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童年》讀後感15篇[實用]

觀後感2.72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童年》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童年》讀後感15篇[實用]

《童年》讀後感1

今天閒得無聊,我便首奪《童年》,津津有味地看了一起。《童年》是一部以作者高爾基自身童年經歷爲素材的一部小說。小說的大概內容是:小主人公阿廖沙三歲喪父後,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回外祖父家。外祖父家是一個瀕臨破產的染布坊。

期間,阿廖沙獲得外祖母的疼愛、關愛,受到外祖母典雅童話故事的薰陶,同時也親眼目睹兩個舅舅爲爭奪戰家產爭執、打人。與阿廖沙關係甚好的“小茨岡”伊凡也在一次搬到十字架的時候,由於兩個舅舅的貪婪而被燒死了。這種現實生活中的賢與惡、愛與恨已經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給了深刻的印象。十一歲時,阿廖沙的母親去世,外祖父也斬了產,阿廖沙無法之後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便踏上社會,獨立國家經商。

書中重現了19世紀70年代俄國人民生活的社會環境。看完了《童年》,我可不的感慨:高爾基生活的`痛苦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可是他還是熬過來了,而且出了最出色的無產階級作家。《童年》這本書讓我受到了相當大的靈感,它教育我們在困難的環境中不屈不撓,堅決理想。

《童年》讀後感2

每個人都有童年,而且每個人的童年是不同的,我們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我們真是千呵百護,捧在手裏怕碎了,含在嘴裏怕化了。但是高爾基就沒有這樣一個童年,他的童年是苦的',是可悲的,不但家裏很貧困,家庭也不美滿。

高爾基7歲就沒有了父親,因爲家裏窮父親生病了也不能去醫院,直到死了也沒有好好吃過一頓飯。因爲前面一直是父親打工獲得的錢,現在他死了,高爾基跟着媽媽和年邁的奶奶遠渡重洋去找高爾基的公公。高爾基的公公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家,經常打小孩子,只給高爾基幾件有補丁的破衣服穿。高爾基在國小時因爲是窮人家的孩子飽受大家的欺辱,不過有一次數學老師出給了學生一道題:1 2 3 4 5 6 ……100=?,別的孩子想了半天都沒想出來,只看高爾基一會兒就做好了,他說是5050,老師很驚呀,忙問:“你怎麼知道的?”高爾基說:“因爲1 100=101,2 99=101,3 98=101……一共有50個101,只要用50×101=5050就可以了”。老師對高爾基的數學能力心服口服,不再因爲家窮而瞧不起他了。高爾基長大後成爲了數學家、文學家。讀完了《童年》,我覺得高爾基生活學習條件那樣差也能成爲偉人,而家庭富裕的我們不是要更加努力學習嗎?

《童年》讀後感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是一生中最難忘,最快樂的時光,但是高爾基的童年卻與別人不同。在媽媽的陪伴下我和媽媽一起讀了高爾基寫的--《童年》。

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很悲慘。三歲時父親病死,隨母親投奔外祖父。後來母親也改嫁了,阿廖沙就只能住在外祖父家中,可是外祖父的.脾氣很暴躁,把家裏弄得亂七八糟,烏煙瘴氣,並且經常毒打孩子,還有他的兩個舅舅爲了爭奪家族的財產而鬧的家裏雞犬不寧。阿廖沙經常驚恐不安,還好有慈祥善良的外祖母保護她,所以高爾基11歲就離開家去謀生。

每當我一想到阿廖沙生活在這個黑暗的社會和灰暗的家庭中,就會想到,如果我身處那種惡劣的環境,我會像阿廖沙那樣自立,去尋找自己能夠生存的地方嗎?

我爲自己高興,因爲我沒有出生在那個時代,也沒有失去父母,沒有受過苦,而且我的家人也很疼愛我……和阿廖沙的童年相比,我的童年是快樂的,是幸福的,也是無憂無慮的。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只要一到假期裏,媽媽爸爸就帶我去各地旅遊,我們去過北京,大連,青島,昆明,大理,長沙,張家界,等很多地方。通過遊歷各個地方的名勝古蹟等,我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知道了許多民族的風俗習慣。有爸爸媽媽的陪伴,我的每一次旅程都記憶猶新。我的童年就是這樣歡樂,就是這樣幸福。所以,我要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童年》讀後感4

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童年卻各有各的不幸。從高爾基的《童年》中可以看到一個俄羅斯兒童,甚至整個俄羅斯民族成長的歷程。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文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父親早逝,他和她的'媽媽就搬到外公家住。外公非常討厭阿廖沙,經常打他,兩個舅舅又一直不和,外公最後實在受不了了,把家產分了。媽媽又離家而去,一直是外婆在疼愛、照顧他。媽媽經過幾番風波回家後,外公又逼她再嫁給一位有錢人。最後,所有關心阿廖沙的人都去世了,他終於走入了生活,開始了自己的人生。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人和他一樣不幸。他們的父母很早就出去打工了,可是他們並沒有因爲生活艱難就自暴自棄。爲了生存,他們受了各種各樣的苦:上學前,去送牛奶;放學後,去賣報紙、撿廢品……他們從小就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

與文中阿廖沙經歷的種種困難相比,我們所經歷的這一點小坎坷又算什麼!他在這麼悲慘的生活中都能堅持下來,我們難道就不能嗎

從這篇小說中我體會到:不論有什麼困難我們都不要退縮和害怕,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沒有什麼是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

《童年》讀後感5

《童年》的作者是俄國無產階級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的作品。

高爾基出身貧寒,早年喪父,只念過三年書,靠自學成才,成爲舉世聞名的大文豪。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三步曲中的第一部,也是諸多重要作品中最有特色的一本書。它記敘了作家從4歲到10歲這一時期的生活。表現了一個底層孩子生活的艱辛和革命意識覺醒的過程,從各方面描寫了舊俄國人民真實生活和國民的衆生相,即評擊了黑暗,也展示了光明。

高爾基4歲喪父後寄居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卡西林是個小染房主,家境已經敗落。他喜怒無常,脾氣極壞,經常謾罵甚至毒打親人和小孩。兩個舅舅也極其自私、粗野。爲爭家產,彼此爭吵。還加害工人,要小茨岡擡沉重的十字架,結果被活活壓死。

但是,高爾基並沒有被這些黑暗的醜事和惡勢力所毀滅,反而鍛鍊成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富有同情心的`人。是外祖母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高爾基,她給高爾基講美麗動人的童話、民間故事。還有善良樂觀的小茨岡,他們培養了高爾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勇敢的反抗精神。

讀完《童年》,讓我覺得高爾基真是了不起!

《童年》讀後感6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愛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討厭他。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卻走過來了。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醜陋面目。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現在的比起來,實在是太悲慘了!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着。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你品嚐;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如果有人欺負你,大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個人一番。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

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這一類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幹嗎呢?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值得他們去做嗎?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最

後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後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童年》讀後感7

在假期中,我讀了《童年》這一本書,瞭解了當時前蘇聯的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每個人的童年都不一樣,而書中阿廖沙的童年,卻與我們與衆不同。

《童年》講述了阿廖沙三歲到十一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他用兒童純真、無邪的眼光,通過思考和感悟,抒發了童年的歡樂和人生的艱難苦楚。

四歲喪父,跟隨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家中。在這裏,他認識了許多東西,他認識了自私自利、粗野的兩位舅舅;樸實、友好的朋友茨崗;吝嗇、貪婪、殘暴的外祖父,他每天都在這種殘忍,狼狽和親人之間互相爭吵的環境下,慢慢長大的。

我們的'童年生活與他相比起來,他的是險惡的,而我們的則是燦爛、美好的,他的童年是痛苦的,而我們的則是無憂無慮,無拘無束,非常快樂的,這簡直就是就是天壤之別啊!

是啊,我們現在生活條件富裕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對父母的要求挺高,我們現在要懂得珍惜,我們現在能上得了學,學習知識已經很不錯了。而有些山區的孩子連學都上不了,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努力,長大後,爲祖國奉獻。

《童年》讀後感8

有的人的童年幸福甜美;有的人的童年自由自在;有的人的童年悲慘坎坷。俄國作家高爾基的童年就是坎坷悲慘的。他用寫自傳體三部曲的方式寫出了他的童年生活。

《童年》主要記敘了高爾基的父親死了之後,被母親帶到外祖父家裏生活,在外祖父家裏的生活可謂極其難受。父子、兄弟之間勾心鬥角,爲了自身的`利益、個人利益爾虞我詐,以至於小茨岡在他們的手中悲慘的度過了那短暫的十幾的年,小茨岡沒有雙親,是被外祖母撿回來的,他被衆人當作奴隸一樣使喚。在一件事件中,爲了證明自己的存在,他就搬一塊很重的十字架,沒考慮自己的能力被壓死了。在這家裏,只有外祖母照顧高爾基,外祖母就像一盞啓明星照亮着他的心,是他在這樣一個腐敗的時代裏堅強活下去的動力。

和高爾基的童年相比,我們的童年就好多了,既不缺衣,也不少食。可謂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被大人們圍着團團轉,視爲掌上明珠,沒有一絲痛苦可言,竟然沒有一絲珍惜,反而變本加厲,處處爲難父母。說起來就羞愧,或許,只有飽受艱難險阻才能成長吧!作爲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我應該好好珍惜現在幸福的生活,好好的學習,努力的奮鬥,開鑿更美好的未來

《童年》讀後感9

今天我讀了《童年》這本書,這本書讓我非常感動。

童年寫的是高爾基3歲到11歲的一段時間。把人物描寫地栩栩如生,巧妙地寫出了從一個孩子的角度看到的俄羅斯人的閃光點和惡劣處的所在。

這些栩栩如生的俄羅斯人當中,我最喜歡的人就是相信上帝的高爾基的外祖母。因爲她的.優點實在太多了,簡直無可挑剔!她從不說髒話,從不吝嗇,永遠支持高爾基,告訴了高爾基許多道理……

但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高爾基的外祖母也有一個小毛病:愛喝甜酒。(暫時我只知道高爾基的外祖母只有這個毛病)如果外祖母改掉這些毛病的話,她就更加完美了。

還有一個人對於高爾基後來成爲作家是起到了關鍵作用的(起碼我認爲是這樣的)。她就是:赫裏桑佛主教!!!她那一次和高爾基知心交心的談話,令高爾基有信心繼續去上學,並且爲以後成爲作家打好了基礎。

我發現,書中描寫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大部分是有許多我們不應該學習的精神的人,比如:嫉妒;講髒話;不孝順……

這本高爾基的著作《童年》真好看!!

《童年》讀後感10

我們的童年如同在天堂一般,但也有一,些人的童年如地獄,高爾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他是一個世界聞名的人。

他的童年可以說是地獄一般,我們的童年在現在這個社會裏無憂無慮,但高爾基他的父親彼什科夫,老實、本分;卻不幸早逝,小小的他被母親帶到了外祖父家,可誰知自從外祖父的`事業衰敗,他漸漸變得殘暴,變得小氣吝嗇。狠下心削人,經常毒打家人,

高爾基的母親一段時間後改嫁,但卻馬上死亡,年幼的高爾基被殘忍的外祖父逐出家,他那時的歲數大概才十歲左右,我們十歲的時候還在粘着父母要着那個和這個,根本無憂無慮。我們生在福中不知福。高爾基他小小年紀幫別人打零工,甚至上街討飯,可同樣的我們,四肢健全,有頭腦,爲什麼就忍受不了他的童年,他可以養活自己,爲什麼我們還要依賴在父母身上,甚至有的人長成20多歲,還不如高爾基10歲左右。

時代,是不斷的在進步,科技也是如此,條件也在優越着,但人們的意志卻在不停的衰敗着,成爲一個寄生蟲一般一直依賴在別人身上,像這樣,永遠不會進步。

有一句話叫做“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在挫折面前堅強,在困難面前挺立,遇到困難不要跑,勇敢的面對他,要戰勝恐懼,纔有可能成功。

《童年》讀後感11

最近,我閱讀了高爾基先生寫的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童年》,這是高爾基仿照自己的童年寫的。

高爾基出生在俄國尼日尼的一個木工家庭,3歲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跟着媽媽和年邁的姥爺姥姥生活,別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可是高爾基沒有,他只有打補丁的破衣服和一個破書包,但是高爾基沒有埋怨媽媽,他只是更努力的讀書,十一歲就走向了社會……

高爾基十一歲就走向了社會,而我呢?十一歲了做一些事情還需要爸爸媽媽來幫忙。比如說有一道較難的數學題,我想了許多遍都沒有想清楚,老是轉不過彎來,這個時候,就不得不麻煩爸爸給我講一點思緒,這樣,我才做得出來……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真是來之不易,若不是成千上萬的革命戰士的捨命拼搏,就不會有我們現在這麼好的日子。高爾基先生能夠從痛苦中堅強地走出來,就是因爲他戰勝了挫折,頑強地與命運作鬥爭,並且不懈地努力奮鬥。我們真應該學習高爾基的精神。

《童年》告訴我們:應該珍惜這美好的童年,告訴了我們做人做的道理。

《童年》讀後感12

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書中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愛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討厭他。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卻走過來了。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醜陋面目。高爾基的童年是那麼的悲慘,和他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

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你品嚐;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

你看我們多幸福啊,難到不應該去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嗎?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

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每一分每一秒,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後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童年》讀後感13

童年,原本應該是有趣而歡樂的,但過去的貧窮卻造就了無數孩子們不同的童年。

《童年》的作者是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同時也是一位詩人、評論家、政治家、學者,出生在伏爾加河畔的一個木匠家庭,幼年喪父,跟隨母親寄居在外祖父家。

《童年》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艱苦的童年生活。父親早世,阿廖沙就跟隨母親來到外祖父家寄居,但是隻有外祖母疼他。他的兩個舅舅爲了財產大打出手。後來,母親再婚,外祖父也賣了房子。繼父輸光錢,不務正業,還打母來,並且說阿廖沙是小偷。最後母親去世,阿廖沙也走向社會。

這本書中的人物形象特點鮮明:阿廖沙,看見酒館女主人吵外祖母,竟然把女主人銷鎖在了酒窖,可以看出他的正直和勇敢;外祖母,家裏着火鎮靜自若,能看出她的`穩重和鄰危不亂。

聯繫生活,書中主人公悲慘的童年和我們相比,真是過分悲慘,但阿廖沙挺過來了,在悲慘的童年中受益匪淺,變成了一位不向醜惡現實低頭的人。

跟阿廖沙的生活相比,我們生活上的小困難還值得放棄麼?

《童年》讀後感14

讀完《童年》這本書後,使我認識到二十世紀俄

國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特徵,特別是阿廖沙的成長以及他內心世界的變化,更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普通人的靈魂。

剛開始讀的'時候,由於阿廖沙家境的變化便使我也有一種壓抑的感覺,阿廖沙幼小的心靈還不懂失去親人的痛苦,他看到母親的悲慟只是感到困惑和驚愕。隨着他進入了一個陌生的生活環境。沒有溫暖,沒有和諧,他看到的是姥爺的暴躁、喜怒無常,舅舅們的粗野自私。在這樣一個無情的天地裏,只有善良的姥姥給予他關愛和溫暖,是姥姥激發了阿廖沙對生活的熱愛和憧憬,對正義的認識和追求。姥姥是個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好人,她是阿廖沙成長過程中影響的人。在那樣艱苦且有污濁惡劣的生活中,阿廖沙吸取了姥姥身上的優秀品質,成爲一個善良、樂觀、正直的人。作者通過人物性格對比的寫法,更深刻地說明無論怎樣落後與野蠻的社會中,總會有善良、美好的人與事存在,並且所有的醜惡必將被美好所取代。

通過讀這本書使我更確信明天會更好!

《童年》讀後感15

無意間,我讀了高爾基的《童年》,讓我感觸極深。

書中的主人公是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出生在俄國尼日尼。諾夫戈羅德一個普通木工家庭,由於1871年俄國阿斯特拉罕一帶霍亂肆虐,3歲的高爾基患了病,他父親爲了護理他而不幸染病不治身亡。後來他跟母親來到外祖父家度過了他的童年,由於沒有父母的疼愛,家庭的溫暖。高爾基十一歲走向了“人間”,飽嘗了人生的辛酸……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而每個人的童年卻是不同的。可以說高爾基的`童年是不幸的,相比起來我的童年卻是幸福的,是在父母的關愛中度過的。以前我總以爲爸媽對我不好,常常因一件小事他們就對我指指點點的,這讓我委屈極了!我總是覺得我不幸福,現在想起來,真有點後悔。我在爸爸媽媽的關愛中長大,而高爾基卻……

讀過了《童年》,我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新的體會,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更加關心我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們,因爲給予別人幸福,自己也是快樂的。

標籤:讀後感 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