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讀後感

觀後感2.02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讀後感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讀後感1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根據他所講授的“鄉村社會學”的內容所寫成的。他想通過此,追究中國鄉村社會的特點。這本書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裏提煉出的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鄉土中國》這本書包含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是本書所有內容的出發點。鄉土性並不是中國所有階層的特性,但是卻是傳統中國最基礎的特性。

關於這本書,費氏在這本書的後記中寫道:“《生育制度》可以代表以社會學方法研究某一制度的嘗試,而這《鄉土中國》卻是屬於社區分析第二步的比較研究的範圍。”它是費氏在“鄉村社會學”課上所講內容的整理,除後記外,全書共14部分:“鄉土本色”略論了鄉土社會的概況,爲不甚瞭解鄉土情形的讀者簡要搭建了中國鄉土的框架;“文字下鄉”與“再論文字下鄉”兩篇則從時間與空間角度分別闡述了傳統鄉土中文化的傳遞方式,從而引出禮治之適用於較少變動之傳統社會和法治之適於變動較爲劇烈之經濟社會;“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和“家族”三篇又成一體,通過團體格局與差序格局的概念來比較作爲中西社會結構基本單元的團體與社區,並引申出了中西結構其本質的不同;“男女有別”、“禮治秩序”與“無訟”三篇承前之禮治話題,從立法角度來具體考察分析鄉土社會的秩序;“無爲統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與“名實的分離”四篇則通過考察鄉土中權力的歸屬將權力分爲四類:橫暴權力、同意權力、教化權力、時勢權力,橫暴權力類於傳統之軍政權力,同意權力類於今之法治的和平暴力,教化權力類於宗教教化之權而時勢權力頗有卡理斯瑪統治之列;最後一篇“從慾望到需要”則從經濟的角度,以其動機是否爲單純生存需求爲界,辨析現代社會與鄉土社會之經營目的的不同。

中國傳統社會作爲一個高度集權的的社會,中央集中了全國最高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力。然而,從中央發起的改革卻鮮有不失敗的,更有些甚至直接威脅政權的統治,許多理論上明可強國富民的統治甚至直接危害了統治的根基。這使我們在反思體制的弊端時也不得不細細考察這一“千磨萬擊還堅韌”的基層社會,反思這些歷無數政權更迭而依舊千年不倒的門閥其基石究竟何在,反思在顯性的暴力政權下究竟還隱藏着哪些隱性權力或者權力集合。“以史爲鑑”,不止是爲了“知興替”,更是因爲今天的社會仍存留着無數傳統的因子,今天的改革要想成功,就必須更深徹地瞭解這塊土地的每一細微處及其產生根由,這樣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不至於鬧出“無粥食肉”的笑話。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讀後感2

近幾日花了些時間,讀完了費先生的《鄉土中國》倒是頗爲感觸,全文內容不多,也就寥寥數萬字罷了。篇幅上倒是比不得某些個“大師”“教授”之流的大作,但是內容上卻是字字珠璣,短短篇幅之間卻是將中國幾千年的鄉土性質闡述得明明白白,不得不佩服先生大才。讀畢後細細想了幾日,總歸動筆寫下這篇書評,如能說清其中百一便是萬幸。

說到鄉土中國,我無疑是親切的,我的幼年是在中國西部一個典型的農村度過,倒是和費先生調查的雲南村落差距不大。還是費先生筆下的典型的血緣村,全村上下幾百人之間多多少少有些血緣關係,常常一個班上合上老師都是一個姓氏,並不奇怪。先生寫下這十數篇文章時正是抗戰,距今大致已有七十餘年之久了,大抵是想看看在經歷了新中國大力發展後的中華鄉村,有無展現出其新貌呢?也是看到先生的認識大抵是在今日也是對我國鄉村振興有着獨到的作用的。

先生在“文字下鄉”中提到,中國鄉村的社會基礎不變,文字下鄉怕是難以推行的,更遑論文字所揹負的文化了,在這裏又必須要提出,先生在文中從未說過鄉土文化較之所謂先進文化的優劣區別,先生本意中,大抵只有一種文化適不適合這樣一片土地,鄉土文化在這片土地上傳承了幾千年了,大抵是適合的,但是無奈外部條件的變化來臨了,我們要做的至多能說是以一種文化去改變另一種文化。並不好說是愚昧或是其他。回到正題,如今的'鄉村文字大概算是下鄉了,那麼回看則是社會基礎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呢?使得鄉土社會這樣一個本來不需要文字的社會主動的吸收着文化。

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都知道一個特殊羣體名爲“農民工”,民工進城,這是一個文化羣體向另一個文化羣體的交流,什麼支持着民工進城呢?是慾望。進城務工常常能獲得不錯的經濟效益,所以民工需要留在城市,但是兩個文化圈子的隔閡是巨大的阻力,所以當他們教育孩子時,文字是必不可少一環。這是生存的必須。況且與那些年月不同,鄉村被真正的有效管理,識字無疑是必須的。所以我們看得到文字首先打破了鄉村的壁壘,是慾望的巨大作用。

前面說到了教育,在如今的鄉村,確實有些像如費先生幾十年前所見到的一般,存在着長老權力,但是現在無疑是分化了,弱化了。校園辦進了鄉村,於是乎我們看得到的教化權力一分爲二,一方面是學院老師的現代化教育,但是鄉村的孩子們又會受到長輩的管教,前面提到過,我們的社會有一個特殊的羣體——農民工。其伴生物是:留守兒童。留守兒童誰來帶呢?年邁的爺爺奶奶罷了抑或是外公外婆。傳統的祖輩,與孫兒們的差異無疑是極大的,他們中的大多數往往都識字不多,爲數不多的幾個字或許還是當年掃盲運動的遺留。孫兒們的疑惑他們解決不了,甚至他們的許多做法在接受了現代教育的孫輩看來,是錯誤的愚昧的。就拿我來說,我算是幸運的一部分,因爲我的母親選擇留在農村照顧我兄弟二人的學習,但是在與奶奶爺爺的交流時,仍是不免有許多矛盾。長老們說的話是錯的,那又如何對年輕的一輩起到教育與約束呢?所以鄉土上的長老權力不可避免地被削弱,但是長老,或者說長輩的權力還是存在的,這是我們文明的重要遺產,不可磨滅的印記。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讀後感3

最近我看了《鄉土中國》這本書,下面我來簡要說一下大概吧。

第一章是“鄉土本色”。作者開篇就說“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說中國社會雖然有很多階層,但是他們都是從鄉村社會分離出去的,在行爲方式社會習慣方面還帶有很多鄉土社會同樣的痕跡(雖然他們自己是很不願意承認的,因爲“土氣”毫無疑問是一個十足的貶義詞。),所以要研究“中國性”,就不得不從根基出發,研究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土壤——鄉土社會。另一層意思是說現在這個鄉土性只侷限於基層,就是說雖然地主、知識分子、工人、資本家等社會階層都是從鄉土社會分化出去的,但是由於長時間的發展,已經與鄉土社會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裏人對鄉下人冠以“鄉巴佬”的稱呼,因爲他們對於鄉土社會已經完全沒有了認同感。至於這些階層乃至整個中國社會怎樣具有着鄉土社會的文化的根,後面會有詳細的分析。

在第一章裏,作者從“土氣”切入,分析中國人的農業本性。“遠在西伯里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種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因爲農業的固定性,纔有了“土氣”,所以說這個詞很貼切的描述了中國的農業本性。“土氣是因爲不流動而發生的”,因此“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他們的生活範圍有地域和空間的限制。由於生活的固定,結成了穩定封閉的鄰里關係,這是中國傳統社會的又一重要特徵。許多中國社會的特徵都是由此而來。比如說,中國爲什麼早在戰國就有墨家提出法制社會的觀念,但是兩千年了中國爲什麼還是人制社會?就是因爲這種人際關係的侷限性和鄰里的`熟悉性。“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還用的着多說麼?”這種生活背景下顯然沒有法律和合同之類東西存在的必要,因爲那都是對付陌生人的,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現代人才需要。對中國人來說,分得太清楚未免傷了感情。中國文化的模糊性大概也從這裏來。

第二和第三章講當時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鄉”。很多人認爲鄉下人“愚”,但是費老認爲不應該這麼說,鄉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識上不足,更確切的說是知識結構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足以應付他們的生活,而對於城市的文明生活當然不甚了了了。這種不瞭解就像城裏人分辨不了麥子和韭菜、不會爬樹、不會抓魚一樣,沒什麼值得取笑的。作者進而探討了語言的產生以及和人類生活的關係,文字的產生原是爲了不同空間和時間的人交流的,但是在鄉土社會,由於生活的一成不變和空間的穩定性和封閉性,口頭語言完全可以滿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對面的交流遠比書面語言表達的東西豐富快捷。文字既不是鄉土社會的基礎,本來就不是鄉土社會的本性。人類最初的文字都是廟堂性的,都是爲了祭祀崇拜和記錄帝王事件,所以不是鄉土社會的必要。因此文字發明了幾千年,中國的絕大部分農民依舊目不識丁。當然當代的鄉土社會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當代農民必須要識字了,因爲要科學種田、操縱機器。但是實際上我的母親國中畢業,但是由於農民的生活基本沒有文字,長年沒有閱讀和書寫,因此現在已經忘的差不多了,讀我的家信都很吃力。這無疑是費老觀點的例證,說明雖然過了這麼多年,農民的生活還是帶着傳統鄉土社會的痕跡——地方性和口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