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14篇)

觀後感2.8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鄉土中國讀後感(14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1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農耕大國,在這五千年的風雨變遷中,中國底層社會卻以一種獨特而又引人深思的方式傳承、延續並不斷髮展。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便從諸多方面分析了鄉土社會的存在方式並推廣到現代社會,探尋社會發展的規律。

鄉土社會的根本在於土地,從某種意義上說,土地便是人民的根。有了土地人們才免於奔波,在臨近土地上耕作的人們才聚集成村落,進而形成一個社會。由於土地的緣故,這個社會缺乏流動性,於是“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還鄉。…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缺乏流動性的鄉土社會,每個人從出生便被嵌入了熟人社會的網絡。而鄉土社會的許多特性便是由其熟人社會的特點而展開。

首先便是“鄉下多愚”的誤區,在鄉土社會中,耕種是解決生存問題的第一要務,因此鄉下人的知識結構與城裏人有很大區別。耕種的技巧由父輩手把手的經驗習來,而且熟人社會下運用“特殊語言”比文字間接表意更有效,面對面能解決的事不必訴諸文字。“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語言都並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象徵體系。”而且在鄉土社會中,社會發展較慢,不會輕易發生顛覆性變化,因而後輩可以沿着前人的經驗行事,“當一個人碰着生活上的問題時,他必然能在一個比他年長的人那裏問得到解決這問題的有效辦法,因爲大家在同一環境裏,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後走;後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腳印,口口相傳,不會有遺漏。哪裏用得着文字?時間裏沒有阻隔,拉得十分緊,全部文化可以在親子之間傳授無缺。”

再就是極爲重要的“差序格局”概念,不同於西方“團體格局”中一切都是公平的,“差序格局”突出的是“私”,即對一件事情的評判會受到當事人與評判者私人關係的影響,並且這影響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評判。

凡事都要講人情冷暖,都要講交情,講小團體。這一特點直接的弊病便是個人利己主義突出,甚至出現貪贓枉法的情況。我曾經偏執地認爲治理一個國家不應該讓道德參與,因爲缺乏實際的懲罰措施,並且可以被道德約束的人是會遵守道德的,遵守道德反而會使其吃不遵守道德的人的虧。讀完此文我有些明瞭,並非德治不起作用,而是如今社會並沒有一個完全通用的,適用於任何人的公平的道德。中國沒有平等愛人的宗教文化,只有以自我爲中心的有等級差序的愛,難有統一的.公共道德標準,道德依附在私人關係上。“不但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沒有一個像基督教裏那種“愛”的觀念—不分差序的兼愛;而且我們也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在西洋團體格局的社會中,公務,履行義務,是一個清楚明白的行爲規範。而這在中國傳統中是沒有的。”在現代社會,我們更應該講求的是法律。以法律來界定自身行爲的正確性。再將目光轉回鄉村,真正支配鄉村的權力既非橫暴權力,也非同意權力,而是教化權力。以鄉村獨有的價值觀來判斷是非。而這種權力的來源大多來自鄉村中的長老,他們擁有着更多的經驗與威望,也承擔着獨有的教化責任。

鄉土社會是一種阿波羅式的追求穩定的社會,任何激盪都可能會威脅到它的穩定。而男女之間的愛情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爲了不發生激動的感情,男女之間的關係需要進行強制的安排,這也便是“男女有別”的根本原因。而在現代社會,這是一種浮士德式的充滿挑戰與激盪的社會,再遵循這些規矩不免顯得迂腐。

當新的時代來臨時,當長老們的經驗不再適用時,時勢權力便佔據主要地位,而時勢權力的來源便是知識。這也適應於如今變化多端的現代社會,當時代的變革來臨時,知識即是力量,只有擁有知識才能把握時代浪潮,引領時代發展。作者:王境淋

鄉土中國讀後感2

《鄉土中國》相當於一本論文合集,是費孝通老先生整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在大學講課的手稿而成的,書裏面每一篇文章都是“濃縮的精華”,雖然一篇文章只有十幾頁,但是裏面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涵蓋了大量思想精華,每一段每一句每一字都不可以略過,不像小說中有爲了襯托主人公而添加的輔助景物描寫心理描寫等等,論文這種題材就是既簡要分明又知識量豐富,必須耐心地逐字逐句讀。

我買的書籍版本是費孝通先生寫的《鄉土中國》和《鄉土重建》的合集。

前半部分《鄉土中國》講的內容是“鄉村社會學”,本來這些內容費先生並不打算在社會刊物上公開出版,因爲這裏面的文章是他在雲南大學和西南聯大的上課教案,主要是傳播費先生自己關於中國傳統基層鄉村社會的一些看法和總結,有傳授性質,但不是科普,因爲這些觀點還沒有經過嚴謹證實。原書的重刊自序中提到,“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並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着中國的社會。”結合這本寫成的時代背景——新中國成立之前——那時我國鄉村民衆受中華傳統思想的影響還比較嚴重,而且由於多年戰亂,人民身上還壓着“三座大山”,一片流離失所貧困潦倒的景象,鄉村一蹶不振,矛盾衝突頻頻爆發。正是在這種混亂的過渡期中,過去在各種壓迫下粉飾良好的根本性問題才能夠暴露出來,是實地調查、解決問題的好時機。費先生年輕時憑着一股闖勁,深入到生活條件艱苦的農村考察,這才能貢獻出這許多珍貴思想。

《鄉土中國》中包含着的十四篇文章名字分別是: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系維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

第一篇“鄉土本色”強調了在中國農村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中國從古至今都是以農耕社會爲基礎的,農民世世代代基本都不離開他們耕種的土地,導致一個農民對他所生活的地方的鄰居、物品都無比熟悉,而且在傳統農村裏不靠法律而是依靠道德和禮來維持秩序;接下來第二、三篇研究文字下鄉,得出了在傳統農村中文字是不必要的,語言就足以交流信息,只有當中國傳統農村的基層性質改變了之後纔有文字下鄉的必要;“系維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血緣和地緣”這四篇都和鄉土傳統形成的“差序格局”密切相關,中國不像西洋一般有神愛世人、人人平等的理念,而是講究以個人爲中心、由血緣的親疏遠近有如漣漪盪開的一圈圈波紋的處事原則,定義爲差序格局,這種原則也導致中國傳統思想中道德倫理、男女授受不親、家族一體觀念的牢固;

“無爲政治”介紹了權力的`兩個類別,一種是強調階級和壓迫的橫暴權力,另一種是偏重社會合作方面的同意權力,中國傳統的封建社會是這兩種權力形式都包含的,而爲了維持皇權的專制獨裁不被推翻,先人從歷史的經驗中總結出了“無爲”的政治理念,不勞民傷財、讓民衆可以休養生息就是傳統觀念中最佳的統治方式;揭示了另一種中國傳統權力“教化權力”的“長老統治”篇,指出教化過程是代替社會去陶煉出合於在一定的文化方式中經營羣體生活的分子;倒數第二篇“名實的分離”則揭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本質,長老權力通過給經典書籍作虛假註釋來達到換湯不換藥、扭曲原意以達成維護長老統治階級利益的目的;最後一篇“從慾望到需要”則在大類上不屬於科普鄉村社會學的範疇,而是指出進入現代社會後,人們接受了理性思想的灌輸,逐漸脫離只跟隨慾望而思考的感性處事方式,也在這之中發現中國一直以來的社會解組現象,因爲那時的中國農民只關心自己身邊的生活,沒有樂趣,也不關心社會時事,這樣的社會是不完整的,是有缺陷的。

我把這十四個章節的主要內容都簡單的總結了一下,可以看出來,以上都是對中國基層鄉土社會實地觀察而總結的中國鄉土社會現象,是最基本的一部分,還沒有關於中國鄉村應該怎麼做的建設性意見。

鄉土中國讀後感3

《鄉土中國》一書是費孝通在深入考察了中國鄉村社會的背景下,由其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社會學”課程內容輯錄而成。由於農村作爲中國傳統社會的基層單位,其對於瞭解中國人的行爲和思想有較大的研究意義。

該書由農村因爲向土地討生活而形成的不流動的本質爲在此基礎上發生的一切思想和行爲找到了皈依,並由文字下鄉的困難這一新穎的論點入手,逐步分析了中國農村社會中的社交、道德、家族、政治等現象及其原因,從中可以見到費孝通先生獨特的透視社會的眼光、觀察社會的方法。

我認爲由文字下鄉的困難入手這一觀察的角度非常精妙。衆所周知,文字的出現是因爲人們發現了傳統的聲音傳播沒有跨越時空的能力,而這一點與費老在本書中提出的觀點一致,也就是說文字是有時間和空間的隔閡纔會有的。而在農村這種大家相互熟識、熟知,而且社交圈子小、固定並且封閉的社會的日常中,面對面的交流是常態,這種習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並不需要文字。而用“詞”來代表的文化是抽象系統的經驗,是人們在文化傳承中爲了記憶才產生的,而在農村生活中的世代相傳的生活經驗和方式並不需要記憶,所以不需要文字,就好比費老在書中舉出的'他女兒生病靠的是誰也不知道原理的“土方法”而康復的例子,經驗的繼承考的是耳口相傳,用到文字的地方少之又少。但是,農村由於其封閉拒絕了文字的普及,而拒絕文字的普及又反過來加劇了農村的封閉,這種惡性循環在現代中國是不提倡的,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便開始了掃盲運動,我認爲掃盲運動的意義在於提升政策的上傳下達的效率,擴大城市與農村的聯繫,提升農村發展潛力。而在當代中國,隨着城市化和農村土地承包制的廣泛推行和逐漸規範,更加需要培育新型農民,建設新型農村,發展新型農業。農村在新時代要是一個開放與充滿活力的地區,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以便使農村在新時代充當一個重要角色,同時可以通過文字將農村治理的創新與成功經驗系統地書寫出來,爲後來者鋪路。

而費老由文字下鄉所引出的整個中國農村的面貌除了封閉這一個特點之外,還有的是由個人間情感而緊密聯繫起來的關係。這一點可以籠統地概括爲我們所熟知的“鄰里情感”。我們由親密的家人、朋友所推出去的關係網彷彿是水波的波紋,將我們與農村這個小社會串聯起來,而正由於農村的小而封閉,導致了我們與這層關係網中的每一個人都緊密聯繫,我們在這種關係網中,有着隨着關係親疏而有分別的私人道德,但是歸結於孝悌忠義信等傳統道德因素,我們在農村社會中,由於與這些因素的結合,形成了和睦友好的關係,而且更有人情味。但反觀現代社會,我們感到陌生人,甚至是鄰里和朋友之間,人情味在消退,這種人情味淡的原因又可以反過來證明費老的觀點。在現代社會,且不論城市,就連在慢慢受城市文化影響的農村裏,人們在學習、工作中,會隨時置身於完全陌生並且各異的團體之中,單位、公司、社團、班級等,我們進入這些團體,並且受到不同團體規範的制約,而出了這些我們接觸頻率甚高的團體,比如碰見鄰里,我們便不受到道德和規範的約束,更多地受利益地驅使而選擇不去接觸,這種不浪費時間在感情上的行爲看起來能夠讓社會運轉的效率達到最高,但是這可能會使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降低,從而不利於營造更加有活力的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倡建設和諧社會和引導人們友善待人,實際上是在如今的社會重新提倡我們傳統社會中的精華價值觀,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富有人情味,這將有利於長遠以及大範圍社會合作的進行。

本書是對中國傳統農村社會的剖析,讓我們現代人能夠找到我們的根,瞭解我們本來的樣子,但是隨着我們接受外來思想和自身社會的變革,我們必須根據具體的變化來對我們的傳統文化進行取捨,才能更有利於中國社會的長遠發展。

鄉土中國讀後感4

印象中,我應該沒有讀過一本社會學的專著,更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我能主動地去品味社會學這門熟悉又陌生的學問。自然,無窮的好奇心與有限的既有知識催生了強烈的新鮮感。而這一切新鮮感,就是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帶給我的第一感官。

初識《鄉土中國》這本書,完全出於偶然。就像我剛纔所說,因爲以前從未涉獵過社會學這一領域,當然就不會在自發狀態下突然來了閱讀這方面專著的激情與靈感。不過,我想很多事情都是因果聯繫的。天意安排我在此時偶然遇到這本書,真如邂逅一般,只怕這是萍水相逢,恨不得銘刻永久。於是,這篇文章就呼之欲出了。

言歸正傳。作者在序言中就明確了本書想要回答的問題,即“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以此爲基礎,本書從鄉土社會的結構、意識等方面系統的闡述了作者眼中傳統的中國鄉土社會。在民國以城市爲中心的時代,能夠有這樣一本專門解析鄉土社會的著作出現,也着實體現了作者的高瞻遠矚。

鄉土社會說到底,一切的文化思維、行爲方式等的產生,都離不開幾千年賦予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這種與土地千年的朝夕相伴爲獨特的鄉土風貌的產生提供了土壤。作者在書中反覆強調的一點就是,正是由於千餘年這種束縛在土地上的生產方式具有相對穩定性,導致了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而諸多鄉土社會的元素,均與這“熟悉”二字相關。

比如作者提到了文字下鄉的問題,由此聯想到了鄉土社會是否是運用文字的良好土壤。作者眼中,因爲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空間上具有孤立性,面對面的交談顯然勝於以文字爲載體的溝通,又傳統的生產方式經驗即作者所謂的“記憶力”是不必通過文字作爲傳遞載體的,因此,文字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中是沒有生存土壤的,這也導致了爲什麼鄉土社會有如此之多的“文盲”。因爲熟悉的社會導致文字的相對多餘,所以孕育現代商業社會的契約、法律條文等自然不可能憑空產生。

既然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鄉土社會又是靠什麼來維持秩序呢?這就是“禮”。也是因爲鄉土社會的相對穩定性,長期以來社會生活經驗的積累孕育了倫理觀念的產生,即“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自然,傳統的流動性小的鄉土社會更有其生存空間。而依靠傳統經驗的傳授,一個人完全可以解決鄉土生活當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這也是由於長期以來穩定性造成的。所以,人生經驗往往掌握在年長的人手中,年輕人不必去面對新情況,只需要聽從教化,就能解決人生問題。由此,形成了鄉土社會獨特的權力結構——長老統治。

鄉土社會同時也是一個差序的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很大程度上靠親疏遠近來分別,所以這種社會關係始終都是以私人關係爲主導的,並未形成一種凌駕於團體至上的關係與觀念,也就無法催生高於人際關係的社會契約關係。所以,作者詼諧道,也許中國人最能體會到世態炎涼這四個字的感覺了。同時,這關係也決定了鄉土社會實際上是以血緣爲紐帶的社會。因爲以土地爲經濟基礎的非流動性,促進了家族勢力的產生與發展。在家族中,血緣的親疏催生了差序格局,也形成了整個鄉土社會的家族倫理體系。而在此時,地緣不過是血緣關係的投影。

當然,還有諸多方面的特點,限於時間和筆者個人總結能力有限,不一一敘述。總而言之,一切都離不開土地帶來的獨特的經濟方式。

其實寫到這裏,我想作者在本書中並不僅僅是想回答他在序言當中想要回答的問題,更多的是希望通過對鄉土社會的深度剖析,讓人們更加了解鄉土社會,瞭解它的諸多特點以及由這些特點帶來的諸多弊病。當然,也有優點。不過,就當時而言,鄉土社會的組織結構與生產方式必定會成爲現代化的阻礙。作者也常常把中國的鄉土社會與孕育現代文明的西方社會做比較,也足見作者實際上是想通過這樣一種闡釋,反思我們的鄉土社會狀況,爲近現代化能夠在鄉土社會實行下去尋找有利的條件與合適的土壤。

鄉土中國讀後感5

在看《鄉土中國》這部小說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鄉土”這一個詞了。這確實概括了整個國家中鄉村地區的特點。在這本書中“鄉土本色”很好地介紹了何謂“鄉土”。

鄉土,直譯爲家鄉的土壤,可它的內涵卻不止如此。它寄託着人們的情絲,童年,也展現了中國的發展。這些也都離不開家鄉的土壤。

在文中有提到過:離開了家鄉,如果覺得水土不服或是想念故鄉了,可以用家鄉的土煮一點湯喝。這種說法我也聽到過,我曾懷疑這種偏方是否真的有用,而且土那麼髒,有可能存有很多細菌難道不會生病嗎?味道就更不用說了。可是長大後我才發現這個偏方治的並不是身體上的傷害,治的是每一個思念成疾的遊子們心中的心病。這樣想來他們煮的土,怕也不單單只是故鄉的土,還是自己的情絲,將土和情絲融進湯中,飲入肚中後感覺自己的情絲回到故鄉,得到心靈上的安慰。

這種偏方是我們鄉村中人們的習慣,明知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卻還是將這個土方傳承了下來。鄉村中人的習慣可不止這個。

種菜是我們鄉村人的本領,做其他行業的人想要換個地方繼續發展是個簡單的事情,但對於鄉土的農民來說卻不是件易事。土是搬不動,搬不走,也搬不了的。農民只能在自己耕作的那片土地上守護着它一輩子,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所以文中也有說:“待候莊家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裏。”這也是因爲農民們的心留在了土中,挪不動了!這些農民都將自己的身心交給了土地。他們可以說是不幸的,因爲他們一輩子都在那;但他們可以說是萬幸的,因爲他們可以一輩子都在那。

不僅只有農民,連他們的後代也是這樣,書中有說:幾百年間,在這裏生活的人,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姓。他們在後代人口增加雖然會有人離去,但總是會有人留在本來的地方繼續生活耕種,留下來的人或許就像張嘉佳寫的那樣“我花一輩子交的朋友不要,去城裏認識陌生人嗎?”而那些遠去的人們並沒有忘記他們的本領,到另外一個地方繼續耕作,開闢耕地。

好像從前幾年開始就會有外國人說:中國人去到哪,就把地種到哪。事實也確是這樣沒錯。有些到國外去生活的中國人帶着鄉土的本性,在那裏他們都會買種子來看看院子裏能種什麼蔬菜水果之類的農作物,現在好像很多人喜歡砸自己家中種菜,不管是公寓還是別墅,我們總能找到地方種菜,就連宿管阿姨也在宿舍門口找了一地還沒有衛生間那麼大的地種上了青菜。

鄉土的本性有好也有壞,凡是生來都具有對立面,鄉土的壞是體現在與人交往和見識方面。

上文提到過張嘉佳的那句話也正說明了在鄉村中,很多人從出生到生命結束都一直在那裏,認識的.人也就只是村子裏的人們,在對他們來說不僅城市是陌生的,那裏的人、事、物都是陌生的!他們不去,也不會去和陌生人接觸來往,就只在自己原有的空間內打轉,不會突破出來。

正是因爲上述所說,“土”這一詞就拿來貶低他們了,“鄉土”本爲一個好的形容,卻因鄉土性 的劣處使它帶有惡意,反擊性的詞。現在我們一直說的“土”就是說他們見識短淺,什麼都不懂。並且處於兩個完全不同的環境長大的人性格自然不一樣,審美觀念也有所不同。“鄉土”的人們比較老實,比起現在城市裏的爾虞我詐,他們確實做不到,但這也可以看出鄉土人們的本性淳樸無邪。

在我們中國,似乎在幾百年前甚至幾萬年前耕作都是發展的開始,它開啓了中國“鄉土”,一直被延續了下來直至今天。但鄉村的人們逐漸減少了,留下的只有老人們了,還有年幼的孩子們,但孩子們終是會離開的,或許有一天鄉村會越來越少吧,但肯定不會消失的。

我們國家的鄉村具有“鄉土”性,即使我們會離開,骨子裏還是忘不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6

在衆多老師的慫恿下,懷揣着各種熟悉感細緻地讀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首先,孩提時代的鄉土印象再次浮現:五線譜般的電線杆上鳥兒嘰嘰喳喳,清澈見底的小溪流裏魚兒歡蹦亂跳,綠油油的田野上牧童的短笛在輕聲歌唱,一垛垛的稻草堆背後孩童們你藏我躲……可是,回首今朝的鄉土概貌已不同往昔,禁不住泛起內心那股暖暖的鄉土漣漪。

很是驚詫,費老在“鄉土本色”一行文中提到,他初次出國時,他的祖母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塞在他的箱子底下。看到這,心裏暗暗驚喜那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是什麼,並不是神祕的貴重物品,你是否也知曉了。後來,他祖母避人和他說了,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是一包竈上的泥土。驚詫完後,也訴說一段我曾不敢啓齒但與之相似的經歷,第一次離家求學時,我母親,不算很老的農村婦女,也是把一包用紅紙包裹着的東西放在了我箱子的最深處,好奇地問:“是什麼?”母親語重心長的說:“給你保平安的,希望你出門在外一切平平安安……”一直壓在箱底,直到後來算是翻箱倒櫃找東西時,又顯眼的在我眼前晃來晃去,好奇心驅使我打開了它,一抔竈土和幾顆茶粒。

這就是暖暖的鄉土,不僅有母愛的寄託,還有那淳樸的鄉土情緣牽繫着。

我,也算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對鄉村有着一種特別的感情,很深厚、很誠摯的埋藏在心底。一踏進大學,身上那股“土裏土氣”的質樸儼然與外界格格不入,但日子久了,又生怕與鄉村有關的“味道”將隨着喧鬧的外界漸行漸遠,所以,有時就特別想回到過去看看,小時候的村莊、暑期支教的鄉村、大一學習生活的南平校區。摸摸那片烙上童年腳印的黃土地,嗅嗅那鄉土的味道,那是被自然孕育着千百年的村莊;在支教的期間,重溫童年幼稚的遊戲,陽光下童真無邪的笑臉灑滿大地,充分展現孩子快樂的本性;懷念靜謐的.南平校區,修身養性,與世無爭,悠閒的學習、生活便是一種享受。一種厚重感油然而生,這不正是某年某月後所向往、所追求的嗎?

將來的某一天,找到了心靈的棲息地,能夠在自己的小天地,擁有半畝良田,披星戴月,荷鋤而歸。遠離城市的喧囂與人際的勾心鬥角,融入大自然,真真切切的享受鄉村的寧靜與安詳,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生長在暖暖的鄉土上,生根發芽,並茁壯成長。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有人也許以爲這本書寫的早了,對於現在的情況很不實用,我覺得倒不是。這本書的理論價值到現在還閃爍着光輝。至少到現在爲止我還沒有讀過那本社會學的著作在理論和語言上勝過這本薄薄的小書。

也許,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能明白泥土的可貴,才能體會到中國社會的基層具有濃厚的鄉土性。雖然,城裏人藐視鄉下人土裏土氣,但是,在鄉下,“土”是我們的命根,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隨着季節的更替,鋤地播種,精耕細作,儘管寸草不生,仍然期盼能從土裏長出希望,收穫果實。

或許,哪裏來的最終本該回到哪裏去,一如祖祖輩輩世世代代立足於用汗水澆灌的那一片“生於斯,長於斯”的古老、沉默而蒼黃的土地,以此來報答那暖暖的鄉土養育我們世代族人的大恩大德。

何爲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麼?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裏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鄉土中國讀後感7

一直聽聞過這本著作,但遲遲不敢隨意翻看,越經典越敬畏,便越難開讀,直到真正看過後,又後悔看得遲了。

很薄的一本書,每一章又格外有分量,每次看完一篇總要靜下心來思考一番。以防忘記,參看了各方資料做了個思維導圖。

中國鄉村是封閉、私人、重視人情的,法律在這裏行不通。如今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鎮進程如此快速,可費老的這本書依舊沒有過時。很多很多如今存在的社會現象都依然可以用此書解釋。

現實中,中國這樣的“熟人社會”總會出現類似“談錢傷感情”的論調,因爲涉及到金錢的事,一到熟人這就分不清了。在費老的書中,他提到“集市”的存在意義正是避免熟人間論利益的尷尬,這樣的現象在現代社會中也不無例外。熟人間借錢不打欠條,只是口頭承諾;有問題不會走規定程序,更願意託關係走熟人通道;商業合作也會下意識地避開朋友與親人,另找他人……這是中國根深蒂固的鄉土特性,類似“談感情傷錢”的反常論調總會被當作笑談,曇花一現地閃過又湮沒於鄉土本色中了。

與“金錢”相似,有另一個在熟人關係中碰不得的東西,就是“法律”。在費老的《鄉土中國·無訟》中就對這個問題深入淺出地分析過,因爲“法律”是制裁式的,爲了保證社會安定與個人權利,利用刑罰手段對事件做出強制性的公正制裁,而這種“公正”,恰與中國系維着私人道德的社會相悖,中國鄉土社會的公平是帶有私人性的,難以做到墨子聖人般的“兼愛”,這也就是爲什麼在非儒即墨的競爭中,歷史最後選擇了儒家。而鄉土的'訴訟調解,一般是由鄉村中權力較大的一方提出調解,對雙方進行思想教育,最後令彼此“服氣”的做法,這就是“爸爸式”的長老權力。

若是不服調解,還可以找到權力更大的“長老”調解,直到問題解決。這正是電影《秋菊打官司》講述的故事。

秋菊因爲他男人被村長踢了要害,不服這口氣,找了縣裏的人進行調解,結果是村長賠償醫藥費200元,本來這事就可以就結束了,但村長是個好面子的人,將20張10塊扔在了地上,還撂下狠話說秋菊撿一張給自己低一次頭,低二十次這事就算翻篇。無奈一個犟人遇上另一個更犟的,層層往上告,每一次都是維持原來的結果,但就是低不了村長的頭,秋菊由縣到鄉、到市,最後到了市上的法院,走到了法院途徑。市裏初級法院的開庭以失敗告終,秋菊沒有放棄,繼續進行第二輪上告,到了中級法院裏。在這過程中,秋菊臨盆大出血,是村長叫人一起送她到醫院中,母子才得以平安,兩人的恩怨也就此一筆勾銷。但張藝謀神來一筆的就是結尾,邀請村長喝滿月酒時,卻發現村長被抓走拘捕了15天,全片最後鏡頭停在了秋菊的滿臉悔恨中。

秋菊如此倔強,告到最後,依然是村鄰熟悉的“人情”平息了她的這口氣,而現代社會中的法治最後卻弄巧成拙,將這一次平緩下來的關係再一次打破,他們兩人之後的相處,自己已不敢想象。正如費老說的,強行推行法律和法庭的下鄉,除非是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有所改革,否則“法治秩序的好處未得,而破壞禮治秩序的弊病卻已先發生了。”當代社會的法院也是少有人光顧,在大家心目中,依然懷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謙和思想,問題私下解決就好,搬上法庭的話雙方關係真算是破裂了,面子也被撕破了。

面子工程也是中國曆來的傳統,凡事只要做到“師出有名”,哪怕所做之事與傳統規定是背離的,只需要以子虛烏有的名義歪曲它、包裝它,爲之正名。古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今有表面慈善與品牌醜聞,只要表面承認形式,內容經“註釋”的方式改變,就可以實現名實分離。但這種面子又是抹不開的,中國人極其看重的。

對於中國社會,費老真的研究得精透,如今雖然社會快速發展,但想一些解釋社會現象依然繞不開這邊書。雖然費老有過遊學經歷,但更多還是他一步一個腳印踏着中國的土地,經過不間斷的採集資料以及分析研究,才成就了這本書王霸的地位。

鄉土中國讀後感8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巍巍古國,五千年的屹立;鄉土中國,億萬人的傳承。鄉土中國,於開闔博大處海納百川,於細謹微小處亦有講究無數,是中華文明於五千載春秋代序中堅定的後盾,亦是五千載日新月異中無言的堅守,在《鄉土中國》中,費孝通先生娓娓道來,地理環境、文化生態等造就的鄉土文明,幾千年來的文化形態培養造就的獨特國民性格和文化習慣,感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感受儒家思想的價值體系浸潤的文化傳統,發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探尋現代社會的發展規律,深刻認識當下社會,深入理解鄉土社會,感受鄉土中國。

鄉土本色

土,泥土。這是鄉下人的根脈,賴以綿延的奧祕。君不見遠行的遊子常備上一包家鄉的土,嗅其味便可治癒水土不服;君不見生命垂危的老人硬撐着最後一口氣也要拜託家人將自己的屍骨埋葬在家鄉的土地,以求落葉歸根;君不見那撲鼻而來的土氣,正是人們心中家鄉的味道,足以使歸鄉人熱淚盈眶。

土,土地。這是鄉下人的飯碗,賴以生存的寶藏。上古后稷於小包山上教授農民“適時播種,適時收割。”農業便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推廣,木石鋤的創造何不是中原人民的智慧結晶,男耕女織的精細生活,水稻大麥的豐收圖景,中國人在土地上生根發芽,繁衍生息,發展壯大,農業文明的滋養,亦是土地的滋養,王安憶曾說:“風颳起黃土,底下還是黃土,我們都是黃土的孩子。”黃土之上,土地之上,我們無比地深愛着這片生養我們的土地,正如艾青曾言“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生於斯長於斯,亦是造就了中國人安土重遷的民族性格,愛土地重土地,亦是培養了中國人樸實勤勞的人格特點,這也正是中國人的鄉土本色!

家族傳統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及其重視“家”的概念,家的構建、家的'傳承、家的興盛……也因此衍生出很多有關家的詞彙,家族、家庭、家教、家風、家和萬事興等等,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家在中國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一個家族的興旺與否亦是考驗着家族中每一代傳承人的智慧,對家的管理,一直都被人們高度重視,費孝通先生亦是給出了相似的理解,認爲在鄉土社會中,家庭的主要功能是作爲事業組織,家庭的主軸在父子之間,生育在這裏是次要的,要爲家族事業讓步,事業要求紀律,排斥私情,追求穩定,排除一切未知因素,造就了男女有別的歷史性局面,解釋了中國傳統的實用精神和現世色彩。

亞普羅式的鄉土社會和浮士德式的現代社會造就了不同歷史階段的中國社會,亦造就了鄉土社會中的家族傳統。

禮法秩序

禮,禮儀,禮貌。中國人講究禮,不難記起幼時父母便教育我們要講禮貌,長大些我們亦是懂得禮儀、規矩。

“禮之用,先王之道,斯爲美”,中國人形容政治混亂爲“禮崩樂壞”,自古以來,禮在中國的安邦定國大計中都是意義非常,最初的禮是帶有階級性質的禮,中華典籍《禮記》便詳細規定了各等級的用度、行爲以及規格,在當時社會中,爲國家穩定、長治久安提供了一種模板,中國人自古便是很有禮貌的,這種禮貌甚至可以上升爲民族自豪感,禮治亦是鄉土中國的重要特點。

管子言“雖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圓也。”有分有寸,是中華兒女的氣度,亦是中華文化的風度。一餐飯,長者爲尊,幼者承歡膝前;一餐飯,除卻山珍海味,還有捧飯安著的晚輩,嚴謹的禮節,中華之禮,是長幼有序,溫文有禮。

禮的現代意義與現實內涵在今天實則已劃爲內化爲德,道德。在法治社會的今天,我們更是要始終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提升人的內在修養,並通過法律的強制手段對人們的行爲加以約束,讓禮法秩序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品讀《鄉土中國》,感受至深,回味無窮,對中國社會,鄉土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這種鄉土味,這抹中國風,這份家國情,縈繞心間,久久難忘。

鄉土中國讀後感9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這個思想激盪的時代裏,成暢銷書。

保持者認爲:靠務農爲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爲常態,即便因爲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在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形成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爲,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

費孝通先生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很同意,因爲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在中國,從女媧用泥土造人的傳統神話故事開始,到歷代的引起社會轟動和反思的農民起義,都與泥、與土,分不開。“土”,是中國人的根,是中國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國人骨子裏流淌着的東西。“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我們小時候就能朗朗背誦的詩,其實就能說明曾經中國社會以農民爲榮,尊敬、崇拜他們。

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先生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親疏遠近爲出發,因此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形成維繫人際關係的道德要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

鄉土中國的“家”通常是父親一系的“大家”,費孝通稱之爲“小家族”。鄉土中國的家不但承擔生育的基本功能,而且可以承擔政治、經濟、宗教等社會功能。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裏要有家法,夫婦間要相敬如賓,妻子要三從四德。在鄉下,通常都是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們又在一起,這是性別和年齡造成的距離。中國人在感情上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這種社會格局中養成的.。

費孝通先生認爲,鄉土中國不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無法’並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因爲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鄉土中國的“禮”靠社會傳統來維繫和傳承。禮制不同於法律,亦有別於道德。在中國傳統社會裏,禮是從教化中養成個人的敬畏之感,是主動的,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相比之下,法律是強行限制人的行爲的,而道德是整個社會所支持、默認的。做不道德的事,即使有些還沒有嚴重到會受法律的制裁,卻必定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即我們俗話說的良心的譴責。

費孝通先生認爲,薄弱的基礎決定農業社會不能建立起強大的權力帝國,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也構建不出西方式的民主社會,鄉村中國“在人民實際生活上看,是鬆弛和微弱的,是掛名的,是無爲的”。在鄉村中國,亦有一種發生在長幼之間的很強的“教化權力”,該種權力保證文化傳統的延續。

費孝通先生認爲,在鄉土社會,血緣關係決定社會地位。在穩定的社會之中,血緣又推而廣之爲地緣。因血緣和地緣而形成一個個關係緊密的社會羣體。在羣體內部,人們靠人情往來,這樣就限制商業的發展。

最後,作者認爲,鄉土社會的穩定是相對的,只不過鄉土社會的變化極爲緩慢。緩慢的變化緩衝變化可能帶來的衝突,因此鄉土中國自春秋戰國之後,少見思想激盪。緩慢的變化在名實分離的教化過程中得以實現——面對教化保持面子上的遵從,具體執行之中則遵循事實上的變化。這一過程中,恐怕也形成國人心口不一、陽奉陰違的一些陋習。

費孝通先生已經仙逝,作爲一個既沒有鄉村生活經歷,也沒有文科教育背景的人,對大師的理論做一些揣測,請費先生原諒這種無知無畏。

鄉土中國讀後感10

這本小冊子我先前已經讀過一遍,但當我愛人問起我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內容時,我竟一時語塞,不知從哪裏說起,便問她怎麼突然問我這本書的內容?她說是她同事的孩子,一個高中生,被要求讀這本書,這個學生讀了兩頁便讀不下去了,她同事和她討論這件事,她想起我讀過這本書,於是問我讀的感受。

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寫的,正是20世紀40年代,他能比較完整地描述傳統中國的鄉土特色,而21世紀的中國已經是現代化的中國,書中很多傳統的禮治、長老權力等現象已經難以找尋,但是作者用了大量筆墨對傳統與現代、中國和西洋進行對比,這給了我很大啓發。

文中提到,在傳統中國,家庭的主軸是父子還有婆媳。父子很好理解,畢竟子承父業在中國是傳統,那麼婆媳怎麼理解?所謂男主外、女主內,男是父子相繼,女則是婆媳相傳,要不然也不會有那句話“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一句話道出了家庭地位的更替。在這個家庭中,主軸的關係是縱向的,要求孝順,“二十四孝”的精神始終是傳統禮治的宣傳要點。而如今的現代社會,則是以夫妻爲主軸。

在二十世紀初期,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書中提出“婚姻關係是家庭關係中最重要的”,這不僅僅是女權運動的勝利,也是家庭結構在現代社會中的展現。

我想到一個例子,一次我和同事在隊部門口炒菜,遇到一位老農,目測年齡六十有餘,他短短的個頭、瘦削的身材,手裏夾着點着的香菸,他上來與我們攀談。他先是啐了一口痰,感慨了一聲,說“世道變了!”我和同事大爲驚詫,不知他有何冤屈,不方便接他的'話。哪知他說了一句“你們兩個大老爺們吭哧吭哧地撅着腚在這炒菜,在俺家,這活兒我從來不屑地幹,這都是老孃們兒的活”,我同事倒是極幽默地回了一句“社會越發展,男人地位越下降,城市不如農村啊,農村的老爺們兒地位高”,那老農猛地吸了一口煙,發出爽朗的笑聲。

我倒沒覺得這有多好笑,聯想到我家裏爺爺奶奶的地位關係,我每次回家都要幫着奶奶“頂撞”爺爺,但是奶奶好像絲毫沒覺得她受爺爺欺負有什麼問題,雖然偶爾發兩句怨言,卻也沒什麼過激的反應,但是我在城裏見到的確是另外一番景象,大男子主義十分少見,男女爭吵也基本上多以女性勝利、男性沉默結束。這似乎無關個人品格,這也許就是鄉土中國到現代中國的變化。當然,不可否認的,孝順等優秀傳統文化將繼續在現代社會存續並發展,但這些文化的表現形式一定是現代化的,“吃人的禮教”是不可能再回歸了的,就如同那作古的帝制一般。

費先生在對鄉土社會治理力量的解構上,使用了各種權力來說明,有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以及時勢權力,後面兩種權力名詞爲費先生所獨創。後來,年高的費先生談到自己寫這本書,做這些講演的年輕歲月時,他說那是一股子闖勁,雖不成熟卻也可愛。我覺得這幾種權力的解釋太過學術化,我倒不敢說人家不成熟,只不過是因爲我是社會學的徹徹底底的門外漢,長老權力、時勢權力的解釋讓我在與實際印證方面犯了難,而我對這些需要體驗的社會現象幾乎觸及極少。

另外,文中提到西方將社會可以分成安穩的阿波羅模式和求變的浮士德模式。鄉土特色類似於阿波羅社會,“言必稱古”的文化塑造了一個穩定可靠的社會結構,在社會變遷緩慢的傳統中國裏,人們最常採用的是用註釋的方式來彌補過去的不足,所以那個年代的改革尤其是激進式的改革多半夭折。而現代社會則類似浮士德社會,崇尚個人價值、鼓勵積極探索,相信創新創造產生的問題必將也必能由新的創新創造來解決。

《金剛經》說,“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大概意思是雖然世界並不真實,但是你卻需要用心感知並擇善固執地行動。《鄉土中國》這本小冊子大約就是給人這麼一種感知體驗吧。

鄉土中國讀後感11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從古至今,農民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農民對社會的進步發展也作出了極大貢獻。作爲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我感到無比驕傲。以前對自己生活的村子沒有太多感想,在讀完《鄉土中國》後再去回想,鄉土社會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

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小的時候跟隨父母到田裏去播種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開蓋好的薄膜種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時節抱麥子。在北方,割麥是農活裏最苦最累的活,農民割麥的姿勢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來形容最恰當不過,母親心疼我,沒有讓我割過麥穗,於是我開始找尋新的“營生”——挖苦菜。現在想來,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種它會生長,你不播種它也生長。苦菜就是那種自然生長的植物,挖它並不費事,田地裏到處可見,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親不信任小賣部的菜種,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時間家裏足足吃了一個月的苦菜。在鄉下,生活好像不用怎麼花錢,吃的自己都可以種,家家戶戶都有一口井,梨樹、沙棗樹什麼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過節的時候買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見,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確有一定道理。

費孝通先生分析說,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說來有下列幾點:一、小農經營每家耕地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與耕地不會距離得過遠;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們聚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爲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數量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長,成爲相當大的村落。我生長的村子是由第二點和第三點決定的,因爲我們那裏沒有農場,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們聚居一起除了是種習慣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裏稱爲“變工”。尤其是在打麥場、絞玉米和刨籽瓜時節,由於每家的勞力有限,人們會就近叫着鄉鄰一起做工,效率也高,今天一起去張三家打麥子,後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變工”。這裏沒有任何商業行爲,人們似乎約定俗成了某種共同遵循的規則,認爲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因爲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學者將東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較,說在西方社會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的社會卻是講交情。對於這個問題,也要從鄉土社會入手,它是孕育所謂現代人的搖籃,現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裏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即羣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人看重的是團體,而且公私分明,中國人則不然。就拿“家”來說,是最能伸縮自如的了。“家裏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個人,“家門”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羅任何表示親熱的人。自家人的範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的,大到數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個人都有一個關係網,好像把石頭丟在水面上發生的一圈圈波紋,裏層是和自己最親近的人,然後就是各種交情程度不同的人們了。

中國的本色是鄉土,而現在的主流是爭相到城裏立足,一些人是因爲土地的有限接納不了村裏人口的增長,另一些人則是趕時髦。鄉土社會發生了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就像費孝通先生在結尾所說的,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爲在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賴的傳統的生活方案。

如此,希望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的土地,希望鄉村的生活更加美好!

鄉土中國讀後感12

印象中,我應該沒有讀過一本社會學的專著,更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我能主動地去品味社會學這門熟悉又陌生的學問。自然,無窮的好奇心與有限的既有知識催生強烈的新鮮感。而這一切新鮮感,就是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帶給我的第一感官。

初識《鄉土中國》這本書,完全出於偶然。就像我剛纔所說,因爲以前從未涉獵過社會學這一領域,當然就不會在自發狀態下突然來閱讀這方面專著的激情與靈感。不過,我想很多事情都是因果聯繫的。天意安排我在此時偶然遇到這本書,真如邂逅一般,只怕這是萍水相逢,恨不得銘刻永久。於是,這篇文章就呼之欲出。

言歸正傳。作者在序言中就明確本書想要回答的問題,即“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以此爲基礎,本書從鄉土社會的結構、意識等方面系統的闡述作者眼中傳統的中國鄉土社會。在民國以城市爲中心的時代,能夠有這樣一本專門解析鄉土社會的著作出現,也着實體現作者的高瞻遠矚。

鄉土社會說到底,一切的文化思維、行爲方式等的產生,都離不開幾千年賦予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這種與土地千年的朝夕相伴爲獨特的鄉土風貌的產生提供土壤。作者在書中反覆強調的一點就是,正是由於千餘年這種束縛在土地上的生產方式具有相對穩定性,導致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而諸多鄉土社會的元素,均與這“熟悉”二字相關。

比如作者提到文字下鄉的問題,由此聯想到鄉土社會是否是運用文字的良好土壤。作者眼中,因爲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空間上具有孤立性,面對面的交談顯然勝於以文字爲載體的溝通,又傳統的生產方式經驗即作者所謂的“記憶力”是不必通過文字作爲傳遞載體的,因此,文字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中是沒有生存土壤的,這也導致爲什麼鄉土社會有如此之多的“文盲”。因爲熟悉的社會導致文字的相對多餘,所以孕育現代商業社會的'契約、法律條文等自然不可能憑空產生。

既然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鄉土社會又是靠什麼來維持秩序呢?這就是“禮”。也是因爲鄉土社會的相對穩定性,長期以來社會生活經驗的積累孕育倫理觀念的產生,即“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自然,傳統的流動性小的鄉土社會更有其生存空間。而依靠傳統經驗的傳授,一個人完全可以解決鄉土生活當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這也是由於長期以來穩定性造成的。所以,人生經驗往往掌握在年長的人手中,年輕人不必去面對新情況,只需要聽從教化,就能解決人生問題。由此,形成鄉土社會獨特的權力結構——長老統治。

鄉土社會同時也是一個差序的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很大程度上靠親疏遠近來分別,所以這種社會關係始終都是以私人關係爲主導的,並未形成一種凌駕於團體至上的關係與觀念,也就無法催生高於人際關係的社會契約關係。所以,作者詼諧道,也許中國人最能體會到世態炎涼這四個字的感覺。同時,這關係也決定鄉土社會實際上是以血緣爲紐帶的社會。因爲以土地爲經濟基礎的非流動性,促進家族勢力的產生與發展。在家族中,血緣的親疏催生差序格局,也形成整個鄉土社會的家族倫理體系。而在此時,地緣不過是血緣關係的投影。

當然,還有諸多方面的特點,限於時間和筆者個人總結能力有限,不一一敘述。總而言之,一切都離不開土地帶來的獨特的經濟方式。

其實寫到這裏,我想作者在本書中並不僅僅是想回答他在序言當中想要回答的問題,更多的是希望通過對鄉土社會的深度剖析,讓人們更加解鄉土社會,解它的諸多特點以及由這些特點帶來的諸多弊病。當然,也有優點。不過,就當時而言,鄉土社會的組織結構與生產方式必定會成爲現代化的阻礙。作者也常常把中國的鄉土社會與孕育現代文明的西方社會做比較,也足見作者實際上是想通過這樣一種闡釋,反思我們的鄉土社會狀況,爲近現代化能夠在鄉土社會實行下去尋找有利的條件與合適的土壤。

鄉土中國讀後感13

讀《鄉土中國》是緣於小時候的一種記憶。八十年代,課外讀物匱乏,家裏的一本畫報吸引了我,江南水鄉的巢絲廠,阡陌縱橫的水鄉風光,江蘇南通的江村,以及“江村經濟”幾個字留在了記憶裏。

在準備今年的讀書題目時,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就首先映入眼簾。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寫在解放前四十年代的一本社會學著作。作者在社區研究的基礎上,從宏觀角度探討中國社會結構,以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範、社會變遷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本色。

由於自己來自鄉村,對鄉土鄉情有着深厚的感情,讀這本書更覺得親切。

讀了這本書,瞭解了作者寫《江村經濟》的前後背景。“1936年暑假,我準備出國,在國內準備辦理出囯入學手續,我姐姐就利用這段時間,爲我安排到她正在試辦農村生絲精製產銷合作社的基地去參觀和休息。這是離我家不遠的太湖邊上的一個名叫開弦弓的村子。利用在村裏和農民的往來,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江村經濟》調查就是接受了我姐姐改革蠶絲生產技術的啓發而進行的。”解改後,作者三訪江村進行調查,組織了一個研究隊伍,跟着農村經濟發展的勢頭,從江村一個村,擴大到吳江縣的七個鎮,然後從縣到市,從市到省,從一個省到全國大部分的省,從沿海到內陸,進行了實際考察,也成了作者下半生的主要學術研究方向。

《鄉土中國》,收錄了作者的.“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差序格局”、“家族”、“禮治秩序”、“無訟”、“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等文章。讀完後,再去回想,以前對自己生活的村子沒有太多感想,鄉土社會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農民的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鄉下,生活好像不用怎麼花錢,吃的用的都可以自己種,人們聚村而居,也有一定的道理。書中分析,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小農經營,每家所耕地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農田不會距離得太遠。二、因爲水利灌溉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爲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四、在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了祖上的遺業,使人囗在一個地方一代又一代地積起來,成爲相當大的村落。

仔細一想,自己生長的村子,也是由這幾點決定的。人們聚居在一起,夏收時的打麥場、秋收時掰苞谷,播種、收穫,由於每家勞動力有限,人們就叫鄉鄰一起幫忙,這是沒有任何商業行爲的,人們似乎約定俗成了某種共同遵循的規則,因爲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隨着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空落的村莊,純樸的鄉情也漸漸離我們遠去了。

書中“差序格局”的論述,也讓人耳目一新。在書中,作者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的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通過這個比喻,作者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了出來。

讀完《鄉土中國》,文中的論述既熟悉親切,又是那樣高深莫測,作者從社會學家的角度研究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很慶幸自己的童年能在鄉村度過,體會到了現在許多小孩很難體會到的簡單快樂,那質樸的鄉土鄉情永遠留在記憶裏。

鄉土中國讀後感14

書並不長,但讀得很慢,通常一句話要讀上個兩三遍,再聯繫上下文,中間還不妨恍神發呆。語言有些晦澀,許多地方依然一知半解,但一本書下來,終是學到了些。

作者似乎一直在比較,不論是一種概念、一種名詞,亦或是一篇論文,圍繞着對立面來比較,亦如城與鄉,西與中。這讓我在那些晦澀的語言中,可以得到一絲明晰的脈絡。

鄉土中國,用作者的話說,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搞清楚鄉土中國這個概念,就可以幫助我們去了解中國社會。書中一共彙集了十四篇小論文來闡述這個概念。

“鄉”給我們的印象永遠是親切的,每次從異地歸來不都用“歸鄉”二字來形容嗎?有人說鄉下人“土”,但作爲鄉下人的我們從來都是以“土”爲驕傲的,就像作者在書中說的那樣:‘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爲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中國是農業大國,而成就這樣一個國的便是那些“鄉下人”,於是土與人之間形成的那一道深深的羈絆一直影響着世世代代。土地養育了人們,人們維繫了土地,所以人們對土地的誠摯就不僅表現爲種植,而且還投入了情感。走不出與進不入的鄉土就這麼形成了,我想這就是爲什麼中國的鄉村採取自然而然的自治。

血緣、地域、文化和倫理道德往往在鄉下人眼中比金錢等浮華的東西看得要重。作者其中一篇論文《無訟》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無訟源於《論語》:“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簡而言說,就是人們在發生糾紛時不主張利用訴諸法律來解決問題,而是利用傳統的倫理道德等觀念來調節協調。在文章中作者也指出了許多小例子,比如在鄉下,人們以訴訟爲家族之恥,而訟師則爲一個討不到媳婦的職業。這與我們今天的現象完全不同,在法律至上的今天,訟師也就是律師是一個被認爲不可或缺且高尚的職業,經常被各種大媽們冠以好女婿的稱號。如果說鄉土是中國社會中的一種體系,那麼我們今天生活着的社會有些類似於西方但又摻雜着鄉土的傳統。而我們便是置身於這樣一種環境之下。既不似西方的那種幹捆柴式又不似中國鄉土的.漣漪式,這種奇怪的社會結構也就造成了現今人們對待一些社會問題的冷漠與情感的缺失,變得患得患失,矛盾不堪。

提到這兒就不得不說到作者提出的一個名詞——差序格局,一種發生在鄉土間以人的距離遠近來判斷人際關係的格局。造成的因素有很多,血緣的遠近,地域的遠近……但其實,維繫這些最根本的因素,便是土地。人們由於土地相依相生,由於土地相爭相鬥,要不“鬥地主”如何而來?這個土地可以是實在的土地,也可以是象徵意義上的,它代表了人們的根、人們的源。隨着時代變遷,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鄉下人涌入城鎮,城鎮逐漸飽和,村落逐漸稀少,我想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這句話用在這裏十分合適。在中國的城市,人際關係完全不能靠差序格局來描述。住十年的房子,對於自己的鄰居卻毫無瞭解,也不能像在鄉下那樣,走親串巷,人們都知根知底。在這個由鋼筋水泥築建的環境下,人們也漸漸消除了漣漪,而組羣分明瞭。

再舉個特殊的例子吧,也是我覺得即使是在城市中的中國人也迴歸鄉土社會的一種表現:就是春節。在這個對於中國人可以說最重要的節日裏,不論多麼嚴謹刻苦的人都會放下手邊的事,去享受春節所帶給自身的勞累,而且還樂此不疲。每到除夕之際,各家各戶都要忙碌起來,爲大年三十做好準備。採辦年貨、灑掃庭除、祭五臟廟等等,還不忘記把封塵已久的微信羣搜出來搶紅包。在這期間,人們所有的煩惱好似都忘掉了,都洋溢着微笑和喜悅,這大概就是春運大遷徙和大擁擠出現的緣由吧。儘管人再多,歸根的心比七年級的“旺火”還熱烈。所謂鄉愁,不過如此。

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

標籤:讀後感 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