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土中國》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5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

記得準備到南京的學校報到的時候,臨行前家人給了我小包土,說是取自竈心,現在家家戶戶早就沒燒竈了,好容易才從中藥店裏找到,讓我到了學校和了當地的水,把這包“竈心土”吃下,這樣可以適應當地的環境,避免水土不服。我遵照了家人的吩咐,說也奇巧,來南京好幾個月了,不但沒有不適應,身體狀態反而更好了。您說這土多麼神奇?

這樣的經歷,讓我看到費孝通在《鄉土中國》開篇的:“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時候,對這個“土”字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儘管《鄉土中國》寫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六十年過去了,中國社會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傳統生活離我們很遠,但是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到了今日仍然牽涉着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那種“安土重遷”、“落葉歸根”的思想,正是中國人民濃濃鄉土性的體現!

從結構上看《鄉土中國》包含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其中“中國社會是鄉土性”這句話,是本書所有內容的出發點。圍繞着“鄉土性”,作者從語言文化、人際生活、道德、經濟與社會風尚、政治統治與法律、身份與風尚、社會發展這些角度談論鄉土社會的方方面面,不但涉及到中國社會的傳統結構與中國國民的性格,還向讀者們揭示了一個宏大的社會圖景。

一、篇章介紹

首先是《文字下鄉》,在這一篇中,作者從空間的角度辨明“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自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範圍裏,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聯繫都是很頻繁的,常處在面對面的直接性的交流中,這使得作爲人類交流媒介的文字載體在鄉土社會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所以作者指出“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一個社會中人和人的瞭解程度是不夠的,在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考慮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和使鄉下人多認識幾個字也學並不能使鄉下人“聰明”起來。

在《再論文字下鄉》中,作者從時間的角度分析鄉土社會文字的不必要性。首先,文字的產生是因爲人與人在傳遞信息過程中遇到了時間和空間的阻礙。時間的阻礙包括個人的今昔之隔和社會的世代之隔。就今昔之隔而言,一個在鄉土社會中的人所需要的記憶的範圍本身很狹窄;就世代之隔而言,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人在熟人和熟地中長大,個人的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需要積累,只需要保存。所以在穩定狹小的鄉土社會裏面,只靠說話而不依賴於文字和書籍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的。

《差序格局》的開頭作者說私的毛病在中國比愚和病更加普遍,這裏所謂的私是一個羣己人我的界限怎樣劃分的問題。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是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我們傳統的社會結構裏面最基本的概念,這個人和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係是逐漸一個一個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所以我們傳統社會裏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繫中發生意義。這點恰恰和現代西洋團體格局形成了對比。西方社會在團體格局之下,道德的基本觀念建築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之上,而且與基督教的宗教觀念相關,虔誠和信賴是其一,個人在神面前的平等和神對每個人的公正是其二。所以作者在《維繫着私人的道德》中指出,差序格局下的道德系統中,沒有一個不分差序的兼愛,也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所有的價值標準也不能超脫於差序的人倫而存在,一切的普適標準,也不發生作用,一定要問清楚了對象是誰,和自己什麼關係之後,才能決定能拿出什麼標準來。

《家族》篇說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並沒有嚴格的團體界限,不限於親子,可以順着父親系這一方面擴大,在結構上是一個氏族,家是一個事業組織,賦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家的大小依着事業的大小決定。中國的家是一個連綿延續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婆媳之間,夫婦是配軸。講究效率的事業,排斥夫婦之間的私情。不光是性別,不同的年齡組之間也保持這較大的距離,這是把生育之外的許多功能,拉入家庭社羣中的結果。

在《男女有別》中,作者指出,鄉土社會不需要新的社會關係,更害怕舊的社會關係被破壞,而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瞭解,即接受同一的意義體系。所以鄉土社會中的家庭男女似乎只不過因爲生育的目的而結合在一起,並沒有太多的感情上的交流和氣和,而真正感情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同性之間的展開,這也使得鄉土社會的感情生活同性意味較強,而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總之,“鄉土社會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一個安穩的社會”。

《禮治秩序》篇說所謂人治和法治的區別,不在於人和法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爲規範。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範的力量。法律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傳統是社會所積累的經驗。禮治的可能性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爲前提。鄉土社會滿足了這個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禮來維持(禮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禮治社會並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出現,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所以在《無訟》中提到,在鄉土社會中,負責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維持禮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擇獄。訟師是沒有地位的。鄉村裏的調解其實是一種教育過程。維持禮治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權力,而是心裏的良心。所以禮治秩序更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無爲》篇中,作者提到兩種權力。一種是橫暴權力,它是指權力是衝突過程的持續,是統治者的工具,存在於階級鬥爭中。鄉土社會中,橫暴權力的基礎不足,因爲農業的剩餘隨着人口的增加而分攤。另外一種權力是同意權力,它的基礎是社會契約,是同意,社會分工越複雜,這種權力範圍也就越擴大。但在鄉土社會中自給自足,分工有限。所以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名義上是專制和獨裁,但從人民的實際生活來看,卻是鬆弛和微弱的,是無爲而治的。此外鄉土社會還有第三種特別的權力結構,它是發生於社會繼替的過程中,是教化性的權力,即長老權力。《長老統治》中提到,人生如逆流,總得接受一番教化,使他能在衆多規律之下,隨心所欲而不碰壁。不過,被教化者並沒有選擇的機會,他要學習的那一套文化是先於他而存在的。教化的過程是替代社會去陶煉出合乎一定文化方式中、過全體生活的分子。教化性的權力在親子關係裏表現得最明顯,但擴大到成人之間的關係得有個穩定的文化,這種文化就是儒家提倡的長幼有序。所以我們客套中相互詢問年齡不是偶然,這禮貌正是反映出我們這個社會裏相互對待的態度就是根據長幼之序,長幼之序也點出了教化權力所發生效力。

《血緣和地緣》篇中說,血緣社會是穩定的,缺乏變動的,生育沒有社會化之前,血緣作用的強弱似乎是以社會變遷的速率來決定。血緣是穩定的力量,在穩定的社會中,地緣不過是血緣的投影。在親密血緣的鄉土社會中,商業是不能存在的,這種社會的交易是以人情來維繫的,是相互饋贈式的。地緣是從商業裏發展出來的社會關係,如果說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那麼地緣就是契約社會的基礎。

《名實的分離》:在激烈的社會變遷中,容易產生文化英雄,他們提出想法獲得信任,時勢造就權力,作者把這第四中權力叫做時勢權力。傳統中國以教化權力基礎的長老統治不能容忍反對,但是社會在發展,舊的經驗不可能完全解決新的問題,在社會變遷速度足夠慢的情況下,通過對“註釋”來爲長權力注入變動的內容。在長老權力下,傳統的形式是不準反對的,但是隻要表面上承認這形式,內容卻可以經註釋而改變。這樣就變得口是心非,名實分離了。

《從慾望到需要》主要說在鄉土社會中,人可以靠慾望來行事,而在現代社會中,慾望並不能作爲人們行爲的指導,發生了需要,因之有計劃,從慾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的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

通過對篇章的分析,我們可以提起出以下信息:首先是鄉土性作爲傳統中國最基礎的特性,是因爲農業和有遊牧或工業不同,它是直接取自於土地,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沒有陌生人的社會,社區的單元是村落。此外我們還可以從鄉土性還可以延伸出一些農村社會的其他特性,即從空間上看,是相對固定的,從時間上看,是相對靜止的,從村落內人際關係上看,是熟悉的,從村落間的人際關係看,則是孤立的。《鄉土中國》這本書雖然很薄,但是它卻爲我們提供了一扇瞭解中國鄉土生活的窗口,也我們找到了解中國社會的切入口,儘管我們國家正經歷着城市化的過程,但是中國社會的根基仍然在鄉村,某種程度上鄉土文化仍然刻印在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身上,這樣我們只要能抓鄉土社會的某些特性,也就爲中國社會很多現象找到了雛形。

二、問題論述

下面將《鄉土中國》中幾個核心概念結合當前中國的某些現象進行分析。

1、熟人社會

中國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對比西方在法律框架下人人的自由與平等,中國社會則多了許多“人情味”,這種“人情味”通常無法用法律來解釋,而是在禮俗與道德的支配下影響着人們的日常生活。就拿當前中國最熱的“看病”而言,它始終牽動着中國老百姓的神經。本來有病去醫院看病,醫生履行自己的自責,然後藥到病除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是中國社會卻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現象,即給醫生塞“紅包”。病患以“紅包”爲媒介重點在於拉近了與醫生,從而和醫生建立某種關係,混成熟人,而另一方面,醫生往往也是對於那些“熟人”似乎更爲體貼,相反如果是“陌生人”醫生則更偏向“鐵面無私”,不但要求病人做各種身體檢查而且在開藥問題上也較少考慮病人經濟負擔。中國是一個熟人社會,這種熟人社會的文化在於,對於熟人,大家知根知底有事好商量,做事情也留有餘地,免得他日山水再次相逢時難以說話,相反人們對於陌生人的態度則生硬得多了。所以在這樣的熟人文化下面,就不難理解爲什麼看病要找熟人,不熟的也要混熟的原因了。其實在中國社會,何止單單“看病”如此,各行各業,任何事情都離不開“熟人關係”,“熟人與關係”是法律制度以外,維持中國社會運行的另一套規則,即“潛規則”,作爲一個在中國社會生存的人,如果單單依照法律制度和程序來辦事是絕對不夠的,須知法律背後還有規則,唯有懂得這些規則才能在社會中如魚得水。

2、禮制秩序

如果說“熟人社會”是對中國社會的一種描述,那麼“禮治秩序”則是這種熟人社會背後的機制,這種機制是說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爲規範,合於禮的就是說這些行爲做得對。這種禮制其實是融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明顯的是我們從小到大被教導的長幼要有序。我體會最深的是每次放假回家或者準備出遠門,家人總讓我去拜訪家裏的長輩,我想這正是禮的一種體現。有了禮就有了秩序,就不會亂套。所以我們餐桌上有禮,我們儀式上有禮,我們逢年過節有禮。有意思的是,中國社會的這種禮很難用統一標準定位的,因爲各地各鄉的風俗不一樣,漢人和少數民族的禮也大相徑庭,但是這並不妨礙禮在社會中所發揮的作用。同時,我們也發現儘管隨着社會的發展很多傳統的禮節已經簡化,很多現代人甚至不知道現行禮節的來源,但是禮的現象卻依然存在着。應該說從禮制秩序入手,結合生活情景是認識傳統中國社會的國情、切透中國傳統文化特質的重要思路。在中國把握了禮數,就能融入熟人社會,但是禮的學問學校並沒有教,也教不全,而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去積累。

3、男女有別

談起“男女有別”,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課堂座位上的三八線。中國社會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似乎是從國小就開始萌發出苗頭來了,記得小時候,小孩子間往往是男生的一小夥,女生一小夥,小團伙內的同性成員往往比較親密,而團伙間異性同學的交往有時則多了一種團體競爭對抗的成分。此外還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況,即假如小組的某個成員經常和異性團體混在一起玩耍則會受到原來小團體的排斥和遺棄。另外我也發現了另一種現象很有意思,就是在中國女生間的關係通常都是很親密的,所以有閨中密友的說法,不但同吃同睡是常見的事情,而且女生們無論散步還是聊天都喜歡手牽手錶達一種友好的關係(而在國外女生間的牽手是很少見的,牽手的可能是同性戀)。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提到這是因爲男女有別使得男女的結合更多的是因爲生育的目的,而沒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契合,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同性之間的展開使得情感生活同性意味較強。如果按照這麼說,確實能解釋這種女生之間的親密行爲,但同時我存在疑問,既然按照這種同性情感交流較強的觀念,女生之間可以牽手,那麼男生之間的牽手爲什麼少見?另外,中國社會這樣的一種同性間的情感依賴是否會導致同性戀以及中國社會出現同性戀的情況是否會比其他國家更多一點?

《鄉土中國》雖然側重描述中國鄉村基層生活的特性,但是也勾勒出中國社會的傳統結構和國民性格,透過《鄉土中國》這本書,我們不僅僅瞭解到了中國的農村,更深刻地體會到我們文化的根基,反身自顧時更能發現身上的“土性”,這種土性恰恰就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對土地的依戀的根源。“土性”也派生出這樣一些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元素:鄉愁、家園、落葉歸根、安土重遷、房子。儘管千百年的歲月悠悠流逝,但是中國社會的這些特性卻始終延續着,乃至今時今日紛紛揚揚的房地產話題,也能從《鄉土中國》這本書當中找出文化根源。應該承認,作爲一本學術著作《鄉土中國》雖然篇幅不多,但是呈現出來了豐富充實的內容和深刻悠遠的意義。這也反映了費老深厚的理論修養和嚴謹實地調查的求實態度,所以我在爲書的內容給自己帶來啓迪而致謝的同時也對老一輩社會學家的學術精神深表敬佩!作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

在閱讀《鄉土中國》的同時,正在學習有關社會學的內容。故將兩者結合起來,粗淺的談一談個人的一些感悟。中國從農耕社會發展到如今的現代社會,某些城市,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已經帶了些許“後現代社會”的意味。最純粹的“鄉土社會”與發展完善後的“後現代社會”幾乎是從封建社會到現在,這個社會的最初與最末。所以,它們在社會特點、家的概念、秩序維護和個人價值觀等方面有着極大的差異。通過對比兩者,我們這些社會學的初嘗者能體會到社會發展的劇烈性。接下來我將從社會特點與家庭觀念來進行對比。

1.社會特點

《鄉土中國》中寫到“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受到土地的束縛”。鄉土社會是典型的小農經濟,大部分的百姓從事農業耕種。他們直接取資於土地,生活、工作都圍繞一塊土地展開。他們之中,除非是通過科舉,大多數人一生都將奉獻給這一片土地。根據貝克的抽離和嵌入理論,我暫且將這樣的工作方式稱爲不再“抽離”的“嵌入”。而後現代社會,卻是“流動的再嵌入”。首先,可供人們選擇的職業形形色色,人們可以自由的在這些職業見進行轉換,導致“流動“的發生。更重要的是,人們對自由的追求的高度達到了歷史以來的最大化。比起高薪,人們更注重職業的自由度,比起,傳統的,所謂的“正經”職業,人們更願意從事自由職業。自由職業在保障人們與傳統職業相差不大的薪酬的基礎上,給予人們更多私人化的空間,工作與生活的界限比起第一現代進一步模糊,就工作與生活的關係來看,與鄉土社會的耕種的工作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所謂自由職業,自由當然是核心,這也是人們長期“抽離”甚至可能不再“嵌入”的原因。

由於土地的固有屬性,農民們難以發生流動。祖祖輩輩在同一個地方生活,對於周圍的不管是環境還是人,都無比的熟悉,這樣的看來,鄉土社會又是個典型的“熟人社會”,人們之間都有一種天生的聯繫。但後現代社會卻是典型的“陌生人社會”。由於後現代社會“流動性”,“個人化”趨勢的發展,人們形成以自我爲中心的社會關係。雖然後現代社會存在許多公共空間,但這些空間是“公共但不公民”的。鮑曼在《流動的`現代性》將現代的“公共但不公民”的空間分爲四種類型——排異之地、噬異之地、非地之地、不存在之地。這四種類型的公共空間都有多人蔘與,且都是爲相似的目的而聚集,但參與的人之間卻沒有也沒有太大必要產生關係。。

從以上兩點來看,鄉土社會是典型的熟人社會,它是一個極度穩定甚至固化的社會;後現代社會是個典型的陌生人的社會,它具有流動性的特點。

2.家庭觀念

鄉土社會的家族觀念極強,大部分事情都在家族內部解決,官府一般會止步於家族門前,將更多的自由空間留給家族內部。上文提到,在鄉土社會中,人們的生產活動圍繞土地展開,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當一個家的人數不斷增多,原來的土地已經不能滿足一個大家庭的維持,精神支撐的情況。

後現代社會的極度個人化,讓家庭觀念逐漸消失。首先社會上,大部分都是一個個的小家庭,家族的概念幾乎已經消失。其次,特別是在西方社會,人們更注重自我生活的品質,父母對孩子的責任和照顧基本止步18歲。之後,孩子會搬離家庭,通過國家貸款繼續學習和生活。中國社會由於受到傳統觀念和習慣的影響,現代家的觀念雖然遠不及鄉土社會,但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和約束相較於西方強了許多。但許多社會學家觀察到,現在中國的家庭觀念有向西方靠近的趨勢。一方面,許多孩子遠離父母到其他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不在長時間幫子女做家務,帶孩子,而是更多的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如繼續學習或者周遊世界等。

幾年前,許多學者批評中國家庭觀念太強,限制了個人的發展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倡導大家學習西方模式。但近年來,隨着家庭化的消解,個人化的發展,人們開始反思,家族觀念真的無可取之處嗎?

在我看來,家族觀念增加了社會的溫情,·讓大多數人不至於失去奮鬥的意義。個人化增加了社會的自由度,滿足了人們個性發展的需要。但極度的個人終將讓社會失去溫情,這樣的社會就像失去潤滑油的機器,能繼續運轉下去,卻難免發出沉重的哀鳴聲。我們無法說出到底哪種模式更好,但在個人化趨勢無法阻擋的現狀下,我們至少要有意識地去維護家庭的溫情,不要讓自己變成僅爲自己的“機器”。

僅談及社會特點和家庭觀念,已經可以看出鄉土社會和後現代社會的極大差異。但此處人有許多領域值得探討,過程中你將獲得極大的驚喜。

處於向後現代社會發展的浪潮中的我們,再次回望“鄉土社會”,每個人都將有不同的思考。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

社會上對權力的看法分爲兩派:一派偏重社會衝突,另一派偏重社會合作。

偏重社會衝突的一派認爲權力是衝突的延續,只是武力階段已過,被支配者認輸了,但並沒有心甘情願的屈服,於此纔有權力的產生,這種權力是壓迫性質的,我們稱之爲“橫暴權力”。

偏重社會合作的一派認爲權力是社會共同的契約,社會分工對每個人都是有利的,但也正因爲分工,每個人都不能獨善其身,因爲如果別人不盡其分,則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這就需要干涉別人,這是權利,而自己同樣也會受到其他人的干涉,這是義務,這種權利義務需要有共同的社會契約約束,在這裏我們稱之爲“同意權力”。

在事實層面上,兩種權力是同時存在的,只是側重不同,社會即存在衝突也存在合作。

權力之所以誘人,主要是其經濟利益,如果沒有經濟利益,橫暴權力的意義就會小很多,甚至都很難發生。

在鄉村,除了以上兩種權力外,還有一種權力,既不是橫暴性質,也不是同意性質,它發生於社會繼替的過程中,是教化性的權力,我們稱之爲“教化權力”。

說孩子們必須穿鞋才準上街是一種社會契約有些不妥,因爲契的建立首先假定其個人的意志,契約的形成和遵守必須尊重個人的自由意志,民主就是個人意志和社會強制的綜合體。但是這種尊重自由意志的契約精神在教化權力中並不會出現,原因是被教化者根本沒有選擇的機會,他們只需要學習,社會也不會把“意志”加在孩子的人格中,因爲教化不需要得到他們的同意。

這種教化可以說是不民主的`,但若說是橫暴卻又不然,橫暴發生於社會衝突,但教化沒有這種衝突。

教化權力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裏,但不侷限於親子關係,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強制都包含這種權力。文化對於社會的新分子就是強制的,是教化。

有一句話,“在最專制的君主手下做老百姓,也不會比一個孩子在最疼愛他的父母手下過日子艱難。”就是最好的註解。

教化權力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基礎,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相對靜止的社會,儒家思想體系便是建立在這種環境下的產物,它反對橫暴權力所維持的秩序,而熱衷於教化權力。“父母官”就是這種爸爸式權力的體現。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4

《鄉土中國》可以說是瞭解中國社會中不可不讀的一本書,再次細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與審判實踐相結合,發現對我們做基層法院工作、審理農民羣衆案件有很多值得借鑑的社會理念和工作方法。雖然該書論著成於上世紀40年代,但是時至今日,還是值得基層法院工作同志一讀。

鄉村社會無疑是中國的傳統社會,直到今天還在中國佔據主流位置,儘管它已經成爲新潮和時代的棄兒,成爲追求現代化的心病。我們不喜歡它了,覺得揹着這個名字在國際上有點欠地位,脫不了國際大款眼中的土包子形象。可是努力奮鬥了半個世紀,我們還是擺不脫這樣的糾纏,還在想方設法;個人想脫農皮而脫不掉,國家想脫農皮也常感爲難。

因爲鄉村社會本來就是個穩定的不容易改變、不容易創新的社會;農業的特點是求穩,四季的輪迴即可保證農業的.運轉,四季的輪迴立刻帶動人民的生活、帶動人民的觀念跟着輪迴。鄉村因爲不變,所以重視傳統,所以重視經驗,所以有了老一輩的權威地位。長輩們繼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標準,這些舊傳統,是足夠把當前生活應付得服服帖帖的。後生小輩自然只能唯唯諾諾,專以學傳統爲務,務必把老者當權威、當老師,只能尊崇不能違反。待過幾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着鬍鬚滿有把握地數落乳臭未乾的後生了;這樣的經歷,好像複製一般,一批又一批地複製,如同四季的複製。

生活方式影響生活的觀念。不願意變革、只求穩定是農業社會的思想特徵。老人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可以成爲人生的指針,因爲他傳遞着祖輩們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歷經洗練淘出的金玉之珍。聽話的孩子纔是好孩子,後生要樹立正面形象,聽話是先決條件,老人的話不對你也不可以反駁,你也不可以頂撞。傳統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內容就是“無違父之道”,且根本不許懷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一懷疑就危險,一危險就可怕,後果是嚴重的。聽話者,善守祖業者,可以得一世英名,說不定還有御賜的嘉獎。退一步講,就算上輩人的確立錯了規矩,你也沒有可以頂撞可以反駁的資格,你可以陽奉陰違,但是照顧老人的面子和情緒是頂重要的事情,是嚴重地關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無可退步的地方。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5

按:由於在西藏出差,時間和精力比較有限,每天的內容可能會少。鄉土中國的筆記我本來可以一次寫完的,現在決定分三次。這一次是談一談大尺度的特點。

中國的農村是中國社會的.底色。因爲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人大多數都是農民,都生活在農村。在改革開放後,很多人的命運發生了變化,成爲了各行各業的人才。但他們小子“,正是這樣的理念的體現。因爲共生,人們才需要在意在別人眼中自己的樣子,纔會在各個方面小心翼翼。在這樣共生的體系下,孕育了很多獨特的社會的文化,比如說婚姻文化。至少在我爺爺那一輩那裏,老夫老妻不代表着情感深厚,只是相互忍耐的時間比較長。因爲從感情的一開始,雙方就往往不是以相互的愛而走到一起的,更多地是考慮社會關係的結合,考慮門當戶對。在大的共生體系下,婚姻實際上是把小共生體轉變爲更大共生體的一個紐帶。這樣去理解所謂的”逼婚“,或者是”宅男“現象,都會有不一樣的視角。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6

關於中國的社會結構,我們從何而來?又將歸往何處?

“生於斯,長於斯,終老是吾鄉”乃是中國社會的鄉土本色。似乎我們都生活在一個所謂的“熟悉”社會中:生活在爲土地所囿,在一個先我而在的生活環境。正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所描述的就是這樣因熟悉而得到的隨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而這種因熟悉而得到的信任,並非是契約精神的重視,而是對行爲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這樣的禮俗社會,是一種沒有具體目的,因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稱之爲“有機的團結”。與之相對應的是法理社會,“機械的團結”,是爲了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

常說鄉下人愚,究其原委,並非是智力不如城裏人,而是缺少適應城裏社會需要的知識。爲什麼會這樣呢?在鄉土社會,空間阻隔小,面對面的羣組並不必要求助於文字。

那麼除了空間阻隔,還有就是時間阻隔了,比如個人的今昔之隔,社會的世代之隔。

在一個依本能而活動的動物不會發生時間上的阻隔問題。它的壽命是一連串的“當前”。誰也不能剪斷時間,像是一條水,沒有刀割得斷。但是在人卻不然,人的當前時整個靠記憶所保留下來的“過去”的累積。

差序格局:

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多動用的圈子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我們儒家最考究的是人倫。倫是什麼呢?我的解釋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所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

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死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因此,我們的傳統社會裏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繫中發生意義。

在差序格局中,社會範圍能收能放,比如,我們如何來定義“家”的大小?與之相對應的團體格局,所謂“西洋社會像捆柴”,團體之間是有界限的。

在差序格局下,在以自己爲中心的社會關係網中,每個人都“克己復禮”。而在團體格局下,尤其是宗教觀念,每個人在神前平等,神對每個人都公道。

家時一個綿續性的事業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而不是橫的。

關於禮治與法治:禮治是”教化“,修身克己,其維持力量不在外部權利而是身內良心。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的改革以適應法治的推行,防止法治的好處未得而又破壞了禮治。

權利的分類。橫暴權利和同意權利。橫暴權利時指社會衝突,上下之別。而同意權利是源於社會分工和社會合作。

教化性權利乃是以穩定的文化傳統作爲前提。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的嫁衣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文化的基礎必須是同意的,但文化對於社會的新分子來說又是強制的,是一種教化的過程。

長幼之序時教化權利所發生的效力。當文化不穩定時,傳統辦法不足以應付當前的問題時,教化權利必然跟着縮小。

“在我們客套中互問年齡並不是偶然的,這禮貌正反映出我們社會裏相互對待的態度是長幼之序。”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7

我們五千年中華文明就是從芬芳的泥土中走來。因此,我們有了故鄉情結,我們企盼落葉歸根。

當代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所著《鄉土中國》一書中詳細、理性地解讀分析了我們與鄉土親密細膩的感情與關係。

作爲一箇中國人,無論你走多遠,身居何職,都脫不掉骨子裏的鄉土氣息,忘不了家鄉的山山水水。因此有了雖身在都市高樓大廈裏的達官貴人,仍然手持小鏟侍弄幾盆植根泥土的花花草草,更是奢望能在閒時,自己擁有哪怕巴掌大的一小塊土地種點蔬菜,來體現自己的勞動價值。普通百姓更是對家對土地無法割捨。

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根據隻言片語,苦苦尋找祖上曾經住過的一孔破窯洞或埋葬老祖宗的一捧荒冢;沒文化的老農在老屋拆遷時,死死地抱住院裏的一棵老樹,老淚縱橫,不肯放手。

“能戀本鄉一捻土,不愛他鄉萬兩金。”

受鄉土情懷的影響,在我們的內心世界也與西方有所不同。西方思想哲學認爲,凡事都是對立的,非此岸及彼岸,中間有條無形的鴻溝。我們的哲學思想總體是中庸的,講求包容,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互相依賴。陰陽學說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陽中抱陰,陰中含陽,相輔相襯方能源遠流長。這與我們早期由農耕文明發展而來是分不開的。

故鄉和土地永遠是我們內心最可靠的依託和最寶貴的財富。

然而,近代隨着工業革命的出現,打亂了我們原有的腳步。我們拋棄山青水秀的美麗家園,揮手告別對我們忠誠奉獻的土地,一窩蜂似地擠進陌生而又擁擠的城市。鋼筋結構,水泥硬化,與泥土一刀兩斷。一座座高樓,鱗次櫛比。高空鳥瞰,和密集型養雞、養豬場沒什麼區別。呼吸着不知從那裏冒出的被污染的空氣,吃着不知怎樣生產出來的不時被媒體報道加了什麼“氰",或者什麼“氯"的垃圾食品。

我們密集型生活方式和現代化企業加工產生的'污染,爲病毒和細菌創造了有利的生存環境。

我們的思想也因生活環境改變而改變。沒有了往昔鄉村泥土中的樸實與親切。

爲了優越,拼命地比拼。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裏幹。外賣小哥累死在送餐的路上,得到的只是20xx元人道主義的施捨。留守農民辛勤勞作,換來的是,老人有病看不起,娶了老婆又離異,剩下子女無人管。

現實在狂扇農耕文化中“勤勞致富"的嘴巴。

我們嘴裏反覆念着不忘初心,我們爲什麼要在路上狂奔疾走?答案在很多時候,是模糊的。許多人懷念過去,厭惡當下,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許多剛從高校畢業的低層知識分子,在城市與鄉村之間踟躕徘徊,迷失了方向。不知未來在何方。人類在所謂的科技領城內惡性競爭,最終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有待商確、驗證。

前三十年,一個普通農民,生養四五個孩子,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孩子讀書成家,雖困難,卻也過得去。然而經過現代科技化的洗禮後,一家有時候連一個孩也養不起。

人類奮鬥的目的到底是爲了什麼?我想不只是我們普通民衆不清楚,恐怕就是所謂的社會精英也很迷茫。

老子云:“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說白點,就是人間的利器越多,國家就越陷於混亂;人們的技巧越多,邪惡的事情就會連連發生。

文學就應該取材於社會,指引於大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像一棵參天大樹。只有大樹的根系植根於大地的深處,吸取足夠的養分,才能換來樹冠的枝盛葉茂。

殷切盼望,費先生"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的創作風格,得以延續,探索、引導中華文明朝着健康持續的方向發展前進。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8

作者把中國鄉土社會基本社羣稱作“小家族”,是從結構的原則上說明中西社會裏“家”的區別。

家庭在人類學上指親子所構成的剩餘社羣。親子指結構,生育指功能。

但家庭也賦予生育之外其他的功能。氏族和部落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我們的家也是這樣。我們的家既是綿續性的事業社羣,主軸在父子之間。在中國家庭裏有家法,夫妻之間相敬如賓,女子有“三從四德”的標準,都是事業社羣裏的特色。

中國家的擴大路線是單系的,即只包括父系這一方面。根據單系親屬原則所組成的社羣,在人類學中稱作“氏族”。

鄉土社會中的.家,在結構原則上是一貫的、單系的差序格局。

夫妻之間的感情淡漠,在作者看來,是由於把生育之外的許多功能拉入了這社羣中去之後引起的後果。中國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兩性間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這種社會圜局中養成的性格。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9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我進入大學後課餘讀的第一本書。可能是由於第一次涉足人文社會科學,對這一大類學問很是陌生,書讀得不是太順利,加之日常學習和時間的安排上不合理,一個學期快結束了,我總共纔讀完了前3章。對此,我感到非常羞愧,費孝通老先生的“差序格局”都還沒有讀到,真是慚愧萬分。不過,我還是會利用課餘時間把全書看完。

然而,只這前三章,就已讓我獲益匪淺。讀完以後,我對中國的鄉土社會有了基本的瞭解,也認識到世代生活在鄉村的居民身上的一些性格和特質,這是我以前不曾知道、也不曾想過的。作爲一名大學生,我對大師的著作沒有資格做評論,在這裏僅就《鄉土中國》的第一章《鄉土本色》談一談個人的一點體會和感悟。

費孝通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於1947年根據所講“鄉村社會學”寫成《鄉土中國》。本書嘗試回答了“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

關於“鄉土中國”這個概念,費先生在書中指出:“這裏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換言之,“鄉土中國”是中國特具的一種體系,它包含在具體的百姓生活裏,老百姓遵循它而生活。

在第一章開篇,費先生開宗明義的提出:“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爲“鄉土中國”下了定論——中國社會的基層(基本)是土生土長的鄉村人。

在這一章,先生着重闡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主要特徵,即鄉土的本色是什麼。我把它總結概括爲下面的四點。

首先,在習俗上,鄉村人和其居住的鄉村有着很強的傳統性,而且這種傳統性很難被改變。也就是說,在鄉村居住的人都有一個“根”在身體裏邊。這個“根”,這種傳統性是源於人們世世代代和泥土打交道而形成的。比如費先生講他媽媽給他一包家裏竈上的泥土,讓他在想家的時候煮一點吃。這種方式現在看來很荒謬了,但對世代與土分不開的農村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心靈的寄託。就像余光中先生在《鄉愁四韻》中寫的那樣:“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母親一樣的臘梅香。母親的芬芳,是鄉土的芬芳,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漂泊在外,思念家鄉,想到的一草一木都散發着鄉土的芬芳,鄉土跟母親又緊緊聯繫在一起,泥土是母親,母親就像泥土。從中可見從農村走出去的中國人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對踩在腳下的泥土的強烈依賴和深厚感情。我們常說“落葉歸根”。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人在旅途,哪怕海角,哪怕滄海桑田,心中日夜縈繞着的永遠都是故鄉,永遠也放不下紮在心裏的這個“根”。這個情結可以說是所有傳統中國人的一種特質。像美國就不行,美國的居民是從世界各地移民過去的,才兩百多年曆史,沒根!所以說,“土”在我們的'文化裏佔着最重要的地位。這就是所說的傳統性,很難改變的,它源自農民們(當然這是最初的發源、基層,後來擴大到不僅是農民)對泥土的依賴。

這個傳統性產生的原因在我看來有兩點。第一點,農民以種田爲業,天天與泥土打交道,自然而然產生了感情。第二點,農業是世世代代的工作,從上面不知多少代一直傳下來,幾千幾萬年,一直延續下來,不曾斷過,是完完整整的一個整體,一個脈絡。滿足這兩點,傳統性就逐漸產生。這是個長久的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纔可能形成。

中國鄉村的第二個特徵,我總結爲不流動性。費先生在書中說:“以農爲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是變態。”因爲種地的人的地是不容易搬動的,你需要一年四季守着你的“一畝三分地”,有許多農活要去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人口不流動的特點。一個家族的人住在這裏,那麼他的後代一般也會在此定居。舉個簡單明瞭的例子,就是農村的姓氏。雖然不斷有外來人口的遷入,但這隻佔少數的比重,微乎其微。所以看家譜,上面一代一代從上到下,還是同一個姓佔主線。如果一旦到哪一代的哪一家突然改姓了,那麼人們就會認爲這一支斷了,沒辦法再延續下去了。農村裏現在依然很重視這個。所以,你不出去,別人也很少進來,這是不流動——反映到生活起居上就是“安土重遷”這個詞。

這樣也就自然而然引出了第三個特性——聚村而居。聚村而居——村與村之間相互較爲孤立、隔膜。上面說的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上說的,這個是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上說的。兩者有一定關聯,我認爲是有點因果的關係。因爲村子裏的人世代定居,不怎麼流動,因此導致村與村的交流、聯繫變少了,村子就孤立存在了。這有些像國與國的關係:可以合作,但都自己獨立。

聚村而居的原因,費先生講得很明白,也很有道理:“一、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謂小農經營,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們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爲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件一代的積起來,成爲相當大的村落。”

由於大量的聚村而居,因而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即活動範圍有地域上的限制,每個地方有各自不同的風俗。即便在同一個省內,也會有所不同。我是山東人,山東省內一共有17個地級市,各市無論是語言、居民的性格、還是生活習慣、風俗風貌,都有很大不同。你要我講一講山東話,什麼叫山東話?這個問法本身就不對。山東話多了,每個市的話都不一樣,你叫我怎麼講?要我講,我只會講萊蕪話,還講得不好(從小就說普通話,萊蕪話一直沒學好)。萊蕪市和泰安市,這兩個城市是挨着的,口音上卻有很大差異。萊蕪話音調較平,很少有兒化;泰安話音調起伏較大,兒化音更多一點。濟南和煙臺,口音更是天壤之別。這就是非常明顯的地方性。

第四個特徵,我稱之爲“熟悉”與“規矩”。亦即約定俗成。這個比較好理解。農村正是由於它的不流動性,人口性質很少發生變化,“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長大的,在孩子眼裏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因此,許多習慣就慢慢約定俗成,不言自明瞭,這又叫作規矩。“規矩不是法律,是‘習’出來的禮俗。”“鄉土社會裏從熟悉得到信任。”我的老家我回去過一次,在那裏我看到,一家結婚,大半個村子的人都跑去參加、去吃酒席;一家死了人,差不多全村人前往悼念。這種自發的不假思索的行爲完全是源自長年累月的熟悉,這不是規定出來的結果。

以上便是我對於費孝通先生所論中國鄉土社會的主要特徵的一些理解和想法。這四大特徵,回答了什麼是鄉土的本色。儘管本書我只看了很少一部分,但對鄉土社會、鄉土文化我已經有了很多想法,對不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我覺得這是個好的開端,我會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0

《鄉土中國》我連着讀了兩遍,第一遍讀得很暢快,費孝通先生把許多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但從來沒有去深入思考過的事物與現象都講出來了,並分析探討了其背後的原因——語言平實,然道理深刻。無論是前言中簡潔謙虛的說明,還是正文中大膽樸素的討論與深入淺出的講述,抑或是後記中先生對社會學以及中國社會學何去何從的分析,無不讓我爲先生的學識、治學態度、洞察力以及對於中國社會深切的人文關懷之情所折服。

所以一遍讀後仍覺得意猶未盡,又從頭讀了一遍。這一遍我慢慢感悟到了這14篇小論文之間的關係,也在腦海中慢慢搭建起了這種“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體系”。在舊著《鄉土中國》重刊序言中,費孝通先生提到這本小冊子不能說是完稿,只是嘗試回答他自己提出的“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我想,如果非要我用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會用先生常在書中提起的一句——“生於斯,死於斯。”

這句話乍看只是個表面現象,爲何用它來回答這個宏大的問題呢?且聽我談談自己對這本書的一點理解。

首先,“生於斯,死於斯”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橫向上的層面,講的是一個人自出生起就定居在一個地方,所見之人、所遇之事皆是熟悉的;二是縱向上的層面,講的是一個人從小到大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且一個家族世世代代都不會搬遷。這是小農經濟所決定的安土重遷,也可說就是“鄉土”一詞的來源。瞭解了這個背景,再來理解先生提出的各種概念觀點就顯得很順理成章了。

譬如先生所論述的文字下鄉,就是從這兩個方面來說的。橫向上看,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鄉民,他們平素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是一個面對面的社羣。文字是間接的說話,那麼既然可以面對面用語言直接交流,又何苦多此一舉來用文字呢?甚至連語言有時都顯得累贅了,在熟人中,我們可以“眉目傳情”,可以“指石相證”。縱向上看,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人們的生活緊跟着白天與黑夜的交替、季節與季節的變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世代如此。“生於斯,死於斯”的結果必是世代的粘着,時間裏沒有阻隔,個人的個別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須不斷累積,只需老是保存。在這樣的社會裏,記憶是多餘的,記錄也就跟着多餘,文字也就沒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了。

又如鄉土社會中的社會規範——鄉土社會是一個禮治社會,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而傳統就是社會所累積的經驗。從橫向上看,鄉土社會中的人們對周圍的環境事物都很熟悉,而從熟悉裏得來的個別認識就足夠他們應付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狀況,這樣的個別認識我們稱之爲經驗。縱向上看,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不大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前人所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儘可抄襲來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於是經驗得以累積和傳承,成爲了傳統。傳統足以有效地應付生活問題,人們於是對傳統產生敬畏,畢恭畢敬地依着傳統行事,禮治也因而得以維持。維持禮的力量是人們發自內心的對傳統規則的服從,並且慢慢將這種服從內化爲了自己的習慣,所以也就有了所謂“克己”,而非“依法”了。

也正是因爲傳統的權威性和人們對傳統的崇拜,鄉土社會的生活可以看作是接近於完全由傳統所規定的。先生於是提出了一種發生在這樣的社會裏的權力——長老權力。長老權力並非政治權力,而是一種教化權力。就如前文所說的,在“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裏,環境總是代代如是,年幼者正在遇到的問題就是年長者已經遇到過的問題,年幼者總可以通過請教年長者來解決問題,年長者也就因此握有強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權力了。

無論是從橫向上理解還是從縱向上理解“生於斯,死於斯”這句話,我想都沒有詞能比“熟悉”與“穩定”更好地概括它的直接結果了——從熟悉裏得到信任與經驗,在穩定中形成傳統與教化,這個“熟悉”與“穩定”就是鄉土社會的社會規範和權力結構之基礎了。

鄉土社會雖是“熟悉”而“穩定”的,但並不代表它是完全靜止的,只不過它變化得很慢,慢到社會變遷可以吸收在社會繼替之中。正是這樣安定的社會以及從中衍生出的長老權力,決定了鄉土社會的變遷方式,作者稱之爲“註釋式”。長老權力不容反對,“註釋”維持了長老權力的形式而注入了變動的內容。如此一來,名實分離,既尊重了傳統的權威,又滿足了變遷的需要。

至此,我不過是照着自己的思路,揀了一些內容談了談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的理解,當然也可能存在偏差,頂多算是我自圓其說解釋自己爲什麼用“生於斯,死於斯”來回答“鄉土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生於斯,死於斯”不僅僅是小農經濟下的一種表面生活狀態,更牽扯着文化傳遞、道德規範、權力結構等一系列社會要素。

僅憑上文的論述,書中的許多內容我無法一一詳述,理解上也很淺薄和侷限。例如上文所述“禮治”的社會規範,我們也可以從社會結構以及依着社會結構而形成的道德觀念這個角度來理解。先生提出了一個形容鄉土社會中社會結構的經典概念“差序格局”——即使是在“生於斯,死於斯”這樣熟悉而穩定的社會中,其內部的聯繫也並非均勻化。中國人的人際關係講究一個差次,也就是倫,以“己”爲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推開波紋,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從己向外推以構成的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推的過程裏有着各種路線,每條路線都繫着不同的道德規範,遵守這種種規範就稱之爲“禮”,所以這個“禮”說得具體些便是指倫理綱常,再具體些也就是儒家思想中“孝”“弟”“忠”“信”等一系列的道德要素。因而在以自己爲中心的社會關係網絡中,最主要的自然就是“克己復禮”了。

《鄉土中國》自1948年首次出版至今已有整整70年,在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信息化等現代化歷史潮流的裹挾下,鄉土社會一直髮生着變遷,許多東西隨之消逝,也有許多正在興起。一方面,農村人口開始向城市流動。豐富多彩,充滿挑戰、機會和無限可能性的城市生活吸引着人們。山裏的孩子渴望隨着讀書聲飛出大山,從小以泥土爲遊戲的孩子正努力用筆替代鋤頭,年輕人紛紛涌向大城市追求嚮往的生活。當然,這也同時伴隨着層出不窮的農民工問題、拆遷問題等種種問題。無論是自願走向城市,還是被迫與土地分離,鄉土社會都漸漸地被人們拋在了越來越遠的身後。另一方面,鄉村社會本身也發生着深刻的變革。隨着我國城鎮化的進程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曾經的田野矗立起了高樓,即使在仍然以農爲生的地方,通信、公路等公共設施和服務體系也已延伸至此,手機、互聯網、智能終端在鄉村得以普及。文字下鄉、法律下鄉、國家機構下鄉成爲常態,意味着“無爲而治”“長老統治”等等都失去了存在的可能與意義。我們最終從禮治走向了法治,從血緣走向了地緣,從慾望走向了需要。

只是驀然回首,人們又紛紛開始感嘆起鄉愁。上班堵車時汽車的尾氣讓人們懷念清晨新鮮的'空氣;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懷念“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變幻莫測的世界讓人們懷念與泥土爲伴時安定而平和的日子;冷漠疏遠的人際關係讓人們懷念熟悉溫暖的面對面社羣……可惜,即使是集體式的回望與悵然,也註定阻礙不了由每個人共同推動的社會變遷。擺脫了土地的束縛意味着陷入了市場的怪圈,故鄉卻已成了回不去的地方。終於,“生於斯”不過是上天註定,而少了“長於斯”,“死於斯”也只剩可憐的一點鄉土情結了。

毋庸置疑,費孝通所言的“鄉土社會”正在瓦解,社會的結構與人們的思想皆在變化。社會的進步值得肯定,偶爾懷念過去也無可厚非。惟有不忘來時之路,方能實現未來之夢,從不停歇的前進是不合適的,就像現在,環境污染、秩序混亂、人情淡漠的問題恐怕還需我們停下來從鄉土社會中去悟得解決之道。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使我們正在走出鄉土,《鄉土中國》一書也永遠閃耀着它的價值,呼喚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與之對話。

因爲是作業,寫的確實有些冠冕堂皇了,所寫內容也參考了很多文獻,不過還不至於虛情假意,對先生的敬佩也是發自內心的。

尚未讀這本書之前,書的名字絲毫沒有引起的我的興趣,聽起來就像是介紹中國的自然風光、人文地理這般。讀後,卻令我有些激動了,寫得真實、深入,如果沒有一雙“慧眼”和憐憫之心,一定寫不出這樣的書。

我也希望自己能像先生那樣把事物看得真切,看得透徹,不過不知道還要磨練多久呢!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1

曾經教過的課文一片一片地立即閱讀整本書,這也是一本學術專着,鮮有接觸,感到困難的是“正常反應”。

“農村中國”實際上有點困難。

這是經典的社會學論文,優秀的學術素養,即使是這方面的專家,閱讀它需要很多思考。

我們的高中生?

書中寫的“中國國”爲了孩子今天在許多城市發展的太遠了農村學生可能不會感到陌生。

這也可能導致閱讀障礙。

經典閱讀總是很困難,但這很有趣。

如果您不能學習,很容易撤離不要總是讀自己喜歡的書,簡單又受歡迎在低級圓圈中旋轉。

當他年輕的時候,我有意識地讓自己讀一些“深”書,閱讀一些可能超出您能力的經典著作,這是一個挑戰。

必須激發信心,追求卓越,面臨困難。

以下圍繞“中國國家”,討論如何閱讀社會研究。

1、書的類型決定閱讀

選擇一本書,您必須先確定它是哪種書,?

我希望從中得到什麼?

以及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和閱讀方法。

學術作品如“ Country China”,通常有兩種閱讀方法。

一種是專業閱讀,強烈的目標通常有必要與專業問題“對話”,吸收或質疑觀點。

這是學術研究的發音。

第二種是普通的非專業閱讀,主要是爲了豐富知識,擴大視野,提高素養。

這兩個讀數並沒有完全區分開,有十字架但是它們各自的方向和閱讀方法是不同的。

“閱讀整本書”教科書對我們有什麼要求,主要是第二種閱讀方式它旨在與社會科學領域的人們取得聯繫,擴展知識因此,標準不應設置得太高。

繼續閱讀對本書的內容和表達方式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社會科學研究的一些經驗和印象,那是。

如果您可以探索閱讀此類書籍的方法,它甚至引發思考和探索某些問題,那樣更好。

閱讀互聯網很容易分散,閱讀整本書可以“讓脾氣動起來”,擺脫浮躁,培養毅力,培養您的思想。

老師可以對閱讀方法提出一些建議,允許學生下課後獨立閱讀,不需要像我教的那樣細緻嗎?

一個文本,不必組織許多“活動”和“任務”。

閱讀可以促進寫作,但是讀書不能指向無處不在的寫作,不要總是考慮考試,這會破壞對閱讀的興趣。

一個好的方法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爲自己制定一個粗略的計劃。

參加“殲滅戰爭”,經過一段課外時間後,專注於閱讀,即使您不理解某些特定的陳述,沒關係,您無需挖掘無需逐步進行。

2、讀數應“粗略”,然後“精細”

社會科學是一門使用科學方法研究人類社會現象的學科。它們主要包括經濟,政治學法,倫理,社會學,人類學,等等閱讀社會科學論文,建議將“近似閱讀”與“附近閱讀”結合起來,首先是“厚”,然後是“精”。

第一步,首先了解作者的意圖,知道這本書的要點。您可以閱讀序言和附言,看看出版物的介紹和評論嗎?

相關的,廣泛瞭解作者及其寫作背景。看看你爲什麼進行這項研究,解決什麼問題提出了哪些基本要點。

這是一個粗略的“展望未來”,準備好了

費孝通在“中國之鄉”後記中描述了本書的背景和寫作經驗,爲了寫這本書,很清楚原來,費孝通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學術工作,從“現場社區調查”中“社會結構分析”,它屬於社會學類別。

“中國國家”是這項調查的結果。

後記較長,敘述了社會學的歷史涉及多種流派,有很多術語,我們不需要感到害怕和緊張只是對您的學術淵源有一個大概的瞭解。費孝通梳理了學術史,這表明他的研究是遵循當時強調案例進入的社會學研究的“趨勢”(所謂的“社區研究”針對某個羣體),目的是“描述一個地方的社會結構”。

人們生活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

”然後,進行比較研究。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從農村觀察中國的社會和文化,加深對“國情”的認識。除了閱讀該帖子的簡介之外,閱讀前言和後記,您還應該查看目錄。社會科學作品目錄通常更清晰要點通常出現在章節標題或目錄中。

看“中國國家”的目錄,您可能不理解某些術語或問題,回想一下後言中解釋的研究背景,這可能也很有趣。這本書的主旨是因此有一個大致的瞭解。然後,我必須翻閱整本書,不要求更多但乞求一種一般的感覺。由於這是“粗略的閱讀”,因此,您可以採用跳轉方法,快速瀏覽整本書。

多留意每一章的開頭或結尾,那裏經常有想法出現。當您看到說明想法或定義概念的短語時,可能更重要,容易噴灑;其他部分一目瞭然“掃描”過去,我能理解一般意思只是讀,不要留下。這樣閱讀整本書,“第一印象”在那裏,一些問題和興趣點出現了,對閱讀的期待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粗讀”是第一個必要的“過程”,爲所有閱讀做好準備。

就像要去一個額外的地方嗎?先看看地圖,確定位置,我知道有什麼景點或生活設施,旅遊計劃是慢慢形成的。

3、重要的是“獲得概念”

經過“粗讀”,輸入了“詳細閱讀”,主要是分析性閱讀,代表所有閱讀中的大部分,它需要更多的能量。

它不能像讀小說一樣“放鬆隨意”閱讀社會研究論文需要一些計劃和步驟,用你的大腦更理性地思考。

“閱讀”時最重要的是它是“得到概念”。

在科學研究中抽象某些現象或事物的本質特徵,概括地說,形成“陳述”(通常是特定短語),這就是概念。如,在“中國國家”中有諸如“農村社會”之類的概念,“差異模式”,“禮節規則”和“不作爲政策”。

當您“仔細閱讀”時,以“抓”爲重點。

“把握概念”就是把握觀點,把握關鍵把握關鍵尤其是那些核心概念,我抓住了人才記錄本書的主要內容和學術思想,瞭解您的研究的價值。問題是?

如何“搶”概念?後記和“中國國家”目錄中提到了一些基本概念,做筆記,“抓住他們。

社會科學通常伴隨着“簡介”在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前面還將有“摘要”和“關鍵字”。這將標誌着核心概念,對於我們來說,“趕上”很方便。更重要,閱讀文本時要考慮這些概念。找到概念,我必須待一會兒,考慮以下幾點:這些概念是在哪些部分和“上下文”中提出的,它是什麼意思?是一般概念還是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分析概念,還有很多。

一般來說,要特別注意介紹,在每章(或論文)的開頭和結尾處,這些地方通常會提出一些概念,首先“捕捉”然後,請轉到正文中查找並思考上述問題。任何提出概念或定義的句子,畫龍點睛:輕鬆向下滾動。閱讀整本書,回顧被包圍和思考的概念,您可以一起組織它們就像有一個“路線圖”可供閱讀。

中文課經常記得“帶關鍵詞”,爲了閱讀社會研究,“獲取關鍵”和“獲取概念”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要真正學會“獲得鑰匙”和“獲得概念”並非易事。這裏提供的只是幾種基本的操作方法。只是閱讀更多,讀取速度更快,語言意識強,彙總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很強,我將一目瞭然地搜索幾行,“抓概念”的經驗已經逐漸形成。

“漁獲概念”的“漁獲”這也意味着識別含義。

想更多,概念特別是基礎知識?

它產生的`背景是什麼?

借來的或者作者自己在研究中對其進行了完善。這也是“仔細閱讀”的重點。有時我不得不來回閱讀幾次,反思只是瞭解概念的“起源”和內涵。

“中國國家”一開始並沒有提出“微分秩序”的中心概念。

代替,首先使用三個章節來做很多“背景”工作。費孝通首先討論了農村人如何在“羣體自我”和“人自我”之間劃分界限。結合對古代傳統中道德和道德問題的分析,他發現中國人專注於“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就像是石頭掉入水中引起的波浪,繞圈滾動推得越遠,它也變得越來越薄。這種習慣或集體無意識的文化,這就決定了農村社會非常重視人際關係的基本結構。因此,這是理所當然的,只有在第5章中得出結論:

“中國農村社會的基本結構就是我所說的“差異秩序模式”。“這是一箇中心概念。”修正”了本書的本質,這是費孝通的獨特發現,這是他的理論貢獻,後來成爲社會學上公認的“最終結論”。

閱讀“中國國家”的前四章,我們必須在討論中注意各種概念的發展,他終於瞭解了“差異模式”的中心概念,它等於“接管”了互聯網上整本書討論的“大綱”。在“中國國家”中幾乎所有章節都提出了一個或兩個概念,它的“層次”可能比體現主旨的核心概念“低”。

但是他們也從不同方面展示了農村社會的特徵。

最後,他完善了農村社會特徵的理論。

閱讀時注意瞭解每章中介紹的概念,通過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考慮一下概念之間的差異和聯繫。

閱讀社會研究您會經常遇到技術術語。

術語是用於定義或表達科學概念的公認語言。

主要用於專業領域,如果外行讀者不理解它的特殊含義,很難理解與他討論的內容。

所以讀社會研究,嘗試找出專業術語的含義,消除閱讀障礙。

當“鄉村中國”分析農村社會的“結構”時,我用了很多社會學術語人類學,政治學等等例如“小組結構”,“權力結構”,“文化範式”,“血緣關係”和“地理關係”等。

請注意這些術語的特定專業含義。

大部分術語將在文字中進行說明,或在上下文中故意,您可以瞭解其含義。

我真的不明白,您也可以搜索相關材料(例如字典,百科全書和其他參考書),瞭解如何解釋其含義。

參考書中某些術語的解釋可能更加標準化,這與書中所用的含義有所不同,這需要進行比較分析,瞭解作者的特殊“用法”。

作者還編造了一些術語以方便討論。

專業領域不一定是普遍的,例如“情感取向”,“不同的男人和女人”,“不作爲政策”,“無訴訟”,等等不能僅從字面上理解術語,尤其是作者的那些話,乍一看似乎很容易理解,但在本書中使用時可以參考另一種方式或更改單詞的本義。

技術術語是什麼?

作者的特殊術語是什麼?

在很多情況下作品中沒有任何線索或解釋。

讀者只能自己找到它,並考慮它傳達的含義。

4、闡明理由:

“對話”和“名稱”

閱讀社會研究最費力的這是爲了澄清您的論據。

中國農村的十四章每章都有一個“子圖”,許多“子參數”融合並支持更高級別的主題。

看完一章之後合上書,查看內容,考慮一下本章的論點,最好在書中以一兩個句子或以您自己的語言來總結它。

對於初學者,“總結”並不容易,應該簡化一下,在薄書中讀一本厚書。

但是這種類型的培訓對於思考性思維的發展非常有效。

讓我們以第一章爲例。

“ Country China”想展示“什麼樣的社會纔是中國的農村社會”,不要直接問問題它始於人們熟悉但不一定關心的現象。

因此,讓我們先談談鄉村人民的質樸,那麼這導致對現象的描述很小?

中國傳統社會的農民經濟完全依賴土地。

推論:由於“土壤”的營養,只有這樣,傳統農業才能“面對黃土回到天堂”,在村裏共同生活,與世界抗爭的傳統生活中,具有無窮無盡的中國傳統文化。然後進行理論昇華,說明爲什麼農村社會結構穩定。最後,得出了重要的學術論文,我知道?他說鄉村社會是一個“家庭”社會,沒有多餘的社會?你“。

“ Country China”以一種看似簡單的敘述來推進演講,有心情和理性。閱讀此類學術論文,完善和理解“子參數”和“主題參數”,清楚地排列整本書情節的上下文,不僅有助於瞭解整本書,我也做運動學習組織思想和表達,比較合乎邏輯。順便說說,我想談談“討論”和“陳述”之間的區別,閱讀社會研究時也應牢記這一點。“ Country China”最初是作者講義的一部分。用“通論”的性質,但是沒有完整的教科書,對宣稱常識也不滿意,並以學術界的現有觀點爲重點進行“對話”,提出問題和新見解,這是演講。

他們的討論特別注意兩件事:一是質疑和“對話”,對現有觀點提出不同意見。第二個是“名稱”,通過介紹我的發現或想法,給出一個“結論性”,還是獨立的“論點”。例如,第八章分析了農村社會的“秩序”,相信中國的農村社會不依靠“人治”來維持其運轉,這也不是“法律規則”,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禮節規則”。

從“禮儀規則”中得出的所謂“論據”,這是一個獨特的學術“命名”這樣的陳述,書中有很多,您可以選擇一兩個,專注於分析,它主要取決於論證的邏輯推理。

5、分析材料增加的“現象”

對“中國國家”的研究屬於社會學的“社區分析”,目的是分析“社會結構的形式”。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社會分析,如便宜,政治家,機構的還有很多,也可以是宏觀研究但是費孝通卻使用了社會學的“社區分析”,從麥克風開始獲得宏觀的瞭解。

在1936年,費孝通在他家鄉的一個村莊裏進行了實地研究。在此基礎上我完成了一篇題爲《中國農民的生活》的博士論文(後來翻譯成中文並發表,命名爲“江村經濟”)。在撰寫“中國大陸”之前,費孝通去了廣西雲南等地要進行艱苦而漫長的野外作業“蹲”。瞭解村民的生活,感受您的情緒和文化。

“鄉村中國”深深植根於社會生活的土壤中,非常“物質”,非常“紮根”這也是可以成爲經典的書,影響力遠遠超出了該主題的範圍。閱讀“中國國家”,我們對社會科學研究的特點有所瞭解,植根於現實生活中的社會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值得學習,務實和現實。閱讀“ Langtu China”通常對大量民間文學研究案例感興趣。但是不要滿足於“好奇狩獵”,您還應該注意作者如何“處理”這些材料。費孝通的“好秀”是從盒子裏過濾掉材料。

精煉爲“現象”,可以確認農村社區的結構特徵,並與其他不同的“文化形式”進行比較,突出中國農村的特殊性。選擇並精煉材料後,典型性和代表性脫穎而出,在“現象一級”,進入理論分析水平。這本書非常聰明,悄悄地吸收了政治學的整合方法,經濟學和文化人類學。它具有很高的理論地位和很高的學術地位,一切都是那麼自然,沒有理論誇耀。如何觀察社會文化的“現象”如何使用科學理論來解釋“現象”,費孝通的主要觀點是社會學,然而,他的方法論觀點是“超越”社會學的範圍,具有普遍意義。“鄉村中國”側重於客觀論證,我們仍然感到對傳統文化有強烈的感覺,並且有鄉村的感覺融入其中。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加深了對中國社會的瞭解,尤其是農村社會它也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鄉村中國”分析了古代中國的農村地區,至今,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了實地發生了災難性的變化,但,?

“變更”中的“無變更”是什麼?

傳統與現代的轉換與融合,國家與城市之間的碰撞與交流,?

社會的利弊是什麼?

我們會想到今天的農村地區,想到農民工,考慮社會風俗和風俗,對傳統文化的思考考慮中國的過去和未來,還有很多。

好書就是那樣,它總會引起無休止的思考。

6、從“ Langtu China”可以學到什麼中文?

讀“中國鄉村”需要一些社會學知識。但是對我們來說高中學生,您不必花太多精力在專業知識上,結合學習漢語閱讀“鄉村中國”,可能更必要。“國家中國”主要基於研究和科學示範。但是非常文學充滿人文關懷。這篇文章對相關學科(如歷史,哲學政治,人類學,等等這是“雜項”。可以是科學的嚴格且易於閱讀。在這種風格風格的背後,您需要對多學科集成有廣闊的視野,您還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學術寫作的一種狀態。從語言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篇出色的論文和範文。這本書簡明扼要,功能強大,有幾點值得學習。一個是明確的論據,每章都着重於解決問題,並嘗試將論點壓縮成一個“陳述”,一個概念第二點是論點具有強烈的麻煩感。強調“對話”,對學院的看法不同的“對話”突出自己的觀點第三是尋求論證的真相,講材料第四是引用大量傳統古典資料,有些報價是人們熟悉的,但包括在本書的論述系統中,可以“更新”新的含義。進一步,也有許多啓發性的寫作經驗。

例如,在論證推理時,如何使辯論性文章更生動,更易讀?

如何結合思想和材料,敘事與情節如何平衡,以及如何擺脫從一種概念到另一種概念的“肉味”,還有很多。

“中國國家”不一定那麼遙遠。

閱讀完畢,也許學習閱讀社會研究,如何分析和思考社會現象,如何成爲一個聰明的年輕人知情且負責。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2

這本書初版是1947年,距今也不過六十餘載,轟轟烈烈的城市化進程便將鄉土中國已經或正在拋進記憶的河流。河水湯湯,鄉土早已疏離。再讀,當作紀念。

從基層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所言的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那些被稱爲土頭土腦的鄉下人。”說鄉下人土氣,這個“土”字,他說用得好,因爲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泥土。

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爲大多數的人是必須拖泥帶水下田討生活的人,種地是最普遍的謀生辦法。務農子弟即便從老家遷到別處去,也都很忠實地守着直接向土裏討生活的傳統。闢如,從中原遷去最適宜放牧的草原上,依舊鋤地播種,一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種植起來。“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

土是農人的命根。遊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做工業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而種地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裏的莊稼行動不得,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裏,土氣是因爲不流動而發生的。”

因爲不流動,中國鄉村人口像是附着在土上,不太有變動。大多的農民是聚村而居的,而從農業本身看,耕種活動裏分工的程度很淺,無需羣居,聚居是出於農業本身以外的原因。費孝通認爲,這些原因大致有幾點:

一是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美國的鄉下大多是一戶人家自成一個單位,很少有屋沿相接的鄰舍。這是他們早年拓殖時代,人少地多的結果,同時也保持了他們個別負責,獨來獨往的精神。)

二是因爲水利的需要。需要水利的地方,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是爲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

四是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積起來,成爲相當大的村落。

基於此,中國鄉土社會的單位是村落,又因爲少流動,村落之間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會圈子,因此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長於斯,終老是鄉的社會。人與人的關係上也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長大的,孩子眼裏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熟人社會)

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說麼?”鄉土社會從熟悉到信任,無需畫押簽字,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紡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在社會學的分類裏,鄉土社會應屬於禮俗社會。(禮俗社會:有機的團結;法理社會:機械的團結)

這樣的信任也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因爲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才能在悠長的歲月中,從容地去熟悉每個人的'生活,纔會有熟悉之後的親密感覺,然後心安,信任。

此心安處是吾鄉。

我常見到從鄉村搬到城裏的老人,四處開荒種菜。像我的婆婆,每尋到一塊地或旁人給了一塊,必像得寶一樣喜上眉梢地跟我說,然後滋滋有味地計劃着種上哪些孩子們喜歡吃的菜。這也是“土”氣吧,說她們離土後眷念土地有些矯情,我想,更多的是一種習慣性的勞作,對土地習慣性的依賴。這是現代年輕人不會有的。

中國社會徘徊在人制社會,遲遲不能進入法制社會也能算上“土”氣吧。早在戰國時期,墨家就提倡依法治國。而鄉土社會的熟悉環境下,不需要法律、合同,“這不是見外了麼?”那些統統是對付陌生人的。搞得太明白,丁是丁,卯是卯的,傷感情。中國社會的某些特徵也由此而來。現代社會打破了原有的格局,是陌生人社會、法理社會,契約精神順勢而來,法制終將是現代和未來人類社會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選擇,至少目前看來是這樣的。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3

前言

《鄉土中國》,其實當我看到這本書名字的時候,就已經打退堂鼓了。我對所謂的鄉土並不感興趣,但在豆瓣9.2分的強烈驅使下,我試着讀完了,在看完最後一頁,我突然感覺自己的眼睛明亮了許多。

其實這本書雖然講的是鄉土社會,但深層理解,卻是講了很多我們禮俗習慣背後的原因。如果要我給這本書起名的話,我覺得確切的應該叫《中國人奇怪行爲背後的來龍去脈》。

這僅有100多頁的小冊書,卻道盡了中國鄉土的人情冷暖和行爲舉止,鄉土中國,講的雖然是鄉下人的“土”,但是每個土氣的行爲下面,卻映襯着城市人的生活。大家常說的人情世故、男女有別、血緣關係、中庸之道均出自這個“土”字。我們嘲笑鄉下人“土”,而土恰恰詮釋了我們的習慣和行爲。也就是說在我們嘲笑別人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在嘲笑自己......

在這篇讀書筆記裏,我會試着提煉出這本書中指出的種種現象,以及形成這些行爲的源頭和原因。廢話不多說,我們開始吧。

鄉土本色

我們先說說這個“土”字吧,土代表着土地、土氣。我們自古至今,每朝每代無論如何更替,都離不開農業,離不開小農經濟,所以,我們中國的發展,就是在這個土裏,每個中國人都是從土裏長成的,發展的。在土地上,無論是種植玉米還是種植水稻,一旦人們在這裏生存,就只能紮根於此,因爲土地是固定的,不易動的,所以鄉土社會的人們也只能生老病死在這裏、我們在這樣一個小家庭,小村落中成長,日復一日。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生活,孩子在每個人的眼中長大,土氣就這樣形成了,這種土氣是小範圍的瘀滯的,是每在這裏生長的人所熟知的。

當我明白了這個土字的來由後,會驚奇的發現,我們的思想、理念、行爲、習慣均來自土的特性。

因爲我們都紮根在土地上,我們都沾染了土氣,因爲都土氣,所以習慣、思想都相似,因爲相似,所以我們是一類人,所以有土氣的老鄉纔會親近、纔會團結,講究地緣、血緣。因爲講究地緣所以我們辦事講人情,因爲講究血緣,所以要長幼有序、尊敬長輩。因爲辦事講人情,所以討厭打官司,討厭法律解決問題。因爲討厭法律,所以喜歡無爲政治。因爲尊敬長輩,所以才遵守孝道。也因爲尊敬長輩,所以長者是權威,形成長老統治,纔要立一家之主。

你看,經過這樣的推論,一切的行爲習慣皆來於此。

男女有別

我們再談談男女有別,我們所理解的男女有別,大多數是受封建社會的歷史影響,不過在我看看完這一章驚奇的發現,其實這一理念的提出,竟然是爲了維護社會穩定而形成的。

既然談到男女,我們不得不面臨幾個問題:愛情、感情和了解。我們來依次分析。

感情是什麼?在此書中的定義爲:一種體內的行爲,導發外表的行爲。在我的理解就是,身體的荷爾蒙抑或是腎上腺素爲主導,來控制你,所產生的'行爲。如果這樣理解的話,那麼感情就不是以理性爲主導的行爲了,而是感性,如果不是理性,那麼就會有不穩定的因素在裏面,從而影響社會也會有不穩定。所以淡漠的感情是社會關係變得穩定的一種表示。

愛情是什麼?費老的解釋是:戀愛是一項探險,戀愛是不停止的,是追求。這種企圖並不以實用爲目的,卻是生命意義的創造。戀愛的持續倚重於推陳出新,不斷克服阻礙,不斷髮現阻礙。也就是說,愛情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對於愛情來說無論今後的路走多遠都毫無意義,只是當下的過程纔是最有成就的。說回來,愛情依然是本能在起作用,是體內的慾望和衝動造成的一種生理驅使。

瞭解是什麼?此書定義爲:所謂瞭解,是指接收同一的意義體系。它是契洽,發生持續作用的。瞭解纔是社會穩定的力量,它是熟悉、親密、熟練地配合的代名詞。也就是說,瞭解是一個熟悉的過程,是一個磨合的過程,瞭解纔是理性的,帶有思考性的,而不是身體的判斷,是大腦的判斷。

上述的推論我們可以看到,感情和愛情都是不理性,不穩定的。鄉土社會的形成過程中,我們在面對男女問題的時候,既要摒棄感情和愛情,還要讓男女相互瞭解。這就形成了一套禮俗,爲了規避過多的感情,那麼必然要男女有別,規避愛情就需要男女授受不親。最後,爲了能讓男女之間在沒有感情和愛情的因素下還要相互瞭解,家庭之間的成長環境、父母對孩子的瞭解程度反倒成爲了衡量婚姻的重要指標。那麼,現代社會這種標準叫:門當戶對,而古代社會有套制度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4

《鄉土中國》有許多的延伸意義,讓人看完有一種對鄉土社會發展未來探窺的望。

有一位中國社會學史的研究者曾這樣寫道:《鄉土中國》是以中國的事實來說明鄉土社會的特性,勾畫出中國基層社會結構的原則。“費先生多年研究的對象是中國的鄉村,他認爲在鄉村裏能夠看到中國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一切問題都牽連到這些在鄉村裏住的人民,所以對於他們生活的認識應當是討論中國改造和重建的重要前提。費先生力圖使自我的研究緊密的結合中國實際,研究如何從鄉土社會轉到工業社會”。

而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在向工業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禮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緣和地緣的分離,劇烈的社會變遷,使得人們不再圈定在必須的範圍內,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動,這就導致了更多的鄉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沒。

最明顯的是社會關係網絡的`變性。傳統的鄉土社會是以自我爲中心所推出去的圈子,關係的親疏是以距離的遠近來衡量的,而在近代以來,中國人的人情關係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但社會關係還是含糊得很,倒也不像西洋的“團體格局”。可是能夠打個比喻,中國人的人情視野開始有點像遠視者眼中的景觀,近的反而看不到了。鄉土社會是私人關係累積的羣體,費先生書中也有提到,在傳統結構中,每一個家以自我的地位做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是“街坊”。過去喜事要請街坊喝酒,有喪事鄰里也要出手幫幫,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在中國傳統社會裏,街坊鄰里就構成一個比較固定的羣體。而我們的現狀是,隔門的鄰居不太往來了,甚至是不相認識了,一個小區裏的人們只是爲了各自的需求住到了同一塊地域裏,沒有了以前同一塊地域內的相互依靠關係。

當然,中國的本質還是鄉土的,即使她從“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中國人骨子裏的私德是不會一下子消失的,卻反而有一種加重的趨勢,社會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風氣使得這個社會更加地冷漠。中國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於農業禮貌中的,中國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會失去它的香氣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裏鄙視“鄉下人”,那就有點可笑了。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5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一本影響頗大的書,全書僅五萬多字,可謂“大家小書”。而全文通俗易懂,語言活潑,描述了一個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讀完這本書後,應對大作,當然不敢談有什麼意見,只是淺談一下自我的看法。

一、鄉土本色

費先生在書中給我們展示了鄉土社會的特點所在。

從基層上去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u中國的禮貌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資於土地的古往今來,中國人有這麼一個傳統,安土重遷,口袋裏有了點積蓄就去買地。哪天衣錦還鄉了,就得置地購宅。或許大家都覺得,別的東西說不定哪些時候就失去了,而僅有土地它是正正當當地就在那裏的

鄉土的非流動性就直接導致了血緣和地緣的出現。血緣是一套根據血緣親疏關係來決定對對方權力和義務的體系,血緣是穩定的力量。而地緣在人口不流動的原始狀態下是和血緣合一的也就是說血緣相近的羣體在土地允許的狀況下是生活在一齊的,僅有土地上的資源不夠了,纔會有一部分人漂流帶到外地,要麼在另外一個羣體裏生活下去,要麼重新開闢一個羣體。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個羣體所理解的,因爲在地緣上他們是不相接近的

從社會秩序來看,在鄉土社會中,“禮治秩序”是佔主要地位的我們能夠說鄉土社會是“無法”的社會,因爲它是“禮治”的社會。但禮治並不是說是根據個人好惡的統治,而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爲規範。所說的“禮治”也並不是君子統治,它包含着國家暴力,社會階層的嚴格命定,各種在今日看來屬於野蠻殘暴的某些行爲也是屬於“禮治”的範疇。比如陪葬,株連等那都是禮,是人們心中構成的共同的行爲習慣。也就是說,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利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在鄉土社會中,人服於禮是主動的,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價值觀念。但“禮治”在表面上是人們行爲不受規律拘束而自動構成的秩序,其實不然,它只是主動服從於成規而已。也就是說,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能夠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爲前提,但在一個社會變遷很快的社會裏,傳統的效力時無法維持的,所以費先生指出,“禮治”也將會在社會變遷中慢慢走向“法治”,這是“禮治秩序”的未來,也是鄉土社會的未來。

費先生也在書中提到鄉土社會中權利的四種性質方式:從社會衝突中所發生的橫暴權利,從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統一權力,從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從社會變遷中所發生的時勢權力。在安定的社會環境中,長老權力是強勢的,而時勢權力則相對不發達。時勢權力的權力的構成充分地說明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環境是固定的,變遷慢。

二、淺談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必須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經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爲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能夠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其次是確定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隨着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於不一樣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一樣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而西洋社會將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於“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能夠是自我和太太,能夠是加上孩子,還能夠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確得很。最終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係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絡是由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費先生說,在差序格局中,以己爲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能夠這麼說,在立體社會中,每個人都是石頭,而當這些石頭一齊扔進水中的時候,就產生了許多的中心點,這些點各自推出去的波紋在不斷交匯,並且還不斷移動,由此我們能夠聯想到人類社會中人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強弱也會因相互作用而處於不停的變動之中,或者說個人“圈子”的範圍在不斷地“伸縮”,這樣的動態模式也許能夠更形象地體現出“差序格局”中人與人之間複雜和變動的相互關係。

而在中國複雜和變動的社會關係是有着它的社會根源,能夠這麼說,“差序格局”的構成是深深植根於中國傳統的道德體系之中的在《鄉土中國》裏,費先生指出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來的,而孔子所提出來的“推己及人”正是這樣一種模式,在中國這種社會結構裏,從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種推的過程,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關係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倫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正是傳統“差序格局”的狀況,就是要建立社會等級和社會制度。

以上是本人看完《鄉土中國》後的一些想法,其實看完《鄉土中國》之後有許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將能成文者呈現出來了。

標籤:讀書筆記 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