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聽《二泉映月》有感

讀後感1.24W

“苦難本來給人們帶來了什麼?悲痛、哀傷、哭泣。但是對一個命運的強者,對於敢於和命運抗爭的人來說,苦難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讓我們勇敢地面對苦難吧!”伴隨着委婉動人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孫雙金老師宣佈“下課!”可是,不僅是孩子們,在座的衆多聽課者們也沉浸在這動人的樂章裏,不忍離去。這是在“金陵之秋全國國小語文名師精品課觀摩活動”中孫雙金老師執教《二泉映月》時出現的一個場景。師生緣何如此動情呢?讓我們走進這節課。樂曲:綿延不絕漸入佳境聽孫雙金老師的《二泉映月》一課後,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時常在腦中縈繞,揮之不去。我相信不僅是我一個人,所有的學生和聽課者都會永遠記住這首曲子。那麼,孫老師是用何“魔法”讓這首曲子深入人們心靈的呢?

聽《二泉映月》有感

(一) 師:你對阿炳有些什麼瞭解?

生:阿炳是一個盲人,而且他的身世很悲慘。

生:他的母親在他四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師:阿炳是個苦難的人,是一位民間音樂家,是一位盲人音樂家。他的《二泉映月》代表了阿炳的最高水平,你們想聽嗎?(播放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全場屏息靜氣悉心聆聽。) 這是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第一次在會場響起,帶着課前對阿炳苦難身世的大致瞭解,孩子們開始走近《二泉映月》。可謂“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二) (播放《二泉映月》,大屏幕出示:)

場景一: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雙目失明的阿炳是怎麼賣藝的呢?

場景二:夏天,驕陽似火,烈日炎炎,阿炳是怎麼賣藝的呢?

場景三:一天,阿炳生病了,燒到39、40度,渾身發抖,他又是怎麼賣藝的呢?選擇一個畫面,想象一下。 (《二泉映月》悽苦、悲哀的旋律迴盪在禮堂。)

師:說一說,你看到了怎樣的情景?

生:冬天……

生:夏天……

生:一天,阿炳生病了,發燒已經燒到了四十度……這是《二泉映月》這首曲子第二次在會場響起,帶着對阿炳身世的進一步瞭解,帶着對阿炳苦難生活的想象,曲子扣動了在場每個人的心絃。

(三) 師:他深深的嘆息,有人傾聽嗎?

生:沒有!

師:他傷心的哭泣,有人傾聽嗎?

生:沒有!

師:他激憤的傾訴,有人傾聽嗎?

生:沒有!

師:他倔強的吶喊,有人傾聽嗎?

生:沒有!

師:(情感激越的)沒有!一個對音樂充滿熱愛的阿炳,一個充滿音樂天賦的阿炳,只能把自己的滿腔情懷傾訴給這茫茫月夜。(播放《二泉映月》,樂聲又一次響起在禮堂上空) 當二胡曲《二泉映月》第三次在會場響起的時候,人們聽到的不僅僅是苦難,在悲涼的曲調中,抗爭、吶喊的聲音已經跳出了音符,我們聽到了“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四) 師:《二泉映月》起初委婉連綿,隨着樂曲的步步升高,進入了高潮,表達了阿炳對命運的抗爭,在尾聲中舒緩起伏,恬靜激盪。誰來讀?

生:(伴樂)起初,琴聲委婉連綿……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學生讀得全情投入,迴腸蕩氣,字字擲地有聲,讀畢禮堂內教師熱烈鼓掌。)

(五) 師:起初,琴聲委婉連綿,你彷彿聽到了什麼?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我彷彿看到了二泉優美的月夜景色。 生:我聽到了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師:(播放音樂)我們一起來讀這段課文,把感情投放進去。四、五兩次,當學生的朗讀和着音樂在會場響起的時候,老師、學生、聽課者與這首二胡名曲已經融爲一體,此時的孫老師已經不是授課者,而是一位頂級的指揮家,指揮棒輕輕一揮,帶着人們走進了音樂;此時的學生已不是學課文,而是在品味音樂,在樂曲聲中深情地讀着民間藝人阿炳的身世;此時的聽課者,也不是在學習名師的講課方法,他們忘記了筆記,融進了課堂,他們與課堂上的師生同喜同悲。

(六) 師:充滿苦難人生的人太多了,度過悽慘人生的人太多了。但是有些人被苦難壓倒了,在悽慘中潦倒了,這樣的人是不值得被小澤征爾跪的。小澤征爾跪的是對命運抗爭、對光明嚮往的這種不屈的精神!小澤征爾說要跪下來聽《二泉映月》。今天的我們該怎樣去聽《二泉映月》?

生:今天我們應該用心認認真真地去體會《二泉映月》。

師:用心,讓我們用我們整個心靈再一次感受那動人心絃的《二泉映月》。(播放《二泉映月》。) 此時此刻,“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這首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帶着人們走進了阿炳的一生,走進了對人生的思索之中。餘音繞樑,綿延不絕。朗讀:以情激情一唱三嘆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從何而發?孫雙金老師在這節課上給了人們最好的詮釋: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觸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領悟,感情只能用感情去交融。 阿炳,這位舊社會的民間盲人藝人,離今天的孩子是遙遠的;《二泉映月》這首二胡名曲,對天真單純的孩子們來說,是陌生的。但在孫雙金老師的課上,他用自身豐富的情感引領學生在多次“一唱三嘆”的朗讀中,積澱了情感,走近了阿炳,走近了《二泉映月》。

片段1:

師:又一箇中秋夜,阿炳來到了二泉邊,他聽到了什麼呢?一起把最後一句話讀讀。

生:(齊讀)漸漸的,漸漸的,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師:阿炳他聽到了什麼?(相機板書:嘆息、哭泣、傾訴、吶喊)生齊讀:嘆息、哭泣、傾訴、吶喊

生: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師:(沉痛淒涼地)對啊,由於雙目失明,阿炳再也看不到這美好的一切了。所以聽着聽着,漸漸的…… 生:(接讀:“漸漸的,漸漸的,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師:悽慘的琴聲傳遍了大街小巷!阿炳坐在二泉邊,他沒有聽到奇妙的聲音,卻聽到了——“漸漸的”

生:(齊)漸漸的,漸漸的,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這個教學環節中,孫老師緊扣“嘆息、哭泣、傾訴、吶喊”,飽含深情地反覆引讀迴誦,步步爲營,層層推進,在他的感染下,孩子們的情感逐漸與作者產生共鳴,走進了阿炳的內心世界。

片段2:

師:他愛着支撐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什麼支撐他?

生:音樂。

師:當阿炳沉浸在茫茫的黑夜時,他拉起了動人的曲子,他彷彿看到什麼?

生:彷彿就看到了二泉美麗的景色。

生:彷彿就看到了惠山樹木蔥蘢。生:彷彿看到爲他日夜操勞的師父。 師:是音樂給了他光明,是音樂給了他美好的世界。當阿炳身患疾病渾身顫抖的時候,他拉起那動人的琴聲。他彷彿感到了什麼?生:我認爲阿炳彷彿感到了他的師傅就在他身邊爲他指導。

生:我覺得他已經感到了他正在過着幸福安定的生活。師:當阿炳孤身一人在冰冷寂寞的小屋裏,拉起了動人心絃的琴聲,他彷彿感到什麼? 生:他彷彿感到了寂寞已久的孤獨慢慢地遠離了他。師:是音樂安慰他孤寂的心。

生:我想說是音樂讓他不再孤獨,他感到很多人在陪伴着他。師:所以是什麼支撐着他苦難的生活?讀——“他愛……”

生:他愛那支撐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他愛那惠山的清泉,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師:再讀。

生:(情感較爲充沛)他愛那支撐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他愛那惠山的清泉,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師:再讀

生:(情感飽滿,讀得酣暢淋漓)他愛那支撐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他愛那惠山的清泉,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師: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他愛惠山的清泉,他愛照耀清泉的月光。是音樂帶給了他光明,是音樂帶給了他安定幸福,是音樂安撫他孤寂的心靈。 一箇舊社會的盲人民間藝人*什麼戰勝苦難的生活?*什麼度過坎坷的一生?*什麼創造出世界聞名的二胡曲?*的是他的精神支柱——音樂。孫老師緊緊抓住“他愛着支撐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這句話,用低沉的聲音、精心設計的提示語,把孩子們一步步帶入阿炳苦難的生活,感受着音樂對阿炳心靈的撫慰,一字字、一句句,將學生的情感引入高潮,師生的情感產生了激烈的碰撞,於是飽含深情的朗讀脫口而出,一聲聲,一遍遍,不是簡單的朗讀堆砌,而是來自天簌的深情地表白。

精神:隨風入夜潤物無聲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中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而入情。”可見一篇文章負載着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雙重情感交流。聽了孫老師的課,我們感覺到:他不僅僅在引領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更是在引導學生與作者對話的過程中,喚醒學生直面生活、品味生活,領悟生命的真諦。

師:小澤征爾認爲應該怎麼聽《二泉映月》?

生:跪下來聽。

師:對某一個人,某一件事無比崇拜的時候纔會朝他跪下。小澤征爾崇拜阿炳什麼呢?他要跪阿炳什麼精神呢?你說。

生:他要跪阿炳不怕苦難折磨。

生:我覺得他要跪阿炳這種目標專一,堅持不懈,而且寫出這麼美妙的音樂。

生:他要跪阿炳美麗的心靈和坎坷的經歷。

師:他要跪坎坷的經歷,悽慘的人生。他僅僅跪這嗎?

生:他跪他勇敢的同病魔作鬥爭。

生:他跪的是阿炳對命運的抗爭。(師板書:對命運的抗爭)

生:(齊讀〉對命運的抗爭 生:他跪的是阿炳對光明的嚮往。(師板書:對光明的嚮往)

師:(充滿激情地)充滿苦難人生的人太多了,度過悽慘人生的人太多了。但是有些人被苦難壓倒了,在悽慘中潦倒了,這樣的人是不值得被小澤征爾跪的。小澤征爾跪的是對命運抗爭、對光明嚮往的這種不屈的精神!小澤征爾說要跪下來聽《二泉映月》。今天的我們該怎樣去聽《二泉映月》?

生:今天我們應該用心認認真真地去體會《二泉映月》。

師:用心,讓我們用我們整個心靈再一次感受那動人心絃的《二泉映月》。(播放《二泉映月》。)

師:(在樂曲聲中)苦難本來給人們帶來了什麼?悲痛、哀傷、哭泣。但是對一個命運的強者,對於敢於和命運抗爭的人來說,苦難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讓我們勇敢地面對苦難吧!多麼發人深省的話語!我想:學了這節課以後,在孩子們以及所有聽課者的心中的,《二泉映月》這首曲子表現的不再僅僅是苦難,更有一種超越苦難,戰勝苦難的精神動力。這是孫雙金老師在孩子們的心中悄然播下的精神“種子”,這是對這首世界名曲的最好的詮釋。

標籤:二泉映月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