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0篇)

讀後感1.12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0篇)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1

讀王小波先生的《沉默的大多數》,提到《巴巴拉少校》中的安德謝夫先生考教自己的兒子,問他能幹點什麼。兒子答:幹什麼都不行,我的特長在於明辨是非。安德謝夫把兒子損了一頓:“你說的那件事,其實是世界上最難的事。”

這兩天網絡上出現的“廣州方圓國小老師虐待學生致其吐血”的事件,晚上刷微博初看到的時候很氣憤,恨不得立刻轉發聲討老師。剋制住了自己,因爲知道晚上的自己很不理智,太沖動。第二天又詳細看了看,已經有網友在下面質疑血跡不合常理,診斷書上未提及吐血等症狀,以家長的說法,醫院不可能還讓孩子在門診輸液,有作假誇大之嫌,但提出質疑的少許網友被其他人罵得狗血淋頭。公安局也發佈了“事件有所出入,尚在調查”的聲明,下面的網友依然一片激動的捍衛自己認爲是事實的.事實。果然今天有所反轉,慶幸自己當初尚存理智,沒有被一時的情緒牽着走,等待了官方調查結果,不然就要打臉和羞愧了。當然這次事件,家長造謠威脅有錯,老師體罰學生也有錯。

又想到之前“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中的紅色轎車女司機,行駛途中被突然轉向的公交擦到,車身旋轉90度,逃過一劫。事故調查結果出來之前被罵慘了,被謠傳爲開車逆行導致公交墜江,受害者變加害者。當初雖然沒有在網絡上發言暴力這位女司機,但我也對最初的新聞信以爲真,和朋友分享這條新聞並在聊天中加以責怪,在此我向這位女司機鄭重表示歉意。也警醒自己,不要聽信一家之言。在對事情發表看法之前,先想一想,再等一等。想一想網上的言論有沒有證據支撐,證據是否可信;等一個最終調查結果。

網絡時代,明辨是非變得更容易了嗎?似乎並沒有,我們能更輕易的查閱到知識,也更輕易的被言論矇蔽,被大衆情緒浸染。人人都有話語權的時代,更要慎用自己的話語權,明辨是非靠的不是衆口鑠金,而是個人思考和專業調查的結合。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2

前幾天,有幸讀到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略有感觸。

文章以王小波的自身經歷爲線索,先講述了他怎樣選擇沉默的經過。從小時候到大學時候革命及讓人啼笑皆非的現實,很難讓人聯想到所謂的美好。周圍很多人喊着所謂的口號與教條,以此來成爲這個主流羣體“話語圈”的一部分。從內心鄙視話語圈的王小波,選擇了沉默。選擇沉默,是因爲一些話在某一環境下無法說出口,或說出了也無用。沉默有自己的語言。他舉了一個例子,如果有人常在你樓道門口放了一輛自行車,妨礙了你的進出,而你又是一個認真的人。你勸告他,或去跟居委反映,說:同志,五講四美,請你注意。對方的很有可能,會說你這人真“事兒”。同時你也可以用沉默的'方式來表達你對這種行爲的厭惡,把他車胎的氣放掉,當然是在四周無人的情況下。

一種文化必有一些獨有的信息,沉默也是有的。戈爾巴喬夫說過這樣的話:有一件事是公開的祕密,假如你想給自己蓋個小房子,就得給主管官員些賄賂,再到國家的工地上偷點建築材料。這樣的事幹得說不得,屬於沉默;再加上講這些話時,戈氏是蘇共,所以當然語驚四座。還有一點要補充的,那就是:屬於沉默的事用話講了出來,總是這麼怪怪的。

沉默也可以傳播。在某些年代裏,所有的人都不說話了,沉默就像野火一樣四下漫延着。把這叫作傳播,多少有點過甚其辭,但也不離大譜。在沉默的年代裏,人們也在傳播小道消息,這件事破壞了沉默的完整性。好在這種話語我們只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說,比方說,公共廁所。最起碼在追查謠言時,我們是這樣交待的:這話我是在廁所裏聽說的!這樣小道消息就成了包含着排便艱鉅的囈語,不值得認真對待。另外,公廁雖然也是公共場合,但我有種強烈的慾望,要把它排除在外,因爲它太髒了。

我屬於沉默的大多數。從我懂事的年齡,就常聽人們說:我們這一代,生於一個神聖的時代,多麼幸福;在甜蜜之餘也有一點懷疑:這麼多美事怎麼都叫我趕上了。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3

王小波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認識他是因爲《萌芽》,然後偶然買了本雜文集,高中時讀了很多遍,重讀還是覺得很有意思。

王小波是個寫小說的天才,他自己也說小說對他來說是最大的樂趣,不過我一直認爲讀他應該先讀雜文,這樣對他小說的理解會很有好處。

我覺得他寫雜文,邏輯上是無懈可擊的,舉例子就很隨意,有時候還可能會前後矛盾,但是也瑕不掩瑜。

在他看來,科學是美好的,幸福在於,參差多態,人們應該追求思維的樂趣,反對愚蠢。他覺得,沉默是中國人的通病,他自己也是沉默了很多年纔開始發聲。其實看的時候也有看到別人的評論,說王小波只是表達了對現狀的不滿,並沒有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我覺得到目前爲止還是默默忍受的人比較多,提出問題被解決的可能不是問題本身而且提問題的人,所以站出來發聲本來就挺可貴的了。

我最認同他的.觀點的可能是,他對獨立思考的強調,即使是在被灌輸思想的年代,也要保持自己的判斷。而且,明辨是非的確是一件非常難的事,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的立場,有時候得到的結論會截然不同。

在文章中,他也談到了學者的研究環境,以及文藝作品的價值。研究也好,創作也好,都不應該被道德束縛,不應該受政治的影響,不應該迎合大衆。太多時候,創作者就怕扣上道德敗壞類的帽子。我也覺得,藝術高於生活,不能用生活中的評價體系來判斷,藝術是爲了展現人性,不是爲了教育大衆。而最偉大的作品必然是帶有批判主義色彩的。

;在我看來,所謂真善美就是一種甜膩膩的正面描寫,在一個成熟的現代國度裏,一流的藝術作品沒有不包括一點批判成分的。 ;

我也不是完全贊成他的觀點。比如說,他說張愛玲後來把病態當作才能,我倒覺得張愛玲的敏感病態造就了她的天才,藝術很多都來源於痛苦,病態倒也無傷大雅。

還有比較疑惑的一點,就像前段時間的米兔運動,劉瑜寫的那篇文章我就很不贊同,但是也有人說學者應該有自己的立場並且堅持自己的立場,但是顯然她的立場在法律不健全的當下並不能解決問題,想知道如果是王小波,他會怎麼看。

總的來說,他是個有趣的人,他的雜文值得一讀,我也是喜歡這種用理科邏輯寫文章的作家,沒能活久一點真是遺憾。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4

拿到《沉默的大多數》這本書的時候,我便產生了共鳴,應爲自己也是屬於這種性格的人,因爲我平時也不喜歡怎麼講話,或者不喜歡在公共場合發言,套用書中一句話就是“在公共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裏卻是妙語連珠。”現在的社會中,總有一些人幹什麼事都比較積極,爭先恐後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生怕自己的才華被淹沒。

福克先生說過,說話即權利,可見他們和樂忠於這種權利。但我喜歡聽他們說完,自己在內心思考,而這種思考對於大家是否知道都是次要的,王小波說這是大部分人的通病。王小波說,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或許是從沉默中才能得到更多地思考。

從王小波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以及在此隔閡下的互相抨擊。這是一個太過複雜的時代,充斥着太多的誘惑,不同的思想觀念左右着人們的行動,有人願意捨己救人,有人願意披露真相,有人願意散佈謠言。因此有的話該講的要講,不該講的還是要用沉默來代替。

沉默往往代表的`是行動,沉默往往也代表着力量的凝聚。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不同信仰的人們沉默着,包容着,同時也關注着。沉默是一種內在性的處事方式,沉默或許是一種積蓄的過程,誰也不知道爆炸後的結果是什麼。

沉默的一代人絕不會是垮掉的一代人,二十世紀鬧得太多喧囂太多,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更多的崇尚理智和謹慎。對於雜誌上刊登的調查,我們都清楚那是要登出來吸引人眼球的,所以我們沉默了,所以我們含糊了。因爲我們絕不願意說謊,因爲沉默是對選擇權的尊重。

我們堅信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沉默,我們理性,我們耿直。但沉默絕不違背自己的內心,當時代召喚之時,沉默的大多數會挺身而出,奮不顧身。

讀了這本書之後,還有許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和借鑑。希望從現在開始能對我們大家有所幫助。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5

起初就被王小波的幽默感和文章中透露出的理智所吸引。於是繼《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後,繼續讀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

喜歡王小波的文章一個原因,是因爲他的文章總能給人以一個宣泄口來抒發曾近難以表達的情感,得以一種豁然開朗,而富有自己獨特色彩的思考和見解,能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啓發。還有一點則是他筆墨中的幽默感,讀起來輕鬆之餘,仍能分析透徹。故有的人曾評價,真正能思想的人並不多,能從思想中得到快樂者更是寥寥,王小波就是其中一個。

就雜文中的其中一篇《椰子樹與平等》來講。王小波以椰子樹論平等,把兩樣毫無相關的東西聯想在一起,也是夠獨特的。

分兩點來談。先是論平等與不平等之間的關係。打個比方,有和無是一種不平等,於是人們爲了保持這種平等,有兩種方式,把無變有,把有變無,很顯然後者更容易做到,能更快的創造平等。漸漸,有變無、有變無。有越來越少,多的是以無來取代,更奇怪的是,在以有少無多的情況下,有變無的過程仍在繼續。這樣不是違背了平等,不應存在嗎?

人是鮮活的.,性格和情感使得每人都不同。而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不平等是知識的差異,這就是問題的所在。知識的高低不僅包括科學知識,也涵蓋文化素質和藝術的品味等精神方面。後者的差異更難以彌補,有的人能欣賞畫作,有的人卻不行,或是有的人能體會到幸福感,而與此同時有的人不行,這更易招來嫉妒。於是爲了保持一種平等,消除“有”成了那些“無”的人最好的方法。然而,這種事情並不少見,在政治上,這頗像一種愚民的政策,將“聰明”的人一棍打死,偏袒維護“笨”的人,得以保留“好思想”和“好作風”,消除那些優越感。這也是爲什麼,作者說,一旦聰明人和傻子起了爭執,我們總說傻子有理,久而久之,聰明人也會變傻。

所以,我們現在所做的是在“自焚”嗎?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6

之前就百度過王小波,由於我的心不細,只看到他去世的日子(1997年),就以爲他是一位年齡較大的學者。所以我一直以爲,他寫《沉默的大多數》的時候,已經到了暮年。

很慚愧,到這本書的中間部分,我才知道,他很年輕,而且很早逝。當我知道是這麼一回事的時候,我渾身冷顫,可惜啊,可惜啊,如果他多活30年,得又有多少好的作品啊。

這本書是在微博上看到,說是推薦9本書高分書籍,其中有5本我看過,都是好書,便相信其他4本,也是好書。

我看很多書在一開頭都很困難,因爲對作者的思維還不夠熟悉,便有衝突感。其實,很多東西都是這樣的,這是學習的開始呀。

我想到了另外一位作者,大冰。大冰的故事很吸引人,看起來也很舒服,但是總有加工過度而沒有營養的嫌疑。而王小波的這本書,也是在講故事,但裏面包含了很多他的獨立思考。

而要理解一個人的思考,便要按照他的思維去走,走到他思維的深處,便和作者在一起了。

最讓我印象的,是“肚子裏的戰爭”,“一隻特例獨行的豬”,“椰子樹和平等”,“謙卑學習班”,“魚王”,“蕭伯納的吧拉拉少校”。

“魚王”,“蕭伯納的吧拉拉少校”可能是剛剛讀完,所以印象深刻。

“肚子裏的戰爭”。

展現了當時年代的荒謬,“人像小白鼠一下,是學習的工具”。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這句話體現要在實踐中學習。但是並不是讓人毫無準備就上戰場去實踐。在實踐之前,要做最充足的'準備。而很多時候,卻推脫了前面充足的準備。這是歪曲。

“一隻特例獨行的豬”。

最近自己老是在想,我是不是應該上完大學,找個女朋友談對象,然後結婚生孩子,過一生。我得承認,我是半吊子,半吊子是我既追求自由(打破人生的預設),也希望穩穩定定(人生的預設有較多的安全感)。我未來不知道我往哪個方向去走,但是我很佩服那隻豬啊。

這兩篇,印象最深了。以後和別人談起這本書(在重讀之前),也拿這兩篇舉例。而我不得不承認,這兩篇不是最好的兩篇。我畫了很多線,現在回過頭去看,那些真的好。

在大學畢業之前,我要重複20本書,現在確定的有:《圍城》,《人類簡史》,《少有人走的路》,還有《沉默的大多數》。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7

王小波,似乎是很多文藝青年拿來說事的偶像。似乎每個文藝青年心裏都住着個王小波。最近草草地,囫圇吞棗似的把他的《沉默大多數》看了一下。

境界實在是高,在看似戲謔調侃,輕描淡寫,但卻縱橫捭闔道出世間萬物,人生百態。那種信手捏來的哲人思想,那種通俗易懂的打比方,那種恰到好處地點到爲止,是我們這些俗人企及不來的。

都說王小波的話語很俗,其實我覺得大俗乃脫俗。試問誰可以用大俗之言,把人性,人生,思想,文化,倫理道德等大雅之理剖析得那麼入骨三分。

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就自覺不自覺地做了那沉默的大多數,“在我周圍,像我這種性格的人特多——在公衆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裏卻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說,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說。

保持沉默是怯懦的。”

不可否認,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思想在真空中煎熬,不知道是因爲世界太荒謬,還是我們自身的原因,我們選擇了沉默,或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知道我們沉默是不是因爲“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而人類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學習成長的過程,看了這書以後,我真心地感慨,王小波定是很喜歡蘇格拉底,羅素之類的西方哲學家。

“我寧可做一個像蘇格拉底那樣的人,自以爲一無所知,體會尋求知識的快樂,也不肯做個“智慧滿盈”的.儒士,忍受無所事事的煎熬。”

尋求知識,體會知識帶來的樂趣,這不應該稱之爲“文化苦旅”,我也甚至質疑“學海無涯苦作舟”了。

那也許“參差百態,乃幸福根源”,把羅素的理論妄用一下,即追求知識過程中的萬千體驗,估妄言,殊途同歸,都是爲了追求終極的快樂。突然又想起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

王小波,他說“在世上,要求不高,就是想弄明白一些道理,遇見一些有趣的事”。

這恐怕已經是人生之高境界了,所以啊,《歡樂頌》中的優質男趙醫生,渴望的就是一場王小波式戀愛。然而人生亦是如此,“胡思亂想並不有趣,有趣的是有道理而新奇。”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8

以前不瞭解王小波,唯一的印象就是語文課本里那篇《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關於這篇文章,老師說:“王小波這是在借豬喻人,喻別人,喻自己,他絕望,他在反抗,在批判……”對此,我當時的看法是:“不就是下個鄉、插個隊,至於這樣嗎?”我只是想簡簡單單地看個故事,好在王小波的文字很通俗,有些小幽默,最重要的是,他不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我——他纔不管別人信不信。

所以,故事看得挺舒服。王小波給我的第一印象還不錯。

看《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用不少篇幅在談文革、罵文革——我雖然不喜歡文革,但也沒興趣看別人沒完沒了地批判文革。而王小波不一樣,他好像藉着文革罵了整個學術界——上下兩千年的學術界,而且都很有道理,更重要是有趣。

在書裏看來,王小波是這樣一個憤青:只念過一年國中,卻自學考上了人民大學;本科學了理科,卻赴美留學修社會學;大學畢業開始寫作小說,但對物理化學甚至計算機的熱情並未減少……這才發現,王小波竟然是我最佩服的那一種聰明人。

王小波善用比喻類比,而且很多是那種極其粗俗的類比,這正合我的.口味——我認爲越是粗俗越是容易理解。幽默,有俗有雅,也有典故,但絕對是黑色幽默。很多文章給我這樣一種感覺:我想罵人,但我是文明人,不能直接罵。於是,我先講一個故事,故事很真實,但故事裏的人好像有毛病;我再引一些典故,擺點事實,都很有道理;然後說着說着,突然發現,故事裏講的不就是我剛纔要罵的那個誰!最後,幾句精闢的說理,乾脆的結尾。

至於王小波都罵了誰,罵了什麼,就不說了。

有些文章看不懂,也有些文章有點枯燥。

說王小波是憤青,我承認;但我要堅持:王小波說的每句話都是有理有據的,王小波是學理科的——是講理的人!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9

A說了些話,不久反悔了,就和聽到這些話的人不了了之了,我覺得A的做法不對,要離A遠點。

B說了些話,不久變卦了,就向當初聽到這些話的人解釋我爲什麼改口,我覺得B蠻有意思的,不是個壞人。

C說了些話,不久還在說這些話,我覺得C有毛病,同情之餘,卻也懶得理C。

D說了些話,不久死了,我看着D的遺照,怎麼也想不起D說話的腔調了,心裏是說不出的惆悵。

於是,我就想要把身邊ABCEFG等一干人的聲音錄下來,最好還能合拍幾張照,甚至拍拍DV,這樣就算塌實多了,以免日後心空洞洞的

但是,我依舊覺得A不是個東西,B還像個人樣,C就是那麼讓他去吧。

光是記錄,而不去改變,這樣好麼?

雖然大賢羅素說過:"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可是,參差的程度太厲害,就難免產生偏見了。恩,說到偏見,那可多了去了,ABCDEFG。沒幾個讓我看了不爽,恨不得把我的腦袋擰下來塞到他們的脖子上。

上述的想法雖然不太冷靜,但卻是最爲真實,最爲觸及矛盾核心的比方!

意識到當時自己還沒能力解決其中問題,就這麼插科打諢混到了18歲。那日子倒也不難熬,因爲發現了電視和電影。不過,電影電視看多了,感覺滿腦子都進了水,智商一路狂掉,沒有銳氣了。

還好,脫住院的福,讀了點自認爲了不起的文字。於是,產生了這樣的價值觀:所有的參差多態,我壓根沒必要去管,把我自己的差距和ABCDE拉開來就OK了,人家能不能趕上我,遠沒有我能不能把人家甩遠來得重要!

最後,抖點包袱:機緣巧合,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男生不能不讀王小波,女生不能不讀周國平"我承認,我是奔着媚俗的'想法,即想要找點能把ABCDEFG比下去的資本底氣而去看王的<我的精神家園>的(本來也要看周的,但賣光了)。至於對我產生了何種效應,我也說不上來,只是至少,覺得"參差多態",如果能借助文字,寫出來,一吐爲快,比起得過且過談戀愛,倒也清爽,也更有價值。

行文至此,來句口號:

我接觸ABCD和王小波,是意外;

你接觸王小波和我,是地地道道的緣分!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篇10

《沉默的大多數》是中國作家王小波最初發表於1996年第4期《東方》雜誌的雜文,並於1997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發行,後來又有很多出版社出版,最新出版的是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作者在該作品中傾注了其對中國民衆命運的關注,以反諷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從一個輕鬆的角度來解構身邊複雜的事態。

王小波,當代著名學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出生於北京,1968年去雲南插隊,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商品學專業。1984年至1988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學習,獲碩士學位後回國,曾任教於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後辭職專事寫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於北京。王小波無論爲人,爲文都頗有特立獨行的意味,其作品別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被人們廣泛閱讀、關注、討論並引發了一場持久不衰的王小波熱。王小波荒誕不經的'想象力和妙趣橫生的敘述方式一定會贏得更多的會心的微笑。

王小波所著的《沉默的大多數》,虛構的藝術之美,以及他通過對現實世界的批評所傳播的自由主義理念,已經在這個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寶庫中佔據了一席之地,他批評的對象有些還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這些話語、這些思想仍是我們的社會所需要的。我們從王小波的長盛不衰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在中國,自由主義理念的傳播還任重而道遠。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說在世界文學之林中創造出屬於他的美,這美就像一束強光,刺穿了時間的阻隔,啓迪了一代又一代剛剛開始識字讀書的青年的心靈。

正如王小波的一段話:“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爲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讓你遇到。我開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爲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標籤:讀後感 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