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教師讀書筆記《愛心與教育》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師讀書筆記《愛心與教育》,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讀書筆記《愛心與教育》

教師讀書筆記《愛心與教育》1

《愛心與教育》是李鎮西老師的代表作,這本書以手記的形式敘述了李老師教書育人的感人故事,書中描述的故事體現了他高度的責任心和無私的愛心,讓我無比感動和崇敬。

李鎮西老師對學生的愛永遠是那麼真摯。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是教育的動力和基礎。教育是一種需要真情付出的勞動,唯獨真心賦予學生,纔會收穫內心的感動。不同的老師對學生有不同的愛的表達法,有的如疾風驟雨,有的如細水長流。無論哪種,總是在潛意識裏把學生看成是教育的對象,這也許沒錯,但這種居高臨下的態度讓我們感到爲人師者深藏骨髓之中的那一份道德優越感。李老師則不同,他給汪斌煮雞蛋,給學生送生日祝福,和寧瑋八年如一日地通信並一直鼓勵她。由此可見,李鎮西老師的愛是那麼的真摯,因爲貴在執着和堅持。作爲一名教師,能夠長期地像李鎮西老師這樣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的,實在是少見!這份教育手記,讓我在感動的同時也不斷的反思:如果我遇到這樣一些難以管理的學生,我會有多少耐心來等待他們的轉變,又會有多少愛心和毅力來對待問題的反反覆覆?想到這些,不覺感到自慚形穢。我以爲我們應該用心去閱讀,並且結合自己身的實踐去讀。

李老師對學生的愛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且發自內心的愛,這份愛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雙向的互動!李老師是真正地熱愛自己的學生,正是這種愛架起了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樑。反觀自身,作爲一名英語老師,由於平常帶的班比較多,平時與每個班的孩子相處的時間並不多。剛工作時的還是滿腔熱情,但現在工作的繁忙與壓力讓我產生了職業倦怠感,曾經對學生的那份執着與牽掛,現在竟有些淡然。李鎮西老師的故事讓迷茫我又注入了清新的活力。我深深地感到成功的教育需要的是源源不斷的愛的付出,這些要比知識的灌輸重要的多,教師只有做到愛的付出纔會有愛的回報,才能成爲一個幸福的老師。

教育需要愛的付出更需要理性公平的教育方式。寧小燕的故事讓我流淚的同時更多了一份沉重的思考。不少教師認爲只有學習好的學生纔是人才,對他們的態度和評價也是較爲積極的,而對那些學習不好的學生則認爲他們將來也不會有大出息,因此對他們的評價也是消極的,這是教育的可悲。

作爲老師,我們在培養知識型人才的同時又要面向全體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這纔是正確的教育方式。我以爲對於優秀生,我們不能只看重他們的學習成績,更不能以學習成績爲標準來評判其他方面的發展。雖然優生的確在學習等方面表現得讓人欣喜,但在他們身上同樣也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比如自高自大不團結同學、不尊敬師長、耐挫折能力弱等,甚至在個別孩子身上存在心理缺陷,而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卻被我們這些教育者忽視了,因此作爲教育者我們更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對於差生,我們應儘量發掘他們的閃光點,經常深入學生之中,善於發現每個後進生的身上的優點。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就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今後我希望自己能充分利用學生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所長,爲班集體作出貢獻,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不斷完善自身,從而達到全面發展。只有這樣各種“個性+特長”的學生纔會不斷涌現,社會所需要的成功加智力的人才纔會層出不窮。

教育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和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很大關係。正是這份使命感促使李鎮西老師從參加教育工作起就邊教學邊不斷地閱讀教育理論書籍,以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起初他讀得最多的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可以說這些閱讀給了李老師深遠的影響,才使李老師學以致用,不斷完善自身。看了李老師在引言中寫的他的教育思想歷程,我驚訝李老師哪來的那麼多時間去讀書。其實讀完之後也不難明白,正是由於對教育事業的這份執着與熱愛,他樂意把自己寶貴的點滴時間都用在了閱讀和教育事業上。回想自己,真是慚愧,每次總是以這樣那樣的理由爲藉口,放棄爲自己充電。作爲新時代的老師,我們也要繼承這份光榮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不斷學習教育理論和知識,提高自身。最爲重要的是運用所學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真正用自己的責任和愛心搞好教育工作。

這本書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教育和愛是分不開,它啓發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要吝嗇自己的微笑,真誠的讚歎,熱情的鼓勵,無私的愛心,因爲它們會如春風細雨般滋潤着每個孩子的心靈。作爲一名新時代的老師,我也會積極行動起來,像李鎮西老師那樣,用我自己的真心、愛心和責任心,在每一個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種子。

教師讀書筆記《愛心與教育》2

平日裏由於工作比較忙,很少靜下心來看書,但是聽說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一書特別好,尤其值得一看,所以我利用課餘時間認真地拜讀了這本書。書中所描述的李老師和學生間的很多故事充分體現了他對學生滿滿的愛,真的是受益匪淺!李老師的很多言行都讓我由衷地佩服、尊敬!比如在課間經常和學生一起活動;在課餘時間或假期中帶領學生一起走進大自然;對班級中的優生、中等生、差生堅持按號輪流家訪等等,這絕對是一般教師很難做到的……

都說教師的愛是博愛,當然的確也應如此,但是要將這份愛達到平衡的標準,對我而言是十分困難的。因爲從學生角度看,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無論教師怎麼對待,在他們心中都會有着各種不平衡,即便是我自己也會有這樣類似的感覺。比如對於優生而言,教師的欣賞和器重是理所應當的,而對後進生的批評和漠視也不足爲奇,這在我們的教育中的確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有時候我也常認真地反省自己的教學工作,似乎無論我怎樣努力擺正師愛的天平,好像永遠都是搖晃的,面對優生的時候表揚和期望是我的正常情感,而面對差生時,對他們搗亂課堂,不認真完成作業等做法總是非常氣憤,怒其不爭的同時,進行數次教育,無果之後便是無可奈何的放棄。因此,要對所有學生做到一樣的“愛”,的確非常不容易,這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然而李鎮西老師做到了!

李鎮西老師說:“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因爲弱勢羣體是不幸的,他們長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很難擁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麼好的教育!”是啊,只有愛才是打開學生心靈大門的鑰匙,也只有愛才能換來學生的真心和信任,成爲真正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作爲教師,我真的把愛傳遞給學生了嗎?自省過後,我發現自己做得的確不夠。作爲一名國中生物教師,由於同時帶七八兩個年級,總共6個班,同時兼任801的班主任等,所以平均與每班孩子相處的時間並不多,經常是上課進教室,下課出教室,很少有時間和學生坐下來談心,所以學生對我也並不是特別親近和了解。其實我也是愛他們的,我會由衷地爲他們的進步而高興,爲他們的失敗而難過,真的!但作爲教師,我總是在潛意識裏把學生看成是教育的對象,可能太過追求在學生面前的威嚴了。其實師生在人格上應是平等的,教師不應自視比學生高人一等,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而是平易近人才對……

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方法是獨特的,教育成效是卓越的!他的愛是建立在真正民主的基礎之上,是真正平等的愛,發自內心的愛,不含任何雜質的愛,而更爲重要的是,這份愛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雙向的互動!

其實從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擁有一顆愛心,真心地付出,孩子們也同樣會對你真心喜歡。愛心還表現在對學生的讚美與寬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點點的進步,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讚美,漸漸地你會發現他們臉頰上那甜甜的微笑讓人陶醉,這種莫名的愛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們要繼續努力爭取更好成績;犯了過錯,要細心教導,讓他們感受老師是因爲愛他們才教導他們的,這種愛不需要言語來表達,他們也能感受到老師的一顆愛心,於是,他們就會注意不犯類似的錯誤。因爲有了愛心,讓孩子更加努力,你會發現這樣的教育更有意義,也讓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說我們不僅需要有顆愛人的心,更重要的是有顆智慧的愛心!

就這樣,我陶醉着、感嘆着進入了一種絕佳的閱讀境界,帶着自己的心去讀,帶着自己的實踐去讀,帶着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省自我,反省自己與李鎮西老師之間的差距。教書近二十年,隨着歲月的流逝已變得毫無棱角,常常以“平平淡淡纔是真”安慰自己。直到拜讀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我才第一次意識到所謂的平淡其實就是平庸,是無爲,作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對我而言真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加油!

教師讀書筆記《愛心與教育》3

“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這些是我在看李鎮西名著《愛心與教育》的手記一中所摘抄下來的句段。李老師是我最崇敬的名師之一,今讀了他的《愛心與教育》的手記一,我更是對他萬分崇敬。在“手記一”裏,李老師所具有的一顆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師對學生的愛心更是令我震撼!學生生日時親手送上的一本書、一張賀卡、幾句誠心的祝福,爲學生辦生日晚會,跟學生一起舉行篝火晚會,一直關注大學聯考落榜學生寧瑋……令學生感動的同時,也折射出了師者崇高的師德風範,然而李老師卻把這一切說成是“在還學生的債”,這是何等的高貴!

《愛心與教育》文章裏,沒有華麗的辭藻裝飾,沒有驚天動地的偉大壯舉,全是記載着李老師與他的學生們之間發生的最平常的事,可這些事又極其的不平凡!給學生送上生日祝福,爲貧困學生捐款,這些我們大多數老師也做過,可是有幾個能像李老師這樣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來?而且我們有幾個能做到像李老師這樣對學生是一種純粹的、不帶任何功利目的的愛呢?大多時候,我們老師對學生的所謂“愛”,是否建立在某種“功利性”的成分上呢?這些值得我們好好地去反思。

一、“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每一個人都是一塊璞玉,如果你不經過一番“精雕細刻”,就算你天賦多麼的高,也不可能變成一塊玲瓏剔透的好玉。這是我看《愛心與教育》手記三“鍛造卓越人格”得出的.最深刻的感悟。我的思緒帶進了我們班的小班長身上……

放學了,孩子們陸陸續續揹着書包離開教室,我也準備去辦公室,子俊卻把我叫住了,可愛的小男孩,儘管是班級中的搗蛋王,可是我很喜歡他,天資聰穎,活潑可愛,瞧他神祕的樣子,我問他有什麼事,他卻示意我站到教室門口的那個角落裏,還是一副老樣子,嘻嘻地笑着。我親切地對他說:“孩子,說吧!”他雙腳不停地搓着地面,天真無邪的雙眼看着我:“老師,班級裏安排兩個班長行嗎?”我肯定地回答了他。“那……老師,我能當班長嗎?我想當回班長呢!”我心裏儘管格登了一下,但我答應了他,他鼓足勇氣對我說,我能打擊他的自信心嗎?但是我如果馬上讓他當班長,同學們會接受他嗎?其他任課老師會滿意嗎?說起我們班級的課堂紀律,所有的老師對他都搖頭。

我拉着他去辦公室,他的小手緊緊攥着我的手,我的心暖暖的。我愛牽孩子的手,小時候老師牽我的手我覺得真幸福,我也想把我的愛傳遞給我的學生。他用誠懇的眼神看着我,這次看來是認真的。也許這一次我能改變他,我彷彿看到了一個蓬勃向上的子俊。我問子俊:“平時,老師和同學們推薦的班長具有什麼優點?”他想了想回答了我,一會兒就低頭不語。我把他拉到我的身邊,我猜他對自己沒信心了。我在他耳邊低語:“好孩子,別泄氣,你有機會,老師會等待!”“真的?那就是說我還能當班長!”他喜出望外。

從第二天開始,我在各方面幫助他,鼓勵他,提醒他,每天放學後都會耐心地跟他交流一次他一天的學習、思想、課堂表現。這一切,同學們都沒有覺察到。慢慢的,子俊變了,跟以前判若倆人,老師和同學們都改變了對他的看法,評價越來越高。他的紅花本上也開滿了鮮豔的小紅花。在學期第二次評選班幹部時以最高的票數摘取班長的桂冠。他興奮得蹦呀跳呀:“老師,我成功了,我終於當班長了!”我激動抱起了孩子!

二、“心心相印的教育”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纔可以教育孩子。”陶行知也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李鎮西在他的《愛心與教育》手記四“教育是心靈的藝術”中用自己的行動很精闢地詮釋了這個觀點。

徐茵是我們班的漂亮女孩,她有舞蹈天賦,幼兒園時一直在學舞蹈,一年級學了一年的拉丁舞,可是現在她嫌苦,不管父母和老師的反對堅決放棄。舞蹈老師深感惋惜。學習上也是如此,作業丟三拉四,聽寫詞語緊皺眉頭,做作業時叫苦連天,儘管我耐心跟她溝通,可這對她來說都無濟於事。她的惰性導致她成績不理想。這次元旦文藝節目表演,我們班級的是器樂合奏《親親茉莉花》,有十位同學伴舞,茵茵也是其中一位,她的舞姿最美。我一直誇獎她,讓跳舞的幾個同學以她爲榜樣。表演前爲她換上精心挑選的旗袍,爲她梳了最美的髮髻,第一個爲她化了妝。高挑的個兒,羞澀的表情,高雅的氣質,真是太美了。當我爲其他同學化妝時,她湊到我身邊,悄悄地問我:“老師,你爲什麼對我這麼好?”我輕輕地告訴他:“因爲老師喜歡你,我們是最好的朋友呀!”她恍然大悟的表情,後來一直坐在我旁邊,看我給其他同學化妝,還不時給我幫忙呢。我心裏暗喜着。精彩的表演讓我忘卻了排練的辛苦。演出結束後,她第一個奔到我的身邊,我馬上豎起大拇指,誇她:“好朋友,你的表演真出色!”聽我叫她好朋友,她開心地笑了。

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只要我們單獨相處在一起,我就叫她好朋友。課堂上她會不時傳遞着她的笑臉,常常聽到她響亮的回答,作業不再偷懶,書寫端正了,我利用課餘時間給她補課、講故事、一起學英語,我倆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她把苦惱向我傾訴。單元測試裏要求寫一篇寫人的習作,寫一位班級裏親密的夥伴,寫一件倆人之間值得寫的事,同學們你看我,我看你,然後開始寫作,都寫了班級裏的同學。可她卻寫了一篇《我的朋友周老師》,從沒見過她寫得這麼真摯感人的作文,以前總是三言兩語,草草敷衍了事。可今天她卻另要附頁,她把我鼓勵的話記得一清二楚,三年級的孩子呀,剛剛練寫作,卻能通過習作表白心聲。我知道我們的友誼在不斷昇華,我知道茵茵在以後的學習道路上不會再停滯不前,一句樸實的“因爲我們是朋友”,是一盞幫助她遠航的啓明燈,她還跟我說,想繼續去學拉丁舞,她要把最好的舞姿展示給我這個好朋友看。

教師讀書筆記《愛心與教育》4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我認爲在每一頁中除了寫着“愛心、良知、思考、責任”以外,還充滿着智慧的火花。在對學生的調查中,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的標準也是除了“學識淵博、正直善良、很熱愛學生”以外,還有“很有智慧”這一條。所以作爲老師我們應該做個充滿智慧的老師。

當前衆所周知,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是教育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而正確方式方法的選擇就要靠我們的智慧,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瞭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個性特徵,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瞭解他們的所需所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瞭解孩子,不瞭解他的智力發育,他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天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要想了解學生的各個方面,就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縝密的思考能力,還要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只有具備了這些,我們才能知學生所想,理解學生所爲,才能與學生進行更好的交流,而交流是教育的前提。以前我也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讓學生能比較容易的改正他的缺點?但是有許多時候,苦於找不到好的方法。從李老師的教育手記中我知道了要教育學生得學會尊重學生、表揚學生。做老師不要高高在上,要蹲下身子,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出現的問題。今天的孩子就如春天裏需要滋養的禾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涓涓春雨,要比電閃雷鳴傾盆暴雨更能滲入土壤。還有要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多一點人情味,大人有時也會犯錯,何況是還是孩子的學生呢。因此利用集體的力量,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許多時候比老師苦口婆心的說教強很多。

愛學生,不是掛在嘴上的口號。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善於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蘇霍姆林斯基曾在《巴甫雷什中學》中這樣說過:“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們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麼方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擴大,並且像我以後才意識到的那樣,連我不曾教過課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他因自己小朋友圈子的擴大而興奮,因走到小朋友的心靈深處而帶給他們快樂,而感到無比幸福。這些不是憑藉功利性的目的而做教育的人所能真正體會到的。李鎮西老師曾經這樣寫道:“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樸素的真理——教育者的尊嚴是學生給的!”他所做的一切,證明了這句話的價值。我想說,教育者的快樂也是學生給的。一個真正走進學生心靈世界的人會把學生的幸福當作自己的幸福,把學生的不幸當作自己的不幸。

十幾年的教學,讓我漸漸明白,老師的行爲在學生們的心裏會種下怎樣的印象。以前我的兩個課代表喜歡衝着那些學習後進的學生大喊大叫,我發現之後並沒有當着大家的面批評他們,而是先讓他們停止叫喊,然後走到這名看似有錯的學生跟前輕輕地詢問緣故。之後我的課代表意識到他們的這種做法並不能順利解決問題,反而會把矛盾激化,她們不但向我承認自己做得不夠好,還提出了創新性的解決辦法。一次日記中,他們曾這樣寫道:“長大之後我也要當一名教師,當我的學生犯了錯誤時,我不是先去責罵他,而是先問明原因,然後虛心地教給他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知道到他們能這樣想,我很欣慰。

在獨生子女日益成長爲社會建設者的同時,我們才漸漸發現他們責任感的缺失和愛的缺乏。真誠與善良似乎在這個社會成了一種無能的表現。看看時下充斥的書籍,多半是爲升學而準備的輔導書,其次是幽默故事書、漫畫書,真正淨化學生心靈的書籍少之又少。隨着年齡的增大,他們懂得如何張揚個性,而不知如何感恩父母;他們知道要考上大學,卻不知考上之後該做些什麼;他們明白要踏實工作,但方向在哪裏卻從來都不明確。這分明是一種責任心與愛心的缺乏。現在國家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實施素質教育,我們作爲教師恰好可以抓住這個機會,教會學生如何去愛,愛世界,愛國家,愛校,愛家,愛父母,愛自己,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只有在一個充滿仁愛的大環境裏,我們的班級纔會更加團結,學校纔會更加繁榮,家庭纔會更加和睦,社會纔會更加和諧,纔不會讓那些正直善良的孩子走上邪路。

讀完李老師的書,讓懂得了理解的微笑,平等的交流,內心的寬容,真誠的關懷,不僅僅是爲了當一名好老師應該這樣做,而是發自心靈深處的愛的驅使,讓他自然而然地去做一切。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憑着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把幸福與快樂送達每一個孩子的心中。我們會以李鎮西老師爲榜樣,努力做教育這趟列車上的愛心傳遞員,讓真誠、善良、友愛陪伴學生走過以後的人生旅程。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的體會到教師之愛首先是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而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就要不斷的學習,把學習滲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讓教育智慧流淌於我們教育生活的一點一滴,每時每刻。我們這一代成長於一個物質、精神都比較平淡的年代,沒有網絡,沒有遊戲,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也沒有更多的誘惑。在傳統家庭的“雙目”和“書中既有黃金屋,書中又有顏如玉”世俗觀念的監管下,使我“安心”地讀了一些書。讀書時句須一句句去理解,意要一段段去思索,思想也一步步地提高。沒有精彩畫面,也沒有伴奏音樂,更沒有旁白點撥,靠的是自己不斷讀、反覆感、努力悟,終於成長爲一名能引領他人走上閱讀之路,培養讀書習慣,豐富精神生活,使他們繼續乃至終身閱讀書籍而不斷成長的“靈魂的工程師”。

教師讀書筆記《愛心與教育》5

1、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然而,有時候師生之間相互的感情並不一定有着明顯的直接的“教育功利”目的。如果師生間建立起了感情的良性循環——教師經常想:“這麼好的學生,我怎麼能不想方設法地把他們教好呢?”學生經常想:“這麼好的老師,我怎麼能不好好聽從他的教育呢?”——那麼,我們的教育便現出了成功的曙光!

2、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首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麼上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擴大,並且像我以後才意識到的那樣,連我不曾教過課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當我第一次讀到蘇霍姆林斯基這段真誠的話時,我竟感動得眼睛都溼潤了:一個享譽全球的大教育家竟然有這樣一顆愛孩子的童心!還是這位我敬重的教育家,曾在一個春天,和他的學生們共同買了一條小木船,然後劃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去探險。教育家寫道:

“可能有人會想,作者想借這些事例來炫耀自己特別關心孩子。不對,買船是出於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於我就是最大的幸福。”(蘇霍姆林斯基:《巴甫雷什中學》)

3、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並不是我們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己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賬,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並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他們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這樣,我們便把自己尊嚴的豐碑建在了學生的心中!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樸素的真理就是教育者的尊嚴是學生給的!

4、以前我們不少教育者談到教育,總是把學生當做空蕩蕩的容器,而所謂“教育”就是教師往這些“容器”裏面裝“高尚的思想”,裝“美好的道德”。我在從教多年,和學生深入交往的過程中,深深地感到:其實在很多時候很多方面,學生的心靈倒比我們教育者純潔得多也高尚得多!“學歷”、“閱歷”、“經歷”等使我們“成熟”起來,也冷漠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確應該向學生學習!

那麼,教育者真的就沒有什麼事做了嗎?不,在有些時候,面對有些學生,教育的灌輸也是必需的;但面對多數學生,特別是像寧瑋這樣的學生,我們要做的是“保持”、“扶持”與“引導”:讓學生保持一顆童心,扶持學生美好道德的萌芽不斷健康生長,引導他們面對複雜甚至有時顯得比較陰暗的社會現實,讓“純真”更堅強也更機智!

教師讀書筆記《愛心與教育》6

在這個寒假中,我讀完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我深深感動於李鎮西老師高超的教育智慧、樸素的而執着的教育情懷、一個個教學事例,猶如陣陣暖流涌入心田,他高尚的人格魅力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路,讓我的人生目標和教育目標更加明朗。但是更多的是我們教育行爲的改變。讀完《愛心與教育》對我最大幫助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受益終生的話——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第一次讀到這一句話是在李老師轉化萬同的案例中。那一刻,我驚羨於李老師追求完美的思想境界,“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這不僅是一句承諾,而且是一種甘於付出的奉獻、是一種寬廣的胸懷。這一句話太精彩了!我決心以此句話爲導向,引導我班的孩子慢慢學做一個“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我想,如果一個孩子心中萌生了這樣的思想,他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中,都會竭盡全力做有意義的事情,哪怕是一個甜甜的微笑、一句親切的問候,如果人人都有了這樣的意識,在一個班集體裏生活學習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二、教會我包容問題學生。

之前,對於問題學生心生厭惡,在情感上很難理解他們。當他們做錯了事情,經常採取訓斥與批評的方式,很少考慮他們內心的感受。從李老師轉化萬同的案例中我發現了自己曾經的冷漠,對於犯錯誤的孩子感情基調是討厭、是恨,那是極其錯誤的教育方法,是無效的教育。如果能像李老師一樣從根本上去了解問題學生的成因,去傾聽問題孩子內心的聲音,他們犯錯誤的機率一定會逐漸減少的。我們當老師的不能只喜歡優秀的學生,那些脾氣暴躁、性格掘強、有毛病、有缺點的孩子是最需要老師去關心、去幫助的。

李老師對教育故事,自然真切,濃濃的師生情包蘊在字裏行間。從飽含深情地文字中,我似乎窺見了李振李老師教育成功的祕密只在一個“愛”字。讀這本書,最爲打動我的是李老師對學生深深的牽掛及與學生心與心的交融。李老師用真情和學生溝通,一顆真誠的心感染者無數顆幼小的心。讀《愛心與教育》我的心情五味雜陳,有喜、有悲、有笑、有淚。

《愛心與教育》全文沒有深奧難懂的理論,一則則真實感人的教育案例凝聚着李老師博大的教育情懷和對教育現象細緻而深入的思考。合上這本書,諸多的內容和細節都記不清了,但李鎮西老師對教育事業的鐘情、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愛已深深地植根於我的心中。在心得一個學期,我會秉承着他的教育思想踏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