而去;在生活中,我們周圍的朋友,家人都會給我們提一些建議,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我們都要虛心接受他們的建議,這樣纔會成長進步;當你小有名氣時,定當還有人不太瞭解你,這時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君子的表現,我們要表現得平靜一點,讓別人一看就知道自己是一個有學問的人。這難道不是學習的好表現嗎?

孔夫子知道的知識是多少呢?猶如那滔滔江水吧。

《論語》所帶來的道理數之不盡,孔夫子流傳的學習精神也不會殆盡。我們應當感謝《論語》帶來的知識,更應當感謝孔夫子編纂了這篇千古長論。

讀論語有感5

一部《論語》,有人從中覓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有人獲得了人生的感悟。孔子,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至情至性之人,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至真至誠之人。

我總認爲一位大師,他必定不是純粹的、專一的,就像孔夫子。教育家,他弟子三千,名副其實;思想家,一個"仁"留給世人永久的啓發;文學家、哲學家他依然當之無愧。試問沒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沒有天地乾坤皆滄海一粟的胸襟,何以成爲一代聖人呢?

金景芳先生在他的《孔子思想述略》中曾說:"孔子所以在中國歷史上以至於超越中國歷史的界限,受到長期的尊重,首先在於他是偉大的教育家,而不是在於他的政治思想。"在浩如煙海的各式教育讀物中我們難免迷失,面對每天繁瑣的教學工作也難免浮躁,那不妨卸下一絲僞裝,拋棄一些浮躁,迴歸千年前的經典,靜心聆聽聖人之言吧!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回頭看看孔子,20xx多年前的思想依舊能給我們啓迪。

大千世界的魅力在於萬事萬物的多樣性,沒有同一處風景,纔會讓人對旅行如此迷戀,同樣教育的魅力也在於教育對象的多樣性,教師看似重複機械的勞動背後卻隱藏着諸多鮮活的生命個體。一句"因材施教"似乎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孔子一生中花費了很多時間來了解學生的性格、智商、情商、特長,有時他能從學生優點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子路果敢決斷、子貢通情達理、冉有多才多藝;有時他能從學生缺點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高柴愚笨、曾參遲鈍、子張偏激、子路魯莽;有時他能對不同學生作比較分析,比如子貢問孔子:"子張與子夏哪個強一些?"孔子說:"子張偏激一些,辦事說話容易過頭;子夏遲鈍一些,辦事說話有時跟不上。"子貢又問:"那麼是不是子張強一些呢?"孔子回答說:"過猶不及。"正因爲對學生的如此瞭解,他的教育和教學才能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個性特點。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說教,往往許多學生問同樣一個問題,而孔子回答不一樣。如子路問:"聽到一個道理馬上就執行嗎?"孔子答:"有父兄在,怎能立刻就去實行?"冉求也問,而孔子答:"對,馬上去實行。"公西華問爲什麼對同一個問題而答覆相反。孔子說:"冉求遲緩,我推他一下,子路向來膽大好勝,所以我往後拉他一下。"

說起"因材施教"道理和理念誰都有一堆,可實踐起來怎一難字了得啊!我們真的瞭解那講臺下幾十雙眼裏藏着什麼嗎?孔子說過"智莫難於知人",沒有什麼比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更難懂。

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說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告訴他較高深的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較高深的學問。我們是不是把我們的學生都當成中上人了呢,那些艱澀的理解,那些文章背後的深意他們真的個個都需要知道嗎?語文課堂上我們總是糾結與那些莫名其妙的"深情厚意",那小小的心靈哪能感悟那麼多呢。在中學語文課本中有朱自清先生一篇經典的散文作品《背影》,我記得當年我學的時候老師神情的講,我似懂非懂的聽,只忙着體會那字裏行間的深情,做題倒是會了,萬分感動吧倒也談不上,父愛的偉大倒也略懂一點點。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看過了父親無數次的背影,有一天突然讀到這篇文章,我才感慨頗深。只到我自己站上講臺,婉婉到來那傷感中帶着憂傷的文字時,我差點淚流滿面,那一刻我知道,那一課不是爲我的學生上的,而是爲自己上的,下邊的孩子如同當年的我,有的頗有領悟,大多似懂非懂,也有的暗自偷笑。可那又怎樣呢,那一刻多少人懂真的不那麼重要,歲月會告訴他們一切,對於那些暗自偷笑的孩子更無需指責,過多苛求。

那教育到底要交什麼,有人恐怕要發問了。孔子只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不外乎四大方面,即"文、行、忠、信",而對於"文"孔子似乎把它列在末尾,相對來說更爲推崇"行""忠""信"。也就是政治和倫理道德方面的踐行,這是孔子的本意。我到覺得沒必要把思維禁錮在孔夫子的本意上,何嘗不能理解爲一種實踐能力和爲人處事之本。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恰恰與孔子主張的"仁與德"不謀而舍,兩人都把"仁與德都"當做自己不斷追求的目標,從而提高自己的修養品德,具備良好的修養品德,纔是我們所調的''真人''。我們總在說教書育人,要育成什麼樣的人——"真人",是"君子坦蕩蕩",是"敏於事而慎於言",是"言必行,行必果",是一種坦蕩、內省、直率與真誠。孔子通過點滴,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地與弟子探討,感悟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

白天,忙碌於教育教學工作;入夜,翻開聖賢之書讀上幾頁,雖不能自稱"大徹大悟",卻無疑享受了一次"靈魂桑拿"。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育這條路與我而言還有太多的風景要去追尋,我不是開闢者,但我願意去追尋那一片片綺麗的風光。面對繁瑣的工作,不知從何時起也變得喋喋不休,變得心浮氣躁,與聖人對話,才發現來自遠古的真理總能給予人一種寧靜的智慧,我沉醉於那份內省,感動着那份質樸與直率,不寧靜怎能幸福,不寧靜何談教育!

讀論語有感6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可以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人讀出了“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讀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虛,而我讀論語,更多的則是像看到一個長者坐在一羣年輕人中間,同他們暢談自己的人生感悟,試圖讓他們懂得:人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爲一個平凡人,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

《論語》所傳遞的第一個生活的要訣,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態。生活中常常能見到讓你不順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會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經遭遇貧窮,當他走到鄭國的時候,糧食都斷了,他的學生不高興的問他,怎麼君子也會窮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於貧窮,而小人則會因爲窮而作亂。這份安於貧窮的心境至爲難得,而他之所以能夠安於貧窮,正是因爲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夠在貧窮中找到心靈的支點,纔不至於失去平和心態。孔子並不掩飾對富裕生活的嚮往,他坦誠的說:“如果能夠發財,那麼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願意。”但他也並不強求:“如果發不了財,那麼我就去做我所喜愛的工作。”達致幸福的路徑有很多,金錢並非途徑,關鍵在於內心的快樂。他讚賞他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觀貫徹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夠在物質的清貧之外,找到自己心靈的安穩和快樂,因爲他們的喜怒並不依賴於外物,而存在於內心的安詳與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讓幾個徒弟各述其志,對那些看似遠大的抱負,他置之一笑,而當曾點淡然說出自己的人生願望只是在春風中與童子嬉戲時,他卻讚許的點頭。可見孔子在內心並不真的認爲君子必須治國平天下,人生最終的追求,仍然是要歸結到內心的平靜,要能夠體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這些,其實都取決於心境。

人應該如何生活呢?孔子給出的第二個答案便是“愛”。讀過《論語》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東西似乎是“禮”,如何宴請賓客,如何侍奉國君,所以禮節他都一板一眼、嚴謹無差,並認爲禮樂是治國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可見在他看來,沒有仁愛的根基,禮也是無用的。這點孔子曾反覆闡述。尤其是對父母之愛。他談論孝,人人都說孝就是奉養父母,而他卻說如果不能從心底裏敬愛父母,這又與飼養犬馬有何區別?事實上,也只有基於真誠的親子之愛,纔有可能達到真正的孝道。當別人向他請教治喪之禮時,他簡潔的回答:“與其易也,甯戚”,與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從心底裏真的爲逝者悲傷,一場充滿愛的喪禮,纔是對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實,不論是古今中外,對於任何人來講,愛都是人生的境界,也是人們能夠達致幸福快樂的階梯,不懂愛的人便不會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們受過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那個時候更聰明更靈巧,卻很少看到他們對父母的體諒和感激,父母盡所能給了孩子一切,卻獨獨忘記教會孩子如何去愛他人讓孩子覺得接受別人的關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愛的缺失,不僅僅會讓孩子在今後的集體生活中遇到種種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沒有愛的人,無法體會到生活中的快樂。因此,真誠的'仁愛之心,是孔子反覆向他的學生所強調的,這也應該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恆中心。

人活在世上快樂與否,很重要的因素,取決他能否在人際交往中得到快樂。孔子強調在人際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靈的獨立性。他用一句話爲這個原則做了闡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訴人們,與朋友之間,不管相處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強求兩人觀點完全一樣。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應該能夠保持內心精神世界的獨立。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進而獲得真正的友情。當受到他人傷害的時候,他不贊同無原則的以德報怨,因爲善待對自己壞的人,實際就是怠慢了真正對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認爲應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也是做人原則性的體現。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的堅持和原則,這點說來容易,但它需要個人有足夠的判斷力,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世界,才能夠知道什麼是自己應該堅持的,什麼是可以包容的,什麼是應該反擊的,這一切的前提,便是個人具有精神上的獨立性。最能體現這種獨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這是一種充分自我負責的態度。有了精神的獨立性,便能夠在任何情況下獨立承擔其自己的責任,而不是從外界或他人身上找藉口,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逆境境中奮發而起,不論外界條件是貧是賤,是亂世還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溫故而知新”聽起來很簡單,孔子爲什麼說做到了這一點就可以做老師了呢?其實細想一下,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讀過《狗熊掰棒子》的寓言,在學習上要想不像狗熊掰棒子那樣掰一個丟一個,就得經常溫習舊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再做到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而不是止步不前,故步自封。我們每天學習一個漢字,掌握一個英語單詞,每月讀一本有益的書,這樣做並不困難,如果能長期堅持,不忘舊知,學習新知,幾十年後必然博學多才。這體現了孔子“學而不厭”的教育主張,也符合當前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

我感覺《論語》和其它經典的不同在於,它關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訴人們應該怎樣去生活才能夠達致幸福,它是溫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學習其它各種知識之前最應該學習的,因爲它關乎一個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在今天這個充滿了誘惑和選擇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們去用心感悟。

讀論語有感7

記得自己第一次在百家講壇上看到于丹的《論語心得》,我就被其中的故事折服了,深深吸引着我看完了她的每一篇講壇,于丹《論語心得》讀書體會。於是,在餘味未盡的情況下,我馬上買了她的這本書,拿回家好好地再次享受一番。我這人有從來看不完一本書的讀書歷程,但是我卻一口氣把《論語心得》看完了。我不知道是因爲喜歡于丹這個人還是喜歡這本書,總之,我是被這種特有的魅力折服了。每看一次,我都會有新的收穫,心靈都能重重地受到啓迪。

又是一個寒假,趁者這稍微空閒的時間,我再次打開自家的書櫃,伸手便又拿了這本《論語心得》。于丹的《論語心得》讓有機會和沒有機會讀《論語》的人,都近距離地接觸了一次聖人。這個只有聖人形象的孔子,突然變得親切,成了一個可以去觸及,可以去請教的老者,孔聖人的見解再加上于丹的二次理解和創造,成了一種可以修身養性的處事原則,在緊張的社會生活中,這種觀點的介入,可以讓很多人學會平和,得到精神上的舒緩。初讀于丹的心得,只要你讀到某一句,某一個故事的時候,就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讓人的心靈得到一次洗禮,一次淨化,這種感覺是其它書本是不能給的。

一次又一次地讀了于丹的《論語心得》,雖然不能說是大徹大悟,但也確實觸動了心靈,以前,我覺得自己的心胸狹隘,無法平靜自己的心情,讀了它,使我變得從容大度,這中感覺也是前所未有的。如此的心境,如此的平和,除了于丹老師的引領,又有誰能給呢?佩服於丹老師的出口便成章,更佩服她給我帶來的別樣心態。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主要講了天地人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書中每一個故事都告訴我們許多的人生哲理和處世做人的道理。于丹老師真是一位難得一見的解讀高手,她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她把深奧的道理講得淺顯易懂,走進了我們的心裏。看過"天地人之道"和"心靈之道"部分,我懂得了怎樣在自然和社會中的和諧,如何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坦然處世。對他人要做到"恕"字,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說多考慮別人的感受,要感同身受,自己都不願意做的事情不要強加於別人,對待同事,朋友,都要以一顆仁愛之心去爲他們考慮,要充分體諒別人的難處,這樣才能使自己得到別人的認同,這點,我從自己的教學生活中得到了論證。記得剛看到我這個班級的時候,在我的眼裏什麼都是那麼不堪入目,學生的行爲習慣就沒有一個讓我覺得順心的。那時候,我的心情無法平靜,總覺得孩子們做的都是錯事,做了太多的錯事。我會以我自認爲正確的方式去強制他們,結果他們學得並不舒心。是啊,我考慮過孩子的感受了嗎?我又一次忘記了《論語心得》。記得它的時候,我去考慮孩子的感受,讓他們快樂學習、快樂生活,我的教學也因此豐富起來,孩子們也在師生的進一步融洽中生活得快樂起來了。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我們需要這樣的《論語心得》。

《論語心得》還告訴我們對待自己要做到"貧而樂,富而好禮",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或大或小,當他們發生的時候,我們一定很難受,每個人都不可避免。但我們要難受多久呢?一輩子?不能,當我們汲取了應該學到的教訓的時候,我們應該坦然地接受它。不要一直放在心上,坦然是一種勇敢,也是一種慰藉,生活的路還很長,我們也許改變不了別人,或者是外部環境,但是,我們要正視自己,改變自己,正所謂"仁者不憂"。當你的胸懷無限大,這樣很多事情就變小了。是的,曾經我也覺得自己很辛苦,自己的工作確實比別人多,當時,我想自己並沒有擺好心態,我沒有用那種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但是,慢慢地,我學會了適應,學會了努力,學會了多方面看問題,我的生活就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少了些抱怨,多了些快樂。我想,這正是于丹的《論語心得》帶我走進了這種境界,使我的心胸變得寬闊起來。當工作上出現坎坷,一定要學會堅強,心靈想到的不是給自己帶來多少麻煩,而是自己又從中學習了多少。聖人的光芒就在這裏,他們可以生活得並不富裕,然而他們卻懂得什麼是生活,怎樣去生活。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于丹老師講的一個個小故事,其中都蘊涵着生活中最樸實最真實的道理,我也常常沉寂於這些故事,引人入勝,看着看着,自己就慢慢懂得了于丹老師是要告訴我們的道理,于丹老師的水平是如此讓人折服。當我們逐漸把自己融入書中的時候,我們就彷彿開始與于丹老師進行對話,那是一種相當幸福的感受。從她的故事中我們獲得了多少爲人處世的道理!比如蘇軾與佛印的故事,心裏有眼中就有,我們眼中滿是嫉妒,都是不公,我們的心中也就只有這些,是豁達不起來的。是啊,心裏有什麼,眼裏就有什麼。作爲一個老師,我們心中如果有的是孩子的優點,我們看到的就是孩子的長處;如果心裏都是對孩子的挑剔,我們眼中的孩子自然就不稱心。迴歸到我們現在的教學,又有多少老師能做到徹底地看到都是孩子的優點呢?我想,老師或多或都會對學生存在這麼一點那麼一點的挑剔。其實,我們缺少的是一種愛,更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因爲沒有這雙眼睛,所以我們的心裏就有了更多的不稱心。就是這樣一個個精簡的小故事,通過於丹老師的解讀,讓我們從對人、對己、對物都有了一個明確的原則,做起事情來纔會有條理。通過自己不太深刻的感悟,我明白了于丹老師的《論語心得》在告訴大家要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學會善待別人;學會選擇朋友;學習做一個君子;學習面對困苦;學習自信和誠信等等。

真的喜歡于丹的《論語心得》,喜歡書中透露出來的那種快樂的生存態度。因爲接觸了這本書,真正認真讀了這本書,我的心也因此變得從容豁達起來。現在,我的生活中很少有悲哀,我的每一天都是笑呵呵度過的,我學會了從容寬大,也因此漸漸地長大了。于丹稱自己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她的樂觀帶動了國內外許多人,使我們大家也學着樂觀起來。我們用最快傑的方式去讀懂這種對人生的態度,使自己學會了好地對待人生。我們用孔聖人的話理解生活,努力創造自己的快樂人生!

這就是論語,這就是聖人的智慧,也就是于丹和她的《論語心得》教會我們的東西。讓我們在聖人的智慧照耀下學會怎樣去工作,怎樣去生活,追求到我們所要追求的快樂人生吧!

讀論語有感8

我讀過許多書令我感觸最深的是《論語》雖然,我只是一個國小生,理解的不夠深刻,可我依然能夠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其中的一些道理,使我受益匪淺。

我喜歡裏面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這對於我們這些國小生來說,會使我們終身受益。

“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樂乎”講了溫習的重要性,學習而時常溫習,才能使學到的知識加以鞏固,成爲自己的東西。這難道不是一件令我們愉快的事嗎?“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土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自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說明做什麼事都應該嚴謹踏實。在學習上,要學會積累,不能因爲小知識而不去學,如果小知識如果積累起來就是大智慧!“溫故而知新”告訴我們知識只有時常溫習,才能牢牢的記住,牢牢的掌握。“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名言告訴我們學習不能覺得厭煩,要認真的對待學習,要有一絲不苟,不厭倦的精神。要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這些精深的句子,難道還不足以表現出古人的智慧嗎?

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對學習缺少一絲不苟,認真的精神了,我作爲一個國小生,感到非常慚愧。《論語》是使我感觸最深的的一本書。書中的知識就好似遼闊的大海,無邊無際,而我只是大海里的一隻小船,在遼闊的大海里前進着。

這些道理是我終身受益無窮,將會使我們進步,是我們成長!

讀論語有感9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讓中國古代的讀書人都將此書奉爲經典的書,《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之作,它記載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語錄,其中的許多話也成爲格言流傳於世。《論語》有《學而第一》、《爲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等20篇,只裏面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以及與我們切身相關的道理。

在這20篇中,我最喜歡《八佾第三》一篇。“八佾”是如今在孔廟中拿羽毛,在祭孔典禮中所舞蹈的叫八佾之舞,但孔子不是叫大家跳舞,而是代表了文化精神。他的內容講“禮”,“禮”就是孔子一生做學問之所在。

我最喜歡其中一句“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子游問孝道。孔子說:“今天,人們把孝說成是能養活父母。就連狗、馬都能得到人的飼養。如果不尊敬父母,那養活父母和飼養狗、馬又怎樣區別呢?”

這讓我想起了東漢時期的大孝子黃香,他在夏天用扇子扇涼父親的枕頭和涼蓆;冬天,有用自己的身體捂熱被窩。他很值得我們學習。

知道了孔子告訴我們禮的學問之所在,我會更愛自己的父母,珍惜自己的父母,明白父母的嘮叨與操勞與嘮叨都是爲我們好,不能讓父母感到自己就像狗、馬一樣。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好,我們要記得,長大之後,我們也要好好的回報父母。

讀論語有感10

近來,我們學校開始了“好書漂流”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讀了很多有益的書,其中最喜歡《論語》這本書。這本書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而成的。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道德觀念及教育思想。

書本里面寫了許多故事,其中有一篇是寫 “孔子學琴”,孔子從小刻苦好學,他向魯國大師學琴,一首曲子學了十幾天,大師都很滿意了,但是孔子覺得自己還沒有掌握技巧,又過了幾天,孔子已經把這首曲子彈得如行雲流水般動聽了,可孔子還是覺得曲子的道理沒有理會。讀到這裏,我覺得孔子很專心學琴,沒有浪費時間,他整個人都沉醉在音樂當中。

當我繼續讀下去,我知道孔子把這首曲子奏得跌宕起伏了,可以學新的曲子。但他還沒體會作者是誰,是個什麼樣的人。孔子經過不斷練習,終於有一天,他從曲子裏感受到了作曲者,就是周文王。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學習知識之後,不要驕傲自滿,無論在生活中、學習上遇到不明白的事,都要用專心致志、積極向上的態度對待,還要不懂就問。孔子勤學好問,對事情堅持不懈、一絲不苟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讀了《論語》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讀論語有感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在我看來這句話包含三個層面的關係。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自我成長的關係;第二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是我們和他人的關係;第三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我們和世界的關係。

“學習”其實是兩個動作,一個是“學”的過程,另一個是“練習”的過程,所以“學而時習之”其實包含兩個動作。就是我們學習了一門課,讀了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聽別人講話學習到的知識,不僅僅要停留在“學"的過程,還要做適當的時候多多練習,這樣才能成長。

人的快樂更多的是來自於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做事,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就會很容易遇到跟自己的理念相近,目標一致,或者擁有相同愛好的人。

我們有時候會因爲別人不瞭解自己或者不認同自己而生氣,但是反過來想一想,爲什麼不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保持不同呢,爲什麼非要讓別人認同自己呢?我們要了解,別人和自己理念不一致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與其因爲別人的不認同而生氣,不如保持一個好奇的心態去理解別人,也許會學習到很多。

讀論語有感12

《論語》是我國的一部經典名著,同時也是世界的一部偉大的著作。有句話說得好:“半部《論語》知天下。”別說半部,就區區幾句都能告訴我們做人和學習的哲理。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方法和思想理論,他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全中國乃至全世界。

《論語》,是孔子的徒弟們把他曾說過的每一句有道理、有哲理的話綜合到一起,編成了這部著作。書中所說的不僅僅是做人和學習的道理 ,還有學習的好處與學習的方法。

我讀了這部著作後,深有感觸。這部著作讓我明白了很多,讓我知道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上課時,我沒有全神貫注,老是走神;考試時沒有拼盡全力;做作業時,沒有認真思考等。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些壞習慣改正,做一個做事一絲不苟,認真學習的好學生。

不只是中國人,連外國人都非常喜歡這部著作,許多外國人讀完這部著作,都誇我們中國人偉大,我聽了十分自豪。還有一些外國人就是因爲《論語》而喜歡上我們國家的,還想深入瞭解我們國家的文化和歷史呢!

所以說,孔子是一個創下無數輝煌歷史的學家,是一位偉大的學家,更是我心中最崇拜的學家。

我喜歡《論語》中的一句話:“溫故而知新。”教會了我怎樣學習,同時,也激發了我學習的動力和興趣,讓我一天一天的進步和成長。我相信我會成爲一個虛心而奮發向上的人。

這就是我讀了《論語》之後的感受,讓我懂得了人生的哲理和學習的道理,更讓我認識了這位創下無數輝煌、榮耀的歷史偉人。

讀論語有感13

在如今社會因爲和諧社會存在着諸多不和諧的音符。如生財走偏道,提幹靠迎合,升官靠金錢……人們內心深感不滿。《論語心得》成爲醫治人們心靈的靈丹妙藥,于丹的《論語心得》打破了《論語》的政治意義,另闢蹊徑,提出了半部《論語》修自身,她通過兩千多年的經典來給年輕人進行“心理按摩”。讓年輕人從“交友之道”、“心靈之道”、“君子之道”到“理想之道”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爲年輕人的生存發展尋找支點。這就是心靈的呼喚。

“交友之道”,是指與朋友相處要注意分寸。與朋友交往時,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自己要有尺度。如孔子說:“言未及之而言謂之燥”,叫做話還沒有說到那兒,就發表意見,叫做毛毛躁躁,應等待衆望所歸,你再徐徐道來,才能合適。另一個極端是“言及之而不言”,孔子說這個毛病叫做“隱”。就是話題已說到這裏,本應自然而然地往下說,你卻吞吞吐吐,不跟別人說心裏話,朋友會覺得彼此心裏還有隔膜。不是自我保護,就是故作矜持。第三種,孔子說:“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瞽”字說嚴重一點,就是一個人不看別人的臉色,上來就插話,這叫做“睜眼瞎”,不瞭解對方,隨意插話,這是朋友之間的不尊重和顧忌。無論是父子、夫妻、朋友之間都有一些顧忌,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觸及他人的隱痛,才能給朋友間營造一個寬和友好的氣氛,以便互相交流、溝通。正如孔子對子貢說的,向人進諫時,要“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對朋友提出忠告, 只需要循循善誘地說明道理,無需當頭棒喝,否則就會自取其辱。

“心靈之道”即如何解決心靈困惑。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飯,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爲:顏回家裏很窮,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爛的小巷子裏,這麼艱苦的生活對別人來說,簡直難以忍受,而顏回卻能夠自得其樂。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寧。

子貢曾經問孔子:“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麼樣?孔子 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叫做“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就是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諂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生活所剝奪,不會因富貴而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的彬彬有禮的君子。這就是孔子教給我們的快樂祕訣,如何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便是心靈的呼喚。

“君子之道”:彬彬有禮的君子是與小人相對而言,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歷史上的小人是指與君子相對應的不道德的人。于丹則解釋爲“小孩子”,女人和小孩子都是依附於男人的人,或者將其解釋爲襁褓中的嬰兒,既從滿月到週歲的嬰兒是最難養的,說明女子與小孩子都有共同的心性,你對他:“進則不遜,遠則怨”這就是你對他好,他不知道恭敬,你疏遠他,他反而抱怨的合理解釋。

“理想之道”:怎樣纔是最理想的呢?于丹在解“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時說:孔子提倡人生效率和人格尊嚴,不贊成以怨報怨,如果永遠以一種惡意怨恨去面對另外的不道德,這個世界將是惡性循環,無休無止。以德報怨,不可取,你獻出太多恩惠慈悲,用不值得的仁厚。面對有負於你的人和事,這是一種人生的資源浪費。第三種,用你的公正耿介和磊落,以及高尚人格,坦然面對這一切。要把有限的情感才華,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不僅要避免資源浪費。更不能忽視心靈荒蕪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費。

總之,心靈呼喚人們要想做到四十不惑,就要學會用減法去生活,清晰地看到自己內心的願望,不斷捨棄那些不是心靈需要的東西。人的內心,其實就像一棟空房子,人剛剛搬進去的時候,總想着要把所有傢俱和裝飾都擺在裏邊,結果最後發現,這個家擁擠得像衚衕一般,反而沒有地方放自己,這就是被物慾奴役了。選擇自己需要的,放棄心靈不願的,心靈就會快樂和安寧,身心纔會健康。

讀論語有感14

孔子是古聖先賢,他說古之學爲已,今之說爲人。切合實際!在當今天信息化時代,幾乎人人都在玩朋友圈,做了一些光彩的事都在宣傳。有些可能就是些表面功夫,華衆取寵而已,有些是實際的。自己常發朋友圈,也是自我的一種宣傳。但是,做事,首先應是出自自己的良知,自發自願的一種行爲。學習,首先是爲了自己成長。

裏面有幾句對自己震憾比較大的。比如,君子憂道不憂貧。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這是對現代人在盲目追求物質利益一種警示。現今金融市場,以及各行各業,盲目追求物質利益,坑蒙拐騙的情況時有發生。都難長久,事情敗露之後,有些人可能進監獄。一人得利,衆人受罪。凡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一定是遵守做人做事基本原理準則。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就是合乎道義!!

另外,論語六言六蔽,對自己也有較大震憾作用。如右: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六種美德,不學習發展到極端就變成一種惡習。對別人仁慈仁愛雖是好事,但是若不明其中道理,不分是非的好,那就不是好事了,會變成一種愚蠢;一個人雖然聰明,但不學習不提高自己修養,其弊端是容易放蕩不羈;一個人講誠信卻不學習,其弊端是拘於小信而賊害自己(出現韋生抱樹而死的情況);喜歡直率而不好學習,其弊就是說話尖刻刺人;喜好剛強而不愛學習,其弊是狂妄自大。做人做事在於恰到好處而已!!!

論語是講人際關係的一本書,是教人學好的倫理老師。想處理好人際關係的朋友,不妨好好讀讀。

讀論語有感15

我來到讀書會已經一個月了,每次都在輕鬆歡快的氛圍中和大家學習《論語》,分享各自的經歷與心得,這些就像純凈無雜質的溫水,不斷注入我心中的杯子。

最近讀到《學而篇第一》的第四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國小時就已經知道這則了,但知道歸知道,根本談不上真正的瞭解和體會,但通過讀書會,便有了自己更深的感悟。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而自省可通過三個方面:忠,信,傳。通過讀書會,我對於「忠」和「信」有了新的理解。

「忠」和「信」同屬於儒家強調的「八德」。盡己之謂忠,這是盡心的態度。「忠」字,心上一個中,便是懷着一顆「中庸」的心,不偏不倚。不偏,不偏離自己的初心,堅持自己一開始所堅持的始終不變;不倚,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便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力量,或許就是責任和擔當。做到這兩點,便離「忠」很近了;那何爲「信」?以實之謂信。一是對己,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根細刺,那是難以暴露的私慾和雜念,不僅別人看不見,連我們自己也很難找到,這就需要我們抱着很大的勇氣去揭開自己的心並找到它;二是對他人,這也要分爲兩個方面來談,首先是我們自身對於他人的信,懷着誠心、講誠信,便是「信」的第一步;其次,是看清他人的虛實,就如學長在讀書會上所說:「看人就像看浪花一樣,不僅要看見海面上不斷迭起的波浪,還要看見浪花下的那片海。」看清他人實質的內心,分清誠僞虛實,也是「信」的一部分。

於這一則,另一個讓我深有感觸的是「自省」。就像前文所說,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根刺,反省便是那個揭開內心尋找它,並將它連根拔起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確很痛,因爲我們總是把眼睛放在別人的身上,看得見他人的是非對錯,卻覺察不出自己的問題。我有自省過,我知道那種需要將一切都放下、不斷揭開內心不敢暴露的陰暗面,發現自身的缺點並承認它、正視它的感受。或許由於自己並沒有那麼大的勇氣,我也很久沒有觀察自己的內心去尋找那根刺了。學姐說:「自省是一個過程,是需要不斷努力與反覆的過程,可能很快便發現自己改變了,但也有可能需要更久的時間與磨練,但是隻要堅持下去,最終會變得更好。」

很感謝當時聽從內心的聲音來到讀書會的那個自己,《論語》讓我認識到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身的渺小與脆弱。我知道自己現在心中的那杯水沒有很多,但通過不斷注入,總會有醍醐灌頂的時刻。

標籤:有感 論語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