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皮囊》讀後感彙編15篇

觀後感2.43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皮囊》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皮囊》讀後感彙編15篇

《皮囊》讀後感1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這句話成爲了很多人的至理名言,而我從《皮囊》一書中所體會到的是:透過那皮囊看到自己的靈魂纔是我們不斷經歷的真正目的。

它沒有華麗的語言去刻意裝飾什麼,有的像是一個老朋友一樣娓娓道來說着過往。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父親作爲家庭支柱精神之光的中國式家庭的精神命脈,看到了最底層人民面對現實用力強悍活着的尊嚴和自強,看到了面對生與死人性最初的一面。在這些片段中,我能感受不同人在面對生活的打擊下是如何將精神一步步從脆弱的肉體中狠狠撕扯出來的,血淋淋的是阿太的堅強,千瘡百孔的是母親的堅持,還是“藕斷絲連”扯不斷的`父親的無奈。

99歲的阿太在作者年少時眼中是個無情冷血的人,但在阿太年邁的身軀裏,血液裏流淌着的是對自由的渴望,骨子裏藏着的是對活力的憧憬,然而這一一切卻只能永遠被困在這副蒼老無力的身軀中。正如作者在文中的話“在阿太的生活觀裏,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

我認爲《皮囊》一書寫的最爲感人的內容是發生在那二百平土地裏的心酸故事。父親的不幸,母親維護愛情的獨特方式。她一直堅持要把房子建完,哪怕是建完後不久就要被拆掉,她也義無反顧。作者當時很不理解,畢竟自己家過得很貧苦,卻還“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母親不管這些,她一直堅持建房子,直到最後,作者才理解,這個所謂的“房子”,是母親與父親愛情的見證。儘管父親殘疾了,去世了,但母親認爲這個房子代表了父親的臉面,她希望父親發起的這個家庭看上去是那麼健全和完整。

作者的母親信仰神明,她始終相信丈夫只是肉體的離去,靈魂一直陪伴她左右。所以她問卜,求神拜佛,祈求爲丈夫的靈魂找到適合安放的地方。有時候有這種信念是一種好事,起碼當你走投無路的時候,你的信念還會支撐着你的肉體一路前行。這一點作者的母親完美的詮釋。

人民的經歷是時代的經歷,人民的精神是時代的精神,我們是平凡的大衆,也是不可或缺的羣體,我們是社會的骨血,若是抓不到我們的靈魂,那麼這副軀體也只會是奄奄一息。在《皮囊》裏,我看到的不僅僅是作者的人生,我也看到了大多數人的人生,他們一直在生活的苦難中不斷尋找自己的精神信念,努力地在生活着,我覺得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皮囊》讀後感2

《皮囊》主要講的是“我”對父母、家鄉的緬懷,對朋友的懷念。

“我”的祖母活到90多歲,一直堅信着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所以,祖母從來不好好照顧自己,就連切菜都像切排骨那樣用力,最終把手指都切斷了。而“我”們一家人特別慌,祖母卻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祖母還把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讓他學游泳,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啊,不僅舅公游泳沒學好,還被鄰居罵沒良心。但祖母還一直堅信着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祖母對舅公狠心,從表面上是害了舅公,但她只是希望舅公能早一點學會游泳。

這樣的'祖母讓人悲憫又敬佩,她曾白髮人送黑髮人,失去女兒。再後來,又摔傷了腿,導致不能行走,一個人靠着輪椅在家中走來走去,就是爲了盼望“我”能回家。“我”也經常去看望祖母,和她訴苦,祖母有一個這麼好的孫子,我爲她感到自豪。

《皮囊》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刻的是《阿小和阿小》這一篇。最開始,老家阿小是一個非常文靜的男孩子,在一次考試中“我”再次獲得年級第一,老家阿小跑過來說:“你一定要好好讀書,離開這個小鎮。”這一句話,讓“我”非常感動,一個從來不關心“我”的人跑過來鼓勵我,從此以後老家阿小和我的關係開始好了起來。自從香港阿小來了之後,我們仨的關係越來越好。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香港阿小回到香港去了。但他每週給“我”寫信,而“我”也會保存起來,但當老家阿小看到後,他非常生氣,並把信撕了。“我”看到後還和老家阿小打了起來,母親最後不讓“我”和老家阿小玩了。這封信裏寫下了香港阿小的住址。可見“我”和香港阿小的關係是多麼的好。但既然他們的這麼要好的朋友,那“我”怎麼不去香港找阿小呢?可就在一次考試中,“我”考到了香港,而老家阿小被開除了,他儲錢買摩托車從事他的漁民工作。而“我”一邊在香港學習,一邊尋找香港阿小,可是一直沒有找到。

就像劉德華所說:“人生際遇好與壞,關鍵往往在於生命裏碰到什麼人,只要能對你有所啓發,都是明燈。在《皮囊》裏,有的是對他成長中有所啓發的人,從而造就了他步步達成目標的人生。”我們的生活中就有這樣的“明燈”,他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朋友,我們的老師。希望他們的光亮能讓我們的人生之路更亮堂一些。

《皮囊》讀後感3

說起皮囊,想必大家腦海裏的第一個語句會是網絡流行語“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以及後來改編的種種版本……然而,這本書雖然名爲皮囊,主要講述的卻是對作者的人生產生重要影響的人們,是他們的喜、怒、哀、樂、貪、嗔、癡和有些無奈的人生。

全文共計14個章節,可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爲前五章,寫生命中的至親,外婆的母親“阿太”以及自己的父母。其中,阿太是皮囊二字的提出者,是一個超脫的老人,奉行“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道理,由生至死始終認爲皮囊是一個包袱,我們的生命本來輕盈通透,都是被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只有死去了才能來去更自如。這一部分最多的篇幅寫的是父親,年輕時壯志未酬的父親、一心想建一所大房子的父親和年邁時身體抱恙外表倔強內心脆弱的父親,然而,帶有父親的篇幅都少不了母親,所有的描述都瀰漫着母親對父親默默無聞、跨越生死般執着地愛。作者以重溫過去的方式表達了對他們的懷念。

中間四章寫成長過程中記憶深刻的人,有朋友阿小、文展、同學厚朴,還有小鎮風雲人物張美麗。在這一部分,作者最先描述的是張美麗,一個因爲觀念超前一直被小鎮人唾棄,最後被逼迫而死的女人,而作者成了未曾接觸卻唯一理解她的人。阿小和文展則是作者兒時的風雲人物,一個因爲家世、一個因爲從小成績好被視作天才,遺憾命運捉弄,一個破產被生活抹去光環、一個被偏見擊垮,最終都泯然衆人、落寞生活。而厚朴是作者的大學同學,一個用全部熱情追逐虛妄的人,最終因無法適應真實的社會生活英年早逝。這一部分,讀來充滿了遺憾和惋惜。

隨後五章訴衷腸,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反思、對小鎮生活的嚮往和對家鄉的眷戀,表明“家對一個人來說,是永遠的港灣”。正如他所說“希望通過我的感受來說泉州、寫泉州,讓更多的.人知道泉州”、“要像經營一個世界品牌來經營泉州文化”。在這一部分,“海是藏不住的”一文最短爲隱晦也最爲露骨地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看法,作者說“我一定要找到和每片海相處的方式”也是在說自己要和世界化敵爲友,找到最舒服的生活方式、看最美的風景。

這本書讀起來不太開心,充斥着真實的遺憾。看這些人物的生命歷程可能無法讓你學到一種生活方式,但是會讓人反思、從而努力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形成這世上最美的風景——那就是一個個風格不一、自成體系的人。

《皮囊》讀後感4

飛機總是延誤,在機場一進書店就相中了它。之前一直聽說過這本書,就是沒有真正把它加入書單。幸好有這本書在,讓我對飛機的恐懼減少了很多。書的內容很容易讀懂,就是作者對自己生活的描寫,對自己所遇的人,所遇事情的感想和記錄。原本以爲是那種很難體會的80後的寫作文字,但是卻發現,直擊內心,甚至看完讓我在衛生間哭了許久。

也許是因爲爺爺剛過世的原因,當每看到寫家人去世的文字時候總是想要詳細地再看些,想要真正去看看自己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想表達什麼,或者自己到底應該怎麼表達。黑狗達(作者的暱稱)寫了自己的阿太、父親、母親、姐姐、各個好友,以及大學同學等等,然後最喜歡的部分竟然是關於書寫自己的那部分。

在寫黑狗達父親時候,看到的是那種得了病異常的樂觀,爲了生活不得不與疾病做最大的鬥爭,還有那種努力過卻沒有改變的絕望,最後被現實深深打敗,開始對世界充滿絕失望,然後合上眼睛,與時間告別。我想曾經和病魔奮戰的爺爺何曾不是這樣。充滿希望,卻又被現實遺棄。也許看到遺體的那個時候,覺得爺爺也努力過了,也是解脫了。還記得我離開家的那天爺爺和我說:“別因爲他而相信別人,去找什麼治不好病的藥。要好好讀書。”當時,我的眼淚就在眼眶裏打轉,只是又不能當面流下來。聽出來爺爺是臨終前交代我些什麼,但是安慰的話就是說不出來,因爲覺得是那麼的無力和蒼白,即使說出來,也不會爲爺爺與病魔戰鬥的幸酸減少分毫。只是低頭說:“好的,您好好的,有什麼需要記得打電話給我爸”。《皮囊》中,黑狗達父親在於病魔對抗時也許也是這樣的心情吧。

還有就是書中的理想與現實。有時候覺得和黑狗達一樣,自己也是從小地方出生,卻嚮往城市生活的`人。只不過北京更大,杭州小一些。

“在一段時間裏,我覺得這個城市裏的很多人都長得像螞蟻:巨大的腦袋裝着一個個龐大的夢想,用和這個夢想不匹配的瘦小身體扛着,到處奔走在一個個嘗試裏。而我也在不自覺中成爲了其中一員。”這是書中的描寫,我也好怕自己會和厚朴一樣,充滿着夢想,卻還是無法找到與現實、夢想的相處方式。最後只能接受現實,然後變得不像自己,被自己限制在自己的夢想中。

我自己也完全不清楚孤身一人,把自己放在夢想裏,是否真的值得。

《皮囊》讀後感5

心就像一盞明燈,把皮囊從內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許多燈籠,燈和燈由此辨認,心和心,人與人由此辨認。是的,看見別人,看見自己……

剛讀了工會讀書角書單中的《皮囊》這本書,是當代作家“蔡崇達”創作的長篇散文集。書的前半部分寫的是太婆、母親和父親,是作者的原生家庭。書的後半部分,寫的是生活在小鎮的張美麗、兩個阿小、文展和厚朴,是影響到作者成長的外在環境,是抹不去的生命底色。

故事開篇是全書的靈魂,九十多歲的太婆,手張羅着閨女的葬禮,一個人跑來跑去。一會兒掀開棺材,一會兒衝到廚房,走到大廳聽見有人殺一隻雞沒割中動脈,雞灑着血到處跳,太婆一把抓住那隻雞,狠狠往地上一摔。雞的腳掙扎了一下,終於停歇了。“這不結了——別讓這肉體再折騰它的魂靈”,沒文化的太婆這句話撼動“三觀”,作爲肉體的皮囊只是生存的最低生理需求,爲了印證這一點,看着閨女的軀體進入焚化爐,她斜着眼一聲不哭。事一了結,太婆迸發出她蓬勃的生命力,印證瞭如何從肉體到自我實現和超越,就算切斷了手指也只是冷靜的“唉呀”,內心堅定和踏實。這樣的文字,無端讓人驚心。這樣的太婆,讓人敬佩又陡生憐憫。在那副看似強悍的皮囊之下,她曾白髮人送黑髮人,揮別先她而去的女兒;也曾在摔傷腿之後,靠一把椅子一步步挪到門口,只爲等待家中娃娃放學回來的身影。她有她獨特的生活哲學,也有她命運裏被堅實皮囊所遮蔽的巨大憂傷。皮囊,無論再堅實,再怎麼僞裝,終究有朽敗的時候。一旦被揭開,裏面的人心可能脆弱無助到你不能想象。

除了熟悉的親人,作者也寫了很多遇到的普通人。比如重症病房裏的病號和小心翼翼陪伴的家屬,敢愛敢恨卻爲世俗不容的小鎮姑娘,以及離開家鄉闖蕩最終一事無成的天才少年。他們離當今社會上所描述的.那種“成功人士”似乎相去甚遠,生活裏的失意與痛苦,他們一一嚐盡。他們也許有過意氣風發,有過拼搏與執着,但無常的命運最後還是把他們一股腦地裹進憂傷的洪流。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具活鮮的皮囊,不管這皮囊是什麼質地,它包裹着一顆心。心就像一盞明燈,把皮囊從內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許多燈籠,燈和燈由此辨認,心和心,人與人由此辨認。"用觀照自身來認識自己,管控自己身上的這具皮囊,認識自己,就必須認識周圍的他人。

我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遭遇的人,認識他們,照亮他們,由此就能知道自己是誰,在別人眼中又是誰。

人只有真正的認識自己了,才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最恐懼的是什麼,才明白自己是與衆不同卻又是芸芸衆生的一員。

《皮囊》讀後感6

能讓劉德華爲蔡崇達的《皮囊》寫序,簡直了不起。

一個真實的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一代理想膨脹卻又深感現實殘酷,那無處安放的青年人對命運的探索追尋。一個活到九十九歲的阿太,像一塊堅硬的石頭。她嘴裏的“別讓這肉體再折騰它的靈魂”“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讓我們明白阿太的生活觀: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

一副皮囊,不論精緻好看,老話說人不可貌相。不論外表多麼堅實,怎麼僞裝,終究有朽敗老去的模樣,每個人都會有多幅面孔,只要被揭開那層皮囊,你會發現脆弱不堪,但只要內心有所寄託靈魂可以安放,就足夠了。

黑狗達寫房子那篇:父親完成了兩次中風,最終塑造出離世前那半身癱瘓的模樣。房子,空間。房子,母親的希望。房子,是被賦予了不一樣的`生命力和情感依託,是執着和尊嚴。是靈魂所要追求的執念。所以看見母親的影子也就挑起家庭的大梁,擔起重任成爲小小男子漢。

魯迅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能夠影響你的並不值得,我來到這個世間是來還債的,不是添堵的,所以明明可以的事情就別墮落,別辜負了所受的苦難,別忘了曾經走過的歲月,別讓自己的野心配不上世間的美好,別。

朋友。靈魂的至高點。越是相似的靈魂更容易令人感動,勾魂攝魄。無微不至的關懷,有份量的噓寒問暖,無條件的付出,盡心竭力諄諄教導。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們時常在追逐我們不曾擁有的東西,可是失去之時又在懷念從前的純樸。人與人之間聯結是需要緣分,相處是需要真誠。好討厭油滑市儈的人,患得患失,被虛榮心和慾望的驅使支配,然後等級劃分,嫌棄鄙夷,阿諛奉承,好像只能靠吹捧所謂的上層人士來提升顯擺自己,滿足那份不一樣的身份帶來的成就感。

執念是慢慢耗盡自我的一個過程。

抑鬱。我聽過這麼一句話,善良的人成熟的都很晚,而且都是被壞人催熟的。某個年齡階段,遇到某個過不去的坎的時候,想不通又沒法療愈就很容易生病。改變不了過去,接受不了現在,決定不了未來,不斷想,不斷憂,事事焦慮,精神崩潰。好笑的是,後來才慢慢明白,原來人們都似乎很喜歡看天才隕落的戲碼,在他落進泥潭裏的時候發出唏噓。

誰都有不可避免的陰暗面。

生活。對於一些無能爲力的事情,不得不假裝不在意。活得過分用力,過分正經,也是病態吧。一直很羨慕那些能放下身段,能厚臉皮的人,我就是因爲自尊心太強而經常受挫。必要的時候,放下自尊是一件好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爲值得做並且認爲有意義的事,至少在個人角度是正確的。

《皮囊》讀後感7

好看的皮囊到處都是,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曾經風靡一時的網絡語言。

而“皮囊”一詞如此之火卻不是因爲《皮囊》這本書,來自同學的強力推薦,偶然書店翻到,便被第一章的阿太所吸引。提到老太,我總是想到魯迅先生的《閏土》裏的豆腐西施,然而不同於豆腐西施,阿太是一位睿智、淳樸、果敢的智者,也許你會說,是不是太誇大了,然而藝術來源生活,生活平淡卻不平庸,生活教會我們的是我所遠遠想不到的,所孕育出的智者又豈是歷史上的所記錄的寥寥者。

隨心所向

你知道對阿太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嗎,當屬:肉體就是拿來用的,不是用來伺候的。人們總是在探究肉體和靈魂的關係,然而那麼多探論各說其詞,真正能說服我的'卻是阿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具皮囊,皮囊裏面包裹的是一顆心,而那顆心最終指引我們去向何處。有過快跑嗎,跑到極速,總有種靈魂脫離肉體的快感,自在飛奔,不受約束。肉體的束縛感往往讓人失落。然而肉體的作用卻也不能否認,他輔助我們,隨心所向!

人性

文章中主要講述作者的周圍的人,許多文章歌頌爲偉人、歌頌歷史,卻往往忽略最親近的人,所以有了這麼一句話:最熟悉的陌生人!作者文筆真摯,感情充沛,那些故事彙集到一起,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算是特別豐沛的人生經歷。從整本書來看,作者緊緊圍繞自己周邊最熟悉、最親密的人展開:倔強的殘疾父親、對生活勇敢而又無助的母親、自尊心強烈到殺死自己的天才文展、滿嘴“世界”和“理想”而遭受現實沉重打擊的厚朴、被小鎮古制舊俗扼殺生命的張美麗……一個個個性鮮活的人物躍然紙上,透過作者的眼睛,彷彿讓人看到了泛着太陽細碎光影的海面,嗅到了一陣陣帶着鹹味的拂面海風,更領閱到了特有的閩贛小鎮風情,那裏的人如同我們身邊熟知的每一個人,發生着我們都熟知的每一個故事。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父親作爲家庭支柱精神之光的中國式家族的情感命脈,看到了最底層人民面對現實用力強悍活着的尊嚴和自強,看到了面對生與死人性最初的一面,這是我覺得書中最親切、最溫暖、最打動我的地方。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身無能的憤怒。

慶幸讀到這本書,看看不一樣的人生,看看黑狗達的過去,能讓我們珍惜現在,珍惜身邊人,珍惜本心,守護真心。

生活中總有很多美好的東西,而美好的東西是藏不住的,就像"海是藏不住的",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其實過什麼樣的生活很重要,靈魂的清澈和滿足更重要的,就像這本書的推薦語裏說的那樣,“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着一顆心的羈旅。心醒着的時候,就把皮囊從內部照亮。”

願你走過人世喧囂,歸來仍是純真少年!

《皮囊》讀後感8

皮囊上市的時候,我還在關注着韓寒的微博,壓見過韓爲皮囊站臺。

不過當時想着韓寒轉型做了一個後,要推的作者太多了。再看看蔡崇達這個不怎麼熟悉的名字也就算沒什麼要買的慾望了。

現在,韓寒的微博也取關了,卻因爲別人的推薦看到了皮囊。也算是瞭解了一個新的媒體人,我也好奇以前怎麼沒有太聽過這個名字呢?我也是很關注新聞特稿寫作的好學生呢。

在這個領域,太多的知名記者了,他們推崇着舶來的特稿寫作,後來又改成爲非虛構,用自己的氣力在中國這個規模報道、官樣文本盛行的環境裏開拓着,即便他們以後紛紛換了行業,我也理解。

老是關心別人的苦難,還不如改善自己的生活來的實在。

回到這本皮囊,按我的閱讀感受來說,書中有幾篇讓人印象深刻,但是缺陷也是很明顯的。

閻連科在封面說,

《皮囊》那麼鑑定地走向自我、他人、回憶和當下,是這種新生的“非虛構”寫作林地裏,有污漬展現這麼一篇完全與衆不同、可讀可思、獨具樣貌的林木來。

這是外出的孩子最喜歡懷念故鄉的原因。和前幾天看的作品要求一樣,“關注別人,離開自己的舒適區”。蔡崇達在離開自己的故鄉後,回頭看自己的過去,面對自己始終的要回答的問題。這本書是他的思考。

《重症病房的聖誕節》是我最喜歡的一篇,超過同名的《皮囊》。也許是編輯爲了營銷的目的,選了這個比較吸引人的書名。畫面感強,感情真摯又剋制。這篇讓我感受頗深。沒有上時間住過醫院的人真的很難理解醫院的氛圍,也體會不到病人、病人家屬的心情。看他描繪的醫院場景,這讓人心慌,也讓我感同身受。

醫院比墓地還讓人趕到無助,感到無力,感到絕望。是那種無能爲力的絕望,葬禮是一切沉寂後的'安靜,醫院卻是生的煎熬。

但願每個人都沒有機會體會這種絕望、煎熬。

後來,蔡崇達在微信開了全民故事計劃,裏面的文章基本延續了《皮囊》的一貫風格,也是小人物的故事。我看過幾次,和人間等其他非虛構的平臺一樣,打開率並不高,也做不到每篇必讀。

反倒是,在不斷修改我自己的一篇稿件時候,我倒是希望寫出那些文章裏的風格和角度。

中國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寫了。各種奇幻、魔幻風格的故事一次次挑戰着編劇的想象力,也給紀實寫作愛好者提供着無盡的素材。

希望自己有機會寫下其中的故事,再不濟,讀到也好。

《皮囊》讀後感9

“我知道,即使那座房子終究會被拆除,即使自己在一段時間裏過着艱苦的生活,但我也知道,我這一輩子,都有家可回。”從一句話,就愛上一本書,我想也許這就是蔡崇達這本《皮囊》的魅力所在吧。簡簡單單的文字,帶着一份濃濃的親情,留在我們心中的就是那份久久不散的感動。這本書是蔡崇達依照自己的經驗而寫成的一本自傳性質的小說。一點點的向我們講述着自己人生之路上的那些坎坷經歷。還記得韓寒曾經評價這本書的時候說過“好的文字往往會帶給人們兩種閱讀感受,一種是一口氣讀完,一種是捨不得讀完。”而在我的感覺中,這本書是兼而有之吧,總想着一口氣讀完,是因爲被生活中那些簡單的故事而吸引,不捨的`讀完,是合不上那份源自生活的啓迪和感悟。

也許對這所房子來說,曾經全家都是反對的。父親中風癱瘓,住院治病幾乎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而這個時候,母親執着的蓋那所房子更是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捉襟見肘。飯桌上吃的永遠都是那些“來歷不明的菜”,生活裏永遠都是那些無休止的爭吵。沒有人會理解倔強的母親爲何一定要蓋起那樣的一所房子,讓原本就拮据的生活更加的雪上加霜。就像是作者所說的“那是一份爲了做給別人看的任性,對我們自己的生活毫無意義。”可母親還是堅持的去做了,自己一個人承受了生活中所有的壓力,只爲了哪一所房子可以儘快的蓋起來,甚至自己親自動手設計,把作者的學費也拿了出來。

其實自己看到這裏的時候,也曾經以爲這是一個多麼任性的母親。那些小小的倔強在少女身上可能是值得人們讚揚的品質,但在一箇中年婦女,有家有業的人身上,又像是一份不負責任。只是當我們一點點的讀着那些文字,又會滿滿的被這個母親所感動。讓我們思考着是一份什麼樣子的堅強才讓她抗下了生活中所有的苦難,爲了有一個家而承受了所有的壓力,所有的委屈,所有的心酸。是呀,有這樣的一所房子,可以讓癱瘓的父親看到這個家依舊是那樣的完整;有這樣的一所房子,可以讓子女們知道無論多難,風風雨雨中總有一個家可以回;有這樣的一所房子,可以讓她自己知道她沒有被生活的苦難所打垮。

那一所房子,或許早已經不再是一個住的地方,那是一種信念,一種歸宿,一種溫暖。讓每一個人在外闖蕩的孩子知道又一個人在默默的守護着他們。讓無法面對的坎坷看起來也不過就是如此。“回家”我相信無論是對於誰來說,這都是一個值得欣慰的詞,而這樣的欣慰,就來自於母親那些不被人們所理解的倔強,就來自於那些無數苦難中的堅持。因爲有你,所以我有家可回。因爲有你,無論生活中有多少風雨,都讓我們相信總有陽光。

《皮囊》讀後感10

這幾天,我看了《皮囊》這本書,被它的內容所深深吸引。

開篇就寫到阿太,她雖絕情,但她是作者心靈的歸宿,她教會作者:“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可以說,這句話對作者日後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也是全文的主旨。

當時,母親就算傾家蕩產也要建好房子,她經歷過挫折,許多人都讓她放棄。而且當時他們家境貧寒,不得不兼職着幾份工作,一個人幹很重的活,作者也必須在放假時做家教來負擔沉重的建房費用。作者開始並不懂,直到後來,他知道,母親這樣做不過是想讓父親在街坊鄰里面前擡得起頭來。這件事不就充分體現出母親對父親從未表達過也不可能說出口,但又萬分深沉的愛嗎?這樣的愛,讓作者感受到家的溫暖,讓作者就算在外打拼,也知道自己永遠是個有家可回的人。不幸的是,父親半身癱瘓了。爲了讓父親振作起來,他們一家人都傳遞着一種樂觀的心態,以及一種對彼此,對未來的信心。父親在臺風來時還堅持要出去練習走路,也能看出父親對這個家很有責任心,以及對生活給他帶來的苦難的不屈服。這象徵着一種頑強的生命力,但命運終究給他開了個玩笑,他的努力並沒有結果,他半身癱瘓的狀況並沒有因他的每天練習而改變。最後因爲他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竟然有了一種小孩子的脾氣,這或許是他癱瘓後唯一能讓他振作的生活方式。他對生命更是釋然了,這也是他對生活最後的`屈服。作者得知父親走的時候,是四年一度的世界盃開幕式正在倒計時的時候。這時候是全世界的狂歡,但沒人知道,這一刻,作者的世界崩塌了;這一天,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走了。讓作者感觸最深的,大抵是和父親一起做手術但後來卻不知蹤影的一個男孩及他的父親吧。他突然知道了生命的脆弱和轉瞬即逝,一個人活在過世界上的痕跡,被風一吹被,或者沙子一埋,就不見了。

這本書中,讓我最有感觸的,就是 “阿小和阿小”這個篇章。看這段文字的時候,我讀出了作者自以爲的卑微。剛剛認識香港阿小的時候,作者面對一個社會上游人士,嫉妒他搶走了些許讚揚他的目光,又因爲他時尚的玩具,穿着和思想而自。因此,當他讀懂了香港阿小與他不一的心理的時候,他選擇了疏遠。但有錢並不意味着全部,香港阿小也很孤獨,他心裏裝着驕傲,卻失去了孩子般的童年。長大了,作者來到了北京,諾大的城市,快速的生活節奏,當他走在人山人海的地方,總能輕易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而在那個小村子裏,雖人少條件不好,有的卻是存在感。

讀完這本書,我彷彿經歷了作者的人生,感受到他曾感受到過的事情,他寫下的是刻在骨頭裏的故事,留下的是那些我們終究要回答的問題。

《皮囊》讀後感11

《皮囊》是蔡崇達先生的第一部文學作品,所有的故事在偏僻的福建漁業小鎮上聚焦發散、輪番上演。它共收錄14篇散文作品,一則後記。

本書最大的特點是真實而不乏客觀冷靜。過往本多辛酸,如抽絲剝繭再臨其境,難免有淚輕彈。娓娓道來,款款收筆,動容處直教人唏噓,深思處又頗具灼見。捧一顆赤誠心,每寫一篇,心傷一遍,數顆淚珠砸下,便是百孔千瘡。

閩南閩南,一聲聲呼喚故土,竟是淚眼婆娑。百般思量,卻都是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這些刻在骨頭裏的故事,每一道,都是一份參悟的契機。

作者寫父親去世。他握着父親冰冷而僵硬的手破口大罵,淚水決堤。他拼命工作,攢了近二十萬的積蓄,他要送父親去美國治療,他的.希冀像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偏執到根深蒂固,只差離離原上草。

然而所有的未完成卻告訴他子欲養而親不待,那個支撐他五年的信念轟然倒塌,他憤怒、恐懼、彷徨,所有的計劃都硬生生偏離軌道,他手足無措的像個孩子,直到整理遺物翻到一張自己的相片,靜靜躺在父親的牀頭。從那被撫摸到發白的相片,他甚至可以窺見他那年邁而殘疾的父親,擡起蒼老枯瘦的雙手,透過窗外清澈明亮的月光,順着邊角向相片中心攀巖,惜若珍寶。於是,“才知道自己恰恰剝奪了我所能給你的最好的東西”。於是,皮囊下包裹的那顆心不再沉睡。

李敬澤先生曾爲本書作序,他說: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着一顆心的羈旅。這顆心很多時候是睡去了,有時醒來。心醒着的時候,就把皮囊從內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許多燈籠,燈和燈由此辨認,心和心、人和人由此辨認。

我不知道還有多少顆心,又以怎樣的方式沉睡不醒,那被污濁與慾望拖住的厚重皮囊讓你聽不見行將枯萎的內心呻吟。

生命本多輕盈,皮囊之於心,是庇佑,護住心脈,固本必穩;心之於皮囊,是指引,長夜如斯,心如明燈。有皮囊而無心,如行屍走肉,空有軀殼;有心而無皮囊,如垂暮之人,心有餘而力不足。

人與人之間本是心與心的共鳴,卻原來不是用看的,而是感受,是惺惺相惜。

我始終堅信,只要點亮一盞心燈,無數盞心燈都將被點亮。這就是感受的力量,閱讀亦如此。

“如果有心,便能通過這共通的部分,最終看見彼此,映照出彼此,溫暖彼此。這是我認爲的‘寫作的終極意義’,這是我認爲的‘閱讀的終極意義’。”

人有各異,實屬幸運。

我們應該從他人的瑣事中,看見自己的影子重疊、剝離、迴歸,剖析自己人性的缺口,將本來殘缺而脆弱的心,一點點修正、補足、填充,變成一顆強大的心、一顆面對起伏而鎮定自若的心、一顆會思考能辨善的心。

《皮囊》讀後感12

我們的生活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施拖住的。——題記

阿小和阿小

阿小和阿小不是同一個人,他們的生活本來沒有發亮交集。

直到香港阿小的到來。他是搭着高級小轎車來的,他長着一副小少爺該有的模樣,白得發亮,瞬間讓周圍的一切都灰暗了。

可作者和他接觸過一段時間後,他才發現這個香港活在一種想象出來的幻想中。其實香港崇拜,嚮往着香港。當作者察覺到自己身上也有類似的躁動時,他遠離了這個香港阿小。但香港阿小卻又和老家的阿小在一起玩,從此,老家的'阿小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家的阿小他從前是一個木訥的人,跟外人說話不超過三句。而如今他翹課,偷錢,打架。作者明白他也和香港阿小一樣染上了“香港病”。

當多少年之後,作者與香港阿小再次重逢時,卻是感慨萬分。與此同時,老家的阿小又因爲某件事情歸於平淡,幹起他父親的老本行。

天才文展

大概在作者十一歲時,他得了一場病。

說起來並不嚴重,就是不愛說話,不愛吃飯,不愛和任何人對視。

父母爲了給他治病,給他找了一個玩伴,而這個玩伴就是文展。

第一次見面時,文展就跟作者提到了“人生”“夢想”,使作者對文展產生了興趣。他們約着第二天見,第二天,作者發現文展竟然是個兔脣,不過文展並沒有感到自卑。作者因此對他有了莫名其妙的崇拜感——文展是他見過唯一一個降服了自己缺陷的孩子。

後來,文展考上了福州的重點中專,他打敗了所有不看好他的人。在那之後,文展就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

而在後來的幾十年裏,文展因爲參加父親的葬禮,又與作者相見。“到了大城市,你會發現,咱們這種小鎮捏出來的人多粗陋。然後,你會恨生養你的地方,它拖累了你。”直到這個時候,作者才知道文展厭惡着自己的兔脣以及這個生養他的地方。

看完這本書,我也是感觸頗深。當然這本書裏的人物不止他們。

阿小們活在幻想中,想成爲自己心中那個的模樣。人性的慾望在他們身上生動的演繹了出來。

但對於文展來說,他又做錯了什麼?

就像他在信裏跟作者說的一樣“自己的兔脣成了一些庸俗的人惡意攻擊的重點。”但他最終還是跟其他有缺陷的人一樣一輩子就被這個缺陷拖入一個死衚衕裏。

我總覺得文展是最可悲的一個人。

溫暖的,逸樂的,疼痛的,脆弱的,可恥的皮囊。

《皮囊》讀後感13

最近在讀《皮囊》,第一次看到一個作家對親情,對友情,對生活,對自身有那麼深刻的剖析。書中故事平凡如左鄰右舍的家長裏短,但每個故事都能透過身體直抵靈魂深處。

大三時的某節課上,我們的導師推薦了這本書,推薦理由如今已記不起了,猶記得當時自己頗爲認真的將書名與作者記錄在摘錄本上,然後便遺忘了。前些時間,閒暇之餘去圖書館打發時間,金黃色的無一字的書脊讓我滿心好奇,隨手翻閱,如獲至寶,便借來細細讀之。我不敢妄自給這本書下定義,如果你知道文學評論界的行業翹楚李敬澤爲它作序的話;如果你知道劉德華三十年來首次親筆推介它的話;如果你知道它被白巖鬆、劉同、蔣方舟、李承鵬等曾聯名推薦的話……那麼你必定不會看輕它分毫。

童年的回憶,成長的挫折,生活的艱辛,親人的苦痛……無不觸動着我,哭過之後卻是被書中人物強韌的內心所深深震撼。那個倔強的阿太,那個強撐尊嚴的父親,那個信仰堅定的'母親,那個默默無聞卻最是成功的黑狗達……生活這條路,誰也沒走過,誰也不知道路的盡頭是什麼,大家都在搏。

“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這個皮囊,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材。”阿太的一番話,讓我思忖良久。是呀,

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我雖沒有蔡先生悲涼的童年,卻也是他文字裏小鎮中的小人物,也是戴着皮囊在世間忙碌的靈魂。假使沒有皮囊這個包袱,那麼我們該是輕鬆自在的吧。

書中最喜歡的一句話,也是我最希望的:“我希望自己懂的處理、欣賞人性的各種醜陋與美好,找到和它們相處的最好方式。我希望自己能把一路看到的風景,都用審美的筆觸表達出來。”

讀它的過程是一個自我認識,自我反省的過程,不斷完善豐沛自己的內心世界,遇見更好的自己。“認心又認人”,是李敬澤先生對這它的評價,我想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只有這些。蔡崇達先生的文字讓人不斷的審視自己,與自己對話。如當代作家韓寒所說:“慢一些,不爭一些,也許得到的更多,到達的更快。”書中記錄了蔡先生的一首詩叫《世界》:“世界都不大,我可以哪裏都不去,我可以在這裏,只看着你,直到一切老去。”看多了遙遠的世界與遠方的別人,這一次,請停下來,讀一讀身邊的親人與朋友。雖然上帝給的路不一定是直的,但是我們心裏,要始終有一個直的目標,直的方向。願我也能如己所願,無論在哪裏,去哪裏,多久多遙遠,都有家可回,有人可依,不四下流離,可以呆在一個地方,用清澈的、滿足的靈魂,守着我愛着的人,生根發芽。

《皮囊》讀後感14

阿太,一個九十多歲的神婆,在外婆去世的時候沒有哭,異常平靜,顯得有些冰冷無情,但她告訴我,“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直到阿太去世,我才明白她說的這話。

父親,做過心臟手術,中風兩次,以至於後來半癱,但他不能接受這個事實,總覺得按照他的邏輯能恢復成以前一家之主的樣子,家裏人都明白他不可能恢復,但誰也不願意戳破,因爲總得有人提供一套希望的邏輯,讓全家人走下去。父親是倔強的、堅強的,堅持每天外出鍛鍊,試圖幻想恢復,直到那一場颱風,把它拍倒幾次,無法爬起,直到那時他內心的某些東西被全部擊碎,這聲音聽不見,卻真實地瀰漫開,漂浮在整個家裏。

天才文展,童年時認識的文展,是那個說“要創造生活,制定一個大計劃”規劃好人生每一步的人,直到後來我們各自離開小鎮,才發現並不能很好的融入大城市那個圈子,他的優秀在那裏也不足爲道,反而常常被人嘲笑兔脣。那個努力想要擺脫小鎮去到大城市的人,最終無奈回到了原來那個小地方,變成了既失去了家鄉又無法抵達遠方的人,最終被自己的自尊心殺死。

包括厚朴,一個企圖用想象喂大那個過度膨脹理想的人,選擇了錯誤的生活方式,整天把“世界”和“理想”掛在嘴邊的人最終也失去了世界和理想。生活從來不是那麼簡單的夢想及磨難,不是簡單的所謂的理想和陰謀,生活不是那麼簡單的概念。

弱小卻又勇敢的母親,在父親半癱以後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年少的作者並不理解爲什麼在家裏條件那麼艱難的`條件下要將家裏的房子修到四層,多年後才明白,她的堅持只是爲了讓父親發起的這個家看上去健全,這也是母親一輩子無法開口的愛情。

整本書最溫暖的是最底層人民在面對現實用力活着的尊嚴和自強,看到了面對生死最初的一面,看到了以父親爲代表作爲家庭支柱的中國式家族情感。我們究竟該成爲怎麼樣的人?我想應該是擔當吧,父親作爲家庭支柱的擔當,母親爲了完成遺願對子女的擔當,我們只有勇於擔當才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

海是藏不住的,也圈不住,每片海都沉浮着不同的景緻,也翻滾着各自的危險。生活也是,人的慾望也是,我希望要懂得處理、欣賞各種慾望,不能讓各種慾望阻止我們變得快樂,那樣的生活是不充實的。

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

《皮囊》讀後感15

韓寒作序說:“好的文字往往給人兩種閱讀感受,一口氣讀完或者捨不得讀完。”至於《皮囊》,我很害怕讀完這一個個故事,我怕,我害怕那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都存檔在崇達(本書作者)的皮囊裏,我害怕分泌的液體在眼裏逗留太久,我更害怕冗長的回想,想起我人生列車裏的那些過客一個個匆匆下車,來不及道別,來不及想念,便成爲遠處的風景……

書中一個個小故事,都是崇達身邊的親人、同學、朋友和生活場景築建而成。平凡、真摯、沒有做作,沒有虛僞,只有失落、遺憾、溫暖,還有親情、友情。脫掉這副皮囊,摘掉虛僞笑臉面具,直面痛苦和難過,思考着:到底我是誰,我要去哪裏……或許只有這樣,我纔會看懂自己,或許這一串串疑慮甚至要用一生來回答。

關於親情

崇達寫了母親的倔強和堅強、阿太的樂觀和寄語、父親的殘疾和不屈……

《皮囊》裏面有這麼一段;“淡淡的月光從窗戶透進來,我才發覺父親的牀頭貼着一張我好幾年前的大頭貼,翻起身來看,那大頭貼,在我臉部的位置發白得很奇怪。再一細看,才察覺,那是父親用手每天摸白。”

我們年輕人努力拼搏,不圖別的,不少人也是爲了掙多點錢,孝順他們,害怕“還沒成功,父母便老去”,所以我們年輕人,仍然無法忍受不成功,仍然花很多時間奔跑在尋找成功的'路上,仍然用各種心靈雞湯不斷麻醉自己。但崇達嘗試用文字——這面鏡子,警醒我們:家裏的燈,永遠爲你亮着;家裏的牀,永遠一塵不染;家裏的角落,依然有你的味道。

關於友情、鄉情

崇達筆下的小鎮美女張美麗,因爲人言可畏自盡,不得不感嘆百千的善行都抵不過有色眼睛的斜視;大學同窗厚朴,因爲精神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落差也自盡,或許如崇達所說“有些人確實一門心思突破一切想抵達所謂的新世界,但轉頭一看,卻發覺他們只知道用老的規則衡量自己,才發覺,其實他們徹頭徹尾地活在舊體系裏”;國小的玩伴,兩個阿小,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就像兩條相交線,只在瞬間交織在一起,最終越走越遠,直到回不到過去那份共處的時光。

這幾篇文章,活脫脫的現實,仿似身邊的例子。人性的醜惡、善美,展現得淋漓盡致。其實,我也常常感觸,再好的朋友,有因爲距離而跟你漸行漸遠的,有因爲價值而放棄並肩作戰的,有因爲步調而無法繼續陪的奔跑的。

無論怎樣,即使多年後再見,卻找不到熟悉的話題,面面相覷。越長大,越孤單。微信好友越來越多,朋友圈繁榮似錦,可是通訊錄一路滑屏下來,卻找不到幾個可以願意被打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