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賞識教育》讀書筆記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賞識教育》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賞識教育》讀書筆記

《賞識教育》讀書筆記1

又一次拜讀了周弘老師的《賞識教育》,賞識教育就是一種以尊重學生人格爲前提,通過表揚、肯定學生的某些閃光點,實現對學生有效激勵作用的“正強化”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看到學生每一點點的進步,用欣賞的眼光發現學生的可貴之處,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使學生每天都在進步和成長。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獲得尊重、肯定、信任和關懷。老師希望學生具有哪些品質,那麼,你就說他已經具備哪些品質,不斷地被賞識和被肯定,學生就會越來越優秀。

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教育兒子的方法——賞識我的孩子。同時也讓我對學生們的態度有了很大改變——賞識我們的每一個學生。

賞識教育的第一個原則,信任。我們要從每個孩子的身上找到他們的閃光點,從心底深處去欣賞他們,孩子們會有很大的改變。這使我想起了二年級4班的劉陽龍同學,記得懂主席在一次校會上,面對全校學生曾經表揚過他,主動撿起校門口的小樹枝,放到垃圾桶裏。從那以後,我經常遇到劉陽龍拿着塑料袋,在校園中撿角角落落的垃圾。我也及時的對他進行表揚,從那以後美術課上他每次做完手工之後也會把桌面地面收拾的很乾淨。

我們對學生獲得的成功和進步應給予真誠的肯定與讚揚。鼓勵是流淌的小溪,是教師手中的太陽。喜歡鼓勵學生的教師,像是清晨的一縷曙光。往往我們一句體諒的話能使學生情緒穩定下來,恢復信心,幾句表揚鼓勵的言語能改變學生的行爲習慣。

《賞識教育》讀書筆記2

書中敘述了他是如何利用傳統教育中賞識的巨大能量,把女兒周婷婷由一個令人同情的聾啞孩子培養成爲我國第一位聾人大學生。並首次提出了賞識教育的概念。賞識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運用欣賞、鼓勵的態度去看待、評價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符合生命成長的規律。它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發現和發揮學生的長處和潛能,使其最終走向成功。

賞識導致成功,抱怨走向失敗。早在1968年,著名的皮克馬利翁效應證明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賞識會促其成功。實驗表明:具有“培養前途者”的學生名單,被專家有意識的泄露後,他們個性逐漸變得開朗、活潑,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我國的聾啞女孩周婷婷也是在賞識教育的氛圍中走向成功的典型。她自幼又聾又啞,但在父親周弘“賞識-成功”法的教育下,在老師的幫助下,周婷婷走出了無聲的世界。她不僅能言善辯,而且還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享受了更多的人生幸福和成就感。目前,正留學於美國。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會從最初對孩子的賞識而漸漸地走入失敗的誤區。周弘老師說:“小孩子學說話,隨便說得多模糊,父母都給予讚揚,結果呢,絕大多數孩子都學會世界上最難的口語,而現在我們爲什麼不能用賞識的目光去凝視自己的孩子,卻要抱怨呢?”誠然當孩子呱呱落地,我們便對他的第一聲充滿了驚喜與幸福。當孩子剛學會叫“爸爸媽媽”,無論其發音多麼含糊,我們都欣喜萬分。而當孩子稍稍長大,我們的老師、家長卻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吝嗇於讚美與微笑。對許多優點視而不見,對錯誤或缺點卻狠狠地予以批評,甚至諷刺、挖苦,嚴重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和上進心,這顯然與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

賞識教育的本源是愛,如果我們的老師、家長都能用愛的眼睛去發現孩子的優點,用正確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點,那我們的孩子或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你能行”,“你真棒”,在老師、家長的鼓勵下,許許多多的孩子在快樂中改變,在快樂中成長。賞識性語言與動作帶給孩子們的是一種快樂的動力、一種向上的自信,其奧妙就在於它卸掉了壓在他們心上自卑的巨石,於是孩子的潛能就象火山一樣爆發了。這世界上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就看你會不會使用“賞識教育”這把開啓孩子心靈的金鑰匙。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不少孩子有這樣的體驗,因爲在某次考試會考出了好成績,從此就愛上了該門課程;反之屢遭失敗,就可能引起孩子對該門課程的憎惡。可見,成功意識對青少年的成長多麼重要。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樹立這樣的觀念:賞識是引導孩子走向成功的階梯。作爲老師、家長,應該學會賞識孩子。

賞識教育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更容許犯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你不承認孩子間的.差異性,不允許孩子失敗犯錯誤,結果使孩子害怕失敗,害怕犯錯誤,擴大差異。現實生活中抱怨多於賞識的事實比比皆是。從某種角度說,中國現行的教育制度以及過去的舉制度,都具有淘汰性,每年僅有50%的同齡人考上大學,卻有92.8%家長希望孩子讀大學,19.3%的家長還希望孩子讀碩士,教育幾乎成了以升學考試爲中心的應試教育。“黑色的六月”、“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埋沒了多少具有特長的英才;期望值過高的父母們面對着孩子不可避免的失敗,導致了無數悲劇的產生。正因爲如此,我們不得不接受失敗,面對差異,而充分運用賞識教育、成功教育來激勵孩子。作爲教師我們應轉變觀念,賞識教育孩子,抓住了孩子渴望被關注、被重視的心理,讓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你真棒!”“你很出色!”“這辦法真妙!” “我真爲你驕傲!”的感覺中走向成功,它符合孩子那種希望得到他人肯定和欣賞的心理。美國心理學家威譜 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加以賞識。”他還發現: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後,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激勵的存在至關重要,任何孩子都需要不斷的激勵。但也要防止走入誤區,不能把賞識的目標定位於狹隘的成功,如非要拿學校的金銀獎等,而要把孩子培養成爲一個有愛心,充滿自信,全面發展的新人。

賞識教育是一種正面、積極的教育。重在教師善於引導,而不是靠厲聲呵斥,強令禁止。學校不是監視學生的場所而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教師不是監視學生的看管人而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師要多關注每一位學生的進步與成長,把敏感點放在學生的成績上、優點上、長處上,扶植和樹立正氣。有時候,教育的效果不一定與教育者所花費的時間、教育的次數成正比,但如果我們抓住了有利的教育時機和多進行賞識教育,就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賞識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我們要讚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個性、特長和成就;讚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讚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現出來的善意;讚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讚賞每一位學生智能方式、學習方式及其表現。尊重智力發育遲緩的學生;尊重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絕的學生;尊重有過錯的學生;尊重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尊重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

《賞識教育》讀書筆記3

最近,我品讀了周弘的《賞識教育》一書,作爲一位國小教師,一位母親,讓我有一種全新的認識。在書中,他主要是從如何對待孩子這方面去論述教育,從對待孩子的一種態度,一種賞識的態度。

一、要懂孩子。

要從孩子的思想程度去考慮問題,很多時候我們認爲很無聊的事情,在孩子眼中就變成有趣的事了。因爲我們跟孩子的思考角度不一樣,要想懂孩子,必須要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自問自己,在以往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真正瞭解孩子有多少呢?聽了講座,讓我知道了懂孩子的重要性。

二、對孩子的態度。

周弘老師,雖然他的女兒不會講話,可以說是比一般的孩子要差,但是他卻千方百計地找出一些事實來證明他的女兒就是天才。最後終於被他找到了,他告訴自己的女兒說,她是跟海倫.凱特是同一天生日,他告訴他女兒,說她就是海倫.凱特的投胎轉世,女兒一找書看,發現自己的生日比海倫.凱特遲了兩天。而他爸爸卻告訴她,她媽媽生她的時候難產,所以拖延了時間,她的生日和海倫.凱特的生日是一天都沒差。頓時,周弘讓他的女兒找到了一種神童的感覺,從此他的女兒便認爲自己是一個天才,也在她的心裏埋下了要當天才的種子。看到這裏,讓我們懂得要給孩子信心,每個孩子都是天才,看你如何教育。我們老師不能因爲孩子的某些地方不如其他孩子,而從此以後對他“另眼相看”。我們用十二分的熱情來對待每一個孩子,讓他們等到更好的發展。

 三、找感覺、嘗甜頭。

對於孩子,要抱着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慢慢來的心態。要允許孩子失敗,承認孩子之間存在的差異。要善於使用你的大拇指,要夠朋友,要成爲一個孩子王。

四、滿足孩子的一種心理需求。

要看得起自己的孩子,創造賞識。要經常誇自己的孩子,當你天天說他好的時候,說多了,他就自然會變好了,讓自己的孩子在激勵中長大。

一個人的命沒有好壞,一個人的思維有好壞,但無論怎樣都不可以說孩子笨。如果你一遇到孩子犯錯,就罵他笨,總有一天會如你所願,真的變笨了。其實孩子的粗心就是未來的細心,孩子的失敗就是未來的成功。

孩子的成功很多時候來自於周圍人對他的評價,如果你說他行,他心裏就想着自己行,也努力這樣去做,最後也就行了。如果周圍的人說你不行,本來行的,被周圍的人說多了也覺得自己不行,最後也就放棄了。多說孩子行,孩子就會行。

首先,要學會尊重和信任自己的孩子,做孩子最好的夥伴。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牽着手來到世間的,都是一個獨立、平等的個體,他們有他們的一番天地。我們要蹲下來看孩子的世界,彎下腰與孩子溝通,永遠不要以“權威”的身份出現在孩子的面前。當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情緒和不滿時,要全神貫注地傾聽並學會向孩子道歉,以關注和熱情代替冷漠和斥責;當孩子遭遇失敗時,不要否定孩子的未來,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以支持鼓勵代替訓導和批評;當孩子在別人面前出醜時,別讓 “比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要以肯定和賞識代替否定和貶低;當孩子收穫成功時,更要給予及時的稱讚和獎勵,也要以鼓勵和提醒代替炫耀和孤傲。總之,要以平等的身份、恰當的口吻和理智的用語和孩子溝通,才能達到溝通的效果。

其次,要懂得如何愛孩子、如何表達愛,要以愛育愛。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愛的結晶,都是在無限的愛意中孕育誕生的,然而,隨着孩子們不斷地長大,越來越覺得自己在受父母的折磨和擺佈。這是因爲家長們在逐漸地把愛作爲交換條件,用自己對孩子的愛換來孩子對自己的惟命是從,換來自己在別人面前生存的面子,換來自己發泄情緒的對象,從而一步步地摧殘孩子們弱小的心靈,使他們走上歧途。反過來,要把自己變成孩子,走進孩子的世界,與孩子進行心靈的對話,瞭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和想法;要心平氣和地對待孩子的爭辯,變對抗爲對話;要讓孩子決定自己的事,使他們成爲自己的主人,不要讓孩子背上上一代人的夢想包袱。

另一方面,父母總喜歡把自己深沉的愛隱藏在心裏,就是周弘老師說的“刀子嘴,豆腐心”。由於受父母或是中國含蓄思想的影響,我也曾經認爲對別人的關愛如果說出來就會變得虛假而無意義了,但是後來我明白瞭如果沒有情感的交流和溝通,我們怎麼了解彼此、怎麼加深彼此的感情呢?因此,我們不僅要懂得如何愛,也還要懂得如何表達出我們的愛,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才能讓我們的愛溫暖孩子們的心,才能讓孩子更懂更珍惜我的愛。

第三,要淡化教育痕跡,做到言傳身教。周弘老師在報告中提到的上海普通工人和他兒子的事例就是有力的證明,這位普通工人意識到了最好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而是通過與兒子的嬉笑打鬧中得到心靈的溝通和情感的交流,最終達到不教而教的效果。孩子的健康成長遠遠要比成績更重要,而我們的父母往往都是丟了西瓜去撿芝麻,成天跟在孩子後面問“這次考試成績如何?在班上排第幾?。。。。”這些問題讓孩子們覺得父母愛的是自己的分數和名次而不是自己,從而產生了對父母的反叛和躲避,這也是缺乏民主溝通的結果。另外,有的父母不但不與孩子溝通交流,爲孩子的學習生活創造安靜輕鬆的環境,反而在家邊打麻將邊吆喝孩子去讀書學習、邊喝酒聊天邊教育孩子要勤奮不偷懶。要知道父母的言傳身教在正面和反面的影響都一樣很深遠的。

在周弘老師報告中一個個鮮活的例子都說明了賞識教育的有效性、先進性,它也在逐漸地爲大家所認可和採用。他強調要懂孩子、懂如何愛孩子和賞識孩子、懂得按規律培養孩子,而這每一個過程、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溝通,沒有溝通何來懂呢?

一句廣告詞說得好:溝通成就未來。溝通成就孩子的未來、成就家庭的未來、也成就國家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