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薦)《我與地壇》讀後感15篇

讀後感2.78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與地壇》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薦)《我與地壇》讀後感15篇

《我與地壇》讀後感1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地壇是他的心靈園林,是他的精神悟道場,讓我們走進地壇,走近史鐵生,走進史鐵生的內心世界,和作者一起感悟人生,體會理解平凡而偉大的母愛,思考生命的意義。

史鐵生結緣地壇,是因他在人生最狂妄的年紀雙腿癱瘓。那時的他失魂落魄,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什麼都找不到的他用輪椅搖進了離家很近的地壇。這個安靜並非無聲,荒蕪並不衰敗的園子接納了他,從此他再也沒有長久地離開過它。在這裏他思考生與死,悟道生命的意義。

史鐵生是從健康到癱瘓的,其過程之痛苦絕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他苦悶、彷徨,他在無盡的痛苦中掙扎,他常常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關於爲什麼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是一個必然降臨的節日,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便決定向死而生,向陽而活。

在這個痛苦的過程中,是母親的愛與鼓勵,最終讓他走出死亡的陰影,並對生命有了深度的思考,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創造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就在於鎮靜而又激動地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從不屈獲得驕傲,從苦難提取幸福。

在這個痛苦的過程中,母親爲此付出了全部的愛,甚至生命,她痛苦着兒子的痛苦,歡喜着兒子的歡喜,她用她的母愛使死神屈服。

他的母親不單單隻會疼愛兒子,更懂得理解兒子,她懂兒子心中的苦,正因爲母親理解兒子,明白有些事不宜問,便常常在兒子面前猶猶豫豫地想問而不敢問。每次去地壇,母親都無言地幫他準備,幫他上輪椅,看着他搖車拐出小院。直到有一回,因想起一件事又回來,看到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自己臨走時的姿勢。母親每天把他送出,默默地注視着他的背影,視力不好的她常常在這個大園子裏尋找自己的兒子,母親走過多少焦灼的路,我知道有過我車轍的地方都有母親的腳印。她多麼希望能分擔兒子的痛苦,希望兒子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之路。母親內心無法言說的痛苦,作爲年輕的兒子當時還不能理解,文中這樣寫到:“那時他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爲母親想,他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爲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她情願截癱的是她自己,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我卻從未替她想過,是的.,她心裏太苦了。”

當母親發現兒子寫小說,於是說:“那就好好寫吧”。爲此她到處給我借書,頂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對於我的寫作,母親像過去給我找大夫、打聽偏方那樣抱了希望,母愛之心無盡頭啊。

終於我的小說發表了,還得了獎,但這一切母親卻看不到了,活得最苦的母親永遠的離開了。母親去世後才深深體會到母親的痛苦不易,母親的苦難與偉大才在我心中滲透得深徹,然而這都已成爲無法彌補的遺憾。內心充滿了愧疚、不安、自責,可已經來不及了,生活中常常就是這樣,失去才懂得珍惜。

生活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面對困境,不能悲觀消沉。人生就是一場精神的旅程,思想的過程,讓我們與思考相伴,正所謂我思故我在。直麪人生的一切困苦,學會面對,即使內心哭泣,也要含淚微笑,即使跌倒,也要再次爬起來笑着奔跑,沒有痛苦和磨難就不能強烈地感受到幸福。沒有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鳳凰涅槃浴火中才能重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願生活中的我們常懷感恩,心中有情,用愛去捕捉生活中的美,你就會發現那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組成的是一幅幅人間的大愛與美好的畫面。愛源於心再流入心,美施於心由於心。

願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地壇,能與心靈相遇的地壇,靜下心來思考,停下來等一等自己的靈魂,不斷檢查自己的過失,勿使僞劣的心魂流佈,健康自由地創造生命的完美,實現人生的夢想。

《我與地壇》讀後感2

如果說任何一篇好的作品都可以載你進入作者精心營造的世界,那麼,當我讀完史鐵生的散文《我與地壇》後,便是在被度化後的生命裏經歷了一遭。這一遭,在現實生活裏可以是短短的幾十分鐘,在精神生活裏,卻可以是千年、萬年,甚至永恆!在說《我與地壇》之前,我們不能迴避史鐵生高位截癱的軀體,否則,我們就無法仰視他宗教式的靈魂!

文章用了七段來寫“我”在地壇中長達十幾年的生活,時間靜靜的流淌,地壇依稀如昨,地壇裏的“我”卻經歷了世事變遷,從青年到中年,從最初在地壇裏“我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爲什麼要生。這樣想了好幾年”,到後來“我”終於明白“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至此,作者完成了宇宙的受戒,對生與死都有了虔誠的信仰。而這種信仰的降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地壇這座“荒蕪但並不衰敗的園子”,譬如“祭壇古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對於“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這樣的事實,我們看到的,不是作者掙扎中的吶喊,而是掙扎中的微笑與坦然,是和尚打坐時的大徹大悟,是對自己命遠的救贖!

在這樣一種心如明鏡、淨無瑕穢的精神世界的背景裏,“我”眼裏的時間、時間籠罩下的地壇、地壇裏行走的人,都自然而然地清晰透明起來!於是,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哲人的思想、普通人的情感,向讀者講述了三者之間偶然中成就的必然。十五年中,那些與“我”處在同一場景裏的人,都被同一張大手操縱着——命運;都被同一種力量剝蝕着——時間!當“我”羨慕的中年情侶不覺中成了兩個老人,當每天清晨唱《貨郎與小姐》的小夥子再也沒有出現……當那個晴朗的日子讓“我”知道漂亮的小姑娘是弱智孩子,當那個喝酒的老頭、來去匆匆的女工程師都成爲“我”生活中的牽掛時,讀者和作者不約而同地產生了心靈的共鳴:“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是衆生度化了佛祖”。在這些人當中,給予“我”最深觸動的是“我”母親!當“我”終於懂得“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加倍的……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時,讀者分明聽見了“我”由於深深的憾疚共振出的心聲: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

既然選擇了活着,那個躲在園子深處坐輪椅的人,就想有一朝一日能在別人的眼裏稍微有點光彩,在衆人眼裏能有個位置,於是“我”玩命的寫,“我”爲寫作而活下來,寫作是“我”全部的慾望。在這裏,作者重新在穹天下鋪陳了生與死,並明確地告訴讀者:其實人真正懼怕的不是死,而是活!但怕活不等於不想活!因爲你還想得到點什麼、你覺得你還是可以得到點什麼,比如說愛情,比如說價值之類,人真正的名字叫慾望!

作者對地壇這座門壁淡褪了炫耀的硃紅、坍記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的園子,充滿了感恩!在他的心裏,地壇是一片朦朧的溫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可以容納它的,只有心與墳墓!即使有一天聽到了死亡的召喚,“我”與地壇,也會像一個熱戀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說:“我一刻也不想離開你,可時間畢竟不早了!”但是“我”的靈魂還會在太陽燃燒着爬上山巔佈散烈烈朝輝之時,還會在生命重生之際,回來!

作者用細膩筆觸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滄桑古園,實則是他的精神家園!既是他夢開始的地方,也是他接受度化的地方;更是他將時間物化了的地方……此時,我們隱約聽見了在宇宙慾望下輾轉的生命,在春天的樹尖上呼喊!

《我與地壇》讀後感3

說實話,讀過汪曾祺散文的輕逸瀟灑,讀過梭羅散文的自然空廓,讀過林清玄散文的空靈明澈,卻從未讀過史鐵生那般的痛苦中尋求解脫的掙扎。那麼痛,又那麼輕,像生命一樣。痛苦中,輕盈彷彿就在那求死的一念之間。輕盈裏,卻藏滿了屬於生命的那一份沉甸甸的重量,重到肩背被壓彎,重到靈魂都要破碎,重到親手將它擡起的那刻世界都在爲你而歡呼和嗟嘆。

“我常覺得這中間有着宿命的味道:彷彿這古園就是爲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地壇裏有作者對生命的全部思考。平凡人匆匆路過這荒蕪的園子,四百年的時光,卻未曾讓這園子衰敗。我想正是這匆匆過客們的'生命印記賦予這座人類文明的產物能夠歷久彌新的生命力。這裏來過一對中年夫妻,園子看着他們由中年步入晚年,見證歲月流逝。這裏來過一對兄妹,感情那麼深厚,卻抵不過一句命運,將愛變得那麼難那麼難,揹負着世人的指指點點,哥哥將癡傻的妹妹抱起,抱起血脈裏鼓動的親情,抱起生命裏那一份沉重。這裏來過一對母子,那是四年來好多好多個太陽落下的日子,母親滿懷焦灼地尋找着自己的兒子,找到了便在樹影下看兩眼然後轉身離去,找不到便仍然獨自憂心和害怕,而她的兒子正看着日影爲殘缺不全的身軀而疼痛不已,他們的目光追隨着不知誰的背影,殊不知是生命中的陰影籠罩着他們。

在這裏,在地壇,在這樣一個荒蕪卻沒有衰敗的園子裏,命運的齒輪推着平凡的人們向前再向前。

宿命的味道那麼濃烈,讓每個人都透不過氣來。

史鐵生在地壇裏絮絮寫下那些痛苦的心情,那些掙扎的歷程,似乎滿滿都是陰霾。可光明依然從黑暗的夾縫中透過,刺痛人們的雙眼。

“先別死,再活着試試看”

“看來差別永遠是要有的。看來就只好接受苦難——人類的全部劇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來上帝又一次對了。”

或許接受命運是我們的必然選擇,或許接受苦難也是我們的必然選擇。來人間走一趟,就是將酸甜苦辣鹹都嚐遍。

史鐵生將所有苦難寫成命運對他的修煉,其間有萬千苦楚,他卻掙扎着學會安然接受,然後再將平淡日子裏的思考寫成文字,爲這個紛擾的世界留下一點哲思,留下一點痕跡,然後再如一滴水匯入大海一般,消失在這廣袤的世間。

這其中我最愛那篇《好運設計》。作者用一整篇文章去塑造一個完美的人生。一個人生來榮華富貴、身體健康、天賦異稟,直到成人都順風順水。似乎他應該是最滿足於現狀最滿足於自己的一個人。但我們不禁要想,一個人若事事如意事事順遂,從未遇到苦難,也從未遇到挫折,那他究竟因何成材?即便他已成材,志得意滿無所求之人,又如何擁有進取心再往前衝往前跑向前看?又怎麼會有進一步的成就。似乎人生總要有苦難。可是擁有諸多苦難的人生又怎能算作“走了好運”?那麼“好運設計”似乎又變成了一紙空文?

“所以你不能失去距離,不能沒有新的企盼和追求,你一時失去了距離便一時沒有了路途,一時沒有了企盼和追求便一時失去了興致和活力,那樣我們勢必要前功盡棄,那道陰影必會不失時機地又用無聊、用乏味、用膩煩和麻木來糾纏你,來噁心你”

然而作者告訴我們,要有“距離”。萬事萬物,都不可過滿,始終保持一段與“夢想”的“距離”。距離產生追尋,距離讓我們渴望靠近,渴望讓我們勇敢地去奮鬥,奮鬥不息讓我們的人生擁有非凡的意義。

在這樣一個風起雲涌的時代裏,我們揹負着希望、壓力、挫折、苦難、比拼、榮譽……

生活就像一個巨大的泥淖,讓我們失去掙扎的力氣,甘心沉淪。然而《我與地壇》告訴我們,苦難不可避免,正是因爲苦難,所以我們擁有了與夢想的“距離”,也擁有了追逐與改變的勇氣。

《我與地壇》讀後感4

對《我與地壇》的最初印象,就是來源於課文裏的節選篇目《秋天的懷念》,可那篇的“主角”並非作者自己,而是作者的母親,在作者的回憶中,母親在作者剛癱瘓時,並沒有一味的愛,而是理解他,寬恕他。儘管在作者發脾氣,摔壞東西時,母親還是沒有責怪,而是讓他“好好兒活”。作者在雙腿剛癱瘓時,每天都要去地壇,母親雖然擔心他做傻事,胡思亂想,但絲毫沒有過問,只是在心中默默地祈禱。可是這份愛,作者卻在母親逝世以後才懂。

人都說母愛如水,溫柔細膩,讀了此篇,便更感覺母愛也是可以如山的,作者母親的愛無聲而深沉,彷彿一條無盡而堅定的延伸向遠方的路,爲什麼說像路呢?在令人絕望的命運面前,一個人又該如何看清眼前的路?事實上是,他的迷茫和絕望,早已掩蓋了眼前的`路,但是母親的堅強,爲他撥開了眼前的迷霧,給他指示一條通向遠方的路,這條路指向哪兒?我唯一能確定的,便是這是一條生路,至於怎樣生,這是隻有走下去才能找到的答案,我猜當時的史鐵生也並不知道到底該往哪兒走,會遇到什麼,只有走下去,所有的困難與苦難,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嗎?

我想,《我與地壇》講述的,便是這麼一個生的故事。與其說是講述,不如說是自言自語,自問自答,自我鬥爭,自我追尋。生與死只一念之差,所以作者史鐵生時常還會想到死,在生與死之間作精神的鬥爭,當然是生贏得了勝利,不然也不會有這樣一個令人敬佩的史鐵生。

所以《我與地壇》此書很適合失意的時候閱讀,因爲它首先是由一個失意的人所寫,我也從中“偷”到了一點面對命運時堅強的方法,比如說“好運設計”,以作者的闡述“背了運的時候只是想走運有多麼好,要是能走運有多好。到底會有多好呢?想想吧,幹嘛不想一想呢?我就常常這樣去想,我常常浪費很多時間去做這樣的蠢事”,然而我卻不認爲這是一件“蠢事”,對我這樣的一個“蠢人”來說,這是一個足夠有趣的人在與命運鬥爭時所玩的一點小小遊戲,一個小小的騙局,至少它對調整你挫敗沮喪的心情起了一定的效用,爲什麼我們的喜悅,我們的哀愁,全都要依靠他人,依靠外物,依靠命運賜予的事件來賦予呢?我們爲什麼就不能自己設計自己的情緒,自己給自己加點料?當命運使你失望,甚至絕望時,重要的都已不再重要了,這時又何必要執着於命運的那些真假,何必不放下那些所謂的“自尊”,做一回“蠢人”,自我安慰,自我排解,設計好運?想想生活中的坐禪吧,也許有些差別,但本質上相差無幾,冥想,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無擾之地,世外桃源,達到內心的寧靜與滿足。

《我與地壇》其中的地壇,也許另有所指,即人心中的那片淨土,那片休憩之地。這地壇,曾在作者失意之時“爲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作者說“我常覺得這中間有着宿命的味道:彷彿這古園就是爲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你也許可以說這是一個失意的人的胡言亂語,或者這不過是爲了與環境融入而說的冠冕堂皇的話語,可如果用心去體會,這真真是人與心靈最親密的耳語,最真誠的讚美。我常以爲人是很頑強的,史鐵生式的頑強,人總是可以找到自己的心靈,或是爲了快樂幸福,或是爲了一己私慾,但是不管爲什麼吧,人總是在自我對話着,甚至有時在這心靈之中爲自己的私慾自我辯護着,維護最原始的私慾,那就是生,此時,地壇不再是一個具體的地點,它只是一個象徵,象徵着那些艱苦的歲月裏支持着我們走下去的那些自我拷問,那些痛苦與混亂之後的寧靜和生的希望。作者認爲,那七十五年他所做僅一事,那便是扶輪問路,地壇不過是心魂之旅中的一處景觀,一次際遇,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

至此,有關命運與苦難,我們到底該如何呢?一樣的無限之問,唯有學習作者,走下去,不斷地自我拷問,自我思考,牢記地壇,走下去。

《我與地壇》讀後感5

在一個陰天。吃過午飯,雖然沒什麼可做的,可因爲種種原因,心境糟糕。我隨意點開讀書網瀏覽,找找能夠閱讀的書。選來選去,《我與地壇》這個似乎在哪兒見過的書名吸引了我。點開網頁,看了目錄,字數並不多,便開始閱讀。

作者是位雙腿高位截癱的漢子,他每一天搖着輪椅去地壇轉悠,一去就是十五年。他每次去地壇的時間都不固定,去了之後呆的時間也不固定。呆到自我想回去了纔回去。

作者去地壇的心境是極其複雜的。他年紀輕輕就失去了雙腿,他抱怨命運的不公,他厭倦生活,他不明白今後自我還能幹些什麼,他甚至想到了死。地壇公園就在他家不遠處,他以前不屑去的地方,此刻獨自去了。安靜的地壇公園成了他噩噩然混時間的好地方。他由最初漫不經心看着公園裏的一切,變爲細細觀察公園裏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細細欣賞匆匆過往的行人,他最終給疲憊脆弱的心靈找到了一個歸宿。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他漸漸地冷靜了下來。他不再抱怨生命的不公,不再怨惱無所作爲。他大膽地開啓了一個夢,記錄自我的所見所聞,記錄每一天的所思所想,他要當作家。看慣了生活中平常的一切,他開始思考這背後不平常的東西,他甚至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

母親的突然去世,似一記悶棒,讓他幡然醒悟,母親對他的愛多麼深厚。他在母親去世之後,纔開始回想那個從不打攪自我只是默默地關注自我的母親。他後悔沒有在母親尋找他時叫一聲母親,他憎恨自我還假裝沒有看見母親。他常常藏在叢林中,任憑母親一遍遍地尋找。地壇的每一寸土地,有作者車輪的印跡,就有作者母親深情的尋覓。可一切都來不及了,無論作者有多懊惱,有多後悔,他再也沒有機會糾正自我的不是了。他給自我留下了永久的遺憾。

這是一篇長篇散文,既有抒情,又富有哲理,句句情真意切。一開始閱讀,便不願放下。作者敞開的至真至純的心靈,讓人彷彿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氣,忘記了煩惱。是啊,上帝肯定是公平的。作者認爲,母親因爲在人世過得太苦,所以上帝早早地找了她去,免除她的苦痛。即便作者失去雙腿,還身患重病,他也覺得上帝是公平的,因爲每一天能來到地壇公園閒坐,是他的福祉。這要何等的胸懷,纔有如此寬厚的認識啊。

作者還說,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能夠存在麼?要是沒有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了醜陋,漂亮又怎樣維繫自我的.幸運?要是沒有了惡劣和卑下,善良與高尚又將如何界定自我又如何成爲美德呢?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會否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呢?作者常夢想着在人間徹底消滅殘疾,但能夠相信,那時將由患病者代替殘疾人去承擔同樣的苦難。如果能夠把疾病也全數消滅,那麼這份苦難又將由(比如說)相貌醜陋的人去承擔了。就算我們連醜陋,連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們所不喜歡的事物和行爲,也都能夠統統消滅掉,所有的人都一樣健康、漂亮、聰慧、高尚,結果會怎樣呢?怕是人間的劇目就全要收場了,一個失去差別的世界將是一條死水,是一塊沒有感覺沒有肥力的沙漠。所以作者認爲,差別永遠是要有的。看來就只好理解苦難——人類的全部劇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作者最終肯坦然理解自我苦難的生命,淡定地書寫新的篇章。

掩卷沉思,我敬佩作者靈魂的強大。我感激他在我今日心境極不好的日子,給了我啓示。我要像作者一樣,樂於理解生命給予的一切。歡樂、勞累和苦痛,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僅有他們都有所呈現,我們的生命纔不會是一潭死水,纔會激盪起美麗的漩渦。

活着,好好地活着,無論現實的你是什麼樣的狀況。

《我與地壇》讀後感6

書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作者的回憶,也就是第一二部分的“記憶與印象”後邊的部分主要是一些散文和小小說,內容比較繁雜但都折射着一些人生道理,對我們的人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在開頭很想引用書中的這句話:一些當時看去不太要緊的事卻能長久地紮根在記憶裏”。《我與地壇》是我一直心心念唸的一本書,原因其實很簡單,國小課文裏節選了本書中的《秋天的懷念》與《合歡樹》,這麼多年過去了,國小的很多事都已模糊甚至淡忘但我的心裏一直存留着那兩篇課文中的一些場景,印象深的一個是母親爲了讓癱瘓的兒子有活下去的希望而做的一系列努力,另一個是母親突然離去,而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小時候寫關於母愛的作文,總是在那湊字數,要麼就是拿什麼“優秀作文選”胡抄一通,內容大多都是“生病了,母親冒着雨或者是雪把我背到離家很遠的一個醫院”那個時候總覺得“母愛”或者是“父愛”必然要轟轟烈烈,一定要伴隨着什麼大事纔可以體現出來。慢慢長大以後才發現當時的自己有多麼的愚昧或者說無知,其實,母愛的偉大恰就體現在一些微不足道我們總是會忽略的小事上。

我們的母親千差萬別但我們所受到的“母愛”一定是一樣的,母愛只有方式的不同,沒有程度上的差異。我的媽媽是一個不善於表達的人,她對我的愛就體現在她的嘮叨裏,總是嫌我穿的夠厚,吃的不過多,挑食……上了大學離家較遠,耳邊沒有她的嘮叨,沒有曾經想象之中的輕鬆與自由反倒覺得很不習慣。

其實人總是善於忽略自己身邊的那些美好,等到有一天失去了才知道自己曾經有多麼地幸福。就像作者在母親離去了後,在回想往事時才深深悟出母親的苦難與偉大,搖着輪椅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牆邊停下,從早晨到晚上,一直呆在地壇,心裏只默唸着一句話:母親已經不在了,母親再也不能來這園中找自己了……

此外,書中關於住院的那個文章也是使我印象頗深,可能是因爲我也有過同樣的經歷吧。我住的病房原本是兩人間後來由於醫院病患太多加進來一張牀。是一位72歲的老奶奶,來自農村,沒什麼文化,看起來很精神,有四個女兒一個兒子,前幾天是兒子照顧她,由於正值秋季兒子不久就回去收莊稼了。老人一個在醫院,過了幾天女婿過來照顧她。

每次一日賬單發下來時她總是在那嘟囔着要出院,老人說自己辛苦一輩子存下了一萬來塊錢,在醫院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久花的差不多了,自己已經72了,再活能活到哪去?自己沒能力掙錢了,不能再給兒女們添負擔。終於,在她的'存款耗盡的時候她出院了。每次想到她時我總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內心的感受,只能用五味雜陳來籠統的概括。猛然間想到那次去乾陵,在地宮裏於庚哲老師講到盜洞時說道盜墓賊裏父子盜墓時一定是父親在上兒子在下,因爲父親不會殺兒子,兒子卻有可能殺父親。

書中關於理想這個話題使我觸動很大,沒上大學以前我的夢想就是考上一個好大學,我可以爲這個夢想放棄玩的時間,把我的所有都用在學習上,即使每天站着都困得要睡去的感覺,但晚上躺在牀上的時候覺得自己活的很充實,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上了大學後的夢想是四年以後我能夠成爲一名合格的老師,最起碼不能誤人子弟,揹着學生的罵名。雖然這個過程很艱難但我相信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我無端地想起曾經讀過的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你不可以做和尚,但你不可以不想做和尚。他不是說夢想的到達,而是說夢想的永在。無論可否到達,都不可沒有那樣一份永久的供奉。夢想是我們前進的燈塔。

《我與地壇》讀後感7

“我常覺得這中間有着宿命的味道,彷彿這古園就是爲了等我,而歷經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帶着一種淡淡的惆悵,《我與地壇》拉開了序幕。它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家破人亡般的悲哀,但卻如此震撼我。或許這個殘廢一生的人躲在和他一樣的孤獨的古園是那麼偏執又平凡,但細讀過文章,纔會明白,這是一個已進中年的人對年少時故作悲傷的慚愧,是對這個不幸卻也幸運的人生的豁然接納。

我感觸最深的是“快樂在細微處萌生”。在狂妄之年忽然殘廢的作者雖然無力看見波濤洶涌,但處在寂靜的地壇,他看見了循者亙古不變的路途到來的太陽,飛的悠然自得昆蟲,甚至被太陽照的金燦燦的空氣。這些是多麼平常的啊!平常到它們就靜靜的待在我們的身邊,而我們卻無暇瞧他們一眼它們有多美好。我們總在抱怨着成績不夠好,零花錢不如別人的多,我們的父母爲什麼那麼古板,生活的節奏怎麼那麼快,還有,我爲什麼不快樂。

合上書,我靜靜想,有多久沒有獨自在自然中慢慢走。還記得上一次是在八年級,我放學一個人沿車的線路走回了家,那次,我驚訝地發現原來路邊有賣風箏、布鞋的小店,有古色古香的店面,還有一擡頭能看見的片片綠蔭。平時我大概不是在車上發呆,就是和同學談天說地,有那麼多美好的事物,在車窗外一閃即逝,我從未發覺,也無心去尋找,自然也不會懂得更廣的快樂。

快樂在細微處萌生。我想這世界上並不乏美好,只是我們那雙本會發現美的眼睛閉上了,是太累了或是再也不願睜開了,那麼,沉下心讀讀石鐵生的《我與地壇》吧,他雖然身有殘疾,卻因此更有暇在細微處體會到自然的樂趣,還有深沉的母愛,最後悟出了人生的真諦。讀後在感動的同時也去郊外走走吧,沐浴在乾淨的陽光裏,好好地微笑吧。

我想一個人在一生當中,總會遇到幾件讓自己感到不幸的事情,可是每個人對於“不幸”的理解可能會有很大的差別,有些人可能覺得自己失業了,這便是人生的一大不幸,而有些人卻完全覺得這不算什麼。本文的作者史鐵生命運把他逼上了絕境,雙腿落下了殘疾,以後可能再也不能站立起來了,可能每個人遇到這樣的境遇都會感到悲觀絕望吧!特別是家人都需要自己照顧和養活的時候,發現自己什麼也做不了,反倒還要家人照顧自己,這時的心裏想必會很不是滋味。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不止一次的.追問到“一個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當一個人在面臨絕境時,是否還有活着的意義?當一個人看不到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看不到未來的希望之時,到底還有沒有必要活着?我想作者曾經在地壇這個地方對“生與死”這個問題思索了很長的時間。在地壇經常出現的那個小女孩,從遠處看,我們只會看到她的可愛和美麗,當我們知道她是弱智時,我們是否爲她可嘆惋惜,但正是這個小女孩活着,在她得身上才體現了美的意義,如果她死了便一切意義都不存在了,包括她與生俱來的美,雖然在她的人生中承受了苦難,但一個人能活在這個世上也就很不容易了。

在文中史鐵生寫到寫作就是爲了活着,就是自己在絕境中所撞開的那條路,能讓自己活下去的那條路,“活着不是爲了寫作,而寫作是爲了活着”,當一個人面對“生與死”時一切的理想和抱負都會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了,人們只會想到了用什麼方式“活”?只會想到自己怎樣活下去,這時人的本性便會完全暴露的顯現了,一個人想要活下去獲得物質比什麼都重要,就這麼直接,就這麼現實,所有寫作便是爲了活着。

本文作者緊緊圍繞着人應該怎樣面對苦難這一中心主題,一個人能過超越苦難,活在這個世上,就是對自我超越的最好的詮釋,因此人活在世上本身就很不容易。

《我與地壇》讀後感8

桌子上靜靜地躺着幾本泛黃的書,那隻心愛的水杯也靜靜地在桌子上立着,杯中沒有了水。乳白的日光燈透過那扇昏昏的玻璃,交織着流向遠方,消失在這座小縣城暗黃的天際。

天冷了,窗外傳來稀疏的落葉聲。曾記得兩年前,也是在落葉的秋天,我讀到了史鐵生,跟隨着他年輕的記憶,我“來到”了天壇。我並不明白史鐵生是誰,地壇又是怎樣的。只是依稀記得有位追夢的青年,在最狂妄的年齡失去了雙腿,也只記得地壇這個荒僻的園子,是唯一撫摸他傷痛的地方,也正是這個園子,讓他重新站起來,找回生命的價值。

還記得那天。當“史鐵生”走了這句話傳入耳中時,我竟沒有太過失落的反應。只是當再次翻開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時,再次品讀他細膩的文筆時,才恍惚地意識到,這位支撐過幾代中國人,在我心中最最堅強的人不在了……

“想念地壇,主要想念它的安靜,那安靜,是由於四周和心中的荒,一個天措的靈魂,不期而至竟彷彿走回到生命的起點。”史鐵生說的很好,人生需要安靜,安靜地生活,安靜地思考。也只要冷靜思考,面對苦難時,我們才能坦然。史鐵生靜靜地坐在地壇中,他看透了生命,死亡是一個必將降臨的節日。於是,在苦難降臨時,他是那樣的安詳。而一些人當生命遭遇一點挫折,便怨天尤人,或是輕言放棄,生命便像流星一樣還未閃光,便隕滅了。追逐名利也是缺乏安靜。浮躁使大學教授爲謀一官半職而勾心鬥角,泯滅爲人師表的道德。浮躁使得某些公職人員喪失人民公僕的道德,跑出“只爲領導服務,讓領導先走”的荒謬之語。因此,生命的價值在於安靜,讓時間放慢速度,看清每一絲風葉飛動,理清每一縷憤懣和妄想,每一絲盼念與惶茫。

史鐵生走了,他沒有一絲遺憾,他將自己有用的臟器,或者捐給患者,或是用於科學研究。他從23歲便站不起來了,但他的死,讓他高高第站立起來了,而且站到了中國人的道德高坡上。生命或許很短,但精神的生命卻因爲精神的昇華而萬古不息。我想,生命的真正價值,便是樂於爲他人,爲社會奉獻自已吧……

輕輕翻動着那幾頁泛黃的書,耳邊雖盡是繁華世界的聒噪,但心裏卻很安靜,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回到了生命的零度。正如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說的,生命的零度一是指生命本無意義,二是指生命既然來了,便是向你來尋求意義。我比較認同第二種觀點,生命的價值因爲人的追求而超越零度。我很喜歡“零度”這個詞,雖有許些冰冷,但卻是一種誠實,一種坦然。我們去追求生命的'價值,是追求其中美麗的過程,而不是美麗的結果,蕭伯納曾說,人的理想的實現是一種悲劇,因爲實現了理想,也就失去了追求的動力,人的生命的價值也就蕩然無存了。

罷了,與其無限感傷生命,不如去追求生命的價值。這雖是一個浮躁的年代,但追求是人生永恆的價值。作爲中學生的我們,追求生命的價值便是爲社會的進步做了些什麼。我們不是偉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有時候我們很難做到,可我們能做的卻很多。史鐵生用一生的堅強詮釋了他的生命的價值,詮釋了他對社會的愛,對人的精神進步的貢獻。我們可以以我們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安靜地對祖國和社會貢獻我們的一點微熱,那麼,我們生命的價值必將因爲我們的努力而超越零度。

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價值的人,他的生命便煥發了無限的價值。史鐵生走了,他的《我與地壇》留給我們很多對人生、對精神世界的思考,他的堅強、對生命的追求、對社會的無私奉獻,必將深深地影響着我們。

葉落了,我想地壇的樹葉也該飄落了吧,屬於史鐵生的那片樹葉或許正在輕輕地飄落,輕輕地貼在地壇的那片土上,貼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我與地壇》讀後感9

史鐵生的文字,很安靜,很沉寂,很蕭瑟,卻也很坦然。一切塵埃落定,他的筆下,記錄着春夏秋冬,記錄着變或不變,記錄着時光,記錄着人世間的愛與奉獻;在古老而沉靜的地壇,感官被戲劇的放大着,一切的悲或喜都像在放大鏡下被他詳細咀嚼,也正是在這種狀態下,他才能夠擺脫世界的目光,擺脫塵世的束縛,僅有自我,思考着tobeornottobe。

關於人生——“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我的身影。”完美能夠在巔峯時帶來幸福感,缺陷卻能夠在低谷時帶來坦然。相信地壇也有玉砌雕闌、門可羅雀的時候吧,那門壁上炫耀的硃紅,那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磁鐵般吸引着世人的目光還有那眼底充斥的嚮往,無不是它傲視周圍的資本。可是當浮華褪去,時代更迭,當欽羨的目光統統散去,它會慶幸,坍圮所帶來的坦然,自我用年華沉澱下來的那份古樸與率直,正如大地般,源源不斷的向它輸送着一份踏實。

地壇如此,人亦如此。

人僅有在真正失去後纔會思考什麼叫擁有,僅有在不幸過後,才能正視什麼是挫折。他真的很幸運。在這嘈雜的世界上,還有一塊聖潔的處女地供他棲息徜徉,審視自我的生活,直麪人生的苦難,尋找活着的意義。讓他有機會看到時光,看清自我的身影。

關於母愛——“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母親的愛是堅韌而無聲的。母愛韌如絲,她需要加倍的承受兒子的不幸,還要承受因“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所帶來的恐懼;母愛潤如水,於無聲中恰如其分的滋潤着兒子心田每一隙乾涸、脆弱而敏感的角落。就這樣,日復一日的照顧着兒子的起居,揣測着兒子的想法,理解着兒子的倔強與敏感,母親從未給兒子帶來多少麻煩或不快。因爲母親的默默承受所帶來的舒適感,甚至讓兒子忽略了母親的心境,彷彿不存在般,直到多年以後,母親已然離去,這個遲遲沒有參透人生的“少年”,最終聽見了母親的埋藏多年的呼喚,同時,也看到了天邊那一道暖意的曙光。有過車轍的地方,也有母親“茫然又急迫”的腳印。愛如空氣,而母親永遠只是遠遠的'看着,看着……

關於主角——“由誰去充任那些苦難的主角?又有誰去體現這世間的幸福,驕傲和歡樂?只好聽憑偶然,是沒有道理好講的。”“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我常以爲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爲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爲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爲是衆生度化了佛祖。”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一句話,已道明一切。休論公道,不是說不公道,而是說在上帝的角度,每個人的價值是一樣的,綠葉舉出紅花,醜女造就美人,衆生度化佛祖。找到適宜自我的主角,站對了人生舞臺,爲夢想奮鬥過,哪怕是永遠的平平碌碌,永遠的默默無聞,依舊是高尚而值得敬佩的。紅花固然絢爛,可是一片綠葉,又何不是爲世界增添了一份陰涼呢?史鐵生終究是幸運的。上帝很公平,在讓他失去了身體的支撐點後,賜給他一座園子,一個精神上的棲息地、心靈上的避難所。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永恆與變遷的比較,使人世更無常了些。

夕陽下攜手同行的戀人,不明白以往度過多少的風風雨雨,人老了,情深了。那種素樸的,風雨無阻的真情,不會隨時光流逝,可時光卻把人從中年送到了暮年……——“可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他熄滅着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着爬上山巔佈散烈烈朝輝之時。有一天,我也將沉靜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柺杖。那一天,在某一處山窪裏,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我與地壇》讀後感10

如果有一本書濃縮的是人一生的日月精華,如果它帶來的是無盡的感慨與感動,如果它如同一股四季融合在一起的囊括人生酸甜苦辣的風,如果它經歷了歷史的洗禮卻還如同昨日般鮮活地流動在我們的血液裏,激情澎湃地撩動我們心中那條敏感而脆弱的神經,那它無疑就是史鐵生先生的《我與地壇》了。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它深藍深藍的封面牢牢地扣住了我的眼球,很藍很藍,藍得像風寒病人的臉,藍得散發出一陣陣詭異而神祕的氣息。它令我想到壓抑恐怖無生還之地的黑洞。史鐵生先生的文章也是藍色的,但是它就像一個單調的調色板,有時候加點白色,有時候抹點藍色,因此它的藍是多樣的豐富的.,組合在一起形成絢麗而耐人尋味的藍色世界。

《我與地壇》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更是一本智慧。它讓我在另一個角度觀察生命,在絕望和希望的臨界點品味人生。

生與死。這是一個在死亡線上僥倖被死神遺棄的幸運兒所必定要思考的問題,這也是社會上麻木忙碌的人們所沒有時間思考的問題,這更是一個人對生命絕望卻還殘留不捨的時候徘徊不定的問題。但是這不是一個正值狂妄年紀的熱血男兒所需要思考的問題,然而命運的作弄,史鐵生先生便恰好在這個狂妄的時候成爲了那個不幸的幸運兒。也正好,地壇適時出現,天時地利人和才釀造了史先生筆下的智慧。

“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句話的沉着穩重深深撼動了我。生死不是我們能選擇和掌握的,它必定會來,它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因此我們所能夠做得只是好好地利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不需抱怨生在何時,不需尋覓爲何生,不需擔憂死的降臨,不需計較死後如何。人生就是旅途,人只能在一輛沒有轉彎後退剎車的汽車上乘坐,生是起點站,死是終點站。倘若你的心思在汽車的快慢變速中焦慮,在估計着終點站的方位,在小心翼翼地注視着地上的坑窪,那麼不論是沿途大自然的千姿百態,車窗外行人的友善微笑,還是街道上的霓虹燈影都會與之擦肩而過,遺憾地成爲省略的過去。死是不必急於求成的,我們何必去在乎它呢?我們不能匆匆忙忙趕時間似地跑完了一生,生命不是怕上班遲到的擠車族。

母親的愛與關懷。史先生是幸運的,因爲他擁有一個睿智溫柔的母親,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支撐着他。他的文采,他的文學道路,他的人生感悟,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母親的睿智和引導。可惜的是,直到母親去世,遲鈍的史先生才能感受到那份濃烈的愛。那份遲到的真心實意的追悔莫及的情感在書中每個角落裏激盪,不眠不休地警示着我們。任何情感,一旦錯過了懂得珍惜它的時機,錯過了履行回報它的有限期,再怎麼後悔莫及也是徒勞。史先生含恨後悔爲什麼不能早些想到這句話:“兒子的一切苦難,在母親那裏都是加倍的。”否則也許他就能早些懂事了。

《我與地壇》中的一句話很讓人痛心和感動“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合歡樹》《秋天的懷念》是對母親的追念,是史先生的遺憾和悔恨。獨愛《秋天的懷念》。北海的菊花開了,卻沒有和母親一同去看看。這種遺憾是一生的痛,無法言語的。

母愛的重量是永遠無法估量的和計算的。人類有再豐富再深淵的想象力也無法想象母愛的力量。風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但是我們能通過周邊事物的動態來感受它的存在。其的強弱也是能感受的。它可以是隻能吹起一片葉子的微風,也可以是能瞬間吞噬一座城市的颶風,也許它能更強勁。風是大自然的霸主,因爲我們無法估量它,也許它能摧毀整個地球。母愛亦如此。

《我與地壇》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本智慧。細細地品讀它,無盡的精彩會在思想中跳躍迸發,無盡的感動會在心裏汩汩流動。

最後再看看封面那片刺痛的藍,卻顯得不那麼驚悚。它更多包含的是疼痛與恐懼後對人生的豁然開朗,正如在披荊斬棘、翻山越嶺攀上懸崖後眼前的海天一色,只是它在經歷了生死的磨練後顯得更加沉重且珍貴罷了。

《我與地壇》讀後感11

一個故事,一個有關一個殘疾人的故事。他年紀輕輕就落得殘疾,他不能和常人一樣在操場在歡笑的跑來跑去,陪他只是他不得不帶着的輪椅。他喪失了很多常人的歡樂,但他還是很堅強。母親的激勵,自我的感慨,雖說也有惆悵的時候,但一次次的停過。他叫史鐵生。

《我與地壇》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淒涼和滄桑。它在無形之中,濃縮了人世種種無常,有一種縮命的味道。史鐵生身處荒蕪的古園,即地壇。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許多思索似乎是剩餘的,因爲“一個人出生了,從他開始泣哭的時候就明白自我將會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目”.但人總歸要活着,並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無論上天註定了什麼樣的結果,無論上天給予了什麼樣的歸宿,既然已給予了生存,就必須思索如何生存,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人世的情,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感情總染着無奈的色彩,有人老別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這或許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許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說。

母親對他來說真的很重要。應對她那個被命運嚇怕的兒子,她不曾放棄過。每一天的鼓勵與支持。她無時不期待她的兒子能夠幸福,即使她自我承擔着如此多的痛苦。她把她的痛苦埋在了心理,她用她無私的母愛,一點點打動自我那心已冰涼的兒子。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最終她的兒子明白了,她的兒子懂事了。但,造化弄人,她自我已經不在了。留下了,她的兒子一個人的苦思。他的兒子一次次的期望時間能夠重來,但逝去的不在回頭,看着地壇從開花到落葉,從抽芽到朽去。沒有了母親的陪伴,僅有自我孤單的一個人。

看着大雪覆蓋着熟悉的地壇,也許只能感到那種無能爲力。時光匆匆,多少人不在後悔,今日做的明天后悔,明天做的後天後悔。無奈的搖搖頭,只能但看這白雪皚皚的地壇。

熟悉的人不在了,空有這不變的風景,人生好像一場夢。快醒的時候才發現,原先自我一向在錯下去。每個人如同過客,指不準哪一天自我就到頭了,也許你會感嘆自我還有好多事沒有做,也許你還會不捨這塵世。但有誰能夠去改變,超脫輪迴。

行文匆匆,人世也匆匆,在時光的流逝中,有些隨意,如老人家喝酒的閒適;有些消散,如鳥兒不知何去何從。總之,事事匆匆,物是人非。在光陰如飛的日子裏,給自我留些幻想,留些平靜的安逸。或許更好。

人生總逃可是無奈,歲月飛逝,孩提時代的無憂無慮一去不復返,面臨的是人世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無謂的哀號,永不如無言給人以巨大的震撼,因爲無言的背後,有一個人世的.無常,默默地忍受一切。沒有人把這個世界想個明白。

鐵生早老了,身體的病痛一次次打擊着他,但,在他眼前,落日的黃昏,永恆與變遷的比較,使感情更無常了些。夕陽下攜手同行的老人,也不明白以往有過多少的日日夜夜,度過多少的風風雨雨,人老了,情深了。那種素樸的,風雨無阻的真情,不會隨時光流逝,但時光卻把人從中年送到了暮年。

相遇無奈,友誼無常,在人生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的人本就陌生,陌生地相遇,又陌生地離去。而其中總有些味兒,奈人尋覓,或許是甜的,或許是苦的。

看不透,看不清,那些是過眼還是雲煙。不懂,不清,那些是哭還是樂。塵世有太多的的不確定,也許不是能夠說的出的。心有話,到了嘴邊也許不再是那個味了。

死亡,總會來,它難已預料。命運,總神祕,它讓人心酸。

夕陽還在照在那習慣了的地壇,一輛輪椅遠去了,也許它不會再來了,也許它不會再出此刻這習慣他的地壇,但他的文章已經永遠留在那裏。

記住,以往有個地方,叫地壇。記住,以往有個人,就史鐵生。

《我與地壇》讀後感12

最近我讀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這部散文不僅讓我欣賞到了語言的魅力,更讓我領悟到一個殘疾人對於生命的冷靜思考。

如果不看作者簡介的話,我完全想象不到這是出自一個殘疾人之手。作者在最美好的年華,雙腿截肢,遭遇人生的巨大變故。可是卻完全看不到他對生活的絕望,甚至是些許的抱怨。

在他的筆下,文字是那麼靈動:“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中;螞蟻搖頭晃腦捋着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急行而去;······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換做是我,我可能會寫自己有多麼的痛苦,或者誇自己多麼堅強地與病魔作鬥爭。彷彿這世界上沒有比這更不幸的。但是作者卻拋開着一切不談,他不寫自己怎樣痛苦地掙扎,儘管他卻是經歷過,忍受着。他只是自己一個人來到地壇,看着屋頂的檐頭逐漸退去了顏色,看着地上的昆蟲在慢慢

地蠕動,看着地壇裏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有時合上書,透過斑駁的陽光思考生存的意義。這是需要怎樣的堅韌!與他的命運比起來,我是多麼的幸運!我還有愛我的父母,我不會像他一樣只考慮自己,而全不顧家人,最後只留下嘆息。

作者筆下的地壇是個包羅萬象的小世界,準確地說地壇裏發生的一切都沒逃脫作者細膩的眼光。

病痛,讓作者以一種新的眼光來審視這個世界。在這個地壇裏,早些時候還能看到一個大媽,她佇立在角落裏,用一種不安的焦急的眼光望着裏面一個搖着輪椅的殘疾人,可惜她後來不在了;還能看到一對經常來散步的夫婦,那位婦女挽着丈夫的手臂,從中年走到老年;在清晨能聽到小夥子嘹亮的歌聲,開始是“藍藍的天上白雲飄”,後來是“賣布嘞”;還有一個每天圍着地壇跑的年輕人,聽說成績還不錯,只是因爲犯了點“錯誤”,沒有公開過他的成績,直到有一年得了第一名;還有一對撿“小燈籠”的兄妹,後來才知道那個漂亮的女孩是個智障。

這些故事看似毫不相關,卻體現了作者對生活各個方面的思考,比如默默的母愛,簡單而平淡的愛情,對於挫折不幸的.樂觀的生活態度。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要健康地,平安地活着,這也是作者一直在尋找的問題的答案。

人問什麼要活着?答案是,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人早晚都要死,所以死是一件不急於求成的事。所以要活着。至於要怎麼活,與其說作者自己戰勝了病痛,倒不如說是從那些平凡的人身上作者明白了要好好地活着。

生活本來不是一件易事,會有各種煩惱,會遭遇各種不幸,但還是要活着,不是苟且地活着。但是如果想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片段,比如吃上一頓每餐,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在一起聊天,觀賞美麗的自然風光,生活其實也是充滿希望的,到處都是對摺磨過後的饋贈。沒有苦就沒有樂。

地壇是作者心靈的園子,作者時刻沒有忘記,也沒有走遠。在他的母親去世後,在他的文章發表後,在他的名氣越來越大後,他始終不忘記裏園子裏看看,像以前一樣靜靜地思考。如今,很多人已經開着打着“成功”字樣的大船遠去,卻忘記了回去的路,忘記了自己爲什麼要出發。也有人爲了達到目的,打翻別人的船,讓羨慕,嫉妒,仇恨在自己的心中蔓延,直到把自己吞噬。或許有一句話是對的: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回家的路!童年的那些快樂時光永遠也找不回,只是在記憶裏還有它的影子。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樣一個心靈的院子,給自己一個自由的思考的空間,想想爲什麼活着,想想身邊的人,想想未來,想想夢想。它可以沒有地壇那麼悠久的歷史以承載生命之重,可以沒有高大蒼翠的樹木給人以莫名的敬畏。它只是一個安靜的環境,纖塵不染,摒棄了那些醜惡與不快樂,操場邊,媽媽的懷裏,有涼風的屋頂。

就像《中國合夥人》中的經典臺詞:生活有時候要按快進,有時候要按暫停。就讓生命在此刻暫停。

《我與地壇》讀後感13

我與地壇——原來每樣人生,都殊途同歸。

扶輪問路,那麼好手好腳的人,你們可曾向前方邁出過腳步?

不是想說他對生有多麼繁密的念想,也不是想說他對死有多麼透徹的眺望,更不是想說他對命運有多麼不屈不撓的掙扎,那些語句太泛、太虛,對每一個曾被上帝無情擺弄的人都適用。我只是從他身上看到一次又一次真實的起伏,心靈的生生死死,生而復死,死而復生,每一次復甦,都是對“生命零度”的叩問,叩問之後的“生如夏花”,在他的心裏,有一片桃源,一片春天,始終彌足珍貴的一隅,那是他越來越樂觀、越來越向上的源頭。就算是跌倒一百次,都能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扶着輪椅,也要站起。因着愛,因着情,甚至因着對下一世的“白日夢”,雖然這“白日夢”是我等健康人種所不能苟同的,但正如他所說,“希望”又有什麼用呢?“希望是不是在證明必可達到的前提下才成立呢”?“希望”只是“白日夢”的冠冕之詞,其實兩者一樣可笑可憫,但給人安慰,給人愉悅,無須消耗,實是人生之最大精神。

我並不認爲他是多麼堅不可摧的“鋼鐵人物”,你以爲誰都是保爾柯察金?現實的刀片一般的人生,就總是要人痛了,流血了,結疤了,又復痛,複流血,復結疤,只要這血還是溫的,還能流動,那麼便不必在意它會痛,會流出,這樣孤勇,直至最後平靜接受它的冰冷與枯竭。

正是由於這“寫”,這比言語更爲私密,更爲透徹,更爲生生不息的能力,才使得他的這生,在死的對立面上,永遠存在。永遠無力,但永遠堅韌。

人老了,多靠回憶活着。可是還是一種情況,像他這樣的情況,因着回憶隨時有無可延續的悲哀,才需要這樣提前透支回憶,透支情感,透支熱情,若無足夠幸運,幸運得不被親友遺棄、淡忘,那麼必將是春水東流的萬劫不復。

其實這幸運,未嘗不是取決於自己。這生,值得死來敬畏。這生,真實得讓每一個健康的人震撼,不得不拷問自己:健康的自己,是否向前方也邁出過腳步?

那前方,便是路遠山高,人亡馬遙的“零度”。

他的'勇氣,是不畏懼這“回”,是迎向這“回”,擁抱這“回”。

原來每樣人生,都殊途同歸。

他思考了死與生。死是必然的歸宿,當我們感到累了,上帝會自然安排我們休息。而活着,是我們一生都需想的問題,即使活着是飽經蒼桑的,世界仍然在運轉,古園依舊是古園,我們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變現在的自己。當我們能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淨地了,應理去心中的一絲雜緒,認識真實的自我,進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個人的必備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結果、內容不一。

史鐵生不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還在思考自己的親人所受的痛。“時間能證明一切”,作者始初並沒考慮到母親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憂傷中,經時間的醞釀,他感知到母親的忐忑與無奈。與此同時,也鳴響了我心中的警鐘,母親對孩子的愛意志堅韌、毫不張揚,而我媽媽正頑強地與病魔抵抗,同時還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給她帶來的巨大痛苦。我應慶幸我母親還在,我有機會能讓媽媽擺脫苦惱,並且除去我那一絲倔強與羞澀,不至於到時後悔莫及。因此,我感謝史鐵生的經歷警醒了我。

在課本未節選的部分中,還有作者從各個方面詮釋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園中曾經出現的人們及對他們人生的思索;對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對自己的生涯理解;許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人生是如此複雜但卻純真、質樸,以至於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漸成熟,認識更清晰,從失落、煩躁轉變爲穩重、深情。如此大千世界,還需一片淨地,細細地品味人生。

《我與地壇》讀後感14

一個故事,一個有關一個殘疾人的故事。他年紀輕輕就落得殘疾,他不能和常人一樣在操場在歡笑的跑來跑去,陪他只是他不得不帶着的輪椅。他喪失了很多常人的快樂,但他還是很堅強。母親的激勵,自我的感慨,雖說也有惆悵的時候,但一次次的停過。他叫史鐵生。

《我與地壇》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淒涼和滄桑。它在無形之中,濃縮了人世種種無常,有一種縮命的味道。史鐵生身處荒蕪的古園,即地壇。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許多思索似乎是多餘的,因爲“一個人出生了,從他開始泣哭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將會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目”。但人總歸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無論上天註定了什麼樣的結果,無論上天給予了什麼樣的歸宿,既然已給予了生存,就必須思索如何生存,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人世的情,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總染着無奈的色彩,有人老別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這或許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許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說。

母親對他來說真的很重要。面對她那個被命運嚇怕的兒子,她不曾放棄過。每天的鼓勵與支持。她無時不期待她的兒子可以幸福,即使她自己承擔着如此多的痛苦。她把她的痛苦埋在了心理,她用她無私的母愛,一點點打動自己那心已冰涼的兒子。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終於她的兒子明白了,她的兒子懂事了。但,造化弄人,她自己已經不在了。留下了,她的兒子一個人的苦思。他的兒子一次次的希望時間可以重來,但逝去的不在回頭,看着地壇從開花到落葉,從抽芽到朽去。沒有了母親的陪伴,只有自己孤單的一個人。

看着大雪覆蓋着熟悉的地壇,也許只能感到那種無能爲力。時光匆匆,多少人不在後悔,今天做的明天后悔,明天做的後天後悔。無奈的搖搖頭,只能但看這白雪皚皚的地壇。

熟悉的人不在了,空有這不變的風景,人生好像一場夢。快醒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在錯下去。每個人如同過客,指不準哪一天自己就到頭了,也許你會感嘆自己還有好多事沒有做,也許你還會不捨這塵世。但有誰可以去改變,超脫輪迴。

行文匆匆,人世也匆匆,在時光的流逝中,有些隨意,如老人家喝酒的閒適;有些消散,如鳥兒不知何去何從。總之,事事匆匆,物是人非。在光陰如飛的日子裏,給自己留些幻想,留些平靜的安逸。或許更好。

人生總逃不過無奈,歲月飛逝,孩提時代的無憂無慮一去不復返,面臨的'是人世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無謂的哀號,永不如無言給人以巨大的震撼,因爲無言的背後,有一個人世的無常,默默地忍受一切。沒有人把這個世界想個明白。

鐵生早老了,身體的病痛一次次打擊着他,但,在他眼前,落日的黃昏,永恆與變遷的對比,使愛情更無常了些。夕陽下攜手同行的老人,也不知道曾經有過多少的日日夜夜,度過多少的風風雨雨,人老了,情深了。那種素樸的,風雨無阻的真情,不會隨時光流逝,但時光卻把人從中年送到了暮年。

相遇無奈,友誼無常,在人生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的人本就陌生,陌生地相遇,又陌生地離去。而其中總有些味兒,奈人尋覓,或許是甜的,或許是苦的。

看不透,看不清,那些是過眼還是雲煙。不懂,不清,那些是哭還是樂。塵世有太多的的不確定,也許不是可以說的出的。心有話,到了嘴邊也許不再是那個味了。

死亡,總會來,它難已預料。命運,總神祕,它讓人心酸。

夕陽還在照在那習慣了的地壇,一輛輪椅遠去了,也許它不會再來了,也許它不會再出現在這習慣他的地壇,但他的文章已經永遠留在這裏。

記住,曾經有個地方,叫地壇。記住,曾經有個人,就史鐵生。

《我與地壇》讀後感15

20xx年6月30日,陰天。吃過午飯,雖然沒什麼可做的,可因爲種種原因,心情糟糕。我隨意點開讀書網瀏覽,找找可以閱讀的書。選來選去,《我與地壇》這個似乎在哪兒見過的書名吸引啦我。點開網頁,看啦目錄,字數並不多,便開始閱讀。

作者是位雙腿高位截癱的漢子,他每天搖着輪椅去地壇轉悠,一去就是十五年。他每次去地壇的時間都不固定,去啦之後呆的時間也不固定。呆到自己想回去啦纔回去。

作者去地壇的心情是極其複雜的。他年紀輕輕就失去啦雙腿,他抱怨命運的不公,他厭倦生活,他不知道今後自己還能幹些什麼,他甚至想到啦死。地壇公園就在他家不遠處,他以前不屑去的地方,現在獨自去啦。安靜的地壇公園成啦他噩噩然混時間的好地方。他由最初漫不經心看着公園裏的.一切,變爲細細觀察公園裏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細細欣賞匆匆過往的行人,他終於給疲憊脆弱的心靈找到啦一個歸宿。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他漸漸地冷靜啦下來。他不再抱怨生命的不公,不再怨惱無所作爲。他大膽地開啓啦一個夢,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每天的所思所想,他要當作家。看慣啦生活中平常的一切,他開始思考這背後不平常的東西,他甚至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

母親的突然去世,似一記悶棒,讓他幡然醒悟,母親對他的愛多麼深厚。他在母親去世之後,纔開始回想那個從不打攪自己只是默默地關注自己的母親。他後悔沒有在母親尋找他時叫一聲母親,他憎恨自己還假裝沒有看見母親。他常常藏在叢林中,任憑母親一遍遍地尋找。地壇的每一寸土地,有作者車輪的印跡,就有作者母親深情的尋覓。可一切都來不及啦,無論作者有多懊惱,有多後悔,他再也沒有機會糾正自己的不是啦。他給自己留下啦永久的遺憾。

這是一篇長篇散文,既有抒情,又富有哲理,句句情真意切。一開始閱讀,便不願放下。作者敞開的至真至純的心靈,讓人彷彿呼吸到啦清新的空氣,忘記啦煩惱。是啊,上帝肯定是公平的。作者認爲,母親因爲在人世過得太苦,所以上帝早早地找啦她去,免除她的苦痛。即便作者失去雙腿,還身患重病,他也覺得上帝是公平的,因爲每天能來到地壇公園閒坐,是他的福祉。這要何等的胸懷,纔有如此寬厚的認識啊。

作者還說,假如世界上沒有啦苦難,世界還能夠存在麼?要是沒有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啦醜陋,漂亮又怎麼維繫自己的幸運?要是沒有啦惡劣和卑下,善良與高尚又將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爲美德呢?要是沒有啦殘疾,健全會否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呢?作者常夢想着在人間徹底消滅殘疾,但可以相信,那時將由患病者代替殘疾人去承擔同樣的苦難。如果能夠把疾病也全數消滅,那麼這份苦難又將由(比如說)相貌醜陋的人去承擔啦。就算我們連醜陋,連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們所不喜歡的事物和行爲,也都可以統統消滅掉,所有的人都一樣健康、漂亮、聰慧、高尚,結果會怎樣呢?怕是人間的劇目就全要收場啦,一個失去差別的世界將是一條死水,是一塊沒有感覺沒有肥力的沙漠。所以作者認爲,差別永遠是要有的。看來就只好接受苦難——人類的全部劇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作者終於肯坦然接受自己苦難的生命,淡定地書寫新的篇章。

掩卷沉思,我敬佩作者靈魂的強大。我感謝他在我今天心情極不好的日子,給啦我啓示。我要像作者一樣,樂於接受生命給予的一切。歡樂、勞累和苦痛,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他們都有所呈現,我們的生命纔不會是一潭死水,纔會激盪起美麗的漩渦。

活着,好好地活着,無論現實的你是什麼樣的狀況。

最後,我要充滿感激地告訴你,《我與地壇》的作者,他叫——史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