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精選15篇)

觀後感7.16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鄉土中國讀後感(精選15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1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鄉土中國,並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係不穩定的特點,可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裏長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爲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因爲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係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爲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可以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直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現在真正的瞭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家轉向於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徵。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衝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業文明帶來的結果。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有着所謂的城市綜合症,空虛,沒有安全感,每天和很多人在一起卻覺得自己沒有朋友。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着一輩子老死故鄉,現在的人們想着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而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文明徵服了落後的文明,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衝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裏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 性更大。但城市中“生於斯,死於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願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可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於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面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知道怎麼辦,只有乾着急。因爲,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可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看着中國的警察換裝換得越來越像美國人,看着中國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國化的神情,看着中國的大學生穿學士服照相,或者奇裝異服過復活節,有時候就會想到中國難道沒有中國自己的一套東西來運用在社會生活中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可是中國現在也說自己是法治國家了。不過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麼?就是“禮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着老虎的皮,想象自己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可以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進步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

如果說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並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這裏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可以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後來在課堂的討論上,老師說到,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現在,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稱之爲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鄉土中國讀後感2

韓寒的一句著名的語錄是這樣的:“世界上有兩種邏輯,一種是邏輯,一種是中國邏輯。”我看到這句話的不僅覺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時另我們自己都感到費解。確實,每個國家都有着一套自己獨有的文化體系,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中國的人情社會,即對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世方式讓注重平等的西方人感到困惑。而西方人的一視同仁也讓中國人覺得有些缺乏人情味。作爲中國人,我對中國特有的社會現象感到熟悉,但有時也會心生疑惑,爲何中國人會有這些特點?

《鄉土中國》描繪出了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支配着生活各個方面的體系。因爲是初次閱讀,我對於書中的內容真正理解的不太多,某些觀點也是讓我覺得似懂非懂。但本書描繪的體系解答了我對中國一些社會現象的困惑,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中過於西方的那些文化社會差異在我看來也更容易理解了。

中國的人情社會有時也會令人感到苦惱。走出社會靠人脈,辦事注重人情關係,這些現象時常讓我對將來走出社會參與社會競爭感到一絲壓力,光靠個人的奮鬥還不足以使自己在社會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有時也會感嘆中國人爲什麼無法像西方人那樣公平地靠個人實力競爭。《鄉土中國》的《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兩文中,作者費孝通先生論述了中西社會格局的差異,並從這差異出發解釋了中國人與西方人對待他人的不同道德觀念。費孝通先生認爲,中國人與他人發生了關係,是以自己爲中心,如波紋般一圈一圈向外層推出,不同的人處於不同的圈子內,與中心的關係密切程度當然不同。因而,中國人無法對與自己關係密切程度處於不同圈子的人一視同仁。而西方人的觀念中,個人是依託自己屬於的團體而與這個團體內的人發生相互聯繫的。同時他們信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因而他們認爲對每個人一視同仁是理所當然的。相比之下,中國人對待他人時更注重關係的親疏程度,所以就會對於自己關係更密切的人給予更多關照。

人情社會有時令人傷腦筋,但不得不承認從另一方面來說它又是合理的。“親親相隱”和“大義滅親”這兩種行爲相比,大多數人更認同“親親相隱”且實際行爲也偏向於此。我認爲“大義滅親”是殘酷的,人的私心使人在感情上很難做到真正的平等對待親人與陌生人。法律中有專門的迴避制度,當被審判的.人與自己有着親密關係使,審判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必須迴避,從而保證公平也保證司法人員免受“法理親情衝突”的困擾。

由於我學習的是法學專業,《鄉土中國》裏的《無訴》一文令我印象深刻。學習法律後,有了法律信仰,便相信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最好規範。讀《無訴》一文,文章的第一句“在鄉土社會裏,一說起‘訴師’,大家就會聯想到‘挑撥是非’之類的惡行。”便令我意外。一直把法律的發展看做是社會進步的發展,卻不知傳統社會中自有一套約束人們行爲的“禮”。不同於今天的掌握法律需要專門的訓練,鄉土社會中的“禮”是每個人都熟習的一種道德。克己復禮,人們靠內在的良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爲,而法律依靠的更多的是國家強制力。由此看來, “禮”在鄉土社會具有相當的合理性。

雖然鄉土社會的“禮”具有合理性,但它對於現代社會來說是不適合的。從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表達的一些觀點中可以知道,傳統的社會以一個個小鄉村爲單位組成的。鄉村的流動性很小,人們彼此熟識,因而變動性也小,人們之間靠經驗形成相處的規則也爲彼此熟識。這套規則世世代代穩定地流傳下來且被認同。因此,年紀越大的人由於有更豐富的經驗,所以對於這套規則更熟悉。當有衝突發生時,往往年紀大,有威望的人當起仲裁者,給衝突雙方評理。由於人們對規則的認同與對年長者的信任,這些裁決往往足以另他們信服,從而他們可以不採取“法”來解決問題。

現代社會是一個具有高度流動性的社會,我們每天都將接觸各種不同的人,用費孝通先生的話說,“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於是鄉土社會的“禮”起着越來越小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複雜的法律。打官司如今是很常見的事情。法律是適應這個時代發展產物。在我看來,當今社會的普通人一般很難做到像鄉土社會的人們信仰“禮”一樣信仰法律。因爲“禮”在鄉土社會的人們看來是被實踐檢驗過的適合社會的規則,也是時代相傳的人們理應熟記的規則。而在當今中國,法治的發展歷史還太過短暫,法律暫時還不能做到像“禮”一樣深入人心,爲人所信仰。但我也相信,隨着法治社會的不斷髮展、健全,法治取得良好成果並獲得人們的認同時,法律的基本原則不斷爲人所認知時,法律信仰將在社會樹立,整個社會變得更加有序。

雖然對於這本書,我還有許多不太理解的地方。90後的我沒有經歷中國傳統社會,對於中國的一些獨特現象往往熟悉卻不知其因。《鄉土中國》幫助我瞭解到一些未曾體驗過的傳統,總的來說讓我對傳統中國社會的內在體系有了一定的瞭解。

鄉土中國讀後感3

《鄉土中國》是社會學大師費孝通先生的巨擘作品,描寫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農村社會風貌。農村作爲中國基層傳統社會之一,在當時是大多數中國人生活的區域。即使經過幾十年的歷史變遷和城鎮化進程,居住在鄉村的人口仍佔中國總人口的36.11%(20xx年5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數據)。

讀懂這本書,我們便能更多地瞭解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讓我們知道中國人爲什麼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行爲習慣;中國和西方社會究竟爲什麼會有那麼多本質上的不同。以下是我的三點主要分享:

分享一:書名中的“土”字用得極好。

“土”首先指的是泥土,因爲中國人是離不開土的。農村人以土爲生,根據不同地域,土裏農作物一年一熟/兩熟/三熟,他們取資於土,即使是城鎮化進程中的新城市人,也會想方設法在自家房屋裏種點蔥蒜之類的東西。

若是家中有遠行人,老一輩人肯定會拿一點故鄉的土希望你能衝着喝來防止水土不服,這個就是所謂的“故土難離”。費老當年留學的時候,他的祖母就是這樣做的;我來上海讀大學的時候,我奶奶也是這樣做的。年少不懂這種感情,還說是一種迷信,現在看來這是一種深入骨子的習慣,是我們用攜帶土壤來緩解鄉愁的一種方法。

說到與“土”的感情,離不開每個人的人生大事:莫不希望自己百年之後,能入土爲安。就拿我爺爺爲例,他一輩子與土爲生,在世時就開始物色自己走後的“居住地”。等他去世的時候,我爸和大伯謹尊遺願安葬了爺爺。對爺爺一輩的人來說,這是他們的情懷,此生足矣。

分享二:生活在土地上的農民聚村而居,形成一個“熟人社會”。

有別於西方機械團別的社會結構,在一個熟悉的社會裏,中國社會是一種有機團結的社會結構。什麼叫有機的團結?像中國的土壤上慢慢地長出來這麼一家人,變成兩家人,又一家人遷徙過來,然後逐漸地在這個地方繁衍生息……這叫作有機的團結。有機的團結就是它自然而然長出來的,每個人從出生便被嵌入到了熟人社會的網絡中,遵循着鄉土社會的`生存法則。

這種狀況之下形成的社會特別容易變成“禮俗社會”。在早先的傳統社會,也就是大家按照之前的規矩辦,大家有什麼東西請教老人,老人家怎麼說咱們就怎麼做,比如每年的農作物種植,什麼節氣該做些什麼,這些都是老人家留下來的經驗。但目前隨着社會變遷,在對待一些問題上,年輕一代不再僅僅依賴於經驗,也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實踐,這是時代進步的結果。

於我而言,高中以前生活在“熟人社會”;高中之後漸漸遠離,再到今年的短暫迴歸,我生活的那片土地帶給我不一樣的溫暖和體驗:在駕校學習時,與大家初次見面時不會有城市社會的陌生感和界限感,聊天中知道對方是哪個村的人,家長叫什麼名字等信息,然後回家向父母敘述一遍,基本上就能知道是誰家的誰誰誰在學車了;而且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學車的人“爲求”教練能多教教自己,總是能和教練“扯上親戚”(即使是五服之外的親戚),然後就着這種稱謂,大家也喊得很甜。總之,熟人社會有好有壞。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若有親戚照料,日子總不會過得太難;但若是在這裏不被待見,那可能會遭受到整片區域的人或多或少的排斥。

對於農村的新一代年輕人,不管生活在哪裏,如何生活,積極的生活態度和爲人處世的方式還是要像熟人社會中學習的。

分享三: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費老最核心的一個學術貢獻,這是與西方的“團體格局”有着本質的區別。

什麼是團體格局?書中提到“就好像你看農村田野裏邊捆柴,這一堆柴捆一捆,那一堆柴捆一捆,然後把這十幾捆柴放在一起做成一擔,把這幾擔放到車上做成一車,這就是西方的格局。你屬於這一捆,這一捆屬於這一擔,這一擔屬於這一車,每一個人在社會上都有一個自己的位置。當然人跟柴不一樣,所以人可能在不同的捆裏邊也會出現,但總之你是在一個框架結構之下的,你像是樹形圖當中的一個位置而已。所以西方人特別重視的是位置,是權利。”

什麼是差序格局?書中說“就是你把一個石頭扔到湖面上去,它會蕩起一串漣漪。這個蕩起漣漪的過程,就是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我”就是中間的那塊石頭,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是中間的那一塊石頭。這塊石頭盪開了以後,最核心的部分是你和父母,孩子,妻子;然後兄弟,表親,親家;再往後是朋友,同學,戰友等等……一層一層地盪開,這就是中國人的關係網。”

所以從這兩段描述中,我們能夠看到中西方的顯著不同:中國人講究親疏的關係,你西方人講究資格和權利。也就是說:中國人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因爲中國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構成的網絡。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這個差序格局當中,人和人之間都有着聯繫。這個巨大的私人網絡,這纔是中國的社會的本色。但西方不同,它不在乎你是誰家的三姑,你跟誰的關係好,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不在那個位置上。你只要是在這個位置上,你就有資格,有權利。

這種中西方的差別,也體現在我國小城市和大城市間的差別上。我一個朋友交大醫學院畢業後,回到老家所在城市最好的醫院實習,但沒待多久就發現了小地方的關係濃厚,自己“身家清白”可能奮鬥多年都無法競爭,後又投歷應聘上了杭州某三甲醫院。

不得不說,小地方關係多好辦事,但對於有過大城市或國外生活體驗的人來說,這點一時半會可能適應不了。深深體悟“差序格局”這個概念,也就懂了朋友的選擇。

中國地大物博,費老的這邊書隨着時代發展對於我們理解中國社會有着積極的借鑑意義。只要你有閱讀習慣,還是強烈推薦這本書的。

鄉土中國讀後感4

有這麼一句話,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想了解中國就一定要先閱讀《鄉土中國》。因爲它可以讓你瞭解清楚什麼是中國。

這本書回答了中國是如何崛起與什麼是中國特色。《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國鄉村實質的作品。全書有12篇,涉及鄉土社會的人文環境、傳統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文章共十四章,一環扣一環,所以當我在第一章感到疑惑時,我就知道我註定讀不懂這本書,但好在堅持讀完一本書後還是獲得了一些感悟。

在閱讀過程中,費孝通的觀點一點一點地滲入了我的腦海,像是有一隻小蟲子不停地在心口挪動。整本書以通俗的語言闡述了中國人的社會操作系統,其內涵遠遠流長,十分經典。所以就連外國人都在費盡心思地研究這一本書,研究這個作者。《鄉土中國》是一本很成功的書,雖然頁數不多,僅有100來頁,但它的內涵確實是很深沉,所以這麼多年來它不斷更新出版,越來越多的人去閱讀它,更有的人反覆閱讀這本書,以求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也好在每一遍都會有新的感悟與思考。

人們總在口頭上喊着中國崛起、中國模式、中國特色和中國製度, 倘若讀不懂這本書,不明白中國的本質,大多都是空想。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從基層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被稱爲土頭土腦的鄉土人才是中國的基層,可現在的人們卻是帶着幾分蔑視的意味去看待鄉下人。書中講,鄉土社會是相對靜止絕對運動的,所以它的發展就相對比較緩慢,儘管一直在變革但是社會性質還是沒有改變,土氣就成了鄉下的一種特徵。因爲鄉下人的生活是固定的,早起勞作晚上歸家,也沒有別的活動,更不會想到其他。因此鄉下人的生活被侷限在了泥土裏,鄉下人熟悉了根植於土地的所有習慣,加上輩輩相傳,無需其它就足以支撐他們的一生。從鄉土社會轉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也出現涌入的東西無法進入鄉土社會生活的情景,免不了冒出一些笑話。所以鄉下人被罵做老土、愚蠢,難以成爲衣錦榮歸的去處。

書中作者表達的觀點是,在鄉土社會裏不會用文字,絕不能說是愚蠢的表現。我也是十分贊同這個觀點的。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拋離鄉土社會。文字已成爲現代化的工具,處處都離不開文字。鄉土社會中出現的文盲,並非出自鄉下人的愚蠢,而是鄉土社會的本質。單純以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一類人是錯誤的,因爲文字和語言只是傳達情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工具,鄉下人不是學不了文字,而是根本不需要文字,文字在鄉下,沒有絲毫的生存空間,所以文字下鄉是很難對鄉下人產生大的影響的,但這絕不是因爲鄉下人愚蠢,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沒有用文字來幫助他們日常生活的需要。

書中也提到文字下鄉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是建國後的社會改造,大規模發展工商業,中國完成了農業國到工業國的轉型,商品經濟和城鎮化的發展打破了空間和時間上的阻隔,打破了鄉土社會的基礎,文字才能成爲大衆的需求,所以才能帶來真正的文字下鄉高潮。

其實談到中國社會的特點,讓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中國人的關係,與其他國家相比較起來是最最特別的。對於書中的差序格局,闡述了消除社會結構的特徵,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聯繫成了社會關係,會隨着個人的實力而伸縮,代表一種自我主義,一切價值以己出發,所以會產生自私。中國人“自私”的印象也一直爲外國人詬病。

我認爲中國人的做事準則是挺含糊的,不像外國那麼嚴厲執法,中國是一個盡人情的國家,中國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的對象和自己的關係,而加以程度的伸縮。這是我們從小生活環境就可以感受到的,一切普通的標準並不發生作用,一定要問清了,對象是誰、和自己是什麼關係之後才能決定拿出什麼標準來。所以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找關係辦事,找親朋好友捎根菸塞紅包也成了屢見不鮮的現象。當然這種現象主要發生在舊時代。

中國人同情被動的人們,所以真正地執行起司法來,一旦被懲罰,違法者擺出楚楚可憐的姿態,就會得到廣大人民的原諒,而在國外,一旦被抓到,違反了法律絲毫沒有情面可講,這就是中外很大的不同,這從佔用應急通道的處罰便可以看出。中國在之前管得是非常的鬆了,因爲中國人總是不忍心發狠不下心去,好在中國的規章制度一直都在不停完善,到現在21世紀中國的規章制度已經相當的完善了,即將到來的20xx年,現在也可以預見它的輝煌。

很多的鄉土性都被慢慢地被新型法所代替,現在的社會已讓相同社會那種融合的事情體系認證淡化,以前最重要的人情已經難以維持相互間的權利和義務的平衡,現在的社會朝着更科學更秩序的方向發展。

總之,舊社會沿襲下來確實會對祖祖輩輩產生影響,但在社會不斷更替制度的同時,總會貫徹那麼一個精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但社會學永遠不簡單,社會的發展問題,永遠不會有一致的意見,人們會一直研究,一直爭論,一直改進,一直進步。中國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發展,在國小作文中的20xx年馬上就要到來了,預定的計劃已經大概完成,雖然沒有幻想的飛船,但中國確實正欣欣向榮,全面前進!

總之,社會學是一個非常深奧的東西,是一個複雜的綜合學科,要想了解社會,也得多瞭解,多關注,從客觀實際出發。

鄉土中國讀後感5

費老先生的《鄉土中國》在中國社會學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要了解日本文化很多人會去讀本尼迪克特的《菊與刀》,而要了解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則離不開這本《鄉土中國》。《鄉土中國》是費老在上個世紀40年代後期,根據他於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課內容整理出來的書,37年後的1984年由三聯書店重刊。主要依據當時鄉土社會的人際生存現狀、社會結構、交往方式等,運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完成。該書中的鄉土中國,其實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理解中國鄉土社會的各種元素,再看三十年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可以發現費老的很多說法如今仍然擁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文中開篇就指明瞭鄉土社會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基本特徵,鄉土性,這也是整篇文章的基礎。正是在鄉土性的基礎之上,作者延伸開來得出了很多結論。鄉村社會的鄉土性導致了不流動性,從而產生了一系列鄉土社會的特性:禮俗社會,文字的相對不重要性,差序格局,無訟無政,家族的基本結構,血緣社會等等。整篇文章是一種橫向思維的視野,將鄉土社會不同部分的不同特性以此剖析。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費老筆下的鄉土社會差序格局,他認爲中國傳統社會中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這個圈子具有伸縮能力,往往根據自己的需要能放就放,能伸能縮。這是自我主義產生的源泉,也是中國小農意識、自私自利產生的另一種詮釋方式。中國人在國際友人眼中永遠頂着“自私”的帽子,沒有集體、國家意識,永遠想着自己及小家的利益。因此他們只掃自家房前雪,他們爲一己之利損害大家的利益,他們目光短促、心胸狹隘,他們不顧天下蒼生只顧自己安樂。

這讓我想起了魯迅筆下的看客,這些看客在魯迅作品中都以羣像出現,是一批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的落後的羣衆,居處在偏僻、閉塞、愚昧、落後的中國鄉村,長期以來的封建意識的毒化和侵蝕,已積澱在他們的精神骨髓中,並在他們思想、心理、性格、言行中自然而非自覺地表現出來,於是他們愚昧、麻木、無聊、庸俗,於是他們集中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民的劣根性,以及我們民族精神中的嚴重痼疾甚至於人類某些弱點,即安於命運,麻木順從,既受人愚弄,又愚弄他人的性格特徵。

不僅以前的文人在批判國民的劣根性,當下也有很多人在反思。昨天和同學看完了姜文的《讓子彈飛》,這是一部很多人期待已久的影片。姜文一改以前懷舊、緩慢、意識流的風格,在這部新片中注入了很多反諷、黑色幽默的東西,使得商業大片的背後也有很多讓人反思的東西。其中之一,就是國民愚昧自私的劣根性。費老先生在開篇就意識到,已經有一種和鄉土基層不完全相同的社會逐漸產生,在這裏可以稱之爲城市社會。如今中國城市化進程發展的如火如荼,鄉土社會確實在逐漸土崩瓦解。可儘管如此,鄉土社會中的`很多特性卻殘留了下來,並在城市化中畸形發展,這使得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無論是統治者還是基層民衆都面臨了很多困惑。最近“黃山門”事件愈演愈烈,復旦大學面臨着嚴重的公關危機。事情可能不像網絡輿論中所說的這麼簡單,但歸根結底,廣大網民還是在指責國民自私自利的劣根性。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在費老先生筆下屬於鄉土社會的特性,在中國一流大學的學子們(所謂的知識階層)身上出現。中國經濟的崛起大家有目共睹,於是很多人開始稱中國爲“大國”,但大國絕對不能只是經濟上的騰飛(中國在這方面也還需要繼續努力),國家軟實力、國民文化素質也是很重要的一塊。大國就應該有大國的風範和氣派,而如今中國依舊充斥着小農意識和小市民意識,整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鄉下人進城穿了套西裝,腳下卻依舊是雙解放鞋,顯得不倫不類。

《鄉土中國》後半部分主要剖析了皇權、官僚、紳士的關係。皇權擁有至上的權力,是天下的擁有者;官僚並非天子的家門,並不和皇上分享政權,他們不過是臣僕、是行政機構;而紳士是退任的官員或官員的親戚,他們沒有權力但是有勢力,他們在官僚機構的庇佑下虎虎生威。紳士是士,官僚是大夫。士大夫聯成了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一個重要的層次,就是到現在還是如此。只不過名稱有變而已,“士”變成了政府官員,“紳士”則變成了“官二代們”。官二代文化或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以人情、禮俗而非法治爲基礎的傳統也爲官二代文化提供了滋生的溫牀。這幾年公務員考試異常火爆,這是個很值得人們反思的現象。首先參加公務員考試人員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沒有多少人是真正秉着爲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好公僕的目的從政的,大多數的人是爲了混一口飯吃,爲了在得到官僚體制的特殊庇佑。當然每個人都是要生存的,有一定程度上追求物質無可厚非。但官員是特殊的職位,他有一定的權威,在一定程度上是整個社會進步的間接領導者。當一個社會上的官員都沒有了責任心而淪爲物質的奴隸時,這個世界是可怕的。其次,相比公務員固定的收入外,大家更加看重整個官僚體制的庇護作用。這是社會另一種形式的淪落。如今官員與官員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相互保護的體系,各種有需求保護自己的勢力都在向官員靠攏,商人表現的尤其明顯。於是出現了,出現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6

《鄉土中國》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此刻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貌。”鄉土中國,並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聯不穩定的特點,但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裏長出的文化

在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爲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正因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聯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爲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能夠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向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齊,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但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此刻真正的'瞭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家轉向於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徵。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衝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業禮貌帶來的結果。

此刻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此刻越來越多的人有着所謂的城市綜合症,空虛,沒有安全感,每一天和很多人在一齊卻覺得自己沒有朋友。此刻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着一輩子老死故鄉,此刻的人們想着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而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禮貌征服了落後的禮貌,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衝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裏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性更大。但城市中“生於斯,死於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願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但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於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應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知道怎樣辦,只有乾着急。正因,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但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但是中國此刻也說自己是法治國家了。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麼?那就是“禮治”。在這個過程中,很長一段時刻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着老虎的皮,想象自己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能夠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進步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倘若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現代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並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其實《鄉土中國》這本書能夠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之後在課堂的討論上,老師說到,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此刻,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稱之爲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鄉土中國讀後感7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寫於解放前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會學著作。《鄉土中國》不足五萬字,是一本典型的“大家小書”。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改革開放的當代中國,“鄉土中國”這一符號有着實實在在的研究意義。《鄉土中國》也在這個思想激盪的時代裏,成了暢銷書。

費孝通認爲:靠務農爲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爲常態,即便因爲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在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形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爲,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親疏遠近爲出發,因此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形成了維繫人際關係的道德要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

何爲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麼?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裏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談論文字下鄉的問題裏面,他認爲,在鄉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裏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下面就講到他的很重要的一個理論“差序格局”。什麼是差序格局?很簡單就如同一顆石子砸到水上蕩起的一圈圈水紋,最中心的哪一點是自己,其餘就是按遠近程度來劃分。對於中國人自私,沒有公德心的論調很多,但是先生在裏面把這個問題做了一個梳理,他發現我們之所以和西方不一樣,就在於羣己,人我劃分的基礎不一樣。西方人是什麼樣子呢?是團體。團體內外的人很清楚,他就從最基本的家庭這個概念分析的。在中國就不一樣。他的伸縮性非常大,你得勢的時候可以賓客三千,親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勢,也許一個人都不認識你。可以說我們的網絡是以自己爲中心,結果就造成了沒有一個人和你的網絡一樣的。這樣我們和西方的不同就出來了,西方要的是權利,而我們攀得是交情,我們講究是等差。西方是講團體,先有一個團體的概念,當然團體不能抹殺個人的,只能是契約平等,而我們卻是自我主義,一切都是以自我爲中心的.存在。

其實不止鄉下人私,城裏人也私啊,甚至有些可能比鄉下人更私。這不,在文人筆裏是中國威尼斯是蘇州,作者卻認爲“天下沒有比比蘇州城裏的水道更髒的了。”在接下來是內容中,費孝通先生討論了私和公家的關係,以及這個社會和西洋社會的不同。費孝通先生認爲,西洋社會的社會結構是團體格局,而中國社會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爸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由此,我們的社會可以或說很大也很小了,概念很模糊。而到底什麼是“差序格局”費孝通先生只作出或多或少的比喻,沒有詳細概念。我是一名見識淺薄的學生,在這裏也概括不出個什麼所以然來,就在此打住算了。

到此,我已經把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鄉土中國》大概的看了一遍,並從每個篇章中摘抄了一些費孝通先生的原話,加上我的個人觀點和想法。通觀全書,我認爲費孝通先生是一個搞文學很謙遜的人,這從他在“後記“裏說自己寫作這本《鄉土中國》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段嘗試的記錄罷了”可以看出。還有,我認爲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師益友,他寫作的文章多用熟語,時常把自己和農村聯繫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瞭。也作爲農村孩子的我,讀起他的書來感覺相當親切,作爲一個著名的文人,他沒有絲毫擡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我認爲這一點是相當可貴的,也是讓我感到相當佩服的。

鄉土中國讀後感8

畢業參加工作以來,因自己的職業性質,都是以解決問題爲主。作爲每天跟法律實務打交道的律師,書架上本來不多的法哲學、社會學等基礎理論的著作鮮有光顧。自己一直以來也願意做“多解決問題,少談些主義”的胡適派,加之近十年來,目前耳聞的大學大家們寫的東西是越來越看不懂,也不知道是自己膚淺還是人家深沉,總之對於那些解構-重構-再解構的“大家學說“,是愈加的不感興趣甚至厭煩,總是抱怨離基層和實際太遠,牛角尖書生氣的東西太多。所以,我即便有興致耐心去做讀後感並形成書面文字,那至少是這本書須真正的在解決問題,在打動人,歷史能夠證明其價值的著作。國外的很多社會學名著已經不少;國內而言,很多現在講的中國社會問題,實際上在我看的費孝通老先生的《鄉土中國》,在解放前就已說的再透徹不過了。

請原諒我對社會學背景的無知,看費老《鄉村中國》之前,我僅僅是從(朱)蘇力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法治及其本土資源》這些個在校大學生喜歡看的暢銷書中的一些內容中瞭解到進而查找這本書的。看了之後,我心裏有種不太願意承認的感覺,前面蘇力的兩本書似乎都在偷師費老的研究方法,甚至一些文風和語氣也是有模仿之嫌,儘管不是所謂抄襲或山寨,但卻讓人不適。這也難怪,我們八十年代以後培養的前面幾批法學博士們,現在都基本上是中國法學界的執牛耳者,但是卻一直沒有出現過一個至少讓人敬仰的大師,大概也就是在浮躁的空氣下博古通今,模仿古今甚至抄襲古今內外的結果,幾無創新、突破。

費老的《鄉村中國》實際上是其以《鄉村經濟》爲基礎,並結合在西南聯大任教時編的講義整理後,於1948年出版的一本反映中國農村問題的社會學著作。按照費老的說法,這本書不是完稿,也不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十三篇短文,短短一萬多字的薄皮書,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把中國三十年代封建農村社會活脫脫的解構的清清楚楚。這本薄書多次再版,其內容過去60餘載,依舊沒有過時,堪稱經世大作。

第一篇《鄉土本色》爲概述。文章描述了中國30年代鄉土社會的基本輪廓。第二篇《文字下鄉》、第三篇《再論文字下鄉》論述文字或教育對於鄉土社會意義與侷限。

第四篇《差序格局》最爲經典和重要。

與西方社會的團體社會不同,中國社會結構中存在差序格局。這是鄉土中國全書的核心概念。鄉土中國中人與人的關係就是差序格局,費老將其比喻爲石子投入水中引起的漣漪:

(1)以自己爲中心,根據親疏關係不同對待。即對家族親屬要“孝”、“悌”;對待知心朋友要“忠”“信”。

(2)存在差序,水波由中心向四周擴散,一圈一圈,越向外,波紋越淺。鄉土社會中的人們以己爲中心,在這種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內看可以說是公,是羣;向外看就可以說是私,是己。

兩者無清楚的界限。在這種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內看可以說是公,是羣;向外看就可以說是私,是己,兩者無清楚的界限。緊接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等加強論證這層中國農村特有的人際關係。《禮治秩序》。《無訟》、《長老統治》各自對農村禮教秩序等治理架構和習慣進行了描述。而《無訟》倒是蠻符合中國的目前情況和我們律師碰到的現實。中國社會羣體都有厭訟心態,無論從面子問題、經濟角度還是對審判者、代理者的.不信任,造就了善良老百姓能不打官司就不打官司的思維定勢,也造就了打官司的人基本上都是刁民的誤讀。

最後的三篇《血緣與地緣》是對中國農村“入土爲安,葉落歸根”的論述;《名實的分離》是對時勢造英雄背景下的個人功名探討。《從慾望到需要》表達了費老對中國社會成長的遠景。以上三篇均是都是講鄉土社會的變遷,從動態角度描述鄉土社會的現實現象。

費老已經離開我們五年多了,他的這本《鄉土中國》寫就也有60餘年光景。我們中國鄉土社會表現的熟人社會特徵,在差序格局下的親疏關係,在儒家禮教的文化傳導下,活生生的向世人展示出中國社會的整個面貌。

儘管我們國家在城市化的道路上,已經給傳統的中國農村社會生活和生產秩序帶來了巨大沖擊,包括我們沒有了大院鄰居經常性的互相串門;儘管我們不像父輩那樣會親自下廚燒菜在家待客,而是每每在酒店宴客應酬;儘管我們的交際圈子越來越朝着價值利用的功力角度,人是認識的越來越多,吃過飯、遞過名片都稱很“熟”,而知音的真心的知心的確是越來越找不到;儘管我們的孩子包括父母都在被日後視爲無用的奧數班消磨時間,而不願或不敢讓孩子去社會實踐…這些衝擊仍然無法改變中國社會的傳統社會倫理觀念和家庭觀念“內孝外和”。

同樣,如果借用這本書來描述一下自己在律師行業解決現實問題的啓發意義,也是非常明顯的。我們律師在爲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充分的感受到我國律師行業與歐美西方國家的律師有着非常不同的文化:西方律師的按照小時收費的方式,和我們按照包乾收費的方式,也直接映射了不同社會文化早就的結算方式;西方社會的以牙還牙的法治強力維權,和我國的止訴息訟甚至全民調解的社會治理理念;西方社會的懲罰性違約損失,與我國填補損失的違約責任形成的不同追責方式等等。按照我自己的比喻,在中國的律師,和西方的律師區別,就好似中國的中醫,須有治本的理念;而西方的律師,追求的是指標的效果。與其激烈、快速的干預社會生活不同,我們強調溫和、根本的尋求解決問題的路徑。所以,在中國做律師,也須考慮到中國的熟人社會的人際關係格局,考慮到中國的儒家和諧文化底蘊。如果說這是從《鄉土中國》能夠得到的職業啓示,我想也是非常不錯的。

鄉土中國讀後感9

在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中,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鄉土社會的概念。其中,費教授將鄉土社會概括爲“禮治社會”,且還是一個“無訟”的社會。的確,鄉土社會由於其空間流動性小,人與人之間交往單純的特點,使得法律在這個社會中發揮的作用極其有限。人們似乎僅僅依靠“禮”就能維持良好的秩序,彼此之間發生衝突也不會尋求法律途徑解決,而是通過協商和解。這就使得人們認爲鄉土社會是一個“無訟”的禮治社會。

“無訟”,是費孝通先生對於鄉土社會中一種現象的描述。具體說來就是在鄉土社會中的人們依靠自身的道德教化,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糾紛和爭議都通過協商解決,而不是採取訴訟的方式的一種理想化狀態。由此,人們認爲鄉土社會是一個“無訟”的禮治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不需要法律的存在。

在古代,封建統治爲了維護其自身統治,需要對整個社會進行管理。封建社會“無訟”文化是統治階級維持社會秩序,實現長久統治的需要而提出的,並通過賤訟、壓訟、滅訟等方式來達到這一目的。從儒家創始人孔子最早提出“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到宋代大詩人蘇東坡聲稱“讀書萬卷不讀律”;從早期專門從事法律工作的訟師(即現代的律師)被民衆稱之爲“訟棍”,到常提起訴訟的人被認爲是“搬弄是非”之人或遊手好閒之徒;從封建官吏政績考覈中善於教化,善於息訟、止訟的考覈標準,到國家機器慣以嚴刑峻法迫使民衆視法爲畏途,產生厭訟情緒,反映出中國封建社會在幾千年的歷史時期中對訴訟採取的壓制、抑制的指導思想和行爲標準。從這一方面說,產生“無訟”的原因並不僅僅在於社會中的人們能夠依靠禮的教化維持正常的秩序,或者說考慮到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因素,而也可能是因爲統治或司法官吏希望沒有人來訴訟或少訴,從而積極的主張無訟。但這種情況較多的`出現在封建專制國家中,在現代國家應很少有這種情況。國家雖然也希望社會中儘量出現無訟的情況,但並不會主動的去幹涉;另外,現在的法官並不要求與領導者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他們也可以獨立進行判決、裁量,且他們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爭取案件的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調解,這與鄉土社會中雙方當事人自行調解有所不同。

儒家認爲,和諧包括天道自然和諧、天人和諧和人人和諧,這些決定着國家和個人的幸福。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講求互諒互讓,自己要正名分,明等差,並使各人都能夠安分守己,避免發生糾紛和矛盾。即使發生了糾紛,也應力圖通過和解,調處息訟,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爲了達到和諧的理想境界,人們就應奉行中庸之道爲做人處世的行爲準則。在這樣的哲學思想長期影響下,“無訟”觀念的形成則是自然而然的了。”著名比較法學家勒內·達維德對中國人的這種和諧與中庸之道有較深的感悟:“中國人一般是在不用法的情況下生活的。他們對於法律制定些什麼規定不感興趣,也不願站到法官的面前去,他們處理與別人的關係以是否合乎情理爲準則,他們不要求什麼權利,要的只是和睦相處和和諧。”

儘管我國的司法制度在逐漸完善。但據筆者所知,在很多地方,如果不是發生非常嚴重的事故,如謀殺、槍殺或者是其他產生了嚴重後果的事件,人們一般都不會選擇訴訟的方式。有的是因爲覺得這件事太小,不願意起訴;有的則是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選擇逃避的方式,有的則是不知道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總之,“無訟”的現象還普遍存在,需要國家對這一方面加強教育與指導。

費孝通先生對於傳統中國農村社會的經典表述,深刻地體現了中國基層社會所特有的文化淵源和秩序傳統。其學術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自從他提出“禮治社會”這一概念以來,就一直被人不假思索地加以援用,以致人們普遍都以爲,中國傳統農村社會秩序的維持是“唯禮無法之治”。對於“無訟”的觀點,我們應辯證的看待,尤其是它產生的社會基礎。不能認爲在禮治社會中就沒有法的存在,或者說在這樣的社會裏就不需要法。在現代社會中,如果說沒有法,個人的權益是很難得到公平的保護的;至於法在禮治社會中的作用,則需要依賴於時間來證明。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地區,如果雙方的糾紛沒有達成和解,也就是他們尋求的調解組織調解失敗後,就會建議一方當事人去法院起訴另一方當事人。這可以從另一個方面說明,當和解不成的時候,人們是會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的。在這個時候,雙方的矛盾必定是達到了不可化解的地步,且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惡化,並不會擔心將對方起訴到法院後會產生不利的後果。所以,我們不能片面的說鄉土社會還是原先那個保持流動不變的社會,人們還是一味的尋求和解,當送法下鄉的活動進行這麼多年後,人們的觀念總歸是有些變化的,特別是侵犯了他們的重大利益時還是會依靠訴訟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鄉土中國讀後感10

首次出版於1947年《鄉土中國》,是根據費孝通先生當年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鄉土社會學”的內容輯錄而成,一共有14篇文章,是一部著述研究當時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農村的作品。

該書作爲我們離退處“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活動的當月推薦讀物,我雖通讀了兩遍,但按照讀書活動“學思踐悟”的要求,有些找不到“北”的感覺,總感到費老這個泰斗級社會學家所講的東西不是我們所能完全理解的,後來又在網上看了幾篇別人的讀後感,還是不能適從。下面,謹從我閱讀本書後所回憶起我童年在鄉下生活的點滴鄉土記憶,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費老書中“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中國鄉土社區的單位是村落,從三家村起可以到幾千戶的大村”的描述,雖說的是40年代中國農村,但我以爲,上世紀60年代的農村恐怕和40年代應該變化不是太大。我兒時因爲父親受了迫害,隨父親在周至老家農村生活了五年多,直到上國小二年級時才轉學到西安,我對這五年多的農村生活記憶尤爲深刻。每到夏天,在大片的蘆葦叢中,傳出布穀鳥的叫聲,總想摸到鳥蛋或小鳥,鑽到裏面卻怎麼也找不着。清澈的河水中游蕩着五彩斑斕的小魚,用籃子稍一劃拉就有幾尾在藍中躥蹦。蘆葦根兒下,時不時就能摘到菱角。河中稍大點兒的石頭下,也能抓住幾隻螃蟹。娃娃夥兒們光着屁股在河裏戲水,都忘記了時間,直到聽見遠遠的村裏大人們隱隱地呼叫聲,才提了鞋,抱起衣服,一鬨子各回各家。秋天,揹着小揹簍打柴,折下一根長長的竹掃帚棍兒,在尾端綁定一根長長的細繩,作爲工具,扦拾白楊樹落下的葉,我們叫扦嘎嘎葉,裝滿了揹簍,背不動了還要大點兒的孩子幫忙。房檐底下掛着一串串金黃的包穀,晚上有野鴿子把包穀之間的縫隙當窩,打着手電筒一照,好像不會飛似得,當你搭着梯子快要夠着它時,卻撲棱棱的'飛了。冬天裏,在熱炕上賴着不想起牀,烎炕的麥糠有着淡淡的嗆味兒,鍋頭炭灰裏埋着烤出來的紅苕乾麪香甜。提着蛋籠走進青油油的麥地,挖燕麥、撿拾大雁的糞用來餵豬,凍得手背通紅,腫的像個麪包。那時天上總有一行行大雁排着人字形或是一字形向南飛,麥田裏也是一羣羣的吃着麥苗,糞便都能撿上一籠底兒。冬天最深的記憶莫過於過年了。過年,能吃上水果糖、柿餅、瓜子兒、花生、核桃,還有麻花、麻葉兒等。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羣孩子聚起來一起挨門挨戶給各家各戶“拜先人”,拜完等着人家大人給每人捏一顆糖或是一把花生瓜子兒,有的人家也會給一分錢。在我們這麼個大村子,走完兩三個街道,就已經很晚了,回到家,衣服的幾個小口袋就已經鼓鼓囊囊再也裝不下了。春天總是個比較難過的時節,天氣乍暖還寒,進入二三月也就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了。記憶中幾乎每天都吃漿水攪團,漿水菜是用各種野菜醃製的,有時還有馬刺筋(大刺兒菜),吃起來有些扎嘴,那時把攪團吃的很厭煩,直到現在還是。

現在,村邊兒的小河早已經乾涸了,河岸上已經沒有了灌木野草,河岸邊、蘆葦叢也都變成了莊稼地。平時回去是見不到那麼多人的,只有過年還有些人氣。農村裏的年輕人都到城裏去打工,只留下些老人在鄉下看着門戶。過去低矮的瓦房已經很少見了,家家戶戶都蓋了二層小樓,空蕩蕩的。

記憶中的老家鄉村,撿拾起我們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提起親切,放下動容,繁華落寞,與有榮焉。費老的“我想我們很可以說,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們活動範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會圈子”的描述,在現在的中國已經比較少見了。我老家村子裏如今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甚至到新加坡抑或是非洲打工的都有。村裏人活動範圍已經沒有了限制,他們的社會圈子也就不再孤立了。況且,按照“美麗鄉村”建設標準,老家的村子也同其他鄉村一樣,除了重視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也在鼓勵發展特色經濟,重視公共服務,重視環境質量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

寫到這裏,我又想起先生在1985年該書再版時的那段話:“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描述,而是包括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搞清楚我所謂鄉土社會這個概念,就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通覽全書,可以感受的一股濃濃的鄉土氣息。沿着作者的思路,可以一窺中國的基層社會。雖然時過境遷,但作者透視社會的眼光,觀察社會的方法,仍然充滿活力,值得借鑑。

由於我學疏才淺,但願不會對費老的著述有斷章取義和不敬。

鄉土中國讀後感11

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有人對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麼評論:“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着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爲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是這段頗高的評價使我萌生了對《鄉土中國》的興趣,果然,讀畢,感觸良多。

《鄉土中國》對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進行了細緻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它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地描繪出鄉土中國的基本概況。

《鄉土中國》開篇第一句“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正如費老先生所說的,中國的基層社會的確具有濃濃的鄉土味。這裏的“鄉土味”並不是都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知道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而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能力並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沒有都市人強烈。我們都知道,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裏安穩的生活,以致於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纔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

費老認爲“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語言和文字都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但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工具,在鄉土社會裏,人們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有時候大可以不必使用文字,表情、動作、聲音都是人們獨特的交流方式。除非鄉土社會的本質改變,要不然,文字下鄉進程將會相當緩慢。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深入淺出地把社會分爲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而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費老還作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也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人們總是先找關係。正是這種社會關係的性質導致了許多“走後門”的現象,在官場上也導致了很多的貪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讓我感觸至深。

當代社會所強調的德治依舊是源於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維繫着私人的道德”需要靠個人的內在剋制來遵守,於是很多應該遵守的規則便成了“禮”,“禮是公認合適的行爲規範。”當代社會應該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禮治”依然存在。在農村,遇到矛盾的時候都是請一些長者或權威人士來評評理,實在調解不了才選擇訴諸於法律手段。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無訟”的社會。

在一成不變的鄉土社會裏,保守封閉的特徵形成了“無爲政治”和“長老統治”的現象。即使是在當代的民主社會,人們依舊不重視自己的權力,敷衍地對待選舉活動,對政治大事也不聞不問。只有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纔會尋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護。在鄉土社會中,長老的生活經驗是最爲豐富,因此長老具有權威性,年輕一代對長老只可惟命是從。

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但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時候,“名實分離”的情況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是不可以輕易改變的,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己的那一套“實”。這可能也折射出傳統中國人們保守封閉的特點。

寫到這裏,不禁感嘆費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鄉土中國》的創造時間離現今已經65年,但是這本書裏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依然是經久不衰,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我還要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己對鄉土社會的理解。

鄉土中國讀後感12

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有人對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麼評論:“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着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爲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是這段頗高的評價使我萌生了對《鄉土中國》的興趣,果然,讀畢,感觸良多。

《鄉土中國》對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進行了細緻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它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地描繪出鄉土中國的基本概況。

《鄉土中國》開篇第一句“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正如費老先生所說的,中國的基層社會的確具有濃濃的鄉土味。那裏的“鄉土味”並不是都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明白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並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本事並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沒有都市人強烈。我們都明白,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裏安穩的生活,以致於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纔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

費老認爲“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僅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語言和文字都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可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工具,在鄉土社會裏,人們有屬於自我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有時候大能夠不必使用文字,表情、動作、聲音都是人們獨特的交流方式。除非鄉土社會的本質改變,要不然,文字下鄉進程將會相當緩慢。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深入淺出地把社會分爲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而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費老還作了一個趣味的比喻,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也就是從自我推出去的和自我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人們總是先找關係。正是這種社會關係的性質導致了許多“走後門”的現象,在官場上也導致了很多的貪污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讓我感觸至深。

當代社會所強調的德治依舊是源於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維繫着私人的道德”需要靠個人的內在剋制來遵守,於是很多應當遵守的規則便成了“禮”,“禮是公認適宜的行爲規範。”當代社會應當是一個法治社會,可是“禮治”依然存在。在農村,遇到矛盾的時候都是請一些長者或權威人士來評評理,實在調解不了才選擇訴諸於法律手段。久而久之,也就構成了“無訟”的社會。

在一成不變的鄉土社會裏,保守封閉的特徵構成了“無爲政治”和“長老統治”的現象。即使是在當代的民主社會,人們依舊不重視自我的權力,敷衍地對待選舉活動,對政治大事也不聞不問。僅有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纔會尋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護。在鄉土社會中,長老的生活經驗是最爲豐富,所以長老具有權威性,年輕一代對長老只可惟命是從。

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可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貼合實際情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時候,“名實分離”的情景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是不能夠輕易改變的,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我的那一套“實”。這可能也折射出傳統中國人們保守封閉的特點。

寫到那裏,不禁感嘆費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鄉土中國》的創造時間離現今已經65年,可是這本書裏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依然是經久不衰,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我還要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我對鄉土社會的理解。

鄉土中國讀後感13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有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通覽全書,可以感受到一股濃厚的鄉土氣息,費孝通先生分析的中國鄉土社會的最大特點主要是中國的基層是鄉土性的,“差序格局”下禮治秩序。其描述的“鄉土中國”主要有以下特點:

在《鄉土中國》的第一章“鄉土本色”中,費孝通先生爲中國社會下了一個定性———“土”。他認爲,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有三個特點:第一與泥土分不開,第二不流動性,第三熟人社會。“鄉土性”強調的是對土地的重視,靠土地爲生的人是離不開土地的,以土地形成了人們居住的環境形成了家庭,形成了中國鄉土社會的基本單元———鄉村。“生於斯,長於斯”的中國人深深紮根於土地中,在人與空間上是不流動的。“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係上說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不是指個人和個之間的關係,而是村和村之間的關係。由於人們固着在土地上,所以產生了不流動性,這種不流動性被千百年來的人們固化爲一種“安土重遷”的價值觀。所以,鄉土社會是個熟人之間的社會,是個生活成員之間互相瞭解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熟悉產生信任,因此鄉土社會沒有法律,也不需要法律,客觀上決定了在鄉土社會中生存的成員對法律沒有信仰和依賴,缺乏相關的法律意識。

我們都知道差序格局、是費老在研究中國鄉村結構時提出的概念,費老用社會結構分析方法對社會傳統的農村進行分析,他在涂爾干提出的概念的基礎上爲更準確地區分中國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提出了“差序格局”。中國鄉土社會以宗法羣體爲本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以親屬關係爲主軸的網絡關係,是一種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個人都以自己爲中心結成網絡。就如費老說的“好像是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圈子的大小和血緣、地緣、經濟水平、政治地位和知識文化水平幾個因素的大小強弱是成正比的。血緣組織越大,圈子就越大,其屬性規則以倫理輩分爲基礎,地緣越是接近就越易形成差序圈子,而經濟水平和政治地位的高低是圈子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它象徵着權力支配的大小,而文化知識則是農村居民普遍缺乏又普遍渴求的,圈子的形成可能是種因素的結果,也可能是幾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每個人都有一個以自己爲中心的圈子,同時又從屬於以優於自己的人爲中心的圈子。費老進一步指出,這種差序格局”是個一根一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這也就是維繫着“私人的道德”。

很多國外人士就說我們中國人只有私德沒有公德,的確,中國人的私心特別重與其西方的團體意識相比之下我國的強調孝悌尊卑的一套道德的主張是有不足之處的。我國的道德和法律是在一定意義上是有伸縮性的,這都在於被施者的身份和地位以及所謂的關係對,費老在中西文化的對比中也指出西方人講權利,而我們則更側重於講交情、攀關係。其實聯繫到我們今天的社會,也正是如此。

鄉土社會是一個禮治社會。費孝通先生認爲:鄉土社會裏在村落內部,熟悉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共享的資源。鄉土社會的秩序維持依靠的不是現代社會所熟悉的力量,法律在鄉土社會不能產生也不被依賴和信任,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禮是社會公認合適的行爲規範。禮不需要權力機構來維持,維持這種規範的是傳統,而傳統是積累的經驗。在鄉土社會,傳統的重要性比現代社會更甚,因爲在鄉土社會裏傳統的效力更大。在鄉土社會中個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經驗,而且同樣可以信任前人的.經驗,前人所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儘可抄襲來做自己生活的指南。代代相傳的累積使得多數傳統後來者不需知之,只需照辦。禮就是按照“儀式”去做,禮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力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禮治表面上看去似乎是人們不受規律約束而自動形成的秩序,其實是人們主動地墨守成規,是社會教化所形成的。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地應對生活問題爲前提,鄉土社會滿足了這個前提。

這樣的社會特點、社會結構和生活環境,就決定了以中國爲代表的東方法律文化的不同的價值選擇。傳統中國鄉土社會的歷史結構和經濟形式造就了鄉土中國的社會意識形態,進而形成了典型的鄉土社會的法律文化和價值的選擇和取向。如今,我國正不斷地推進法治進程,如果從鄉土中國的角度來看,推進法治的進程,恰恰是要改變中國幾千年的人治的傳統。歸根到底,要解決中國的法治問題,還是要從農村着手,解決了中國的農村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基本的經濟形式和體制,進而建立近代以“權利”、“平等”爲基本價值選擇的法律文化體系,走到那時,法治也將成爲中國國家運行和治理的必然選擇。

學術著作做的高深並不難,難的是就高深又能讓讀者豁然開朗,有所釋懷。“不以貌取人”的道理也能套用到閱讀的選擇上。《鄉土中國》這本貌不驚人的“小冊子”,再次印證了“濃縮的都是精華”這一經典論斷,在書中費老提出了很多創新的概念,講出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本性等等。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捧起這本書,看看半個世紀前思想大師費孝通先生告訴你的“中國那些事兒”,體會到古老的中國在當今日新月異的變化背後,仍保有的那些不變的根性執着,這可能是比“中國經濟奇蹟”“世界製造工廠”等新晉頭銜更加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鄉土中國讀後感14

《鄉土中國》是當代社會學家費孝通創作的社會學著作,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本書主要著述了中國農村的鄉土社會,以及蘊含其中的鄉土文化。

《鄉土中國》主要由十四個篇章組成,這十四個篇章分別爲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而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

在這十四章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鄉土本色》和《男女有別》這兩章。起初讀到《鄉土本色》這一章的時候真的覺得十分簡練且完整精確的講述了鄉下人與土地的關係。《鄉土本色》中有一句話令我有很深的感觸: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這些生了根在一個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地生活,像母親對於她地兒女一般。這句話讓我想到從古至今鄉下人與土地都是緊密地聯繫着的,我們生於那片土地,並從那片泥土中長出,向下生根,向上發芽開花。絕大多數的農村人都是持着“生於斯,死於斯“的信念。他們都對土地有着深深的情感。就像我自己的家庭一樣,在我的記憶中打從我爺爺那輩起,就一直紮根在那片土地上。我父親這一輩也住在與自己父輩相同的土地上。這麼多年在那片土地上發生的至多是些建築的變化罷了。而且,儘管我們一家人居住在城市中,我父親依然會時時刻刻地惦記着老家地那一畝三分地。由此不難看出一個農村人對土地眷戀。對於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這一點我是再同意不過的。在鄉村中,人家與人家之間極少有不相識的,並且在逢年過節之時還會互相上門拜訪,哪一戶人家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會拿出來分享,大家都十分相熟。鄉土社會絕對是一個由熟人組成的社會,在其中你難以見到根本不瞭解、不認識的人。人與人之間哪怕沒有血緣關係,熟識度也在世代中逐漸積累,就如同書中所說: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男女有別》這一章中,費孝通先生向我們闡釋了鄉土社會中感情的不激動恰恰好維護了鄉土社會的秩序與規則,男女之間得以產生下一代,社會關係更加穩定,就如同《男女有別》中的那一句:紀律是必須維持的,紀律排斥了私情。男女有別這一點,就是男女天生生理上的不同以及社會傳統無形中賜予他們的不同,令男女之間的互相瞭解存在一個極大的障礙,這障礙恰好使得一個家庭中男女之間感情不易激動,私情被排斥。鄉土社會是亞普羅式的,這與現代社會的浮士德是十分不同的。鄉土社會的男女有別使得男女之間的隔閡加大,使得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家庭中各司其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加固了社會的穩定性。這在現代社會的角度上看起來是有些許荒謬的,現代社會的男男女女對於愛情大多都具有美好的嚮往,若想讓他們不去了解對方,隨着時間的推移不斷加深兩人之間的隔閡,只是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失去自己對於愛情的追求是很不可能的。

最後說說本書中除了章節我最喜歡的段話:爲什麼我們這個最基本的社會單位的名詞會這樣不清不楚呢?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起初剛剛看到這個比喻的時候覺得整個人醍醐灌頂,眼前彷彿出現了石子掉入平靜的水面中所泛起來的漣漪。這句話表達的意思很像儒家學說裏孔子所說的的人與人之間是由近及遠的,從自己出發,離自己最近的那一圈中的人是最親近的,之後的每一圈都變得慢慢疏遠,人與人之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聯繫。因此我們會去推己及人。圈子是動態的,界限是模糊的,圈子是以人的個體爲中心而非團隊,圈子是有豐富交集的,在不同地時間不同的地點,我們的圈子在發生着變化,我們在別人圈子裏的位置也在發生着變化。這讓我想到哪怕掉入水中的石子消失,但泛起的波瀾也不會立馬消失,就像一個人從世界上消失了,他的故事仍然活在認識他的人的記憶之中,他還有在這個世界上的痕跡。直到最後一個與你有聯繫的人從世上離開時,你纔算真正的離去了,這讓我想起了電影《Remember me》。電影中死去的人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當他們活着的親人將他們忘記時,他們才徹底消失。聯繫消失了,我們也就真正的消失了。那段話中的比喻非常有意思,不僅清晰地整理了中國和西方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社會格局與結構的不同,還可以讓人聯想到許多與之相關地話題,值得好好地研讀。

鄉土中國讀後感15

費孝通先生的這本《鄉土中國》在大一時就有所耳聞,當時還向同學借了,但是一直都沒看,這次寒假也算是機緣巧合,在整理東西時被我翻了出來,於是便帶回家通讀了一遍,頗有些體會。

在網上看到很多人對於這本書的評價,知道這本書是費先生先生在上世界四十年代後期,根據其在西南聯合大學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經濟學”一課的內容,整理彙編成冊,發表於1948年。此後多次再版,其內容依然沒有過時,無論是專家學者,抑或是普通讀者,都不吝讚揚,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好了,它已經帶給我足夠的誘惑,吸引着我對這本小冊子發起進攻。我斷斷續續讀了幾個星期,總是不斷回頭去看:先生是怎麼論述一個問題的!對於我這樣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來說,費先生所描述傳統基層的鄉土社會與我的生活環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說它將我的生活環境用簡單而明瞭的文字抽象之後,再還給我。原來閒聊中以爲是個例或是當做笑話的事情也有其必然性,生活中墨守成規的風俗、慣例也有深刻的成因,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感受到:學術與生活在我的腦海裏第一次這樣緊密的聯繫起來。當我試圖將不足百頁的小冊子整理一下,將它從內在邏輯上梳理一下,才發現原來如此困難,它包含了很多東西,順着其中一點深入思考下去都可以有很多的收穫。除去叢刊序文和後記,一共十三篇短文,總字數不過萬餘字。下面我將根據自己的閱讀體會,談談這本書帶給我的一些收穫。

第一篇《鄉土本色》相當於一個概述,爲我們簡單描述了鄉土社會的種.種,爲我們重新認識了“鄉土”的含義,土地將人們限制在一定地域,形成一個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社會,這個社會以基本的村子爲單位,村子之間相互隔膜、孤立,村子中的人形成有機團結,進而形成熟人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中生存並不困難,只需要嚴守上代人口口相傳的經驗。總之,它爲我們描述出一個鄉土社會的輪廓,也爲讀者更好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的差序格局等一系列新的概念奠定基礎。第二篇和第三篇《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更像是爲鄉下人“平反”,邏輯的起點是有人說鄉下人愚開始,繼而那些人產生這樣想法的原因是因爲鄉下人不識字,然後再追問,爲什麼鄉下人不識字呢,然後論述文字對於鄉土社會這樣的熟人社會的意義,另一方面從文字作爲一種意思傳遞方式,它的侷限性,容易造成意思表示的誤解,有時候不能準確全面的傳情達意,且與鄉土社會的不相符,相比較直接的接觸時的語言而講,實用性相差甚遠,甚至連語言也不是最好的傳遞方式,共同生活經歷形成的特殊語言、動作、表情纔是更好的方式。在《再論文字下鄉》中,又從文字下鄉的時間阻隔來說,世代的阻隔僅僅需要口口相傳就可以完成,因爲不同時代的人在這個向泥土討生活的社會中,面對的是同樣的問題和遭遇,經驗無需積累,只需保存,在這樣的情景下,文字的用處自然不大。

兩篇文章用說理性的文字,成功爲鄉下人的'“愚”辯護,土是一種鄉情,與愚昧等貶義詞無關,“不識字”只是在一種自然經濟的基礎上形成的社會中自然形成的。這樣一種寫法,倒像是蘇力式的存在即有理由,爲現存的制度和現象辯護。我們也許可以說他沒有改革的決心和勇氣,但是我們卻要重視他們的意見,因爲那睿智的語言之下,是對社會改革的慎重,是從理智的思維出發,爲我們分析前進路上的一塊塊擋路石,以及可能出現的障礙。當我們認清楚這樣的現實,瞭解傳統的鄉土社會對於文字的需求後,才能更好理解作者所言:如果中國的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在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但我認爲並非只有等產生了文字需求之後,文字纔要下鄉,文字提前下鄉更好。事實上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中也存在着對於文字的需求,只不過需求量比較少罷了,豈不見“立字爲據”,豈不見“地契”,從另一角度來講,鄉下人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從小就不識字,哪裏談得上對於文字的需求。只有我們提前文字下鄉,纔可以瞭解鄉下人對文字的需求,逐漸讓鄉下人的瞭解文字的優點,讓他們有選擇。我認爲,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範圍內,只有在可以充分選擇的基礎上,充分了解每種溝通交流方式的利弊,纔可以談需求。同樣的道理,送法下鄉也是如此。我們同樣可以從農村中小的法律需求出發,培養人們一種利用法律的習慣,比如說在農村土地流轉、村幹部選舉、繳費依據等等,涉及到農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上着眼進行法制宣傳。等隨着經濟社會的轉型與發展之後,農民對於法律有了更加強烈的需求後,再順應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下鄉宣傳。只有這樣循序漸進纔可達到真正法治社會。不要像現在的普法宣傳一樣,上去就給人家一疊傳單,宣傳民法、刑法、婚姻法等國家大法,好像盼着別人家裏出現不守規矩、欠錢不還、家庭不和似的,雖然是好心,卻讓人感覺心裏挺彆扭,等過不了幾天就可以看到這些傳單出現在廁所。畢竟中國人目前還有樸素的厭訟心理,習慣於事後纔去尋求法律救濟。不講求方法的送法下鄉達不到預期效果,並不能否認送法下鄉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