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沉默的教室》觀後感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在寫觀後感時,需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思考立場。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沉默的教室》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沉默的教室》觀後感

《沉默的教室》觀後感1

哈耶克曾說:“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可能是自由的,同時又是可憐的。”也許原義本不指此,但用這句話來形容理想主義者也許再合適不過。

理想是如此地令人心神馳往。我們總是忍不住去不顧一切地追求它,全然不顧那些訴退衆人的可怕後果。我們追求道義、公平以及更重要的自由;我們總是像個傻瓜一樣,大氣凜然、捨己爲人;我們在關鍵時刻立起的脊樑總是如此的高大,不屈的傲骨總能讓世人景仰。可惜,我偉大的同時,卻往往逃不了可憐的宿命。

理想主義者之所以可憐,因爲他們總是手無寸鐵,也毫無陰謀。他們純粹可愛、永不屈服,因而總是結局潦倒、代價慘烈。他們的鬥爭,是一個戴着道義鐐銬的囚徒與一個自由兇猛的拳擊手之間的鬥爭。在理想中,他們也許是高大的;但在現實中,他們卻註定是弱勢的一方。

所以,我想說,他們是純粹的、偉大的,是道義與公平的守衛者、是爲自由而不屈的抗爭者;但同時,我又不得不說,他們的結局是如此的可憐、下場是如此的可慘,在真實地利益爭奪中,他們往往是失敗者。

我總是看那些理想主義者,前赴後繼,卻被現實壓挎打倒;儘管他們一生挺直背脊,卻依舊無法撼動現實的一分一毫。

我想到了許多純粹卻力量羸弱的理想主義者被強權或陰謀所害。我高中時曾讀遇羅克的《出身論》。儘管那個時代早已過去,但字裏行間透出的決心、勇氣、義無反顧、道義不泯,那樣偉岸的靈魂,那樣擲地有聲的話語仍使我久久不得平靜,儘管他的'死是那麼地決絕與悲哀。我也曾把《五人墓碑記》反覆誦讀,五人之死同樣凜冽,卻是那樣動人。我從錄音中聽到過馬丁·路德·金激情澎湃的演講,振奮人心的同時卻逃不了現實的子彈。當然還有這部電影中那些可敬又可憐的年青人,他們的身影和八 九年的那羣人是如此地相像啊!

或許正是這些傻瓜般理想主義者的堅持,才使自由與道義的勝利如此的珍貴而令人感動。付出巨大的努力,僅爲了那微小的可能性,這總是理想主義者所做的。理想的實現如此地珍貴不易,這也是理想主義者令人感動的地方。

可感動總是毫無現實的用處,偉大也只能是個頭銜而不能作爲武器。我們手無寸鐵,僅憑一腔熱血,因而可憐是我們必然的宿命。於是我們現在沉默着,等待爆發或等待滅亡?

《沉默的教室》觀後感2

本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拍攝的,主要講了東德一些高中生由於同情匈牙利十月事件而無視老師於課上默哀兩分鐘。這些高中生被定義爲“反革命”,教育部告訴他們只要供出領頭羊,就有繼續學習的機會,但這些高中生拒絕告密的事。最後這事甚至還牽引出這些高中生當中某些高中生的父親因告密產生的恩怨。

有人看完可能會問:“這些學生做的對嗎?”我認爲這些學生們做的對。首先,當教育局認爲他們這是“反革命”,並讓他們招出領頭羊的時候,他們拒絕招供,說這是三夫之言,大家都同意了默哀的想法,所以這是咱們共同的意見,不是某個人的想法。從這裏讓我看出了這些高中生們的責任心,他們的敢作敢當。雖然當時是一個人提出來的,但他們多數都同意了,那麼這將不是一個人的意見,而是集體的意見。他們這種做法很對,他們懂得承擔責任。

然後就是當提出默哀的'意見的主角父親告訴主角嫁禍於人可以繼續上學之後,主角知道自己要嫁禍的那個人已經被判處至少十年的監禁了,還有那個人的父親也被自己的父親告密之後吊死了,他不想再讓那個人絕望,也不想再讓他父親的歷史再他身上再次重演。所以他斷然拒絕了父親,他認爲這種做法非君子所爲,是不道德的。有些人可能會哈哈大笑:“這人真傻哈哈”,這人真的是傻嗎?不是,這叫承擔責任。這個建議在最初就是主角提出的,無論最後演變到好還是壞,主角都是領頭羊,或者說是“罪魁禍首”,最後都要由主角買單。男人,廣闊的胸懷肯定要有,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擔當。一位作家曾說過,長大,意味着承擔責任。而男主,就已經長大了。

一週後,當教育局再次來詢問領頭羊時,學生們一個一個的站起來說自己就是。最後結果很殘酷,全班被開除,不能在全國範圍內取得高中畢業證書。最後他們集體(除4人外)去了西德,得到了屬於自己的高中畢業證書。

這部影片我覺得告訴我們最大的道理就是:學會承擔責任。長大不僅僅是外表,更是心理。如果你哪天學會了承擔責任,那你就是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