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皮囊》有感合集15篇

觀後感2.98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皮囊》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皮囊》有感合集15篇

讀《皮囊》有感1

皮囊也就是作者的外曾祖母。她活到九十多歲,從不在乎自己的身體,她每次切菜都很用力,有回生生切斷一根手指,家人們都亂成一團,她卻像沒事人一樣。她在裏面說過這樣一句話讓我驚心的一句話“別讓這肉體再折騰它的魂靈。”

這樣的阿太,讓人敬佩又徒生憐憫。在那副看似強悍的皮囊之下,她曾白髮人送黑髮人,揮淚告別了先她而去的女兒;她曾摔傷過腿,靠一把椅子一步步挪到門口,只爲等待家中娃娃放學回家的身影。她雖有獨特的生活哲學,但也有命運裏被堅實皮囊所遮蔽的巨大憂傷。

通過這本書,我可以感受到他們家之間的那份濃濃的親情,是在父親身患重病時仍不離不棄,打氣加油;那份濃濃的親情,又是母親堅持替父親修建好房子;那份濃濃的親情,還在於母親四處奔波,只爲讓父親的靈魂在天堂過的更好;那份濃濃的親情,是蔡老師願意用自己用來買房的錢去替父親修好那棟房子;那份濃濃的親情,是蔡老師在閒暇之餘會去翻動地圖,只爲找到母親的那棟房子,讓自己有家的味道;那份濃濃的親情,是家人對父親老小孩的任性的寵溺;那份濃濃的親情……我同情他們的不幸,不能有一個健全的家,要承擔比同齡人更多的東西,甚至苦苦付出,到頭來卻被人誤解的無奈,卻又羨慕他們雖然過得清苦,但是有着許多人沒有的親情。如果讓蔡老師再重新選擇一次,他會選這個家嗎,我覺得他會,因爲我從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他對他的家和他的家人那份濃濃的、無法割捨的、無比看重,值得他爲之付出所有力量的愛。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具活鮮的皮囊,不管這皮囊是什麼質地,它包裹着一顆心。心就像一盞明燈,把皮囊從內照亮。“荒野中就有許多燈籠,燈和燈由此辨認,心和心,人與人由此辨認。”

而你想認識你自己,就必須認識你周圍的人。

我們是羣體動物,在生活的世界中彼此交聯,會遇到形形色色許許多多的人,人各有異構成了這個豐富的世界。然而,人在本質上有着一致的地方,我們通過“心”來看見彼此,照亮彼此,認識世界。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着和別人與衆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影響着我們人生的設定軌跡,在我們腦海中不斷深化。然而,有時我們會忽略它們,或逃避它們,因爲我們本身有着追逐快樂逃避痛苦的本能。

喜劇悲劇,我們永遠忠於喜劇。然而重視自身所經歷過的悲劇或者不願意回想的故事,何嘗不是爲了未來的喜劇而努力。

讀《皮囊》有感2

身邊的人都在談論如何保養身體,如何美容養顏,如何延年益壽,無一例外大家都在珍視自己的身體——皮囊,有了皮囊能吃上山珍海味,穿上錦衣綢緞,住上別墅,吃喝玩樂無一不需要皮囊,但是該如何滋養自己的靈魂,讓自己的生命更加自由呢?

《皮囊》中阿太說: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了。因爲有了污濁,我們的生命不輕盈也不自由,常常在感嘆,我們是逼不得已,需要還房貸,需要還車貸,這是都是被我們的慾望所拖累。這些慾望常常讓我們覺得身體與靈魂是分離的,身體不能跟上靈魂的需求,靈魂無法理解身體,就在這樣的無法理解當中,人會常常生活在痛苦當中,遺憾過去,不切實際的期望未來,唯獨忘記了我們所身處的當下。

唯獨忘記了我們身處的當下,以至於我們只是坐等夢想,而不去做,而且又特別的珍惜我們的皮囊,只想不做。

阿太說: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育兒中,父母要學會使用孩子,學會捨得,當用的越多的時候,其實是讓孩子的身體與靈魂合一,做的越多,身體越能動,靈魂與身體融合的越好。

舍了皮囊,得了生命的輕盈。正如繪本《你不知道的三個朋友》中所畫的皮囊最終入土爲安了,精神和思想永存。

讀《皮囊》有感3

讀皮囊是一氣呵成的,一個詞,爽快。讀皮囊之前是不認識一個叫蔡崇達的人,不知道他的背景,直接開讀。皮囊是散文,講的都是身邊的人和事,奶奶、父母親、童年的夥伴等。

開篇寫的老奶奶,作者稱爲“阿太”。阿太的一句話點題:“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說的就是我們這一副皮囊。然後寫了母親對建房子的執着,再苦再累也要把這一方土地變成高樓,並在門前立上父親的名字,完成最後的一點念想。

寫了父親的懦弱和殘疾,對一個家庭的打擊,以及作者自己如何成爲家裏的頂樑柱。有一段寫的特別樸實,說的是父親半癱以後回到家中,一家人都在演戲。好像明天一覺醒來父親就好了,就會恢復了。最終在全家人發脾氣、大鬧、一家人抱在一起痛苦中結束了。

讓我想到了我的大姨,當得知她是肺癌晚期的時候,全家人都是瞞着她的,她的媳婦整日偷偷抹眼淚。我們每天都在演戲,好像吃點藥就好了,做點化療就好了,明天一覺睡醒來就好了。我的母親每天都去看望她,導致我們一大家人都被籠罩在這層癌症的陰影中。

親人的逝去猶如看着一朵花的凋零全過程,這種傷痛終其一生不能痊癒。但面對這種傷痛,有的人沉浸於回憶之中,有的人可以從悲傷中走出來,每個人面對同一事物的態度不一樣,造就了不一樣的我們。生活中也是這樣的,我們多少人是活在這皮囊下的,多少人又是拋下了這副沉重的皮囊活出了自己。比如書中的阿小、文展、厚朴的遭遇、心態和生活,最終都變成了作者對於自己的提問和思考,對自己的靈魂拷問。

請問,皮囊到底重不重要?請問,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它?請問,我們的靈魂如何安放?我們真正喜歡的到底是什麼?我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要成爲什麼樣的人?

作者在文章的最後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去直面這些問題,並且予以回答。如何回答?從自身的遭遇去領會,從生活的點滴中、身邊的人中去感悟。每個人會給的答案都不一樣。

而最終,生活和作者都給了我們答案:“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我很認同。我記得我讀《沉思錄》,有一句話印象很深刻,“睡陋牀、蓋粗毛皮”,顛覆了我對皇帝、宮廷的想象,我以爲都是富麗堂皇,我以爲都是觥籌交錯的畫面。讀後感·導致我一直不敢睡太好的牀,也不敢把自己的被子從40支紗往上加。孟子也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彷彿這副皮囊只有得到了最原始最粗虐的待遇,我們的靈魂纔會得到洗禮,纔會清醒的意識到我們的真正渴望的東西。

最後,說一點自己的感觸。作者文筆清新流暢,敘事簡潔、冷靜、真實。好久沒看過如此清新脫俗的文字了,感覺沒過癮就結束了,很感動很喜歡。

讀《皮囊》有感4

假期已經過去近半的時間,這些日子裏陸陸續續讀完了兩本書《皮囊》和楊絳的《我們仨》。在此先談談讀過《皮囊》的感受。

這是一部與靈魂有關的書,“肉身是拿來用的,不是用來伺候的”對這句話印象頗爲深刻,其實它也在告訴我們《皮囊》到底寫了什麼。

初讀《母親的房子》,總以爲這位倔強的母親,一味地舉債建房子是爲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後來漸漸懂得,她這樣做的唯一目的只是爲了愛情,父親生平以建最好的房子爲自己的夢想,後來卻因爲疾病,夢想不得而終。而母親爲了她深埋於心底的愛情,她將畢生的精力都投入於此。

在這個貧苦簡陋的家裏,他們家是村裏最早蓋平房的一家,是村裏最早蓋小洋樓的一家,看到周圍建起了三層小樓,倔強的母親又外再加一層,小樓驕傲的俯視着周圍的一切。因爲政府擴建拆遷掉了那四層樓的一半,那拆了半面的樓房,又被固執的母親修好,依然孤獨的聳立在衆多高聳入雲的寫字樓中央,與這些現代化建築相比,顯得那麼的不搭調。這些都是這個倔強的女人的所爲。爲了這一切,她不惜讓兒子承受負債之痛,讓女兒因爲貧瘠的嫁妝放棄自己的愛情,將一家人的陷入生活的絕境。

看到母親如此的舉動,身患重病的父親並不“領情”,父親罵母親,用柺杖抽打母親,他恨她。在村民面前說她不讓他活,不給自己看病卻將錢都蓋房子,都是爲了面子。這一切都讓母親痛不欲生。她想到了死。因爲和兒子的約定,她又忍受了這一切。繼續她的“事業”。

說實話,起初,我也鄙夷這位母親,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不顧孩子的死活。一直都在攀比,直到最後才慢慢明白,做這一切,她不爲別的,只是因爲愛情。因爲多年前丈夫在新蓋的門墩的詩句中,隱含着她與他的名字,她便發誓要傾其一生完成這個男人的夢想。她將她的大半生都投入進了這場戰役中,那不被家人,親人理解的苦楚她都默默嚥下,只爲了償還一個人的愛情。忽然,我又理解了她的那份堅持,覺得她是那麼的了不起,她明白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什麼纔是最重要的,她這一生只幹了一件事,那就是沒完沒了的建房子。她在維護這個至愛的人的尊嚴,她繼承着他未了的事業。這是她留給這個家最爲寶貴的精神財富。

最終,當這個男人懂得妻子的心意時,這一刻,在這個家裏卻因爲母親的房子更多了一份精神的力量,那就是愛。是這份愛鼓勵着孩子戰勝生活中的所有挫折與不幸,勇敢堅強的面對自己的人生。

是啊,人活着到底是爲了什麼那?《皮囊》讓我似乎明白了很多,人活着不是爲了肉身的安逸,人活着更是爲了靈魂的安逸,安放好自己的心靈纔是最爲重要的,有的人,一生忙碌奔波終是爲了自己的嘴,有的人,算計一生只是爲了皮肉的光鮮,名譽地位成了畢生的最求,爲了得到這些,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做着違心的勾當,有的人,爲了別人的眼光,唯唯諾諾,戰戰兢兢。爲了這幅皮囊,勞累一生,疲憊不堪。外表的光鮮和華麗並不能掩飾內心的粗陋和糟粕,生活的貧瘠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靈魂的貧瘠。

人的美麗在心靈,高貴在精神!肉身是拿來用的,不是用來伺候的。應該讓肉身爲靈魂服務,切莫做它的奴隸!這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

讀《皮囊》有感5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本好書也會有不同的解讀。引用書後作者所引用的話: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與他內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初讀這本作品,帶着我自己一些稚嫩想法,本以爲會像瀏覽新聞簡訊那樣點水一過,卻用了漫長的時間細細將它品完。讀完後不忍再去翻看第二遍,即便我沒有很多生活的經歷,也在很多筆尖處與作者產生精神的共鳴,情感的共振。我想如果不在讀後將想法記錄下來實屬可惜。這無疑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仔細想想它到底哪裏好卻又說不出所以然來,自身文化的貧瘠讓我無法盛讚其極,只能從小處細細品嚐,梳理作品涓涓細流般流入心間的感悟,受益良多。

讀書給我們與作者延時溝通的機會,雖然無法也無資格與作者盤膝共談,卻也是直面的一種形式。這部作品的性質是作者多年來的隨筆,由些許生活的小故事拼成,記錄了作者半生的遇人、遇事,以及大量當時的想法與日後的感悟。每個小故事都是小說的形式,展現了作者本人的心路歷程、父母親人的往事、小鎮居民的生活百態、新思想與舊思想的碰撞、小男孩孩童時期羞澀的內心、成長的煩惱、親人離世的掙扎痛苦、好友的生到死、回家的意義等等,包羅萬象。可以說作者的所聞所見也正是我們大多數人的所聞所見,而作者的感悟卻非常深邃,常人不能如法炮製。我想我從作品的語言與感悟兩方面來淺談吧。

花架上的繁花

讀小說就像走過一片繁花似錦的花架,故事大半就像枯樹搭成的花架。花架的用處只是支撐住一團錦繡燦爛生氣蓬勃的葛藤花卉。而故事的文字描寫就是花架上的花,如果讀小說只看故事忽略了文字就像只看到花架忽略了架子上的繁花。

作者是一個操弄文字的高手,作品的語言樸實平淡,像講故事一樣用最簡單的話說給讀者聽。卻時不時地在任何地方擊穿讀者的心,像一把有力的語言之劍。你不知道這句話是否是文眼,卻能夠在此駐足停留許久,慢慢回味,頓時意味深長。作者說到阿太,會寫道阿太淡淡地說:“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這個皮囊,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材。”文後作者又對自己說:阿太我記住了,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這兩句話瞬間點亮了阿太的形象,不禁讓我腦補阿太不服老,堅強,卻又對後輩諄諄教誨的畫面。講到母親執意要花很多年的時間來修葺家中具有象徵意義的房子時,作者說道:每次從工作的北京回到家,踏入小巷,遠遠看到這奇怪的房子,總會讓我想起珊瑚——一隻珊瑚蟲拼命往上長,死了變成下一隻珊瑚的房子,用以支持他繼續往上長。它們的生命堆疊在一起,物化成那層層疊疊的軀殼。讀到這裏,我彷彿看到文中母親賣力地爲房子畫線,請工人,而作者卻看到生命的輪迴,母親一生執念的房子與母親本人就像落紅散落在田裏化作春泥,呵護新生的花蕾。作者說到自己:高中時父親的病倒,讓我必須保證自己積累到足夠的資本,以便迅速找到一份工作,這份工作還得符合我的人生期待。這很難,就像火箭發射後,在高空必須完成一次次定點推送一樣。我彷彿從這裏讀出了他的二十年,用這樣的一段話總結了他的奮鬥期被心中的“魔鬼”催促着前進,一步都不能停歇,背後的情緒是累與無奈。講到大學的荒誕舍友厚朴在學校裏勇敢地宣傳自己音樂的夢想,將宿舍變成一個所謂“同道中人”的聚會之地,卻沒有實際的積累與腳踏實地,作者描寫到:他走紅後,我們的宿舍簡直成了個性人士在這所大學的必遊景點,這麼多人來來回回,都帶着打開的內心,總會有和厚朴對接上,並最終睡到一起的人。一句並最終睡到一起的人,讓我突然明白了作者對厚朴所謂夢想的褒貶,短短几個字就撕開了前文對厚朴又虛又實的情感背後作者本人的所感所想。我明白了原來厚朴因爲自己的“夢想”走紅以後,找到的女朋友只是睡到一起的人,原來他只是打着夢想的幌子來滿足青春的躁動不安,而他自己夢想的分量,也許只對他自己很重要,別人看來一文不值罷了。厚朴故事的文末作者內心對厚朴說:厚朴,或許能真實抵達這個世界的,能確切地抵達夢想的,不是不顧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熱,而是務實、謙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憐的隱忍。這就是這個故事的文眼了,在前文的鋪墊下,這句平實的話看起來是那麼有道理,直指我們每一個青年的內心。

以上的舉例在這本書中隨處可見,甚至多到“令人髮指”,有時候想快速掃過一個故事卻又怕錯過一句作者的“醒世恆言”,全書在走走停停中慢慢淌過。忘記了時間,擡頭看錶卻不爲付出的時間後悔,讓人“着魔”。我想對於這本書,最好的辦法就是慵懶安靜地閱讀,沒有功利驅趕閱讀速度,沒有歇斯底里的過度解讀,輕聲走過花架採擲繁華中的一朵細嗅,沒有非要對繁花進行分類的必要,聞過芬芳後放回原處,再等下一個有緣人前來。

拓印在骨髓的生活

說實話這部分我不知道怎麼表達,害怕讓自己淺薄的經歷誤解了書中情感原本的價值。全書的基調是悲傷的,卻悲傷的有道理有價值;全書的情感是現實的,沒有英雄主義,家國情懷的大開大合,卻以小搏大,像一根細小的針一點點鬆動讀者堅實的心臟,最後發現自己的情懷與堅持也不過如此。我想無論怎樣經歷的人,都會有感同身受的部分,生活拓印在我們每個人的骨髓裏,印記百年永存。我帶着自己的印記,去享受作者的故事,無論斟賞或是掃略,都會在閱讀的那一刻訂下額外的印記,受用終身。這部作品能感受到作者的血與淚、願與違,甚至能看到背後時代的創傷。不禁嘆止作者平日的生活體會,想來他一定是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人。

我沒有資格評價作品情感的好壞,但憑好惡。如果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剝一顆堅果,費盡心思去除硬殼,便發現白色的香甜果肉。那麼這本書剝開的是有粘性的透明薄膜,你甚至可以透過薄膜看到內容,完全剝開後是黑色的苦藥,卻有良藥苦口的韻味。因爲剝開的是有粘性的薄膜,內在與外在之間被可以輕易撕開的細絲粘結,你可以輕鬆完全剝離,卻又無法迅速從中抽離。第一次剝開它,嚐到苦藥,又難以下嚥第二次,舍書而去,多年之後發現藥勁灌滿周身,大有脾益。這本書就給我這般感覺,不舒服的情感,太過現實的體驗,卻真實有用。

這就是生活,有肆意長笑,有苦中作樂,有沉湎忘懷,有釋然放懷,有做作,有流離,有怒嗔,有癡狂。這一切,都拓印在我們的骨髓中,生活也許沒有核心,卻值得慢慢品味,待養分在骨髓中吸收殆盡,留下悵然與釋然便可。

想與有心之人共勉此中情懷,希望不會味同嚼蠟。

讀《皮囊》有感6

《皮囊》一書,第一感覺就是蔡崇達的文筆非常樸實,沒有華麗的詞藻,就像是一個好朋友娓娓道來它的過去,他的故事。

世間萬物,皆有它自己的皮囊,來接受來自外界無時無刻的摧殘,但需要承受這一切的卻是加附的靈魂。隨着歲月帶來的生老病死,直到皮囊無法承受這摧殘,靈魂纔會離開,尋找它未來的依附。人生在世,來這世間走一遭,皮囊讓我們彼此相親相愛,卻也讓我們感受這人世的悲愴。

文章結尾,蔡崇達曾點出,所有的理想和責任不過是逃避生活的藉口。有的人終其一生追逐夢想,未曾一刻休息,這不過是不知道如何生活罷了。作者的室友厚朴,滿嘴"理想"和"世界",卻遭到現實的沉重打擊。靈魂依附於皮囊,便是讓我們整裝來享受生活,活在當下。但有時候信念卻也是一種好事,比如在你走投無路的時候,信念能給你力量繼續前行,就像作者的母親,當父親去世後,她仍要修建房子,求見巫人,把父親的骨灰安放在離家較近的祠堂裏。因爲當你突然不知道生活的時候,信念便能驅使你的皮囊來面對考驗。

我們都是普通人,但是如果皮囊抓不住靈魂,那便和行屍走肉毫無差別。然而,窮其一生來追求,享受生活,我想,這纔是生命的意義。

讀《皮囊》有感7

《皮囊》這本書雖然已經有了很多大V推薦,但是一般針對網絡暢銷書都一些抵制,可能會認爲都是一種“快餐”文化產生出的作品,可閱讀性不高。然而由於出差上海,就想着在旅途中閱讀一本文學類且又方便攜帶,因此在書店閱讀時,就選中了它。

雖然帶着不一樣的心態或目的翻開它的世界。但是還是要說:這是一本值得靜下心來讀的好書,很多作者都是在用筆寫故事,傳遞一些自以爲深刻的思考,是一些真實的故事表達。

書中的故事大多發生在福建的一個沿海小鎮,沒有華麗的語言去刻意的裝飾什麼,就像一個老朋友在娓娓說道過往的事情(除了這本書,再次就在三毛書中看到,如一個老朋友講故事那種表達,真實自然)。從整本書來看,作者緊緊圍繞自己周邊最熟悉、最親密的人展開:倔強的殘疾父親、對生活勇敢而又無助的母親、自尊心強烈到殺死自己的天才文展、滿嘴“世界”和“理想”而遭受現實沉重打擊的厚朴、被小鎮古制舊俗扼殺生命的張美麗……

一個個個性鮮活的人物躍然紙上,透過作者的眼睛,彷彿讓人看到了泛着太陽細碎光影的海面,嗅到了一陣陣帶着鹹味的拂面海風,更領閱到了特有的閩贛小鎮風情,那裏的人如同我們身邊熟知的每一個人,發生着我們都熟知的每一個故事。

翻開很多書評和讀後感,都最大感觸是第一篇寫的是外婆的母親阿太,九十多歲,卻是看的最透的人。爲了讓作者的舅舅學游泳,將他扔進海里,差點溺死,鄰居責備她,她反駁說:“肉體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她說的那句話也是《皮囊》這個書名的意義所在,我們都是戴着皮囊在世間忙碌的靈魂,這副皮囊的用處就是來經歷各種風吹雨打,所以我們的靈魂纔始終有地方可以安放。

1、理解是對他人最大的善舉

然而整本書,感觸最深就是“理解是對他人最大的善舉”,雖然這句話在近最後的片段纔出現。但是當你抱着“理解”的心態去看待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的所做所爲,不加以太多的評論,就是一項善舉”。

記得很清楚的一個片斷,作者的父親離世之後,母親天天四處奔走,想要引父親的魂回家去。他們那邊有那些祭祀習俗,講究人死以後也要跟家人在一起;而且那邊也特別信奉神靈之類的。

這讓我想起三年前,失去至親時,母親在傷心之際,到處奔走,以當地的風俗習慣,問各種的神靈,渴望把他帶回家。最後在家裏安裝一個神牌,堅信他還在這:只是他看到我們,我們看不到他而已。來尋求心靈的安慰和表達內心的不捨。因此學會理解:在你們看來是一種怪異行爲,但是在他們內心卻是一種信仰。

正有了這種信仰,才指引我們去向。正如書中所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具皮囊,皮囊裏面包裹的是一顆心,而那顆心最終指引我們去向”。

2、父父子子

書有一個片斷記錄父親對兒子的感情,雖然全程沒有太多情緒表達,卻通過一些動作,把父親對兒子的牽掛與愛表達得淋漓盡致。

“我不由自主躺在父親睡過的牀上,父親的氣味頓時瀰漫地將我包裹。淡淡的月光從窗戶透進來,我才發現父親的牀頭貼着一張我幾年前照的大頭貼,翻起身來看,那大頭貼,在我臉的位置發白得很奇怪。再一細看,才觀察覺,那是父親每天用手摸白了。”

看完最後一頁時,突然感覺有點不捨,並不是說此書寫得多精彩,而是書中很多故事,都讓我們“看到了”自己。

正如作者在最後寫道:對路過生命的所有人最好的尊重,這也是和時間抗衡、試圖挽留住每個人唯一可行的努力。還是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路過我們生命的每個人,都參與了我們,並最終構成了我們本身。

這是我認爲的“寫作的終極意義”,這是我認爲的“閱讀的終極意義”。我因此多麼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或提醒讀者,“看見”自己,“看見”更多人。

讀《皮囊》有感8

讀罷《皮囊》,心裏憋着一種無法言說的滋味,不知是同情,悲哀,還是憤怒,只覺着有萬千條思緒在心裏縈繞,像石子擊打水面激起的陣陣漣漪,久久不能平靜。

《皮囊》,作者蔡崇達,文體爲散文,而在我看來卻沒有什麼散文的味道。它更像是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在講述着它的生平,又像是一位久違的老朋友,訴說着它的經歷。此書以作者的故鄉爲背景,講述了十多個小故事,描繪了十多個人物形象:倔強的殘疾父親、對生活勇敢樂觀且無助的母親、自尊心強烈到極致的文展、無情卻又慈愛的阿太、滿嘴“世界”和“夢想”卻遭現實殘忍打擊的厚朴,以及被小鎮的庸俗古制扼殺生命的張美麗……他們都是那樣的真實鮮活,那樣的狼狽可悲。這本書中雖不乏溫情,卻也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了世俗的殘忍和冷酷。

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時,雖不能說對它完全瞭解,卻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複雜的內心:無奈又無助,想放棄又不甘心;想努力實現什麼,卻又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殘酷。我深深地體會到,想緊緊握住,卻還是阻止不了離開的事實;想要安慰鼓勵,卻發現自己也是無能爲力,在泥濘裏掙扎着痛苦;想要勸說誤入歧途的朋友,卻又無法開口打破那看似純真的夢想和僅存的希望。在那漫長的30年裏,一切的一切都不如作者所想的那樣,他無法控制,也無法逃脫。似有一張無形的巨網將他束縛,他愈是掙扎,網勒得愈緊,他只能釋然,在無盡的絕望中看到希望,讀懂希望。

此書有兩個故事讓我印象最爲深刻——《母親的房子》和《我的神明朋友》。作者的母親善良樂觀且勇敢,她固執地想要把房子修建好,只爲了人生在世的那一口氣,爲了父親的臉面,讓癱瘓的父親能夠在那個小鎮“風光”一回。起初的我在看這個故事時,是不理解的,一棟將要拆遷的房子,爲什麼還要如此固執地去修建它?那所謂的爭一口氣真的如此重要嗎?爲了那所謂的“”臉面”,讓那個本就困難的家變得拮据,讓自己的兒子面臨交不上大學學費的窘境,這樣真的值得嗎?這些種種困惑,在看到下一個故事——《我的神明朋友》時,終是柳暗花明:母親的所有執着,皆是因爲她對父親的愛!爲了這份深沉的愛,她不顧鄉親的議論、大伯的責備和父親的錯怪,就像一個淘氣的孩子,誓要得到超市裏的糖果一樣,頑固的不肯讓步。

而在父親死後,只因夢見父親那副殘缺的肢體,母親便斷定父親是因爲心事未了無法釋然、未能變回年輕時的模樣而不肯離去,便到處奔波,爲他尋找那個“贖罪”的地方。她像哄小孩子一樣對被神婆“召回”的父親說:“好好幹活,下次給你帶愛吃的滷鴨。”她每天耗上七八十分鐘的車程,來回於家與神廟,風雨無阻,只爲了心中的那一個執念、那份放不下牽掛,陶醉在自我欺騙式的安慰中。《我的神明朋友》這個故事的最後,作者講述了母親夢見父親時的場景“她說她看見了,看見父親恢復成20歲出頭的樣子,皮膚白皙光滑,肉身才剛剛被這俗欲打開完畢,豐滿均勻,尚且沒有歲月和命運雕刻的痕跡。他剪着短髮,身體輕盈,朝母親揮揮手,就一直往那隱祕模糊的那一方游去,身體逐漸隱隱綽綽,直到完全澄明。”他的母親在那一刻釋然地笑着哭了,而我也笑着哭了,爲作者母親那份深沉而堅定的愛而感動,也暗自責怪上天的不公,這樣好的人爲何要承受如此多的痛苦和悲傷?爲何不能給他們一個美好的結局?我不禁懷疑,好人有好報這句話是否真的可信。然而,當我合上書沉思,終是明白,讓作者母親能夠釋懷,讓父親能夠不再爲病痛所擾,讓世間多一份真情,多一些溫暖,也許就是它留給世界的最後一點善意吧。

我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時間久了,就會覺得臉上彷彿長了一個面具,每天晚上回家,深深吸口氣,彷彿職業表演者的卸妝儀式。”在這個物慾橫飛的時代,所有人都在爲了高質量的生活而奔波,每天都戴着一個面具生活,上司面前的假意恭維,父母面前的強顏歡笑,朋友孩子面前的若無其事,將所有的難過,傷心和委屈隱藏得一絲不漏。他們用那副虛假的皮囊,過着“虛假”的生活,不敢脫下身上的“演出服”,生怕別人發現皮囊背後那個脆弱不堪的自己。就像書裏說的:“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渾濁給拖住。”皮囊於我們所有人而言,不過是一個承載靈魂的器皿。一副完好的身軀,象徵的不過是一副完整的皮囊,至於在這皮囊下的種種慾望、污穢、骯髒和狼狽,我們都無法知曉。

生活追求的是一個過程,而不僅僅是爲了一個物質的結果,不能爲了一個絢爛的果子而忽視了生命成長的美妙。理想有過了,嚮往也沒有錯,只是生活過於殘忍,我們嚮往的生活也許只是鏡花水月,但這不妨礙我們去欣賞沿路的風景。這就好似我們即將面臨的大學聯考一般,憧憬沒有錯,理想也沒有錯,但那其中我們所付出的努力纔是最值得觀望的。電影《請回答1988》中有這樣一臺詞:“從來不是讓你把一次考試當成人生成敗的賭注,只是想讓你在年輕時體會一次全力以赴。”所以,適度的追求,適當的享受,不要讓虛妄的夢想膨脹自己。

最後,願所有人都能活出那個最真實的自己,拋開虛假的皮囊,脫下身上演出服裝,把皮囊之下那個最原始的自己呈現出來,在暮年盡頭,回首往事,可以無憾亦無悔。

讀《皮囊》有感9

曾經看過,書分三種——第一種:工具書,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第二種:期刊雜誌,用來消遣娛樂;第三種:閒書,可讀可不讀,但卻能滋養精神。《皮囊》就是這麼一本閒書。書不厚,一共十幾個小故事,大多發生在90年代福建晉江的一個小鎮上,基本上是作者蔡崇達的個人成長經歷。

蔡崇達年紀不大但閱歷不少,寫作只是他的副業。20xx年畢業就先後在《新週刊》、《三聯生活》、《中國新聞週刊》這些著名刊物擔任主編,27歲又任美國《GQ》中國版報導總監,還創辦了男裝品牌……履歷相當精彩。

《皮囊》寫親人亡故,寫農村人對土地的天然的親近、對蓋房子的執着渴望,寫兒時發小在成長路上的情感疏離,寫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不斷遠離的再也回不去的故鄉。

劉德華爲他寫序,講:書當中都有普通人就會有的閱歷和感悟,所以共鳴,凡塵俗世誰不是普通人?韓寒說:我會把這本書帶上旅途,在每個靜謐陌生的夜晚拿出來慢慢看。這兩個身份標籤迥異但都在各自的領域裏發光的男人,因爲這本書,有了一個溫暖的交集。

網上有個用到氾濫的金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我想說:蔡崇達的靈魂足夠有趣,而蔡崇達的《皮囊》也相當好看。

書從阿太寫起,也就是他的曾祖母。切菜切掉了手指頭,她超冷靜。她說:皮囊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這句話很牛,也算是開篇點題了。大家或多或少會從阿太身上聯想到自己的奶奶、姑婆或者別的什麼親人。阿太堅強,思想獨立,有個性,同時又是千萬傳統中國老人的縮影。

書裏面很多篇章都是描寫親情。關於親情,龍應臺有一句非常理性的發言: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紀伯倫呢,他是個哲思派,他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之渴望自身的兒女,他們來自於你,卻不屬於你。你是弓,孩子是弦上發出的生命之箭。(造物主)既愛那飛翔的箭,也愛那沉穩的.弓……

佛家又怎麼講呢,他說: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而在這本書裏,我們看到的是實實在在的疼痛與無奈——生老病死對世間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但貧窮又讓這件事充滿了不公平。蔡崇達寫父親住院:“醫生會時常拿着兩種藥讓我選,這個是進口的貴點的,這個是國產的便宜的,你要哪種?我問了問進口的價錢。‘國產的會有副作用嗎?'’會,吃完會痛,進口的就不會。‘我算了算剩下的錢和可能要住院的時間,’還是國產的罷。‘然後看父親疼了一個晚上,睡都睡不着。”

年初的時候,我爸爸也住院了。病房裏呆着,我想給他削個梨。長這麼大,我對付水果皮只用過刨刀,但醫院只有小刀。怎麼辦呢,只好硬着頭皮削。削得很醜,梨還差點掉地上,但總算削好了。下午開水房打熱水,我給爸爸洗腳。這是我第一次給他洗腳。不知不覺,我的爸爸這麼老了,女兒從小心裏的英雄,現在行動不便需要我照顧……我在感慨之餘似乎有點兒被自己感動。但我立即發現這感動是多麼的可笑——對我的爸媽來說這算得了什麼呀,他們養育我幾十年,爲我的付出,真的是恆河沙數;現在他們年紀大了,我給他們的,是這麼笨拙的回報。

蔡崇達還寫了一段,是父親中風以後,母親帶他去廟裏拜神:“母親在祈禱一個可怕的事情,千萬讓我丈夫一定死在我前面,不要讓他拖累我的孩子,如果我的陽壽註定比他短,先借我幾年,送完他我再走。我則任性的跪在地上乞求,請讓我和我父親母親壽命平均,全家一起走比較好。母親一聽,氣得連連追打我,然後嚎啕大哭的對着神靈說,小孩說話不算數,請神明只聽我的。”

這,就是人生七苦——明明知道苦,但還是飛蛾撲火,爲什麼?爲愛。人生在世上,尋求愛與被愛,是本能。親情是其中之一,也是放不開割不掉,最不能扼殺的本能。

這本書,討論生與死,討論人生的價值,但不是高高在上的,它有煙火氣,讓人有撲面而來的親切感。書中並沒有充斥太多的抒情,而是用一個個故事,直達人性深處最柔軟的角落。普羅大衆,誰沒有面對過與朋友生離,與親人死別?當然,書裏不全是悲哀與別離,就好像生命也不可能只有苦痛。對故土的情思、對自我的解析、對生活本身的思索,都溶在這一本有着“小說質感的散文集”中,給讀者帶來良好的浸入式體驗。一個人剝離了社會的、後天賦予的身份,最後他只是一個戀家的孩子,一個思鄉的遊子——當你說你想家,你想故鄉的時候,你說的其實不是家和故鄉,你說的是隨時爲你點燃那盞燈,盼你歸來的人。人生來就只是一具皮囊、一顆心,我們都盼望在人生旅程中辛苦跋涉,皮囊老去時,心仍如赤子。

寫《追憶似水年華》的馬塞爾。普魯斯特有句話說得很妙:“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我也很贊同蔡崇達所闡述的“寫作和閱讀的終極意義”——他說:“人各有異,這是一種幸運:一個個風格迥異的人,構成了我們所能體會到的豐富的世界。但人的本質上又那麼一致,這也是一種幸運:如果有心,便能通過這共通的部分,最終看見彼此,照亮彼此,溫暖彼此。”是的,世間衆人皮囊有異,而在皮囊之下,我們的血都流向同一片海:那裏藏着對愛的渴望,對和平的珍視,和對文明的探求。

讀《皮囊》有感10

改變,從閱讀開始。有理想的人首先應該是一個會做夢的人。閱讀正好能讓我們接近夢想,實現理想。有人說,世界上最美好的實驗是教育。我們正好是這美好實驗的參與者。請讓那一本本經典的書籍,一次次靜心的閱讀,一篇篇真摯的隨筆,引領我們走向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讓我們教育的世界充滿詩意與色彩吧。

《皮囊》這本書在“知乎”、“豆瓣”上一直榜上有名,逛街的時候恰好被它一副精緻的皮囊吸引住了——古銅金的硬制書皮、泛黃的書頁、書內的排版看起來讓人感到舒適。《皮囊》一書很年輕,蔡崇達著,韓寒監製,20xx年出版,以作者爲原型,以當代人的視角看世事。

皮之爲質,囊之爲形,藏污納垢,謂之臭皮囊也。語出佛家典籍《四十二章經》,以佛家觀之,身體皮囊爲易腐朽之物,只有靈魂爲不朽。

這句解釋前半句唯物主義,後半句唯心主義,理解起來卻不矛盾。但究其本質,放在當今社會考量,是否得當,有待思忖。但無論如何,“皮囊有心,不管這具皮囊是什麼質地,它包裹着一顆心。”

《殘疾》是其中的一篇,作者回憶他的父親,自中風癱瘓後,從一開始的不服老,心存希望,努力做復健,到知道無法治癒後絕望地號陶大哭。他一改往日品性,會像小孩一樣耍賴,發脾氣,整天喊着要“抓緊死”,會控制不住惹事,大罵鄰居……死後,他跑到兒子的夢中,責怪兒子只給他燒小汽車,不燒摩托車……確切地說,在“父親”得知再也無法痊癒,內心殘餘的希望的火苗被撲滅時,他的掙扎、憤怒、鬥爭化爲一隻猛獸衝破他的皮囊肆意又猖狂,他,變得不是那麼惹人喜歡了。

人,各行其道卻又殊途同歸,有時候相似得可怕。讀這篇時,我一直將已故的爺爺代入,年輕時的爺爺頗有學識,但家境不好,所以他成了一個每天準時收看《新聞聯播》、嘴邊掛着政治的老農民,他這一輩子勤勤懇懇但性格剛烈,我們一直很敬畏他。後來,當他被發現身體不舒服時,已經是食道癌晚期,我們合夥騙他食道上長了個囊腫,所以他剛開始是積極配合治療的。術後,在徐州上大二的我提了水果去看他,沒想到一輩子不喊苦不喊累的他竟像個委屈的孩子一樣跟我訴苦,說傷口有多深、有多疼……我頭一次看到他主動袒露脆弱的模樣,那種感覺不可言喻。

回家靜養的爺爺最喜歡的就是騎着他的小自行車去街上買以前從來不會碰的點心,奶奶開玩笑說他變饞了,他卻不在意別人的眼光,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彷彿要把沒吃過的東西嚐遍,那是一種從未有過的隨性。半年後,如我們預想的那樣,病情急劇惡化,他不能進食,反覆嘔吐,脾氣越來越暴躁,時不時打罵一直耐心侍候他的奶奶,奶奶多次向我們哭訴,爸爸氣不過和他發生爭吵,也被他拿着棍棒四處追趕......我們孫子輩也因此不敢常去看望他。

父親節,我第一次給爺爺買了禮物,也是最後一次。只記得那條褲子圍在他身上又寬又長……我不禁怔住了——這是一副骨頭架起的皮囊,面色如土灰一般……他主動掀起衣服,靠我很近,無奈地說道:“看我的肚子上只剩下一層皮了。”我哪敢直視他的眼睛,不禁後退兩步,佯裝自然的神情,張了張嘴,想寬慰他,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爺爺走的那天,我不在家。聽奶奶說,那幾天人突然精神了很多,和善了很多。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也許他想給這個世界和最親的人留下一副會笑的、溫暖的皮囊吧!

“皮囊可以不相信心,可以把心忘掉。但一顆活着、醒着、亮着的心無法拒絕皮囊,皮囊標誌出生命的限度、生活的限度,生命和生活之所以值得過,也許就是因爲它有限度,它等待着、召喚着人的掙扎、憤怒、鬥爭、意志、慾望和夢想”。這是著名作家李敬澤在序中所寫,概括了作者在本書中記敘的所有故事的共同之處。

如果你讀《皮囊》,應該也會從中找到自己的故事,也許我們到了人生的某一個限度的時候,那些好的壞的也會衝出來,但是沒關係,相信皮囊最終都會體面地跟世界和解。

讀《皮囊》有感11

文是我國小時期最好的朋友,我們都熱愛唱歌,我們無話不談,我們互相分享。中間他突然不找我玩了,漸漸發現他變了,變得把以前的愛好拋棄了,轉而去喜歡他當時不該喜歡的東西。做那些事時,出現了從未出現的神情。我不知道影響他最深的是什麼東西,只知道這讓我開始不瞭解他內心有什麼種子,我開始厭惡跟他說話。

後來文又回來了,跟以前一模一樣,我欣然地接受他的邀請,愉快地再次玩在一起。

我們回不到從前,是在國中。那時我們不在一個班。不同班,突然就經常見不到面,我們開始向相反方向跑去。到了新世界,我們各自認識不同的人,我的性格漸漸改變,他也漸漸改變。最後或許他也不喜歡這樣的我了,除了放假一起回家,在學校已經見不到對方的身影。

其實我們都沒有變得更好,卻也沒有往同一個壞的方向走去。高中我頹廢,他自動退學,在家裏跟父母鬥爭了半個月,喝醉酒摔傷臉,最後決定出去打工。這期間我們沒有見到一面,沒有通一次電話。我特別害怕相對無言,不知該跟他聊什麼。大學後他偶爾會拜訪住在我隔壁的親戚,我故意緊閉房門,避免迎頭撞上。

最新消息是,他去年結婚了。婚禮刻成光碟,我趁家裏沒人,偷偷地打開來看,我害怕母親問我爲什麼不跟他說話,我不知該如何回答,事實上我害怕遇到他的每一個家人。婚禮上他又長高了,也長胖了。除此之外,我看不到任何東西,我真的一點都不瞭解他了!

讀《皮囊》有感12

寫自己的故事是最難的,需要適當控制自己的情緒,用貼切的語言去寫下曾經辛酸苦辣的經歷。《皮囊》就是作者蔡崇達以自己人生幾個時期的故事,引申到生活態度。父親的生病、母親的愛情、年幼的夥伴、自己內心掙扎、大學期間的事情,節選的都是影響很深的事情,而作者有自己想法,認準自己目標並實施規劃,保持自己的節奏,不被皮囊以外的事情所帶偏。評論家李敬澤在這本書的推薦語裏說:“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着一顆心的羈旅。心醒着的時候,就把皮囊從內部照亮。”我們也都該給自己一些清醒的時刻,讓自己從紛擾的塵世中暫時釋放出來,看清自己,放鬆自己的情緒。

翻開這本書,作者蔡崇達始終圍繞自己周邊熟悉親密的人展開:倔強的癱瘓父親、對生活勇敢而又堅持愛情的母親、自尊心強烈到殺死自己的天才文展、“世界”和“理想”而遭受沉重打擊的厚朴......一個個鮮活的人物透過蔡崇達的眼睛,彷彿能領閱到了特有的閩贛小鎮風情,那裏的人如同你我身邊熟知的人,發生着你我熟知的故事。透過作者的文筆,我看到他眼裏的“他人”,也看到了別樣的人生。

“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很多時候我們拖着疲憊的身體工作到深夜,但是有幾個人會因爲這樣的辛苦付出而快樂?有幾個人能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想做的,成爲自己想成爲的,學自己想學的。假如喜歡看書,就一本一本的讀,想寫字就寫,沒有限制,就像每個人的人生一樣不設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找到自己想要的就足矣。把生活過在自己心上,而不是別人的嘴上,這一副皮囊只是爲了讓你的靈魂更豐富和深刻。

讀《皮囊》有感13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具活鮮的皮囊,不管這皮囊它包裹着一顆怎樣的心,心就像一盞明燈,把皮囊從內照亮,心和心,人和人由此聯繫在一起。

讀這本書的時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兒時的兩個同伴,一個是父母在香港,有着旁人不可及的物質生活的香港阿小,一個是父母爲漁民,兩個兄長亦是漁民的赤腳阿小,可想而知,香港阿小在旁人眼中有着優越的條件,然而,香港阿小,去了香港後,卻也遭受着不同的待遇,他成了香港夥伴中的“鄉巴佬”因爲父母生意失敗,父親重病過世,哥哥卷財產逃跑,成年的他,在生活上是困苦的,住在貧民窟,精神上也是貧瘠的,無助的,而家鄉的赤腳阿小,早早地當了漁民,成年後,妻賢子孝。每每隔着屏幕看到香港的繁華,他心中也會蕩起一絲嚮往,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前擁有的生活狀態,卻是處在真實香港大地中香港阿小所向往的。

在這個故事裏,沒有誰可以逃離的了物質給他帶來的優越感,也沒有誰可以避免貧瘠給生活帶來的烙印,然而,彷彿現實總是充滿了很多希望,這場馬垃鬆誰能竿的到達終點,真是一門學問。

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有個“別人家的子孩子”他們或許有自己的目標,或許只是太成熟了而已,作者的另一個夥伴文展,那位有着免脣的天才,有着比同人更高的理想,文展是個很特別的人,在一羣小夥伴中,竟然能讓別人崇拜到忽視他本身白的缺陷,能讓別人發自內心的尊敬而沒有同情他有着對人生完美的規劃,朝着自己的目標一步步前進着,他覺得自己以後一定會出人頭地,一定會走出這個小地方去大城市立足,後來他確實考去了大城市上學,他不願回到他的家鄉,甚至疏遠,大城市並不像小鎮,,在小鎮中他是儀佼佼者,但在大城市裏他只是普通一的份子,或許他受不了這種身份上的轉變,又沒辦法起卻別人出去之後他發現,比自己優秀的人大有人在,成功也並非兒時想象的那麼簡單,倔強的他去卻不願妥協,他依然相信自己不一般,最後卻視生活折磨的遍體沐淋傷。從本質上,我們都是失去了家鄉又沒辦法抵達遠方的人,但也要滿懷希望去點亮道路,照亮身邊的的人

讀《皮囊》有感14

於我而言,出差最大得好處莫過於,在高鐵上的那幾個小時,除了接打電話外,剩餘時間可以自由支配,於是就看了蔡崇達先生的《皮囊》的幾個章節,建議80後,都讀一下,裏面藏着你的青春或者是某個情感的悸動。

這是從閩南小鎮走出來的作家,一步步,貌似很難卻又順理成章的成功的將自己的經歷幻化成文字,與人共享。其中幾個章節,感觸很深。

一、皮囊

作者的阿太說“肉體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的皮囊,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才”這位老人家,臨終留給她曾外孫的話居然是:“死不就是腳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誠心想念我,我自然會去看你。因爲從此之後,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

靈魂這個概念總是太模糊,這是有宗教信仰的人的稱呼,無則,一般稱之爲思想,總之是脫離軀體的一種概念,是一種超乎於肉體所能及的範圍,是一種可以支配軀體的更高一級的非物質體所在。也是我們所認爲的一個人高度的終極代表。

只有21g的它,是人體的統治者,是所做一切行爲的指揮棒,所以,它能代表人的尊嚴,地位,胸襟以及高度等等。那麼在不唯心主義的前提下,儘量讓它自由,也許是一生所追求的事情。

爲生活所迫,成天按部就班的勞作的人大有人在,可是邊勞作邊聽莫扎特的人不多,不是因爲想聽的不多,是因爲,能在困住軀體的同時,又讓靈魂得到自由的不多,這是我對作者寫這篇故事的理解。萬事萬物,不能周全,能隨心而動的更少之又少。軀體易困,思想可達,兩者能同步,非仙即高,兩者不同步,纔是衆生之象。

二、阿小和阿小

這是作者兒時的兩個同伴,一個是父母在香港,有着旁人不可及的物質生活的香港阿小,一個是父母爲漁民的,兩個兄長亦是漁民的赤腳阿小。可想而知,香港阿小的待遇以及他在衆赤腳夥伴中的蠻橫、傲慢以及不可一世。

然而,香港阿小,去了香港後,也遭受着赤腳的待遇,也是香港夥伴中的“鄉巴佬”,因爲父母生意失敗,父親重病過世,哥哥卷財產逃跑,成年後的他,在生活上是困苦的,住在貧民窟,精神上是貧瘠的,無助。而赤腳阿小,早早地當了漁民,成年後,妻賢子孝。每每隔着屏幕,看到香港,心中也會蕩起一絲嚮往,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目前所擁有的,卻是生活在屏幕後真實香港大地的香港阿小所向往的。

這個故事裏,應該有大部分80後的童年、少年回憶,特別是在青春期,那個敏感又叛逆的時期,一身穿着似乎都可以引起心裏落差的年紀,沒有誰可以逃離的了物質給他帶來的優越感,也沒有誰可以避免的了貧瘠給生命的烙印,那是一種自卑的,無法言表的心理。然而,彷佛現實總是充滿了很多肯能,這場馬拉松,誰能華麗的到達終點,真是一門學問。

看別人的故事,能體會自己的人生,更何況,有時候,你就是作者所寫的一員,同一大背景下的我們!

讀《皮囊》有感15

閱讀一本好書就像與高尚的人談話,喜歡蔡先生簡單而富含哲理的話語,字裏行間都傾注着對生活的思考,也讓我審視周圍的一切。

書中描述了福建漁業小鎮的風土人情和時代變遷,在溫情而又殘酷的故事講述中闡述了對父母、家鄉的緬懷,對朋友命運的關切。其中最讓我感同身受的當屬這一段:“我瘋狂工作,不讓自己有空餘時間,除了真實的生存壓力,還在於,我根本不敢讓自己有空餘的時間,因爲時間一空下來,我就要回答怎麼去填充時間,怎麼去面對生活,去回答這個問題—我要怎麼生活,我真正喜歡的是什麼,我真正享受什麼?”這段作者的自我反思發人深省,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又何嘗不是這樣?

我每日都計劃着把時間填補得滿滿的,不敢讓自己閒下來,害怕一空出來該怎麼去填充時間,我從來不去想也不敢想自己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大多數時候只知道自己非這樣做不可!在忙忙碌碌的同時也在失去些東西,而那些東西錯過了就不再擁有,如果說時間是一輛前行的列車,那我們就是車內的乘客,上車下車,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們刻在我的骨頭裏,即使時光列車拖着我的肉身一路遠行,至少你們的名字和名字牽扯的記憶,被我帶走了。

一個人除了努力工作,更應該學會享受生活,x一首小曲,一杯清茶,一本好書,一場旅行……讓心沉澱,讓夢更甜!

標籤:有感 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