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我與地壇》讀後感【熱】

觀後感2.48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與地壇》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我與地壇》讀後感【熱】

《我與地壇》讀後感1

初讀這篇文章時,我就被作者那樸實無華的文字,深沉幽邃的情感,意蘊綿長的哲思所深深地打動。於是,當我靜下心來再讀這篇文章時,我發現,這篇文章中所浸透的對人生的感悟,對生活的理解,對生命的揣摩已不再是表面浮起的清波,而是作者內心最深處,靈魂最地層,在經歷了數十年的堅苦勵煉之後,所積澱下來的洪流蕩漾。

有些事情發生得實在太快、太突然,不等你想明白,搞清楚,它就赤裸裸地擺在你面前,暴風驟臨一般讓你喘不過氣來,而你所能做的只是默默地承受。作者無疑是令人同情的,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卻忽然殘廢了雙腿,在他人生篇章即將奏響之時卻猛然印上了休止符,這樣的打擊的確是巨大的,不論換作誰,也會吃不消的。

但是,作者無疑也是幸運的,他有一位理解他關愛他的母親。在他深處荒園獨自面對着殘垣斷壁、破瓦殘轉時,有一個人,正在沿着他的車轍苦苦地尋覓的,有一個人,正在希求着蒼天使她能夠分擔兒子的痛楚。但是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不懂得生活的意義的,還不懂得一位母親加倍於兒子的痛。於是,這一切,她只有默默地忍受,默默地藏在心裏——這個人,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最後,關於“母親期望作者找到的那條路到底是什麼”,就我個人認爲,這條路是一條通往幸福與快樂的路。不論做什麼,只要能夠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地活着,這就是每一位母親對她的孩子最大的渴盼啊!正可謂“遊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線”,只要孩子能夠找到自己的快樂,實現自己的理想,母親都一定會默默地支持着,無私地奉獻着,這也正是“母親”所最偉大之處!

《我與地壇》讀後感2

《我與地壇》是一位身殘者在一座廢棄古園中對自己所見到人生百態所發出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壇作爲寄託自己情感與發泄情感地方,同時也是思考人生佳境。

由於作者在“活到最狂妄年齡忽地殘廢雙腿”,他體驗到更多人生痛苦,但他依然在命運中掙扎時,找到一片古園,在這裏度過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輪迴,深刻地感受每一個季節特點,體會每種人生價值。

他思考死與生。死是必然歸宿,當我們感到累,上帝會自然安排我們休息。而活着,是我們一生都需想問題,即使活着是飽經蒼桑,世界仍然在運轉,古園依舊是古園,我們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變現在自己。當我們能擁有一片屬於自己淨地,應理去心中一絲雜緒,認識真實自我,進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個人必備之路,不同人,思索結果、內容不一。

史鐵生不僅思考着自己逆境,他還在思考自己親人所受痛。“時間能證明一切”,作者始初並沒考慮到母親所感到痛苦,只沉浸在自己憂傷中,經時間醞釀,他感知到母親忐忑與無奈。與此同時,也鳴響我心中警鐘,母親對孩子愛意志堅韌、毫不張揚,而我媽媽正頑強地與病魔抵抗,同時還要承受不成器我給她帶來巨大痛苦。我應慶幸我母親還在,我有機會能讓媽媽擺脫苦惱,並且除去我那一絲倔強與羞澀,不至於到時後悔莫及。因此,我感謝史鐵生經歷警醒我。

在課本未節選部分中,還有作者從各個方面詮釋所感受到春夏秋冬;在園中曾經出現人們及對他們人生思索;對逆境人生理解,差距是必然;作者對自己生涯理解;許多美好事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人生是如此複雜但卻純真、質樸,以至於我們要用一生時間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思考中,逐漸成熟,認識更清晰,從失落、煩躁轉變爲穩重、深情。

如此大千世界,還需一片淨地,細細地品味人生。

《我與地壇》讀後感3

地壇是什麼?那是一個活潑的孩子在幼兒園裏暢玩的愉快;是一個正值青春年華的青年手中攥着病情通知的悲傷;是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扶輪問路的感慨。

史鐵生,一個生在地壇長在地壇的人,熱愛文學,也熱愛讀書。但是,他生命中一次重大打擊卻在他朝氣蓬勃,正要在自己的人生中大展宏圖時到來,殘酷的剝奪了他靈活運用雙腿的權利。在這一生中最狂妄的年紀裏,這次打擊毫無疑問是致命的,甚至讓他坐等死神的來臨。最終,醫生與朋友、母親對他的`關愛壓過了對死亡的恐懼,他走上了寫作的道路,寫下了這一本書。書中有面對死亡時的恐懼無助,也有轉變的過程,更多的,還是對早已面目全非的地壇,也是對早已面目全非的童年的懷戀。

“上帝爲你關閉了一扇門,同時也爲你打開了一扇窗”。我認爲這是對他的遭遇最好的評價,雙腿殘廢,卻又受迫寫作,成爲知名作家。當他想起記憶中最後一次被母親要求去看北海邊的菊花卻沒能了卻心願時,不由得也會心生一些感慨吧!當經歷了無數的痛苦之後,纔可以不畏懼死亡,勇往直前,這也是成功的開始,不要爲短暫的痛苦而絕望。

這時,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在地壇的生活,這個給他帶來無窮歡樂與痛苦的地方,記起了童年的往事。這些事讓他更加鎮定,又想起了那個曾帶走了他母親與雙腿的地方。現在,他的人早已不在地壇,但心卻依然存在。命運奪走了他的青春,帶給了他更豐富的人生。

不要輕易在生活中絕望!接着努力奮鬥,也許也有更豐富的人生在等着你。

《我與地壇》讀後感4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是五年來搖着輪椅在地壇思索的結果,文章中飽含了史鐵生對人生的感悟,對親情的謳歌,樸實的文字間洋溢着史鐵生心靈深處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院,從此他再也沒有站起來,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齡忽地失去了雙腿,這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說如雷轟頂。在經過一次次心靈與死神的鬥爭之後,他最終拒絕了死亡。是母親的愛喚起了他的意志,他堅定把自己的心變成一片沃土,而母親已在這片沃土上灑了第一把種子。

文中,史鐵生樸實的.一句話應當成爲名言:兒子的一切苦難,在母親那兒都是要加倍的。難道,我們的母親天生就是來爲我們承擔苦難的?難道,你真忍心自己的母親成爲這世上最痛苦的母親?難道,你真的願意讓你的母親在夜深人靜時肚子哭泣?母親深深地愛着我們,她們爲了自己的兒女默默地奉獻着,而我們又該爲自己的母親做些什麼呢?

史鐵生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頑強地艱難地一步步走了過來,因此,文壇上多了一名新秀。當他的第一篇文章被髮表的時候,他想與母親分享快樂,但已是“子欲養而親不待”了。母親沒有留下過什麼雋永的誓言,或是恪守的教誨,她只想讓兒子活下去,簡單快樂地活下去,此時此刻,史鐵生也感受到了母親堅忍的一直和毫不張揚的愛。

《我與地壇》給予了我們警示—要勇敢面對挫折,珍惜親情,正確對待人生,不要輕言放棄,要懂得理解,堅強等等,有很好的引導作用。

史鐵生的文章讓人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強。也讓我們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搜索和對生命的詰問,對生命的意義又加深了理解。

《我與地壇》讀後感5

最近,我看了史鐵生的著作——《我與地壇》,深受感觸。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因腿疾住進了北京醫院,從此就再也沒有站起來了。他在青春最狂妄的時候殘廢了雙腿,還惹上了各種疾病。他絕望了,一天到晚都在思考“死”這個話題,只有地壇這個荒蕪的小公園才能讓他擁有暫時的安寧。最後,他看透人生,拒絕死亡。

面對困難、苦難與挫折,一些人親手扼殺了自己的生命:法國作家莫泊桑用裁紙刀割開了自己的喉嚨;中國當代詩人海子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後,臥軌自殺。這令人觸目驚心的事件歸根到底,就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不重視,留給後人的,只是無限的惋惜。

生命只有一次,難免有一些坎坷、挫折,但這豈能成爲逃避生活的理由呢?人的一生總不能是一帆風順的,與其受不了生活的摧殘,草率地結束自己的生命,不如把它當成是一次磨鍊的機會;與其悲傷痛苦,不如笑看人生。人應該懂得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這是一個生命最起碼的責任,也是一個人對他母親的敬重。

作者在書中有一句話:“兒子的一切苦難,在母親那裏都是加倍的。”這不禁讓我想到朱自清《背影》中父親買橘子的場景,也讓我想到外婆的背影。那是凌晨,大家都還在熟睡,只有外婆悄悄地起了牀,輕輕打開一盞昏暗的燈。她一邊向水槽里加水,一邊抱起我的髒衣服,放進冰冷刺骨的水裏,一遍又一遍地搓洗着,直到水漸漸發黑。燈光下,外婆影子被拉得很長,很長……我們應該要懂得親情,史鐵生在第一篇文章被髮表時,多麼想與母親分享快樂!但母親已離去,只能永遠在天堂守護着他,史鐵生只能在記憶裏尋找母親毫不張揚的愛。

除了親人之愛,史鐵生還寫了老夫妻的恩愛,兄長對傻瓜妹妹的`關愛,對女工程師的敬愛。筆墨間無處不體現對生命意義的思索,對生命目標的探尋。

無論是親人之愛,還是其他的愛,這都是鑄就了一個堅強的、勇敢的與死神做鬥爭的史鐵生。

《我與地壇》讀後感6

在我看來,這篇文章是作者發給人生的一封感謝信,他試圖通過這次作來回顧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雙腿殘廢之後,那段艱難的歲月,陪伴他的人或物。作者是幸運的人,當時的情景很容易就可以聯想到,二十出頭的青年,意氣風發,正是大展才華,揮灑青春的年紀,就這樣癱了,出行不方便那到是次要,而在內心的憤慨與寂寥是常人無法體會的,於是他暴戾,陰鬱。

然而,他的頭腦還是清醒的,他努力的剋制自己,於是他遇到了地壇,也可以說是地壇找到了他,亙古不變的景象轉化爲內心的震撼,遍地的蕭條,卻讓內心孤獨的他找到了心靈的家園,於是他愛上了這裏,這裏的一切彷彿是專門爲他設計的,寧靜,空曠,沒有人來打攪,他可以靜靜的坐在那,抑或看書抑或發呆,於是,先前的躁動便被地壇這寬宏的大氣所吞噬,可以說,這使心靈的沉澱。

可嘆的是,作者忘記了,他不是棄兒,在他痛苦的.時候還有一個人比他更痛苦,那就是他的母親,年輕卻飽受苦難的兒子,行動不方便,內心亂動,煩躁,卻偏偏一個人去了那荒蕪的地壇,作爲母親,怎能不擔心,但只能待在房間乾等,內心的煎熬卻在激烈的進行,她沒有錯,但此刻卻在默默忍受兒子給自己的懲罰,母愛是寬容的,兒子的安全才是她現在最擔心的。

回憶過往,當年那個自暴自棄的少年已經長大,於是他緬懷着那段時光,在那艱難歲月中對生命的理解,以及母親給予的關愛與啓發,地壇裏他自省,瀰漫着濃郁的人生況味,但那隻說明過去,現在,作者有了自己的理解:幸福之路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與地壇》讀後感7

網上看了史鐵生寫的文章《我與地壇》,禁不住淚如雨下。

一個雙腿殘廢、身患尿毒症的人能 寫出如此 深沉、凝重而又不 失人情味的文章,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究竟是什麼信念在支撐着他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他的意志是否在一次次的錘鍊中得到磨礪?從他的文章中,更多看到的是他對生活的讚美和留戀,很少有埋怨和責備,面對困境,他選擇的是理性對待,而不是盲目逃避。二十歲,是人生最美好、燦爛的年齡 時候雙腿殘廢,從此坐上了輪椅,輪椅伴隨他走過了漫長的歲月,誰能體會他所承受的諸多痛苦?風乾的歲月,似水的年華,沒有人可以想象,一個原本風華正茂的青年,在一座荒蕪蒼涼的'園子裏孤獨行走十五年是種怎樣的生命煎熬?

生與死是作者思考最多的內容,對生命的思考也一直貫穿全文。對生活的無所適從讓他在煎熬中不斷蛻變,由一個性格暴躁、意志消沉的人蛻變爲一個熱愛寫作、珍惜生命、理性探討生活、信仰、愛情的作家,由一個弱者成長爲強者,需要經歷怎樣刻骨銘心的轉變?用筆走出來的人生,是何其艱辛和酸澀,而他在輪椅上思索人生,從生命的絕境中突圍的心路歷程又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和史鐵生相比,我所遭遇的只是微不足道的挫折,但它確確實實存在過,也曾讓我深切體會到了什麼是痛苦和折磨。兩年前的意外導致我的右腳踝粉碎性骨折,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我一蹶不振。以前的我興趣廣泛,爬山、打球、攝影都是我的最愛。可惜我的生活發生了徹底改變,那個生龍活虎的我不復存在,一切熟悉的人和事都漸漸淡出我的視線,生活中只剩下無休無止的傷痛的折磨和無數次的功能訓練,我爲此彷徨、迷失、消沉,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彷彿世界末日來臨,我的人生從此一片灰暗。經過漫長的治療和艱苦的訓練,我已經在一次次的打擊中學會了堅強和忍耐,意志更加堅定,從容走出人生的低谷。人只有經歷過困境的考驗,才能更加珍惜目前擁有的一切,梅花香自苦來的日子不遠了,現在迎接我的將是幸福的生活,希望就在腳下!

《我與地壇》讀後感8

——“必有一天,我會聽見喊我回去”

作者在地壇待了整整十五年之久。在這十五年間,他思考過人生的生與死,品味過春夏秋冬的轉換,明白過人的慾望與對比。可卻唯獨沒有爲自己的歸宿劃個着落。有人說過:鐵生是地壇,地壇四鐵生。我不這樣認爲。即使作者把很多情感都寄託在這個如知音一樣伴隨了他十五年樂與苦的地方,但是,作者的一切是爲了逃避啊!他逃避自己的情緒,不敢接受母親的關心,不願接受周圍的溫暖。地壇的十五年,他無疑是感到十分孤獨,寂寞,無聊的。可是,又有誰來陪伴他呢?當她回過頭,想明白了之後再尋求慰籍,其實早就已經晚了。作者的思考,弟五章與第六章的內容,是爲了接受,接受自己的事實,以更好地控制情緒,以更佳的狀態去面對一個爲他付出過一切的母親。

作者跑出來已經太久了啊!當別人叫起他的名字時,當別人向他打招呼時,他會問“您怎麼認識我的?”“你母親有一回到這邊找過你呢!”如果回答不是這樣的話。作者的心中或許還會有些許慰籍。當他看見那個吹嗩吶的人時,嗩吶的聲音也會將他引入無限的思念中,帶着這纏綿而又蒼涼的悔恨。只是,此時他回頭來發現他真的已經離開太久時,想要回家時,家,又在何處?哪又有家可回?作者生氣的時候跑了出來,後來,卻是懊悔得不敢回去。

“有一天,在某一處山窪裏,勢必會泡上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這是作者最想看到的場景,可是,這又是作者最不願去面對的場景。若這個孩子真的是作者,那麼在那山窪上看着他快樂而欣慰的,一定會是這孩子的`母親。

作者由哲學的思考,變爲對於自己歸宿的瞻望,發現自己的慾望已和自己的一起,被買進了名爲“悔”的墳墓。作者想傳遞給我們的,是他自己的錯誤說帶來的醒悟罷了。然而,他自己,卻沒有一個能挽救的機會了。

《我與地壇》讀後感9

史鐵生,一位十分特殊的作家。他雙腿癱瘓,也曾想過“我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吧”,可他所寫的每一個字都透出了一種信念——樂觀。

在《我與地壇》中,史鐵生寫了他在地壇的所見所聞,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與那位長跑家的故事。長跑家是史鐵生的朋友,用史鐵生的話說,他是天賦異稟的。因文革出言不慎坐了幾年牢,待出獄後,他開始追逐夢想。可命運總愛跟人開玩笑,他想着出名,第一次失之交臂,他仍微笑面對,更加刻苦地訓練。有其一必有其二,一次、兩次,他始終離夢想只有一步之遙。命運彷彿就是要捉弄他,可即使這樣,他與史鐵生始終互相鼓勵,以一種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面對一次次的失敗。

正是這樣一件事,令我心中有了很大的.觸動:或許只有樂觀地面對生活,生活纔會樂觀地面對你吧。讀完了《我與地壇》,擡起頭的那一刻,世界似乎明亮了。眼裏不再充斥着悲傷,周圍的一切彷彿都已抹掉了眼淚,重新綻放出笑容。可是,真正把樂觀刻骨銘心的,又有多少呢?

在生活中,人們往往對生活有許多抱怨,每個人都在抱怨着上天的不公。可是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會成爲他人羨慕的對象,我們又何必去抱怨呢?回想自己在考不好時,總在抱怨試卷好難,抱怨爲什麼老師改得這麼嚴,心中的負能量積壓着,總在爲自己的失敗找藉口,可卻從未想過:這次沒有考好,我更要努力學,下次才能考得更好。正因爲這樣缺少“樂觀”,我始終無法提高自己。

我漸漸地明白了史鐵生所說的“時刻記着自己是幸運的。”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不要爲冬天而哭泣,要爲春天的到來而欣喜。

《我與地壇》讀後感10

面對挫折和苦難,有些人卻選擇了親手扼殺自己的生命: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紙刀割開了自己的喉嚨;西班牙作家馬利亞諾?拉臘的住宅裏響起了沉悶的槍聲;德國劇作家克萊斯特和陪伴着他的妻子一起自殺;中國當代詩人海子在留下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後,臥軌自殺……這些事實讓人觸目驚心,追其根源是對生命的不負責,對生命的不重視,其留給世人的只有感嘆和惋惜。

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對於這僅有的一次,我想我們應該好好把握。誠然,人生難免有許多坎坷,但這不應成爲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呢?與其悲傷痛苦,草率結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將它看作是生活賜予我們磨練自己的機會呢?

作者樸實的一句話應當成爲名言:“兒子的一切苦難,在母親那裏都是加倍的。”這讓人的腦海裏立即涌現出朱自清散文裏父親去買橘子的背影,也讓我想到母親戴着花鏡坐在燈下爲我織毛衣,深夜裏爲我掖被子的'情景,我們應該懂得親情。自己了卻了生命,逃離了痛苦,卻把痛苦轉移到母親身上。難道,我們的母親天生就是來爲我們承擔苦難的?

同時,還告訴我們對待突來的不幸要冷靜地思考,不要魯莽行事。有時候,自己的反思和醒悟比別人的提醒更起作用。史鐵生在突然失去雙腿時,脾氣變得很暴躁,喜怒無常,對生活的希望越來越渺茫,經過在輪椅上年復一年地沉思默想,他度過了絕望而狂躁的青年時光,也成熟了他中年的深厚思想,意識到那樣做都無濟於事。於是,他選擇了冷靜思考。

《我與地壇》讀後感11

讀過的文章,時隔多年重讀,依舊有新的收穫與感觸。

世界上有很多人,活着是一件比死還要艱難的事情。就像史鐵生在地壇裏常常在想爲什麼不去死。21歲時他的雙腿突然再也沒有知覺,他一定無數次想過要放棄生命,但生存是人的本能。在地壇中默默的思索生命的意義,在本能與痛苦的交鋒下,他比任何人都需要一個活着的理由,最後他知道了——“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死亡就像一顆別人搶不走的糖果,他要留着慢慢去品嚐。後來的他得了尿毒症,離不開透析,生命更加的艱難了,然而他沒有放棄,放棄自我放棄唯一的一次活着的機會。

活着,像是面對一堵牆,還是在這面牆裏發出自己的微光,照亮自己的人生,同時也指引他人找到生的意義。他無法像地壇中每天傍晚出現的那一對夫妻那樣悠閒的散步,無法像跑步健將那樣自由的奔跑,無法放聲的歌唱。他只能默默的,坐在輪椅上,看着別人奔跑和歌唱,看着別人的生命美好着。

他說地壇裏每個角落都被他的車輪走過,同樣也被他母親的雙腳丈量過。一個每天都爲這樣一個可憐的兒子膽戰心驚,她最後沒有堅持到看到他的兒子找到生活的意義,如果她看到了,也許這個兒子就不會這麼的內疚。看得出他深深地內疚着,而這份內疚也讓他更加的痛苦。然而,他依舊堅強的活着,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母愛是如此深沉,那焦急的腳步,那保持着張望的眼神,也許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

這本書重讀依舊感悟到生與死,卻有了不同的`體會。我感受到健康的珍貴,我們的身體不再那麼年輕,必須堅持鍛鍊,才能保持活力,才能自由的奔跑和快樂的歌唱。我們沒有經歷那麼艱難的時刻,對我們來說生活着是美好的。所以無法感同身受那些活着比死還艱難是怎麼樣的痛。史鐵生活成了一道光,照亮自己的同時也照亮別人的。

《我與地壇》讀後感12

縷縷清風吹來,吹開幾張微黃的書頁,窺探着其中的奧祕,品味着書中的人間百態,悲歡離合。時而婉轉,時而悠揚。《我與地壇》,一本最讓我感動的書。

《我與地壇》是一篇散文集,它主要講的是作者雙腿癱瘓後,在地壇的所見所想和他的童年往事。《秋天的懷念》便是《我與地壇》中的一篇散文。作者在這篇文章裏提到,“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同爲一名殘障人士,我也深有體會。殘疾,好像一個巨大的牢籠,把我們禁錮在輪椅之上;殘疾,它不僅是禁錮我們身體的牢籠,更是讓我們永遠擺脫不了苦悶的枷鎖。

命運多舛,事與願違。雙腿癱瘓已經讓作者備受打擊,可偏偏他的母親患上了肝癌。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的睡不了覺。“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鄰居把她擡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着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作者沒有想到母親的病已經危在旦夕,早早地離開了人世間。他的母親不爲了別的,只盼着他和他那未成年的妹妹好好兒活。

我的母親也在逐漸的老去,歲月無情的在她的臉上留下一道道皺紋,把她的縷縷青絲染的.雪白。當一個天真,不諳世事的小孩,蛻變成一名健壯的青年。當臉上總是帶着一抹微笑,眉目間都傳遞着一份溫柔的母親,轉變成一名彎腰駝背的老人。只怕那時我們會忙於事業,而忘記陪伴我們最親的人——母親。

趁着我尚未長大,我還可以依偎在母親身旁。可能身患殘疾的我幫不上什麼忙,但我知道陪伴,勝過千言萬語;陪伴,就像冬日裏的篝火,溫暖了彼此的心房。陪伴,便是最好的禮物。

風停了,樹枝不再隨風擺動,微黃的書頁逐漸合攏,我依偎在母親的懷抱中,沉浸在親情的溫暖中。

《我與地壇》讀後感13

19xxx,中國著名的當代詩人海子在留下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後,跳入了大海……

當然,這也許是一種文化的沉澱。日本人認爲死是生的延續,死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種修身律己的行爲。也許受到了政治環境的影響,xxx中,老舍被剃了陰陽頭後就在美麗的西子湖畔結束了一生。

可是,爲什麼偏要無謂地讓生命的沃土變成一片荒漠呢?

你們見過秋蟲嗎?它晝夜而鳴。因爲它的生命那麼短暫,它必須高密度地展示自己生命的價值。那麼人呢?僅僅因爲他們的生命比秋蟲綿長而可以隨意丟棄那千百個美麗得足以讓人激動的黎明嗎?

“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實事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我與地壇》

不錯,體肉膚髮,受之於父母。尊重生命,是一個生命最起碼的責任;從小到大,一個生命傾注了多少人多少的心血,尊重生命,是對這無數關愛的尊重。

更何況,作家是人們心靈的工程師。有無數的.人因爲被那些充滿激情和生命的文學作品所鼓勵,重新踏上人生的征途。可是當他們回眸的時候,發現自己曾經崇拜和嚮往的恩人已經凋零,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尷尬和痛苦。福克納曾經說過:“作家的天職在於使人的心靈變得高尚,使人的勇氣、希望、尊嚴、同情心、憐憫心和犧牲精神復活起來。”爲了自己一個人的解脫,而丟棄了勇氣、希望、尊嚴、同情心和憐憫心,讓母親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哭泣,讓妻子從此獨守空房,讓孩子從此無法繼續感受母愛或父愛,讓讀者大失所望,讓社會失去人才,這一切值得嗎?尊重生命,更是對他人起碼的愛。

《我與地壇》讀後感14

《我與地壇》讀後感文學家們評論過,就算全年只有《我與地壇》的發表,中國的文壇也不會寂寞。因爲這是一片感悟生命的散文。

作者是在奈何橋上感悟過生與死的,但最終拒絕了死神的邀請。他決定把自己的心變成一片沃土,母親在這片沃土上灑下了第一把種子。然後是一對老夫婦,一個唱歌的青年,女教師,長跑運動員,弱智的`女孩……無數給過作者鼓勵和感動的人無心地創造一片生命的森林,作者在森林裏找到了生命的意義,纔有了今天文壇上的史鐵生。

令人惋惜的是,有許多森林曾經無畏地消失,只有樹樁上圈圈年輪在訴說着莫可名狀的痛苦。

川端康成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在《夕照的原野》一文中這樣敘述自己的心情:“榮譽和地位是個障礙。過分的懷才不遇,會使藝術家意志薄弱,脆弱得吃不了苦,甚至連才能也發揮不了。反過來,聲譽又能成爲影響發揮才能的根源……如果一輩子保持‘名譽市民’資格的話,那麼心情就更沉重了。我希望從所有名譽中擺脫出來,讓我自由。”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採取含煤氣管自殺的形式離開了人世,川端康成未留下隻字遺書。但他說過:“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這只是其中的一例罷了。法國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紙刀割開了自己的喉嚨;西班牙作家馬利亞諾·拉臘的住宅裏響起了沉悶的槍聲;德國劇作家克萊斯特和陪伴着他的亨裏特·福格同歸於盡;奧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則和他的妻子一起自殺……

《我與地壇》讀後感15

朝聞道,夕死可矣。

朝幻滅,夕死已遲。

朝醒徹,夕悟不晚。

二十多歲的年紀,意氣風發之時,心中有無數的凌雲壯志,妄圖創造一番雄圖偉業。在這百廢待興之世,在這一展英姿的時刻。

千秋沒縱橫。

雙腿,癱瘓了。希望碎了。癱瘓不止雙腿,更癱瘓了心。碎了一地。

一位青年日復一日去往地壇,衆人只會感到奇怪。倘若加上推着輪椅,便只剩同情與無奈罷了。

輪椅的車轍遍佈了地壇的四角,每過一轍,心甚痛不同以往。往來的行人,或是充溢同情,或是滿心譏諷,那又能如何呢?在最好的年華遭遇最不應該的不幸,這個世界早已讓他遍體鱗傷。一個悲傷都能成爲享受的人,他的內心該有多麼孤寂,多麼絕望。陷入了無法自拔的深淵。

沒有流淚,卻有壓抑不住的絕望寂寥。

我試圖透過文字去窺探一點,只是一點,就已使我嘆息不止。

那一個地壇,在一個地壇,是否存在生命的`意義?是否有重新慰藉的能力?地壇只是一個框架,一份遠離凡世的甚囂塵上的清靜。

但至親之情難得可貴。

那一道道車轍的背後,有着母親的腳印,有着她找不到兒子的急聲叫喊,有着天塌了地也未陷的勇氣。自己的孩子失去了生命的色彩,在背後成爲了他堅強的依靠。

不知是哪次勞累,哪次呼喚,哪次關愛,哪次堅強。讓他醒悟。大徹大悟。

就算生命跌破了谷底,也會有希望的火星被親情重燃。

這不是一次挑戰。這是一次重生。

希望的火苗重新點起,便有燎原之勢,不熄。

窮盡天地的感激與思念,終將讓北海的菊花不止絢爛。

標籤:讀後感 地壇